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单元备课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人教新课标)
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2、教学例2
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2019教学目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第七八单元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课题一数学广角(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5页例3。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逐步养成合理安排事情与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他们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优化思想,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小明和他妈妈进行为期一天的角色互换活动,也就是他要当一天的家长来照顾爸爸妈妈。
新鲜吧!不过这可把小明忙坏了,妈妈要吃饼,爸爸要喝茶,一早晨下来,小明真是晕头转向。
他6点钟就起来准备,一个多小时后,总算是让妈妈吃上了饼,爸爸喝上了茶。
但上学从来没有迟到过的他,今天却迟到了。
小明自己还纳闷:妈妈每天也做这些事,可从来没有迟到过呀。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分析一下迟到的原因吗? 其实解决迟到的问题就是解决什么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你们愿意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愿意)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
【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师:那好,首先我们要来看看小明这一早晨要做几件事?(两件)第一件事是?(妈妈要吃饼,所以要烙饼。
) 小明是怎样烙饼的呢?(出示课件)从图中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生:烙饼时,饼锅里每次只能同时烙两张饼,每张饼的两面都要烙熟,每面各需要3分钟。
师:我想先请同学们想一想,烙1张饼需要多长时间?(6分钟)2张饼呢?师:现在小明要烙3张饼,你觉得有几种烙饼的方法,每种方法需要多少时间?先不要急于回答,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说出自己的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好吗?师:谁先来汇报你的设计方案?汇报的时候注意要把自己设计的方案说清楚,并说明共需要多长时间,好吗?生:一张一张的烙要18分钟。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七《数学广角教学分析》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学分析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初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拟、挑选,体验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运筹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体会运筹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本册书安排的“数学广角〞是向学生浸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和以往的义务教材相比,这局部内容是新增的。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如下:1.例1讨论烙饼时怎么合理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2.例2以家里来客人要沏茶的实际素材为背景,提出“怎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在学生设计的多种方案中讨论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
3.例3是关于排队论的问题,是研究怎么使效劳对象的等候时间最短的问题。
教材是让学生从6种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4.例4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出对策轮的应用问题,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与学的建议1.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理论都是比拟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2.本单元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展教学。
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简单逻辑推理、鸡兔同笼问题、时间问题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逻辑推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逻辑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教学素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简单逻辑推理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刚刚学习的逻辑推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简单逻辑推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图形知识,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还不是很清楚。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可以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
2.三角形的内角和。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卡片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三角形物品,如三角板、三角形的玩具等。
3.准备一些关于三角形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三角形物品,引导学生对三角形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出这些物品中的三角形吗?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呢?”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
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稳定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三角形物品,分析其特点和性质,并尝试解决一些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三角形特点和性质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地方。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主要讲述了图形的拼组和组合,以及相关的数学问题解决。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知识,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拼组和组合,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拼组和组合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出复杂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拼组和组合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出复杂的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拼组和组合,以及相关的数学问题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拼图教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拼组和组合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拼图、乐高玩具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拼组和组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探讨图形的拼组和组合的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出复杂的图形。
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2.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能够绘制一个已知角度的数学广角。
4.掌握基本的角度单位及其换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测量和绘制角的大小。
•难点:掌握角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教具:直尺、量角器、练习册等。
3.教学环境:教室,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通过提问引出数学广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作用。
#### 2. 概念讲解向学生详细解释数学广角的定义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
#### 3. 实践操作让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不同角度的数学广角,并绘制其形状。
#### 4. 默写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进行角度单位的换算练习。
第二课时
1. 复习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看学生掌握情况。
#### 2. 深化学习讲解角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角度单位的计算练习,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 4. 巩固提升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角的大小及计算方法,加深印象。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数学广角的概念、测量和绘制角的方法,以及角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
1.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准备小测验。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本学生能够在本节课中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数学广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数学广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主要内容包括:第四章《简单的周期问题》的第1节《认识周期现象》和第2节《发现周期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掌握周期规律,能运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周期规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周期现象,发现周期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磁性黑板、周期现象的实物(如:年月日、四季、星期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磁性黑板上的周期现象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 例题讲解(1)讲解例1:找出年月日的周期规律。
a.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周期规律。
(2)讲解例2:找出四季的周期规律。
a. 学生观察四季变化的图片,思考周期规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找出星期和月份的周期规律。
(2)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规律。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2. 内容:a. 周期现象:年月日、四季、星期等。
b. 周期规律:年月日的周期规律、四季的周期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说明其周期规律。
(2)根据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潮汐、季节变化等。
(2)实际问题:如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某一天是星期几的计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周期现象和周期规律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更多周期现象,如经济周期、生物周期等,提高学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步骤和方式。
4.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教学内容: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数学广角”第1课时。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
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猜谜语吗?2.请大家看大屏幕。
3.导入新课(过渡语略)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
(出示主题图)2.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3.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5.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6.现在,请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7.小组合作:(1)学生动手设计方案(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预设:A.把做每件事的时间相加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C: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同时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对于这三种方案,那个更好呢?请同学们点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数学广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数学广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101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掌握利用排列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概念,掌握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小明去商店买饮料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小明有多少种不同的购买方式。
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找出小明买饮料的不同组合方式。
(3)通过例题,讲解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出示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排列与组合的定义2. 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字,写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
(2)从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中,任选两种颜色,给一个长方形涂色,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2. 答案:(1)12、13、14、21、23、24、31、32、34、41、42、43(2)6种涂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排列组合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讨论如何安排一周的食谱,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方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鸡兔同笼”、“烙饼问题”等典型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既具有挑战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学广角》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列举、画图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学广角》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情境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练习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操练和巩固。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如“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故事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问题,如“烙饼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以及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数学知识的拓展,又有实践操作的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以及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和意义,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难点: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亲近感。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数学广角的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拓展题。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发他们对数学广角的兴趣。
如:展示一个钟表,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体会数学广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数学广角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广角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数学广角来解释?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数学广角的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广角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使用广角术语描述物体的方位关系。
3.通过活动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方位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广角的概念和特点。
2.学会使用广角术语描述物体的方位关系。
三、教学内容3.1 广角的概念1.引入例子:请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并用简单的术语描述物体的方位关系,如“书桌在黑板的右边”,“窗户在门的对面”。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上的描述方式是否清晰准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描述方位关系?3.引入广角的概念:广角是指从某一点出发,能够看到的物体所构成的角度。
广角越大,可以看到的物体范围就越广。
4.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让学生自己伸出手指,画出自己看到的广角范围,然后让学生用几个简单的句子描述所绘制的广角。
3.2 广角术语的运用1.明确广角的正前方、左、右、上、下等术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方位关系。
老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运用广角术语进行描述,如“图中的小猫在桌子的左边,在花瓶的下面”。
3.给学生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学生根据现实场景或图片描述物体的方位关系,逐渐提高难度和复杂度。
3.3 活动训练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派一名学生担任“导游”,其他组员为“游客”。
导游通过口头指令引导游客在教室内进行观察、描述方位的活动。
导游应使用广角术语进行指导,游客根据指令在教室内找到对应的物体,并用广角术语回答。
2.情境模拟:创建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描述方位。
例如,模拟迷宫场景,学生需要根据广角术语指引自己的方向,找到迷宫的出口。
3.教学游戏:设计一些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运用广角术语进行描述和计算。
例如,找出教室内某个角落的最大广角范围。
四、教学方法1.情景训练法:通过模拟现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广角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四上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1、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三、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具准备:图片、表格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用了什么样的策略赢得齐王呢?刚才有些同学说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还有些同学课前查找了相关的资料,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田忌赛马”的故事或者读一读你查找的资料。
(听同学讲故事:这是战国时期的故事。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由于齐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
这时孙膑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啊。
”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于是,田忌又和齐王再一次赛马。
同样的三匹马,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王目瞪口呆了。
)2、师: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3、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说一说田忌是怎样赢得第二次赛马比赛的?总结得出: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结果是田忌输了一场赢两场,胜了齐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单元备课胡亚辉一、单元分析(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还要服务于生活。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本单元通过给学生创造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自主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实际交流等活动,总结出最优化方案。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中渗透了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是新增的。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例如,例1讨论烙饼时怎样操作最省时间;例2分析家里来客人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各种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在“做一做”中安排了餐厅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能让客人都尽快吃上菜等等;例3安排的是在码头卸货时,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让三艘船总的等候时间最少,接下来的“做一做”是医务室的就诊顺序问题。
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有了丰富的运筹思想,比如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对策论的应用。
对策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对策论的方法也是运筹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体育比赛中经常会用到。
比如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就要根据不同的对手来排兵布阵,这里就用到了对策论的方法。
例4就呈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最后还安排了一个“数学游戏”,学生可以去思考在这个报数游戏中先报数的人采用怎样的对策就能保证一定获胜。
本单元共4个例题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素材,第一个是烙饼问题——优化思想,第二个是沏茶问题——优化思想,第三个是码头卸货问题——优化思想,第四个是田忌赛马——对策论方法。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体会优化的思想.2.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共4课时烙饼问题——优化思想 P112例1 (1课时)沏茶问题——优化思想 P113例2 (1课时)卸货问题——排队论 P115例3 (1课时)田忌赛马——对策论方法 P116例4 (1课时)(五)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饼的实物圆片、相关表格《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省时间(优化思想的应用)P112例1教学内容分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一的学习内容。
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利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看过烙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和最少。
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这就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基础。
而且学生处于四年级,处于中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但四2和四4两个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学生不是很多,从能力检测中也可以看出,四(2)白明喆40、张忠泽40、王泽宇4、富永盛36、司钰萱36;四(4)徐圣思37、郑晨飞36、张文暄35、贾子36、李博文36,只有这些学生的能力成绩比较优秀,而且本节课的知识点数学思考性强,对于中后等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烙饼问题虽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烙饼问题还是比较陌生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适当增加动手操作与独立思考的过程,以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烙饼问题中三张饼的烙法是难点,很有思维价值,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班内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加入了两张饼的烙法作为过渡。
在具体做法上,我为学生提供了便于操作的学具(小圆片),使学生更好地亲身经历研究的过程。
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亲身感悟了数学思想,增长了智慧,充分展现了数学的自身价值。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圆饼实物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故事《丁谓施工》。
中国古代有一个丁谓施工的故事,也蕴含着运筹学的思想。
传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曾起火。
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废墟。
为了修复这些宫殿,宋真宗派当时的晋国公丁谓主持修缮工程。
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着三个大问题: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废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运来大量新土。
不论是运走垃圾还是运来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到大量的运输问题。
如果安排不当,施工现场会杂乱无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丁谓研究了工程之后,制订了这样的施工方案: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
第二步,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
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新变为平地。
简单归纳起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挖沟(取土)→引水入沟(水道运输)→填沟(处理垃圾)。
按照这个施工方案,不仅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经费,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内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响,因而确实是很科学的施工方案。
2.你觉得丁谓的这套施工方案怎么样?你们知道丁渭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施工方案吗?这是因为他对工序进行了合理安排。
3.其实,合理安排的问题几乎和我们天天见面。
今天数学广角的活动我们也来进行合理安排。
(揭示课题:数学广角——合理安排)二、探究新知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问题一:烙双数饼1.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2.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需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烙两张饼时,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的时间也是6分钟。
)预设:一张一张的烙;两张同时烙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师:现在请你想一想,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为什么要2张2张地烙?一共需要多长的时间?(不让锅中有空余,节省时间)如果要烙6张饼呢?8张饼呢?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两张两张烙比一张一张烙能节省时间。
问题二:烙单数饼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妈妈该怎样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呢?用圆片摆一摆,同时同桌相互说一说。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预设:①一张一张的烙。
时间:3×6=18分钟②先烙二张再烙第三张。
时间:3×4=12分钟B方案3分钟3分钟3分钟3分钟第一张正反第二张正反第三张正反③先烙二张正面,再烙其中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正面最后烙剩下的二面。
时间:3×3=9分钟C方案3分钟3分钟3分钟第一张正反第二张正反第三张正反师: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帮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可以第一次烙饼1和饼2的正面,第二次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第三次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反面。
每次都是3分钟,总共是9分钟。
小结:这种方法每次锅中都有2张饼,不浪费时间,我们把这种烙饼的方法,叫做烙3张饼最佳方法。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能这样烙饼的,而只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所以同学们难以想到这样的烙法。
在课堂上我们在思考烙3张饼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2)自主探究:如果要烙的是5张饼,7张、9张饼……13张饼呢?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在烙单数张时:两张两张的烙,最后就用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来烙,即5=2+3 7=2+2+3烙饼的数量和所用的时间有什么规律?规律:①如果要烙的张数是双数,可以两张两张地烙;如果要烙的是单数,就先两张两张地烙,剩下的就用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来烙。
②多烙一张,就多用3分钟。
③烙饼的张数和时间的规律:用饼数乘3就可以了。
三、结合生活,实践应用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食堂炒菜2.P114做一做第1题: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合理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老师希望大家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在古代,丁谓的合理安排节省了时间,缩短了工期。
今天,同学们的合理安排让方方一家尽快地吃到饼。
其实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到经济建设、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都会面临合理安排的问题。
我国的大数学家华罗庚在这方面可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