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视野下的石头意象

文化学视野下的石头意象
文化学视野下的石头意象

文化学视野下的石头意象

摘要:在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下,石头的天然亘古和粗糙坚固的自然特点,被赋予灵性和道德理想性文化特征。通过对石意象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民的情感特征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关键词:石头;意象特征;文化解析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石头,是天地间常见的一种事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它受到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共同的喜爱甚至崇拜,成为中国国民生活中雅俗共赏的一重要文化事项。人们把这种喜爱或崇拜之情抒发出来,物我为一凝注到了史载文本、口头传说、艺术品等各种作品中,本文即主要通过这些作品以石窥人,从文化的角度来展开分析。

一、立于天地之间,亘古不腐——沟通天人关系的灵性媒介

作为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头形成于天地之间,并经久岁月之雕饰,这在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视角下,被认为是吸收天气之精气生成,是有灵性的事物;这种灵性,与其亘不腐古的性质相结合,使得它比起泥土、树木等其他事物,神秘性尤为强烈。石头成为世人顶礼膜拜,上天表达意旨,天人沟通的媒介和桥梁。如西汉汉武帝时就令人把石头立于泰山之巅,石头高高在上,直接天际,接受人们的膜拜(《史记·封禅书》),其神秘性相当明显。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就有三部提到石头:成就最为突出的《红楼梦》,原名即

浅谈石头文化的蕴意讲课讲稿

浅谈石头文化的蕴意

浅谈石头文化的蕴意 郧县青曲中学杨正林 石头是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它做为一种文化,与人类文明和进步相伴随。人类从低级动物中解放出来恰恰是从石头开始的。原始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件工具就是石头,燧石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在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先民们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传统文化,也留下了赏石的千古佳话。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殊种类,石文化曾经几度灿烂辉煌,影响深远,她博大精深,与其它文化相辉映,共同筑造东方文化大厦,是文化艺苑中的一支奇葩。 石头,它能使人颐情养性、启迪心灵、涤尘净心。石头有灵,涵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石头有神,凝聚着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大诗人陆游说过:“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迄今赏石之风尤盛,这是世道繁荣昌盛、社会安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笔者曾经亲临过郧县青曲中学杨正林老师创建的汉江奇石赏石文化博物馆,看到他们利用汉江奇石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成绩卓著。得到许多专家的交口称赞。这说明人们喜爱的休闲文化已向纵深发展。

石头,是人类文明的代表。在数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中,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包括后期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现代文明,石头充当了人类的“摇篮”!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石头是文明的基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石头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功不可没,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食文化、衣文化、鞋文化、商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石文化等等,其中,“石文化”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传播最广泛。那形态各异、玲珑剔透、石纹奇特、色泽秀丽的石头,或陈设于案头茶几,或布置于庭院,或点缀于园林、城市,真是“花不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它最大的特点是:大自然绝不会造就两块完全相同的珍奇怪石,一经发现,它就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块,具有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收藏和审美价值,这是任何其他收藏品或商品所不及的。古人云“一城易得,一石难求”,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石头是大自然的杰作。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造就了一种奇特的文化形态,那就是“赏石文化”。赏石之风,始于商周,盛于秦汉唐宋,并在唐宋年间传入日本、朝鲜等地,近代东南亚、南美和欧洲也开始盛行。3000年前,周穆王驾八骏之乘,登昆仑,在群卫之山攻,载玉万只而归。先秦时期,就有关于观赏石的记载,《尚书》中的

感受石头魅力

第三课感受石头魅力教学参考 教时建议:3 — 5教时 一、本课概述: 石头,天地之骨,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就不断被人类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也作为最早的美术材料......中华民族与石有不解之缘,女蜗炼五彩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陶渊明卧石寻梦,米芾拜石、孙悟空出石、一部《石头记》引起无数人评说……古老而神奇的东方石文化在石头中升华。石头不仅有实用价值,一些“天生丽质”的石头(石玩),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石头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它点缀着自然,美丽着环境,装饰着生活,寄托着情思。 本课内容旨在指引学生走近石文化。通过赏析岩画、石刻、石雕,探究古代文明,感知石头艺术,体验石头美感。赏石是一种文化,而创造“观赏石”则是一项有益的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石头纹理的创造”,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过程,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与认识,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启迪遐思,丰富知识,美化环境与生活,增添生活情趣,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点燃学生心中艺术的火把。 二、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岩画、石刻、石雕的远古文明和神秘感,发现石头的美。 实践与创造:用多种方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人造“观赏石”。 欣赏与评议:欣赏自己与他人的“石头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为作品命名。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观赏石、石膏粉、油漆或油彩、松节油、刻刀、盛水器、布袋或塑料袋、纸板盒、清漆、油画笔、砂皮、单色台布、人造观赏石、小石头脸谱、戏曲服装道具等。 学具:油彩或油画颜料、笔、盛水器、塑料袋纸板盒牛奶盒等。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l 、欣赏史前岩画、石刻和石雕,感受古代文明。 2、欣赏观赏石,激发对“石头艺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用石膏粉等材料制造“观赏石”,美化生活。 难点:1、石膏模型的制作与上色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作激情。 五、教学过程与指导要点:

浅论宋词中的意象-梧桐

浅论宋词中的意象—梧桐 梧桐是宋词中一个备受青睐的意象。梧桐这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在诗人们的笔下是非常“专情”的, 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孤寂、冷清、落寞、哀愁等情绪。梧桐入诗最多的大概要数宋词, 而宋词中之梧桐最著名的莫过于南唐李煜深院中的“寂寞梧桐”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两词均系国破家亡之哀音, 而各有千秋。亡国之前耽于享乐, 亡国之后溺于悲哀, 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般认为是他亡国之后所作。词的上阕写景:“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西楼见残月, 夜已深沉, 顾影徘徊, 不能入寐, 其人之浓重愁情可见, 再向深院望去, 冷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 寂寞庭院, 重门深锁, 多么清冷的环境啊!寂寞者实非深院梧桐, 人也。这里的梧桐着上冷落凄清的色彩, 这就是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 一切皆着我之色彩”。后主此梧桐已是着上“我之色彩”的梧桐了。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篇之一, 此词通过残秋景物的衬托, 抒写夫亡家破、饱经忧患离乱生活的深重哀愁, 词中极力铺叙“乍暖还寒”、“晚来风急”的恶劣气候,“满地黄花堆积”的零落景色, 更兼黄昏时刻点点滴滴在梧桐叶上的凄清秋声, 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悲愁氛围, 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耿玉真《菩萨蛮》云:“玉京人去秋萧索, 画檐鹊起梧桐落。教枕悄无言, 月和清梦圆。背灯惟暗泣, 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港, 芭蕉生暮寒。”这是一首倾诉闺情的篇章, 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温柔多情, 敏感恬静的女子, 在一个秋日的黄昏, 她凭栏凝思, 沉浸在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中。起首两句, 描绘出一幅飒爽的深秋之景:万物萧索桐叶飘落, 景中有情。鹊起而不顾暗示“人去”而不归, 主人公怅然失望之情隐然可见, 细微如梧桐叶落之声尚清晰可闻, 则庭院之寂寥, 女子怀想之深可想见了。由此开篇, 全词都笼罩着瑟瑟寒意。 梧桐入诗写愁很有特色的数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绿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 银屏昨夜微寒。”作为一位雍容华贵的士大夫, 晏殊词中的愁多是些富贵闲愁, 这首词亦不外此。词人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微感觉, 表现了他的轻微愁思, 起首二句在写景中点明时间, 渲染环境。以“细细”状金风, 没有秋风惯有的那种萧飒之感,显得骛平静、悠闲, 以“叶叶”状梧桐叶飘落的景象,让人感到很有次序, 很有节奏。向来写梧桐经秋都是较为凄凉的, 经过一代又一代词人的染笔, 以致于使人一听到秋风吹拂梧桐, 就产生凄凉况味, 而象晏殊写得如此平淡幽细的, 却极为少见。正是因为诗人的愁是一种轻愁、闲愁, 来不得那么沉重。

动物的意象

1.狗在日常生活中,狗总是与人相伴在一起,尤其是在西方。西方人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无论是在西方小说还是电影中,狗时刻与主人相随,并在关键时刻帮助或搭救主人。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小说中,杰克·伦敦将它的爱犬圣伯纳德与半苏格兰牧羊犬的混血儿——别克的特征描写地惟妙惟肖。狗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人养狗做伴,有的人养狗取乐,还有导盲犬帮助盲人等,在西方文学中对狗的描写都是正面的。英语词汇中有关“狗”的词语也多为褒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立功者受奖),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很卖力),Let sleeping dogs lie(莫惹是非),A son never thinks his mother ugly, and a dog never shuns its owner's home however shabby it is(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死狮不如活狗/凡事讲求实际),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老狗不乱咬/老年人做事有经验)。其他的词语还有top dog(指经奋斗而居高位者;竞争中夺魁者,优胜者), a lucky dog(幸运儿), a dog's life(苦难的日子,潦倒), dog collar(狗项圈), dog days(三伏天),doghouse(失宠)等。 狗在中国自古就是看护家园的,如果不中用了,人们还要把狗杀掉吃肉,所以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给予狗那么好的评价。相反,与狗有关联的词语大都带有贬义,如明代学者顾起元《客座赘语》中便有“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唐汉,2003);以狗喻人多带有轻蔑、鄙视之意。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狗仗人势,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吃屎,狗急跳墙,狗皮膏药,狗头军师,狗尾续貂,挂羊头卖狗肉等。西方人也知道亚洲人不像他们那样宠爱狗,亚洲人,尤其是中国,韩国,越南等国的人经常杀狗吃肉。2001,英国Sky(天空)电视台专门播放了一期关于中西方对待狗的专题讨论。嘉宾一位是英国人,一位是越南人,双方各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出发来阐释对狗的看法。两人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有一次我们从英国去意大利旅游,导游告诉我们在意大利看见狗不要靠近,因为意大利人担心中国人将狗抱走,拿回家杀掉吃肉。当时我们听了觉着可笑。其实静心思考,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文化的差异。英国人为了一只走失的小狗可以出几千英镑寻求帮助,他们还设有专门的动物保护组织收养流浪狗、猫等。 2.猫猫和狗自古就与人相伴,尤其是猫,在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许多人家都养猫。一是因为猫可以捉耗子,省却了主人徒手捉老鼠的麻烦;二是因为猫长得线条流畅,好看,有时还温柔可人,活泼,跟主人嬉戏,一副娇小姐的模样。我们常戏称一个嘴馋的人为“小馋猫”,还有人将自己的爱人昵称为“小猫咪”,我们将模特走在T台上的步子称作“猫步”。这些名称都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纯真可爱的样子。 但是猫没有狗忠诚,它可以随时改换门庭,背叛主人,所以中国人常说狗是“忠臣”,猫是“奸臣”。 西方人也喜欢猫,并将猫养为宠物。但是黑猫却让西方人心生恐惧,尤其是英国人,他们将黑猫与女巫联系在上起。如果是在一个漆黑的星期五晚上碰上一只黑猫,便预示着此人会遭厄运。在英国古代的传说中,人们认为妖魔常变成黑色的动物,尤其是黑猫,还有人说黑猫就是巫婆变的。黑猫有九命,巫婆有变九次的魔法。杀死一只黑猫,她还可以再变八次。所以英语的猫还含有“心地恶毒的女人,爱说人坏话的女人”等意思。如,She is a cat (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Mrs Smith is a perfect cat(史密斯太太是个地地道道的长舌妇),The man and his wife lead a cat and dog life, and both are miserable(他们夫妻俩经常吵架,两人都感到痛苦)。It's difficult to get a man to bell the cat(敢于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人不容易找到)。与猫有关的成语也很多,如: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自有天相),Cats hide their claws(猫总是藏起自己的爪子——知人知面不知心),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黑暗处的猫都是灰色的——人未出名时看起来都差不多),A gloved cat catches no mice(戴手套的猫抓不到老鼠——不愿吃苦的人成不了大事业),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掩耳盗铃,自欺欺人)。Care killed the cat(忧虑伤身),Let the cat out of bag(无意中泄露秘密),There's more ways than one to kill a cat(有的是办法),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猫不在,老鼠玩得自在),,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焦躁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not a cat in hell's chance(毫无机会)。 3.蝙蝠在我国南方,旧式住宅的门上多雕刻着蝙蝠,因为蝙蝠是好运、吉祥、财富、幸福的象征。“蝠”字常使人联想到同音字“福”。逢年过节

石文化

绥德县第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办学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第六小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提炼学校文化主题、打造校园文化特色上反复推敲,精心设计,集思广益,结合学校实际,最终确定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石文化。 为此,学校组建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建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紧扣“文化引领,内涵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始终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的原则,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享受快乐”为出发点,立足本校实际,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大力开发地方资源,彰显人文魅力,力争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同步并进。 二、建设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用文化唤醒和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改变传统精神文化建设单一的路径,关注并丰富学生的物质和精神体验,着力发掘文化知识的陶冶价值,使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发挥文化陶冶功能。 三、建设特点 六小“石文化”建设以“延续性、规模性、多元性和丰厚性”为特点,自成体系。无论是显性文化还是隐性文化的建设都丰富多彩,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既有时间上的纵深积淀又有内涵

上的广博积累。 四、主要内容 (一)挖掘县域文化,确立“石文化”特色 历史上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可以说一直与“石”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而中国人对石的情感,则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女娲石补天”“精卫填海”“米拜石”“石猴孙悟空”“石头记”等,这些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石的崇敬与喜爱,是基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对生活繁荣的美好追求。 绥德县有着深厚的“石文化”底蕴,有“汉画像石”“石羊阵”“千狮桥”“石牌楼”“四十铺石雕”等丰富的石文化资源,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雕之乡,是名州大地精神文化的物化体现,具有广泛的民族感召力。 六小是一所新建学校,地处城东新区三十里铺大道东头,为与摩崖石刻、黄土风情园、三十里铺大道的“石文化”浑然一体,学校领导反复论证,最终形成共识:构建以“石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深入师生实际,锻造“石文化”内涵 “石文化”艺术是一种发现艺术,是一种心境艺术。它美在自然,美在无瑕,质地美、神韵美、形态美、色彩美、意境美。既有硬朗、坚强、干脆、温润、沉稳、细腻等特性,又谐音“实”,有踏实、诚实、充实、朴实无华、实至名归等寓意,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由此,六小提出“点石成金”的“石文化”办学理念。

梧桐意象与中国文学的悲秋主题

梧桐与中国文学 梧桐是一种落叶乔木,在我国各地皆能见到,所以梧桐是人们最熟悉的树木之一,人们对梧桐的特点和功用,自然就非常了解。如其木材轻软,为制木匣和乐器的良材等。正因为人们对其熟悉,所以梧桐就和中国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梧桐写入了文学作品当中,较早是《诗经?大雅?卷阿》中“凤凰呜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以后梧桐就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而且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常见的抒情意象。最常见的是梧桐和秋风秋雨的结合,出现在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主题当中。 梧桐高大挺拔,是凤凰和蝉的栖身之处,有人认为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梧桐又寓意高洁的品格和忠贞的爱情。像前文所提《诗经?大雅?卷阿》中的诗句,就寓意高洁的品格,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飘荡在山岗;梧桐生长,沐浴着灿烂的朝阳,以此来寓意高洁的品格。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此诗托物言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以此来暗喻自己美好的品格。其实“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省试骐骥长鸣》),又何尝不是孟浩然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呢!孟浩然才华横溢,但几乎终身布衣。此诗用微云和河汉的对比,寓意自身有才见弃。疏雨滴梧桐,既指出遭遇的不幸,也用梧桐寓意自己刚直不阿的美好品格。 梧桐常常寓意忠贞的爱情,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寓意了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他们生前被迫分离,但由于他们互相依恋,双双殉情,非常震撼人心,死后两家合葬。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共长共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就成为了爱情忠贞的寓意。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在这里既是指时间的变化,更是一种爱情的寓意。唐明皇一往情深,在杨贵妃死后,日夜思念。又再如“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鹧鸪天》),梧桐也是爱情的寓意,妻子的离去让词人感到无比痛苦和孤独,就好比鸳鸯分开了一样。

古诗中的动物意象

古诗中的动物意象 1、蝉 (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例5: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客听到蝉鸣而惊,夕阳之蝉,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中,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例6: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例1:“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摘要:中华民族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家、风水、城市和院落的空间模式特性的探讨,指出其共同的特性围合,并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总结出“重生意识”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图式多重围舍。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式与民族性格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重生意识;围合院落;风水协调与传承建筑群落 1中华民族文化特点剖析 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原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引发了许多人士的探讨,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方面是地域环境的原因,也有漫长社会历史的原因,甚至还有人认为是人种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面、南面是“世界屋脊”和云贵高原,西北部是茫茫荒漠。“这一特征的地理格局遏阻了中国人的活动范围,以致形成了狭隘的地理观念,并使中国文化很难与外界文化产生大规模的交流。在这种长期的历史沉积作用下,中国文化日益自我封闭,自我完善,呈现出老成凝重之特点”。另一方面,大约在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脱离了狩猎经济而开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活动,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是引发了中华民族的定居生活。定居生活使以血缘为基础的民族组织得以迅速的发展,并逐步过渡到部落、部落联盟,形成以血缘和地域相统一的生活团体。定居生活方式的发展带来了农业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依赖于农业,依赖于土地,人们的活动范围

也依赖于生他养他的有限土地。这种生活方式使中国人重于安分知足,崇尚和平,对人采取容忍的人生态度。重生意识导致中国人注重感情实利的特点,导致宗教意识的格外淡薄。正因为重生,所以中国人才看重“礼”,看重社会的安定,看重自身的安全,看重人际关系的融洽,看重繁育后代和烹调膳食,看重生活环境的安全感。 2“重生意识”下的中国建筑文化 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传统建 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知道,行为受思想的支配,一个民族的集体思想与其民族性格特征息息相关,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我们发现其鲜明的特征———“围合文化”。中华民 族的重生意识,强烈的家庭观念,导致了中国人内向求静的性格,导致民族危机感的丧失,导致中国人对安全感的格外重视。人们在这种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创造的赖以生活生存的建筑空间,明显地显现出强烈的“围合文化”。住宅以院墙或房间本身围合起来,城市一 般有内外两层城墙,甚至大到一个国家也有城墙———万里长城所围合。 2.1国家围合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国土版图呈现出明显的围合特征。东南面为浩瀚的太平洋,西南面是“世界屋脊”和云贵高原,西北部是茫茫荒漠,剩下的北面是不算太高的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成为一个大豁口,外敌容易从此方向侵入,于是从秦朝开始,国人从渤海之滨到河西走廊修建了延绵近万里的防御工事——长城。这样东南以海洋、西

国内外石头主题公园案例汇总

国内外主要石头主题公园 一、国内石头主题公园 (一)江苏常州石文化主题公园---梦幻石乐园(在建) 占地面积:1200亩。 总体形象:梦寻石缘乐享人生 总体定位:以石文化交流为主题,集石文化创意、观赏石展示交易、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石文化主题休闲旅游目的地。 五大重点项目:太湖之谜、省石巡礼、石头历险记、室内冲浪馆、赏石永久国际会议论坛。 具体内容:常州石文化主题公园是以石文化为主题,集科普探秘、休闲娱乐、观光游览、康体养生、会议度假于一体的主题公园。该园以科技创新、艺术创新为主导,以参与和体验为重点,以景观和娱乐相结合为追求,围绕主题分设了解石园、赏石园、乐石园、鉴石园和享石园等五大园区。每一个园区都有不同的石

文化主题,不同的石园林景色和不同的玩石趣味游乐项目,使游客全方位地感受石文化的深邃和情趣。最终将石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成为“两个中心一个世界”中国乃至全球的观赏石文化创意中心、中国乃至全球的赏石交流交易中心、石文化主题游乐大世界。 (二)珠海横琴岛石博园

国内唯一的石文化公园----珠海石博园开园石博园是一个以石文化为主旨,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石疗保健、石趣饮食、奇石贸易为一体的主题公园。石博园公园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石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把“石头与地球”、“石头与人类生活”、“石头与爱情”、“石头与艺术”、“石头与音乐”、“石头与民俗”等内容充分通过景观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各种演出的演绎方式来表达,以求对石头有一个全新的解读和表达,从而打造一个独特而又充满情趣的的石文化园。石博园将结合功能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构思和造园手法,撷取石文化中最经典的片段,实现现代主题公园创造欢乐、制造欢乐的目的,赋予石头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满足现代人追求新、奇、特的心理,从而创造成功的主题公园。石博园占地30余万平方米,投资1.1亿元人民币,是当今世界后现代主题公园的典型代表,结合了浪漫主义、功能主义、现实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的造园手法,重点演绎了石头与音乐、图腾、宠物、彩绘、科普、拓展、烧烤、爱情、餐饮、保健等方面的亲密本质,可分为罄乐歌舞区、图腾崇拜区、高山流水区、奇石动物区、彩绘广场区、野战拓展区、爱情岛区、石博宴会区、动感时空区、天体浴场区、化石科普区等11个大区。 1、功能分区 公园总体规划将公园分为六个功能区,分别为: (1)入口区 入口区包括入口广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展览馆、商铺等,整体上这一部分的设计风格围绕石文化主题,突出原始粗犷的特点,大门首先要在体量和建筑特色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围墙与整个园区风格一致,生态化。

论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

论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 意象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可以说是由无数意象构建成的艺术殿堂。梧桐,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通的树木,但从意象初创时期的《诗经》一直到清词,“梧桐”意象频繁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具有富贵、祥瑞、爱情、愁苦等审美意蕴。在反复使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文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它与其他意象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复合意象群。用来烘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不同的抒情主题。 标签:意象;梧桐;原型;比兴;意境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是感觉号隋思的具体表现。自刘勰之后,意象得到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在古代诗词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审美意义。梧桐属落叶乔木,茎可高达16米,树皮青绿色、平滑,雌雄同株,常栽于庭院、井台,系观赏树木,古有井桐、金井梧桐之称,又称梧、梓、青梧、桐麻等。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梧桐是一种很普通的树木,但从意象初创时期的《诗经》起一直到清词,“梧桐”意象频繁出现在文人笔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象征意象。 一、梧桐的原型及比兴的审美象征意象 梧桐作为人们喜爱的树木,种植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它最早出现于《诗经·鄌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从这首诗中可见梧桐材质美好而高洁,是造琴的良好木材。桐琴音质清越而悲凉,“弦泛桐材响,杯澄糯酴醇”。古代的琴瑟是一个人高贵身份的象征,弹奏者用它来抒发自己的悲欢离合情怀。如李白《长相思》(其二)“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梧桐可以招致凤凰,是祥瑞的象征。如北宋安徽铜陵人陈翥在其《桐谱·斜源第一》中写道:“夫凤凰,仁瑞之禽也,不止强恶之木。梧桐柔软之木也,皮理细腻而脆,枝杆扶疏而软,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萋萋,雍雍喈喈。”后代文人把梧桐这种象征义发扬光大,出现了许多名篇名句。如诸子百家中的《庄子·秋水》:“夫鸩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里的“鸩雏”是指凤凰一类的鸟,在《晋书》中也有记载,《苻坚载记下》云:“长安又谣日:‘凤凰凤凰止阿房。’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及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最具有艺术魅力的数杜甫的一句名诗:“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自古以来,凤凰是百鸟之王,是真、善、美的化身,梧桐作为它唯一的栖身之地,可说是一种祥瑞树,能给主人带来幸福和好运。所以在古代人们大量种植梧桐,它们或被植于田地、庭院,或种于道路两旁。 爱情是古今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古人常借助不同的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自

石头文化知识

然石材常见的表面加工(Surface Finishing)方法 抛光(Polished): 表面非常的平滑,高度磨光,有镜面效果,有高光泽。花岗岩、大理和石灰石通常是抛光处理,并且需要不同的维护以保持其光泽。 亚光(Honed): 表面平滑,但是低度磨光,产生漫反射,无光泽,不产生镜面效果,无光污染。 粗磨(Rough-Rubbing): 表面简单磨光,把毛板切割过程中形成的机切纹磨没即可,感觉是很粗糙的亚光加工。机切(Machine-Cut): 直接由圆盘锯砂锯或桥切机等设备切割成型,表面较粗糙,带有明显的机切纹路。 酸洗(Pickling): 用强酸腐蚀石材表面,使其有小的腐蚀痕迹,外观比磨光面更为质朴。大部分的石头都可以酸洗,但是最常见的是大理石和石灰石。酸洗也是软化花岗岩光泽的一种方法。荔枝(Bushhammered): 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是用凿子在表面上密密麻麻的凿出小洞,有一模仿水滴经年累月的滴在石头上的一种效果。

菠萝(Picked): 表面比荔枝加工更加的凹凸不平,就像菠萝的表皮一般。 剁斧(Chiselled): 也叫龙眼面,是用斧剁敲在石材表面上,形成非常密集的条状纹理,有些像龙眼表皮的效果。 火烧(Flamed): 表面粗糙。这种表面主要用于室内如地板或作商业大厦的饰面,劳动力成本较高。高温加热之后快速冷却就形成了火烧面。火烧面一般是花岗岩。 开裂(Nature Split): 俗称自然面,其表面粗糙,不过不像火烧那样粗糙。这种表面处理通常是用手工切割或在矿山錾以露出石头自然的开裂面。 翻滚(tumbled): 表面光滑或稍微粗糙,边角光滑且呈破碎状。有几种方法可以达到翻滚效果。20毫米的砖可以在机器里翻滚,3厘米砖也可以翻滚处理,然后分裂成两块砖。大理石和石灰石是翻滚处理的首选材料。 刷洗(Brushed): 表面古旧。处理过程是刷洗石头表面,模仿石头自然的磨损效果。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2011年05月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文/颜红影 摘 要:中国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数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为今天设计师的创作提供深厚的理论依据。本文从传统自然观、礼制思想、宗教、民俗等方面探讨传统建筑反映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哲学;宗教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56-01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中国人民用劳动和智慧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所包涵的精神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流传至今,其睿智精华的部分经过时间的洗涤愈发显现出博大与深厚的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包含的面很广,从哲学到民俗文化,从礼制到宗教等。 一、自然观 中国古代文明是从几千年的农业经济中孕育出来的,中国人对自然充满依赖与敬畏。正是这种依赖与敬畏,使得古代中国产生了崇尚自然、接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中国古代哲学中,“天”指大自然,“天道”即为自然规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天、地、人都统一于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这种观念表现在建筑上,意指人工创造的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合、共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使建筑的布局、形式等跟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说也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比如风水学说中对建筑选址非常讲究,所谓“山环水抱、前山后势”等,都体现了自然环境对建筑的重要性。中国古人强调“师法自然”,把大自然当作老师。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师法自然”的最佳典范。园林虽是人为,却如自然世界的缩影,它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的,具有诗情画意,供人居住、游览的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建筑、生物等科学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传统的自然主义、宗教等哲学观念渗透到园林建设中,以自然天成的形式美展现出来。中国古建筑在审美情趣和创作思路上也极力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例如明朝的天坛祈年殿采用圆形三重檐体制,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很明显的体现出“天圆地方”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二、封建礼制 《乐记》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有别。”这句话的意思是区别等级社会中各阶级阶层的地位,建立起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在儒家思想看来,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制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它具有强制化、普遍化、世俗化的特点,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各个方面。封建礼制对于建筑的制约,体现在建筑的体量大小、空间位置、装饰构件、色彩应用、屋顶式样等多个方面。从皇宫殿堂到官府衙门到平民住宅,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绝不可淆乱。例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在整个建筑群的平面上位于中轴线的中间,体现其地位的尊崇;屋顶形式用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高形制的屋顶;屋顶用金黄色的琉璃瓦装饰,黄色是最为尊贵的颜色,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此外,装饰构件上的龙型图案、龙的雕塑也体现着皇帝贵为“天子”的身份。封建家族中的礼主要体现为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传统的四合院民居的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实际上是宗法伦理中“礼”的体现。在居室建筑的安排上父母居于正屋,并且安排在整个组群的中轴线上,以显示其在家庭地位中的至尊。在正屋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辈居住,称为“厢房”,正房与厢房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与陈设上也有尊卑之分。此外,在四合院的最前面有倒座,最后面有罩房,男仆住倒座,女仆住罩房,男女相见时候非常少。因此,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也反过来被建筑形式所加强。 三、宗教意识 宗教建筑在欧洲建筑中占有主流地位,与此相反,在古代中国神权是低于君权的,因此中国宗教建筑相对于代表君权的建筑而言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中国宗教建筑的艺术风格没有过分地去夸张神的力量来衬托人类的渺小,而是始终保持人的理性,并且人的理性正是儒家所特别重视的。宗教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宗教以道教和佛教为主。中国建筑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其他异族的宗教建筑风格,并经过中国文化的洗礼,成为中国特有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国现存的宗教建筑中,佛教寺庙占多数。佛教建筑有塔、寺、石窟三种主要类型,佛教意识决定并影响着佛教建筑的特点。如佛塔的层层向上的形式,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上苍,代表佛教徒摆脱现世苦难、向往天国的愿望。莲花寓意佛地净土的洁净高雅,是佛教建筑中的常用装饰图。放生池是佛家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体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由殷商时期的鬼神自然崇拜,战国时期的方术和神仙信仰以及两汉时期的黄老学说糅合而成的。道教信奉“阴阳八卦”和“五行”学说,道教的宫观建筑就是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 四、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民俗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诞生于百姓市井、发展于民间,相对于作为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民俗文化更加自由、生动、富有世俗的生活气息。它往往源自民间的生产活动、民俗活动,因此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映射到建筑领域,则体现在建筑的门窗形式、围墙的形式、屋顶形式、装饰手法等。有些建筑的功能和形制就直接来源于民俗文化,比如宗庙和家祠的建立,源于人们对祖先的膜拜;戏台的搭建,是因为人们对戏剧等民俗活动的热爱。民俗文化在建筑装饰上面得到尤为鲜明的体现,建筑装饰中的木雕、砖雕、绘画等的题材多源自于一些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戏剧题材,如白蛇传;更多的是用隐喻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常见的有“三羊开泰”、“五蝠捧寿”等。 结语: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是同西方建筑完全不同的一个伟大的建筑体系。它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是现代建筑师,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在创作时取之不尽的源泉。传统建筑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精神财富,我们有义务将其深刻领会并传递下去。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美术学院作者简介:颜红影(1982— ),女,宿州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6. [3]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商业文化 156 2011.05

梧桐意象解读

梧桐意象解读 内容简介:本教案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适度点拨讲解,引导学生品评鉴赏丰富典型的古典诗词佳句,让他们感知到梧桐这一诗歌意象所蕴含的凄清悲凉的象征意义,以及被人们赋予的刚强正直的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把握“梧桐”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意蕴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赏析中国古典诗词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探究式阅读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教师提问: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以往学习中国古代诗词的过程中,我们都接触过哪些常见意象? (一)提示:这种意象可以是一种植物,一种动物,甚至是一种象征性的动作形态。 (二)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然后自由发言 学生甲:月亮,在我国古代诗词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手法。 学生乙:说的对,“对月怀乡,对月思人“,月亮经常与离情别绪联系在一起。 学生丁:“岁寒四友”,松、竹、梅、兰,它们是品行高洁的象征。

关于建筑隐喻的分析

关于建筑隐喻的分析 引言:任何人造的实在的形态都是某种隐喻观念的物化,因为制作这种形态本身既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这中目的性既是它的隐喻意义。正如《易经》中所说:“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隐喻是超越形态之上的精神内涵,它是创造形态的“道”,形态本身既是“器”。 一、建筑隐喻的基础 建筑的隐喻是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建筑的隐喻基本取决于人的生理、心理交互作用。一条曲线与一条直线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是不同的,尽管在更高层次上隐喻性依赖于某种文化背景,更有可能产生于某种联系与联想。但是,它与语言的产生有一点是一致的,这就是部分依赖于人的生理特质。建筑的隐喻性与文字更有些类似,语言是诸于人类的听觉,而建筑的隐喻与文字是诸于人类的视觉。但是建筑隐喻与文字一样,必须通过语言才能完成思维过程,这一点是理解建筑的隐喻性的关键之处。建筑的隐喻性包含着某个时代的或个人独特的各种建筑意象构成结构及形态基本特征,对于同一时代的建筑,由于社会交往的网络的关系,一般会形成大致类似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就作为这个时代的建筑隐喻而被社会通过并一代代人传递下来。对于产生各种不同意象从而具有不同隐喻现象的建筑,以隐喻系统来把握,具有便利性和逻辑性。https://www.360docs.net/doc/4315296831.html, 1.生理和心理基础 ⑴心理时间与空间 现代生理心理学的大量实验,揭示出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感受,人的心里活动就是以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个性为基础的。建筑的隐喻概念是由一定的空间形态引发的,许多形态与人存在着相应的心理效应和认知的关系,这是一种中介,由之建立起形态与人的隐喻对照关系。一些特定形态与隐喻概念存在由复杂因素造成的对应关系。不可预测的、迷惑的、奇异的形态造成人的长时间持续的心态紧张和难以理解,这样的心理效应与人的“奥秘”、“高不可攀”、“超凡”等概念所对应的心理效应是一致的,那么某种似乎怪诞的、神奇的建筑形态显示着深刻的思想就可以理解了。显然,离开了相应的心理效应和认知关系,隐喻就无法成立。空间也同样使隐喻引导着对情境的理解,例如有些纪念性的建筑,并不是靠高大的形态取得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而是靠整个环境的肃穆、严谨的意象来达到既平易近人又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动,由之获得纪念的隐喻效应。 ⑵隐喻的变化与多义性 隐喻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模式有些会失去它们本来的力量,这可以用“老化”来形容。由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隐喻一般让人易于理解,这种公用隐喻的起源的研究涉及宗教、文化史。由建筑师自己把一种形态作为某种深意的隐喻,则是一种私设的隐喻。尽管这种隐喻也许带有某些人们共同经验的成分。 对隐喻的多义性理解决定于人类的经验差异,在建筑中隐喻的概念是由形态来确定和显示,并通过人的经验与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的多义性就是必然的了。例如,在古代西方教堂中有前廊

诗经里的石文化

古 首先对题目解释一下,古风指夏楚古风俗,古石指汉江穿心石,古节日指襄阳穿天节,古诗歌指《诗经·汉广》,他们都与中华石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夏楚是两个古老的民族,楚族又算是夏族的一个分支,这两个古老的民族都先后在汉水流域的土地上生存繁衍,其古风俗至今仍活跃在华夏荆楚。夏民族认为,石头是神性的物质,有崇石的习俗,据《书经·夏书·禹贡》载:“厥贡,……铅松怪石”。说明夏禹本人也十分尊崇石头,并把“怪石”同金属、木材一起列为必须的贡品了。因而产生了夏禹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神话传说。又传说夏禹的母亲吞薏苡(一年生草,叶狭长,有平行脉,花生于叶腋,果实椭圆,其仁白色,可杂米中作粥饭及磨面,并入药。)而生夏禹。这种传说就使居住在汉水边的古襄阳的人们形成了一种风俗,就是春天里人们在汉江边寻找有孔窍的石子,用丝线穿起来,戴在妇女的头上,祈求生子、吉祥。大人们喜爱小孩子,希望长大以后有所作为,也有用薏苡草作丝、汉江穿心石作珠,戴在小孩腕上的,意在消灾避邪,健康成长。这就演变成了后来的珍珠项链、玉坠和手镯。这种习俗,传下来就产生了郑交甫在万山(汉水南岸,古襄阳人最早居住地)遇汉水女神(江妃二女)赠佩珠定情的神话传说,也就有了以此为背景的古诗歌《汉广》和到现在仍然流行的男女结婚时互赠戒指和项链的风俗。 汉江穿心石在宋代杜馆所著《云林石谱》和明代林有麟所著《素园石谱》等典籍中都有描述。《云林石谱》:“襄州江水中多出穿心石,色青黑而小,中又小窍。土人每因春时向水中摸之,以卜子息,……”明代袁中朗和黄亚夫分别诗咏穿心石。袁中朗咏: 溪上望穿石,欹悬如瓮子。 石底望溪山,山山如镜里。 平平翠叠中,一峰夭矫起。 淡与奇相值,幽艳忽无比。 鬼斧凿天真,刻意出新诡。 一处勾玲珑,千崖璨花蕊。 虚空不受云,飞仙无停趾。 唯有地籁风,终古来游止…… 黄亚夫咏: 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莓台。 钩廉坐对心语口,曾见汉家池馆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