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古代史(下)复习资料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户调式
凡丁男之户,每年每户缴纳绢3匹、棉3斤、丁女及次丁之户,折半输纳,边郡纳2/3,远郡纳1/3。少数民族交賨布,户一匹,远者一丈。户纳绢3匹、棉3斤。这是同类每户应交户调的平均数,每户实际交多少,要根据各户的土地、房屋、桑树等数量和质量的评定,划为九等,然后按家产的等级分类交纳。府兵制(西、北周时期)
府兵制创立于西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知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的管辖下。这种兵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自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为将领个人私产的局面,有利于防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此外还结合了屯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持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帮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了沟通了和的大运河。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一带人开通济渠,由西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再由板渚引黄河入汴水,又从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通于淮水。同年,又征发人开山阳渎,自引淮水。绕、仪征入长江,即原来吴王夫差开的邗沟。大业四年(608年),征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大业六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这条运河长达四五千里,是沟通通南北的大动脉,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联系。
关陇集团
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当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东、西的争夺战中,这些豪强地主都归附了宇文泰。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为关陇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输籍定样
开皇五年,隋文帝实行该法,又称“输籍法”。规定每年五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三党五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指定税额,并将各户赢缴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百姓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民。隋朝通过推行“输籍法”使大量的不承担国家赋役的隐藏户口,从豪强之家分离出来,成为国家编户,输税供役,为国家起到了扩充税源,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
均田制(北)
485年,北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传给后代。③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
【性质与作用】①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②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③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
【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
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
侯景之乱
梁武帝太清元年,东大将侯景因与掌权的高澄发生矛盾表示愿献所据十三州之地降梁。梁朝因其反复无常,桀骜难制,多不赞成,但梁武帝欲借此实现统一梦想,遂接受侯景投降,封以王,大将军等重职,并派兵接应。不料接应兵在城被东军大败。这时东趁机挑拨侯景与梁的关系,表示愿用萧渊明交换侯景,与梁重新修好。昏庸的梁武帝居然答应了,结果侯景走投无路,于548年八月反于寿阳,很快攻下建康的石头城和东府城。次年三月,侯景攻下了久围中的建康台城,萧衍被软禁,不久饿死。萧衍死后,侯景先拥立萧纲为帝,后来又废萧纲立萧栋,不久又废萧栋而自立改国号为汉,大杀萧衍子,萧梁统治自此已实际解体。552年,王僧辨,霸先攻下建康,侯景企图逃跑,被部下砍死于船中,侯景之乱结束。从此,南朝力量更加衰落了,南弱北强的局面正式形成。
河阴之变
阶级斗争的发展使统治阶级部矛盾激化。在北方边镇起义爆发后的第三年,孝明帝母胡太后杀了在中
央掌权的元叉,重新控制了中央政权。永安元年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三岁的元钊为傀儡皇帝。三月秀容川契胡酋长尔朱荣以此为借口,进军。四月,尔朱荣立元子攸为帝,入,沉胡太后和元钊于黄河,在河阴之渚,围杀北王公大臣2000余人,史称“河阴之变”。汉化的鲜卑代北士族在这次事变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高平陵事变
239年明帝死,齐王芳继位,宗室爽和司马懿辅政。爽以皇帝名义升司马懿为太傅,实夺其权。司马懿怒就即退休养病。正始十年正月,少帝芳与爽出城祭明帝高平陵。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及党羽济等发动政变,起兵控制京城,挟持郭太后,罢免爽,史称“高平陵事件”。从此权归司马氏。
六镇起义
初,为了防止柔然的进攻,在北部边境建立了许多军镇,重要的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扶冥镇,柔玄镇,怀荒镇等六镇。最初,这些军镇,因为是拱卫首都平城的军事要地,所以受到特别的重视。但随着柔然的衰落和北的迁都,军镇地位于逐渐衰落,镇兵和下层军官地位下降,早有不满情绪。522年,柔然兴兵犯,进攻六镇。524年,六镇尽为起义军所占领,北派兵镇压,先败五原,继而大败于白道几乎全军覆没,北政府束手无策,竟然求助于宿敌柔然。525年六月,起义军在北军和柔然军的夹击下失败。占山格
晋以来,国家对土地私有化趋势的总方针是,在维护土地国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土地私有化有限度地发展。随着土地私有化从平原田亩向山林湖泊发展,自东晋开始,国家对私占山泽的现象加以限制。国家将部分山林川泽让给官吏和平民,允许土地私有制发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山林川泽的私人占有,标志着山林川泽这一最后的国家“公有地”通过屯封别墅的形式和大土地所有制联系起来。
检籍
即清检士籍,对士族豪强广占私客,平民百姓规避赋役的现象,两晋和南朝政府都采取核实户籍的办法。南朝户籍整顿的重点是清理庶族冒任士族。但在操作过程中,无法真正核实户籍。南齐时的检籍甚至导致唐寓起兵。检籍最后归于失败。
大索貌阅
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诈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一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
侨州郡县
东晋、南朝时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在其管辖地区多用北方地名设立州郡县。当时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