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集合的概念精编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以及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以及习题高一数学必修第一章集合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指一定范围内、确定的、可区别的事物,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
其中的各事物叫作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
集合的元素具有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确定性指元素是明确的,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互异性指元素是不同的,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无序性指元素的排列顺序不影响集合的本质,如{a,b,c}和{a,c,b}是同一个集合。
集合可以用大括号{…}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集合也可以用拉丁字母表示,如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有: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2.集合间的关系集合间有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
包含关系又称为“子集”,表示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
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如果A和B是同一集合,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反之,如果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于集合A,则记作A⊈B或B⊈A。
相等关系表示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记作A=B。
真子集是指如果A⊆B,且A≠B,则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如果XXX且B⊆C,则A⊆C。
如果XXX且B⊆A,则A=B。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
交集是由所有属于A 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并集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补集是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的补集。
如果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则A的补集为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精校版讲义)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1章第1讲集合的概念(可直接打印)
目录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2)1.1 集合 (2)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5)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函数及其表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奇偶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指数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对数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集合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集合为了帮助高一新生尽快熟悉高中的课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知识要点】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2、“属于”的概念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元素如: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属于集合A记作3、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4、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公共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 3>2}或{x|x-3>2}(3)图示法(Venn图)【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1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幺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梳理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由一些确定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整体。
2.元素:构成集合的单个事物。
3.集合的表示方法:枚举法、描述法。
4.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5.集合的相等: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两个集合相等。
二、集合的运算:1.并集:包含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2.交集:包含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3.差集:包含第一个集合中有而第二个集合中没有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A-B\)表示。
4.互斥集:两个集合没有相同的元素,即交集为空集。
5.补集:在一个全集中,除去一个集合的元素剩下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用符号A'表示。
三、集合的关系:1. 子集: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用符号\( A \subseteq B \)表示。
2. 真子集: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A不等于集合B,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用符号\( A \subset B \)表示。
3. 幂集:由原集合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用符号\(\mathcal{P}(A)\)表示。
四、集合的拓展:1.有限集与无限集: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称为有限集,元素个数不限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2.嵌套集:集合中的元素本身也是集合的集合。
3.无序对:是由两个元素组成的二元关系,其中元素的顺序是不重要的。
4.索引集:用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作为索引的集合。
五、集合的运用:1.列举集合的元素。
2.解集合间的元素关系问题。
3.使用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使用文氏图表示集合的关系。
六、集合的应用:1. Venn图:用圆形表示集合,用图示的方式描述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
2.元素的分类:将一组事物按其中一种特征分类,构建一个集合。
3.基数计数:通过挑选元素,建立元素与集合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测量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4.群体角度问题:确定集合元素满足其中一种性质的条件,并找出集合中所满足不同性质条件的元素个数。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梳理集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概念,也是高中数学必修一(一年级)普遍涉及的知识点之一。
集合知识主要涉及定义、运算、性质等内容,重点应解决特征辨别、特殊形态和复杂变换等问题,以便学生能够掌握集合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
1.合的定义:定义集合是指把某些元素组成的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用一个符合定义特征的名称来表达它。
集合可用大括号表示,如:A={a,b,c},示集合A为a,b,c三个元素的集合。
2.合元素:集合由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组成,这些元素又被称为“成员”,是无序的,不同的集合可以有相同的元素。
3.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是指把两个或多个集合合并,或得到两个集合的交集,或得到两个集合的差集,或得到一个集合的子集等。
4.合的性质:集合的性质是指集合的成员元素的特征,包括:无重复元素性质、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性质等,是集合的基本规律。
5.合的特殊形态: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有限集合是指有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无限集合是指无限多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6.合的特征辨别:通过分析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将集合分为几类。
其中有唯一性集合、封闭集合、平衡集合、空集合等。
7.合的复杂变换:有了基本的集合知识,我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变换,如给出集合的性质并证明,换言之,可以证明集合的充分必要性,以及求解无数量级的集合等。
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一(一年级)集合知识点的梳理,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定义、运算、性质、特殊形态、特征辨别和复杂变换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好集合知识不仅对理解数学中概念和定理具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只有掌握数学知识,才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成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数学优秀人才。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与基本运算在高一数学必修一的课程中,集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事物的总体。
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用逗号分隔开。
例如,{1, 2, 3}就表示一个由元素1、2、3组成的集合。
在集合中,常常用“∈”表示一个元素属于某个集合,而“∉”则表示一个元素不属于某个集合。
例如,1∈{1, 2, 3}表示数字1属于集合{1, 2, 3},而4∉{1, 2, 3}表示数字4不属于集合{1, 2, 3}。
集合之间可以进行基本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和差集。
并集是指属于两个集合中至少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交集是指属于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差集是指从一个集合中减去另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所得到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这些基本运算可以用图示方式表示,也可以用集合运算的公式来表示。
二、集合的性质与运算律集合的运算满足一些特定的性质和运算律。
其中最重要的性质是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交换律指的是集合的并集和交集运算不受元素的顺序变化的影响。
例如,A∪B=B∪A表示两个集合的并集不受顺序的影响。
结合律指的是集合的并集和交集运算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结果是相等的。
例如,(A∪B)∪C=A∪(B∪C)表示集合的并集运算可以通过改变括号的位置来进行。
分配律指的是集合的并集和交集运算之间具有分配关系。
例如,A∪(B∩C)=(A∪B)∩(A∪C)表示集合的并集和交集运算之间具有分配关系。
另外,集合的运算还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补集律等。
幂等律指的是一个集合与其本身做并集或交集运算结果不变。
例如,A∪A=A表示一个集合与自身取并集的结果不变。
吸收律指的是一个集合对于并集和交集运算,如果与一个包含它的集合做运算,则结果与它本身相等。
例如,A∪(A∩B)=A表示一个集合对于并集和交集运算,如果与包含它的集合做运算,结果等于它本身。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 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 区间D上是增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
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 凑配法
2) 待定系数法
3) 换元法
4) 消参法
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页)
时,都
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D称为
y=f(x)的单调减区间.
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2) 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
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
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 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 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 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
高一上数学集合的概念
高一上数学集合的概念摘要: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定义2.集合的元素3.集合的表示方法二、集合的基本运算1.集合的并集2.集合的交集3.集合的补集三、集合之间的关系1.子集2.超集3.相等集四、集合的应用1.数学问题中的集合应用2.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正文: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一种包含一组元素的东西。
在高一上学期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的基本运算和关系。
一、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定义是指一个确定的、互异的、无序的一组元素。
这些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如数字、字母、人、动物等。
集合的元素是集合的基本构成部分,可以是单个元素,也可以是多个元素。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等。
二、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运算主要包括并集、交集和补集三种。
集合A 和集合B 的并集是指包含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的集合。
集合A 和集合B 的交集是指包含所有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的集合。
集合的补集是指包含所有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的集合。
三、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子集、超集和相等集。
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那么前者是后者的子集。
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那么前者是后者的超集。
如果两个集合拥有相同的元素,那么这两个集合是相等集。
四、集合的应用集合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集合的运算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集合的补集可以用来求解一些不等式问题,集合的关系可以用来证明一些数学结论。
此外,集合的概念和运算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数据处理、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领域。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梳理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 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 Z 表示整数集, Q 表示有理数集, R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 或者a M ∉,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 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 则它有2n个子集, 它有21n-个真子集, 它有21n-个非空子集, 它有22n-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0)〖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 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 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 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 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 且a b <,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 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 记做(,)a b ;满足a x b ≤<, 或a x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 分别记做[,)a b ,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 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 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 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 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 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 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tan y x =中, ()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 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 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 求其定义域, 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 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 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 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 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 其实质是相同的, 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 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 则在()0a y ≠时, 由于,x y 为实数, 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 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 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 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 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 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 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上升为增)(4)利用复合函数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下降为减)(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令()u g x=,若()y f u=为增,()u g x=为增,则[()]y f g x=为增;若()y f u=为减,()u g x=为减,则[()]y f g x=为增;若()y f u=为增,()u g x=为减,则[()]y f g x=为减;若()y f u=为减,()u g x=为增,则[()]y f g x=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x=+>的图象与性质()f x分别在(,]a-∞-、[,)a+∞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0,]a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都有()f x M≤;(2)存在x I∈,使得()f x M=.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f x的最大值,记作max()f x M=.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都有()f x m≥;(2)存在x I∈,使得()f x m=.那么,我们称m是函x1x2y=f(X)xyf(x )1f(x )2oy=f(X)yxo x x2f(x )f(x )211yxo数()f x 的最小值, 记作max ()f x m =.【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 判定方法 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 且在0x =处有定义, 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 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 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 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 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 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 ()()y f x y f x =−−−→=--原点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 ()|()|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 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 它是探求解题途径, 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 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 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高一必修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鉴于大家对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高一必修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篇1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数学必修一集合及函数概念知识点梳理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 A B{|,x x A ∈且}x B ∈(1)A A A = (2)A ∅=∅ (3)A B A ⊆ A B B ⊆BA并集 A B{|,x x A ∈或}x B ∈(1)A A A = (2)A A ∅= (3)A B A ⊇ AB B ⊇BA补集UA {|,}x x U x A ∈∉且1()U A A =∅2()U A A U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0)x a a <> {|}x a x a -<<||(0)x a a >> |x x a <-或}x a >||,||(0)ax b c ax b c c +<+>>把ax b +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 <,||(0)x a a >>型不等式来求解(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判别式24b ac ∆=-0∆> 0∆= 0∆<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O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21,242b b ac x a-±-=(其中12)x x <122b x x a==-无实根20(0)ax bx c a ++>>的解集1{|x x x <或2}x x >{|x }2b x a≠-R20(0)ax bx c a ++<>的解集12{|}x x x x <<∅ ∅〖1.2〗函数及其表示()()()U U U A B A B =()()()UU U A B A B =【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x 1x 2y=f(X)xy f(x )1f(x )2o(1)利用定义 (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 象上升为增) (4)利用复合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y=f(X)yx ox x 2f(x )f(x )211(1)利用定义 (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 象下降为减)(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 ()f x 分别在(,]a -∞-、[,)a +∞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 -、(0,]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 =.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yxo【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 判定方法 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y f x y f x =−−−→=--原点 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 ()|()|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含义: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注意:在集合中,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的集合,而在几何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点的集合,应注意区别。
2、空集的含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Ø。
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例如:集合A={1,a},则a不能等于1。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这叫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例{0,1,2}有其它{0,2,1}、{1,0,2}、{1,2,0}、{2,0,1}、{2,1,0}等共六种表示方法。
4、元素与集合之间只能用“∈”或“∉”符号连接。
5、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6、常见的特殊集合:;(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包括零);(2)正整数集N*或N+(3)整数集Z(包括负整数、零和正整数);(4)实数集R(包括所有有理数和无理数);(5)有理数集Q(包括整数集Z和分数集→正负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6)复数集C,虚数可以指不实的数字或并非表明具体数量的数字。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 的数,其中a,b是任意实数,且b≠0,i²=-1。
二、集合的表示方式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然后用一个花括号全部括上。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集合与函数概念)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集合与函数概念)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包含了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运算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必修一集合的概念精编版
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1.1集合的概念[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两个特性.3.记住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并会应用.[知识链接]1.在初中,我们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自然数的集合,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2.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3.解不等式2x-1>3得x>2,即所有大于2的实数合在一起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解是x=1,x=2.[预习导引]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1)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3)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2)非空集合:①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②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4.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要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例1 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我们班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2)不超过20的非负数;(3)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4)3的近似值的全体.解 (1)“高个子”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不能构成集合.(2)任给一个实数x ,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 ≤20”与“x >20或x <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3)“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4)“3的近似值”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断一个数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3的近似值”不能构成集合.规律方法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关键在于看是否有明确的判断标准,使给定的对象是“确定无疑”的还是“模棱两可”的.如果是“确定无疑”的,就可以构成集合;如果是“模棱两可”的,就不能构成集合.跟踪演练1 下列所给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________.(1)所有正三角形; (2)必修1课本上的所有难题; (3)比较接近1的正整数全体; (4)某校高一年级的16岁以下的学生. 答案 (1)(4) 解析例2 所给下列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12∈R ;②2∉Q ;③0∈N *;④|-3|∉N *.A.1 B .2 C.3 D.4答案 B 解析 -12是实数,2是无理数,∴①②正确.N *表示正整数集,∴③和④不正确.规律方法 1.由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知,对任意的元素a 与集合A ,在“a ∈A ”与“a ∉A ”这两种情况中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2.符号“∈”和“∉”只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不能用于表示其他关系.3.“∈”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跟踪演练2 设不等式3-2x <0的解集为M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0∈M,2∈M B.0∉M,2∈M C.0∈M,2∉MD.0∉M,2∉M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判断0和2与集合M 间的关系,因此只需判断0和2是否是不等式3-2x <0的解即可,当x =0时,3-2x =3>0,所以0∉M ;当x =2时,3-2x =-1<0,所以2∈M .要点三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及应用例3 已知集合B 含有两个元素a -3和2a -1,若-3∈B ,试求实数a 的值. 解 ∵-3∈B ,∴-3=a -3或-3=2a -1.若-3=a -3,则a =0. 此时集合B 含有两个元素-3,-1,符合题意; 若-3=2a -1,则a =-1. 此时集合B 含有两个元素-4,-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实数a 的值为0或-1.规律方法 1.由于集合B 含有两个元素,-3∈B ,本题以-3是否等于a -3为标准,进行分类,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元素进行检验.2.解决含有字母的问题,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务必明确分类标准. 跟踪演练3 已知集合A ={a +1,a 2-1},若0∈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0∈A ,∴0=a +1或0=a 2-1.当0=a +1时,a =-1,此时a 2-1=0,A 中元素重复,不符合题意. 当a 2-1=0时,a =±1. a =-1(舍),∴a =1. 此时,A ={2,0},符合题意.1.下列能构成集合的是( )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D.香港的高楼答案 C 解析 A 、B 、D 中研究的对象不确定,因此不能构成集合. 2.集合A 中只含有元素a ,则下列各式一定正确的是( ) A.0∈A B.a ∉A C.a ∈AD.a =A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A 中只有一个元素a ,∴a ∈A ,元素a 与集合A 的关系不能用“=”,a 是否等于0不确定,因为0是否属于A 不确定,故选C.3.设A 表示“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组成的集合,则深圳_______A ;广州________A (填∈或∉). 答案 ∉ ∈ 解析 深圳不是省会城市,而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4.已知①5∈R ;②13∈Q ;③0∈N ;④π∈Q ;⑤-3∉Z .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 3解析 ①②③是正确的;④⑤是错误的. 5.已知1∈{a 2,a },则a =________.答案 -1解析 当a 2=1时,a =±1,但a =1时,a 2=a ,由元素的互异性知a =-1.1.判断一组对象的全体能否构成集合,关键是看研究对象是否确定.若研究对象不确定,则不能构成集合.2.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某一元素a 要么满足a ∈A ,要么满足a ∉A ,两者必居其一.这也是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依据.3.集合中元素的两种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求集合中字母的取值时,一定要检验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FIRST CHAPTER
第一章集合
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1.1集合的概念
[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两个特性3记住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并会应用
尸预习导学丄挑边口我,点点落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1•在初中,我们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自然数的集合,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
2•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
的集合•
3•解不等式2x—1 > 3得x>2,即所有大于2的实数合在一起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二次方程x1 2—3x+ 2= 0的解是x= 1, x= 2.
[预习导引]
1. 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的集合(或集)•
(2) 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3) 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2 非空集合:
①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②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4. 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
3.
訂课堂讲义/重点难个T击破
要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 我们班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2) 不超过20的非负数;
(3) 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⑷3的近似值的全体.
解(1) “高个子”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不能构成集合.(2)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
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O W x< 20”与“x> 20或X V 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3) “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
集合;(4) “ 3的近似值”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断一个数如“2”是不是它的
近似值,所以“ 3的近似值”不能构成集合.
规律方法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关键在于看是否有明确的判断标准,使给定的对
象是“确定无疑”的还是“模棱两可”的.如果是“确定无疑”的,就可以构成集合;如果是“模棱两可”
的,就不能构成集合.
跟踪演练1下列所给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______________ .
(1)所有正三角形;(2)必修1课本上的所有难题;
(3) 比较接近1的正整数全体;(4)某校高一年级的16岁以下的学生.
答案⑴(4) 解析
要点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2所给下列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①—苏R;② 2?Q;③ 0€ N*;④3|?N*.
A.1 B .2 C.3 D.4
答案 B 解析—1是实数,2是无理数,•••①②正确.N*表示正整数集,•••③和④不正确. 规律方法
1.由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知,对任意的元素a与集合A,在“a€ A”与“a?A”
这两种情况中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符号和“?”只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不能用于表示其他关系
3和“ ?”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
跟踪演练2设不等式3—2x v 0的解集为M,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0 € M,2€ M
B.0?M,2€ M
C.O € M,2?M
D.0?M,2?M
答案 B 解析本题是判断0和2与集合M间的关系,因此只需判断0和2是否是不等式3—2x V 0 的解即可,当x= 0 时,3 —2x = 3 > 0,所以0?M ;当x= 2 时,3 —2x=—1< 0, 所以2€ M.
要点三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及应用
例3已知集合B含有两个元素a —3和2a —1若—3€ B,试求实数a的值.
解— 3 € B, •- —3= a— 3 或一3 = 2a— 1.
若—3= a—3,贝U a = 0.此时集合B含有两个兀素—3, —1,符合题意;
若—3= 2a—1,则a= — 1. 此时集合B含有两个兀素—4, —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实数a的值为0或—1.
规律方法 1.由于集合B含有两个元素,—3 € B,本题以—3是否等于a —3为标准,进行
分类,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元素进行检验
2.解决含有字母的问题,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务必明确分类标准.
跟踪演练3已知集合A= {a + 1, a2—1},若0 € A,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解析•/ 0€ A, • 0= a + 1 或0= a2— 1.
当0= a + 1时,a =—1,此时a2—1 = 0, A中元素重复,不符合题意.
当a2—1= 0 时,a= ±1. a=—1(舍),• a = 1.此时,A= {2,0},符合题意.
产当堂检测/当堂屮竦・体盼成功
1•下列能构成集合的是()
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
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
D.香港的高楼
答案 C 解析A、B、D中研究的对象不确定,因此不能构成集合
2•集合A中只含有元素a,则下列各式一定正确的是()
A.0 € A
B.a?A
C.a € A
D.a= A
答案 C 解析由题意知A中只有一个元素a, • a€ A,元素a与集合A的关系不能用
“=” ,a是否等于0不确定,因为0是否属于A不确定,故选C.
3•设A表示“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组成的集合,则深圳_______ A;广州 ________ A(填€或?).答案?€ 解析深圳不是省会城市,而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
1
4•已知① 5 € R:②扌€ Q :③0 € N :④n€ Q;⑤一3?Z.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___ .
答案3解析①②③是正确的;④⑤是错误的.
5•已知1 € {a2, a},贝V a= ______ •
答案一1解析当a2= 1时,a= ±1,但a = 1时,a2= a,由元素的互异性知a=— 1.
「课堂小结------------------------------------ 1
1•判断一组对象的全体能否构成集合,关键是看研究对象是否确定•若研究对象不确定,则不
能构成集合•
2•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某一元素a要么满足a€ A,要么满足a?A,两者必居其一•这也
是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依据•
3•集合中元素的两种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求集合中字母的取值时,一定要检验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