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鼓励和赞扬的区别
![鼓励和赞扬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fafe12579563c1ec5da7146.png)
鼓励和赞扬的区别
我理解赞扬与鼓励的区别,来自于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原来两者有很大差别。
词典中的定义:赞扬,1.表达令人满意的评价;2.美化,尤其是通过将完美归因于被赞扬的人;3.表示认可。
鼓励,1.鼓起对方的勇气;2.激励,促进。
角度:赞扬者的角度是摆架子,操纵性的,被表扬者的角度是当得到他人的认可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鼓励者的角度是尊重的欣赏的,被鼓励者的角度是努力和改进觉得是自己的价值,无需他人的认可。
长期效果:赞扬可能会促进孩子改变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这些孩子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所以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他人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是对孩子鼓劲和支持,因此鼓励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自信、自立。
理解赞扬与鼓励的区别后,今后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
最新小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法(大全)
![最新小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cbfb81f856a561253d36f8b.png)
小学生家庭教育百问百答大全1、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孩子?(1)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2)不忘诺言,努力去做。
(3)说话算话,及时改过。
(4)诚心诚意待人接物。
2、父母应该如何表扬孩子?表扬和鼓励是有区别的。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许常常会鼓励孩子去探索,去进步,去学习,但却常常忘记表扬。
表扬应该是当孩子表现良好时才能给予的。
表扬好行为比惩罚不良行为,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
它能增进孩子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自尊,给他们更大的勇气去面对新的世界和承担更重的任务。
表扬可能是一个笑容,一句赞美的话,一个拥抱,也可能是一些糖果或玩具。
但表扬绝不能滥用成一种无原则的赞美。
无论哪一种表扬,均应该让孩子明白这是良好行为的后果。
表扬还是事前的添加剂,而是好行为事后的强化。
所以,还能在产生某种后果之前滥用表扬。
有时孩子会由于期望得到表扬而做好行为,这里表扬才达到最大的作用。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呢?首先,是教育目标的差别。
学校教育目标清晰、明确、全面、具有法定性质;家庭教育目标则可能片面并存在主观随意性,家长应注意对孩子要求的科学性。
其次,是教育的内容也不同。
学校教育内容科学、系统,而家庭教育内更为繁杂。
再次,教育方式不同。
家庭教育主要靠家长以身作则,而学校教育从规律入手,遵循科学的原则与程序,有课堂、有教材、有系统。
最后,是教育的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主要指血缘伦理,学校教育的权威性体现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会因为其知识渊博而受到学生的宠爱。
4、家长什么情况下需惩罚孩子?惩罚的运用并不是随意为之的,否则会产生事与愿违的负面教育效果。
哪些行为可以使用惩罚手段,哪些是不可使用惩罚手段的,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可惩罚的情况:1.孩子故意犯错误,向父母示威。
2.在家长讲明道理、反复提醒后,孩子重复犯同样错误。
3.孩子对父母温和的说教拒绝接受时。
不可惩罚的情况:1.孩子因缺乏某方面知识和经验,首次犯错误时。
表扬与鼓励对儿童教育的意义
![表扬与鼓励对儿童教育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f8aa9d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5.png)
表扬与鼓励对儿童教育的意义
表扬与鼓励对儿童教育的意义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表扬与鼓励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扬与鼓励不仅是孩子获得肯定的机会,也可能对他们的个性及自尊心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此外,它还有助于孩子创造性的发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表扬与鼓励可以让孩子获得肯定。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和一句赞美,就能让孩子获得及感受到肯定的心理。
孩子们很需要这种正面的承认,这样可以更加积极地面对新的挑战。
其次,表扬与鼓励会给孩子带来许多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对他们的自尊心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们能够从表扬中获得自信,并建立自尊心,让他们更加自信。
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所受的表扬与鼓励,会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受到关注,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此外,表扬与鼓励对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发展也很重要。
当孩子获得表扬时,他们会更有信心去尝试新的事物,以便发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并让自己有信心去做出更多的尝试。
总之,表扬与鼓励对儿童的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表扬与鼓励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得肯定,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尊心,从而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只有我们能够正确地给孩子表扬和鼓励,他们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 1 -。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efbbad50722192e4436f6da.png)
夸奖和鼓舞的差别我们经常会把“夸奖”和“鼓舞”混作一谈,或认为这两者都是激励人踊跃向上不停行进的精神动力、心灵鸡汤,或认为人不行惯坏了 ,就得打着骂着逼着进步。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测试结果令人震撼, “夸奖”与“鼓舞”的结果大!区相分径好庭两者特别重点。
父亲母亲教育孩子必知,朋友之间相处必知 ,老板管理职工也必定要知道。
所谓的“人性化”相处,即在于此。
斯坦福大学着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 年里 ,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夸奖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 所学校 ,400 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久的研究 ,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撼。
在实验中 ,他们让孩子们独立达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第一 ,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特别简单的智力拼图 ,几乎全部孩子都能相当优秀地达成任务。
每个孩子达成测试后 ,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舞或夸奖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红两组 ,一组孩子获得的是一句对于智商的夸耀,即夸奖 ,比方 , “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赋 ,你很聪慧。
”此外一组孩子获得是一句对于努力的夸耀,即鼓舞 ,比方 , “你刚才必定特别努力 ,因此表现得很优秀。
”为何只给一句夸耀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说说: “我们想看看孩子对夸奖或鼓励有多敏感。
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耀的话足以看到成效。
”随后 ,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一样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能够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
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另一种是和上一轮近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耀努力的孩子中,有 90% 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夸奖聪慧的孩子,则大多数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因而可知,自认为聪慧的孩子 ,不喜爱面对挑战。
为何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当我们夸,孩等子于聪是明在时告诉他们 ,为了保持聪慧 ,不要冒可能出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慧”的孩子的所作所为 :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慧 ,而闪避出丑的风险。
鼓励与赞美激励孩子积极行为的重要手段
![鼓励与赞美激励孩子积极行为的重要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a98b36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f.png)
鼓励与赞美激励孩子积极行为的重要手段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教育机构的关怀与引导。
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方法,鼓励和赞美孩子的积极行为。
这是培养他们自信心和积极心态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鼓励与赞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手段。
首先,鼓励是培养孩子积极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孩子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努力是被看重的,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通过及时、积极地给予鼓励,我们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学习和成长的兴趣。
例如,当孩子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时,我们可以给予他们表扬和奖励,如鼓励他们参加兴趣班、购买他们心仪已久的玩具等。
这样的鼓励不仅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还能够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努力。
其次,赞美是培养孩子积极行为的另一重要手段。
与鼓励相比,赞美更加注重对孩子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的肯定。
孩子们通常希望被认可和赞赏,这能够增加他们的动力和自豪感。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克服困难时,我们应当及时地给予赞美。
例如,当孩子完成了自己的作业并且做得很出色时,我们可以赞扬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这样的赞美不仅能够激励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然而,鼓励和赞美并不等同于奖励和溺爱。
我们应该避免过度奖励和溺爱孩子,否则会使他们感到所有的努力和行为都是为了获取奖励和赞许。
这样会造成孩子对奖励的依赖,导致他们失去积极主动的动力。
我们应该注重在鼓励和赞美中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引导孩子明确积极行为本身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追求外在的奖励。
另外,在鼓励和赞美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以下是几点有效的建议:首先,我们应该针对具体的积极行为给予鼓励和赞美。
具体而明确的表扬会让孩子知道他们做得很好的地方在哪里,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例如,我们可以对孩子的某个具体的表现或进步进行赞美,如在看书时专注了一个小时或者在体育课上发挥出色。
其次,我们应该注意语气和表情。
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的区别读后感
![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的区别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676753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5.png)
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的区别读后感【中英文版】After delving in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aising and encouraging children, a profound realization struck me.It"s evident that while praise is often given for the outcome, encouragement focuses on the process.This subtle ye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an greatly impact a child"s mindset and development.在深入探讨了表扬与鼓励孩子的区别之后,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很明显,表扬通常是基于结果给出的,而鼓励则关注过程。
这种微妙的差异对孩子的心态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Praise, with its focus on achievements, can inadvertently create pressure on children to constantly perform and meet expectations.It might unintentionally convey that love and approval are conditional, tied to their successes.On the other hand, encouragement is about nurturing growth, resilience, and effort, regardless of the outcome.It fosters a sense of self-worth and confidence that is not solely dependent on external validation.表扬关注成就,可能会无意中给孩子带来持续表现和达到期望的压力。
鼓励与表扬对自信心的不同作用
![鼓励与表扬对自信心的不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f35d0614791711cc7917f7.png)
鼓励与表扬对自信心的不同作用表扬有时同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则从根本上扶植孩子的自信,鼓励着重于孩子应该干什么,着重于孩子行动后的自我满足。
我们都认为应该时时表扬孩子,这样孩子不断进步。
但是事实上表扬得不恰当,有时同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天,妈妈下班回来。
看见12岁的儿子把自己换下来的衣服、床单、袜子,都放到洗衣机里洗好、烘干,正在那里叠衣服。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妈妈高兴地抱住他,“妈妈并没有让你干这些。
你主动做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妈妈爱你。
”妈妈这样说对吗?当孩子做了好事,应不应当赞扬他呢?我们的孩子是要我们说爱他、夸他是好孩子的,但是妈妈并没有选择恰当的机会,当我们用表扬来刺激孩子去做好事,并将他与他做好事联系起来时,我们要考虑一下这样做给孩子留下的印象。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孩子的努力,给他们以鼓励,但不应将孩子是否做了一件事情联系到是否爱他。
儿子会想到妈妈爱我是因为洗了衣服——如果我不洗衣服,妈妈还会爱我吗?而妈妈不爱我,我就不是好孩子了。
孩子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印象,他们的好坏取决于他们是不是按妈妈所希望的来做。
他们洗了衣服,妈妈喜欢,因此是好孩子;不洗,妈妈七不喜欢,就不是好孩子。
他们随妈妈的心愿就是好孩子,相反就不是好孩子,儿子长大以后,他会按照别人的意见来调整自己。
别人告诉他做得好,他自己的感觉就好,别人批评了他,或是忽视了他的成绩,他自己的感觉就不好,觉得不公平,太可怜了,没有人会欣赏他,对自己本身的价值产生怀疑。
他们的情绪会很不稳定,总是被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所左右。
更常见的情况是,儿子为了洗自己的衣服很可能得到几块钱作为零化钱,这种奖励可能使儿子感受到很多鼓励,但也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既如果他干一点好事就该受到物质鼓励。
如果下次他又洗了,妈妈并没有给他钱,儿子马上就决定,下次不洗了,因为他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
这就产生了对奖励的依赖。
正确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心得
![正确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23f40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7.png)
正确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心得1.引言1.1 概述引言概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确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需要认识到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恰当地进行表扬,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正确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心得,包括正确表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表扬。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正确的表扬方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在下文中,将逐一详细探讨正确表扬和鼓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表扬。
正确的表扬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动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供一些实践建议,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应用这些方法,从而帮助孩子实现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通过本文的阅读,相信读者能够更加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表扬和鼓励方法,从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组成部分的安排。
一个清晰和有序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以下是本文的结构安排:1. 引言1.1 概述:介绍正确表扬和鼓励孩子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的。
1.2 文章结构:阐述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1.3 目的:说明本文旨在提供读者正确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实用心得。
2. 正文2.1 正确表扬的重要性:探讨正确表扬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自尊心的积极影响,以及错误表扬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
2.2 如何正确表扬孩子:详细介绍了正确表扬孩子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关注细节、积极肯定、提供具体的反馈、尊重孩子的努力等。
3. 结论3.1 总结:对正确表扬和鼓励孩子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强调正确表扬在孩子成长中的关键作用。
3.2 实践建议: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正确表扬和鼓励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整体逻辑和内容安排,从而更好地理解正确表扬和鼓励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
“表扬”与“鼓励”的差别
![“表扬”与“鼓励”的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c18ac21dbed5b9f3f90f1ca8.png)
“表扬”与“鼓励”的差别温馨提示管理是一门艺术,本微信分享《管理艺术》精华文章,每天播出1期《管理思想讲座》,分享经典管理艺术案例,播放器在文章末尾。
我们常常会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或认为这二者都是激励人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心灵鸡汤,或认为员工不可惯坏了,就得打着骂着逼着进步。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测试结果令人震惊,“表扬”与“鼓励”的结果大相径庭!区分好二者非常关键。
父母教育孩子必知,老板管理员工也一定要知道,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即在于此。
斯坦福大学着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
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
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4dd6c217375a417866f8ffd.png)
鼓励和表扬原来这么大的差别表扬容易让人变得脆弱。
鼓励使人培养进取精神。
表扬是夸奖其天分。
鼓励是夸奖其行为。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
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
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
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
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
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
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的区别读后感
![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的区别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3cdc5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6.png)
在阅读了赞美和鼓励儿童之间的区别之后,我逐渐认识到,每一种方法都会对儿童发展和自尊产生微妙而重大的影响。
赞美儿童往往涉及用积极的言语承认他们的成就或良好行为。
这可以包括"伟大的工作","你这么聪明"或"我为你骄傲"等言论。
虽然赞美可以提升和验证儿童,但它可能无意中培养一种固定的心态,儿童认为他们的能力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
过分赞美可能导致依赖外部验证,使儿童依赖他人的不断认可。
另鼓励儿童意味着提供支持、指导和建设性反馈,帮助他们建立复原力、自信和成长心态。
所鼓励的不是简单地赞扬这一结果,而是侧重于儿童所作的努力和进行的过程。
这可以涉及诸如"我看到你在这件事上非常努力","你正在进步",或者"你没有放弃,这是值得称赞的"等短语。
通过强调这项努力而不是固有能力,鼓励人们相信,通过奉献和坚韧不拔,可以发展技能和智力。
这可以使儿童有能力迎接挑战,接受失败作为成长的机会,建立自主感和内在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了赞美与鼓励对儿童心态的影响。
在研究中,一些儿童在完成了一项任务后因智慧而获得赞扬,而另一些儿童则因努力而获得赞扬。
受到赞扬的孩子们的智力更可能在未来选择更轻松的任务,面对挑战的韧性更弱,因为他们担心失败会损害他们所认为的智力。
另儿童们赞扬他们的努力显示出更大的复原力,愿意迎接挑战,并相信他们的能力可以通过辛勤工作来提高。
我相信作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在赞美和鼓励之间达成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赞美在承认成就和促进务实性方面有其作用,但应当辅之以以儿童的进程、努力和复原力为重点的真正鼓励。
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帮助儿童发展一种面向成长的心态,建立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培养一种不取决于外部验证的强烈的自我价值感。
赞扬和鼓励儿童之间的区别在于对儿童的心态、复原力和自尊的长期影响。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观后感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feb815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f.png)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观后感
看了关于表扬与鼓励区别的内容后,我真的是有好多话想说啊。
再来说说鼓励,鼓励就像是给人一把种子和一把小铲子,说“你这次努力尝试的态度真好,虽然没考一百分,但你认真复习的样子真酷,我相信你下次继续这么努力会有进步的”。
这是在认可人家努力的过程啊。
不管最后的结果是啥,只要努力了就值得被肯定。
这就好比给人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人有勇气继续向前冲,不管前面是高山还是大河。
我觉得这两者在生活里的影响可太大了。
在家庭里,如果家长总是表扬孩子聪明,那孩子可能就会害怕挑战,怕做不好就不聪明了。
但要是家长总是鼓励孩子努力,那孩子就会觉得只要努力就好,失败了也不怕,下次再来呗。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老板要是只表扬那些做出成绩的员工聪明,那其他员工可能就会觉得不公平,而且也没有动力去努力创新。
要是老板鼓励大家努力的过程,那整个团队都会充满干劲儿,大家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被看到的,哪怕最后没有成功,也不会被否定。
从这件事我就明白了,我们以后不管是对待孩子、家人还是同事朋友,都要多鼓励,少表扬。
鼓励就像是阳光雨露,能让努力的种子慢慢长成参天大树,而表扬可能就像是一阵风,吹过就没了,还可能把人吹得找不着北。
这两者的区别可真不是小事儿,就像走路的时候,一个是正确的方向,一个可能是岔路,我们可一定要选对喽。
表扬与鼓励对学生的作用调查报告
![表扬与鼓励对学生的作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d9c51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b.png)
表扬与鼓励对学生旳作用调查汇报摘要:小学阶段处在学习爱好与学习习惯旳培养阶段,学生一般无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需要家长学生加以引导。
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有积极学习旳愿望,而表扬与鼓励对一种人往往有鼓励和增强自信心旳作用,对于需要得到肯定旳小学生更是效果明显,那么,在表扬和鼓励学生旳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有哪些诀窍,看待不一样旳学生应当采用怎样旳措施,又该选用怎样旳频率才能得到想要旳效果呢?本文从学生和老师两个角度入手,研究怎样才是最佳旳表扬鼓励方式,并根据提出旳问题采用多种措施,寻找出最合适旳方式。
关键词:表扬鼓励频率意义区别看待一.调研设计(一)调研内容:教师对学生旳表扬频率与表扬方式;学生对表扬旳见解与反应;表扬获得效果旳持久程度;表扬对后进生旳转化作用等。
(二)调研对象:通过对小学不一样年级旳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向各个年级有经验旳班主任老师进行征询,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借鉴他人旳经验和措施,同步自己仔细观测和思索,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措施,进行总结与记录,得出了真实可靠旳数据和结论。
二:调研成果分析:(一)表扬比批评对学生能获得更好地鼓励变化效果62.5%旳同学表达,表扬与鼓励会让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更能鼓励他们努力成为更优秀旳人,37.5%旳学生认为批评能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又那些地方做得不够好。
100%旳学生但愿老师常常表扬他们并会因此而觉得非常开心,但只有12.5%旳学生常常得到老师旳表扬,有3.5%旳学生几乎没有得到过老师旳表扬。
教师对于某些上课不认真旳同学常常对他们旳体现做出负面评价和提醒,而这往往让学生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
他们看老师旳眼神有些躲闪和胆怯,当教师用严厉旳眼神和严厉旳语气看待他们时,他们会觉得无所适从。
对这样旳学生,我们平时会多和他们亲近,从心理上靠近他们,消除他们对教师旳恐惊抗拒心理,然后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并找出他们旳闪光点,一点点地将他们引导到对旳旳学习轨道上。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https://img.taocdn.com/s3/m/be84c23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6.png)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在幼儿园教育中,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孩子更快乐、更有动力地成长。
以下是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的详细解读。
一、表扬的原则1. 表扬要及时及时的表扬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他们更快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同时,及时的表扬也能够让孩子对自己的作品和行为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对后续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动力。
2. 表扬要合理表扬不应该出于附和和纯粹的好意,而应该是基于孩子的真实表现和努力。
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学习水平、努力程度和成绩,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肯定和鼓励的力量。
3. 表扬要多样化孩子们的天性是好奇和充满活力的,因此老师的表扬也要多样化。
不同的表扬方式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角度上获得肯定,从而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有信心和动力。
二、鼓励的原则1. 鼓励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学习成果可能并不显著,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老师可以针对孩子的努力程度和付出,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价值。
2. 鼓励要激发孩子的信心和兴趣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
老师的鼓励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让他们更有动力地成长和探索。
3. 鼓励要有意义无意义的鼓励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模糊和迷茫,无法真正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因此,老师的鼓励要有意义,让孩子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表扬与鼓励的技巧1. 给予具体的表扬和鼓励具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行为。
老师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表现,给予具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知道哪些方面是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2.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
老师可以通过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室环境、组织有趣和富有挑战的游戏活动,以及亲切、温暖和关怀的态度,让孩子感到安全、放松和愉快。
表 扬 孩 子 的 艺 术
![表 扬 孩 子 的 艺 术](https://img.taocdn.com/s3/m/2748693ceefdc8d376ee3273.png)
表扬孩子的艺术关于孩子的表扬,从过去家长过度严厉,早就变化为过度褒奖。
现在的表扬,又转入了另一种误区。
一、平常事“鼓励”而不需要“表扬”为了鼓励孩子独立,家长可能会就一个4-6岁的孩子给予生活自理上的表扬,比如自己擦嘴、擦鼻涕、系鞋带、洗脸、刷牙、吃饭等等。
这些生活小事,学龄前的孩子不仅应该而且早就可以习惯化,那么父母当然无需代办,也无需为了孩子做到而每每赞扬“你真棒!”。
表扬是为了鼓励作那些做的还不够好,争取下次做好的事情。
但是,对于已经做好或者本应该在这个年龄做好的事情,给予夸张的表扬,就会适得其反。
好听的话,没有人不想听,也没有人不期待听。
比如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吃饭,还需要说你真棒;就会让孩子曲解为,如果不能独立吃饭,也不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但是如果把独立吃饭,当成一种自然正常的行为,孩子反倒会由于偶尔不吃饭而感觉到羞愧希望改变。
所以,对于一般同龄儿童能够做到的事情,不表扬只鼓励。
用“你能做到...”“你会做好...”这样的句型引导孩子。
这样表达的意思是:你向来是可以做好的,所以这次也能做好!深度分析: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夸张表扬,意思是你偶尔才能做好,孩子就不为自己做不到而愧疚和想办法;后者是你历来都能做好,不过偶尔不足,提醒一下,相信你能自我调整。
二、难过事“陪伴”而不马上“纠正”见过这样的父母,孩子在路上开心地跑来跑去,被凸出的井盖绊倒了。
瞬间孩子眼泪而出,哇...家长立即指责说什么没长眼啊或说瞧你衣服又弄脏了,我还得给你洗。
这样的话没有错,但传达给孩子的是“我已经很难过了,你还指责我,我心里更难受了。
”在我的观点来看,孩子可以摔倒,疼了后他会小心;孩子的衣服可以脏,一天只给孩子换洗一次也无大负担。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玩耍是他们学习的手段。
你如果怕多洗衣服而扼杀了孩子学习的手段,哪个更不值当呢?当然,等孩子再大点给孩子树立干净的意识,孩子会在玩耍时增加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就自然会变得谨慎点,这是长大一些的事情,不属于小小孩学习的范畴,呵呵!那么当孩子正难过时,家长如何做呢!把孩子拉过来,抱抱孩子、拍拍土。
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
![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https://img.taocdn.com/s3/m/29a554679ec3d5bbfc0a7447.png)
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先说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对孩子的进步是很必要的,鼓励意味着教育者对孩子的欣赏和信任,就是相信孩子的能力和智慧,相信孩子能战胜他们所面临的困难。
鼓励孩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里善于发现和赞扬孩子的优点,在儿童教育中,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对小孩子来说,越会,越表扬,就越爱学。
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动力型教育,就是以鼓励、赞赏等方式让孩子多经历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享受一些快乐的感觉。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远比教会他学会多少知识重要。
再调皮的孩子也有优点,再与人为难的孩子也愿意别人肯定他,孩子对鼓励的吉酒反应最敏感、最积极。
而那些惩罚和贬低孩子的话容易控伤孩子的积极性,运用的不好极云对孩子造成伤害。
对孩子来说就是,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消沉”。
教育者(包括父母和幼儿园的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优点以及长处、能力的欣赏和肯定,要让孩子体会和感受到大人对他所持有的肯定、欣赏、信任以及友好的态度碑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之,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先肯定,再教育,这处教育的起点。
第二,鼓励的出发点更应关注孩子的上进望和努力过程,而并非行动的结果。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孩于追求良好品行的意愿和行动的结果不一定能完全达到一致,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有时孩子们出自良好的愿望却办了错事或傻事,有时孩子们也会产生担心和害怕,他们不愿意探索和努力,因为他们不知道结果会如何,特别是他们的努力没有取得他们预想的效果时。
对孩子的努力,不管做事和行动的结果如何,大人都应当鼓励孩子尽力去做,即使他们失败了也不要去太多的指责孩子,而是应该尽且肯定他们积极的一面,进步的一面。
教育者应该鼓励孩子勇于探索新异事物,敢于了解未知,要允许孩子走弯路、犯错误,要鼓励孩子从学习的过程中经受挫折,得到经验,体会成功。
要教育孩子勇于承担后果,承受失败,经过拴折得到的成功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更深的印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孩子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作者:EDUCARER在文章如何尊重婴幼儿自然发育过程一文中提到Pikler博士的一个观点:成人不应该不断表扬孩子的任何成功。
不断表扬孩子的任何成功只能让孩子习惯为了获得表扬而做出努力,不能从内心感受到自己取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
这个观点有网友提出了疑问:这点不太明白,不是总有人说要对孩子多多鼓励多多表扬么,
是否孩子完成了什么对他不预理采,让他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表扬(Praise)和鼓励(encouragement)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Marshall Rosenberg ,Center for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创始人,给表扬(praise)和夸奖(compliments)下过这样的定义:表扬和夸奖是一种粗暴的交流形式。
因为它们是一种支配性语言,是一个人在给另一个人下定义。
更麻烦的是,很多人都通过培训来学习如何表扬,如何通过表扬来操纵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Marshall认为我们在开口表扬别人之前一定要先明确,我们的表扬不是为了操纵别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真心的赞美(celebrate),这样的赞美应该包含三层内容:1、这个人做了什么样一件具体的事2、你内心如何看待他/她所做的事3、他/她所作的事满足了你自己什么样的需求Marshall所
提到的“真心的赞美”也就是我们所要谈到的鼓励(encouragement),鼓励不仅仅出现在成功的时候,更应该出现在失败的时候。
Kohn, Alfie在Five Reasons to Stop Saying "Good Job!"一文中写到了父母不应该表扬孩子的原因:1. 操纵孩子
父母通过表扬是为了操纵孩子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让孩子更依赖于父母。
孩子在小的时候很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当父母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表扬孩子的时候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这种表扬跟父母真心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完全不同。
2. 表扬泛滥成为一种垃圾语言
父母可能不是为了操纵孩子的行为而表扬孩子,或许父母是真心为孩子的行为感到高兴,但当父母将肯定的、表扬的语言挂在嘴边的时候,孩子不知不觉地就对这些语言产生了依赖。
孩子行为的目的成了取悦父母获得表扬,而不是为了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
父母表扬得越多,孩子就越需要表扬和肯定,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之后都会继续依赖周围的人给他/她肯定,因为他/她对自己的行为十分不自信。
3. 偷走孩子的乐趣
除了对于表扬的依赖之外,孩子其实更需要自己去体会成功所带来的内心的喜悦,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
同时孩子更需要有能力决定他/她什么时候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
父母
不断地表扬和肯定会剥夺孩子的这种乐趣。
逐渐,孩子就失去了自己感受这些成功喜悦的能力,在做成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不会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兴奋,而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4. 让孩子失去兴趣
父母不断地表扬可能会让孩子坚持做一件事,但当父母一旦停止表扬,孩子会立刻失去兴趣。
原因在于,这件事本身不再是孩子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关注和表扬。
同时,过度的表扬和奖励会导致孩子对一件事产生逆反心理,越是表扬孩子就越不想做。
5. 降低孩子成功的可能性
表扬除了会降低孩子的独立性、剥夺孩子的快乐以及兴趣,表扬还会降低孩子成功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孩子在成功完成一件任务之后获得表扬往往会在完成下一个任务的时候
失败。
原因可能是表扬给他们产生了压力;也可能是表扬降低了他们的兴趣;也可能是为了获得表扬他们不想再冒险尝试新的东西,只想获得表扬就可以了。
表扬往往会忽略行为背后的思想、感受以及价值。
比如一个孩子与别的孩子分享食物,可能是为了获得表扬,也可能想让别的孩子也有吃的。
单纯对于分享这种行为的表扬忽略了行为背后真实的动机。
Robin Grille在文章Rewards and Praise: The Poisoned Carrot中也提到表扬的几大坏处:1. 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当听不到表扬的时候会很失落,孩子做事的毅力和决心在这个过程中就遭到了破坏。
2. 表扬也让孩子习惯于为了获得表扬而不是为了自己而做事。
3. 当孩子“好”的行为不断得到表扬的时候,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如何通过行为来操控成人。
同时Robin也谈到父母应该怎么做:1. 关注孩子成功时自身的感受。
孩子天生渴望成功、渴望学习、渴望征服困难。
当他们获得成功时内心所产生的喜悦能够极大地增强孩子做事的毅力
和决心,同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当看到孩子尝试新的事物时,父母更应该说一些鼓励的话。
比如“你看起来很喜欢做……”,“你觉得做……怎么样”“看到你做……我真高兴!你看起来也挺高兴的!”2. 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评价。
只要有机会,就应该问问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怎么看待。
比如“你喜欢自己画的画吗”“你把那个拼图拼起来了,高兴吗”3. 问问孩子内心的体会。
比如,孩子给你读了一个自己写的故事,在你谈过对这个故事的体会之后可以问问孩子:“你自己觉得这个故事写的怎么样”“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讲这个故事有意思吗”“你是怎么想到这样一个故事的”这些简单的对话都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
4. 用“我”的感觉,而不要给孩子下定义。
如果在鼓励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用“我……”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我喜欢你选的这个颜色。
”“我爱听你唱那首歌。
”
而不要用“你真是一个天才画家!”“你可以当歌唱家!”父母要尽量避免给孩子下定义,关注你自身的感受,而不要强调一种目标、一种需求。
再比如“你真是个好孩子,懂得跟别人分享玩具!”与“谢谢你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他觉得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有着很大区别。
前者是在给孩子下定义,而后者是在强调孩子的行为对旁人产生的影响。
用“我……”这种方式,强调父母和孩子之间观点和感受的交流,而不是将父母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
5.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不要对孩子进行评价。
反馈和认可相当重要。
并不是说,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我们不能有任何表扬,而是我们所说的话是针对孩子具体的行为。
假设,孩子刚学会弹一首新曲子,他/她在表演结束的时候,父母不是说:“你真是个了不起的钢琴家。
”而是说“我很喜欢听你弹这首曲子。
”如果能更具体就更好,比如喜欢他/她弹琴的节奏、喜欢他/她弹奏时专注的神情……理解了表扬和鼓励之间的区别之后,父母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就需要谨慎选择自己的语言了。
父母的言行在孩子内心所产生的长久的影响几乎是无法估计的。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其实表扬是缺失的,更多的是批评和教训。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一直在影响着父母的行为模式,父母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约束孩子的行为、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几乎不用心考虑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
在长期被忽略内心情感的环境下成
长的中国孩子,从心理上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看看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的人,有多少人做事只是为了获得周围人的赞美有多少人没有自信的能力,只有获得别人的肯定时才能相信自己有多少人“死要面子”,伪装着完美,生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又有多少人有能力为自己获得的成功而发自内心的喜悦很多新一代的父母吸收了一些远道而来的西方育儿思想,又开始了对孩子不停地赞美和夸奖。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父母真正学会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无情地批评教训不对,无穷地赞美夸奖也不对。
与孩子一起分享他/她的成功,一起面对他/她的失败,才能让孩子学会自信和快乐。
有一个哲学家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而不再需要这个世界的掌声,你就自由了。
”希望父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会找到他/她人生的意义,让孩子获得心灵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