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道家思想与社会和谐
道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道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和谐是自古以来就被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一个理想的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中和”、”人和”、”适”等思想理念,都涉及到对这一目标的探求和追求。
和谐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历朝历代、各个社会都要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道家文化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和追求, 为咱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初期的老庄到后来产生的道教, 都总在期盼、探索、构思一种理想社会, 表现出道家文化对人类强烈的终极关切意识。
如:《老子·八十章》云: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①假想了一个饮食富足, 衣饰美观, 居住舒适, 风俗淳朴的理想社会, 也正是几千年来人们所向往追求的生活。
《庄子·天地》云: “大圣之治天下也, 摇荡民心, 使之成教易俗, 举灭其贼心, 而皆进其独志。
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
”②伟大而有才华的人治理天下,使百姓心情放松,移风易俗,涤荡恶念,从而维持独立的人格, 整个社会形成踊跃向上的风貌,人民就会专心地去从事各项工作。
道家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咱们今天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这是说人道的法则效法天地运行之道,天地之道的法则是自然的,所以人道也是自但是然的。
从人到自然的整个进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和谐进程,不容拆解、剥离、破坏和否定,这是道家以人合天以达到自然和谐境界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和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趋向在合,不在分;天人共生共荣,人应遵循自然规律,效法自然,因为只有自然生态和谐,人类才能和谐。
《老子·三十二章》云: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④天地之间,自然和谐, 就可以风调雨顺, 人类必需按自然规律办事。
道家和谐观及现实意义
道家和谐观及现实意义摘要: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提出了“天和”、“人和”、“心和”、“政治和”为内容,以人类社会向宇宙社会返回和人性向自然人性返回实现和谐的途径为支柱的和谐思想。
这一古老智慧既注重社会发展秩序,又强调人类自身如何发展对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推动作用,若善于批判地继承,对于解决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冲突、问题仍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家;和谐观;现实意义1、道家和谐观的内容及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和谐思想不同于其他各家,具有更为宽广的思想视野,儒家以恢复周礼为宗旨,讲“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礼的运用,是用社会规范来约束世人的行为,让人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最终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墨家的和谐观着重发挥人们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精神。
法家讲和谐,是建立在君主保证法制的实施与履行上。
儒、墨、法,讲和谐虽然各具其特,但都着重在政治社会的领域突出“人和”。
道家讲和谐,从最高范围的“道”开始,“道”贯通天地人,人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道”化生的结果,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不仅如此天地万物也都遵循道的规律来运动变化。
道家关注的和是由宇宙和谐推演而来,道家所关注的社会秩序也是由宇宙秩序推演而来。
以人为主体,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天和”;人与人的和谐—“人和”;人自身的和谐—“心和”;人与社会的和谐—“政治和”。
因此道家的和谐思想包罗着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和谐,具有更广阔的和谐视域。
1.1、“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
先前秦道家老子最先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188老子认为天地人都要遵从自然之道,天下万物都产生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然后又很自然地复归于自然界,他说:“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
复命长也,之常明也。
道教的核心理念与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教的核心理念与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教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宗教之一,其核心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其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道教的核心理念是以“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修身、家庭的和谐、社会的治理以及天下安宁。
本文将深入探讨道教的核心理念以及其实践方法,阐述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一、道教的核心理念1.1 道与自然和谐道教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认为“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与本质。
通过“顺道而行”,个体才能与自然相互融合,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1.2 修身与道德观念修身是道教核心理念的基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道教倡导“无为而治”,通过个体的修炼实现自我完善与提升。
在修身过程中,个体被教导要具备高尚的道德观念,以善待他人、谦和待人为准则。
1.3 家庭和谐与修持道教注重家庭和谐与修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和解与宽容。
通过修持,个体能够在尘世中感受到神圣的存在,并将其延伸至家庭中,创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1.4 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道教强调治国平天下,提出“无为而治”的治理观念。
它主张国家的治理应符合自然法则与人心理念,在尊重个体自主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道教的实践方法2.1 内功修炼内功修炼是道教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冥想、打坐、炼丹等方式,实现身体与精神的净化与提升。
内功修炼旨在培养个体的自我觉察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困扰。
2.2 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道教实践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与践行道德准则,个体能够修补心灵上的缺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个体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2.3 仪式与祭祀道教的实践活动中,仪式与祭祀占据重要地位。
仪式与祭祀通过一系列的庆典、祷告等方式表达对神明的敬意与感恩之情。
这不仅能够加强个体与神圣的联系,还能够激发个体内在的信仰与力量。
2.4 社会服务与慈善事业道教实践还包括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与慈善事业。
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摘要:和谐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在“和谐”这一概念出现以前,已经有“和”、“中”、“中和”等概念来表达这种思想。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和谐思想观是一种“崇尚自然”、主张和道的“自然和谐”观,具有独特的和谐美。
千百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其和谐思想也不断的更新变化,对各个时期的社会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同时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及现代意义。
许多学者对于道家和谐思想的研究上已经略有成绩,但是我们依然要一步步加深对其理解和探索,也希望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在道家的思想中得到更多的领悟,同时也能更好的继承并发展其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和谐思想。
关键词:道家和谐现代意义“和谐”可以说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而我们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也是以追求和谐见长的民族,在中华文明的思想宝典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
从孔子的“和而不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到荀子的“贵贵、尊尊、闲闲、老老、长长、义之伦也。
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
”的和谐伦理推崇,以及宋代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明代王阳明提出的“一体之仁”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的和谐理念,直到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的构思,如此等等。
关于“和谐”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除了引入了以上的丰富的和谐思想理论之外,道家的和谐思想也对中国的“和谐”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道家和谐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一)道家和谐思想的创立道家的和谐思想源起于老子。
老子的和谐思想是以道论为基础的,“道”的思想贯穿于老子的整个思想当中。
道就是事物和谐统一的关系,道就是和谐,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
老子指出,“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就是说,道无处不在,恍恍惚惚,在无形之中有失误的影像,在依稀隐约之中有具体的物质,在深渊幽暗之中有真实的东西,即和谐关系。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他和谐思想的精髓,老子强调“无为”的理念。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引言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强调“道”作为宇宙万物生成与运行的根本法则。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内观自省,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道家思想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道家思想与现代管理1. 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给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
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提高组织效率。
2. 人才观:道家认为,人才应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思想体现在重视员工个人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实行个性化管理。
3. 危机管理:道家强调预见和防范危机,主张“居安思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通过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来减少不确定性,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二、道家思想与个人修养1. 内观自省:道家倡导通过内观自省来认识自我,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自我修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内观自省有助于人们减缓压力,提高自我认知。
2. 顺应自然: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道家思想鼓励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和内心的真实感受,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3. 道德修养:道家强调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稳定。
三、道家思想与环境保护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环保问题上,这一思想启示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道家倡导的简朴生活与循环利用观念,与现代环保理念不谋而合。
通过节能减排,可以有效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道家思想与心理健康1. 减压与放松:道家冥想和呼吸练习等修养方法,被广泛用于现代心理健康领域,帮助人们减压、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道家思想与社会和谐
河南理工大学公选课论文《老子智慧赏析》课程论文授课教师:赵鸿图论文题目:道家思想与社会和谐学院:万方科技学院专业年级:10电气学号:1016301105姓名:郑飞成绩: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道家思想与社会和谐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道家,以“道”和“无为”为核心,阐述着治家治国治天下的社会思想。
日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丛生,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就把和谐发展看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中,党更是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写入大会主题,这一思想于道家的和谐主题有着异曲同工的秒处,可见道家的社会思想对于解决当今我国社会问题有这不可否认的深远意义。
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
“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老子道家学说可以参照的现实意义1、1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
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
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1、2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
道家思想的当代启示
道家思想的当代启示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派,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已经过去了数千年,然而道家思想中的一些核心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启示作用。
本文将探讨道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和谐共生的理念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主张和谐共生。
在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未来。
道家思想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而不是互相对立。
我们需要意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其一部分。
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并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返璞归真的价值观道家思想主张返璞归真,回归内心的本真。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物质的欲望,追逐名利成就,这使得人们的心灵日益空虚。
然而,道家思想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我们应该关注内在的价值观,修身养性,追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生活。
三、无为而治的智慧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即从容不迫地应对挑战,让自然的力量自行发展。
在当代社会,人们时常忙于追求成功和权力,却忽略了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然而,道家思想告诉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利,而是要放下功利心,顺应自然的规律。
我们应该学会从容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各种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四、道法自然的行动原则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即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功利,忽略了与自然的关系。
然而,道家思想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行动。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发展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五、自我修身的道德准则道家思想主张修身养性,注重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忽视个人的品德与修养,而追求物质和权力。
然而,道家思想告诉我们,修身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关键。
我们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陶冶情操,培养道德品质。
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摘要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本文旨在探讨道家思想如何影响现代生活,从而为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我修养提供指导。
本文将首先概述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随后分析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如何将道家思想融入现代生活的建议。
1. 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其核心理念主要包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虚其心,实其腹”等。
1.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而妄为。
这一理念鼓励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2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强调在治理国家或个人生活中,不应过度干预,而应顺其自然,让事物按其自然趋势发展。
这一理念在现代社会中,鼓励领导者实行宽松政策,给予市场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启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过度焦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
1.3 虚其心,实其腹“虚其心,实其腹”强调心灵的修养和内在的充实。
这一理念启示现代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心灵的滋养,要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2. 道家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心理健康道家思想提倡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对于现代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焦虑,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2.2 生活方式道家思想倡导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现代人在追求绿色生活、低碳环保等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2.3 教育观念道家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对现代教育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4 政治治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理念,对现代政治治理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将其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实行宽松政策,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3. 融入道家思想的建议3.1 提高自我修养现代人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培养宁静、平和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中国古代道家的“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道家的“和谐思想”道家极力反对人与人的冲突,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要求人们效法天道,通过无欲、无为、无争、去奢、知足,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实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小国寡民”状态。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要与自然和睦相处。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在《道德经》第40章上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一章是老子的宇宙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最简明、最深刻、最正确、最完整的表述。
老子的“道”,是“万物之宗”,“象帝之先” (4章) ,“先天地生,”(25章),“道”是万物生成的动力,“道”是万物生成的本源,“道”是化生在天地万物之中,为万物所共有。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句是老子辩证法规律准确的总概述,道生万物过程中,万事万物都存有阴和阳,阴阳两气互相冲突,互相激荡,对立统一,其落脚点是和,阴阳和谐是万物生成的条件,天地万物是在和谐的境界中生成。
万物阴阳成和谐,和谐之中生万物,和气致祥,和气生物,和谐是万物生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状态条件,是万物生成转化的本因和依据,和谐中生成,和谐中发展,和谐中变化。
阴阳相抱、相冲,成于高度和谐平衡的状态。
老子又在32章中说:“天地相合,以输甘露”。
天地之间,阴阳两气相合,所以天输甘露。
甘露者,天地之和气也,天输甘露,泽及万物,万物在和谐境界中生成、发展,再创未来。
道家以自然界为万能法理,自然就是道,道在自然中,一切秩序都在顺应自然。
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
道家的世界观
道家的世界观:和谐共生的哲学道家的世界观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万物皆有道,而道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础规律。
人类应该遵循道的规律,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
道家的世界观认为,宇宙是由两个相对的极端力量构成的:阴和阳。
阴和阳之间互相转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维持着宇宙的平衡。
在这个平衡中,万物生长、繁衍、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类社会。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也应该尊重社会、保护社会、与社会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够保持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
道家的世界观还强调了人类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素质。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人类应该追求道的境界,即“无为而治”。
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越了功利和私欲的境界,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境界。
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人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道家的世界观是一种强调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它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关系,强调了人类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素质。
只有在这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下,人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够保持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
道家的世界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家的世界观是一种以和谐共生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道家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够保持与自然的平衡。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自然被看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是自然界的基础规律。
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也应该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的平衡和稳定。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道家的世界观还强调了人类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素质。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人类应该追求道的境界,即“无为而治”。
道家政治思想启示简短总结
道家政治思想启示简短总结道家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支重要派别,追求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统一。
它对于现代政治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本文将以简短的方式总结道家政治思想的核心观点及其对现代政治的启示。
首先,道家政治思想注重和谐与平衡。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和谐的原则,主张顺应自然,不与自然的规律相抵触。
这一观念对现代政治有着重要的启示。
现代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而道家政治思想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和谐与平衡,通过顺应自然的规律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抵抗这些规律。
这对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道家政治思想强调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执政者应当采取无为而治的原则,不过度干预社会,避免过度行政和权力滥用。
这与现代政治中的个人崇拜和强权政治形成鲜明对比。
道家政治思想告诉我们,政府应当尊重个体的自由与权利,减少对个人生活的干预,让人民自主发展。
这对于建设法治社会,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道家政治思想提倡德治。
道家认为,国家的治理应以道德为基础,政府应成为德行高尚的人来治理国家。
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反腐倡廉以及建设廉洁政府具有重要启示。
道家政治思想告诉我们,政府官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廉洁奉公,为人民谋福祉。
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府的权力得到有效约束,为社会带来公正与和谐。
第四,道家政治思想注重自由与平等。
道家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等,摒弃物欲的追逐。
这种观念对现代社会的个人自由和平等原则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家政治思想告诉我们,政府应当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利,推动社会平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现代政治体制的改革和人权保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道家政治思想以其独特的观点对现代政治产生着深远影响。
它主张和平与和谐,强调无为而治,提倡德治,注重自由与平等。
这些观点对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法治建设、廉洁政府以及个人权利保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1、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强调道是因为在道家哲学中,道即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道存在的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自然而然。
“道法自然”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
道家思想深刻反映了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2、反对急功近利,要修身养性,顺从内心
每当我们去旅游景点的道观参观时,不难发现道士往往悠哉悠哉,亦或喝茶畅谈,亦或挥墨弹琴,泰然处之,静心养性,这就是道家人的生活状态。
无为而自然,恬静而悠哉。
比如中原腹地郑州的中岳庙以及泰山山顶的碧霞祠,都是著名的道观景点。
如此仙风道骨,如此诗情画意,顺从内心,一心修仙,陶冶情操,远离尘世。
而现代人,脚步匆匆,心事重重,仿佛一分钟也不能耽搁,每个人神情紧张,去争分夺秒的改造这个世界,殊不知,这个世界也因人类的肆意妄为的破坏带来了负面反映。
现代人类也应该多学习道家思想中的心境,释放内心的自由,获得内心的愉悦。
3、反对违反自然规律,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道家讲的顺其自然运用到我们当今社会就是在发展经济,改造世界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要盲目改造,讲究科学规划,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谐共处,共享美好地球!。
道家和谐观及现实意义
道家和谐观及现实意义道家和谐观是道家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强调万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平衡发展。
道家和谐观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
本文将从哲学角度探讨道家和谐观的内涵、主要思想以及在现实中的意义。
道家和谐观强调个体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道家哲学中,一切都是由道构成的,道是宇宙的根源,万物皆有道可循。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要保持和谐关系,避免冲突和矛盾。
这一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爱、和睦、和谐的价值观相呼应。
道家和谐观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之间的和谐。
在道家看来,自然是无所不包的,人应该学会顺应自然的变化,抱持谦虚、宽容的态度。
不与自然抗争,而是进一步融入自然,与之共同变化。
只有这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得到最佳的实现。
道家和谐观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在人际关系中,和谐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通过互相尊重、互助合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道家强调人性本善,提倡宽容、正直的品质,这也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了道德指引。
道家和谐观在现实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醒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世界正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人们倾向于追求物质发展,却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家和谐观呼唤我们重新认识和珍惜自然,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其次,道家和谐观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启示。
和谐社会是人民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而道家和谐观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哲学基础。
社会和谐需要个体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合作,需要人们心怀仁爱、宽容与正直的品质,道家和谐观的思想与价值观可为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最后,道家和谐观还对个人的修养和内心健康具有启示作用。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道家和谐观提倡善待自己,关注自身的内心体验和心灵的平静。
中国为什么选择道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中国为什么选择道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在长期的发展过
程中,中国选择了道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这背后有着一些重要的
原因。
1. 和谐与平衡
道家思想强调和谐与平衡的重要性。
道家认为,世界的运行需
要追求天人合一的状态,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种思想观念有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2. 自然与无为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原则。
中国自古就注重与
自然和谐相处,这在道家思想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无为而治的理
念也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倡导官员不过度干预社会事务,给予人民更多的自由空间。
3. 儒家与道家的融合
中国古代的文化体系中,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是相互影响、互
为补充的。
尽管儒家思想更强调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但道家思想
的无为而治和和谐观念对儒家思想的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为
了实现社会稳定和个体自由的平衡,选择了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指
导思想。
4. 文化传承与认同
选择道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认同。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
深厚的文化内涵。
将道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
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总之,选择道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是中国深思熟虑的选择。
道
家思想的强调和谐与平衡、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原则,以及与儒
家思想的融合,都使得道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同时,选择道家思想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道家思想对现代意义总结
道家思想对现代意义总结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流派之一,大约始于春秋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在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在伦理道德、政治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
首先,在伦理道德方面,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伦理道德往往注重责任、义务和规则,但道家思想强调随缘、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面临着高压的竞争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使得许多人感到困惑和疲惫。
道家思想告诉我们,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而是追求心灵的平衡与内心的安宁。
其次,道家思想对现代政治理念具有重要影响。
现代民主制度是世界各国政治的主导形式,然而,道家思想通过强调无为而治、非权谋政治等理念,对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
道家思想强调尊重自然和反对权力的过度集中,这对于现代社会中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考途径。
通过推崇无为而治、不争不抢的理念,我们可以避免政治斗争和权力欲望的蔓延,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此外,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繁忙和拥挤。
而道家思想则提供了一种简约、自然的生活方式,倡导远离功利主义和浮躁,追求心灵上的富足和修身养性。
通过道家思想,现代人们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体验内在的宁静与和谐。
然而,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道家思想强调放弃执着和渴望,但现代社会以物质财富和功利为导向,很多人难以拒绝这种诱惑。
其次,道家思想对于社会治理和实践方面的指导还相对不足,难以直接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复杂问题中。
最后,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可能容易导致消极的结果,例如对于应对社会问题和改革的迟缓。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在伦理道德、政治理念和生活方式方面为现代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共4个版本)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共4个版本)
1.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表现在其强调身心健康和自然平衡。
道家思想认为万物有道,强调返璞归真,崇尚自然。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身心健康呈现出越来越大的问题,人们
的精神世界也日益被物质主义所掩盖。
道家思想提倡弘扬自然文化,回归内心,追求心灵
的平衡和健康,从而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2. 道家思想强调“不为,而成”,追求无为而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忙于工
作和生活,容易陷入劳累和焦虑中。
道家思想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才
能真正的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道家思想提倡做事不必强求,学会放松心态,耐心等待机遇
的到来。
3. 道家思想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破坏、乱象交加,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等问题时有发生。
道家思想提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强
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
4.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表现在其强调个人追求和社会责任的平衡。
在现代社会中,
一些人为了个人的追求和私利,忽视了社会责任和群体利益,导致了社会的不平衡和不公。
道家思想推崇“天下万物皆知一,而人以万物为一”的观念,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
平衡。
只有在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之间达到平衡,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共处。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源远流长,包含了众多的学派和思想家的智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并了解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与和谐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与和谐,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的核心概念是“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求与道合一,通过顺应自然的方式生活,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谦逊、顺应自然的价值观仍然深入人心。
此外,道家的思想也对中国文学、艺术和建筑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这与道家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仁爱、忠诚、孝道等美德。
儒家认为,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对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儒家的核心概念是“仁”,指的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的价值观被广泛接受,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基石。
儒家的思想也对中国政治、教育和家庭观念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强调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互动,这与儒家的思想密切相关。
三、墨家思想:兼爱与非攻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而重要的学派之一。
墨家强调兼爱与非攻,主张人人平等,反对战争和暴力。
墨家的核心概念是“兼爱”,指的是对所有人的平等关怀和关爱。
墨家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的主张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鲜明对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墨家的思想也对中国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强调亲情、友情和社会公德,这与墨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法家思想:法治与秩序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而重要的学派之一。
道家道教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作者: 郭小蕾[1] 李玉用[2]
作者机构: [1]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2]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
出版物刊名: 理论界
页码: 160-161页
主题词: 道家道教 和谐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和”是道家道教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
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道家道教和谐思想的宝贵资源,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审视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代意义(一)
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代意义(一)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代意义(一)摘要]“道法自然”思想是老子哲学体系的内核,其要义在于遵道之本然状态、本然规律。
这一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在于遵无欲、无争、无为、无兵、无私这五种社会本然运行之道,来解决己、人、物的失和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道法自然五无三和和谐社会作者简介:张敏(1965-),女,安徽寿县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哲学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张道立(1963-),男,安徽寿县人,淮南联合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家学派创始老子以其深邃的哲思,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现实不和谐之音“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应实现“三和”,即“己和”、“人和”与“物和”。
(一)“己和”和谐社会的起点“己和”,即每个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这是和谐社会的起点。
人的身心和谐首先是要正确处理好心与形、理与欲的关系,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里,用金钱衡量一切的市场价值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越出市场范围的拜金主义的盛行,追求高效率、快节奏、利益最大化已为现代人奉为圭臬。
人类凭借科技力量和高效的经济运作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而自我却在物质财富创造的神话里迷失。
心为形役,理为欲惑。
不仅身心疲惫,甚至道德沦丧,人格分裂,心理疾患和自杀现象大增。
人类已无法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希翼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上。
”1](P20)因此,没有人的“己和”,和谐社会无从构建,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人和”和谐社会的根本马克思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67)。
人在生命的运行过程中,必然编织着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链,必然置身于复杂多维的社会结构中。
“人和”是多向度的和谐,从左右平行关系而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从上下垂直关系来说是管理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官民和谐,从内外部关系而论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国际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公选课论文《老子智慧赏析》课程论文授课教师:赵鸿图论文题目:道家思想与社会和谐学院:万方科技学院专业年级:10电气学号:1016301105姓 名:郑飞成绩: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道家思想与社会和谐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道家,以“道”和“无为”为核心,阐述着治家治国治天下的社会思想。
日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丛生,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就把和谐发展看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中,党更是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写入大会主题,这一思想于道家的和谐主题有着异曲同工的秒处,可见道家的社会思想对于解决当今我国社会问题有这不可否认的深远意义。
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
“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老子道家学说可以参照的现实意义1、1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
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
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1、2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
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
“自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
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道法自然”最一般的涵义,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解读,就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
显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哲人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预设的根本价值原则,它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哲学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1、3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
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
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知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与“心”(欲)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非常可贵而独特的价值取向。
《老子·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兵?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名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身体哪个更有害?过分地爱惜名声必定造成很大的精力耗费,过分地贮藏财货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
因此,知道满意知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危险。
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
可见,“知足知止”思想的可贵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用辩证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对待成功,如何把握名利财富,如何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1、4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道家哲人庄子看来,社会上出现的人为物役,包括“以物易性”、“以身殉利”“去性从心”等等社会乱象,关键是没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财货、名利”等有形或无形之“物”的关系。
人生有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这正是成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赖以繁衍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为此人类产生许多欲望,比如食欲、物欲、占有欲,并由此派生出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美色,等等。
而且当某种欲望实现了,又会产生新欲望,所谓“欲壑难填”,欲望是无止境的。
在《庄子·在宥》篇中指出:“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
”这里,庄子以治国作喻,认为能够支配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的统治者,就能统治天下。
人、物之辨在区分人与物的同时,明确地拒斥了人的物化,它的内在意蕴在于肯定人自身的存在价值。
可见,庄子“物而不物”的思想强调的是“人”对“物”的主导性和主体性,身虽处于“物”中,却不为“物”役,以此启示人们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不能本末倒置,不应把功名、利禄等外在之“物”,当做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载体。
唯此,才能真正做到“人”与“物”的和谐,也才能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1、5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在《庄子·渔父》中有这样一句话“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于天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庄子认为,法天,就是法自然,自然是真实的存在,它从不说谎,人要法天,就是要真诚地坦露自身的真性情,真性情的敞开就具有感人的力量,反之则不然,不真不诚则不能动人。
庄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关乎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问题。
内心情感激越,既使表面平静,人们也能感受得到;相反,内心毫无波澜,愈是假装,愈是让人反感。
“法天贵真”是道家哲人用来揭示生命与生存内涵的思想主张。
在一个人性被世俗的情欲、名利、财货所牵引,以致于物欲横流、虚伪丛生的社会里,如何安顿生命和生存,是道家哲人思考与关注的重心。
现代人往往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他们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裹起来,行事完全背离了自已的真性情,所谓“法自然”在如今的时代成了奢望。
可见,道家关于生命和生存要“法天贵真”,内在地具有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的价值诉求。
“安国,安家,平天下。
”自古就是仁人志士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无数的时代英雄在苦苦追寻着治世方法,在距离当今两千多年前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道”和“无为”为核心,所阐述的一些方法与十七大中的主题思想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对于解决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有着非凡的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道家中的和谐如今,我国社会矛盾丛生,生产资料分配方式不够完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政治腐败问题日益加重……面对这一系列的现状,党毅然决然的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放在了十七大的主题当中。
然而,在几千年前的道家就对和谐作出了理论阐述。
作为道家代表的老子认为,人类应当在与万物和谐一体并生的存在前提下展开自身的实践,从对立走向和谐共生的相处。
首先,在老子的思想里,道既是宇宙本源和谐的原初物质,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又是能生万物,包容一切,统摄一切的“一”即根本总规律,“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老子》第三十九章)而且还是周行于万物中的那种一体统一并生而又对立相促动的关系总和,即“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用看似平淡的自然描绘了一幅统一和谐的宇宙图景。
其次,需要指出的是,在道的这种关系总体中,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
”(《老子》第十六章) ,又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这里有多层深刻的意思:第一,指道的运动具有向对立面转化和万变不离其宗的复归特性,即“反者,道之动”,又“各归其根”。
道就是这样的变化,事物的运动从起点开始,逐渐离开,越离越远,到了一定限度又反回来,回到出发点,由此构成一个环形结构。
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向反的离开过程和复返回自身的过程,老子用一个“反”字表达了多重含义:第一,“反”是反与复的统一,二者构成了运动的有序和谐;第二,事物这“反““复”运动都是有根据的,有规律的,老子常用“归根”、“复命”、“常”这些语汇,指的都是道的和谐循环的规律特性。
而这些“根”“命”是事物得以存在的稳定性本质,是相对不变的,是“静”的,安定的,而事物正是在这种安定和谐的一体中与它物共生;第三,事物之所以能稳定发展是由于其内部既对立促动而又一体统一和谐并生的关系,在这里,和谐一体是前提条件,它构成了“万物并作”的存在前提。
正因为有“和”才能“常”,所以说“知和曰常”。
正因此,老子针对和谐给予了充分的理论论证,这对我们解决当前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都存在着矛盾的对立,日趋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的一大难题。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就业增压,竞争失常等现象都在暗示着我们如果不及时解决“和谐”问题,我们即将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
“人用机械能和核能取代了人力和兽力,又用计算机代替了人脑,工业上的进步使我们更为坚信,生产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消费是无止境的,技术可以使我们无所不能,科学可以使我们无所不知。
于是我们都成了神,成了能够创造第二个世界的人。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现实的自然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即必须从人类历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也是老子思想给当代人类生存的深刻启示:人类的生存是与自然一体的相互联系的共在,人与人之间是和合共生的存在,社会从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竞争走向整体共生、和谐共存,这才是根本的发展之道和基本的伦理态度。
“以人为本,勤俭治国,共容发展”——与老子的德“三宝”老子曾经提出了德之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子》六十七章)1、保慈心爱民,与民生息,以达社会关系的和谐。
真正的大勇是慈心爱民唤起的民众的认同,使民归化的凝聚力。
因而主张有慈心,保有慈爱之心就是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老子站在无为的立场上,要求同志者少扰民重修养,对今天不无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