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1 地球
第1讲 地球、地图、等高线-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讲地球、地图和等高线【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在学习地理中,一般我们认为地球为正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纬线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1、经纬度特殊经纬度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30°和60°、两极(90°)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划分界线0°——30°N(S)为低纬度30°——60° 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
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如1:500指图上1㎝代表实际500㎝)。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地球的历史和圈层结构

2.地球的演化历程
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 含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 的90%。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
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 蓝绿藻又称(蓝藻、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大约出现于距
多细胞生物。
今35~33亿年前的太古宙,蓝藻没有叶绿体且只有叶绿素
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4)地质年代表 ①纵坐标上的时间单位是多少? 自下往上各个数代表什么含义? 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表述单位为 宙、代、纪。自下往上的数字代 表距今时间,单位是百万年。
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4)地质年代表
② 宙、代、纪在时间跨度上有何差异? 宙的时间跨度最大,其次是代, 纪的时间跨度最小。 ③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依据生命演化的阶段,如某种 生物的出现、繁盛或灭绝。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水圈
• 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还包括陆
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 • 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不断转化
• 水是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一,在地球表面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6.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形成岩层的时代地壳下沉。 (2)若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上升。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 地壳曾经下沉,形成了该年代的岩层,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 侵蚀掉。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考向1 通过“地层和化石”考查“地理实践力” 2022年3月16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学著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地质构造与地貌

第2讲构造地貌的形成[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体系架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构造地貌(背斜谷、向斜山、断块山等)、褶皱(背斜、向斜)、断层;板块、生长边界、消亡边界、裂谷、海岭、海岸山脉、岛弧、海沟。
[基本原理]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
课时26地质构造与地貌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1.褶皱(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2)类型背斜向斜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岩层向下弯曲早期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倒置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断层(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类型:有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两种。
(3)地貌①上升岩块:块状山或高地。
②下降岩块:谷地或低地。
③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思考断层和断裂有何区别?答案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仅为断裂,不能算作断层。
1.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看问题指向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②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2)具体方法方法及图示判读事例看新老关系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心老、两翼新→背斜→a为河谷→背斜谷看岩层弯曲没有说明岩层新老关系的情况下,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地貌为谷地。
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貌为山岭看相关数据地点海拔(米) 某沉积岩的埋藏深度(米)A 450 170B 520 140C 450 160看海拔→中部高、两侧低→山岭;岩层埋藏深度→海拔减埋藏深度即为岩层的高度→同一岩层B处高,A、C处低→向上拱起→背斜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经纬网与地图讲义(含解析)-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地理空间定位、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比例尺的计算;有时也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表述。
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5________稍扁、□6________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经线与纬线(1)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7_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与极点: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为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极点,地轴指向□8________的为北极点,另一点为南极点。
如下图所示:(3)经线与纬线经线(子午线) 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形状□9________,两条正对着的经线(经度和为180°)构成一个经线圈圆或点(极点);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长度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最后成点(Lφ=L赤·cosφ,φ表示纬度)方向 指示□10________方向 指示□11________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关系 汇聚于□12________ 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相互□13________ 特殊经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180°经线、20°W 和160°E 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极点球仪上,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按照劣弧进行判断。
(4)图解经纬线 (5)经度与纬度 经度纬度实质 当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当地与地心的连线(或者是当地地面的垂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图示划分自□14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5180°,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自□16赤道开始向南、向北各划分为90°,向南为南纬(S),向北为北纬(N)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往东□17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往西□18愈大,东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北纬度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度的度数愈向南愈大用途①确定位置:根据经纬度进行空间定位,确定地表任意地点地理坐标。
中图版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1章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含答案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本讲属于地理基础知识部分,在高考中单独命题频率很低,往往与区域图结合,通过区域定位重点考查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对应的高考考题如下:2015·全国卷Ⅰ·T6;2014·全国卷Ⅱ·T4。
1.区域认知:结合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并能运用经纬网进行相关推理、运算。
2.综合思维:通过区域定位,综合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影响。
3.地理实践力:学会正确运用经纬网地图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知识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完成问题。
(1)地球的形状: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①赤道半径长约6 378千米,极半径长约6 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长约6_371千米。
②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连接南北两极点之间的经线长约2万千米。
③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地球上约71%为海洋,约29%为陆地,所以从太空上看地球呈蔚蓝色。
2.地球仪与经纬网(1)读地球模型图,认识地球仪(2)读地球仪上的经线(左图)和纬线(右图)示意图,认识经纬网①经线和纬线的比较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点,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经度纬度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半球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3.经纬度的判读(1)依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读经纬度从南北方向上看:向北数值增加是北纬,向南数值增加是南纬(如图甲所示);从东西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上看,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如图乙所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地球的宇宙环境

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考试内容与要求考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重点与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考点梳理与拓展】考点一:天体系统1、天体的类型:(1)自然天体:流星体、星际物质(星际气体和尘埃)、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和。
(2)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
(3)天体与非天体的转化2、天体系统:(1(2总星系河外星系【经典例题1】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
该卫星()A.到达了河外星系 B.始终在地月系 C.脱离了太阳系 D.脱离了地月系考点二:太阳系概况+考点三: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水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3、小行星带的位置:和之间。
考点四: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质量体积相似运动(公转)特征:同向性、、共面性。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图1图10回答1~2题。
1.此时:A .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 .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 .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 .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B .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 .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巩固练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将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地球自转和公转

图3必修一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考试内容与要求】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与难点】◆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考点梳理与拓展】考点一:地球的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考点二:公转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1)轨道为赤道的平面(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 点(1月初)和 (2)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3)物体如果向东运动所经历的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短;物体如果向西运动所经历的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长。
【经典例题一】 图3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当地球在甲位置时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考点三: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 和 的夹角,目前度数为 。
(图4)2、意义: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图5)。
【经典例题二】1、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2个纬度,则黄赤交角为A 、23026′B .24026′C .25026′D .21026′2、(2009年福建卷)图6中若EF 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 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 .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 .北温带范围变小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 .悉尼(约34°S )夏季昼变长 课后巩固: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自转一周(360。
)的时间为24小时,就是平时所说的一天B .南北纬60。
处的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两倍C .地球上的物体作水平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D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周期不长,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2.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 )A .船的最前端B .船的最末端C .船的底部D .桅杆的顶端3.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图4 图 5 图64.北京和香港两地的地球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5、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B.太阳位于椭圆轨道中心C. 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D.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一个恒星年6、每年6月1日到7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规律是()A.一直北移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C.一直南移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7、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A. 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南半球达一年最小值B.北半球的白昼长,南半球的白昼短C.北半球各地进入夏季,南半球各地进入冬季D.北半球的气候炎热,南半球的气候寒冷8、北半球冬至日,下列城市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排列的是()A.广州、北京、哈尔滨、南京B.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C.广州、南京、北京、哈尔滨D.哈尔滨、广州、北京、南京二、读图综合题9 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⑴在图上用字母S标出太阳的位置,并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1章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学案(中图版)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完成问题。
(1)地球的形状: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①赤道半径长约6 378千米,极半径长约6 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长约6_371千米。
②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连接南北两极点之间的经线长约2万千米。
③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地球上约71%为海洋,约29%为陆地,所以从太空上看地球呈蔚蓝色。
2.地球仪与经纬网(1)读地球模型图,认识地球仪(2)读地球仪上的经线(左图)和纬线(右图)示意图,认识经纬网①经线和纬线的比较(1)依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读经纬度从南北方向上看:向北数值增加是北纬,向南数值增加是南纬(如图甲所示);从东西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上看,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如图乙所示)。
纬度的分布规律图甲经度的分布规律图乙(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图1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则图1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则该经度为东经,经度数越来越小,则该经度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图中A点经纬度是(45°N,135°W);B点经纬度是(30°S,50°W)。
利用北极星确定地理纬度(北半球)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如:北极点上北极星的仰角为90°,赤道上北极星的仰角为0°,该度数即为当地的纬度数。
考法1依据文字材料,考查经纬网中经纬度的判读地球上的“对跖点”是指地面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据此完成1~2题。
1.温州(28°N,120°E)“对跖点”的地理坐标是()A.(28°N,60°W) B.(28°S,60°W)C.(28°N,120°W) D.(28°S,120°W)2.对于地球上的“对跖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A.地方时B.太阳高度C.季节D.地球自转角速度1.B 2.D[第1题,地球上的“对跖点”的特征是关于地心对称,因此经度数互补,但东西经相反;而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由此可确定温州的“对跖点”的坐标为(28°S,60°W)。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单元 第1讲地球和地球仪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读下图完成(1)~(2)题。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1)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 B.④点的位置是(40°S,100°E) C.⑥点的位置是(135°E,70°N) 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提示:图 1:自上而下依次是:地轴 北极 南极 图 2:方框中从左到右依次是:60° 40° 0° 40° 60° 括号中自上而下 依次是:60° 20° 0° 画图略。
上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如图 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 纬线为南纬(如图 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则为西经(图 1 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 2 只有西经)。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01
生态原图 自主填绘
02
课堂互动 考点突破
03
试做真题 感悟高考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学习目标] 1.通过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区域认知) 2.结合经线和纬线特征,运用地图知识进行区域定位、距离估算、方向判定 等。(综合思维) 3.能准确描绘经纬网并进行判读。(地理实践力)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考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两极和赤道(3)经线和纬线(4)经度和纬度1.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加是南纬,用“S”表示,向东增加是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加是西经,用“W”表示。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1)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为北半球俯视图,所示纬线为北纬(图1);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所示纬线为南纬(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则为东经,反之则为西经(图1所示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2018·厦门调研)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第1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A.120°E,60°S B.120°E,60°NC.120°W,60°S D.120°W,60°N答案 B解析根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北半球,图中经纬度间隔均为30度,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20°E,60°N)。
(2018·重庆名校联考)读图,回答第2题。
2.如图所示乙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中纬度 D.高纬度答案 B解析根据图中经度变化规律,可画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示北半球;乙的纬度低于30°,位于低纬度,故B正确。
3.下列关于地球上东、西、南、北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西”,相反是“东”②站在地球南极看四周,处处是“南”③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④如果沿经线向北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C解析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东”,相反的是“西”,①错;站在地球南极看四周,处处是“北”,②错;纬线是一个整圆,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经线是半个圆,有北极和南极,如果沿经线向北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③④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全国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 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 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1~2题。
B 2.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该关地键纬是度确高定达太6阳8°直以射上点,的冬位至置日及前移后动出方现向极。夜由现此象可,知所该以地会在出此现过有程些 日中子的只昼能夜夜长间短进及行日测出试方,位故的选变B化选,项进。而可以顺利获取正确答案。
【知识归纳】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
材料P2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比如求过AB两点的大圆的 劣弧。就像切西瓜,你要 同时切中球心和AB两点
若两地在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 一经线圈上,作大圆劣弧。
先向东北
A
后向东南
B
心
最短航线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则先偏向极点,再偏离极点。
(2)没有现成的大圆
北半球纬线上的两点,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然后向东南 方向。(如下图所示)
B
50°
40°
A
20° 40°
C
100° 120°
20° 10°
②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③图幅相同的两幅图,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 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B。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地球的宇宙环境(原创精品)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单元要揽】第l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提示】内容精析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日地关系;地球在太阳系在的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宇宙环境保护。
方法指导(1)本讲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范围大,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
宇宙中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这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和发挥空间思维才能和想象力。
(2)本讲根底性知识多,要擅长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
复习时要充分运用太阳形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通过九大行星的数据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而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开展的原因。
(3)人类对宇宙的探究,突出在“新〞字上,复习时要广泛搜集资料,理解宇宙探究的最新开展,如“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扩大知识领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习惯。
(5)利用比较法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是正常的长时期的太阳状况,而太阳活动是短时间是是的剧烈显示。
两者的一样之处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同之处是强弱的差异。
(6)运用纲要信号分析法建立知识网络分析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自主探究】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1、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宇宙是物质世界,而且物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
宇宙中所有这些物质的存在形态,通称天体。
宇宙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开展之中,天体系统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以下对宇宙环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络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互相吸引和绕转的关系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没有规律可循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络是有规律和层次的答案:D2、天体系统的层次读下面天体系统图,答复以下问题:〔1〕A为系,B为系,C为系,D为系,小行星所属的系统是图,“水的行星〞所在的最低一级系统是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讲 经纬网和地图 第1课时 地球和经纬网教学案(含解析)

【第一讲经纬网和地图】之小船创作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03略鼓的椭球体。
2.经纬网及应用(1)经纬网的特点①图一为地球侧视图;图二为地球□01俯视图,图二为□02北半球。
所有经线相交于□03南北两极,所有纬线相互□04平行。
②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间隔一般是□05相等的。
图一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0630°,图二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07③所有经线长度□08相等,约为□092万千米;纬线长度由□10赤道向两极递减。
④经线指示□11南北方向,纬线指示□12东西方向。
(2)重要经纬线及其意义①赤道——□1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北纬的分界线。
②南北纬□1430°和南北纬60°——□15低、中、高纬分界线。
③□16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17五带分界线。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820°W和□19160°E,东西经的分界线是□200°和□21180°经线。
大于160°的东经度位于□22西半球,□23小于20°的西经度位于东半球。
(3)经纬网的应用①定距离纬度相差1°,经线长约□24111千米。
如图一中AB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253_330千米,图二中EG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266_660千米。
赤道上,经度相差1°,纬线长约□27111千米。
如图中BC 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286_660千米。
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纬线长度约为111千米×□29 cosφ(φ为该纬线的纬度)。
如60°纬线圈长度约为□302万②定方向A地位于B地的□31正北方,B地位于C地的□32正西方,A 地位于C地的□33西北方。
D地位于F地的□34正东方,E地位于F地的□35正北方,D地位于E地的□36东南方。
③定范围经纬度范围相同,纬度越低,范围越□37大。
考点一经纬网的应用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启航。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

第2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基本概念]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恒星日、太阳日、恒星年、回归年;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基本原理]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体系架构]课时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1.地球的自转特征(1)自转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自转轴①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北半球某点观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该地的纬度。
(3)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4)周期参照物时间自转角度意义恒星日恒星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24时360°59′昼夜交替的周期(5)速度①角速度:约为15°/h,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②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极点为0。
思考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对应点的速度相等吗?答案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
2.地球的公转特征(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移动的周期;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时间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线速度最快,角速度最快B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最慢,角速度最慢思考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与冬半年的天数存在差异?答案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动至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用天数较多,为186天;北半球冬半年,地球运动至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用天数较少,为179天。
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023届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六年一贯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导学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高考内容要求】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核心素养解读知识体系导引1.区域认知: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认识区域。
2.综合思维:(1)结合经纬网判读,进行相关计算,分析区域特征。
(2)结合相关图表掌握地图三要素及比例尺的计算。
3.地理实践力:观察北极星仰角,确定地理纬度;借助地图等在野外辨别方向。
考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由上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读地球模型图,回忆下列知识。
(1)地轴:在地球仪上,地球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赤道面与地轴垂直。
(4)经线与纬线读经线与纬线图,回答下列内容。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经线纬线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间隔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间隔1°的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地球上的点是不是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提示 不是。
地球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都只有一个方向。
在北极点上只有南方;在南极点上只有北方。
(5)经度和纬度对比经度和纬度图,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经度纬度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二面角) 某地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160°E ~180°~20°W 为西半球,20°W ~0°~160°E 为东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东西半球为什么不是依据东西经度来划分的?提示 为了照顾大陆的完整性,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为界划分东西半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第3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体系架构]动的地理意义。
[基本概念]晨昏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界线;昼长、夜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基本原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课时8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①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而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②表现: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称为晨昏线(圈)。
(2)昼夜交替①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③意义:长短适宜,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人类的作息。
特别提醒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主要是由于地球的不透光性决定的。
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
(2)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运动无关。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偏转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
(2)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
1.晨昏线 (1)特点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如图中∠α=∠β。
⑤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以15°/h 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判断方法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学案1地球[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进行相关计算。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①、赤道②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③。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④的线地球仪上同⑤平行的线特点形状⑥圆方向指示⑦方向指示⑧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M>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⑨赤道最长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⑩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错误!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错误!所有纬线都相互错误!4.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错误!向东、向西各分180°从错误!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错误!,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错误!北纬的度数愈向北错误!,南纬的度数愈向南错误!划分半球20°W~0°~160°E为错误!,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错误!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1>错误!为东西经界线;(2>错误!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1>错误!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错误!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错误!是热带、温带界线,错误!是温带、寒带界线5.经纬网及其意义(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问题思考】1.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约是多少?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3.说一说:请说出下列经纬线的地理意义。
0°经线、180°经线、赤道、23°26′N、23°26′S、66°34′N、66°34′S、30°N、30°S、60°N、60°S。
探究点一经纬线的特点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确定M、N两点的地理坐标。
(2>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M,则其最终位置位于M点的什么方向?(3>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请比较三者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
【反思归纳】1.经纬网中经度、纬度确定方法纬度值自南向北递增的是,纬度值自北向南递增的是;经度值自东向西递增的是,经度值自西向东递增的是。
2.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的纬线上间隔的经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不同,自赤道向两极,不同的经线上间隔的纬度数只要相等,则长度。
3.利用经纬网判定范围大小(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
探究点二经纬网的应用一天,位于M地(60°N,110°E>的咸蛋超人决定去远方拜访他的两位朋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咸蛋超人驾驶飞机从M地出发,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地(60°N,150°E>拜访勇者超人,请说出飞机飞行时的飞行方向,M、N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2>拜访完勇者超人,咸蛋超人再决定遁地前去拜访神者超人,于是他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着直线前进并穿过地心,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正好到达神者超人的家,请说出神者超人家的地理坐标。
【反思归纳】1.经纬网图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 km,两地纬度相差N度,其距离为km。
若两地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φ>上,两者经度差为N度,则两地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km。
2.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确定的方法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
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
3.对趾点坐标的确定方法互为对趾点的两点的坐标,二者纬度数是的,但所在南北半球,二者经度数是的,但东西经相反。
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有关经纬线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gk=hf B.dk>fe C.ad=bc D.ad=be2.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取最短航线应(>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2010·天津六校联考>人们通常以经度0°,北纬38°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图,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
据此回答3~4题。
3.“水半球”的极点应为(>A.北极点B.(0°,38°S> C.南极点D.(180°,38°S>4.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2018·苏州调研>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5~6题。
5.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
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6.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A.①区域和②区域 B.③区域和④区域C.①区域和③区域 D.②区域和④区域7.读“经纬网图”,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A.实际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 B.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C.实际面积:甲>乙>丙 D.比例尺:甲>乙>丙8.读下图,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9.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D.甲图中1 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乙图的3倍10.(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 B.5° C.8° D.10°二、综合题11.(2018·成都期中>根据图中经纬网所示内容,回答问题。
(1>经纬度位置:甲,丙。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位于寒带的是,位于温带的是。
(3>甲位于乙的方向,丙位于甲的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其最短距离应(小于、等于、大于>2 222.2千M。
(4>丙、丁之间的距离 (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12.读甲、乙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岛屿:甲是,乙是。
(2>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图,其所示区域范围较,图示内容较。
(3>图甲区域位于图乙区域的方向。
(4>图甲国家南北距离大约是(>A.290 千M B.190 千M C.400 千M D.600 千M获取和解读信息——解题能力培养<一)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形式多样,在解题时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就存在差异,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从试题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方法技巧】要准确、快速、全面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
(2>掌握好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解读方法。
(3>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4>加强迁移能力的培养。
(5>加强能力的专项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练后反思】考点题号错因经纬线特点经纬网的应用最短航线对趾点答案课前准备区①稍扁②略鼓③北极星④南北两极⑤赤道⑥半圆⑦南北⑧东西⑨赤道⑩赤道错误!相等错误!南北两极错误!平行错误!本初子午线错误!赤道错误!愈大错误!愈大错误!愈大错误!愈大错误!东半球错误!赤道错误!本初子午线错误!180°错误!30°错误!60°错误!回归线错误!极圈问题思考1.大约是111千M。
2.甲不能回到原地,因为甲向北行,最北只能到达北极点;乙能够回到出发点。
3.0°经线是经度划分的起点,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3°26′N、23°26′S是有无太阳直射的分界线,也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34′N、66°34′S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也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0°N、30°S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N、60°S是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M(60°N,80°W>;N(60°N,40°W>。
(2>M点的正东方。
(3>丙>乙>甲。
反思归纳1.北纬南纬西经东经2. 递减相等3.<1)相等 <2)越小 <3)越小探究点二经纬网的应用(1>飞行方向应是先东北再东南。
2 220千M。
(2>(60°S,30°W>。
反思归纳1.111111×N 111 cos φ ×N2.西北西南西南西北东北东南东南东北3.相同相反互补课后练习区1.C2.C3.D4.B5.A6.A7. D8.C9.B 10.B11. (1>(60°S,170°W>(70°S,170°E>(2>乙、丁丙、丁丙、丁甲、乙(3>正东西南先往西南,后往西北小于(4>小于12.(1>冰岛马达加斯加岛(2>甲小详细(3>西北(4>A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