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7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皆胜利
正确的方针
毛泽东:避敌主 力,集中优势, 各个歼灭敌人和 打运动战
正确的战术
周恩来、朱德: 大兵团伏击
红军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930.10 1931.4 1931.7 1933.2 1933.9
苦 不 苦
想 想 红 军 二 万 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会师陕甘
1935年10 月,中共中央 带领中央红军 抵达陕甘革命 根据地吴起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雪 山 忠 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累 不 累




老 前
红军过草地
辈 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遵义会议旧址内部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前,由于红军在“左”倾错误思 想的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付 出了惨重的代价,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的 召开,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 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从而使党中央和红军能胜利完成长征,转到抗 日的前线,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23张PPT)

问题探究四: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长
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 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 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课堂练习 1、遵义会议后,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的首次重大 军事行动是(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材料:“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 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 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的 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 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 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哈里森·李尔兹伯
• 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 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1933年4月10日蒋介石对围剿 红军的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 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 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吴 起 镇 会 师
会宁会师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 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 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 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 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自学任务四 阅读课本p83二、三两段,说出 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正确 领导下,长征后期红军又有哪些 重要的军事行动?
吴起镇
1935年10月中 央红军到达陕 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品课件(共78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品课件(共78张PPT)

(1)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 一望无际的草地; (2)缺少粮食给养等。
二万五千里长征 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1936年10月,
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
甘肃会宁
会师。
二万五千里长征 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1936年10月,

会师。
1936年10月9日,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今属宁夏)会师。 10月22日是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纪念日。
多少个省份?
甘肃
陕西
四川 西康(西藏)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东
贵州 云南
广西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合作探究
7、说一说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 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你会突出哪些重大事件? 为什么?
1936年10月红军 三大主力会师 会宁地区
1935年10月中央 红军到达陕北 吴起镇
突破腊子口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合作探究
6、说一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
转 折 点
14年
由胜利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1935年2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29张PPT)

50万
8万
失 败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 1932年到上海,后到苏区担任军事 顾问。他名义上是军事顾问,实际 上独揽了红军的指挥权。第五次反 “围剿”开始时,李德等人提出 “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命令 红军进攻敌人守备坚固的据点。在 红军遭到重大损失后,又提出“不 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 等口号,调集红军主力与优势敌军 决战,敌人分路向中央苏区首都瑞 金进攻后,他又分兵御敌,使红军 处处被动挨打。
2.长征行军:在370多天的征途中,红军只休 整了44天,其余330多天都是在行军和战斗中 度过的。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 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需要每 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3.长征战斗:红军始终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 追击,堵截和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 上,平均每三天就会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
大 渡
泸定桥
毛尔盖
雪山
四 川 四渡
赤水


安顺场


强渡 乌江

强渡 大渡河

金 沙

遵义 贵

贵阳
突破敌人四道 江 封锁线
西
红 军 长 征 路 线 示 意 图
福 建
瑞金

1934.10.
西
巧渡金 沙江
强渡湘 广 江 ·
阅读下列材料
1.长征年龄: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 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18岁的战士 至少占40%
七律 •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17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8张PPT)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
1.寻访团一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熟读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来讲 一讲。 2.寻访团二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分角色表演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 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演一演。 3.寻访团三的任务:搜集长征歌曲,课前寻访团成员学唱歌曲,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唱一唱。 4.寻访团四的任务:搜集长征诗歌,课前寻访团成员背诵诗歌,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诵一诵。
2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分钟强化,
挑战自我
三、历经艰险终会师——长征胜利
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克服艰难险阻走完两万五千里创造这 一人类奇迹的?
小组探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长征精神”
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它包含哪些内涵?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纠正了—— 2.肯定了—— 3.取消了——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
会前:
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 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
会后: 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中国革命
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 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 标志。
你能想象出红军战 士在长征途中会遭遇哪 些困难?
红军纵横12个省份、攻占700多座县城,跨越了近100条江河,征 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 过了被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红军长征途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 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 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要在一个地球上 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5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转移马家军
革命 中心 转移
东北军
目的:突破国民党军

队围剿,保存 革命有生力量
线:江西瑞金出发,长征1开934始年10月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渡过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反
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动
热血铸就中华魂 革命种子播四方
材料研读: P84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他向全世界 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 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 们的道路。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 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国共十年 对峙
第二次合作: 1946年 抗日战争 开始国
共内战
中共独立领导革命: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长征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
折 大革命的失败、第五
点 次反“围剿”的失利、
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左”的错误,肯定了 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 局常委,取消了博古、
遵义会议旧址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
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
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6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66张PPT)

4万 毛泽东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7万 (第四次)
胜利
1933年10 博古 月至 50万 8万 李德 1934年
博古和王明
李德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结果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巧渡金沙江
会宁 会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1936年 10月,从湘 西出发的红 二方面军和 从川陕革命 根据地出发 的红四方面 军长征到达 甘肃,同前 来接应的红 一方面军胜 利会师。
红一方面军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宣告红 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 朱德、周恩来、秦邦宪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巧渡金沙江
过 草 地 —— 沼 泽 地
草 地 死 亡 陷 阱
——
累 不 累 看 看 革 命 老 前 辈
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
苦 不 苦 想 想 红 军 二 万 五
腰带也拿来充饥
草根树皮也成了粮食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乌江 强渡大渡河 湘江 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会宁会师楼
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一部
到达陕北的红二方面军一部
到达陕北的红四方面军一 部
第三篇章 感悟“长征之魂”
三、长征的胜利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时间: 1936年10月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2.标志: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

红四方面军
3.意义:
8600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新知讲解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转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折 点
14年
由转折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新知讲解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20余座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很多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行程:两万五千多公里 长征出发:约300000人;长征结束:约25000人。抵达终点者为出发 人数1/12。 长征经过省:14个。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 云南、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甘肃、陕西等。 翻越大山:40余座,其中5座大山终年积雪,海拔4000米以上20座山。 跨过大河:近百条,其中大河24条。 主要战斗: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15个整天进行大决战;中央红军平 均每天一个遭遇战;攻占大小城市62座。 装备平均每百人拥有枪支数仅40余支,平均每支枪只有不到56发子弹。
新知讲解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湘江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新知讲解
遵义会议
新知讲解
会议内容
1、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 织上的错误
2、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3、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新知讲解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 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 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 折点
新知讲解
材料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 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_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_优秀课件

由胜利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标志)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
长征起止时间:1934-1936
四渡赤水 B.
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
二 、 1.后期
1935年10月中央 红军到达陕北
路线:

德国慕尼黑人 共产国际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 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王明博古“左”倾路线的错误
1931年至1934年,远在万里之外的共产国际凭空想象、错误地指导中国革命,在他们 的支持下,从苏联学习回国的教条主义者王明、博古取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他们披着 “马列主义理论”的外衣,实行了违背中国国情的“左”倾路线,到1934年“左”倾路线
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背景: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①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惊。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调集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多次“围剿”,企图消灭红军, 但均遭失败。
②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 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 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推行“左”倾错误主张,导致 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形势
血染十里溪, 三年不食湘江鱼, 河底遍尸体。 摘自陈靖《湘江黔山》 第34师师长陈树湘
初期路线:
冲破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湘江
遵义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 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 东的正确主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9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9张PPT)优秀课件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会师楼
1936.10 会宁
005 1935.10吴起镇
1934.10 瑞金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 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缺医少药。 4、内部矛盾斗争。
1934年,开始长征
金色的鱼钩
——毛泽东
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认识长征?)
1、宣言书:
象征了红军决不放弃、不畏艰难,坚 定的革命信念。
2、宣传队:
一路上,向广大人名群众宣传了共产党 的思想。
3、播种机:
宣传革命思想,使得群众成为革 命的 种子。


















辈 红军过草红地军穿的过草鞋草 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的红4方面军一部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到达陕北的红2方面军一部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 粉碎了……, • 保存了……, • 使中国革命……。 • 红军长征播下……, • 铸就了……, • 打开了……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全中国人民宣 传了红军的主张;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 火种撒遍了沿途的十一个省。长征结束,新的 革命形势就开始了。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
第 五 次
1933年10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聆听红色歌曲 感悟革命情怀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 精神
气魄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探究四:什么是长征之“魂”?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王稼祥
朱德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革命形势日趋明朗
彻底摆脱国民 党的围追堵截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坚决地北上抗日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请思考:前四次反“围剿”红军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41张PPT4份打包)
材料二: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敌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 果
的勇敢和坚毅,是人类美好品质最辉煌的范例。 ——中国著名作家魏巍《地球的红飘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共22张PPT)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大 巧渡金沙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过草地











大 巧渡金沙江 渡

爬 雪 山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来自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
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
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
红军长征时穿过的草鞋
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 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3、长征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 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 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
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zī]重要 在一个地恶球劣上的最自险然峻环的境地带保持这样敌的人平的均围速追度堵,截可说近
乎奇迹。 生活艰苦、缺衣 恶劣的少自食然环境
材料二:眼看掉队、牺牲的 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 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
结合材料及所学,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4张PPT)

介石已经判明红军的意图,在通往湘西的道路上
,埋伏重兵...... -------刘伯承《回顾长征》
讨论:长征路上最困难的时候,
红军队伍该做怎样的抉择呢?
应该按照既定的方 针,继续去湘西与红 二六军团会合,复兴 后再回来。 应该该向敌人力量 薄弱的地方去,建立 新的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
内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意义:
1、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
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1、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 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 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
局常委 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
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
的事件了。”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的。
——毛泽东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20万
30万 40万 50万
3万 毛泽东 诱敌深入 胜利
3万 7万 朱、周 8万 博古 李德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全线出击 打阵地战 失败 防御保守
会宁 会宁
红四 方面军
红二 方面军
中央和红一
方面军
1936年 10月, 红军三 大主力 会师, 宣告红 军二万 五千里 长征胜 利结束。
据统计: 参加长征的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平 均年龄不足20岁,14到18岁的战士占百分之四十。 红军长征共爬过18座山,其中5座海拔4千多米终 年冰雪覆盖;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占 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1张PPT)
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
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 长征胜利结束。
遵义会议 (1935年)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意义: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 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 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 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胜利标志)
长征胜利结束
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 1 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 2 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长征的开始
(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 目的: 进行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3).时间: 1934年10月 (4).开始地点: 中央革命根据地 (江西瑞金)
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 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强渡乌江——占遵义—— 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 —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 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 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
巧 渡 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爬雪山
过草地
后期路线:
四渡赤水河 强渡大渡河
爬雪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3张PPT)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自主学习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81-84面,
并完成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的填空题
1、红军为什么(原因)要进行长征? 2、红军从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长征?什么时
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长征胜利的作用。
材料一: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 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 不足3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精华,他们 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播下了革命种子
材料二:“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第四次
20万 万
3 周恩来、 朱德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30万 万
3 (前4次)
根本原因:
50万
7

博古、李德等人错误的战略战术
第五次 1933年 100万 8万 博古、
至1934年
李德
分散兵力 冒险进攻 防御保守
结果 胜利
失利
二、长征经过
(一)经吴过起镇1935.10 突破腊子口
过草地
005
会宁 1936年10月红军

工 农 红
过程
遵义会议
内容:
军 长
意义:转折点、成熟的标志

胜利结束: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于会宁
意义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随堂演练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共3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共32张PPT)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意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转 折 点
14年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古镇赤水

腊子口
西
大 中央红军第一次渡赤 水河的渡口——土城 康 渡
泸定桥 安顺场
毛尔盖
红军二渡赤水河 渡口——太平渡
腊子口

西
草地

毛尔盖


泸定桥 安顺场
雪山







江 西
1935年8月, 红军征服了雪山 以后,在毛儿盖、 波罗子一带集结 休整待命。前面 就是纵横数百里、 神秘莫测、人烟 稀少的水草地。
福 建
金 沙

贵阳
贵 南 州 广 西

瑞 1934.10. 金
行难
食难
御寒难



肃 西
腊子口

西
草地

1934.10.
瑞 金
福 建
1934年11 月,湘江之 战打响。经 过红军拼死 冲杀,突破了 敌人四道防 锁线,渡过了 湘江,但是损 失过半,只 剩三万多人。




西
腊子口
西


毛尔盖

泸定桥
雪山





安顺场
红军英勇渡乌江
湖 江 西 贵 南 州 广 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1张PPT)(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1张PPT)(共31张PPT)

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D
C.三大主力会师
D.遵义会议的召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 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 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 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 草地等,历经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 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巩固练习
1.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
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
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
阅读教材,说一说长征过程中有几次会 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两次。第一次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 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第二次 是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 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 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 会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6张PPT)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 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付出了重大的牺牲, 是的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 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战略转移)长征的开始:
时间: 1934年10月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


腊子口
黄 陕
西
西 毛尔盖
康 泸定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顺场
B.巧渡金沙江
C.翻越大雪山
D.会宁会师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
C 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
A.井冈山
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
D.陕北吴起镇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 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 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 重重包围。短暂休整后,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 夺泸定桥,翻过了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大雪山,走过了 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地……
四川 长
遵义会议
1935.1.

遵义 贵

贵阳




西
瑞金 福
1934.10.

广西
2、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解决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内容 意义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对中央工作重新分工。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 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导入新课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内容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旧址内部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 遵义会议
新中国成立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14年
折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点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使中国革命开 始走上胜利的 道路
长征精神
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同甘共苦,团结奋进 坚定信念,无私奉献 团队协作,艰苦创业 乐观豁达,积极上进
1.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最贴切的是( B )
A.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新了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D.使中国的革命转为危安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931.11中华苏 维埃共和国临 时中央政府成 立
中央革命根据 地首都瑞金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 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 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 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 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 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 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 动第五次“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长征开始:1934年10 月,中共中央率领中 央红军8万多人从瑞 金出发,突围西进, 开始长征。
会宁
过草地 爬雪山
吴起镇
0 0 5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1936年 10月红
达吴起镇
军三大
主力会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乌江
巧渡金沙江
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由于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 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 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 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 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 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 境地。
博古
李德
第五次反“围剿”结果怎样?为什 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失败 失败原因: 主观上: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 “左”的错误; 客观上: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过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河
由被红动军变四为渡主赤动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意义:打乱了敌 人的追剿计划
飞 夺 泸 定 桥
爬雪山 过草地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陕北吴起镇会师甘:
1935.10陕. 黄

吴起镇

西
腊子口
康西
毛尔盖
广西
陕北吴起镇
泸定桥 安顺场
1935年10月
四川 长
遵义贵

西


瑞金
1934.10.

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 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 宁地区,于红一方面军胜 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师 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会宁会师楼
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
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历史事件是( C )
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C.巧渡金沙江
D.横渡大渡河
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一个人只有保持快乐和满足,才能远离痛苦;一个人只有保持青春活力,才能激流勇进;一个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人只有坚 持奋进,才能永远年轻。 你身边总有这样一种人:你成功了,他(她)当面恭喜你,暗地里妒嫉你;你失败了,他(她)当面安慰你,背地里笑话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严酷的纪律不应当用在与功课或文学练习有关曲事情上面,只能逢到道德问题感受危险的时候才施用。——夸美纽斯 日出时,努力使每一天都开心而有意义,不为别人,为自己。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将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