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

合集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探究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探究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探究摘要: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霾,2010年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

但金融危机仍难言结束,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将进入一个“低就业率时代”。

本文结合自身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实际工作,从劳动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角度谈一些建议,旨在更好地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供给需求政策措施素质拓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可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很难预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1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经济学分析金融危机-全球范围的需求减少-通货膨胀,出口萎缩-小企业破产,大企业裁员-企业分工紊乱-就业期望选择领域缩小,就业率低-竞争力增大。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形势并不那么乐观,据统计,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

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之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09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十分拥挤。

2009年是近几年来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最为不利的一年。

从供给方来看,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有611万大学毕业生,比2008年增加52万。

据了解,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可能达到700万之多。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p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就业形势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最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尤为严峻。

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近半单位的招聘计划都有所改变。

6%的企业取消了年度招聘计划;9%的企业推迟了招聘计划;30%的企业表示缩减了招聘计划。

后危机时代的大国金融博弈

后危机时代的大国金融博弈

2 . 美 国 税 收 转 变 和 强 势 美 元 回 府 非 常感 谢 中国人 民理 性 游行 示 威 活 性 ,美 国分 两 步实 施 财 政 紧缩 :第 一
归。 奥 巴马 积 极推 动对 富 人加 税 政 策 动 ;④ 日本 多 次 Q E 干 预 汇 率 市 场 未 步 大 幅增 加 富人 税 收 并 控制 逃 税 与 避 和停止小布什政府 的减税方案 ,包括 有显著 成效 ;⑤人 民币汇率多次刷新 税漏 洞 。第 二 步大 幅削 减 国 防开 支 并
等价格大跌 、金砖 国家动荡乃至中 E l 率 ,美 国投 资人 和 海 外公 司将 尽 快把 济 ,美 国将 出现 强烈 的通 货膨 胀 ,严 在 钓 鱼 岛 问题 的冲 突 相 配合 ,这 一切 海外投资收益和利润转回美 国,这是 重 挫 败美 国制 造 业 ,更 会 让 数 以百 万 亿计的全球资本逃离美 国低廉 收益率 表 明后 金融 危 机 时 代 的 大 国金 融 博弈 美 元 套 利 资本 回流 美 国 的 冲刺 阶 段 ,
1 . 财 政 悬 崖 影 响 与 影 子 货 币 港 摇 ,如 果 美 国政 府 不 能顺 利 解 决 财政
币。2 0 1 2 年1 1 月 全 球 资 产市 场 奇 怪 的 悬 崖 问题 ,金融 市 场 将 遭 到毁 灭 性 打
根据 预算 控 制 法 ,美 国在 2 0 1 3 年 启 动 下跌 反 应 ,说 明市 场 意 识 到财 政 悬 崖 击 。如 果 我 们能 以陷 入 轻度 衰 退 为代
自动 削减 赤 字 机制 ,即在 十年 内削 减 的影 响 :① 香 港金 管 局 几 十度 干 预 汇 价 来 摆 脱 困 境 ,这 已 是 很 低 的 代 价
国 防等 开 支 共 约 1 . 2 万亿美元。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本文为北邮某男原创,转载需注明。

本次金融危机正逐渐接近尾声,大量的经济刺激虽使得中国的经济总量不减反增日益逼近日本,但大量的人民币投放到市场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也逐渐显现出来。

这些不良后果主要为:一,通胀。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三,中国的出国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

一,通胀。

通胀的基本原理是,货币的流量(粗略的等于货币总存量乘以货币换手速度)大于物品和服务的流量,造成价格上升。

货币相对于物品贬值,持有货币的人就比持有物品的人吃亏了。

为了刺激经济,2008年中国政府砸下了4万亿救市,这些钱流入到市场后,导致市场上货币的供给远大于货币的需求,于是市场就发生了通胀。

而更可怕的是,当人们都预期经济将发生通胀时,他们理性的选择就是赶紧花钱,把手上的钱消费或者投资出去,换成实物,等将来通胀以后实物涨价了再卖掉,这样可以赚差价。

而当大部分人都这样想的时候,大家就纷纷动用原来闲置的货币去抢购实物,供需失衡,实物就真的涨价了。

这就是通胀预期。

通胀预期的产生是可以避免的,主要靠政府的宏观调控,让居民觉得物价不会再上涨,这样当居民不再把社会中被闲置着的货币进行投资或者投机时,通胀便不会“自我实现”。

通胀的规模也可以得到控制。

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很难做到控制通货膨胀率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因此通货膨胀的雪球越滚越大,人民对于通胀的预期越来越高,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的物价适应性上涨,导致现在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相对于2008年以前都普遍上涨百分之十以上。

因此通胀问题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之一。

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是对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的一个严峻考验。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启动,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转而实施“以一篮子货币为参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自此,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由8.27上升了20%多,稳定在6.83左右。

《2024年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范文

《2024年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范文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篇一一、引言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

本文将就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新态势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揭示其发展规律和趋势。

二、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1. 多元化与差异化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趋于多元化,各经济体之间的差异日益显著。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同时,各国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全球经济更加丰富多彩。

2. 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

数字经济的崛起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重新构建,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3.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向。

各国纷纷加大在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三、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态势1.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后危机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趋势。

各国纷纷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例如,亚太自贸区、欧洲自贸区等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 多边贸易体制重要性凸显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世界各国纷纷通过加强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解决贸易争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后危机时代,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2024年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范文

《2024年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范文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篇一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本篇论文将分析当前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全球化现象,并对其新态势及新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引言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尽管各国经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复苏,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未因此而停滞不前。

相反,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点。

本文旨在分析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新特点以及所面临的新挑战。

二、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1.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数字经济的崛起,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2. 供应链全球化重组: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纷纷对供应链进行重组,以实现更加高效、灵活的生产和分销模式。

跨国公司更加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资源配置,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各国纷纷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IB)的成立、欧盟的深化等,都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1. 多元化发展: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互补性发展。

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2. 绿色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方向。

各国纷纷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投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3. 创新驱动: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四、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态势1. 风险与机遇并存: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产能过剩的原因和对策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产能过剩的原因和对策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一)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1、对GDP增长的过度偏执导致的盲目投资及重复建设GDP和税收“政绩”在作怪。

在中国,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既是工业化超速推进的附属产物,同时也是人们单纯追求GDP高增长的必然结果。

尤其是从地方利益来看作为促进GDP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上大项目不仅是资本追逐的重点与热点,更是地方政府难以抑制的冲动与喜好,特别是在危机时期,由于政府启动了大规模投资,再加上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大规模的贷款,使得地方政府放弃了市场规律,过度追求投资,以达到实现GDP增长的目的。

在大项目上马的同时,传统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却因为涉及到财税减少、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多种问题而踯躅难行。

“两高一资”行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A省能做,B省和C省也能行。

只要投钱,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门槛,更不需要什么“环保”成本,这样的项目只要投产,便可以达到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效果,它不但可以猛然做大“地方政绩”(GDP),同时还可以显著增加“地方金库”(税收)。

因此,一旦发现来钱快、易进入的项目,全国各地便纷纷上马,大搞重复建设,他们只要任期内的GDP和税收“政绩”能短期见效,而不管现在和将来的环境污染与产能过剩。

这正是纯粹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2、国际金融危机后为拉动中国经济缺乏监管而导致的盲目投资及重复建设自金融海啸以来,我国政府连续推出“四加一”的政策药方来解救中国经济:即4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方案》,汽车、家电、建材下乡,银行信贷6成做基础建设,以及2010年7月21日推出的在未来十年,动用5万亿开发新能源。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同时也带来的严重的产能过剩。

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在这里大绝大部分是在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来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

以船舶行业为例。

从2000年到2010年底,我国造船工业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劳动力优势与产能优势令我国造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使我国成为造船大国。

后金融危机时代

后金融危机时代

后金融危机时代,人类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2019年是金融危机之后的第十一年。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危机的余波在十余年之后,仍然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变迁。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讲解本次话题:一,什么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人类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三,面对这些变化,我们所作的反思和展望。

第一部分:什么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所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此次危机从金融领域始发,逐渐演变成实体经济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世界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次堪比1929年资本主义“大萧条”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无数对资本主义抱有迷信和幻想的人重新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来面目。

原来资本主义只能带来对自由和财富的虚幻承诺,危机到来时,劳动者只会被无情抛弃。

而这里我们所说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在金融危机结束到经济复苏这之间的转折阶段,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就如同后现代是一样的。

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总体特征: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时,各国往往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来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或阻碍。

后金融危机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力求从贸易关系中进行改革。

各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给经济有效且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和环境。

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贸易逐步转向贸易保护主义。

据统计,2008年11月到2017年6月间,二十国集团(G20)中的19个成员国总计出台了6616项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措施仅2254项。

此外还有比如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主义战略,英国在2016年以全民公投的方式退出欧盟,以及在欧洲甚嚣尘上的“反移民”浪潮。

二、“再工业化”战略受宠“再工业化”战略的出台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政策转向的又一个新标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倡了数十年的“去工业化”措施在此次危机后转向推行“再工业化”战略。

2010年10月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2010年10月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这次危机又一次验证了马克思 《资本论》的正确性。 这次实践对自由资本主义又是一次 冲击,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 义越来越受到质疑。曾经被西国家自 诩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又一次出了问 题,对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就是一种打 击。 从这个资本最自由的地方引发的金 融海啸会不会埋葬自由资本主义?这 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中国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幅
as % of previous year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7.8 15.4 15.4 15.7 16 16 14.7 12.8 11.4 8.2 5.4 5.7 3.8 5.8 6.7 12.8
形 势 好 转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金融危机爆发。
4、2010年,国际债务危机——世界经济步入后危 机时代
2010年上半年,欧洲政府债务危机爆发。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1、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缘起于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引起 的次贷危机 。 (1)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房地产发展过快,次级贷款急剧 增加。 (2)贷款公司苦心“避险”, 金融创新,监管不力。 (3)投机基金加入炒作。 (4)投资者的贪婪作祟。 (5)楼市泡沫终被挤破, 金融危机出现。
出口 进口 Source: China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3、金融危机导致我国投资减少,就业压力增 大。
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尤其是美国、欧元区和 日本经济增长率回落,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速放缓,从而 会降低我国出口行业的投资需求和影响我国出口行业的 就业。 2009年,我国城镇新增1300万劳动力,600多万大 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加上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 难度加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共3篇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共3篇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共3篇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1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监管的重要性被彻底凸显出来。

在危机发生之后,各国都逐渐加强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与此同时,如果监管过于严格,也可能会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问题也备受关注。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金融监管的重点应该是在增加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金融监管应该能够发现系统性风险,在风险最初产生的时候就及时进行干预,而不是等到风险已经危机四伏再想办法进行应对。

我国的监管机构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对资本金要求的提高、限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杠杆比率、推行风险权重计算、引入监管指标以及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等。

然而金融监管机构要保持对金融风险的高度敏感,避免过渡干预金融市场的自由发展。

一旦金融监管做得过火,会导致金融活动变得极为缓慢,从而阻碍经济运行。

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结构性问题,我国的金融风险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监管机构要时刻关注金融业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及时调整监管政策以应对风险。

而金融监管的博弈问题也是比较困难的。

监管者需要在保证金融市场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持市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而这恰恰是很难平衡的。

例如,由于较高的监管成本和法规繁琐,市场上的新型金融产品减少了很多,这可能会让监管机构的目标失调,因为这些新型金融产品在经济中的价值很大。

我们需要更加有创意和灵活性的监管方法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后危机时代”看来困难与机遇并存。

本着“发现即监管”的原则,对于已经存在的金融风险,监管机构要采用及时的干预措施,防止风险扩大。

但是,监管的力度不能太大,这样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监管机构应该关注金融市场中的新的风险和挑战,并采取正确的政策,保持灵活性,引导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政治变迁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政治变迁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的政治变迁项皓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有余,但其余波仍在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迁。

与20世纪初的“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相比,21世纪的这场大衰退(the Great Recession)之后,经济、政治秩序的恢复远没有当初那么强劲。

对于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而言,他们试图寻找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规律和原因,希望借助金融手段特别是金融监管,防控经济危机再次爆发的可能。

然而,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并未减弱,并成为国际社会上一系列混乱动荡的根源,比如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兴盛、美国“特朗普主义”掀起的风波,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反全球化浪潮。

西方学界对金融危机的后续效应也有诸多富有卓识的洞见,因此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政治的变迁。

全球化:逆转,还是重置?当人类经济出现交往,地区性的合作和全球性的合作就发生了。

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全球化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在1951年到2008年间,贸易增长的速度要快于全球经济增速,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境投资以及贷款也比全球产出增加的更快,为此,经济学家们大肆鼓吹优先进行全球化、自由贸易和资本的流动。

[1]此外,金融危机本身也是全球化的,由美国的次级信贷问题冲击到全球的股市,进而打击到了美国和欧洲的实体经济部门。

二战后各国的经济的联系有多紧密,遭受打击的程度就有多深,一时间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都陷入缓慢的境地。

[2]同时,金融危机的全球化还体现在应对措施的全球化上,解决金融危机依靠一个国际性的监管机构,不仅要对各国政府负责,更要能够提供行之有效的国家间协调机制,缓解金融风险的全球化。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化出现了一个回落,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由此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金融危机作为“逆全球化”的起点。

有学者以历史的眼光回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提出金融危机吹响了“逆全球化”号角的论断,而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则是由2007年之前“全球化失衡”造成的。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学术上的概念,而是媒体自己创造,用于乐观估计金融危机最危急时刻已经过去,世界金融现在处于恢复时期的时代。

然而2008年以来,美国华尔街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世界经济衰退迹象明显。

由于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困难,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在此波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虽然也受到冲击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仍然是一枝独秀,保持了8%的增长率,经济总量也日益逼近日本。

首先是欧美联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好像1人民币可以买到更多美元,这种升值在国内市场基本无法显示。

通俗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人的钱值钱了,比如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低迷、萧条,许多西方国家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

与一些发达国家情况正好相反的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价”抢夺世界市场,因此要逼迫人民币升值,并进而将这一经济问题转变为政治责难,向中国施加压力。

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与政治形式下五大弊端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

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

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五大趋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五大趋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五大趋势来源:经济预测部作者:邹蕴涵时间:2017-08-2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去已经将近十年,但全球经济仍然没有彻底从危机之后的余震中整体复苏。

金融危机不仅仅给全球经济发出虚拟经济过度繁荣的警告,更是引导人们对过去大稳定时代经济政策遗留后果做出检讨。

同时,拯救金融危机行动本身也给世界经济、政治协调施加了影响。

可以说,后金融危机已经呈现全球经济扩张大幅放缓、全球经济进入“分蛋糕”阶段、全球金融市场投机性明显上升、贸易全球化速度明显放慢、贫富差距拉大的影响从经济领域传导至政治领域等五个短期内难以扭转的趋势。

一、全球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大幅放缓从经典的索洛增长模型入手,会发现资本、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已经在后危机时代出现了趋势性变化,这些变化共同推动全球经济步入低增长阶段。

(一)劳动力在20世纪60-70年代,全球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陷入低谷。

1967年,全球15-64岁人口占比降至56.8%。

之后受益于20世纪80年代“婴儿潮”(特别是中国此时间段内的高出生率),全球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开始迅速上升,到2013年达到历史顶点65.8%。

随后,开始缓慢下降。

所以说,全球已经在2013年跨过人口结构拐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会持续缓慢下降。

人口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动力。

(二)资本拯救金融危机所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应该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货币实验,大量流动性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进入经济(虚拟或者实体)。

市场流动性充沛已经是毋庸置疑的现实。

但与此同时,社会投资量没有明显增长甚至趋于下降。

截至2016年上半年,美国上市企业资产端持有现金及等价物的占比仍处于历史高位,股利支出增长的同时,资本支出却呈现下滑趋势。

这都反映出企业产能投资意愿仍然明显不足,而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普遍下降具有最直接影响。

如果将全球经济看作一个公司,那么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可以代表社会投入资本的产出回报率。

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思考

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思考

众所周知,2008 年美国爆发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导致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经济衰退,在一些国家甚至演变为主权债务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毁灭性灾难。

目前,危机已趋向缓和,进入相对平稳期即后危机时代,也称后金融危机时代,而“后危机时代,每一份早餐都会有特别的风险与味道”(股神巴菲特语)。

本文着重探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意义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新兴国家,如何应对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出现的诸多新变化新特点,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课题。

本研究有如下两方面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有利于正确认识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本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各国采取了规模和力度空前的金融救助以及经济刺激政策。

在这些强力措施的作用下,国际金融市场趋向稳定,世界经济形势总体有所好转,主要经济体经济开始走出衰退。

但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且数量较多。

由此导致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甚至军事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动向。

突出表现为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因素和现象增多,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显突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国际动态的基本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和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自信源于自知。

只有正确认识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本质,只有通过对时代大势、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清醒判断和全面把握,才能真正达到自知,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08年金融危机与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08年金融危机与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08年金融危机与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仲丛昆0. 引言自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呼啸而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指标剧烈下降,实体经济经历二战后的“最严重”冲击。

经过各国政府和货币当局的经济刺激,2009年二季度以来,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逐步企稳,全球已经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

现在我们回过头冷静的思考一下,有必要认清这次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是什么,这也有利于帮助我们认清我国宏观经济形式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1.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1.1凯恩斯主义为美国金融危机埋下了理论根源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

从改善穷苦大众生活水平的立意看,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事实也证明了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资本主义时代是十分有效的,罗斯福新政就是最好的实践。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凯恩斯主义认为生产的驱动力是总需求,也就是消费的欲望,这可以通过可支配收入的金额来衡量。

凯恩斯认为,政府只要谨慎地提高每个人的收入,便可以刺激总需求,进而提高生产,增加支出,增加GDP。

凯恩斯主义也就推导出了“总需求决定生产水平”的观点,但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就个人而言,无法通过增加消费来增加财富。

事实上,假如其他条件都不变,如果鲁滨逊在荒岛上增加需求,并增加消费量,他将踏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整个经济体,而不管其规模和复杂程度如何。

美国人在二战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美国随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

随着上个世纪后半页国际贸易爆炸性增长,美国的贸易赤字却逐年增加,美国的产能在逐渐下降,而消费却逐年增加,一方面是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生产水平”的理论还在被积极的实践着,另一方面是美国通过美元世界货币的优势在消耗其他国家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 金融危机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  金融危机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今年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积极的复苏和回升态势,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使经济复苏依靠政策驱动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世界主要经济体走势分析1、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自主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增长2.7%,增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为连续第3个季度增长。

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回升,储蓄意愿逐渐下降,消费支出动力明显增强。

一季度,占GDP三分之二的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增长3%,拉动当季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

私人投资特别是存货投资继续增长,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

一季度,美国失业率达到9.7%,表明当前美国经济仍处于无就业复苏的状态。

进入二季度,美国经济复苏仍在持续。

4月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0.8%,增速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达到73.7,已连续多个月回升。

5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达到59.7,已连续10个月超过50点;非制造业活动指数升至55.4,连续5个月超过50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由上月的 57.7升至63.3。

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缓慢,通货膨胀压力温和,为美联储继续实施低利率政策提供了较大空间。

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等影响,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更长时期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内。

从美国经济复苏状况来看,一季度美国经济虽然实现了3%的较高增长,但其产能利用率并不高,与危机前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缺口。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失业率依然高企,4、5月份仍高达9.9%和9.7%,这对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将形成较强制约;同时,联邦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攀升,导致财政风险集聚。

2009财年,美国预算赤字总规模达到1.42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据官方预计,2010财年联邦预算赤字规模达到 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6%左右;到今年底,美国国债总额占GDP的比重升至90%以上。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调整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调整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调整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在各国传导的基础上,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金融监管随着各国救市政策的相继生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它所揭示的一系列潜在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却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不消除这些痼疾,势必会给世界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

在这种状况下,纵观美国金融危机在各不同国家的传导及其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调整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育国内市场,完善国民经济结构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两个方面:出口和政府工程拉动国内生产总值。

然而,这并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首先,较高的出口份额会造成对主要贸易国的经济依赖。

这次金融危机,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萧条经济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产业,造成很多企业的破产。

其次,经济的发展应该靠国民消费的增长而不是政府工程的拉动。

政府投资应以撬动民间投资为主要目标,以国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不振主要表现在高储蓄率和高出口依存度上。

2009年1月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高储蓄率产生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国民收入不高,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薄弱;其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失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居民缺乏安全感;再次,医疗体系不完善,为看病存钱成为人们的共识;另外,子女的教育费用也是高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说明,国内市场很广阔,需求空间也很大。

要培育国内市场,必须从本源抓起,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公共产品的提供,做到藏富于民,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

同时,政府要加大民生投入,建立并完善覆盖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改善教育问题,释放居民的消费能力,将我国巨大的内需潜力转化为真正的市场需求。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制造业,健康有序的提升国民经济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实力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制造业近年持续低迷甚至亏损,很多民营企业举步维艰,企业主把资金转移到其他高利润部门,这进一步加重了制造业的萧条,同时也使诸如房地产等有超额利润的行业产生更大的资产泡沫,给国民经济带来更危险的安全隐患。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格局有变——中国如何参与金融体系重塑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格局有变——中国如何参与金融体系重塑
是2 0 1 1年 1月欧 盟达 成协 议 成 立 三 大监 管 机 构 ( 分 别 是 银行 业 监 管局 、
以来 , 在 坚 定 不 移 实 施稳 健 经 营 的前
提 之 下 ,我 国银 行业 把 握 了美 国 、 加
拿大、 英 国、 泰国、 马来西 亚 、 越 南和 阿 联酋 等 国 的市 场 ; 隹入 机 遇 , 布 局 重点
资本 市 场 的 国 家进 行 了 综合 排 名 , 中
3 0多个 国家和地 区 ,设 立 了 6 0多家 分行和 3 O多 家 附属 机 构 。金 融 危 机
爆发后 , 我 国并 没 有 放缓 金 融 国 际 化
保 险 业 监 管 局 和 金 融 市 场 交 易 活 动 监 管局 ) ,使 之 拥 有 了部 分 超越 成 员 国监 管机构 的权 力 。美国 与欧盟 在监 管架 构 的 改 革上 , 表 现 出 了趋 同 的迹
量却从 1 7 4家增加 至 1 9 3家。 其 中我 国金 融 业 积 极 实施 走 出去 战 略 , 支 持
发展 指 数 排 行榜 上 , 我 国 仍然 排 位 在
行) , 通 过设 立 境 外 分 支机 构 , 并 购 国 外 银行 等 多种 欧 盟 、日本 等
1 0名之外。 { 2 0 1 2 年世界金融发展报
告》 对 全球 6 2 个 领 先 发 展金 融 体 系 、
经 济增 长做 出贡 献。 报 告 还揭 示 , 我 国 银 行 业 综合 实 力虽 然 得 到 了; 士大成 长 , _ 但 与 业绩 增 长、 利 润创 造 、 市 值扩 大 、 资 本 回报 提 升 的 分 类领 先 地 位相 比较 并 不 匹配 , 并 呈现 出 明显 的短 板 效应 。

后金融危机时代来了

后金融危机时代来了

在 多 起反 倾销 调 查 过 程 中 , 对方 多 以 国商 品的 ,反 倾销 的种类从 最初 的初 级商 品 体 排放控 制 的紧迫 性 以及石油价 格 的波动且 中国企 业是 否拥有 市场 经 济地位 为 由,拿最 ( 火机 、服 装 等) 打 ,现 在 已进 入到 汽车 零 配 总 体上 涨的趋 势 ,使许 多国家都 制定 了严格 近正 在审理 的紧 固件 案件 中 ,欧盟 将 中国 紧 固件企 业 向国有企 业 采购钢材 的价 格定 义为 件 、机械 装备 等中高 端商 品 。另外 ,反倾销 的法规 ,我 国政府 也将 会对汽 车产 品提 出相
前有 贸易保 护主义 的围堵 ,后 有更低 成 查 案件 ,以至 最近 正 在WT O开 审的 中 欧紧 美 销量大 幅下滑 ,但实 际上真是 如此 吗?它 本 产品 的竞争压 力 ,中国零部件 企业 在2 0 固件贸易摩 擦案 ,一笔接一 笔 的反 倾销 贸易 们 利用这 次金 融危 机做 了一次调 整——整 个 09 年 汽车形 势一 片大好 中仍喘不 过气 。 案件 ,让 中国汽车 零部件 产业在 国际市场 遭 格 局的变 化 ,在他 们调整 好后 ,就如大病 初
的手 段也 在 日益 增加 ,从最 早 的反倾 销条款 应 的法规 限制 ,并将 不 断提高严 格 级别 ,技 术 瓶颈严 重制 约 了我 国一 些零 部件企 业的发
“ 中国钢铁 产业是 在被 政府 干预下 扭 曲的市 到 现在 的 “ 别 保 障” 的措 施 ,甚 至 在7 特 月
场价格 ” ,并据 此完全 否定 在抽样 调查 中选 底 ,俄罗斯 对我 们在莫 斯科 附近 的商 品市场 展 并危及 到部分 企业 的生存 。
“ 以 ,未 来3 年 内 ,如 果 欧美 经济 都是 技术 含量 少 、价 格低廉 、利 润很薄 ,随 所 、4

《2024年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范文

《2024年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范文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消退,我们进入了后危机时代。

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呈现出更加深入、广泛的态势。

本文将探讨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新态势,以及其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1. 数字化、网络化趋势明显在后危机时代,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活动更加便捷、高效。

无论是商品交易、资本流动,还是信息传播、服务交流,都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

2.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后危机时代,各国更加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例如,亚太自贸区、欧洲联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化。

这既有利于提高区域内的经济效率,也有助于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3.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也成为新的特点。

一方面,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重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份额改革等,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得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多元化。

三、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态势1. 绿色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

这既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后危机时代,创新驱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无论是技术革新、产品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因此,各国纷纷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 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

各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才的优势。

因此,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四、结论总的来说,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金融危机时代
,人类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2019 年是金融危机之后的第十一年。

自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危机的余波在十余年之后,仍然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变迁。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讲解本次话题:一,什么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人类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三,面对这些变化,我们所作的反思和展望。

第一部分:什么是后金融危机时代?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上世纪30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所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此次危机从金融领域始发,逐渐演变成实体经济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世界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次堪比1929 年资本主义“大萧条”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无数对资本主义抱有迷信和幻想的人重新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来面目。

原来资本主义只能带来对自由和财富的虚幻承诺,危机到来时,劳动者只会被无情抛弃。

而这里我们所说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在金融危机结束到经济复苏这之间的转折阶段,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就如同后现代是一样的。

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总体特征:
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时,各国往往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来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或阻碍。

后金融危机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力求从贸易关系中进行改革。

各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给经济有效且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和环境。

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贸易逐步转向贸易保护主义。

据统计,2008年11月到2017年6月间,二十国集团(G20)中的19个成员国总计出台了6616项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措施仅2254 项。

此外还有比如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主义战略,英国在20 1 6年以全民公投的方式退出欧盟,以及在欧洲甚嚣尘上的“反移民”浪潮。

二、“再工业化”战略受宠
“再工业化”战略的出台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政策转向的又一个新标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倡了数十年的“去工业化”措施在此次危机后转向推行“再工业化”战略。

其实质上是为了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

“再工业化”通过经济的均衡发展来增加就业的同时又通过恢复实体经济来寻求新的产业革命。

三、新能源开发成热点
自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抓紧实施细嫩那个原计划。

因此国内外理论界都一致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理念从“无线经济增长”转向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有限经济”。

同时,新能源开发以及提倡的绿色经济实质上可以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并且有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这些新能源研发的工程也可以称为资本主义国家在全力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加速制造业的发展,即通过实体经济的再一次创新、复兴来提高其经济的回升。

第二部分:后金融危机时代,人类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形式多变,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

从我们书本上来看,当今世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此消彼长,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

新兴大国持续保持发展势头,联合自强的意识增强。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但西方发达国家分化趋势明显,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提升。

相信关于这个变化,我们大家都多少有一些体会,像我们国家就属于新兴大国,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在许多方面,我们已经赶超了美国,排在了世界前列。

而各国的联合意识也在增强,比如G20 峰会、金砖国家等等。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三、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互联网真正的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这一方面,相信我们这些属于千禧一代尾巴的群体应该深有体会。

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汹涌而来,势不可挡。

当然,与此同时,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文化多样化及其碰撞和交融呈现新特点
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

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增长
这里的重点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创新驱动。

从全球范围来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创新战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六、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
08 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同时,国际格局以西方占主导、国际关系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论”已难以为继,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各种弊端日益凸显。

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加速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第三部分:反思与展望
一、稳步提升综合国力,继续深化国内改革与发展进程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唯有具备强大的综合实力才有可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随着中国实力地位不断提升,外界对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期待。

但应该看到,中国的实力与认知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们有一些强项,但是也有一些“短板”。

二、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
在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客观情势下,要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迫切要求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政治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演变。

首先,积极推进联合国改革,积极发挥政府间组织作用。

其次,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环境。

三、树立安全新理念,加深经济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
这些安全问题远非一国就能阻挡,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加以治理,采取综合措施。

全球化使一系列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称为对人类安全的共同威胁,
四、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合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多样性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各种文明应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一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出公民道德素质;二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五、增强国际话语权,构建立体综合全方位的大国外交
首先,坚持走和平发展合作的道路,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其次,保持并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团结关系。

最后,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完善外交总体布局,实现大国立体式外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