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的参数与计算
![齿轮的参数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3238003bed5b9f3f90f1c39.png)
齿轮基本参数:1、齿数Z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以齿数多一些为好,小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
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
为使齿轮免于根切,对于α=20o的标准支持圆柱齿轮,应取z1≥17。
Z2=u·z1。
2、压力角α rb=rcosα=1/2mzcosα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P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
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
在某些场合也有采用α=14.5°、15°、22.50°及25°等情况。
3、模数m=p/ π齿轮的分度圆是设计、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基准,而齿轮分度圆的周长=πd =z p模数m是决定齿轮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
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大,则其尺寸也大。
4、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h*a 、C*两齿轮啮合时,总是一个齿轮的齿顶进入另一个齿轮的齿根,为了防止热膨胀顶死和具有储成润滑油的空间,要求齿根高大于齿顶高。
为次引入了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正常齿:h*a =1;C*=0.25 短齿:h*a =0.8;C*=0.3一般的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的条件是: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一、60°牙型的外螺纹中径计算及公差(国标GB 197/196)a. 中径基本尺寸计算:螺纹中径的基本尺寸=螺纹大径-螺距×系数值公式表示:d/D-P×0.6495例:外螺纹M8螺纹中径的计算8-1.25×0.6495=8-0.8119≈7.188b.常用的6h外螺纹中径公差(以螺距为基准)上限值为‖0‖下限值为P0.8-0.095 P1.00-0.112 P1.25-0.118P1.5-0.132 P1.75-0.150 P2.0-0.16P2.5-0.17上限计算公式即基本尺寸,下限值计算公式d2-hes-Td2即中径基本尺寸-偏差-公差M8的6h级中径公差值:上限值7.188 下限值:7.188-0.118=7.07C常用的6g级外螺纹中径基本偏差: (以螺距为基准)P 0.80-0.024 P 1.00-0.026 P1.25-0.028 P1.5-0.032P1.75-0.034 P2-0.038 P2.5-0.042上限值计算公式d2-ges即基本尺寸-偏差下限值计算公式d2-ges-Td2即基本尺寸-偏差-公差例M8的6g级中径公差值:上限值7.188-0.028=7.16下限值:7.188-0.028-0.118=7.042注:①以上的螺纹公差是以粗牙为准,对细牙的螺纹公差相应有些变化,但均只是公差变大,所以按此控制不会越出规范界限,故在上述中未一一标出.②螺纹的光杆坯径尺寸在生产实际中根据设计要求的精度和螺纹加工设备的挤压力的不同而相应比设计螺纹中径尺寸加大0.04—0.08之间,为螺纹光杆坯径值,例我们公司的M8外螺纹6g级的螺纹光杆坯径实在7.08—7.13即在此范围.③考虑到生产过程的需要外螺纹在实际生产的未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中径控制下限应尽量保持在6h级为准二、60°内螺纹中径计算及公差(GB 197 /196)a. 6H级螺纹中径公差(以螺距为基准)上限值:P0.8+0.125 P1.00+0.150 P1.25+0.16 P1.5+0.180P1.25+0.00 P2.0+0.212 P2.5+0.224下限值为‖0‖,上限值计算公式2+TD2即基本尺寸+公差例:M8-6H内螺纹中径为:7.188+0.160=7.348 上限值:7.188为下限值b. 内螺纹的中径基本尺寸计算公式与外螺纹相同即D2=D-P×0.6495即内螺纹中径螺纹大径-螺距×系数值c. 6G级螺纹中径基本偏差E1(以螺距为基准)P0.8+0.024 P1.00+0.026 P1.25+0.028 P1.5+0.032P1.75+0.034 P1.00+0.026 P2.5+0.042例:M8 6G级内螺纹中径上限值:7.188+0.026+0.16=7.374下限值:7.188+0.026=7.214上限值公式2+GE1+TD2即中径基本尺寸+偏差+公差下限值公式2+GE1即中径尺寸+偏差三、外螺纹大径的计算及公差(GB 197/196)a. 外螺纹的6h大径上限值即螺纹直径值例M8为φ8.00上限值公差为‖0‖b. 外螺纹的6h级大径下限值公差(以螺距为基准)P0.8-0.15 P1.00-0.18 P1.25-0.212 P1.5-0.236 P1.75-0.265P2.0-0.28 P2.5-0.335大径下限计算公式:d-Td 即螺纹大径基本尺寸-公差例:M8外螺纹6h大径尺寸:上限为φ8,下限为φ8-0.212=φ7.788c. 外螺纹6g级大径的计算与公差6g级外螺纹的基准偏差(以螺距为基准)P0.8-0.024 P1.00-0.026 P1.25-0.028 P1.5-0.032 P1.25-0.024 P1.75 –0.034 P2.0-0.038 P2.5-0.042上限计算公式d-ges 即螺纹大径基本尺寸-基准偏差下限计算公式d-ges-Td 即螺纹大径基本尺寸-基准偏差-公差例: M8 外螺纹6g级大径上限值φ8-0.028=φ7.972下限值φ8-0.028-0.212=φ7.76注:①螺纹的大径是由螺纹光杆坯径及搓丝板/滚丝轮的牙型磨损程度来决定的,而且其数值在同样毛坯及螺纹加工工具的基础上与螺纹中径成反比出现即中径小则大径大,反之中径大则大径小.②对需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加工的零件,考虑到加工过程的关系实际生产时应将螺纹大径控制在6h级的下限值加0.04mm以上,如M8的外螺纹在搓(滚)丝的大径应保证在φ7.83以上和7.95以下为宜.四、内螺纹小径的计算与公差a. 内螺纹小径的基本尺寸计算(D1)径基本尺寸=内螺纹基本尺寸-螺距×系数例:内螺纹M8的小径基本尺寸8-1.25×1.0825=6.646875≈6.647b. 内螺纹6H级的小径公差(以螺距为基准)及小径值计算P0.8 +0. 2 P1.0 +0. 236 P1.25 +0.265 P1.5 +0.3 P1.75 +0.335P2.0 +0.375 P2.5 +0.48内螺纹6H级的下限偏差公式D1+HE1即内螺纹小径基本尺寸+偏差注:6H级的下偏值为―0‖内螺纹6H级的上限值计算公式=D1+HE1+TD1即内螺纹小径基本尺寸+偏差+公差例:6H级M8内螺纹小径的上限值6.647+0=6.6476H级M8内螺纹小径的下限值6.647+0+0.265=6.912c. 内螺纹6G级的小径基本偏差(以螺距为基准)及小径值计算P0.8 +0.024 P1.0 +0.026 P1.25 +0.028 P1.5 +0.032 P1.75 +0.034P2.0 +0.038 P2.5 +0.042内螺纹6G级的小径下限值公式=D1+GE1即内螺纹基本尺寸+偏差例: 6G级M8内螺纹小径的下限值6.647+0.028=6.6756G级M8内螺纹小径的上限值公式D1+GE1+TD1即内螺纹基本尺寸+偏差+公差例: 6G级M8内螺纹小径的上限值是6.647+0.028+0.265=6.94注:①内螺纹的牙高直接关系到内螺纹的承载力矩的大小,故在毛坯生产中应尽量在其6H级上限值以内②在内螺纹的加工过程中,内螺纹小径越小会给加工具——丝锥的使用效益有所影响.从使用的角度讲是小径越小越好,但综合考虑时一般采用小径的在中限至上限值之间,如果是铸铁或铝件时应采用小径的下限值至中限值之间③内螺纹6G级的小径在毛坯生产中可按6H级执行,其精度等级主要考虑螺纹中径的镀层,故只在螺纹加工时考虑丝锥的中径尺寸而不必考虑光孔的小径。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644dfec28ea81c758f578fc.png)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齿数z z=d/m=πd/p分度圆直径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高ha ha=m=p/π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πm/2中心距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 =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20°。
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力角?=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
齿轮计算公式大全
![齿轮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b8940d008a1284ac8504370.png)
齿轮计算公式大全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比如:M4 32齿34*3.5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7=9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决定齿轮大小的两大要素是模数和齿数、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与模数(端面)的乘积。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8a43d3da45177232f60a2e6.png)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齿数z z=d/m=πd/p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高ha ha=m=p/π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π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20°。
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 是多少?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力角=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
齿轮的计算公式表
![齿轮的计算公式表](https://img.taocdn.com/s3/m/8464b8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c.png)
齿轮的计算公式表一、齿轮的基本概念齿轮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由齿轮和齿轮相互啮合传递力和运动的装置。
齿轮通常由两个或多个相互啮合的轮齿组成,通过齿面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力量。
二、齿轮的模数(Module)齿轮的模数是指每个齿轮齿数除以齿轮直径的比值。
模数的单位是毫米(mm)。
计算公式为:模数=齿轮齿数/齿轮直径。
三、齿轮的齿数(Number of Teeth)齿轮的齿数是指齿轮上的齿的数量。
齿数决定了齿轮的大小和传动比。
计算公式为:齿轮齿数=齿轮直径×π/模数。
四、齿轮的变位系数(Shift Coefficient)齿轮的变位系数是指齿轮齿顶高度与模数之比。
变位系数的大小决定了齿轮齿形的变化。
计算公式为:变位系数=齿轮齿顶高度/模数。
五、齿轮的压力角(Pressure Angle)齿轮的压力角是指齿轮齿廓与径向线的夹角。
压力角的大小会影响齿轮传动的强度和平稳性。
常用的压力角有20度和14.5度两种。
六、齿轮的齿顶高度(Addendum Height)齿轮的齿顶高度是指齿轮齿顶到齿轮基圆的距离。
齿顶高度的大小决定了齿轮齿形的形状和强度。
计算公式为:齿顶高度=模数+齿轮齿顶圆角半径。
七、齿轮的齿根高度(Dedendum Height)齿轮的齿根高度是指齿轮齿根到齿轮基圆的距离。
齿根高度的大小决定了齿轮齿形的形状和强度。
计算公式为:齿根高度=1.25×模数。
八、齿轮的齿宽(Face Width)齿轮的齿宽是指齿轮齿的宽度。
齿宽的大小决定了齿轮的强度和传动能力。
计算公式为:齿宽=传动功率/齿轮转速。
九、齿轮的齿廓曲线齿轮的齿廓曲线是指齿轮齿的截面曲线。
常见的齿廓曲线有圆弧齿廓、渐开线齿廓和直线齿廓。
不同的齿廓曲线适用于不同的传动方式和工作条件。
十、齿轮的传动比(Gear Ratio)齿轮的传动比是指驱动齿轮的转速与被驱动齿轮的转速之比。
传动比决定了齿轮传动的速度和力量变化。
计算公式为:传动比=驱动齿轮齿数/被驱动齿轮齿数。
齿轮计算公式
![齿轮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3ce315233687e21af45a992.png)
齿轮计算公式1 齿轮模数:m=p/π齿轮模数m=齿距p 除以3.14测绘时的简易计算m=齿顶圆直径(外径)d 除以(齿数z+2)2 齿轮分度圆直径:d=mz分度圆直径d=模数m 乘以齿数z3 齿轮压力角: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为20度压力角标准为20度其他还有14.5度17.5度15度25度和28度4 齿轮变位系数: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刀具中心线不与齿轮的分度圆相切,刀具中心与齿轮的分度圆的距离除以模数所得的商就是齿轮的变位系数。
刀具中心线在齿轮的分度圆之外,为正变位,变位系数为正,反之为负。
注:一般一对齿轮啮合一大一小相差悬殊时,小齿轮要做正变位,大齿轮做负变位,以保证它们的使用寿命比较均衡5 齿轮跨齿数:k=zα/180+0.5跨齿数k=齿数x压力角/180+0.5 (注:必须四舍五入取整数)6 齿轮公法线长度直齿公式Wk=mcosα[(k-0.5)π+zinva]简化为;Wk=m[2.9521*(k-0.5)+0.014z]斜齿公式Wk=mcosα[(k-0.5)π+zinva]+2xtanα α=20时tanα-α=0.01490438其中:α= 压力角标准为20度其他还有14.5度17.5度15度25度和28度K = 跨齿数X=变位系数invα=tan(α)-α7 齿轮齿跳Fr一般为0.025 (表示各齿跳动公差)8 齿轮齿向Fβ一般为0.008 (表示各齿向公差)9 齿轮齿形Ff 一般为0.008 (表示各齿形状大小公差)10 齿轮齿距p=πm m 模数11 齿轮齿顶高ha=ha*m12 齿轮齿根高hf=(ha*+c*)m13 齿轮齿顶圆直径da=(d+2ha) d :分度圆直径ha ;齿顶高14 齿轮齿根圆直径df=d-2hf=(z-2ha-2ca*)m15 中心距a=(d1+d2)/2=(z1+z2)m/2 d1和d2配对的两个齿轮分度圆直径;z1和z2两齿轮齿数。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知识讲解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bfee5b5998fcc22bdd10d3e.png)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13-1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 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 = 40 mm ,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20。
处的半径r 和曲率半径p的大小。
13-3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 da = 106.40 mm ,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 z i = 22、z 2 =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i = 240 mm ,大 齿轮全齿高h = 22.5 mm ,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模数 m m=p/n =d/z=da/(z+2)(d 为分度圆直径齿距 P p= n m=t d/z 齿数 z z=d/m=n d/p 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 da da=m(z+2)=d+2m=p(z+2)/ n 齿根圆直径 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咼 ha ha=m=p/n 齿根高 hf hf=1.25m齿高 h h=2.25m 齿厚 s s=p/2= n 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 k k=z/9+0.5公法线长度ww=m[2.9521(k-0.5)+0.014z]模数齿轮计算公式 ,z 为齿数)13-5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 i = 19、Z2 = 81,模数m= 5 mm,压力角=20°若将其安装成a' = 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 = 21、Z2 = 66,模数m =3.5 mm,压力角 =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8aefcf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e.png)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一、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
1. 模数(m)- 定义:齿距p与圆周率π的比值,即m = (p)/(π),单位为mm。
它是决定齿轮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模数越大,齿轮的尺寸越大,轮齿也越粗壮。
2. 压力角(α)- 标准值:一般取α = 20^∘。
它是在节点处,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压力线)与两节圆的公切线(节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3. 齿数(z)- 表示齿轮轮齿的个数。
4. 分度圆直径(d)- 计算公式:d = mz。
分度圆是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
5. 齿顶高(ha)- 计算公式:ha = m。
齿顶圆到分度圆的径向距离。
6. 齿根高(hf)- 计算公式:hf=(h_a^*+c^*)m,对于标准齿轮h_a^*=1,c^*=0.25(h_a^*为齿顶高系数,c^*为顶隙系数),所以hf = 1.25m。
齿根圆到分度圆的径向距离。
7. 齿全高(h)- 计算公式:h=h_a+h_f=2.25m。
齿顶圆到齿根圆的径向距离。
8. 齿顶圆直径(da)- 计算公式:da = d + 2h_a=m(z + 2)。
9. 齿根圆直径(df)- 计算公式:df=d - 2h_f=m(z- 2.5)。
10. 基圆直径(db)- 计算公式:db = dcosα=mzcosα。
基圆是形成渐开线的发生圆。
11. 中心距(a)- 对于标准安装的标准齿轮(两个齿轮的分度圆相切),计算公式:a=frac{d_1+d_2}{2}=frac{m(z_1+z_2)}{2}。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5299d48aeaad1f347933fa4.png)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n =d/z=da/(z+2)(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 n m=t d/z齿数Z z=d/m=n d/p分度圆直径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 n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咼ha ha=m=p/n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 n m/2中心距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 40 mm ,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 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p的大小。
13-3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a = 106.40 mm ,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i= 22、Z2=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i= 240 mm ,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 19、Z2= 81,模数m= 5 mm,压力角«= 20°若将其安装成a'= 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 = 21、Z2= 66,模数m = 3.5 mm ,压力角□= 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i= 77.5 mm,齿数z1=29。
各种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大全
![各种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48b535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b.png)
各种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大全在机械设计中,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元件,用于传递转动动力和转矩。
为了正确设计和计算齿轮,需要考虑多种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齿轮参数计算公式:1. 齿轮模数 (Module,m):齿轮模数是齿轮齿数与齿轮直径的比值。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m=d/z其中,d为齿轮直径,z为齿数。
2. 齿轮转数比 (Gear Ratio,i):齿轮转数比是齿轮齿数比值的倒数。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i=(z2/z1)其中,z1为驱动齿轮齿数,z2为被驱动齿轮齿数。
3. 齿轮中心距 (Center Distance,a):齿轮中心距是两个相互啮合齿轮轴线的距离。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a=(d1+d2)/2其中,d1和d2为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的直径。
4. 模数系数 (Addendum,h_a):模数系数是齿轮齿距与模数的比值。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h_a=m5. 齿距 (Pitch,p):齿距是相邻齿轮齿顶间的距离。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p = (π * m) / cos(β)其中,π为圆周率,β为压力角。
6. 压力角 (Pressure Angle,α):压力角是齿轮齿面和轴线的夹角。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tan(α) = (h_a * π) / p7. 整体高度 (Whole Depth,h_t):整体高度是齿距与模数系数的乘积。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h_t=m*2.258. 齿顶高度 (Addendum,h_a):齿顶高度是齿距与模数系数的乘积。
h_a=m*19. 齿根高度 (Dedendum,h_f):齿根高度是齿距与模数系数的乘积。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h_f=m*1.2510. 齿顶间隙 (Addendum,c):齿顶间隙是两个相互啮合齿轮齿顶间的距离。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c=0.25*m这些公式基本涵盖了齿轮设计和计算中的常见参数。
通过按照这些公式计算,可以确定齿轮的各种尺寸和几何特性,以确保齿轮能够正确工作并传递所需的转动动力和转矩。
齿轮参数计算
![齿轮参数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05f66d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1.png)
齿轮参数计算齿轮参数计算一般包括模数、齿数、齿距、螺旋角、压力角、齿宽等基本参数的计算。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齿轮参数计算方法:1. 模数计算方法模数是齿轮参数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代表着齿轮齿数和齿轮直径的大小。
通常,模数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载荷、转速、材料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m = (πd) / z其中,m表示模数,d表示齿轮的直径,z表示齿数。
2. 齿数计算方法齿数是齿轮参数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代表着齿轮传递动力的能力。
通常,齿数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包络线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z = πd / m其中,z表示齿数,d表示齿轮的直径,m表示模数。
3. 齿距计算方法齿距是齿轮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参数,它代表着相邻齿轮齿槽之间的距离。
通常,齿距的计算需要考虑齿数、压力角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πm / sinα其中,P表示齿距,m表示模数,α表示压力角。
4. 螺旋角计算方法螺旋角是齿轮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参数,它代表着齿轮齿面旋转角度与轴线的夹角。
通常,螺旋角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垂直距离、齿距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β= arctan L / (πD)其中,β表示螺旋角,L表示齿距,D表示齿轮的直径。
5. 压力角计算方法压力角是齿轮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参数,它代表着齿轮齿面最大载荷的方向。
通常,压力角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载荷、齿距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osα= (m cosβ) / (z + 2)其中,α表示压力角,m表示模数,β表示螺旋角,z表示齿数。
6. 齿宽计算方法齿宽是齿轮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参数,它代表着齿轮受力面的宽度。
通常,齿宽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载荷、转速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b = (2Ft / πτb) (1 / sinα)其中,b表示齿宽,Ft表示齿轮扭矩,τb表示齿轮受力面的切向应力,α表示压力角。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fb42c6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8.png)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元件,用于将动力传递给其他机械部件。
在设计和计算齿轮系统时,需要考虑一些参数,以确保齿轮的正常运转和传动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齿轮参数计算公式。
1. 齿轮模数(Module):齿轮的模数是齿轮齿数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之比。
模数的计算公式为:M = D / Z,其中M为模数,D为齿轮的
分度圆直径,Z为齿轮的齿数。
2. 齿轮轮齿高度(Tooth Height):齿轮的轮齿高度是齿轮的齿顶到齿谷的距离。
轮齿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 = 2.25 * M,其中H为轮齿高度,M为模数。
3. 齿轮齿顶高度(Addendum):齿轮的齿顶高度是齿顶到分度圆的距离。
齿顶高度的计算公式为:A = M,其中A为齿顶高度,M为模数。
4. 齿轮齿根高度(Dedendum):齿轮的齿根高度是齿根到分度圆的距离。
齿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B = 1.25 * M,其中B为齿根高度,M
为模数。
5. 齿轮齿宽度(Face Width):齿轮的齿宽度是齿轮齿条的宽度。
齿宽度的计算公式为:F = K * M,其中F为齿宽度,K为齿宽系数,
通常取1.5-2。
6. 齿轮模数和齿数的关系:齿轮的模数和齿数是相互关联的。
齿数的计算公式为:Z = π * D / M,其中Z为齿数,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为模数。
以上是齿轮参数计算的一些常用公式,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传动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确保齿轮的正常工作和传递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齿轮的强度、齿面硬度等参数,以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
齿轮各部分计算公式
![齿轮各部分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d2169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0.png)
齿轮各部分计算公式
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由于其结构复杂,设计计算也相对繁琐。
下面将介绍齿轮各部分的计算公式,包括齿数计算、模数计算、齿廓曲线计算等。
一、齿数计算公式:
齿数是齿轮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一般情况下,要求输入齿轮中心距、模数和齿数,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另一个齿轮的齿数。
1.齿数计算公式:
n=(πd)/m
其中,n为齿数,d为齿轮的规定直径,m为模数。
2.齿轮中心距计算公式:
a=m(z1+z2)/2
其中,a为齿轮中心距,m为模数,z1、z2为两个齿轮的齿数。
二、模数计算公式:
模数是齿轮设计中重要的参数之一,是决定齿轮尺寸的关键。
1.模数计算公式:
m=d/z
其中,m为模数,d为齿轮的规定直径,z为齿数。
三、齿廓曲线计算公式:
齿廓曲线是描述齿轮齿形的曲线,常用的齿廓曲线有圆弧、渐开线等。
1.圆弧齿廓曲线计算公式:
y = r - (r' + r' tanα)
其中,y为齿廓偏差,r为齿轮基圆半径,r'为齿轮分度圆半径,α
为压力角。
2.渐开线齿廓曲线计算公式:
x = (r + r α) cosθ + m tanθ - m tanα
其中,x为齿廓偏差,r为齿轮基圆半径,α为压力角,θ为齿廓角。
以上仅是齿轮计算中的一部分公式,实际的齿轮设计计算还需要考虑
到材料强度、结构刚度等因素。
此外,齿轮的传动特性、工作精度也需要
在设计时进行综合考虑。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知识讲解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6b207278762caaedd33d4d9.png)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齿数z z=d/m=πd/p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高ha ha=m=p/π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π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α=20°。
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 =3.5 mm,压力角α=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292cffb51e79b8969022643.png)
欢迎共阅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 计算公式 模数m m=p/π=d/z=da/(z+2) (d 为分度圆直径,z 为齿数) 齿距p p=πm=πd/z 齿数z z=d/m=πd/p 分度圆直径d d=mz=da-2m 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 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 齿顶高ha ha=m=p/π 齿根高 齿高 齿厚 中心距 跨测齿数13-1 13-2 ρ的大小。
13-3 ,问是哪13-4 ,大13-5 =5 mm ,压力角?=20°。
(径向间隙)13-6 ,模数m =3.5 mm 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 =77.5 mm ,齿数z 1=29。
现要求设计一个大齿轮与其相啮合,传动的安装中心距a =145 mm ,试计算这对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大齿轮的主要尺寸。
13-8 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距p =12.566 mm ,齿数z =25,正常齿制。
求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高以及齿厚。
13-9 当用滚刀或齿条插刀加工标准齿轮时,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怎样确定?当被加工标准齿轮的压力角?=20°、齿顶高因数h a*=0.8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多少?13-10 变位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分度圆直径、齿数、基圆直径与标准齿轮是否一样?13-11 设计用于螺旋输送机的减速器中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
已知传递的功率P=10 kW,小齿轮由电动机驱动,其转速n l=960 r/min,n2=240 r/min。
单向传动,载荷比较平稳。
13-12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两齿轮的齿数z1=35、z2=97,模数m=3 mm,压力?=20°,齿宽b l=动。
180~200 HBSβ=8°6′341)2、3、42)图13-1513-16m=5mm,z1=20,(1(2题13-16图13-17 在一般传动中,如果同时有圆锥齿轮传动和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应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13-18 试设计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一对斜齿轮。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d0983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8.png)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在设计和制造齿轮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来确定齿轮的尺寸和参数。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是进行这些计算的基础,它包括了齿轮的模数、齿数、齿轮直径、齿轮厚度等重要参数的计算公式。
本文将介绍标准齿轮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1. 齿轮的模数计算公式。
齿轮的模数是指齿轮的模具尺寸,是齿轮尺寸设计的基础。
齿轮的模数计算公式为:m = d/z。
其中,m为齿轮的模数,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z为齿轮的齿数。
2. 齿轮的齿数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数是指齿轮上的齿的数量,它直接影响着齿轮的传动比。
齿轮的齿数计算公式为:z = πd/m。
其中,z为齿轮的齿数,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为齿轮的模数。
3. 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计算公式。
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是指齿轮上齿的最大圆直径,是齿轮尺寸设计的重要参数。
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计算公式为:d = mz。
其中,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为齿轮的模数,z为齿轮的齿数。
4. 齿轮的齿轮厚度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轮厚度是指齿轮齿面的厚度,它直接影响着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
齿轮的齿轮厚度计算公式为:h = 2m。
其中,h为齿轮的齿轮厚度,m为齿轮的模数。
5. 齿轮的齿宽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宽是指齿轮齿面的宽度,它直接影响着齿轮的传动能力和工作性能。
齿轮的齿宽计算公式为:b = m(z+2)。
其中,b为齿轮的齿宽,m为齿轮的模数,z为齿轮的齿数。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标准齿轮计算公式在齿轮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性。
掌握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和制造齿轮,确保齿轮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这些公式也为齿轮的参数选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总结。
本文介绍了标准齿轮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包括了齿轮的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齿轮厚度和齿宽的计算公式。
这些计算公式是齿轮设计和制造中的基础,掌握这些公式对于工程师们设计和制造高性能齿轮具有重要意义。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大全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0f969ba4afe04a1b171de09.png)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大全齿轮的基本参数:齿轮的组成结构一般有轮齿、齿槽、端面、法面、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和分度圆。
(1)齿数: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叫齿数,用Z表示。
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开式 (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2)模数由于齿轮的分度直径d可由其周长zp确定,即d = zp/π。
为便于设计、计算、制造和检验,令p/π=m ,m称为齿轮的模数,并已标准化。
它是决定齿轮大小的主要参数。
分度圆直径d=mz,所以m=d/z.(3)压力角α即分度圆压力角,并规定其标准值为α=20,它是决定齿轮齿廓形状的主要参数。
分度圆直径:d=mz/cosβ压力角:rb=rcosα=1/2mzcosα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P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
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
示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
在某些场合也有采用a=°、15°,°及25°等情况。
(4)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h*a、C*两齿轮啮合时,总是一个齿轮的齿顶进入另一个齿轮的齿根,为了防止热膨胀顶死和具有储成润滑油的空间,要求齿根高大于齿顶高。
为此引入了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正常齿: h*a=1 ; C*= 短齿: h*a= ; C*=对相互啮合的齿轮,模数、压力角必须相等。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对单个齿轮而言即为齿形角)为20°1. 内齿模数齿轮2. 直齿模数齿轮3. 斜齿模数齿轮4. 伞齿模数齿轮5. 变位模数齿轮6. 直齿径节齿轮7. 斜齿径节齿轮8. 齿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齿数z z=d/m=πd/p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高ha ha=m=p/π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π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α=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 =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α=20°。
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力角α=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
现要求设计一个大齿轮与其相啮合,传动的安装中心距a=145 mm,试计算这对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大齿轮的主要尺寸。
13-8 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距p=12.566 mm,齿数z=25,正常齿制。
求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高以及齿厚。
13-9 当用滚刀或齿条插刀加工标准齿轮时,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怎样确定?当被加工标准齿轮的压力角α=20°、齿顶高因数h a*=0.8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多少?13-10 变位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分度圆直径、齿数、基圆直径与标准齿轮是否一样?13-11 设计用于螺旋输送机的减速器中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
已知传递的功率P=10 kW,小齿轮由电动机驱动,其转速n l=960 r/min,n2=240 r/min。
单向传动,载荷比较平稳。
13-12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两齿轮的齿数z1=35、z2=97,模数m=3 mm,压力α=20°,齿宽b l=110 mm、b2=105 mm,转速n1=720 r/min,单向传动,载荷中等冲击。
减速器由电动机驱动。
两齿轮均用45钢,小齿轮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20-250HBS,大齿轮正火处理,齿面硬度180~200 HBS。
试确定这对齿轮允许传递的功率。
13-13 已知一对正常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m=3 mm,齿数z1=23、z2=76,分度圆螺旋角β=8°6´34″。
试求其中心距、端面压力角、当量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
13-14 图示为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1)已知主动轮1的螺旋角旋向及转向,为了使轮2和轮3的中间轴的轴向力最小,试确定轮2、3、4的螺旋角旋向和各轮产生的轴向力方向。
2)已知m n2=3 mm,z2=57,β2=18°,m n3=4mm,z3=20,β3应为多少时,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产生的轴向力互相抵消?题13-14图题13-15图13-15如图所示的传动简图中,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与圆锥齿轮传动,当要求中间轴的轴向力最小时,斜齿轮的旋向应如何?13-16一直齿锥—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题图13-16),主动轴1的转向如图所示,已知锥齿轮m=5mm,z1=20, z2=60,b=50mm。
斜齿轮m n=6mm,z3=20,z4=80试问:(1)当斜齿轮的螺旋角为何旋向及多少度时才能使中间轴上的轴向力为零?(2)图b表示中间轴,试在两个齿轮的力作用点上分别画出三个分力。
题13-16图13-17 在一般传动中,如果同时有圆锥齿轮传动和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应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13-18 试设计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一对斜齿轮。
已知两齿轮的转速n l=720r/min,n2=200r/min,传递的功率P =10 kW,单向传动,载荷有中等冲击,由电动机驱动。
13-19有三个标准齿轮,压力角,其模数和齿数分别为m1 = 2 mm,Z1 = 20; m2 = 2 mm,Z2 = 50;m3 = 5 mm,Z3 = 20.问这三个齿轮的齿形有何不同?可以用同一把成形铣刀加工吗? 可以用同一把滚刀加工吗?13-20有一标准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已知m n=5mm, ,,, Z1 =20,Z2 = 45,,b = 50 mm.20=α20=nα1*=anh25.0*=nc015=β试求两斜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 a ;齿根圆直径d f ;法面齿距p n ;端面齿距p t ;当量齿数Z v;端面啮合角;中心距a 及重合度。
13-21有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机构,已知Z 1=20,Z 2=40,m=4mm, ,。
为提高齿轮机构传动的平稳性,要求在传动比i 、模数m 和中心距a 都不变的前提下,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机构改换成标准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试设计这对齿轮的齿数Z 1、Z 2和螺旋角。
( Z 1应小于20)。
13-22在图示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齿轮1为主动齿轮,齿轮2为中间齿轮,齿轮3为从动齿轮。
已知齿轮3所受的扭矩,其转速n 3=180r/min,Z 3=45,Z 2=25,Z 1=22,m=4mm 。
假设齿轮啮合效率及轴承效率均为1,试求: (1) 啮合传动时,作用在各齿轮上的圆周力F t 和径向力F r ,并将各力及齿轮转向标于图上;(2)说明中间齿轮2在啮合时的应力性质和强度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3)若把齿轮2作为主动齿轮,则在啮合传动时其应力性质有何变化,其强度计算与前面有何不同?题13-22图 13-23图示为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级斜齿轮的螺旋角的旋向已给出。
(1)为使Ⅱ轴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试确定第二级斜齿轮螺旋角的旋向,并画出各轮轴向力 、径向力及圆周力的方向。
(2) 若已知第一级齿轮的参数为:Z 1=19,Z 2=85,m n =5mm,,a=265mm, 轮1的传动功率P=6.25kW,n 1=275r/min 。
试求轮1上所受各力的大小 't αr ε020=α1*=a h βm N 983⋅=T 1ββ020=n α题13-23图 题13-24图13-24图示为直齿圆锥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使Ⅱ轴上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试确定一对斜齿圆柱齿轮螺旋线的方向;并画出各齿轮轴向力、径向力及圆周力的方向。
13-25在题13-24图所示的减速器中,已知在高速级传动中,Z 1= 19, Z 2= 38, m = 3 mm,d m 2 =99 mm, ;在低速级传动中,Z 3 = 19,Z 4 = 76,m n = 5 mm,。
若,n 1 = 800 r/min,齿轮与轴承效率取1,Ⅲ轴转向如图所示。
(1)试计算各轴的转矩与转速,并标出Ⅰ、Ⅱ轴的转向;(2)当斜齿圆柱齿轮Z 3的螺旋角为多少时,方能使大锥齿轮和小斜齿轮的轴向力完全抵消;若要求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达到圆整值时,的精确值应是多少?13-26有闭式软齿面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传递的扭矩,按其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已知:载荷系数K=1.8,齿宽系数,两轮许用弯曲应力,,现有三种方案:(a)(b)(c)请选择一最佳方案,并简要说明原因。
13-27设计一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原来所用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为,,求得中020=α020=n αm N 1001⋅=T 3β3βm N 1201⋅=T mm 601≥d 1=d ψMPa 3151=FP σMPa 3002=FP σ98.3,07.4,m m 5.1,80,40221121=====Sa Fa Sa Fa Y Y Y Y m Z Z 03.4,15.4,m m 2,60,30221121=====Sa Fa Sa Fa Y Y Y Y m Z Z 07.4,37.4,m m 3,40,20221121=====Sa Fa Sa Fa Y Y Y Y m Z Z MPa 8001=HP σMPa 7002=HP σ心距,现改为,的材料,若齿宽和其它条件不变,为保证接触疲劳强度不变,试计算改用材料后的。
13-28图示为变速箱的齿轮传动,其尺寸如下。
若各齿轮的制造精度、齿面粗糙度及材料、热处理硬度均相同,都按无限寿命计算,主动轴传递的扭矩T 1在各对齿轮啮合时为一定值。
试分析哪一个齿轮的弯曲应力最大。
齿轮对Ⅰ: Z 1=18,Z 2=72,m =2 mm ,b =36 mm齿轮对Ⅱ: Z 3=72,Z 4=18,m =2 mm ,b =36 mm齿轮对Ⅲ: Z 5=45,Z 6=45,m =2 mm ,b =36 mm题13-28图 13-29设计一台由电动机驱动的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齿轮传动,已知: 传动比i =5,齿轮按7级精度加工,单向回转,单班制工作,要求使用10年,主动轮传递的功率P 1 = 20 kW,n 1 = 1470 r/min,齿轮相对于轴承为对称布置,载荷有中等冲击,设备可靠度要求较高。
(建议两轮材料都选45号钢)mm 100=a MPa 7001=HP σMPa 5002=HP 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