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写景作文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31 如何写景物类作文-初中语文作文中考复习系列教案

31 如何写景物类作文-初中语文作文中考复习系列教案

专题31 写景作文教学目标:1. 写景的作文,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2. 运用描写方法突出景物特点;3、在描写和抒情中渗透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运用描写方法突出景物特点并渗透作者的情感。

一、导入: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

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怎样使自己笔下的景物独特而焕发活力呢?二、景物指可供观赏的风景,是多种景物的集合体。

景物分两类:自然景物:雨、雪、风、霞、山、水、草、树等等。

人文景物:城、街道、桥、楼、店、村社、学校等等。

也可以写人们的活动。

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也可以结合起来写,或某方面详写,另一方面略写。

如写公园风景重点写自然之景,也配合着写里面的亭台楼阁和游人的活动。

三、确定中心和内容1. 描绘自然之景,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如《春》《美丽的小兴安岭》等。

2. 以人文景观为主,兼有自然景观,抒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如《长城》《颐和园》《兵马俑》等。

3. 写自然或人文景观均可,表达自己某种哲理性的观点见解。

如《紫藤萝瀑布》,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写这类作文难度比较大,会在以后的“感悟类”作文课中重点介绍。

四、具体的描写技巧:1. 从多角度观察,描写要按一定的顺序。

定点观察法:可按空间顺序写,也可以按时间顺序写,要学会变换观察角度,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

移步换景法:按作者的行踪线索写,或者是和时间的先后来安排。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先采用全景式的勾勒,写出了磅礴的山势,突出百里三峡的雄险,描写了连绵不断的群山、夹岸的河流;再细致写了夏天的水势迅猛,春冬山高水清,秋的冷清萧瑟,结构层次分明。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作文《看,风景在变》审题立意指导、写作误区及范文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作文《看,风景在变》审题立意指导、写作误区及范文

2025初三作文备考:2024年广东深圳中考作文《看,风景在变》审题立意指导、写作误区及范文【真题再现】自然景色四季流转,少年成长拔节而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风貌向美向善,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看,风景在变。

关注变化的风景,感受变化的力量。

请以“看,风景在变”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审题立意】《看,风景在变》这一题目核心字眼是“变”,写作时,要写出“变”的过程或表现,突出“变”的影响或意义,表明“变”在“我”眼中发生。

“风景”处处有,关键在于内心能否感悟。

大自然花草树木、云山雾海是风景,校园里奔跑跃动、求知若渴是风景,生活中炊烟袅袅、油盐酱醋也是风景。

风景可以是表层意自然界风景,也可以是身边的人和事,每一处值得欣赏的点、给人启迪的点都是“风景”。

1、“看”这个字:意味着需要通过观察、留意去发现。

它引导着作者主动去感知周围的环境和变化,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

2. “风景”:可以是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森林等;也可以是社会人文景观,比如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场景、文化习俗等;还可以是抽象意义上的“风景”,比如内心的成长、情感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演变等。

3. “在变”:这是作文的关键所在,重点在于展现“变化”的过程。

这种变化可以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是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可以是缓慢而渐进的,也可以是剧烈而突然的。

高分立意的几重标准:1 风景的意义双关(表面写的是风景,实际写的是风景深层含义,比喻义)2 明确是自己看到的风景3 通过对比,写出变化,凸显“变”4 详写变化的过程5 突出变化的力量,感受变化带来的影响6 行文与看风景结合自然7 最少5次点题【写作误区】写作要注意的几个点:1.要写出风景是什么或什么是风景;2.要有“我”的意识,即“我”是参与者、见证者;3.要写出“变”,详略得当凸显“变”;4.优质高分的秘诀要写出“变”中的“不变量”;5.作文字数的最高限,你可曾注意?误区1:简单叠加四季春夏秋冬四季之景,怎能没有变化?分四个段落并行,描述完四季之景,即写“看,风景在变”。

写景抒情作文指导中考满分作文写景抒情

写景抒情作文指导中考满分作文写景抒情

写景抒情作文指导中考满分作文写景抒情写景抒情作文指导|中考满分作文写景抒情在我们作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

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呢?⒈写景必须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离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至外,由外至里,或由中间至四周等等存有次序地描绘,必须主次分野,征引得宜。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必须仔细观察,把握住在相同季节里景物的相同特点展开描绘,不要软编乱所造,凭自己的想象去写下。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下景物时不要忘记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必须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体会雷西县,这样并使人念了可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美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下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备这样的特点吗?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景物描绘在记叙文文学创作中往往就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许多同学在文学创作中不懂景物描绘的特点,有的描绘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少情感,发生了许多不理应的败笔。

那么,在记叙文的文学创作中必须怎样回去描绘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绘应当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

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11篇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11篇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11篇中考作文写作技巧1一、“定”要与“移”结合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

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

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

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

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

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

“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

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

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

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

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

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__的境界开掘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

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

写好作文的十大技巧(9篇)

写好作文的十大技巧(9篇)

写好作文的十大技巧(9篇)风景构图的写作技巧风景是作文中经常出现的话题,关于风景的作文数不胜数,但是风景并不像我们说的、看到的那样写得那么忠实。

为了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写风景。

我们来看看风景的作文写作技巧。

1.方位序列。

写景要按方位有序,由近到远,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内到外,由外到内,或由中间到四周等。

,具有明确的优先级和适当的细节。

2.风景类。

要写,比如山、水、花鸟;瀑布、石头、山峰、洞穴;亭子、平台、亭子等。

写风景的光、色、味;要写它的静态,动态,环境氛围。

3.仔细观察。

把握不同季节风景的不同特点,进行描述,而不是编造,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写。

4.有些人和事也可以具体写在风景里。

如果把人、风景、事物综合起来写,作文可以更感人。

5.写风景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和风景的关系。

你要有意识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感受,让人读了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记金华双龙洞》不是叶圣陶写的吗?6.恰当、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能给作文增添色彩。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读书多积累,不要在需要的时候去找。

第一,认真阅读原文,认真理解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感”来源于读书。

如果不仔细阅读,就无法深刻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也无法激发自己的感情。

如果不理解原文,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思想。

第二,要选择自己感觉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读完之后写好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可能会有很多感触。

如果像开杂货店那样面面俱到,可以把所有的感受都写在一起。

一切都是一点点的,没有什么是深刻的,关键部分就像一只蜻蜓,难免会让文章平淡而不深刻。

所以在写感受之前,要认真思考分析,提炼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最有感觉的东西去写。

你可以抓住原著的中心思想,也可以抓住你在文本中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闪而过的语言。

最好突出一点,深挖,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简而言之,你感受的越深,你表达的越生动,你的文章就越感人。

这是阅读后写出好作文的方法之一。

中考作文《风景在路上》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中考作文《风景在路上》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中考作文《风景在路上》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中考作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50分)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

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

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审题立意】这篇作文是命题作文,“风景在路上”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文题,题目中“风景”和“路上”属于“题眼”,是两个值得仔细探究的词语。

“风景”可以是自然景观,如清风明月,杨柳依依,鸟鸣虫唱、大漠长风等。

可以是人文景观,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俗、生活方式等。

也可以是带有比喻义的生命风景,如风雨中,父亲接送自己的背影;烈日下,她在为受伤的老人撑伞等。

“风景”既可以指风景一词的本身意义,也可以是“风景”一词的象征义或者引申义。

虽然考生可以就风景本身来写,但一般要努力挖掘它的象征义或者引申义,因为那些才是命题者的主要意图。

因此“风景”更主要的并不是指真实的景色,而是指生活中的一些美丽感悟,研究中的一些真知所得,人生中的一些美好体验等。

关于“路”,大家很简单就能看出它不是实在的道路,而是指生活之路,进修之路,人生之路等。

词组“在……上”,一看便知它着重夸大的是一种“行动力”。

因此,《风景在路上》的写作宗旨能够理解为倡导我们写积极地生活、勉力地进修……并夸大只有在这样的积极行动中,才能收获生活或进修的真知,获得优美的体验。

“路上”可以是现实中的路,但也不可理解的太直白,这里既可以理解为行走之路,也可以理解为书山之路(提示语所言静阅万卷诗书),更可以理解为人生之路(提示语所言洞察世间百态),当然还可以理解为成长之路(成长之路上,得失成败、喜悦哀伤、汗水泪水等生活中的事件,是我们生命中的风景)……如此,我们作文时立意的角度才不会狭窄。

2022年中考作文指导:作文写景的方法技巧

2022年中考作文指导:作文写景的方法技巧

初中语文备考-作文写景物的方法技巧指导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从形象、色彩等方面进行具体描绘、感性叙述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从描写的对象看,描写分成三种,分别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在写景作文中,如果想要使景物描写详略得当、寓情于景,从而使文章更有吸引力,那么,就需要恰当地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写景作文的几个注意要点。

一、写好开头写景文章的开头通常有几种方法:(1)开门见山。

开头直接写某个季节到来时你想写的景物。

(2)反问句。

这种作文,要体现出与读者对话的色彩。

譬如写冬天,你可以这样开头:在一年四季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春的明媚,夏的热情,秋的收获,冬的冰雪,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我最喜欢冬的白雪纷飞、银装素裹。

(3)引用名言。

在描写冬的景色时,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来形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开头不宜过长,提倡的是50-80字。

也就是说,最好控制在作文稿纸的三行半,别超过五行。

一旦超过,就显得“头重”了。

二、选好立足点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对于写景作文来说,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

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空间方位),也可以是变换的(移步换景)。

写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写看到的东西。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有数。

比如可以先写近景再写远景,最后可以寓情于景,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

三、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如冬天可以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瑞雪纷飞等形容词来形容,这样可以让你的作文更加生动起来。

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征,即使同一类景物,尽管具有共同的特征,但是也各有许多差异。

只有对描写的景物了然于胸,才能笔墨传神。

中考押题作文:留住最美风景【附范文17篇】

中考押题作文:留住最美风景【附范文17篇】

中考押题作文:留住最美风景【附范文17篇】留住最美风景【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

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生命中的点滴触动,人性的美好闪光……请以“留住最美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4.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一、精准审题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题。

我们首先要抓住“风景”一词。

风景的含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这是实指。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将文章写成游记、写景抒情类作品。

二是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这是从“风景”的比喻意义立意的,其中前者虚指美好的情感(自信、坚韧等),后者借指美好且让人难忘的生活场景。

也就是说,使用“风景”的比喻意义写作时,既可以写实(生活场景)也可以写虚(人间真情)。

我们要注意从两方而切中文题一是关注文题中“留住”这一限制性短语的意义,也就是说,你所绘的“风景”应该是“留在心底永远难忘的”;二是需要切中“最美”一词潜在的意义即那些留在心中美好的事物。

文题“留在最美风景”实际上可以诠释为“留住永远难忘的美好的事物”。

弄清了这些,我们写起作文来就会游刃有余了。

二、选材立意(1)选材:太阳落了下来,赤色将它环抱,金黄再度围绕,周边氤氲着层层叠叠的粉紫,如梦似幻,嘿瞩的红日,淹没了世间喧哗,街道上的车水马龙,有形无声地缓缓流动,仿佛在虔诚地朝拜着普照万物的光明之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留住这美丽的风景,使之不因生命的燃尽而无所作为。

立意:留住最美的自然风景。

(2)选材:中考结束了,毕业茶话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教室一改平时备考时的紧张氛围,满是欢声笑语。

同学们或是谈论着最近的见闻,或是积极地交流着考试题目,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我坐在教室里,看着教室后面黑板上的“笑脸墙”,亲切的老师,熟悉的同学,心里暖暖的,这就是我们的班集体,有着独属于我们的喜悦和青春记忆。

中考作文《风景在路上》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中考作文《风景在路上》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中考作文《风景在路上》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中考作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50分)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

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

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审题立意】这篇作文是命题作文,“风景在路上”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文题,题目中“风景”和“路上”属于“题眼”,是两个值得仔细探究的词语。

“风景”可以是自然景观,如清风明月,杨柳依依,鸟鸣虫唱、大漠长风等。

可以是人文景观,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

也可以是带有比喻义的生命风景,如风雨中,父亲接送自己的背影;烈日下,她在为受伤的老人撑伞等。

“风景”既可以指风景一词的本身意义,也可以是“风景”一词的象征义或者引申义。

虽然考生可以就风景本身来写,但一般要努力挖掘它的象征义或者引申义,因为那些才是命题者的主要意图。

因此“风景”更主要的并不是指真实的景色,而是指生活中的一些美丽感悟,学习中的一些真知所得,人生中的一些美好体验等。

关于“路”,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它不是真实的道路,而是指生活之路,学习之路,人生之路等。

词组“在……上”,一看便知它着重强调的是一种“行动力”。

因此,《风景在路上》的写作主旨可以理解为倡导我们写积极地生活、努力地学习……并强调只有在这样的积极行动中,才能收获生活或学习的真知,获得优美的体验。

“路上”可以是现实中的路,但也不可理解的太直白,这里既可以理解为行走之路,也可以理解为书山之路(提示语所言静阅万卷诗书),更可以理解为人生之路(提示语所言洞察世间百态),当然还可以理解为成长之路(成长之路上,得失成败、喜悦哀伤、汗水泪水等生活中的事件,是我们生命中的风景)……如此,我们作文时立意的角度才不会狭窄。

景物描写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全国通用)

景物描写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全国通用)

经典解读
◎还有在《春》中,作者写梨树、桃树、杏树的花没有直接用“百 花齐放”这四个字,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竞相争放的姿态,就 好像花也有“竞争意识”,这里就把景色写活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典解读
◎《一棵小桃树》写小桃树,总体特征是瘦弱、零落且病态的。作 者选取人的相关特征,用“伶仃”“察言观色”“试探”“楚楚的容 颜”“紧抱着身子”“猥琐”“患了重病的少女”“涩涩地笑着”等加 以表现,形象生动。
真 名范写 题 师文作 解 点展导 析 评示引
真题解析
◆2023年烟台中考作文真题◆
题目:这一路,风光真好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 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写作导引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一路”可以理解为,现实中的道路,如上 学路、旅游路、访友路、散步路等,也可以理解为比喻义,如求学路 、青春路、人生路、科研路等。“风光”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亦 指繁华景象。




景物描写技巧


一 要义解说
二 经典解读
三 策略解密
四 即练即悟
五 真题解析
要义解说
有同学提问了:“什么是写景作文,我看很多写人 写事作文中都有涵盖写景部分啊?”那就要明确一点 :写景作文中的写景和写人写事作文中写景是有本质 区别的。
写景记叙文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 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即 便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也是为写景服务的。
范文展示
这一路,风光真好
我喜欢来回学校的这段路,它很平静,很美丽…… ——题记
绿色的塑胶人行道,一排排高大而又茂密的树。 春天时,树上开满了嫩芽,虽然不是那么郁郁葱葱,但 在深绿色的老叶子中,靓丽的嫩绿显得十分耀眼。夏天来时, 总是那么狂躁,狂风暴雨的欺压着这些树。但我却十分喜欢 这一天,树上的那些老树叶变成金黄色,因为暴雨的冲刷让 这些叶子掉落下来,等待第二日的晴天,学生踩在这些叶子 上“咯吱,咯吱”的响着像是婴儿的笑声十分悦耳。似乎一 天的烦恼都可以抛开。(经典景物描写,融情入境)

中考景物描写作文指导(两篇)

中考景物描写作文指导(两篇)
春夜的夜雨总是令人愁,尤其是在巴山, 落寞的山岭,倾斜的石径,泼墨般的苔痕…… 多少前辈名侠的凄惨往事都已被埋葬在苔痕下, 多少春花尚未发,就已化作春泥。
使景物蒙上 神秘沧桑之感
(六)运用想象和联想
1.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 儿、梨儿。 2. 竹帘间有燕子盘旋梁上,昔日王谢堂 前燕,今日莫非已飞来此家院?案头的钟 鼎,莫非是金谷故物? 3. 风在窗外吹,落叶一片片打在窗户上, 就像是一只疲倦的手,在拨弄着枯涩的琴 弦,虽然有声音,却比无声更沉闷。 4.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运用修辞手法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 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 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 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 呀眨的。
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 季节的变化回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景 物都有不同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的变化。 同一季节的同一天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也 往往各有特征。白昼、黄昏、早晨、夜晚都 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颜色。三要注意气候不 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 中所展现的景观不同。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 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等不同的地域有着 各自的景物特征。
(七)融情于景
写景作文要突出“情”字,“一切 景语皆情语”。
人游走在景物中,不断找寻自己的面影。 落日忽然从一片苍茫混沌的云层中露了出来, 落日已经红了,很红。
落日最红的时候,就是它即将沉没的时 候。人呢?人是否也如此?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
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

专题08 星空-【与名家学写作】云作文2022年中考主题范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

专题08 星空-【与名家学写作】云作文2022年中考主题范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

专题08 月色导读:北斗连珠悬倒匙,织女牛郎遥相望,这是一个民族梦的开端,是诗情偏爱的领地,是笙歌常恋的意境。

大抵初初仰望星空的一刻,人间浪漫已有了三分。

星空下的徘徊酝酿何思,星空下的沉吟慨叹何怀?个中滋味唯己能参透,而万千凝望的人,却如星融入夜空一般,融入彼此心怀。

【一】名家名作(一)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节选)赏析:星在夜空里闪,波在湖潭中泛,长空本如暗蓝深海般微澜不起,夜风一过便撩乱她宁静的心绪。

于是星现如浪起,潮潮叠沓,丛星明灭。

星如波,空如海,这样的星空是人间江海的倒影,是涌流绵长。

星是夜凝成的露,如兰幽泣。

被日光炙烤了许久的青空,在日暮时分积攒了最多的温热,烧红了碧蓝的脸庞,蒸腾起绛云朱雾,含羞与和她低语了整个白昼情语的太阳作别,夜鸦一啼,惊了她沉沉的痴梦。

风起云淡,她的心怀渐渐冷却,倦上眉梢,流落一滴冷泪被吹刮得破碎,于是粲然星空被地上同样痴心的人儿遇见,人以己情揣度这星空,于是诗篇在笔下涓涓倾泄。

郭沫若让想象于星空中漫舞,将星空比做街市,描绘了一幅天上世界的奇妙景致,让人在共鸣中暗生向往。

写星空,就要将星空图景细致描摹,发挥丰富的想象,让神秘莫测的星空更添独特美感。

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在前人优美书写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一片美妙星空。

注意运用想象、联想等手法,并用尝试运用精妙的比喻、拟人句,挖掘星空的图景的别样奇幻,注意写景时笔触的细腻生动。

(二)“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

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

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三个常见写景作文题目的典范佳作+写法剖析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三个常见写景作文题目的典范佳作+写法剖析

初中作文写作解惑:三个常见写景作文题目的典范佳作+写法剖析01“校园一景”写作范例与展评【作文题目】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

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

300字以内。

【微提示】1.选取的“局部”之景,要凸显校园风景的独特处。

写景时,可以多感官参与,多方面写景。

2.运用静态和动态结合的手法,让景物与人的活动相映成趣。

3.遵循一定顺序,多层次描写。

【佳作展评】格物小道陈罗毅校园的一角,立着一块大石碑,圆滚滚的,上书“格物致知”,它的前方就是格物小道。

清晨,地上是树木脱下的黄色衣衫,时而被风托起,在地上滑行;时而又舞到空中,展示它们灵动的黄色。

朝阳从湛蓝的天上洒下光辉,格物小道更是在阴影的半遮半掩中显得神秘。

我与同学在这里奔跑,左边是影,建筑的影;右边是光,朝阳之光。

在光影交错间奔跑,丢开一切的烦恼,仿佛身体要被清空,只留下欢乐。

课间,两三学子并排走在小道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耳畔只有风儿吹动树叶“沙沙”的旋律与同学的交谈声,鼻息中是桂花的芬香。

小径上的脚印、笑语、树叶、清香,不就是一首诗?这条小道,承载着格物致知的真理,更承载着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中学时光。

【简评】这个片段选取校园中的“格物小道”来写,从三个时段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来描写小径独特的景致。

清晨写落叶,突出小径的幽雅;朝阳洒下时写光影,突出小径的神秘;课间写学子漫步,突出小径的诗意。

幽静的小道衬以奔跑的身影,展现校园特色,充满青春活力。

写景有特色,语言美,渗透着作者心中对校园的热爱。

02“窗外”写作范例与展评【作文题目】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微提示】1.《窗外》的观察点应该是在窗前,属于定点观察。

窗在高处,视野宽阔,可写更多;窗在平地,看得更清晰。

万唯中考写景作文

万唯中考写景作文

万唯中考写景作文
《中考路上的别样风景》
一说到中考,大家可能就会想到紧张的复习、做不完的试卷。

但我今天想说的可不是这些,而是我在中考路上看到的那些特别的风景。

记得中考那天早上,我早早地就出了门。

天气特别好,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骑着自行车往考场去,一路上微风拂面,还挺舒服。

经过一个小公园的时候,我看到了超级有趣的一幕。

一群爷爷奶奶在那晨练呢,有的在打太极,那动作慢悠悠的,可有意思了。

关键是有个爷爷,可能是太投入了,那姿势摆得老夸张了,一只脚抬得高高的,手还在空中慢悠悠地划拉着,感觉像是在跟空气打架似的。

我当时就忍不住笑出了声,心想这爷爷也太逗了吧。

这场景一下子让我原本有点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我继续骑着车,还看到路边的花开得特别鲜艳,红的、粉的、黄的,五彩斑斓的,就像是它们也在给我们这些考生加油打气呢。

到了考场,我还沉浸在刚才那一路的风景中。

中考结束后,我再回想起来,还真觉得那一路上的风景是我中考经历中很独特的一部分呢。

那些平常可能不太会注意到的小细节,在那个特殊的时
候却显得特别珍贵。

所以啊,哪怕是在紧张的中考过程中,也别忽略了身边的那些小美好,它们也许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力量呢!万唯中考写景,原来中考路上也有这么多有趣的风景呀!。

景物描写,别具一格-中考语文作文攻略与满分范文精选

景物描写,别具一格-中考语文作文攻略与满分范文精选
总体评价,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选用的景物、形容词、修辞、感官等)
中考作文攻略
满分秘籍揭秘
2.请在下文【……】处补充适当的景物描写。
月若有情月长吟 【……】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赠赐。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入我的耳朵。“谁?这么晚了,他为啥哭?”我循着声音寻找,原来是一个小男 孩。 小男孩看见我,揪着我的裤管:“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吗?”我本能地应了一声,就想抱起他走。突 然,我触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咦,这不是王医生的儿子吗?顿时,我心里轰起一腔怒火,王医生的影子又浮 现在脑海。就是他,为了小小的一笔医药费而拒不为我妈治病! “走吧!现在的世道还会有多少人情?”我心里想着,脚下迈开了步子。这时,一声更凄厉的声音恨恨地 剐了我一刀:难道真的丢下他不管?夜深了,难道就让他留在孤寂的野外,他不怕黑暗吗?他能抵抗动物侵害 吗?我打了个冷噤。啊!不能,我不能丢下他而去,我猛转身,我不能选择与道义相悖的行为。 我轻轻地敲开了王医生家的门。我不理会他的语言与目光,只是快速地离开,我想我的心灵是纯净的,我 不会因为金钱而丧失了做人的道德。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为愤怒,而是不愿在这块见利忘义的地方 呆多一刻。
中考作文攻略
专题:景物描写,别具一格
中考作文攻略
课堂导入
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 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却同画一幅风景画一 样……人家看了你的风景画,就会感到你所感 到的,不劳你解释,不用你说明,一切都从画 面上直接感到。
——叶圣陶《文心》
中考作文攻略
满分秘籍揭秘
讨论:阅读文段,讨论景物描写穿插位置及作用。
①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 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 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 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写景作文写作指导
一、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

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

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
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

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
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

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

“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
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舌头”伸得长长地说:“嘻!如果不是我,
你们能尝到美味佳肴?”“身体”在一旁发起抖来。

“眼睛”好奇地问:“你怎么
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
我们互不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这个寓言形象地表明一个道理:当人们观察景或物时,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

借助“五官”,往往能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采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
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

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
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

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
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

当然,
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

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

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
到了什么地方。

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


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
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

通过“移步换景”,游览、参观的游踪,景物的位置,景物和景物
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容易描述清楚。

作者如同一名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

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从而增添文章的情趣。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着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

”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
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
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

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

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

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
章的情趣的。

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
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

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

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
婉地表达出来。

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

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
感染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

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

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
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

”“古人笔下有
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
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
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

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
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
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
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我们在一起已经整整八年了,八年啊!如果我可以活到80岁,那么就有十分之一的时
间我们一直都在一起。

我们整天腻在一起,一起做作业,一起胆胆怯怯的去老师办公室。

甚至连上个厕所都
不忘记叫上对方。

这种在一起不是刻意的去做或怎样,而是一种习惯,这种多年来已无法
改变的习惯。

你会习惯性的想起我,我也会习惯性的想起你。

这种习惯,很可怕。

有时你
会叫上我一起玩,我不知道是你把我当成一个玩伴,朋友,还是习惯会让你习惯性的想起我。

上了中学,我们的视眼宽了,接触面也广了,所谓的“朋友”也正一个一个的离我们
而去。

我们害怕,都害怕着对方会和她们一样,为了自己,为了成绩从自己的身边悄悄离开。

预备的时光就似五月的太阳,金灿灿的一片,暖和却不热。

我们手拉着手来到那个我
们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小花园。

我们在那里对天发誓“我们长大以后要一直在一起,一
起学习,一起工作,一定一定不会分开。

”小小的花园,幼稚的我们。

只因害怕失去,害
怕分开,在哪里许下了这辈子都不可能完成的诺言。

初二以后,你常对我说:“张,你变了。

”不可否认,我确实变了,可是在我变的同时,你也变了。

不知道是你随着我的变而变,还是我随着你的变而变。

或许是时间的光临,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秘密。

我们之间分外的默契就如同一只长满刺的刺猬,哪
怕是再亲近的人也无法靠近,往往刺伤了别人,孤独了自己,两败俱伤。

你不再和我一起
成双入对的进出老师办公室,我也不再主动找你扯家常,你不再对我掏心掏肺,我也不再
和你侃侃而谈。

又一个暖和得只想让人睡觉的午后,我们漫步在操场上,你对我说:“张,真想回到小学,那时候多美好,都不懂得珍惜。

”“是,那时候真的很美好,但珍惜了,
就不会觉得美好了,我们永远都回不去了。

”我们四眼对望,继续在操场上漫步。

我们在
一起却又不在一起。

就像是木钟上的分针和时针,越走越远了。

时间,真的会改变一切。

若干年之后……
两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在各自家的阳台上晒着太阳,暖暖的阳光把她们照得格外
耀眼,一晃几十年就这么匆匆流过了,两位老人都在回想着那段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哪
怕当初时针和分针离得再远,也总会有重叠在一起的时候,难道不是吗?
我们曾经是朋友,纯粹的朋友,我们在一起也在一起。

我们曾经是朋友,心中的对手,我们在一起却不在一起。

我们是朋友,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人,我们不在一起但还在一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