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设计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论文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摘要目的: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食指远端软组织缺损。
方法:根据拇指尺背侧动脉的解剖特点,以此动脉为蒂在拇指尺背侧掌指关节处设计皮瓣逆行翻转后修复拇指、食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3例,其中拇指19例,食指4例。
结果:术后23例均得到1~3个月随访,皮瓣全部成活。
修复后的指端外观良好,质地耐磨,无明显不适。
供区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该皮瓣血管解剖恒定,成活率高,切取后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神经,修复的手指外观满意,操作简单,在基层医院容易开展。
此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是最佳适应证,亦可用于食指及其他手指的远端软组织缺损。
关键词皮瓣尺背侧动脉指端缺损修复随着械化程度增高,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在骨科临床上越来越多见。
2002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此技术治疗拇指、食指远端缺损患者2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4~53岁,平36.5岁。
致伤原因:刨床伤9例;电锯伤5例;压砸伤5例;铡草机绞伤3例;刀砍伤1例。
拇指伤19例,食指伤4例。
受伤6~8小时内就诊14例;8~12小时内就诊5例;12小时后就诊的4例。
12小时内就诊的均急诊手术,12小时后就诊的经创面清洁换药,待创面新鲜后择期手术,伤后至修复时间3~14天。
除刨床伤9例外,所有病例均为指端缺损骨外露,刨床伤9例均为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指尖部软组织斜行手术方法:采用臂丛麻醉,不驱血上止血带,常规消毒术区皮肤并铺无菌巾单。
创面再次清创,修剪创缘以便设计皮瓣大小及有利皮瓣缝合。
设计皮瓣:以拇指指间关节背侧中点尺侧旁开1cm与掌指关节背侧中点尺侧旁开14cm的连线,为血管蒂走行线,于第一掌指关节尺侧皮肤区设计所需皮瓣的大小及形态,所设计的皮瓣一般应较实际创面大1~15cm。
皮瓣蒂旋转点设计不能超过两个动脉弓,一个动脉弓距甲根07cm,另一个动脉弓距甲根23cm。
《2024年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范文
《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拇指作为手部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皮肤缺损对日常生活和手部功能产生重大影响。
修复拇指皮肤缺损是一项重要的临床任务,近年来,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成为修复此类损伤的常用方法。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优势。
二、研究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手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和腹部皮瓣作为两种常见的修复方法,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这两种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对于拇指皮肤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是一种以大鱼际区域为供区的皮瓣修复技术。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成活率高、皮肤色泽纹理接近等优点。
具体操作过程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皮肤缺损的大小和位置,设计合适的皮瓣大小和形状,并将其从大鱼际区域逆行转移到缺损部位进行修复。
四、腹部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腹部皮瓣是另一种常用的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方法。
该方法以腹部为供区,取一定大小的皮瓣进行移植修复。
腹部皮瓣具有取材方便、供区损伤小、皮瓣质地好等优点。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皮肤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腹部位置作为供区,并精确地设计和切割皮瓣。
五、临床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比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和腹部皮瓣在修复拇指皮肤缺损中的应用,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疗效和优劣。
研究发现,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较小面积的皮肤缺损时具有显著优势,其操作简便、创伤小、成活率高,且术后皮肤色泽和纹理与周围组织相近。
而腹部皮瓣在修复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时效果更好,其取材方便、供区损伤小、皮瓣质地好,有助于恢复手部功能。
六、结论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和腹部皮瓣是两种有效的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方法。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需根据患者皮肤缺损的具体情况、供区条件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较小面积的皮肤缺损,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具有显著优势;而对于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腹部皮瓣则更为合适。
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组织缺损
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组织缺损手指背皮肤缺损伴肌腱、骨外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采用邻近组织带蒂转移修复是比较优化的选择。
掌背部皮瓣因质地好、厚薄适中、操作简便、血供可靠,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从2007年3月~2012年3月,笔者应用手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18~57岁,平均37.5岁。
致伤原因:机器损伤7例,钝挫伤5例,锐器切割伤3例。
创面情况: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挫伤严重坏死,均有肌腱或骨外露,肌腱损伤者5例。
创面范围:2.5cm×1.5cm~4.5cm×3.0cm。
1.2手术方法:皮瓣设计以掌骨为轴心线,蒂旋转点位于相邻掌骨头髁连线的中点。
根据手指背创面面积及形状设计皮瓣,皮瓣面积比创面面积放大15%左右,皮瓣蒂长度为旋转点至受区近侧缘长度再加0.5cm。
手术在臂丛麻醉,气压止血带下操作,创面清创,肌腱损伤者给予修复肌腱。
先在皮瓣近侧切口达深筋膜下,在腱周组织表面掀起皮瓣,切开皮瓣远侧缘至创面近侧缘间皮肤,在真皮层向两侧分离,分离筋膜蒂,保留筋膜蒂宽约1.0cm。
分离至旋转点处将皮瓣逆转约180°后覆盖创面。
无张力,缝合皮瓣与创缘。
切开之明隧道直接缝合。
本组皮瓣切取范围3.0cm×2.0cm~5.0cm×3.5cm。
本组12例供区宽度3.0cm,采用游离皮片植皮修复供区创面。
1.3术后处理:术后保暖护架烤灯应用1周,常规扩容、解痉、抗凝治疗1周。
宽松包扎,防止皮瓣受压,尤其皮瓣蒂反折部避免受压。
术后2周拆线,手指运动训练。
肌腱损伤者石膏固定3周,去除外固定功能练习。
2 结果术后2~3天3例出现皮瓣远端紫红,静脉回流障碍,出现张力水泡。
适当抬高患手,未予特殊处置,血运逐渐改善,表皮脱落愈合。
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
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
中节带指背神经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万方数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 年 1 月第 2 卷第 1 期 07 1 1 1
.12 69 .
节背面皮肤。④中间指掌横弓在远侧交叉韧带平面连 于尺、 挠掌侧指固有动脉之间, 外径 。8 该弓分 . m; m
出指深屈肌健远侧键钮支、 中节指骨远端干裸支及远
侧指骨间关节背皮支。手指掌侧固有动脉及其分支在 走行和分布上是有规律的, 尤其是掌侧固有动脉与指 屈肌腔鞘的位置关系以及 3 个掌横 弓与近、 远侧交叉
Brl19) e i(92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到, ti 神经旁血管网远
较深筋膜血管网粗大和密集, 发育良好。 这些血管在营
养神经的同时又发出分支营养皮肤与皮下组织, 因此 皮神经与皮肤组织有共同的血供来源。皮神经旁血管 网不仅发出分支与邻近的皮静脉周围血管网相沟通, 而且亦有分支与深、 浅两面的筋膜、 皮下组织及皮肤血 管相吻合。这是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的解剖学基 础[。 ‘ 〕
平面的分支, 且较为恒定, 该分支延续为远侧指间关节 背面皮下血管网, 为皮瓣成活提供了血供。 该皮瓣还包 含1 条皮神经, 在皮神经周 围 5 内存在皮神经旁 mm 血管 网, 这些 血管在营养神经的同时又发出分支营养 皮肤与皮下组织,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皮瓣成活率 , 同
韧带和指深屈肌间止点的位置关系非常恒定, 在手术 时可作为确定掌侧固有动脉及指掌横弓的标志, 中间 和远侧指掌横弓外径较大且恒定。同时每一指节存在 较大背侧皮支, 可作为带指背侧皮肤血管的皮瓣C 1 1 . 2 指背各节的小动脉呈网状在皮下组织中吻合丰
.1 6 2 8.
C i s Janl R prt e d cnt ci S rey N vmbr 7 V l 2 . o1 h ee ra o eaai a R os ut e gr . e e 20 , . N . n o f v n e r v u o 0 o 1 1
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缺损
者 1 个月感觉恢复,  ̄2 无痛觉过敏, 两点辨别觉 8 一 0 m; 1 m 未吻合指背神经皮瓣者4 个月感觉逐步恢 一5 复, 两点辨别觉 9 2 m 触痛觉及放电感减弱或消  ̄1 m,
失。 手功能按 T M 法评定阁, 2 指, A 优 良n指, 可
2 , 良率 9卜 %。 指 优 43
3 讨论
60 8
高上砚. 实用解剖图谱. 2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O ; 第 版. 20 4
2 82 9 6 一6 .
潘达德 顾玉东, 侍德.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 等 定试用标准. 中华手外科杂志.0 ,62 3 3. 20 1()1于15
龚志新, 邵新中. 张克亮 等_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姗修复多指皮肤
基础 。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
本组男 1 女3 年龄 1 ̄4 岁。 例, 例。 5 8 损伤原因: 挤压伤 3 撕脱伤5 切割伤6 均为外伤引起。 例, 例, 例, 指端缺损: ̄5 1 2 指 例4 2 指或 3 指5 巧 指, ̄4  ̄5 例
作者单位: 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 河北唐山 。3。) 6。。 通讯作者: 陈超,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手功能重建 Em : 一a t l i s
33 静脉危象及处理 .
榭广中, 谭建文, 王光招_ 同指近侧血管神经蒂皮瓣修复远节指腹 缺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0,53 2 23 2 22()22 2. 0
赵民, 中, 邵新 田德虎 ,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 等 手指皮肤缺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o ,96 5 5 20 1 (》43刁东 5
31 该术式的优点 ・
对于单一手指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 但对多 手指同时损伤的修复方法文献报道不多。 龚志新等阶 月 报道了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取得 了一定的效果。 一 V Y皮瓣仅适用于<15 m 长的指腹 c
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骨科在线手机版
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骨科在线手机版拇指末节皮肤缺损在手外伤中较常见,多伴有指骨、肌腱外露,由于其功能重要对其修复从外观、质地、感觉的要求较高[1]。
传统方法多采用推进皮瓣、邻指皮瓣、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或残端修整等。
2009年8月~2012年7月,我们应用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28例,术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
年龄16岁~53岁,平均为34岁。
致伤原因:碾压伤14例,电锯伤8例,皮带绞伤6例。
受伤上肢:左17例,右11例。
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0cm×1.0cm~5.0cm×3.5cm。
均伴有骨或肌腱外露。
1.2手术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臂气囊止血带止血,并记录止血带使用时间,每隔1h松止血带10min。
受区处理:按急诊手术处理,刷洗创缘,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消毒,创面彻底清创,0.05%洗必泰溶液浸泡创面5分钟,生理盐水冲洗,止血。
手术步骤:测量拇指末节皮肤缺损面积,根据皮肤缺损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在第一掌骨头的桡侧设计皮瓣,以拇指腕掌关节的桡侧与拇指指间关节桡侧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拇指近节中段桡侧为旋转点,旋转点与拇指皮肤缺损创面之间的距离为蒂部长度,创面与皮瓣间成锯齿切口。
沿设计线切取皮瓣,达伸肌腱膜的浅面,蒂部带宽约1.0cm 筋膜蒂,将拇指桡侧指背神经及其营养血管、指背静脉包含在皮瓣的血管蒂内。
将皮瓣沿拇短伸肌腱桡侧缘自深筋膜层向远端掀起,游离至拇指近节指骨颈水平处,注意不要剥离过多,以免损伤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血管交通吻合,形成岛状皮瓣[2]。
松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待皮瓣红润、血供恢复后,切开旋转点至皮肤缺损创面皮肤形成皮下隧道,将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创面,分离供区皮肤后直接拉拢缝合。
如供区不能直接拉拢缝合,取上臂远端内侧皮片植皮。
1.3术后处理抬高患肢,常规应用解痉、抗炎药物,若皮瓣肿胀张力大、静脉回流障碍,可拆除部分缝线以改善血循环。
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同指皮肤缺损
・临床实践・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同指皮肤缺损赵民1 邵新中2 田德虎2 王利民1 李延明1 孙绍斌1 张国鑫1 【摘 要】 目的 介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同指供区掌指背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月,应用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同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32例36指,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9~46岁,平均27岁。
外伤32指,受伤时间1~4h,平均2.5h;肿瘤切除4指。
皮肤缺损位于手指近节6指,中节6指,末节24指;位于指掌侧20指,指背侧16指。
皮肤缺损范围2.0c m×1.0c m~3.0c m×1.2c m。
以掌骨头、近节或中节手指中点为旋转点,分别于掌、指背侧切取岛状筋膜蒂皮瓣,逆行移位修复36个同指皮肤缺损。
切取皮瓣范围2.5c m×1.0c m~3.5c m×1.5c m。
结果 32例36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
皮瓣颜色红润、质地柔软、外形饱满,两点辨别觉6~10mm。
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的评定标准,手指运动功能优26指,良10指。
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
结论 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供可靠,可一期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指背动脉网 逆行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中图分类号:R658.2 R622.1 文献标识码:B 手指外伤或因肿瘤切除造成的皮肤缺损,常需要皮瓣修复。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推广及对手部皮肤血运的解剖研究进一步深入,临床上出现了多种新皮瓣,同时对旧皮瓣也做了很多改良,多注重应用掌指背侧皮肤,设计皮瓣[126]。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应用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同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32例,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36指,男20例,女12例。
年龄19~46岁,平均27岁。
手术讲解模板: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概述: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适应证: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适应证: 拇指指端,掌背侧及虎口皮肤缺损的修复。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手术禁忌: 细菌感染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手术禁忌: 手术过程引发的其他并发症等。
示指背侧岛状 皮瓣移植术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 植术
科室:骨科 部位:近端于拇长伸肌腱与第2掌骨相交 点,远端止于近侧指间关节,两侧于中线 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概述:
第2掌骨桡背侧皮肤的血供主要为第1掌背 动脉。该动脉相当于拇长伸肌腱尺侧缘与 第2掌骨桡侧缘相交处始发,向远端经掌 指关节及近节指骨桡背侧与指固有动脉指 背支相互吻合,形成示指近节指背动脉网 (图3.9.1.2.3.1-1)。
注意事项: 1.皮瓣掀起中应保留伸指肌腱的腱周组织。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注意事项: 2.皮瓣与筋膜蒂通过皮下隧道时操作要轻 柔,防止筋膜蒂扭转。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术后处理: 做好预防感染的相应措施。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并发症: 细菌感染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手术步骤:
根据创面皮肤缺损面积做一布样,在示指背侧皮瓣切取范围内设计切口 (图3.9.1.2.3.1-3);于第2掌骨桡背侧做“S”形切口,显露第2掌骨桡侧 的掌背静脉,掌背皮神经及其深部的第1掌背动脉(图3.9.1.2.3.1-4),并 以第1掌背动脉为轴,做一宽
手术资料: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
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创面
rs o . r mi ca iu a il c to r a e y [ ] Ka ls n J Ac o o l vc lr d so a i n te t d b 2 c rcarmi i me tta s r J . c to oaoco a l a n rn f [ ] Arh Or p l g e h
动, 所以修复喙锁韧带也很重要。
本组治疗后随访观察显示, 锁骨钩钢板联合韧带修复治 疗 Al a Ⅲ l n 度肩锁关节脱位有固定牢靠、 m 不损伤关节面、 关 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不失为临床上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 文献 :
[] 黄 公 怡 . 锁 关 节 脱 位 t / 亦 璁. 与 关 节损 伤 . 1 肩 - /王 M] 骨
Tr u u g, 9 6 l 6 1 : — 1 a ma S r l 8 H , ens a l , h i I e .A c oo W i t b R Sc m d , t a1 r k
于各韧带无张力性修补, 恢复过程中又可缓冲各韧带和钢板 的张力, 减少内固定物松动、 脱落和关节再脱位的发生。 ) d尽 量修复肩锁韧带、 喙锁韧带、 三角肌和斜方肌。 肩锁韧带修复
1 1): — 0 7( 69 7 .
李 自超 , 科 斌 , 孝 来 , 锁 骨钩 钢 板 治 疗 肩 锁 关 瞿 衡 等. 节脱 位 [] 实用 骨科 杂志 ,0 6 1 ( )3 33 5 J. 2 0 ,24 :3 —3.
收稿 日期 : 0 00 6 2 1 - 1 2
作 者 简 介 : 勇华 (9 5 ) 男 , 治 I师 , 东省 清 远 市佛 冈 县人 民 医 院骨 科 ,16 0 张 17一 , 主 N 广 510。
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
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切取指近侧缘侧方岛状皮瓣,以远侧指掌侧固有血管为蒂,逆行旋转,修复同指远端创面,若将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包含在皮瓣内,皮瓣旋转后与创面神经吻合,可使转移皮瓣恢复良好的感觉功能。
(1)皮瓣设计:以指固有动脉为轴血管设计皮瓣,原则上供区示指选择尺侧,小指选择桡侧,中环指选择尺侧、桡侧均可,皮瓣长不超过近指横纹,宽不超过指掌及指背的正中线,皮瓣旋转点视指端创伤情况,一般不超过远指间关节近缘平面。
(2)切取皮瓣与移植:先在皮瓣近缘切口,解剖到指血管神经束后再作指腹侧及背侧和远侧切口,在腱鞘浅面游离皮瓣,最后切开皮瓣远端,解剖指血管并与神经分离,在皮瓣近缘用血管夹阻断指固有动脉,松止血带观察皮瓣,如皮色红润,皮缘渗血良好,指动脉仍可见搏动,则切断结扎指血管近端,将皮瓣掀起解剖至皮瓣旋转点。
以旋转点为轴心,将皮瓣旋转,覆盖至创面,若皮瓣中包含指神经背侧支,应与受区残端指神经吻合,可恢复皮瓣感觉功能,供区用全厚皮片移植。
(3)注意事项:在皮瓣旋转时,应检查旋转后血管蒂有无受压、扭曲;一般皮瓣逆转角度在160°左右,设计时就应注意此角度,以免旋转后影响皮瓣血循环。
A.采用手指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创面时,应将指神经背侧支包含在皮瓣内,并与手指残端指神经缝合,以重建皮瓣感觉。
B.设计皮瓣时,旋转角以150°左右为好,过大或成直角,皮瓣易受压,影响血循环,此时应拆去皮瓣蒂部部分缝线减压,或加用生理盐水、肝素液擦拭皮缘,使其渗血,以避免皮瓣胀死,数天后,皮瓣缘或创基建立侧支循环,皮瓣可转红润而成活。
C.皮瓣通过隧道转移到受区,有时皮肤隧道过紧,皮瓣过厚大,为防止血管蒂受压、扭曲,不如用明道转移皮瓣。
D.为保护皮瓣内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的背侧分支,宜在指根部显露指血管神经束时,就小心寻找指固有神经的背侧分支,该分支较粗大,解剖部位恒定,找到后沿该分支向远背侧分离,确认其进入皮瓣区内,再切取皮瓣。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reverse-flow island flap)是一种常用于临床上修复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
它是通过转移异位动脉的皮瓣来修复组织缺损,被广泛应用于皮肤、软组织和骨骼的缺损修复中。
本文将通过阐述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在各种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和优势。
首先,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在皮肤缺损修复中表现出出色的效果。
它可以用来修复手指尖、手背、手掌以及手指间的皮肤缺损。
常见的临床实践是将岛状皮瓣植入到缺损区,使其与周围组织血液循环连接。
这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皮瓣移植术中需取自同侧距离远的组织,容易造成供区损伤和功能障碍的问题。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灵活可靠,恢复效果好,因此在手指缺损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常见的实践包括面部、颈部以及四肢等软组织缺损修复。
与传统的组织移植方法相比,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供区损害小。
因为皮瓣的血供来自于指动脉的逆行血流,不需要独立的动脉供血,在供区损伤减轻的同时,也更容易保护术后的功能;二是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移植组织的旋转和移位,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三是血管吻合技术精确度要求较低,使得手术操作更容易掌握,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此外,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骨骼缺损修复中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手指骨骼缺损修复。
通过使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可以直接连接膓骨动脉与缺损部位的骨骼供血,实现了从骨骼缺损到皮肤缺损的一体化修复。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骨骼缺损修复中血管吻合困难、供区损伤较大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患者多次手术的风险。
最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还有一些限制。
首先,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需要丰富的解剖知识和经验,手术操作难度较高。
其次,使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组织缺损面积有一定的限制,较大的缺损面积可能无法满足血供要求,不太适合使用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
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
【摘要】目的:介绍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并同时重建感觉的一种新的术式。
方法:根据指背皮肤血供及神经支配的特点,应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为血管蒂的中节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同时应用指背部神经的分支重建指端及指腹感觉5例。
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耐磨,无触痛,耐寒冷,动态及静态两点辨别觉分别为2mm~4mm 及4mm~6mm,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在10度以内。
结论:该术式不需牺牲主要血管及神经为代价,采用中节指背非功能面的皮肤为供区,并能重建良好的感觉,不需二次手术。
是修复指端及指腹损伤首选的皮瓣之一。
【关键词】外科皮瓣;指损伤;显微外科;神经支配指端及指腹软组织缺损伴有指骨外露是手外科的常见疾患,多见于手外伤,亦可见于手指感染﹑瘢痕及肿瘤切除术后。
对其的修复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不一。
2003年11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或指腹缺损,同时将进入皮瓣的感觉神经与指固有神经吻合重建感觉5例。
术后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7~42岁,平均27.6岁。
指别:左示指1例,左中指2例,右示指2例。
致伤原因:2例挤压伤,1例铣床切割伤,2例电锯伤。
缺损部位:指端水平截伤2例,指腹缺损3例,均伴有末节指骨裸露。
本组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面积为1.2cm×1.7cm~2.0cm×2.0cm,平均面积为1.7cm×1.9cm。
1 2 手术方法1 2 1 皮瓣的设计:皮瓣血管蒂的旋转点为远侧指间关节掌侧横纹与侧中线的交点处(相当于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的起点)。
轴线为以远侧指间关节为原点向近端引出与指侧方中线成30~40度角的射线。
旋转点与指端缺损后皮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血管蒂旋转后的长度,此长度略短于血管蒂的实际长度。
【推荐下载】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皮肤缺损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皮肤缺损 手指背皮肤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应该是带血管蒂、微小化、薄型化的皮瓣。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皮肤缺损。
掌背部作为皮瓣的供区,用于修复手指背小面积皮肤缺损,自1990年国外学者maruyama 提出以掌背动脉为血管蒂的逆行手背皮瓣修复手指背创面之后,1991年国内学者路来金等[3] 对其作了进一步研究,使其成为修复手指和手掌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主要方法之一。
我们自1996年1月以来,参照maruyama报道的方法,采用带第2或第3掌背动脉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皮肤缺损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皮瓣的应用解剖 掌背动脉属知名小动脉[4] ,共有4条,第1掌背动脉由桡动脉发出,第2、3、4掌背动脉由掌深弓的近侧穿支与腕背动脉网的分支汇合发出,位于手背伸肌腱的深面,走行于各骨间背侧肌的浅面,至近节指骨底分成2条指背动脉,达各指近节毗邻缘背侧。
在第2、3掌骨间隙,食指伸肌腱斜行越过第2掌背动脉。
各掌背动脉长42~58mm,起点外径0.5~0.9mm,走行途中发出6~12条皮支,营养相应部位手背皮肤。
各掌背动脉末端,大约距指蹼缘15mm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之间有恒定的吻合支相连,该吻合支长10~12mm,外径0.5~0.8mm,有两条小静脉伴行。
各掌背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两条伴行静脉之间有众多的交通支相连,静脉在指蹼远端与指蹼静脉有吻合,并与指动脉的伴行静脉相连接,由于深静脉缺少瓣膜,皮瓣转移后静脉压增高致静脉扩张,可通过交通支做迷宫式逆流,故伴行静脉可作为皮瓣的回流静脉。
同时手背的皮下组织内有丰富的浅静脉,通过深浅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也有助于皮瓣静脉血的逆流。
基于掌背动脉与指掌侧总动脉存在吻合支这一解剖基础,设计以此吻合支为蒂的掌背逆行皮瓣。
2 手术方法 2.1 皮瓣设计以第2、3或第3、4掌骨间隙为皮瓣的轴心线,大约距指蹼缘15mm 处为掌背动脉吻合支连接指掌侧总动脉的位置,以此吻合支为皮瓣的旋转轴心点,根据受区的部位、缺损的面积和形状以及皮瓣轴心点距受区远端的距离,在相应的掌背动脉轴心线上设计皮瓣的大小和蒂部的长度。
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摘要】目的介绍应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方法。
方法对26例2~5指缺损的患者,应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对手指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其中第2掌背皮动脉皮瓣16例,第3、4掌背皮动脉皮瓣各5例。
皮肤缺损面积为1.5cm×2.0cm~2.5cm×4.0cm。
结果2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
术后随访5~13个月,手指外形、功能满意,皮瓣质地、色泽与正常指相近,皮瓣不臃肿,两点辨别觉为8~11mm。
结论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方便,易切取,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患者容易接受,皮瓣供区靠近创面,可同时修复多指皮肤缺损,术后皮瓣外形满意,是修复2~5指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 introduce the procedure of repairing thumb pulp defect by dorsal thumb neurocutaneous flap transfer. Methods Dorsal thumb neurocutaneous flap was applied in 16 cases of pulp defect of the thumb.In 16 case the flap was based on radial dorsal cutaneous branch of the thumb while in the other 5 cases the flap was based on the ulnar dorsal cutaneous branch.The size of the flaps ranged from 1.5 cm×2.0 cm to 2.5 cm×4.0 cm.The dorsal coetaneous nerve was coasted with the digital nerve.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5 to 13 months. All 16 flaps survived with primary healing of the donor site.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of the thumb was satisfactory.The flaps were not bulky, but with near normal color and texture. 2-PD recovered to 8-11 mm. Conclusion Dorsal thumb neurocutaneous flap is an optimal flap for coverage of defects of the thumb pulp. The donor site is close to the defect. Operation is relatively easy both on the surgeon and the patient. The flap has good appearance and is sensate.【Key words】the coetaneous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 ; Surgical flaps;Skin defect第2~5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在手外伤中比较常见,手背部皮肤质地好,厚薄适中,有一定的伸缩性,并有掌背神经、伸肌键、掌骨等可做多种组织移植,因而,掌背皮动脉皮瓣及其复合组织瓣是一种修复手指多种组织缺损的理想手术方法[1]。
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效果观察
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该院收治并采用皮瓣移植治疗的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
观察患者术后手指的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10 d,52例移植皮瓣均成活。
其中4例患者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立即给予患者拆线减压治疗,患肢抬高治疗,向心性按摩治疗以及切开引流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皮瓣血运。
所有患者的皮瓣供区创面术后均达到一期愈合。
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患者的手指外形恢复良好、手指的功能恢复满意、移植皮瓣的质地和色泽与周围的正常手指皮肤相近,患者的移植皮瓣无臃肿等情况发生。
患者术后移植皮瓣的两点分辨感觉结果为8~11 mm。
结论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单,皮瓣切取容易,患者损伤比较小,不损伤主动脉,术后皮瓣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皮肤缺损;2~5指近中节手外伤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外伤,其中以第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最为常见。
手背部的皮肤厚度较佳、质地较好,并且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而且手背部的掌骨、肌键以及神经适合多种移植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上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最常用治疗方法为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1]。
为了探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笔者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患者5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2例病例均为该院收治并采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的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7.56±10.35)岁;受伤原因:26例患者为挤压伤,14例患者为电剧伤,12例患者为电击伤;皮肤缺损面:1.5 cm×2.5 cm~2.5 cm×3.5 cm。
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杨文彬;杨珂;朱丽伟
【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0(025)006
【摘要】目的:介绍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1例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术中切取皮瓣面积最大6 cm×4 cm,最小3 cm×2 cm,术后石膏托固定2周.结果:8例完全成活,3例皮瓣尖端部分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 结论: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优点是切取皮瓣时不需暴露掌背动脉, 不切断伸肌腱及腱联合,不需牺牲知名主干血管,操作简单,对手部功能无影响.
【总页数】2页(P419-420)
【作者】杨文彬;杨珂;朱丽伟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33500;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33500;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33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22.1
【相关文献】
1.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 [J], 周志华;杨新;戴冠东;丁华东
2.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组织缺损 [J], 张玉海;胡小泊;宋扬
3.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J], 严
继莲;徐莲香;陶腊枝
4.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1例 [J], 杨文彬;杨珂
5.带桡神经浅支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J], 朱涛;孙雪生;赵世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MA的3种可以组成 U血管结构的 起始类型
术前血管多普勒检查
皮瓣设计:
皮瓣轴线:第 一掌背动脉
旋转点:在第2、 3掌骨头之间 或稍近侧, 依实际需要 而定。
手术方法
尺侧切口线
桡动脉切断处
修复指腹时,将皮瓣携带的桡神经浅支第二 掌骨背侧支与一侧指固有神经缝合。
供区拉拢缝合或植皮
设计改进有多种方法:
Karacala A.(1998) M-I flap. (Plast Reconstr Surg, 1998,102:741~747)
傅小宽等(1993)U-I型血管蒂皮瓣 Valenti P.(1990). Anatomic basis of a dorsocomissural
手部皮瓣
第2 掌指背皮瓣
•第1掌背动脉为蒂 •扇形筋膜血管神经蒂
一. U-I型血管蒂手背岛状皮瓣
桡动脉腕背支
1支,69% 2支,31%
起自桡动脉腕背段的始端(距桡骨茎突1cm)
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及拇长伸肌腱深面向 尺侧 横行。
U-I型血管蒂
皮瓣的基本特点:
U形血管结构
I形血管结构
血管蒂延长,皮瓣转移距离增大.
第1掌背动脉 1支——占74% 2支——占24% 长5cm左右,外径:起点:0.5~1.1mm,末端
0.3~0.7mm 偏示指型:80%
走行 中 间 型:8% 偏拇指型:1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布:34%示指背桡侧动脉;66%不超过掌指 关节。
第2掌背动脉 30%为腕背支的直接延续; 4%为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的延续; 其余为掌深弓近侧穿支和腕背网远侧发的
交通支吻合形成。
FDMA:直接由RA发出的出现率 为100%
SDMA:出现率也为100%
U形血管结构是否连续的关键是: SDMA与RA之间的联系。
第2掌背动脉的起始有5种情形:
①腕背动脉,最常见, ②第1掌背动脉, ③桡动脉, ④掌深弓, ⑤骨间后动脉。
只有前3种起始形式才能组成由SDMA、DCA、 RA及FDMA构成的U形血管蒂,这部分人约 90%。
flap from the 2nd, 3rd and 4 the
intermetacarpal spaces. Surg Radiol Anat, 1990,12(4):235~239.
熊建义,等(2004).指背动脉蒂连行岛状皮瓣的应用 解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4,22(1):19~21.
旋转点 SDMA
FDMA
RA DCA
掌心动脉
皮瓣血供
第2掌背动脉远端
腕背动脉弓
桡动脉 第第一1掌掌背背动动脉脉
皮瓣
经动脉的伴行静脉回流
腕背支末端形式有3种: 水平支型:52.7% 降 支 型:44.3%(粗大,多续为第2 掌背动脉) 升 支 型:3.1%
腕背支长4.5cm,外径1.1mm。 伴行静脉有2支,外径0.9、0.8mm。
U-I型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优缺点
优 点: ①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范围大。 ②皮瓣切取面积大,本组最大面积
5.5cm 3.5cm。 ③血供可靠。 ④皮瓣可带感觉神经,重建有感觉的
指腹,尤 有价值。
适于修复: 示、中指PIP以远的指背、 指腹的软组织缺损
缺点: ①血管有变异。
②因血管蒂细长,血管痉挛、受压的 机会增大。
③供区瘢痕对美观有一定的影响。
④要牺牲一段桡动脉,
二. 指背血管筋膜蒂皮瓣
血供来源: 指背动脉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 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 筋膜血管网
Thank you!
手背逆行岛状皮瓣 设计改进的解剖学基础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背皮瓣)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背皮瓣)
Maruyana 1990
路来金 1991
Dautel
1992
是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佳方法。
存在以下问题:
(1)受血管蒂长度(2cm)的限制,转移距离有限;
(2)手指PIP以远较大的缺损修复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