第二课第二框教案
高中政治 第1单元 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第2课 第2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

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说明宏观调控的地位、含义、任务。
2.解析与论证:说明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因。
3.预测与选择:履行政府职能、进行科学调控。
4.辨析与评价:我国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1.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
2.科学精神:我国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3.公共参与: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经济职能。
议题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体制的基本框架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如,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
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究任务]1.(解析与论证·政治认同)透过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提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通过十四届三中全会相关精神,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提示: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最新)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青春萌动》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青春萌动》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2.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技巧及原则,懂得在交往中自重自爱,并且尊重与之交往的异性,真正实现异性效应、性别互补。
3.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教学难点】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小组讨论、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导入:与异性朋友握手教师讲述:同学们,相识是一种缘分,我们有幸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更是一种莫大的缘分。
在这里,我们有同性朋友,有异性朋友。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找到你的异性朋友,和他握握手,说一句:很高兴认识你。
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
现在开始。
学生活动:有些同学很积极,有些同学很害羞,会觉得不好意思。
教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不自然的现象,甚至敏感问题。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
二、新课讲授探究一:异性朋友教师讲述:同学们每天会写日记,也愿意向老师倾诉心事。
最近老师收到了一位同学写的日记,是关于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篇日记:小梅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
这是怎么了,我是坏女孩吗?我很害怕”议一议:(1)小梅为什么困恼?(提示:从情景材料中找)(2)在成长过程中,你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吗?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教师讲述:小梅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步入青春期,我们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初中历史必修二第二课教案

初中历史必修二第二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形式,掌握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及交往的史实,认识世界文明交往的积极影响与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明交往的必然性,正确理解文明交往的平等性、双向性、和平性,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全球观念,增强为我国和平崛起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形式及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明交往的平等性、双向性、和平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介绍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形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提出探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
问题1: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方式有哪些?问题2:这些交往方式对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
2. 重点讲解古代文明交往的特点及其意义。
五、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文明交往的特点。
2. 学生发表见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列举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实例。
2. 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年级的开学第二课教案

六年级的开学第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回顾与衔接:通过简单的复习,使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回顾,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新知识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新学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责任感: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重点1. 新知识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活动: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难点1. 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课堂常规:检查学生的出勤和仪容仪表,强调新学期的新要求。
- 回顾与衔接:通过简单的提问,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新知识导入(10分钟)- 介绍新知识: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 问题引导:提出与新知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 课堂活动(15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新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最新)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青春萌动》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目标定位】一、教学目标二、重难点1.异性交往的意义2.如何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课堂设计】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窗外》今夜我又来到你的窗外,窗帘上你的影子多么可爱悄悄地爱过你这么多年,明天我就要离开。
多少回我来到你的窗外,也曾想敲敲门叫你出来,想一想你的美丽我的平凡一次次默默走开……师生交流:(1)歌曲《窗外》抒发了歌者怎样的情感?(2)面对这种情感,歌者做出了怎样的选择?(3)你有没有过类似的困惑?点拨:步入青春期,对异性同学产生朦胧的情愫,这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但需要冷静、理智地对待。
二、教学过程1.异性朋友活动一:野餐中的故事教师多媒体展示:故事一:某班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孩子你争我抢,狼吞虎咽,一桌菜吃个精光。
女孩子在嬉笑打闹中,把一桌菜也很快地报销了,杯盘狼藉。
面对这个结局,老师眉头紧锁,计上心来……思考: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老师会采取什么措施?故事二:再次聚餐时,老师采取了男女生合席的方式,意想不到的情景发生了……思考:请再次发挥你的想象力,会出现什么情景?故事三:在就餐过程中,男孩子你谦我让,大有君子之风度,女孩子温文尔雅,大有淑女之风范。
思考:上述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教师点拨:步入青春期,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活动二:课堂辩论会教师投影展示背景:在制定班规时,班主任老师提出了:“非集体场合,男女生交往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
”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
思考并交流:(1)你赞同这样的班规吗?为什么?(2)制定这样的班规,表明老师担心什么?他们的担心有哪些合理之处?(3)围绕男女同学交往,你有什么建议?教师点拨:(1)不赞成。
这会影响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获得新的友谊,也不利于完善自己。
(2)老师担心异性同学间会发生不正当交往,特别是“早恋”。
中学生早恋危害是非常大的,会影响学业,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可能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中政治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案

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在不考虑网贷和其他私人之间借贷下,2018年年末中国家庭负债总额为73.65万亿元,占GDP的82%,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87%。
中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和债务可支配收入比远超其他新兴经济体,且债务收入比已超过次贷危机时的美国。
中国人债务过高的原因一是房贷,二是通过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借贷进行的超前消费。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如何让家庭债务降下来。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
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理解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重点·科学精神]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教材P21“探究与分享”提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政府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成就“中国奇迹”。
1.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4.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教材P22“探究与分享”提示 (1)我国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冀教版六下第二课教案

冀教版六下第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勇敢坚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2)能够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汇和短语。
通过图片、动作、例句等方式教授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
3. 阅读理解。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课文分析。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语言表达。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6. 情感体验。
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7.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的大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第二框 享受学习教案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第二框享受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体会学习的快乐。
②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发现学习的乐趣,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开心辞典”的活动,寻找学习中的快乐。
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如果在放弃学习的权利与摆脱学习的困难两者中选择,我们将会明白,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多么令人快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正确对待学习的苦与乐,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树立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心和决心,为祖国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不断提高我们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跨越。
二、教学重点:认识到受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学习的权利和机会。
三、教学难点: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寻找学习中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我们呱呱坠地,就开始了学习的活动,当我们学会说话、穿衣、走路等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获得知识的时候,我们就不断体会着超越自我的喜悦,学习的快乐洋溢在我们的心中。
你体会到这种学习的快乐了吗,请同学和我一起进入游戏环节—“开心辞典”来感受学习的快乐。
[学生活动]游戏规则:“开心辞典”每个字后都有两题,把班里的同学分成四组,每组首先选择一名同学选题,比比那组同学的表现更为突出。
“开”组-----第一题:讲述大眼睛苏明娟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同学们体会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来之不易,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幸福和快乐的。
苏明娟, 8岁时在某某省小村子里读小学。
小时侯她和伙伴们都很穷,好多同学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
后来她受到希望工程的救助。
2002年9月,我踏入某某大学校门。
但始终无法忘却一双双凝视教室而怅然失若弟弟妹妹们泪眼,无法忘却山里孩子渴望书籍、渴望信息的眼神。
放弃了别人对她的捐助,把钱留给更多需要求助的学生。
她很幸运,因为曾与希望同行,同时感到一种责任,因为要与希望同行。
八年级下第二课第二框的教学设计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课堂活动(二)
课堂活动(三)
课堂小结
展示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羊某为何会被政府处罚?
教学设计
题目
忠实履行义务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姜先吉
年级
八
学科
政治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2-3-17
教
材
分
析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通过本课,让学生明白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
点
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难
点
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这一案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自觉去做。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02 第八课 生命可贵

生命可贵设计说明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
引言明确了本课的学习主题,具有统领全课的作用。
第一框“认识生命”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的生命,认识人的生命具有哪些特点。
第二框“敬畏生命”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以及怎样敬畏生命。
本课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欣赏视频、探究名人故事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人的生命的特点,懂得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以及怎样敬畏生命。
学习目标1.了解人的生命具有哪些特点,知道人的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代代接续的,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2.理解人的生命的特点,懂得敬畏生命的原因以及怎样敬畏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3.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和善待他人的生命。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特点;敬畏生命的原因。
2.教学难点:敬畏生命的做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等。
资源与工具1.资源。
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框认识生命一、学习情境天地之间人为贵。
人作为具有理性和智慧的存在物,既能够认识世界,又能够改造世界,还能够发现和体悟生命的意义。
生命可以永恒吗?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自己的生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认识生命”的相关知识。
二、预习检查1.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外形相貌、天资禀赋等各不相同,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4.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5.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6.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在不断积淀和丰富。
三、教学任务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结合教材第60页“生活观察”,展示图片。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二课 第二框 合理利用网络

程序与内容
师生活动
时间
一、创设情境
1、时事教育
(多媒体链接视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先观看视频,再谈谈感受。
2、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如何正确地让网络为我们更好地服务。
二、目标引领
1、恰当运用网络,享受健康网络带来了的乐趣
五、回顾小结
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
3、我们要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是,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2、学会辩证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掌握自觉抵御网络不良诱惑的能力
3、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三、意义建构
1、目标学习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指定一名学生进行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播报
师:小尹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小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是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玩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眼界的开阔,网络成为了他新的爱好,网络游戏便成了他寻找心理慰籍的发泄出口。由于爷爷奶奶不懂网络,导致小尹迷恋网络的态势一发不可收拾,当父母意识到这一点时已晚,小尹已经迷恋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你认为小尹应该怎么做呢?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课后
反思
指导学生分组,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秋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课 1-2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指导学生列举本地的文化遗产当堂训练教师点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B.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C.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D.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2.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文字的出现 B.人类的产生 C摩擦生火 D.国家的产生()3.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源远流长 B.惟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4.结合右图汉字“龙”的演变,选出下列关于汉字的错误叙述A.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从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C中华文化都是通过汉字来记载和传播的D.汉字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②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③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④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6.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人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周月日总课时6()4.右图是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
会徽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
这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②吸收健康的外来文化③传承中华文明,排斥外来文化④中西交融,兼收并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D.②④()5.2005年5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
冀教版二下第二课教案

冀教版二下第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单词,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watermelon, grape, strawberry;(2)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What fruit do you like? I likeapples/bananas/oranges/pears/watermelons/grapes/strawberrie s.2. 能力目标。
(1)能听懂简短的对话;(2)能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喜欢的水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单词,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watermelon, grape, strawberry;(2)掌握句型,What fruit do you like? I likeapples/bananas/oranges/pears/watermelons/grapes/strawberrie s.2. 教学难点。
(1)掌握句型,What fruit do you like? I likeapples/bananas/oranges/pears/watermelons/grapes/strawberrie s.(2)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Class opening (5 minutes)。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 teacher.T: How are you today?Ss: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T: I'm fine, too. Let's start our English class.2. Presentation (15 minutes)。
小学六年级教案第二课小学六年级教学案

小学六年级教案第二课小学六年级教学案教案题目:小学六年级教学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运用英语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对话。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其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对话。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自主地应用所学的英语交际用语进行对话。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语言表达时更加流利自然。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本《小学英语六年级》第二册,录音机,图片卡片。
2. 教学环境:整洁美观的教室,适合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和练习的环境。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老师通过问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
2. 老师用中文向学生们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并告诉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英语日常交际用语进行对话。
Step 2: 学习日常交际用语1. 老师通过播放录音或现场示范,向学生们展示几种常用的日常交际用语,并让学生们跟读。
(例如:打招呼、介绍自己、寻求帮助、表达感谢等)2. 老师让学生们用中文讨论这些表达方式在什么场合下可以使用,并展示相关图片卡片帮助学生理解。
3. 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模仿对话,让学生们逐步掌握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的技巧。
Step 3: 练习对话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地进行对话练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负责引导对话练习,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师生对话:老师与学生们进行师生对话练习,让学生们更加熟悉交际用语的运用,并纠正学生在表达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Step 4: 拓展活动1. 情景模拟:老师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对话。
例如,在商店购物、询问路线、问候朋友等情景中进行对话练习。
2. 听力训练:老师播放一段录音,学生们进行听力训练,并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
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框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合理利用网络》
生成能力
月,温州,一位女子无聊相关部门写了封信——《从学校门口的交通
时网络了为他们的成
设计一份调查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
生本互动中深入学习了
使学生们乐于参与,有话可说,气氛热烈。
无
不足:注意案例的选择与创新性使用,要选择精当的材料,设置恰当的情境,设计精妙的问题将知慢慢梳理总结出来,要反思所采用的各种教学形式是否都为课堂的中心服务,是否恰切得当,是否是
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总体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第二课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高三政治总攻略第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下)第一框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横:立法、行政、司法。
纵:中央到地方。
1、国家机构的含义p45国家机构的含义: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的组织机构,国家机关的总和就是国家机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2、国家机构组织体系,根据职能划分p46①国家元首:一个国家实际或者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机关)②立法机关:有权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法律的机关,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资:议会、国会)③行政机关:国家管理机关,政府,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政府职能。
④司法机关: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机关。
法院,广义包括检察院,一府两院含义⑤暴力机关:国家机构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常备军,警察,监狱。
第二框我国的国家机构1、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p48我国国家机构分为五部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中央到地方,自治区的自治机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2、中央的国家机关的职权p4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央-地方-一个体系,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连续任期不超过2届,职权: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交权。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相应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第三框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p52含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指的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初中二年级语文第二课教案

初中二年级语文第二课教案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情感。
(2)学会用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2. 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或感受?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练习巩固1.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2. 运用课文中的描写,进行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春天有哪些美丽的地方?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生字词。
2. 强调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那么你们对春天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感受?二、课堂讲解1.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分析。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三、练习巩固1.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
2. 进行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地方?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生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长处。
2.使学生理解自信心与实力之间的关系。
3.掌握树立和增强自信心的基本方法,并理解克服自卑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增强分析和处理自身成长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把握自己的长处”是重点,即如何树立自信心的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多地感悟自己对成功的体验,渗透对学生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
板书设计
对自信心的理解(是什么)
自信能伴我成功(为什么)
我自信,我能行把握自己的长处(挖掘潜力,寻找优点)
超越自卑(认识危害,掌握方法)
教学反思
(2)回想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交流一下,并分析自信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进而认知自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一、自信伴我成功
1、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有自信心。
2、自信心是在对自己的自我肯定和充分估计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心理状态。
3、自信也是多次成功的积累,一个人感受的成功体验越多,对自己就越充满信心。
讨论:如果你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你会感到自卑吗?听了刘浩的故事,对你克服自卑有什么启示?
三、超越自卑
1、自卑感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个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
2、自卑的危害
活动三:超越自卑的方法。
事例:结巴的小王超越自卑敢于面对不足。
小试身手,走出自卑:
当我上课不敢发言时……
当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当我…………
教材阅读:克服自卑的小秘方
课堂小结:我们坚持,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梦想,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最终你一定能够行,而且相信自己,你也一定能成功!
作业设计
选择一:人生的道路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总有坎坷的时候,记叙自己的曾经有过的经历并介绍自己是怎样战胜的。
选择二:向同学和老师推荐一则自己成功克服自卑的小秘方,让大家分享你的经验。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
课题
第一单元自尊自信
第2课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二框我自信我能行
课型
课时
主备人
杨文娟
新授
1课时
学情分析
青少年学生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会因为一时成绩不理想,或与老师、家长的期待还有一定的距离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十分必要。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点拨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与短处。刘浩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他发挥了他的音乐天赋以及听力的优势,扬长避短,自信自强,为了梦想去努力!
自信与自大的区别:
二、把握自己的长处
1、相信自己,就要让自己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
2、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把握住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只要找出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就会逐步树立起自信心,不断走向成功。
2007年,刘浩的母亲带着200元和电子琴,与刘浩一起到北京寻找钢琴老师,可是老师一看见刘浩失明就拒绝了。一连被40多个老师拒绝,让母子二人陷入困境。2007年5月,在北京爱心组织帮助下,刘浩上了盲校,终于有了钢琴老师。
小组合作讨论:
1、一个连琴键和乐谱都看不到的孩子,为什么能弹好钢琴?
2、妈妈说刘浩太过自信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太骄傲了,你认为刘浩是自信还是自大呢?为什么?
活动二:播放视频“音乐盲童刘浩的故事”
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刘浩,曾经参加过德国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并且获得了总决赛的第三名。但刘浩是盲童,看不见那些黑白键,更看不见自己面前的五线谱。
“我和正常人一样,只是看不见东西,别的我都能干。”也许是这个坚强的男生感动了上帝,让他失去双目却获得了弹钢琴的天赋。
“超越自卑”是难点,因为实践中真正做到超越自卑、树立信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教法
学法
教学内容活动化,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辅助教学
设备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相信自己》,引出我自信,我能行!
合作探究:
活动一:冠军风采
法网冠军李娜、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视频、图片)
讨论:(1)你认为李娜、邓亚萍能成为世界冠军,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