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质课:云彩和风儿
最新-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11篇)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云彩和风儿1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及关爱。
活动准备:1、纸、胶水、散文诗字卡、环境布置。
2、户外观察云彩。
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看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们想去吗?”(想)2、参观图片,初步熟悉了解大自然的美。
引出活动主题:云彩和风儿提问:a、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并回答)b、你平时看到的云会动吗?(让幼儿知道天空中有风,风一吹白云就会动)二、欣赏配乐诗朗诵。
逐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意境。
1、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提问: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2、欣赏第二遍,;老师操作云彩图片,帮助幼儿体验、理解。
根据散文诗的内容提问:a、问什么说云是有趣的云?风是能干的风?b、散文诗中的风都把云彩变成了什么?幼儿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来表述。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完整的回答)3、集体跟着老师朗诵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达和理解散文诗的内容)4、让幼儿说说平时还见过云彩变成什么?幼儿继续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什么怎么样?来表述。
(激发幼儿想象,积极表达,有助于幼儿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口语表述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老师给幼儿发卡纸,幼儿合作创作自己喜欢的云。
1、教师示范用卡纸撕出各种形状的云彩,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力。
2、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个别指导)3、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创作出有趣的云彩,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对语言活动的情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云彩和风儿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云彩和风儿教案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云彩和风儿的形态和特点,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彩云与风儿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提升幼儿对事物外观特征的感知和辨析能力;2.通过云彩和风儿的相关知识和动手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探究,来促进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准备•云彩和风儿的图片或手绘图;•画纸、丙烯颜料、画笔、风铃、纸风车等手工材料;•与云彩、风儿或天气等相关的诗词、儿歌、小故事、童话等文学作品。
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与描述云彩1.准备云彩的图片或手绘图,放于幼儿集合区,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云彩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形态的云彩,学习相关的云的基本形态和种类知识,并在简单的云朵拼贴作业中巩固。
3.基于观察和描述的情况,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自己画一幅云彩或使用图画软件绘制一幅云彩作品。
活动二:观察与描述风儿1.准备风儿的图片或手绘图,放于幼儿集合区,让幼儿观察和描述风儿的形态、大小、声音等特征。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风儿,了解风儿的变化和相应的天气现象。
3.鼓励幼儿根据观察和描述情况,参与制作和体验一些与风有关的手工活动,如制作风铃、纸风车等玩具。
活动三:云彩和风儿的联系1.引导幼儿回顾前两个活动中所学到的云彩和风儿的相关知识,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2.带领幼儿一起听学习与云彩、风儿或天气有关的小诗歌、口耳相传的儿歌、简单的天气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鼓励幼儿模仿诵读或表演。
活动四:文化体验与表达1.鼓励幼儿创作有关天气、云彩、风儿的画作、OPP、图画日记、口头表达等内容。
2.分享幼儿的创作和表达结果,让幼儿自评和互评,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1.观察和比较法;2.模仿、分组和竞赛法;3.互动问答和分享法;4.情景还原和角色扮演法;5.自主探究和创作法。
获取反馈•教师可通过幼儿的作品、表演、问答等表现方式,对幼儿的掌握情况和理解效果进行评估。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云彩和风儿的特点。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云彩和风儿》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3. 音乐《风儿吹吹》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情节。
2. 活动难点: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天空,引导幼儿发现云彩和风儿的变化。
2. 故事分享: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聆听故事《云彩和风儿》。
3. 讨论: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4. 创作环节: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进行创作。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共同完成作品。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班级环境中,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3. 音乐活动:播放音乐《风儿吹吹》,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云彩和风儿的特点。
2. 互动法:通过讨论和创作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创作法:鼓励幼儿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七、活动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天空,引导幼儿发现云彩和风儿的变化。
2. 故事分享: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聆听故事《云彩和风儿》。
3. 讨论: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4. 创作环节: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进行创作。
5. 展示与分享: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情节。
2.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参与度,观察幼儿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3. 家园共育:通过家长参与和作品展示,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
九、注意事项1. 确保故事课件的清晰度和生动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云彩和风儿》2篇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云彩和风儿》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云彩和风儿》精选2篇(一)教案:《云彩和风儿》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彩和风儿》的故事内容;2.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知能力;4.通过语言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云彩和风儿》的故事绘本;2.图片或实物相关素材;3.小组合作活动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出示一幅云彩和风儿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云彩和风儿是什么吗?它们通常在哪里出现?它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教授词汇:教师出示绘本中的素材图片,教授相关的词汇,如:云彩、风儿、阳光等。
3.讲述故事:教师向学生讲述《云彩和风儿》的故事,注意语调和表情的变化,以增加故事的趣味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4.理解故事: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和角色的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5.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学生扮演云彩和风儿,其他小组成员扮演不同季节的角色,让他们合作演绎故事情节。
6.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将他们的表演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讨论每个角色的作用和合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7.个人创作:要求学生根据《云彩和风儿》的故事情节,自己编写一个小故事,并将其绘制成图片或动画。
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创作。
8.教学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教学反思,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在讨论中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通过引入活动使学生对云彩和风儿的了解。
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注意控制语速和表情,使得故事更生动有趣。
小组合作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配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个人创作的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环节的存在,让学生能够自主回顾和总结,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云彩和风儿》精选2篇(二)教案《节奏训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的节奏,并能够准确演奏出来。
《云彩和风儿》教案(精选16篇)

《云彩和风儿》教案(精选16篇)《云彩和风儿》教案篇1一、说活动教材《云彩和风儿》选自省编教材《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大班上册,是一个语言活动。
《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要求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作品的美丽和丰富。
并通过多种活动关心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鼓舞幼儿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尝试和说明或描述简洁的事物和过程。
同时进展幼儿语言的表达力量和思维力量。
《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表现了云彩在风儿的吹动下变多好玩的自然现象,不仅意境美丽,同时布满幼儿情趣,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大自然。
符合《纲要》中对选材的要求。
二、说活动目标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能够清晰的发出母语的全部语音,能听懂较简单的句子,理解力量较强而且能用语言描述事物进展变化的挨次,有意识的组织句子语言。
为此在《云彩和风儿》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教育目标,一个是力量技能方面的目标。
能理解散文内容,会按散文中的句式仿编。
在培育幼儿情感方面,我设计的其次个目标是喜爱观看云彩变化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利于结合幼儿自己原有的情感阅历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从而促使幼儿思维进展。
这个目标基于第一个目标之上,是对幼儿原有水平的一个提升,对于幼儿来说是有挑战性的目标。
基本目标的核心要素:1、观看;观看是爱好的表现。
2、想象:想象是激情的表现。
3、表达:表达是自信的表现。
三、说活动预备本次活动预备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幼儿学问阅历的预备,我利用与幼儿到户外漫步时引导他们观看云彩的变化。
这些活动使幼儿对云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爱好。
其次个预备是:电脑、投影仪、云彩图片、《云彩和风儿》的课件。
是为了再次激发幼儿的爱好关心幼儿记忆和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本次活动中我采纳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观看法、提问法、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幼儿相应的学习法有:观看法、争论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在教法中我先请幼儿观看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利用的是观看法,提问法。
大班语言公开课云彩和风儿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云彩和风儿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了解天空中云朵的形态和性质,学习认识不同的云彩;2.了解风的存在和各种各样的风景;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兴趣。
1.2 教学重点1.认识云彩和风儿;2.学习掌握如何观察云和风;3.感受风景和风的存在。
1.3 教学难点1.认识不同的云彩,学会分类和描述;2.理解风的存在和影响因素。
1.4 教具准备1.相关图片、图表2.手工制作的云和风的模型3.包含云彩和风的故事、歌曲和游戏4.课件1.5 教学序列1.导入新课;2.阅读相关故事并讲解;3.学生进行云彩的分类和描述;4.学生进行风的感受和模仿;5.幼儿互动游戏;6.总结和回顾。
二、教学具体内容2.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解释“云”和“风”的概念来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天空上的云朵和季节里的风来激发学生对云彩和风的兴趣。
2.2 阅读相关故事并讲解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绘本故事等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云彩和风的存在及其性质。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例和图片,以深化幼儿对云和风的理解。
2.3 学生进行云彩的分类和描述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云彩图片或云模型,鼓励学生进行分类和描述,例如云的形态、颜色、大小和密度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或给出提示,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分类体系,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4 学生进行风的感受和模仿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教学,让学生学习更多关于风的相关知识,例如风的方向、强度和产生原因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风的效果,例如让学生感受拉着气球的感觉、吹泡泡等,来鼓励幼儿理解风的存在和影响。
2.5 幼儿互动游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或趣味性云彩和风的手工制作,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互动的快乐。
2.6 总结和回顾在教学的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回顾所学内容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反思。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云彩和风儿的特点。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进行创编。
3. 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4. 培养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增进同伴间的相互理解。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云彩和风儿》2. 天空、云彩、风儿的相关图片3. 诗歌卡片4. 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天空,引导幼儿发现云彩和风儿的变化。
2. 教师讲述故事《云彩和风儿》,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4. 幼儿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力,创编自己的故事。
5. 分享:每组幼儿代表讲述自己小组创编的故事。
四、活动延伸: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相关的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2. 幼儿自选绘画材料,绘制自己心中的云彩和风儿。
3.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和风儿。
五、活动评价:1.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幼儿在讨论、表达、交流中的表现。
3. 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力的情况。
4.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2. 难点:幼儿在讨论、表达、交流中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有趣的故事。
七、活动步骤:1. 教师展示故事课件《云彩和风儿》,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幼儿分组讨论,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自己的故事。
4. 每组幼儿代表讲述自己小组创编的故事,大家共同欣赏、讨论。
5.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相关的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6. 幼儿自选绘画材料,绘制自己心中的云彩和风儿。
7.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和风儿。
八、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内容。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云彩和风儿》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云彩和风儿》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和风儿,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通过故事引导,让幼儿学会关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云彩和风儿的特征,理解故事内容。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云彩和风儿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云彩和风儿》2.云彩、风儿图片3.白板、画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过天空中的云彩和风儿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云彩和风儿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讲故事师:故事的名字叫《云彩和风儿》,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课件,讲述故事)3.故事讲解师:故事讲完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故事里的内容。
故事里的云彩和风儿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彩和风儿的特征)4.云彩和风儿的特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云彩和风儿有哪些特征吗?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
(引导幼儿观察云彩和风儿的图片,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5.云彩和风儿的互动师:云彩和风儿在故事里是怎样互动的呢?它们是如何帮助彼此的呢?(引导幼儿讲述云彩和风儿在故事中的互动,让幼儿理解它们之间的友谊)6.发挥想象力师:如果云彩和风儿遇到了其他自然现象,它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用语言表达出来。
(引导幼儿想象云彩和风儿与其他自然现象的互动,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关于云彩和风儿的故事,知道了它们的特征和友谊。
我们要学会关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8.作业布置师:小朋友们,今天的作业是:回到家后,跟爸爸妈妈分享今天的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彩和风儿的特征。
明天我们一起来讨论哦。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云彩和风儿》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云彩和风儿》课题:云彩和风儿课型:大班语言优质课课时:1课时(约45分钟)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云彩和风儿的认知;2. 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并培养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云彩和风儿的特点;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1. 《云彩和风儿》的图画故事书;2. 云彩和风儿的图片素材;3. 用于示范的手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老师向幼儿提问:“你们知道云彩和风儿是什么吗?”2. 引导回忆:老师展示云彩和风儿的图片素材,鼓励幼儿回忆并描述云彩和风儿的特点。
二、故事讲述(15分钟)1. 准备:老师拿出《云彩和风儿》的图画故事书,讲述云彩和风儿的故事。
2. 故事讲述:老师运用生动的表情和手势,讲述云彩和风儿的生活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出示相关图片素材,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中的云彩和风儿,并适时提问幼儿,引导他们思考。
三、云彩和风儿角色扮演(15分钟)1. 角色介绍:老师向幼儿介绍云彩和风儿的外表和特点,并示范如何用手偶扮演云彩和风儿的角色。
2.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组云彩和风儿的扮演者和其他小组成员组成。
扮演者使用手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互动,模仿故事中云彩和风儿的行动。
3. 角色交换:每个小组都轮流扮演云彩和风儿的角色,进行角色交换,加深对云彩和风儿的认知和理解。
四、云彩和风儿的身影(5分钟)1. 观察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带领幼儿在室外观察云彩和风儿的存在形式,并观察讨论云彩和风儿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2. 讨论总结:引导幼儿讲述他们对云彩和风儿的观察和感受,并总结讨论云彩和风儿对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作用。
五、课堂作业(5分钟)1. 绘画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用纸和颜料绘制自己对云彩和风儿的理解,并向家长解释图画中的意思。
六、课后评价(5分钟)1. 评价方式:老师可以采用点赞、鼓励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云彩和风儿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云彩和风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中“云彩和风儿”章节进行详细教学。
该章节主要描绘云彩在风儿吹拂下,变换出各种美丽形状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感受语言优美和自然界神奇。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观察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云彩形状变化。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感受语言优美,激发他们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彩和风儿动画课件、图片、故事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云彩和风儿故事,引导幼儿观察云彩形状变化,让他们初步感受自然界神奇。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云彩形状变化。
(2)结合图片,让幼儿用自己语言描述云彩形状。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云彩形状。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作品,并描述画中云彩形状。
4. 课堂互动(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云彩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观察云彩形状。
(2)引导幼儿用“像……一样”句式,描述云彩形状。
(2)引导幼儿想象:如果风儿再吹一吹,云彩还会变成什形状?六、板书设计1. 故事“云彩和风儿”2. 云彩形状:如兔子、大象、飞机等3. 重点句子:“像……一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云彩形状,并用“像……一样”句式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画一个像兔子一样云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动画、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云彩和风儿奇妙世界。
课后,我将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现象,激发他们想象力,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
大班语言课教案《云彩和风儿》

大班语言课教案《云彩和风儿》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对课堂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云彩和风儿》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用的故事书
2.装饰课堂的云彩和风儿模型等道具
3.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由表达对天空和自然界的
感受,如故事中那朵大白云,究竟会让人想到什么呢?
2.讲故事
让学生听一遍《云彩和风儿》的故事,了解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及其
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讨论
让学生就故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天空
的认识和喜爱之处。
4.手工制作
老师配合教学道具和手工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彩绘云彩和风儿等,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印象。
5.表演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云彩和风儿两个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
6.总结
通过故事、讨论、手工等形式,让学生对云彩和风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对学生观察、讨论、笔记等方式进行评价,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可以在下节课时,对孩子们手工制作的作品进行评展并让同学们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
对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提高,同时也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云彩和风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云彩和风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云彩和风儿的形态和作用;2. 能够识别简单的云彩和了解气象学问;3. 加强察看本领和想象力,培育幼儿的绘画喜好;4. 感受并表达自然的美;5. 通过活动培育幼儿合作、交流等社交技能;6.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本领,进展幼儿的思维本领。
二、教学内容分析《云彩和风儿》以云彩和风儿为主题,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简单的气象学问,激发幼儿的探究和思考,培育幼儿的绘画喜好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活动1:情境引入老师与幼儿们坐在一起,问幼儿们们:今日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东西在飘呀?引导幼儿们讨论,激发幼儿们的喜好。
2.活动2:通过绘画来识别云彩老师放映一段短片《云彩和风儿》,向幼儿们介绍云彩的形态和作用。
然后,老师将一张白纸分成四个部分,并给幼儿们供应四种不同形态的云彩,激励幼儿通过绘画了解不同形态的云彩。
3.活动3:小组合作察看和共享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察看云彩和共享的机会。
幼儿们分别拿着望远镜察看天空,然后让他们共享他们看到的云彩类型和颜色。
4.活动4:“感受风”的游戏幼儿们手拉手站成一圈,围围着一个中心点,团体感受风的气力。
幼儿们可以向左右交换,也可以向外瞭望。
5.活动5:制作属于本身的云幼儿们学会了识别不同的云形态后,可以制作本身的云,以加强他们的制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反思1. 老师应当注意幼儿的语言和思考阶段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和幼儿共同沟通、讨论,在听取幼儿的看法和想法之后,引导幼儿加强察看力和想象力,从而帮忙幼儿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我们需要敬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思维特点,替他们设置相应的活动环节,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述和思维水平。
2. 老师应当重视活动的多样性在这节语言优质课中,我设计了很多活动,包括了情境引入、通过绘画认知云彩、小组合作察看共享、游戏感受风儿等等。
这样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幼儿对不同形式、不同需求的需求,也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学习喜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教案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云彩和风儿的特点。
2.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云彩和风儿的变化。
3. 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云彩和风儿的故事情节。
4. 培养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增进同伴间的互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云彩和风儿》,了解云彩和风儿的特点。
2. 词语:飘动、变换、轻轻、快乐、游戏。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云彩和风儿》。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音乐《风儿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天空,发现云彩的变化。
2. 讲述故事《云彩和风儿》,引导幼儿关注云彩和风儿的特点。
3. 讨论:云彩和风儿在故事中的变化,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
4. 创意活动:分组进行创意表现,如绘画、彩泥等,表现云彩和风儿的故事情节。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变化。
2. 尝试用故事中的词语创作一首关于云彩和风儿的诗歌。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意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讨论环节中使用词语的准确性和描述能力。
3. 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中观察云彩变化的情况以及创作诗歌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云彩的变化。
2. 与家长合作,开展家庭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创作。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和观察云彩的经历。
八、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或图书《云彩和风儿》的电子版,以便家长在家辅导幼儿学习。
2. 提供云彩和风儿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幼儿在家中更好地观察和创作。
3. 音乐《风儿吹》的播放设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播放音乐。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云彩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在创意活动环节,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幼儿参与度等方面。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这一课时,我们将依照教材第七章节“天空故事”部分,详细学习云彩形态、颜色以及风儿作用。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知自然界美丽和奇妙,提高他们对语言表达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描述云彩形状、颜色以及风儿作用。
2.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力。
3. 增强幼儿对自然界现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云彩形状、颜色以及风儿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生动有趣语言表达自己对天空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彩和风儿图片、视频、故事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云彩和风儿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天空变化,激发他们对云彩和风儿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云彩和风儿图片,让幼儿描述它们形状、颜色。
引导幼儿用简单句子表达风儿作用,例如:“风儿吹,云彩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所观察到云彩形状和颜色。
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展示自己观察结果,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
4. 创作环节(15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创作出自己心中云彩和风儿。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色彩和形状表现天空美丽。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趣事。
邀请其他幼儿用语言评价作品,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创作。
六、板书设计1.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2. 内容:云彩形状:棉花糖、羽毛、鱼鳞等云彩颜色:白色、灰色、粉色等风儿作用:吹动云彩、带来雨水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云彩和风儿,并用一句话描述它们。
2. 答案示例:我画云彩像一只可爱兔子,风儿吹着它在天空中跳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环境中观察云彩和风儿。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界变化,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课:云彩和风儿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质课:云彩和风儿一、教学目标:1.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诗歌的意境。
2. 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
3.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加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云彩和风儿》的朗读与理解。
2.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云彩和风儿。
3. 诗歌创作:以《云彩和风儿》为模板,创作自己的诗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朗读诗歌,理解诗歌意境,创作自己的诗歌。
2. 难点:诗歌的语言表达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诗歌《云彩和风儿》的图片和文字。
2. 绘画材料:水彩笔、画纸等。
3. 手工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课件,让幼儿朗读诗歌《云彩和风儿》,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 新课学习:讲解诗歌《云彩和风儿》,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学习诗歌的语言表达。
3. 实践活动:a. 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云彩和风儿,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b. 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云彩和风儿的手工制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诗歌创作:以《云彩和风儿》为模板,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诗歌。
5. 展示与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和手工制品,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大家互相评价,提高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观察幼儿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情况。
评价幼儿是否能正确朗读诗歌,是否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景象,以及手工制作和诗歌创作中的表现。
关注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交流和分享态度,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联系册或群,与家长分享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诗歌阅读和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云彩和风儿》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云彩和风儿》教案题目:云彩和风儿适用对象:大班儿童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明白云彩和风儿的生活习惯。
2.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提问,表达看法、分享感受。
3.通过观察云彩和风儿的特征,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
教学准备:1.教材:绘本《云彩和风儿》。
2.道具:云彩和风儿的小布偶两个,可用颜料和贴纸加工而成。
3.视频:云和风的视频演示。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让学生看看房间外的云朵和树叶。
2.教师讲解故事情节:请学生听故事《云彩和风儿》。
3.利用视频演示来展示云、风,学生可找到影片的特点、不同之处,并进行思考。
4.观察云彩和风儿的形态特征,并分别问学生他们是怎样的,学生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5.学生可以分为两个组,分别扮演云和风,模仿云、风的行为动作。
6.回顾故事,通过提问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你们认为云彩和风儿会做什么?’‘他们生活在哪里?’,使学生作答并分享经验。
7.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宣传自然的美好。
例如,通过阳光、云彩和风儿来宣传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8.教师手持云彩和风儿的布偶,向学生展示出自然界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现实存在的一切事物,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感悟。
最后,将云彩和风儿布偶作为授予优秀学生的奖品或礼物。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教案设计,学生能够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并且在活动中获得愉悦和乐趣,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扩展性和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礼仪修养。
最后,授予优秀学生云彩和风儿布偶的桂冠花环将激励学生,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贡献社会。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质课:云彩和风儿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质课:云彩和风儿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了解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和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云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风儿的特征和影响。
3. 儿歌《云彩和风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表达,描绘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和变化。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云彩和风儿的想象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形状、颜色的云彩和风儿的影响。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儿歌《云彩和风儿》的音频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云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基本环节:a. 教师展示教学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和变化。
b.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云彩和风儿》,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旋律。
c.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如绘画、彩泥等,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和变化。
d.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和变化,让幼儿加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和风儿,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云彩和风儿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幼儿在分享作品时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云彩和风儿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云彩和风儿的变化。
2.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云彩和风儿的知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质课:云彩和风儿
教材分析:
秋日的天空亮丽迷人,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穿梭
变化。
孩子们在不经意中发现了秋天的秘密,感受着
秋日的可爱。
《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精
悍,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云彩和风儿的
多姿变化,其中散文诗前面和后面的内容是一样的都
是天上的云彩真与趣,天上的风儿着呢能干,中间三
句描述了云彩的变化,每一句都从云彩变成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干什么?这首散文诗便于幼
儿理解和感受,易于幼儿记忆和朗诵。
活动目的:
1、在倾听朗读中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散文诗
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尝试按作品提供的线索,想象和仿编散文诗。
3、感受云彩变化的奇妙,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活动准备:与诗文相关的课件、图片、白云头饰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
们大家一起来猜猜,好吗?
1、师念谜面,引导幼儿猜谜。
谜面: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
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
是什么?(云彩)2、那跟老师一起去看云彩吧。
(1)看看这朵像什么?这朵像什么?还有这个呢?
(2)这天上的云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谁让他们变的一会像这个,一会像哪个的?(风)二、幼儿欣赏配乐散文诗,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就是关于云彩和风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散文诗中的云彩会变成什么?
(1)谁来说一说云彩变成了什么?
(2)谁知道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云彩能变成很多东西)(3)云彩很有趣是风吹着它变的,风儿的本领大不大!让我们来夸夸它们。
2、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小白船会在天上怎样呢?大狮子、小娃娃会干什么呢?让我们再听一听散文诗
3、师再次朗诵散文诗三、分段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
1、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小白船怎样了呢?
2、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学一学狮子的样子。
3、吹呀吹,云彩变成小娃娃,小娃娃在干什么呀?
(1)看图片,看胖娃娃带的是什么帽子?身穿什么褂子?做的什么动作?谁见了笑嘻嘻?
(2)一起说一说。
4、请小朋友看着动画跟老师一起完整的朗诵一遍诗文好吗?
四、组织幼儿展开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尝试
仿编。
1、师:平时,你们看到天上的云还像什么?
2、引导幼儿用吹呀吹,云彩变成的句式说出来。
师:现在请小朋友象散文诗里的句子一样,用
吹呀吹,云彩变成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
3、小白云变得多有趣呀,你们想不想变成一朵小白云呀,(想)
4、老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朵小白云的头饰,请小朋友先做小白云在空中自由自在的
飘的动作,在飘的时候,小朋友想好了,你要变成
什么?等老师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呀变,你就接
着变成他的样子。
6、来咱们先试一遍,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你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小鸭、小兔)
7、还想玩这个游戏吗?咱们到外面去玩好吗?
相关课件下载:
1、说课稿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