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古诗中的夕阳意象
古诗的“夕阳”意象:
古诗的“夕阳”意象: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回首夕阳红尽处 夕阳意象
回首夕阳红尽处夕阳意象
“回首夕阳红尽处”这句诗中的“夕阳”意象通常被用来代表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晚年或是生命的终结。
在中国的诗歌中,“夕阳红尽处”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具体来说,夕阳意象具有以下几个含义:
1.时间的流逝:夕阳下山是白天结束的象征,因此,它常常被用来比喻时间
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诗人常常通过描述夕阳的落下,表达对岁月匆匆逝去的感慨。
2.生命的终结:夕阳是白天的结束,也是一天生命的结束。
因此,它有时也
被用来象征生命的终结。
诗人可能会通过描述夕阳的余晖,表达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思考。
3.怀旧和忧虑:夕阳也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怀旧的情感。
诗人可能会通过描
述夕阳的落下,表达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夕阳意象的诗句
夕阳意象的诗句1、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唐·储嗣宗《南陂远望》译文:一个人望着远方秋天的荒草,野地里有人耕种,伴着夕阳。
2、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天桃数日花。
——唐·来鹄《惜花》译文:东风浅浅的强了,夕阳慢慢斜下西方;一棵桃树上长满了花朵,陆陆续续地开了几天。
3、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唐·李端《春游乐》译文:在春季上桑树,在夕阳中的草地是行走。
4、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唐·岑参《晚发五渡》译文:江边的小村子下着雨,远方夕阳下有座不知名的寺庙。
5、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唐·皇甫曾《寄刘员外长卿》译文:回忆怀念安郡的风光景色,成排的大山夕阳西下。
6、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唐·杜甫《晚晴》译文:夕阳照射着细草,湿气升腾;雨后清新明丽的江景映入眼帘。
7、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唐·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译文:夕阳与积水相连,边色填满了秋天的天空。
8、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唐·崔峒《登蒋山开善寺》译文:早晨,香客循着寺院的磬声而至;傍晚,寺僧依着残阳从山里归来。
9、耿湋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唐·耿湋《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译文:河水在秋天涨平了水岸,在关门处看夕阳西下。
10、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
——唐·李中《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译文:知音迟迟不来,偶然之间打开窗帘,只看见帘外的夕阳正徐徐而下。
古诗中夕阳意象
夕阳意蕴
借 借 借 借借 以 以 以 以以 抒 抒 描 寄表 发 发 写 托达 迟 乡 离 郁激 暮 思 情 愤昂 情 乡 别 之之 怀 愁 怨 情志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 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
在天涯。
渔家傲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苏幕遮》
——范仲淹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柳永《八声甘州》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源自。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遂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词中的夕阳——夕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
诗词中的夕阳——夕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夕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温婉拥雅韵,墨色度芳华。
海天一色间,暮色浴群山,苍茫雾轻拂,碧蓝接天映。
疏林斜晖,残照当楼,如血的残阳伴随着古人们走过了数千年,也在他们的诗词中流传了数千年。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唐代】白居易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
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
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翦惜花分。
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古典君:晚霞被落日映照成红色,秋水被风吹皱了波纹,这是一幅多么绝美的画面。
《秦邮晚泊》【宋代】王纶水宿风餐第几程,落帆刚趁晚霞明。
村醪小饮不成醉,明月推篷初欲生。
自愧菲才膺閒命,谁能高卧闭柴荆。
茫茫家国偏多感,静听渔榔断续声。
古典君:夕阳西下,美丽的晚霞渐渐从天边漫了过来。
晚霞染红了西面的天空。
微微地照在了每一个角落。
这时的晚霞,像是羞涩的小姑娘,只是抹上了一层橘黄色。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朝】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古典君:这首诗写景色调绚烂纷繁、满目彩绘,写情单纯柔和,轻清温婉。
诗人将京邑的黄昏写得如此明丽美好,毫无苍凉暗淡之感,固然是为了渲染他对故乡的热爱,但也与诗中所表现的游宦怀乡之情并无深永的感伤意味有关。
全诗结构完整对称,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
《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古典君: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
词中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顒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
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江水没有奔腾不息,落日没有峻刻寓意,只盘旋着无名的愁闷,难遣的怨恨,还有无可奈何的叹息。
《送词》【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昏鸦。
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
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一、怀人思乡的怅惘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刻画出落日徐徐下山的美景,把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巧妙地寓之于景中。
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离情别绪。
全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首诗由见落日而触发思乡之情,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
把落日可见,故乡难觅的怅然之情表达得婉曲有致。
二、闲适隐逸的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在黄昏的美好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洒脱,诗人自身也成了夕阳景色的一部分。
以平静的归隐心态,表达了天人合一、复归自然的情感,在这里闲适心境与自然美景获得了和谐统一。
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这些初夏景色本是寻常,但把它们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中,落日的余晖将天地都染得金黄,面对这样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归隐之情油然而生。
三、壮丽辉煌的苍凉王昌龄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句,将诗人登临纵目的胸襟和眼光描写得如此高远宽阔,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出“白日”的奇景。
黄河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杜甫的《后出塞五首》(其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满目青山夕照明——咏夕阳古诗词赏析
满目青山夕照明——咏夕阳古诗词赏析满目青山夕照明——咏夕阳古诗词赏析川雪在古诗词写秋天的诗句中,用得较多的一个意象是夕阳。
一年四季,用一天来比拟的话,如果说早上是春季,那么晚上就是秋天,而夕阳晚照则是秋天最绚丽的风景。
清代诗人龚自珍说:“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己亥杂诗》)夕阳山外山,到底有哪些情绪萦绕在我们心头呢?中国有着农耕文明的传统,农耕文明遵循的秩序就是日出而作日暮而息。
跟着太阳出门去劳作,跟着太阳回家去休息,太阳回家的时候人也应该回来了。
所以当家人当归不归的时候,就容易引起无尽的思念。
这种思念最早表现在《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里面: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看着茫茫暮景,一个思妇想念她远在徭役中的爱人。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她说我的那个良人啊,他出去服役了。
“不知其期”,走的时候也没有告诉我归期。
“曷至哉”,这个时候你在哪儿呢?接着她说眼前风景,“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全都上了架了,太阳西斜了,你看羊牛全都下来回家了,我家的那个人他到底在哪儿呢?你叫我怎么能不想他呢?这是一段平白如话、聊天的口语,但这是日暮晚归最早的歌唱。
在秋风中思念亲人的还有唐代大诗人杜甫。
客居夔州,九月九日登高的日子,他悲切地写道: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九日》)这已是诗人的晚年,已经快要到“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时候了,但重阳节是登高饮酒赏菊的节日,他仍然勉强地喝了一杯,抱病强起去登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这里的“竹叶”指的是好酒竹叶青。
诗人的身体不好,实际上已经不能再喝了,酒必须得停下来。
落日在古诗中的含义和象征
落日在古诗中的含义和象征以下是三条关于落日在古诗中含义和象征的内容:
1.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呀!你想想看,那落日慢慢落下,可不就像是人心中的那份孤独和惆怅在慢慢蔓延嘛。
就好比当你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看着太阳渐渐落下,那种感觉是不是很落寞呢?比如,你一个人在外漂泊打拼,忙碌了一天后,傍晚站在街头,看着那渐渐落下的太阳,可不就体会到了“断肠人在天涯”的滋味嘛。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这句诗多绝啊!那落日在广阔的沙漠和奔腾的黄河映衬下,显得那么壮观、那么雄浑。
这落日就像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坚韧与永恒。
就好像在生活中,当你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放弃努力坚持下去,最终迎来成功的那一刻,不就如同那壮丽的落日一般嘛。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那种成就感就像看到了“长河落日圆”的震撼画面呀。
3.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的这句诗里,那夕阳斜照着乌衣巷,是不是有一种沧桑和变迁的感觉呢?这落日就像是时光的见证者,看着世间万物的兴衰。
哎呀,这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老地方嘛,曾经繁华热闹,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变得冷清,当你再次看到那落日余晖洒在那里,是不是会感慨万千呢?就像你回到小时候生活的老街,看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再配上那慢慢落下的太阳,真的会让人感叹时光的匆匆啊!
我觉得啊,落日在古诗中真的有着丰富多样的含义和象征,它能勾起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思绪呢!。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05)苍凉的夕阳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05)苍凉的夕阳一、夕阳的别称1.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杜牧《秋霁寄远》)2.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5.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6.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钱起《题苏公林亭》)7.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望江南》)8.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9.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杜甫《秋野五首》其四)“夕阳”在古诗中的别称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从“太阳向西沉入远山的那一边”形态上描述而形成的,有“落日”“残阳”“斜阳”等;一类是运用特征借代形成的称谓,傍晚太阳落山时会散发出微弱的光辉,所以又称“落照”“斜晖”“残照”“晚照”。
其中“夕阳”和“落日”使用的最多。
二、夕阳的意蕴1.抒发羁旅思乡之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自然景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
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
有意识地用“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古道”“西风”“夕阳”等意象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思乡之愁。
2.抒发依依惜别之情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
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
颈联描写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那西沉的红日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时,仿佛不忍遽然离开。
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研究综述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研究综述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夕阳”也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意象。
夕阳作为一种视觉形象及其抒情内涵,常在古代诗词中出现,并在创作中得到充分地利用,多用以表达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观,下面就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研究进行综述。
一、夕阳渲染人们的情感夕阳的出现往往给人以向暮的感觉,带来悠闲凄美的意境。
张建平在《夕阳情感在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呈现》一文中指出,夕阳不单是一种自然景观,还体现了人们的情感,它可以用以表达人情世态,弥补个体精神中的缺陷或焕发个体精神的华丽光彩。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中写到,“扁舟一叶江天阔,何处惊楼楚水波。
”暮色渐浓,夕阳余晖洒向水面,使得江水波光粼粼,景观优美壮观。
夕阳余晖这一场景,将词人内心深处的感情借助到景物中,通过描写细节展现出来。
夕阳意象渲染的诗歌视角,将夕阳的颜色、阳光和余晖等元素通过烘托夕阳的美丽来表现人内心的感情。
二、夕阳赋予世间事物更多的情感色彩夕阳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能够给世间万物注入更深刻、浓烈的情感,从而营造出更为美丽、感伤、幽静的意境。
例如,辛弃疾的《望海潮》中写到:“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词就通过夕阳来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
显然,夕阳所具有的感性意象,让这首词充满了心情旋律,令读者产生韵律感。
另外,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天王盖地虎,人人有责。
”此处夕阳已经下落,但夕阳依然具有带有意象印记,自然事物变得异常感性,由此能够更加深刻地陈述出夕阳对于现实的感伤。
可以看出,夕阳的意象在营造诗词氛围、刻画形象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夕阳反映出了现实人生的态度夕阳的意象,对于人生意义和态度的表述,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夕阳意象在许多反映现实人生的诗歌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柳永的《雨月夜行》中的“明月照前溪,流水如逝人。
”这一句映照的正是夕阳下的河水,夕阳逐渐落下,景象变成了昏黄,暗示着诗人人生将要走向尽头。
夕阳意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这句千古绝唱道出了中国古代诗人心中深深的“夕阳”情结。
“夕阳”在空间上的“无限好”常带给人温馨喜悦,在时间上的“近黄昏”又增添了诗人的无限悲愁,也正因此而成为诗人情有独钟的情感符号。
古典诗词中,青春易逝、岁月蹉跎的感伤,国家衰微、个人途穷的嗟叹,羁旅思乡、友人离别的哀伤等情感中,无不涂抹着夕阳的残红。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激昂之志傍晚时分,落日斜照,连接了苍茫的天空和辽阔的大地,如同天地之间的纽带;浑圆而火红,又像一个仍在燃烧的火球,和天地万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这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通过广阔地平线上的一轮红日,和无尽的长河、大漠孤堡上的烽烟,共同构成了一张壮阔的塞上风景图,向我们展现了唐朝军队的威风凛凛,斗志昂扬。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登楼远望,夕阳正依山而落,和滚滚东流的黄河相互映衬,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读来如临其地,如见其景,精神为之一开。
由此触景生情,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叹,把诗篇推入更高的境界,抒发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
二.“夕阳临水钓,春雨向旧耕”——生归隐之情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一直重复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存节奏。
人们往往随着太阳西沉而停止劳作回归家园。
在官场上苦苦挣扎而日趋厌倦的诗人此时也渴望这种回归,他们摆脱官场回归田园,更应该说是回到了精神家园。
这时富有诗意的夕阳美景增加了傍晚时分的静谧,成为诗人们摆脱外物、摆脱官场、摆脱异化的理想追求,成为精神的寄托。
刘长卿《过前安宜张明府效居》一诗“寂寥东郊外,白首一先生。
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成。
夕阳临水钓,春雨向旧耕。
终日空林下,何人识此情?”诗人“夕阳垂钓”让我们感受到他告别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官场生活之后,对这种平和、安宁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而到了王维笔下“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引言•夕阳意象的形态表现•夕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夕阳意象与其他意象的关联与对比•结论与展望01引言诗人常借助夕阳的余晖来描绘山河大地的辽阔壮美,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的诗句,既表达了夕阳之美,又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夕阳映照山河,壮丽辽阔夕阳作为一天的落幕,有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衰老。
诗人在描写夕阳时,往往将个人的身世感慨融入其中,如“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留恋。
落日余晖,人生无常夕阳的壮美与苍凉夕阳寂静,思绪万千:夕阳的沉静特质与诗人的内心孤独相呼应,成为诗人表达孤寂情感的最佳载体。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的描绘,充分展现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境。
夕阳的沉静与落寞黄昏落幕,世事沧桑:夕阳作为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世事沧桑和人生落幕。
诗人在描写夕阳时,往往抒发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如“故国黄昏后,秋色太苍凉。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沦陷、世事沧桑的痛心疾首。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夕阳的描绘,诗人不仅表现出自然的壮美与沉静,更将个人的情感、身世感慨与对世事的洞察融入其中,使得夕阳成为了诗词中表达情感、构建意境的重要元素。
在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敏锐洞察。
02夕阳意象的形态表现绚丽辉煌夕阳渐渐西下,余晖洒满天际,形成绚丽多彩的晚霞,犹如锦绣般美丽。
沉静悠远夕阳余晖映照大地,使得整个世界都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之中,营造出一种沉静悠远的意境。
落日余晖壮丽辽阔夕阳余晖洒在山川大地上,群山峻岭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得壮丽辽阔。
柔美细腻夕阳余晖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幅柔美细腻的山水画卷。
山水相映愁思寄托时光荏苒:夕阳作为一天时光的终结,常常引发诗人对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的感慨。
描写夕阳的诗词及赏析
描写夕阳的诗词及赏析夕阳,不同于清晨的太阳,它拥有独特的光芒,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描写夕阳的诗词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乌衣巷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简介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翻译/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乌衣巷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赏析/鉴赏《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王维诗歌的落日意象
王维诗歌的落日意象王维诗歌的落日意象心境不同,看待同一事物时所流露的感情也不同。
王维诗歌中多次出现“落日”的意象,但因涉及这一意象的诗歌,创作的时间、背景以及意象组合的不同,从而表现出诗人不同的心境特点。
王维是一位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人,其有不少作品涉及“落日”意象。
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其笔下写的虽是同一“落日”,但因官场浮沉,境遇顺逆,体现出来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反映了诗人复杂、丰富的感情。
有的借“落日”抒发壮志豪情;有的借“落日”抒悲情;表现诗人强烈隐居理想;衬托作者满腔的离别之愁。
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深沉的爱国思想与昂扬的壮志豪情在王维不多的边塞诗中,“落日”经常与“大漠”这一自然景观一道,构成了奇特的意象,展现了沙漠阔大的雄壮之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豪迈之情。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因此接触到了茫茫戈壁。
少年时代的王维满腔的抱负与豪情在这一时期的边塞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使至塞上》这首诗是诗人赴任途中写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勾画了一个独特的时刻——塞上壮观宁静的黄昏。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长河落日”,这一特写镜头,描写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使整个画面显得雄奇瑰丽。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这两句诗,凸现了大漠粗犷、强毅的精神,凝聚了诗人的心态,从诗的字句看,语不惊奇,朴实无华,但却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了浑成的境界,显示了诗人的深厚功力。
以英雄豪逸之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
那无尽的长河、广阔地平线上的落日、大漠孤堡上的烽烟,透露出诗人走马西来天尽头的豪迈气概。
难怪顾可久称其诗“雄浑高古”[1],正形象地概括了王维这类诗歌的特色。
《从军行》本是汉乐府曲名,《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引《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词”[2]但王维却另辟一辙,写军队出征、赴敌、激战、凯旋的情景,着力于气氛的渲染。
诗歌中的夕阳意象(最全)
3、离别的不舍与无奈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4、壮丽辉煌,广阔苍凉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诗歌中的“夕阳”
1、思乡怀人羁旅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 事立残阳
2、田园归隐的宁静安闲
•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 夕阳临水钓,春雨向旧耕。 •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5、国运衰微,萧条残败
• 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秋草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6、历史的见证
•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
7、人到暮年,时光流逝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 流连狂乐恨景短。奈夕阳送晚。 •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 容易下西墙. •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 花间留晚照。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文学创作与审美
艺术表现
夕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被用 作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的载体, 它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 ,为诗人提供了独特的创作灵感
。
审美追求
夕阳意象的运用体现了古人对自 然美和和谐美的追求,它不仅给 诗词增添了艺术魅力,还传达了 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价值
夕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文学价 值,不仅体现在其艺术表现和审 美追求上,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
THANKS
感谢观看
目前对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的研究多集中在个别诗人和作品上,缺乏系 统性和全面性。
对于夕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演变和发展尚需进一步探讨,以便更深入 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未来可以结合现代文学理论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展对古典诗 词中夕阳意象的研究,包括对其文化背景、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等方面 的研究。
刻思想和人文精神。
人生哲学与智慧
人生感悟
夕阳意象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它所蕴含的哲 理和智慧,使人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人生的真谛。
自然规律
夕阳意象所象征的自然规律和生命过程,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积极面对人生。
精神追求
夕阳意象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如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等,为现代人提 供了心灵上的寄托和精神上的滋养。
心。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夕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具有丰富 的象征意义,如表达时光流逝、
人生无常、怀古思今等情感。
夕阳意象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 感体验紧密相连,反映了诗人对 生命、历史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夕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具有独特 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为后 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和审美
天净沙秋思中夕阳的意象
天净沙秋思中夕阳的意象夕阳西下,余辉映照天边的天净沙,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夕阳的意象在《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它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与深远。
夕阳西下,像一团火焰,温暖了大地。
它将最后的一丝余辉洒在天边的天净沙上,点缀出一片金黄的色彩。
这样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对人们送上的一份温馨的礼物,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与安慰。
夕阳的意象还给人带来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夕阳西下,代表着一天的结束,人们也可以在它的余辉中看到一天的辛劳和忙碌。
在《天净沙·秋思》中,这种思考通过词人的文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天边一片斜阳细雨,万家灯火,一片黄昏。
”这句词描绘了夕阳与夜晚的过渡,也表达了人们对忙碌的一天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希望。
夕阳的意象还给人带来了一种追求美好的向往。
夕阳西下,将天边的天净沙映得如黄金般闪耀,这景象让人心生向往,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像这夕阳般美好。
在《天净沙·秋思》中,词人用“万家灯火”来形容夕阳的余辉,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夕阳的意象让人不禁产生一种追求美好的憧憬,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像夕阳一样灿烂辉煌。
夕阳的意象还给人带来了一种沉思和思考的机会。
夕阳西下,给人一个安静的时刻,让人可以停下脚步,回忆过去,思考未来。
在《天净沙·秋思》中,词人借夕阳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夕阳的意象让人感到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给人带来了一种深沉而美好的感觉。
夕阳的意象还给人带来了一种对美的欣赏。
夕阳西下,将天边的天净沙点缀得如黄金般闪耀。
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无比的美丽和庄严。
在《天净沙·秋思》中,词人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来描绘夕阳的美好:“天边一片斜阳细雨,万家灯火,一片黄昏。
”这些形容词使得夕阳的意象更加生动而美丽,也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夕阳的意象在《天净沙·秋思》中得到了极好的展现,它给人带来了宁静、美好、思考和追求美好的向往。
刘长卿诗歌中的“夕阳”意象
刘长卿诗歌中的“夕阳”意象刘长卿诗歌中的“夕阳”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夕阳”是我国古典诗人借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意象,用来表现诗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
研究意象对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规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固有的概念和词语并不是一个外来词,并且英美意象派诗歌恰恰是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而形成的。
《辞海》中把意象解释为:“1.表象的一种。
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象性表象。
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
2.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术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想融合的心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意象,感物而生之意,包括艺术想象。
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
”“意象”一词第一次出现于王充的《论衡・乱龙》。
后来,陆机用过“情貌”一词来表达“意”与“象”的关系;“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第二次明确使用“意象”一词是刘勰,刘勰在《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神思》中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刘勰又在同一篇里揭示了作家文思的发生是“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意”是作家主观之意,“象”是客观事物之象,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对象汇合交融,正是“意”与“象”契合的心理基础,精神居于胸间,耳目接触外物,语言用于表达,要是三者相互默契,那么本物的形象就可以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要是情意运行不畅,那客观物象就不能为我所用。
《物色》篇中说“物色尽而情有余,晓会通也”,“意象”的重心是倾向“意”一边,而不在“形似”一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当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诗歌并不着力表现日出的恢弘境界,而是刻意描绘夕阳的落寞意趣。
古典诗歌里的荒烟落日、羁旅斜阳、余霞晚归的美学境界,无不涂抹着夕阳的色彩,形成浓重的日暮情思。
那么夕阳作为古典诗歌的典型意象,它到底呈现出哪些别样的色彩呢?
一、“人生迟暮”的悲凉
古人生命短暂,在古人感叹生命短暂的悲凉诗句里,夕阳成为首选的意象。
古人看到太阳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到夕阳西下日薄西山,便认为这正是生命从壮烈走向寂灭的过程。
因此,夕阳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频频出现,它也正代表了人们对春光易去、人生易逝的感叹。
晚唐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中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句诗里诗人借助夕阳这个典型意象的塑造,不仅感叹时光易逝、生命短促,而且表达了对抱负没有实现而生命又接近终结的无奈伤感。
姚合《哭贾岛二首之一》说:“白日西边没,沧波东去流。
名虽千古在,身已一生休。
岂料文章远,那知瑞草秋。
曾闻有书剑,应是别人收。
”诗中沉落在浩渺烟波里的夕阳,正是那位历经坎坷寂寞而死的苦吟诗人一生的写照。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浣溪沙》中说,“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也把夕阳下的悲凉生命写得淋漓尽致。
二、“乌衣巷口”的衰败
古代诗人常把“夕阳”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来感叹人世的沧桑,抒发自己的悲慨。
刘禹锡《乌衣巷》中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夕阳斜照在乌衣巷口,朱雀桥边的野花独自开放,旧时堂前的燕子也已经飞人了寻常百姓的家。
凄清冷寂的氛同中,当年那些衣冠楚楚,裘马洋洋的豪门世家而今安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往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只有一抹夕阳还在辉映着久别的历史,品味着历史的沧桑。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当年刘裕金戈铁马的风流余韵只留在了夕阳的晚照里,一个“斜阳”意象写尽了人事的沧桑,也写尽了词人自己的英雄失路。
三、“烈士暮年”的豪情
在代表死亡迫近的夕阳意象里,我们有时会读出不同的意义,那就是古人觉得生命愈是短暂愈要有意义,生命的缺憾可以通过它的创造力得到延伸,不停地奋斗可以实现生命的延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夕阳愈是迫近,愈是要努力,愈是要抗争,十分鲜明地表现出古代诗人积极的入世精神。
这正如杜甫在《江汉》中说“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人面对人生的绝境,面对汩汩流逝的岁月,面对苍黄的落日,不甘坠落,壮心不已,仍思为国出力,虽然“烈士暮年”但依然豪情满怀。
四、“斜阳羁旅”的乡愁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的回归也召唤催促着行人的回归。
在外漂泊的游子面对着夕阳西下的景色,乡关之思更是油然而生,难免会产生“乡关何处”的乡愁。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这种“乡关”之思写到了极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刚毅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描绘了黄昏笼罩的老树,枯藤上啼叫的乌鸦,日暮残照的小桥,更着力刻画了那个在夕阳下踽踽独行、漂泊无依、心灵疲惫的旅人形象。
李白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贾岛说“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两诗都写出囚浪迹天涯而在黄昏落日时分倍添悲凉的思乡之情。
范仲淹的《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更是把浓浓的思乡之情融进这一片夕阳之中,情感真挚坦诚,颇具艺术感染力。
五、“人在何处”的思念
有在外漂泊的游子,就有在家苦守的思妇,思妇思念在外的游子,必然选取一些典型的意象来抒发“人在何处”的思念,夕阳也就理所当然地出现在思妇闺怨的诗篇里。
最为出名的诗句当是李清照《永遇乐》中的名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我们不妨再来欣赏一下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百蘋洲。
”梳洗罢的思妇倚楼远眺,愁绪如水,盼夫归来,结果“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没有归来。
思妇只能含情凝望着天边的夕阳、归舟,然而斜晖将尽,一天又将过去,仍不见意中人的归舟,这怎能不使她“肠断白蘋洲”呢?
六、“夕阳无限好”的绚丽
夕阳意象不仅是感伤的也是审美的,十分关注自然的中国古代诗人也必然会发现夕阳西下的美景,也必然会留恋于夕阳的诗情画意,必然会在夕阳的温馨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通过对这些斜阳下万千美景的吟咏,我们发现古代诗人们具有很强的关照自然的能力。
青山依旧,绿水如常,所有的景物一经夕阳晚照的点染,就表现得那么迷人妩媚,夕阳就是位美学大师,青山绿水万里江天因为有了它,而平添了无限的魅力。
白居易的《暮江吟》中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陆游《野饮》中说“平堤渐收春芜绿,细浪遥翻夕阳红”。
夕阳意象以它摇曳多姿的色彩,再现了“夕阳无限好”的绚丽永恒。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当中,夕阳以它独特的魅力,以它绚丽的身姿征服了无数的骚人墨客。
诗人借助它来抒发时光流逝、生命悲凉的感叹,吐出人世沧桑、经历坎坷的浩叹,泼洒生命多艰、奋斗不息的豪情,表达羁旅在外的游子深沉的思念,流露闺中思妇无限的柔情,与此同时,夕阳的绚丽,又为世人留下了一方宁静的天空,一处永远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