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博物馆考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博物馆青铜器考察报告
姓名学号
在周末闲暇之余,我特意去了西湖文化广场。由于浙博的位置相对较偏,所以并不惹人注意。然而当我走进武林馆的时候,我突然感受到了这些几千年先秦历史文物的分量。他们只是静静地躺着,却一个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
为了了解青铜器,我一进展馆的大门,便径直来到一楼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距今7000年-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以及良渚文化的遗物。
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地的文化比中原地带落后不少。所以相对中原地区而言,越地的青铜器并没有显著的地方特色。然而浙博收藏的文物之中却有非常精妙,乃至令人叹为观止的青铜器。
在青铜器中最常见的自然是青铜鼎了。在浙博中也是收藏了各种各样的青铜鼎。从普通的青铜鼎,到蟠螭纹、弦纹、螭纹、兽面纹等等。下图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青铜鼎,它们除了花纹不同外,在结构、大小、用处上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三足两耳。其中我最欣赏的是第五张兽面纹青铜鼎。它的做工相较于前四更为精巧细腻。这些鼎外观上的变更,也使得鼎从烹饪只用外延伸到了权利地位的象征。
除了鼎以外,铙和甬钟也是主要的青铜器之一。铙作为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这些打击乐器在后来,以编排的方式体现身份地位。
下图的青铜铙官方介绍为:甬中空与内腔通,甬上有干无旋,篆.舞.甬各部饰云雷纹,为出土铜器中罕见。无铭。两范合铸,孤子,干饰云雷纹和凸起的三角形钩纹。甬上端两面各有兽目状的乳钉一对。铙体两面都有圆枚,枚饰圆涡纹。鼓.篆.甬各部所饰云雷纹结构严谨。可见该铙的精致罕见之处。
在参观之中,我还看到了几件让我过目不忘的展品。其中之一就是下图的战国螭纹提梁铜盉。
它是提梁式三足盉,盉身呈扁圆形,周身饰凸
弦纹四道,上下两段各饰由三角形蝉纹交错组成的
纹带一道,中段饰细密的蟠螭纹。盉嘴为立体的螭
首,螭首两侧及后顶加塑小型圆雕蟠螭四组。覆盘
式顶盖。盖顶以菱形几何图案为地纹,堆塑十一螭、十六兽。提梁截面呈八角形,背部有透剔的扉棱状背鳍。三足作蹄形,前两足与后足成等腰三角形分列,每足上段饰蟠螭十二条,外侧立塑一小虎。
这个盉做工之精细,已经不能用瞠目结舌来形容。古人对螭的迷恋程度也充分的体现出来。作为龙之九子之一,它暗示着身份的象征。所以从盉嘴到背部,处处都是螭纹。
我还发现了精美的凤鸟纹青铜插座。它由承插柱、座体和垫脚三部分组成。
承插柱上段为四面八角体,下段弧扩成四面
体,中空,四面各饰螭首相背的蟠螭二条。座体
每面饰阴刻宽体凤鸟纹六组,原镶嵌绿松石,已
脱落。座体四角以跪俑为垫脚,跪俑背部有圆形
榫孔,与座底的凸榫相吻。
跪俑身饰云雷纹,双手和两膝着地,引颈昂首,头戴翘角状额饰。插座制作精美,座体内灌注铅汁,使插座十分稳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精巧特别的战国伎乐铜房屋模型。
平面作长方形,三开间,三进深。南面敞开,
无墙、门,立圆形明柱两根。东西两面为长方格
透空落地式立壁。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小窗。
四角攒尖顶,顶心立一八角柱,柱顶塑一大尾鸠,
柱身中空,但不与屋顶相通。屋下有四阶。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勾连回纹,八角柱各面饰S形勾连云纹。室内跪坐六人,束发裸身。二人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其他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执槌作击拍鼓状,
或执小棍作击筑状,当为乐师。
将人物场景能够变成青铜来作为展示,就像我们如今的摄影一般,只是当时的条件的限制,然而古人却想出了这样的方法,真的是不得不佩服。
这次参观,我看到了很多商周文化的特色,也看到了浙江这块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地,它孕育着我们成长。文化是一代代传承的,正是如此,这些青铜文化是文明的发源处,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学习这些文化,对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传统都会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