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实务》课程标准
《报关实务》课程标准
报关实务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功能课程关系《报关实务》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建立报关意识,形成报关职业能力的核心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报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在实践中能够办理各项通关资格注册和备案手续;识别海关工作流程;熟练进行通关作业及报关相关活动的前期、后续管理工作;填制各类报关单证;掌握不同贸易方式下海关业务的办理。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使学生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能够通过相关资格认证考试。
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上的基础上开设,对专业性较强,对学生的专业要求较高。
(二)设计思路关键词:设置依据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标准设计思路程度说明学时和学分报关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涉及对外贸易、国家政策法规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的方方面面,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新月异,进出口业务的不断增加,报关人才将成为稀缺资源,为此我们以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征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形成为导向,将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在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学硬件的支持下来完善加强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在课堂上使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学会操作技能,养成职业观念和实践工作能力。
课程教学过程重视工作流程学习、注重讲、练、做一体化学习过程和实践技能考核。
本课程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经验累计为依据确定的,课程设置是依据报关人员完成报关工作任务必须经历的工作流程而设置。
根据工作流程设计完成工作任务必须够用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形成模块。
工作任务是企业已经办理完成,经过保密处理的真实单据和空白单据所组成的工作任务。
我们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一定的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报关员实务》课程标准
《报关员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报关员、国际货代操作、单证处理等相关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进出口报关的相关工作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进出口报关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报关相关岗位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掌握货物的报关流程、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与报关单的填制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达到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的相关要求;树立“现代物流就是服务”的服务意识,具备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主要职业能力目标:1.会进行报关单位、报关员的注册登记;2.会查进出口商品编码;3.熟悉我国外贸管制制度;4.会根据外贸单证填制进出口货物报关单;5.会计算进出口各种税费;6.能清楚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流程。
三、参考课时144课时四、课程学分8学分五、教学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1.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的考核,本课程教学可采用模拟情境、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软件实训等方法,来开展教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配合实物教学资料(各种单证样本)、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资源等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报关员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灵活运用理论讲授、理论知识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战体验并行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评价方法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报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外贸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整合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国际贸易实务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外贸行业相关职业岗位高等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国际市场调研、贸易磋商、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职业技能。
本课程是报关、报检、外贸跟单、运输、国际商务单证制作等岗位操作课程的前续基础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标准》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岗位职业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外贸业务操作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S)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课程以形成国际贸易交易准备、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能力为基本目标,围绕岗位工作任务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在工作任务中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课程项目及模块选取的基本依据是外贸岗位业务流程,强调职业岗位所特有的内在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非知识关系。
•依据各学校项目的内容总量及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课程总学时为108节,学分6分。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
•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会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业务流程、理会与国际贸易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惯例、掌握国际贸易活动各环节各基本工作要求、内容及方法等基础知识。
5-10级-报关实务教学大纲
《报关实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学分】:2【总学时】:32【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报关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报关基础知识、对外贸易管制、商品归类、各类货物报关的流程和进出口税费计算等内容。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海关的权力和管理范围;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管制政策;理解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归类原则;理解报关员的考核原则、基本职责和管理规范;初步掌握进出口税费的计算方法;掌握保税货物的报关程序;熟练掌握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
该门课程的学习主要以讲授为主,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课程教学要求第一单元报关与报关管理制度本单元包括报关概述、报关单位和报关员三部分内容。
(一)教学要求~1、了解报关的概念、范围、分类。
2、了解报关员的概念、行为规则、法律责任。
3、理解报关单位的概念、类型、行为规则、法律责任。
4、理解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制度。
5、深刻理解报关单位的注册登记制度。
;(二)重点、难点重点:报关单位和报关员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
难点:报关员的行为规范。
第二单元海关概述本单元包括海关的性质与任务、海关的权力、海关的管理体制与机构等内容。
—(一)教学要求1、了解海关的性质和任务。
2、了解海关的管理体制和机构。
3、理解海关的权利。
(二)重点、难点,重点:海关管理。
难点:海关的权力。
第三单元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本单元包括对外贸易管制概述、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贸易救济措施等内容。
(一)教学要求:1、了解对外贸易管制的特点、目标、手段和条件。
2、了解禁止、限制、自由进出口货物和技术管理的基本内容。
3、理解进出口货物许可证管理制度和自动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4、理解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5、理解进出口货物付收汇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报关报检实务》课程标准
《报关、报检实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报关、报检实务”是以我国进出口贸易业务为背景,围绕着出入境报关业务流程和检验检疫业务这两条主线,介绍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流程,强调理论知识为业务操作服务,并结合了全国报关员、报检员职业资格证书考纲的要求。
(二)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本课程为学生通过报关员、报检员考试提供了的基础;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报关业务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操作性。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使学习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操作过程,根据对报关与报检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项目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任务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工作环节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以满足实际工作岗位对报关人员和报检人员的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既要考虑现阶段高职学生的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新时期高职人才规格的培养要求。
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上,既要重视报关、报检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报关、报检过程中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
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一、教学对象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外经济)专业、港口业务管理(港口商务)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报关业务是进出口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外经济)专业与港口业务管理(港口商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具有理论联系实践和操作性,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操作能力的技能型、操作型的人才服务于国际贸易。
三、学生能力培养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掌握海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术语的的概念。
2、素质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及实训实习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操作报关业务的能力,在报关员全国统一考试中获取从业资格证书。
有极强的事业心及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有为国家的对外贸易事业努力工作的责任心。
3、实践操作要求采用课堂实践与实地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能够独立缮制报关单,熟悉海关各环节的工作程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海关概述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海关的基本任务,组织机构及其权利范围,全面认识海关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走私的含义,海关统计及作用,海关的权利范围,海关的基本任务第一节海关第二节海关的基本任务第三节海关的组织机构第四节海关的权利思考题:1、我国海关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简述说明海关的基本权利,并进一步说明海关权利履行时应受到的限制。
第二章报关与报关管理制度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清楚地了解报关及报关行为规范,报关的具体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报关单位、企业注册登记的管理方法,了解海关对报关员的要求,及报关员应的责任范围。
教学重点及难点:报关与报关行为,报关管理系统,报关员的法律责任第一节报关与报关行为第二节我国的报关管理体系第三节报关企业的注册登记管理第四节海关对报关员的管理第五节报关的法律责任思考题:1、简述不同报关对象的不同报关要求2、进出口收发货人、专业报关企业、代理报关企业各有怎样的报关业务范围?主要区别何在?3、在具备怎样的条件下报关员才可以从事报关业务?第三章我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对外贸易商品的管制,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管理,特殊物品进出境的管制,进出境检验检疫制度,以及我国的进出口收付汇管理制度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外贸易商品的管制,特殊物品进出境的管制,进出境检验检疫制度第一节对外贸易商品管制第二节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管理第三节特殊物品进出境的管理第四节我国的进出口收付汇管理制度思考题:1、简述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管理体系的构成2、试述出口企业办理出口的收汇款的程序3、法定检验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
报关实务课程标准教案
《报关实务》课程标准一、管理信息课程代码:制订人:所属系部:经济贸易系批准人:制订时间:2017年7月20日二、基本信息学分:4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 学时,实践教学:32 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先修课:《国际贸易实务》后修课:《商品编码》三、课程定位《报关实务》是报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该专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能从事进出口业务中报关环节的具体工作,具体包括海关申报、陪同查验、缴纳税费、提取或装运货物等第一线的工作,该课程正是为了培养这类专业技术人员而开设的。
学习《报关实务》是加速通关速度、保证商品质量,使对外贸易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四、课程设计(一)课程总体目标1.专业能力掌握报关企业、报关员、海关基本知识及国家外贸管制的基本内容;掌握进出口过程当中关税、国内环节税及各种费的计算;掌握一般进出口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保税货物等的报关流程;掌握进出口报关单的填制方法。
2.社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报关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报关工作的适应能力,能够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3.方法能力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报关类图书,以及结合园区周边企业的报关实况进行学习。
(二)课程设计思路报关实务的教学模式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职业要求为导向,使经济学基础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的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经济学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工具,注重实际效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二)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教学技术,保证教学中多渠道输入—吸收—多渠道输出—觉悟—有目的再输入过程。
报关实务课程标准
《报关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描述
《报关实务》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报关操作能力,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化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与信息解读能力,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及爱岗敬业精神,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将来从事报关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实现从学生到社会的职业迁移。
《报关实务》的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商品检验与检疫》、《国际货运代理服务》等相应课程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类进出境货物的海关监管特征,熟悉进出境货物的报关程序,掌握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缮制方法,知会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与缴纳,构建报关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认知,具备从事报关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1.专业能力目标
(1)业务操作能力:能根据客户要求,对进出口货物的报关、货代、报检、物流等业务流程进行方案设计,及时、准确、高效的完成客户委托,并对业务成本及其运作费用进行精确核算。
(2)单证处理能力:国际货物运输、报检、报关等涉及单证较多,职业人应熟悉各种单证的流转,从贸易单证中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掌握缮制、审核、签发各种贸易单证的方法与技巧。
(3)计算机网络、软件操作能力:熟悉office办公软件操作,能够通过Internet与客户进行商务交流,了解货代、报关、报检等专业化软件的功能,专业化软件操作准确、规范、高效。
2.方法能力目标
(1)应变及风险防范能力:国际货物运输、报检、报关等流程繁杂,涉及的机构、部门较多,而且货物自身性质不同,在完成作业环节中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和各种风险,职。
《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1020400103二、课程名称报关实务三、课程类型:理论课四、开课系(部)国际经济贸易系五、大纲说明1.学时、学分数、课程性质、考试方式、成绩评定2.课程开设目的本课程是经贸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报关业务所需的基本知识,以H2000电子报关系统的报关程序为重点,达到规范地填写进出口报关单、快速地进行商品归类、准确地计算进出口税费、正确地处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手续,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在报关业务中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态思维能力。
3.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先行课:国际贸易实务;后续课:国际贸易单证六、教学内容第一章报关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介绍报关的概念、范围及分类,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报关的范围及分类,掌握报关单位的分类及法律责任,掌握报关员的职责、权利与义务、行为规范、法律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报关分类及报关单位分类难点:自理报关与代理报关【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案例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报关一、报关的概念二、报关的范围三、报关的种类第二节报关单位一、报关单位的类型二、报关单位的报关行为规则三、报关单位的法律责任第三节报关员一、报关员资格二、报关员的权利三、报关员的义务四、报关员的行为规范五、报关员的法律责任第二章海关与报关管理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介绍海关的性质、任务与权力,报关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海关的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熟悉报关与海关管理的关系,重点掌握海关的任务与权力;使学生掌握报关单位的注册登记制度,熟悉报关员的注册登记与考核管理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海关的任务与权力、报关单位的注册登记制度、报关员的注册登记与考核管理制度难点:对海关权力的理解【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案例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海关介绍一、海关的性质二、海关的任务三、海关的权力四、海关的组织机构第二节报关单位的管理制度一、报关企业的注册登记制度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注册登记制度三、报关单位的注册登记时效四、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的变更及注销第三节报关员的管理制度一、报关员的注册登记制度二、报关员的考核管理制度第三章基本报关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介绍了一般进出口货物、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的报关制度,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含义,掌握各类进出口货物报关的基本要求及基本程序。
《报关实务》课程标准..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专业带头人:系主任:刘世元批准日期:二〇一七年九月目录一、课程概述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1)(三)课程设计思路 (2)二、课程目标 (3)(一)总体目标 (3)(二)具体目标 (3)三、内容标准 (4)(一)学习目标 (4)(二)活动安排 (5)(三)知识要点 (9)(四)技能要点 (10)四、实施建议 (10)(一)教学建议 (10)(二)考核评价建议 (10)(三)教材编写建议 (11)(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12)(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5)五、其它说明 (15)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报关实务》是一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的课程,主要学习报关专业知识、海规海法、商品规类、报关程序、税费计算、报关单的填制与改错等内容,是报关货代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
《报关实务》是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本课程前接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概论》,后续课程主要有:《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货运实务》,本课程对前接和后续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这门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在教学中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结合本课程及本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的学习程度及特点,并围绕我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目标岗位群对报关知识的实际需要,坚持“必须,够用”、按学生可接受程度来教学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构建以对外贸易、关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海关法为指导,结合集团公司及外经贸行业相应岗位所必需的对外贸易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依据通关实务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结合业务技能标准构建其能力标准。
(一)在教学中,包括每一个项目中有关报关流程的设计、案例讨论、进出口税费的计算、报关单的填制与改错等,使学生对进出口报关业务进行深入掌握。
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练习,要求熟悉不同的贸易环境下的业务操作。
《报关业务基础与实务》课程标准
《报关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报关实务》课程编码:学分:2 总学时:32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一、前言1. 课程性质《报关实务》是三年制高职高专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专业拓展能力选修课程,在第五学期完成。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技能理论(限选)课,其前导课程为《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英语》等,其后续课程是《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涉及面广, 以理论为基础,时效性强的操作技能课。
2. 基本理念进出境通关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环节,是一项独立性、技术性、政策性、涉外性较强的工作,《报关业务基础与实务》是一门新兴的处于不断变化调整中的课程,不仅要注重外贸行业岗位的需求,也要注意与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接轨。
本课程设置依据新形势,结合新内容,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指导思想,以适用为原则,重在普及基本技能知识,并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
课堂精讲多练,采用理论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通过浅显生动的阐述,教授学生最新的相关知识技能与政策,而学生则通过课程设置的实例与模拟训练,全面、系统、规范地学习、掌握报关的程序、环节和做法。
3. 设计思路课程总体设计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课程为主题,以打好基础,了解适应岗位要求为目标,尽可能形成项目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依据:按初学者的认识规律,循报关实务基本知识认识-报关实务工作过程-报关实务具体操作方法的线路。
课程内容结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和研究我国海关的进出境通关管理制度,尽可能地根据外贸工作中报关流程的各项环节编排,以此营造一种仿真情景,并在具体技能讲述过程中加入各项操作技巧和真实案例,使学生能更切身实地地了解我国外贸报关工作,项目设计结合外贸环节中报关工作的最新实践,各国商品出入境最新规定,以及我国海关工作实务的各项政策法规的最新调整,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及最新的实践技能。
课程理论与实践比例:24:8学习程度用语分别为:了解、熟悉、掌握、运用学时安排: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36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关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报关实务》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也是考试课。
学习《报关实务》是加速通关速度、保证商品质量,使对外贸易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二)课程任务
结合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以及报关员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海关通关与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国内外法律、法规、机构、办理程序和方法等知识;掌握报关企业、报关员、海关基本知识及国家外贸管制的基本内容;熟练计算进出口过程当中关税、国内环节税及各种费用;掌握一般进出口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保税货物等的报关流程;填制进出口报关单等。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增强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以报关员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构建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突出报关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按照报关岗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授课内容,强调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并举,不断加强业务操作技能的训练。
包含八大教学项目,即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计算、报关单填制。
并在项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任务分解,确定该项目的典型任务及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的完成通过项目实施来进行。
每个学习任务结束后,再通过大量的综合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3.结合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
报关岗位要求持证上岗,只有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才能从事报关工作。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了报关员资格考试内容,在知识
点、技能训练的方式上与证书考试相结合,帮助学生为顺利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做好准备,以后从事报关工作做好铺垫。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认识报关业务及海关对报关的管理制度;
2. 了解与报关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报关单位、报关员海关注册登记管理基础知识;
3. 掌握进出口货物通关制度;
4. 熟悉进出口商品归类和原产地管理基础知识。
(二)能力目标
1. 能够有效获取并整理、审核随附单证;
2. 准确填制各类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3. 能够按照海关要求,进行电子申报及现场交单,配合海关查验;
4. 办理报批、报核业务;
5. 核算应税货物的完税价格,进行税费计算;
6. 对商品进行正确归类。
(三)素质目标
1. 具备统筹协调能力、综合运用能力、革新创新能力;
2. 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道德;
3. 具有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4.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一)课程整体设计:
(二)课程项目标准与要求:
四、实施建议
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教材、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专业教学资源库等)
(1)教材
不论是选用还是自编教材,其基本原则在于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与实际工作相衔接,符合开设专业的特点和专业要求,符合报关行业的发展情况。
(2)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加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感官刺激方式来吸引学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即时引入相关材料,可以帮助教师描绘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对抽象、难懂问题的理解;利用动态演示,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观察边动手,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刻,教学交互性极强,教学过程容易控制,教与学结合紧密,能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3)各类题库、案例库建设
在原有试题库基础上建立课程单元练习题题库、自测题库等,利用大量的课外练习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并丰富其课外资源;建立案例库,通过典型案例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教学团队构成
(1)专任教师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双师素质或至少具备中级以上职称。
具有扎实的报关实务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报关岗位经历,熟悉报关业务的内容及工作流程。
能够指导学生采用案例分析、直观教学法、启发讨论法、课堂讲授法、案例引导法进行报关业务的项目示范教学。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兼职教师
外贸企业、报关行等从事报关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能进行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操作、税费计算等的讲授。
海关中精通报关员专业考试,熟悉报关业务各种法律制度规定,对报关业务有深入研究的工作人员,能进行示范教学。
具有良好的授课水平与沟通技巧。
有不断学习的进取心,热爱教育事业。
3.实训条件
(1)课堂项目化教学
平日教学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利用教学软件,讲练结合。
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并举,不断加强业务操作技能的训练。
课内实践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学生针对报关业务典型问题和案例,分组讨论问题、分析案例,教师适时作指导和最终点评。
(2)模拟实训教学
重视案例教学、建设案例资源库;
建设网络实训平台,通过学生自己训练、分析实现对基本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软件模拟,例如《报关实训基地》软件2011版(简称CCTB2011)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实践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实训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融“教”、“学”、“练”、“考”、“评”五大模块为一体。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实训基地,开展互惠共赢的合作。
教学和实践注重校内与校外的有机衔接与融通,贯彻现代化教学理念,运用交互式沟通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双向互动,进行实体与虚拟结合运作,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获得第一手材料,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发展。
五、说明
(1)本课程标准为实施性标准,在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形势变化作适当的取舍增减。
(2)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9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训课时之比约为46:44。
(3)《报关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报关实践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