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篇(含答案)(2003—2023)

河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篇(含答案)(2003—2023)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河南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篇(2003—2023)目录DNA数据存储(2023河南) (2)青年的责任担当(2022河南) (4)关于“光刻机”的阅读(2021河南省) (6)关于月球的阅读(2020河南) (8)DNA数据存储(2023河南)【文本一】让敦煌壁画再“活”两万年①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找到一块有史前蚊子的琥珀,从蚊子血中提取了恐龙的DNA片段,从而让已灭绝6000多万年的恐龙复活了。

②这故事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但2022年天津大学的一项有关DNA存储的研究成果让人们离想象又近了一些。

他们将10幅敦煌壁画的数字图像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等实验,发现这些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万年。

③DNA竟然可以存储壁画?其实,这并不奇怪。

自有生命以来,大自然一直用DNA来存储信息。

纷繁复杂的人类基因组信息,就是记录在比细胞还小得多的DNA上,一代代遗传下来的。

通过一根头发附带的DNA信息,就能复原生命体的所有遗传信息。

DNA存储了亿万年来无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可谓大自然中最好的存储器。

如果能把海量的信息“写”到小小的DNA上存储起来,岂不便利?④壁画“变身”DNA,需要打破无机与有机的界限,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跨界”存储呢?这要从DNA存储的两个步骤——信息写入和信息读取说起。

⑤先说信息写入。

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如果用数字中的0、1、2、3分别代表一种碱基,就能形成一个四进制碱基序列,然后通过编码转化,实现碱基四进制和计算机二进制的“对话”。

据此,将敦煌壁画的数字图像转换成二进制的比特串,再通过编码将其转化为四进制的碱基序列,然后通过DNA合成技术将碱基序列写入DNA,壁画的数字图像就“变”为DNA了。

⑥再说信息读取。

正常情况下,可先利用技术手段将DNA存储的壁画数据拷贝出来,再通过专业测序仪器测得其碱基序列,然后通过解码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据,从而实现信息读取。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本次调查显示,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非常高,但是实际的参与行为偏少。

32.8%的受访者是公益机构的成员,其中,超八成的人是公益机构的兼职人员,全职公益从业者的比例很低。

在所有受访者中,31.6%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参加过公益组织举办的活动,31.2%的人有过志愿者经历。

在没有公益活动经历的受访者中,超九成的人希望参加公益组织举办的活动,或成为公益活动志愿者。

强烈的参与意愿没能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参与行为,这与活动参与不便捷和参与成本高有关。

而互联网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可以弥补传统公益活动参与成本较高的缺陷。

互联网公益平台推行的是“人人公益”的理念,借助互联网来降低公益活动参与成本,可以让更多人便捷地参与公益。

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最信任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前五位分别为腾讯公益、中国慈善信息平台、新浪微博微公益、蚂蚁金服公益和淘宝公益,百度和京东的公益平台也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选择。

腾讯、微博、蚂蚁金服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使得它们的公益平台在宣传推广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摘编自《中国公众的公益观调查报告2017》)材料二:“99公益日”是由腾讯公司发起,并联合中国顶尖创意机构、数百家公益组织、数十家知名企业一起打造的公益活动,2015年9月7日,第一届“99公益日”拉开帷幕。

“99公益日”于每年9月的7、8、9日举行,每年的这三天成为中国公益组织的募款狂欢日。

“99公益日”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是“配捐”。

配捐是一种新的募捐方式。

“99公益日”的配捐原则是每当有人捐出一笔钱,腾讯公益基金会或其他金主同时按比例捐出一定教额的钱,达到善款翻番的效果。

(摘编自《没有“99公益日”,草根组织怎么办?》)材料三:“拾穗行动”是由知名公益人邓飞发起,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成立的专项基金。

该基金会先后开展了“情系事实孤儿”“情暖少数民族女孩”“中国青年创想计划”等项目。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18分)蒋勋眼中的宋词①我花了一个多月品读完《蒋勋说<宋词>》这一本书。

②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的语言细腻可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蒋勋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

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切,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谈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产生宋词,如何产生宋词,以及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③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

唐诗就如骚动的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

宋词是一种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

阅读蒋勋的作品,你会发现宋词的平实、自然和发现现实的美,发现宋词对人生的美的沉思。

④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是曲曲折折。

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⑤人生问题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

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⑥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

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

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下片:“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时代使苏轼成为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成功者。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

其实不然。

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的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

山西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篇(含答案)(2003—2022)

山西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篇(含答案)(2003—2022)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山西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篇(2003—2022)目录致敬航天英雄(2022山西) (2)关于“心理复原力”的阅读(2021山西) (3)关于心理舒适区的阅读(2020山西) (6)问题意识(2019山西) (8)灵感忽至(2018山西) (10)致敬航天英雄(2022山西)班级开展了“致敬航天英雄·奔向星辰大海”综合性学习活动。

下面是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资料。

【发展历程】自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辉煌成就。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空间交会到天宫合体,从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突破技术难关,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名称揭秘】问:为何国外叫“宇航员”而中国叫“航天员”?答:宇航,顾名思义,带有宇宙航行的概念,而宇宙包括的范围很广。

“航天”一词由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首先提出,钱老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宇宙航行活动只能局限在太阳系内,“宇航”的说法不免夸大。

由此可见,“航天”二字中蕴含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问:还有别的原因吗?答:有,也是受毛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又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

【精神探源】【致敬英雄】16、(1)同学们的汇报材料中提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

该怎样理解“中国高度”的含义呢?请你阅读材料,作出解释。

(2分)(2)中国航天精神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得以飞速发展的“精神密码”。

中国航天精神具有哪些内涵?请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分)(3)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戚发轫到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中国航天精神代代传承。

成果汇报会接近尾声,请你围绕“致敬航天英雄·奔向星辰大海”这一主题发言,表达对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的敬意,体现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担当。

2023年中考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项复习(文字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项复习(文字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项复习有答案非连续文本阅读【一】材料一:“选机构,看师资”是不少家长在挑选校外培训机构时信奉的重要准则。

但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普遍存在老师流动性大,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的现象。

为了招揽生源,部分培训机构虚假包装老师“头衔”,吸引家长报名并逃避监管。

在一些低幼培训领域,更存在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培训半天就上岗凑数的“注水师资”现象,部分老师教学方式不恰当、道德素质低下更是令人担忧。

校外培训机构师资注水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各种令人瞠目结舌、惊掉下巴的注水方式每年都被曝光。

“铁打”的教案“注水”的老师,年龄大的,就突出经验丰富、教龄长;年纪小的,就写毕业于名校,高考分数优异;没有专业背景的,就说教育理念好,有方法、有耐心……总之,没有不敢想的,只有培训机构不敢做的。

比如,这一次,记者就发现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来自二本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徐同学就成了一名“资深”美术老师。

家长们遇到的最深的套路,恐怕就是培训机构的师资套路了。

虽然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治理,但培训机构市场的师资乱象并没有彻底改变。

据了解,我国超过40万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将近800万老师,然而拥有教师资格证的不足1/4。

从报道看,一些培训机构的老师还不仅仅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甚至口出脏言、素质低下。

缺乏专业背景、专业能力,缺乏教育情怀,这样的老师如何能在育人阵地上站好岗?(选自2021年4月23日光明网)材料二:发展无序、超纲教学、收费混乱、虚假宣传、安全隐患……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种种乱象,直指监管。

而监管对象分散、培训需求旺盛、涉及部门众多等因素,都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治理校外培训乱象,需要标本兼治,握指成拳,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学校内、课堂内教不到位的问题。

但令人担忧的是,在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过程中,一些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滋生出新的问题:一些培训机构从“地上”转为“地下”,表面上被关停,实际上“改头换面”重新营业;一些培训机构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有的甚至不具备教师资质;尽管三令五申,培训机构参与招生录取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样的现象需要引起警惕:一些在整改中“下马”的培训机构悄然转移到线上,提前学、超前教、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现象也随之转移到线上。

中考语文专题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年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让很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燃起了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35岁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青少年对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的感受(数据源自2021.7.8《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专栏)【材料二】①2月27日7时44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

11时06分,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西电一号”卫星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22星”的方式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①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和姿控发动机系统,为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提供了空间推进分系统,为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提供助推、一级、二级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

①“西电一号”卫星是“中星·丝路天图遥感卫星星座”的首发星,为高光谱遥感卫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星电科集团和未来宇航共同打造,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设计,未来宇航研究院进行在轨交付,由陕西丝路天图卫星科技公司负责运营。

(摘编自《西安动力助长征火箭刷新发射纪录》《“西电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2022.2.28《西安晚报》)【材料三】①在2月27日的两次航天发射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胆启用青年技术人员,由“85后”担当任务总体负责人,“95后”任一线操作员,全程护送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本次多点并行测控任务。

①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建海介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前,以青年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测控团队对卫星的分离过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多轮次研讨交流,形成了完备的分离判断应急处置方案。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压缩这22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技术人员优化了岗位交互流程,完善了箭遥数据提取分析软件功能,制定了多个方案预案,大大提高了卫星进入太空后初始轨道确定效率,为卫星后续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共12篇)一、(2017·江苏苏州)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 -15题。

(10分)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16年来,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

全市885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据显示,7月31日,北京市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26.7米回升了5厘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多万立方米,这是1999年以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

地下水埋深指的是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面的距离。

如图1所示,虚线为潜水面,A即为潜水的埋藏深度,而H 是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图1潜水含水层示意图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骤增,2014年常住人口达到2100余万人,是1999年的近两倍,用水压力随之增加。

同时,1999年起,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自然降水不足。

为使供需平衡,多年来,北京不得不超采地下水(见表1)。

“超采”,是指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从1999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积超采区。

长期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面下降。

1980年,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6.7米,1998年降至11.88米,18年下降了5米。

从1999年开始大幅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

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一米。

表1 北京地下水开采情况采水自备井位置自备井数量(眼)供水量(立方米)城镇自备井13000 4.6亿域六区自备并6550 2.25亿去年12月,每天约有200万立方米的南来江水通过自来水厂送入千家万户,占北京市市政供水的60%左右。

截至8月底,南水进京已达5亿立方米,今年用量将达到8.18亿立方米。

预计明年可以达到10.5亿立方米。

地下水位在用水量最大的7月份实现回升,最大的功臣还南水北调。

北京地下水位上升还可能和超采地下水下降有关。

据了解,截至7月底,朝阳、丰台等地区共关停84眼自备井,每天置换地下水量达3.3万立方米。

随着南水用量增大,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也将逐渐减少开采量。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题)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题)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材料一:鸬鹚(节选)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

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不多一会儿,就有鸬鹚钻出水面,扑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

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

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

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

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吞了下去。

鸬鹚吃饱了,又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上。

渔人就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

材料二:钩嘴大脚,捕鱼神器(节选)在分类学上,鸬鹚属于鹈形目,这个家族的脚都为“全蹼足”,四个脚趾之间均有蹼相连,这能给它们水下活动提供更充足的推进力。

在水下,鸬鹚会收紧羽毛,两只大脚在身后划水推进,如鱼雷般快速穿梭,偶尔翅膀也会半张开来,用以帮助急转弯,或者扑动几下加速前冲。

鸬鹚嘴尖的弯钩,让它看起来有些像鹰,因此鸬鹚也常被称为“鱼鹰”。

这个钩对捕鱼至关重要,通常鱼只要被它叼住,就会受伤流血。

即便趁鸬鹚不留神逃脱了,鱼也会因流血受伤而大大影响速度,很难逃脱鸬鹚接下来的二次追捕。

“遇到大鱼,就算无法单独擒获,鸬鹚们也会通力合作,你啄头、它啄尾,共同把鱼驱赶到渔船附近,等待主人用工具将鱼捕获。

”有文章曾这样描述。

材料三:西湖渔夫(节选)西湖是人间天堂,也是鸟类乐园。

每年冬天,大批鸬鹚从北方飞来越冬,西湖成为观赏鸬鹚、拍摄鸬鹚的好去处。

鸬鹚比鸭狭长,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鳞片状。

鸬鹚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白点。

鸬鹚捕鱼方法独特。

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沙底的水域,就脚蹼和翅膀并用。

中考专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带答案)

中考专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带答案)

说明性非连续文本阅读【一】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

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

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

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

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

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

到了明治时代,浮世绘的画风成为日本风筝的独特风格。

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

鸟筝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鱼筝形如钻石,也称“白宝”,放飞时要由七个女子操控。

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

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六人。

其中,两个着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1、材料一是按照___时间_的说明顺序来说明风筝的起源的。

(2分)2、阅读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3分)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

(13分)班级开展“低碳行动”主题学习活动,小文收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适度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的必要保证。

然而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另外,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植物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威胁,例如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隐患,例如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将会增多,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

(整理自《光明日报》等报刊)材料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运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的技术,被形象地称为“碳捕手”。

2022年8月,我国最大的CCUS 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

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约900万棵。

森林碳汇,主要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实现固碳、降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2020年底,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23.04%。

2022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林木植被碳储量107.23亿吨,固碳、降碳作用明显。

(整理自《人民日报》等报刊)材料三: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能源)生产较快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

我国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努力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2年,因内生声总值(GDP)超121万亿元,万元因内生产总值二我化碳排数比上年下降0.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约1吨,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约12吨。

诗歌意象(2023年重庆B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诗歌意象(2023年重庆B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列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曾经有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外国学生读完《静夜思》后,一脸茫然地问他的朋友:月亮跟故乡有什么关系呢?②这位外国学生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他不懂中国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

③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意”加“象”的组合。

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等,都可以称之为“象”,即物象。

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样的物象就成了意象。

如“梅”是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有色,具备某种形象。

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④诗歌为什么要用意象呢?⑤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

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

如诗人鲁藜的《泥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⑥诗歌用“珍珠”和“泥土”两个极平常的意象进行对比,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果直接讲述道理,诗歌的艺术境界就荡然无存。

⑦“立象”可以“尽意”。

诗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

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

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是诗人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

如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

但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把“乡愁”物化,继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令人动容。

⑧诗歌离不开意象。

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

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

福建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篇(含答案)(2003—2023)

福建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篇(含答案)(2003—2023)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福建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篇(2003—2023)目录青菜(2023福建省) (2)勤俭节约(2023福建省) (3)防灾减灾(2022福建省) (5)关于“红色旅游”的阅读(2021福建省) (7)关于线上教育的阅读(2020福建莆田) (8)关于书法的阅读(2020福建福州) (10)关于科技创新的阅读(2020福建厦门) (11)关于新冠疫情与高科技的阅读(2020福建宁德) (12)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阅读(2020福建泉州) (14)关于志愿者服务的阅读(2020福建) (15)中国空间站(2019福建省) (17)关于“归国潮”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8福建省) (18)归国潮(2018福建泉州) (20)时间都去哪儿了,但愿读者留住(2014福建宁德) (21)青菜(2023福建省)【材料一】青菜是中国常见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

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绿油油的才讨喜。

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约等于“一份蔬菜”,内涵边际非常大,黄瓜、芹菜、莴笋、茄子、萝卜、白菜等等都包括在内,可谓包罗万象。

蔬菜品种众多,但在过去,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许多地方还是很难吃到新鲜多样的蔬菜。

如今,随着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进步,设施蔬菜、高原夏菜、南菜北运等丰富着居民的“菜篮子”。

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各式各样,吃想吃的菜已经不再是难事。

(摘编自张君燕《餐桌上的青菜》等)【材料二】青菜口感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

冬日里民间有一道“青菜豆腐汤”。

烧上一锅青菜,切几块豆腐放锅里,热气氤氲,一家人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据说这道菜,还有个美好的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说青菜“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

青菜朴实无华,散发着平常日子里的烟火气,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据说郑板桥当年流落苏北小镇时,在房门口贴了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年陕西】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摘自2022年6月23日《中国青年报》)【材料二】“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增大,学校覆盖率和学生参与率大幅度提高。

“双减”政策赋予学校课后服务新的政策价值。

课后服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民心工程。

课后服务能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降低家庭教育开支,支持家长就业,是“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

课后服务是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的现实途径。

“双减”深化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夯实学校育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

课后服务是促进教育公平普惠的重要举措。

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公益,由学校提供普惠性、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的关键举措。

当前,课后服务已成为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列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重要维度。

为此,义务教育学校必须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为学生提供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形式多样的课后育人活动,实现学生课后发展中的教育过程公平,并进一步向纵深的质量公平发展。

(摘编自《理性认识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价值》,2022年5月25日《中国教育报》)【材料三】中小学“基础托管+素质拓展”的课后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

可是,受到服务资金的制约,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课后服务内容窄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农村中小学显得更加突出。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受规模、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只能提供课后服务基础托管工作,特色课程的开设遭遇一定困境。

有的小规模学校很少开展兴趣特长、体育锻炼、劳动体验等活动,出现“特色活动无特色”的尴尬局面。

不少农村中小学由于本校师资力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及家长对课后服务高质量、多元化的要求。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4·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木刻属于木板画,也称作板画或刻画,普通就称作木刻。

②木刻的材料当然是木材。

木材以梨、枣、白杨最为合适。

这几种木材的质地都比较细密。

③木刻最主要的工具当然是刻刀。

刻刀大致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偏刀,一种是角刀。

偏刀用来刻凸起的线条,把大片的木质铲去,剩下凸起的线条。

角刀是三角形的,为了使用的方便,又有大小宽狭各种形式,都用来刻凹陷的线条。

④有了木板和刀,就可以动手刻了。

木板有时候该用横断面的,有时候该用纵剖面的,大凡刻精细的画,就得用横断面的。

因为横断面的木纹比较细。

普通木刻就用纵剖面的。

前者称为木口木刻,后者称为木面木刻。

⑤木板先要磨光,涂上一层墨,又用铅笔在上面把画稿打好,然后动刀。

⑥把图画直接画在纸上,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经过刻木的手续?这不是浪费吗?不,木刻非但不浪费,还具备着更经济的条件。

普通一张图画,常常为一个人独占,供少数人欣赏。

木刻画却可以拓成许多许多张,供许多许多人欣赏。

另一方面,木刻画具有明快、朴素、有力的特色,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价值。

(摘编自叶圣陶《木刻》)材料二:学生在创作一幅完整木刻版画之前,首先要绘制作品的初稿,通过“镜像”的形式把初稿画到木刻板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绘制结束以后,需要刻制图形,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刀具,刻制不同的图案和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刻制结束后,需要把图形印制到纸张上,同样的图形,不同的压力,可以呈现出的形象、纹理和细节效果完全不同,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选择能力。

(摘编自罗公染《刀笔刻绘新时代》)材料三:《回忆延安》是古元(1919—1996)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原拓木刻套色纸本版画,长方形,宽60厘米,长80厘米,画面主题色调为黄色、蓝色和绿色,生动精细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般画卷。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专题十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2023·郴州)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前不久,记者在杭州多所中学展开调查,发现近九成学生有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习惯,近一半家长表示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沉迷短视频的现象,超半数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

对短视频的内容顾虑,家长们主要聚焦在负面网红、恶意炒作等方面。

有家长表示,对短视频的沉迷就像“温水煮青蛙”,“网络上啥都有,就怕久而久之,从情绪到学习再到价值观形成,孩子各方面成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摘录于《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现在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生活的内容和方式都离不开网络。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杨主任表示,“短视频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想要完全回避并不现实,而且短视频上也有许多健康、正能量的内容。

但不管内容健康与否,刷屏成瘾现象都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还热衷于模仿短视频中的人物形象、动作,更加影响其健康成长。

”如何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杨主任认为,首先应重在预防,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在现实中增加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丰富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增加知识,这些都能使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概率大大降低。

(摘录于《中国青年报》)【材料三】短视频容易让人上瘾,但也并非洪水猛兽。

家长、学校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看优质的短视频,这是更需要我们去关注的。

小硕是安徽合肥的一名小学生,平时喜欢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搞笑类和游戏类短视频,而且一看就是个把小时。

他的父亲张先生并没有立即没收他的手机,而是默默观察他喜欢观看的内容,并以此为话题与其交流。

一说起感兴趣的事,小硕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越聊越欢。

于是,张先生开始向儿子推荐生活小技巧等有意思、有意义的短视频,并提议一起按照视频里介绍的方法做家务、做手工。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黄旭华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前不久,老人还荣获了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黄旭华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

此后的20多年里,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

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

黄旭华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

2017年9月29日,聿怀中学举办建校14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

黄院士携夫人精神矍铄地回到母校出席活动,寄望同学们立自强之志,迈坚实步伐,成为新一代国家栋梁。

(摘编自《汕头日报》)材料二:1958年,中国的核动力潜艇完全白手起家。

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

其中,核动力装置、艇体结构及艇型等7项难题号称“七朵金花”。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国为实现水滴型构造,谨慎走了三步。

中国该怎么办?黄旭华大胆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

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只能少走弯路……”纸上得来终觉浅。

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

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

方案一出,黄旭华又一头扎进上海交大的试验室。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第一类社会关注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10分)材料一:食品安全风险类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

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

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

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

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

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材料二:甲醛在食物中的危害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

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

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

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

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

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材料三:食品安全问题调查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我认为学习和劳动的结合,就在于干活时思考和思考时干活。

每一个少年都要在好几年的时间内受到这种创造性劳动的训练。

我曾经苦苦思索过这个问题:这种训练怎样在智力发展上反映出来呢?生活做出了富有教益的回答:通过思维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双手的精确动作在实现着同样精确的设想,就使少年们变成聪明的思考者,他们是在研究和发现真理,而不是单纯地“浪费”现成的知识。

我观察过这些少年设计者、育种者、电工和无线电工们是怎样对待理论知识的。

在每一条真理上,他们都竭力要首先理解事实、物品、事物、现象、依存关系的现实本质。

他们好像对某种判断先要仔细地看一看,深入地思考一下它的各个局部之间的逻辑联系。

课外小组的创造性活动使一些少年学会了思考。

拿彼特里克的思维情况来说,日益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宝贵的特征:这孩子力求从自己的知识中找出那些能够跟新的东西联系起来的东西,力求用他所理解了的东西和以前靠思考与记忆所获得的东西来证实新东西的真理性。

凡是经过这种创造性劳动训练的学生,都能自觉地避免去背诵不理解的东西。

(摘自苏霍姆林斯基《劳动和智力发展》)材料二:在众多歌颂和提倡劳动的声音中,教育家陶行知对于劳动意义、价值和路径的阐发,对于当今“劳动教育怎么搞”这一难题,仍然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劳动教育发表过许多论迷。

他给晓庄师范题写过一副对联:“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在劳力上劳心”可以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根基,他提出“我们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

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

这种人能以人力胜天工。

”陶行知的思想,对于劳动教育乃至于“五育”并举如何开展,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五育”并举不是劳育就动动手、美育就动动眼、体育就动动腿、智育就动动脑、德育就动动心,而是手脑并用、心手相生。

语文中考阅读训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品含答案

语文中考阅读训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品含答案

一、[2019南通]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你们一家人来到南通科技馆。

三大展厅以下信息吸引了你们的眼球:第一展厅从《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获悉:区域获奖数A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 4 63 2 23 148南通/ 1 / 1 3 备注:中国新闻网2019年5月29日数据显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有338个。

第二展厅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着不寻常的特点:它是国力的晴雨表。

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迅速受到世界关注,这与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存在感的增强密切相关。

(节选自刘慈欣《让文学的目光由过去投向未来和星空》,有删改)《流浪地球》是通过科幻片诠释中国价值观的一次了不起的尝试:地球共存,全人类共存,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每一个国家乃至个人都是一个小我,像一滴水,汇聚成人类命运的长河。

太空航行是一种离开本源文化去流浪的情结。

相比海洋文明,东方文化对故土和家园的感情更深。

地球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人类全部的生活、文化和历史。

带着地球去流浪,有更深的内涵——我们不是在流浪,我们依然和古老的文化在一起。

束缚自由的并非地心引力,而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夸张的想象力,是《流浪地球》让人击节赞叹的地方,也是人类能够飞翔的真正的翅膀。

(根据《流浪地球》影评资料编辑)第三展厅氧健康舱,利用高压氧原理,一键式智能控制,模拟森林中的大气环境,让人体有“沐浴”在氧气中的感觉。

借用舱内压力使弥散距离加长,调节人体代谢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辅助效果,也能改善疲惫、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正常工作条件下,氧浓度≤23%,压力波动不超过设定值的±10%,电源电压应在AC198V~220V的范围内,单次工作最长时间不超过1.5小时。

舱边环境数据监测仪显示各项参数值,舱内仪表显示PM2.5的浓度。

爬楼神器,一种代步器,是专为没有电梯的老楼研发的一种智能科技产品。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本次调查显示,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非常高,但是实际的参与行为偏少。

32.8%的受访者是公益机构的成员,其中,超八成的人是公益机构的兼职人员,全职公益从业者的比例很低。

在所有受访者中,31.6%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参加过公益组织举办的活动,31.2%的人有过志愿者经历。

在没有公益活动经历的受访者中,超九成的人希望参加公益组织举办的活动,或成为公益活动志愿者。

强烈的参与意愿没能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参与行为,这与活动参与不便捷和参与成本高有关。

而互联网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可以弥补传统公益活动参与成本较高的缺陷。

互联网公益平台推行的是“人人公益”的理念,借助互联网来降低公益活动参与成本,可以让更多人便捷地参与公益。

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最信任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前五位分别为腾讯公益、中国慈善信息平台、新浪微博微公益、蚂蚁金服公益和淘宝公益,百度和京东的公益平台也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选择。

腾讯、微博、蚂蚁金服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使得它们的公益平台在宣传推广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摘编自《中国公众的公益观调查报告2017》)材料二:“99公益日”是由腾讯公司发起,并联合中国顶尖创意机构、数百家公益组织、数十家知名企业一起打造的公益活动,2015年9月7日,第一届“99公益日”拉开帷幕。

“99公益日”于每年9月的7、8、9日举行,每年的这三天成为中国公益组织的募款狂欢日。

“99公益日”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是“配捐”。

配捐是一种新的募捐方式。

“99公益日”的配捐原则是每当有人捐出一笔钱,腾讯公益基金会或其他金主同时按比例捐出一定教额的钱,达到善款翻番的效果。

(摘编自《没有“99公益日”,草根组织怎么办?》)材料三:“拾穗行动”是由知名公益人邓飞发起,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成立的专项基金。

该基金会先后开展了“情系事实孤儿”“情暖少数民族女孩”“中国青年创想计划”等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18分)蒋勋眼中的宋词①我花了一个多月品读完《蒋勋说< 宋词〉》这一本书。

②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的语言细腻可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蒋勋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一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

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切,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谈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产生宋词,如何产生宋词,以及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③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

唐诗就如骚动的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

宋词是一种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

阅读蒋勋的作品,你会发现宋词的平实、自然和发现现实的美,发现宋词对人生的美的沉思。

④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是曲曲折折。

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⑤人生问题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

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⑥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

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

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下片:“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时代使苏轼成为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成功者。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

其实不然。

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的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

但是,苏轼以此谆谆劝慰朋友:“人生就像逆水行舟,我同你一样逆流而上。

”这些言辞,虽然不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然而也还是积极进取,难能可贵。

人生短暂,万事匆促,荣辱得失本来就是相对的,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对自己的束缚。

⑧读了这首词,我认为应该像苏轼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而应该调整心态,怀抱一种飘然自适的性情,在“逆旅”中做一个坚定的、自觉的“行人”。

任何时候,人不能缩在乌龟壳里过局天促地的生活,而应该走向广阔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在世间寻找人生的情趣,焕发出浪漫的青春。

这是人性的觉醒,欲望的复苏。

这种理念,将有力地推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成为促使人自身最佳发展的原动力。

⑨有空你不妨读一读,对人生进行一场美的沉思。

(选自网络,有删改)链接一:喜欢唐诗,是喜欢唐诗里的大唐风骨,喜欢唐诗里的雍容气度、厚朴浑然。

喜欢宋词则是喜欢宋词的精致雅丽,它或婉约、或豪放但无不精心雕琢,那种词句间氤氲的韵味总使人读罢难忘,那一种感觉总会在某一个时刻,在人生的伤怀时,在生活的寂寥处,在情致盎然里,在喜上眉梢头时分,总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得到遇合。

我们会突然在这些时刻,脑海里浮现出这些清丽、豪放、温婉、伤怀……的词句。

这个时候我们仿佛觉得宋词是融入到了骨髓里。

(选自《宋词里的韵味》,有删改)链接二:我们欣赏宋词,首先要欣赏它的意境美,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宋词那种深邃的、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其次是欣赏它的语言美,因为宋词是最精粹的、最精练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

再次是欣赏它的形式美,宋词是最讲究形式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宋词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

(选自《如何欣赏宋词》,有删改)链接三: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刚落下帷幕,16岁小姑娘武亦姝一举夺冠,她在“飞花令”环 节中从容自信,给观众留下极深印象。

武亦姝至少有2000首诗词储备量,她并不是死记硬背的“诗词复读机”, 爱而背,武亦姝说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的感觉”。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对宋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宋词美在情绪简练,淡雅,不夸张,是安静、圆满的果实。

B. 宋词美在平实和自然的结合,还发现现实,沉思人生的美。

C. 宋词美在韵味精致雅丽,或婉约或豪放,使人难忘其氤氲。

D. 宋词美在语言精粹、精练,能够体现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

2 •古人对人生问题的沉思,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 孔子思考不同人生阶段的处世态度,体现了他对待人生现实的、积极的态度。

B. 庄子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在世,像白驹之过隙一样短暂。

C. 范仲淹与苏轼不同,他只关怀政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苏轼认为人生如逆旅,劝慰朋友要逆流而上,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蒋勋对宋词进行了通俗化的全面解读 ,对宋朝的所有诗人逐一进行了分析。

B. 苏轼词体现对个人生活的追求,这样的追求导致他成为政治上的失意者。

C. 人要促进自身最佳发展,就要有如苏轼一样面对“逆旅”调适心态的理念。

D. 武亦姝背诵诗词的经验告诉人们,只要热爱,就能够背诵出大量的诗词。

4 .蒋勋说宋词为什么从唐诗讲起?请结合《蒋勋眼中的宋词》②③段作分析。

(4分)5. 链接一材料提到,宋词里那一种感觉总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得到遇合里的感觉如何遇合,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5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10题。

(18分)多晒太阳,预防近视在全球范围内,近视飙升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澳大利亚布赖恩・侯顿视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估计, 到2050年,世界几乎一半的人口一一多于 40亿人都要戴眼镜。

如果不采取措施,高度近视还有可能导致失明。

最新研究预测,高度近视的全球发病率也将快速上升,从2000年的3%发展到2050年的10% 届时会有9.38亿人面临失去视力的风险。

纯粹是因为对古诗词的喜 (选自网络,有删改) ,请结合生活场景谈谈你和宋词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认为近视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近视的发病率会如此快速地发展。

以前,人们很明确地认为,是环境因素影响了视力,而其中的罪魁祸首是人们花在阅读、写作和屏幕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然而,最近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明亮的阳光有助于调节正常的眼睛发育,在室内呆得太久一一无论是学习、玩视频游戏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会破坏眼睛的发育过程。

新观点的提出为防治近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当初提出减轻学业负担的观点相比,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这一做法更简单也更实用。

读书会变近视吗在许多刚刚工业化的亚洲国家,顶级大学的名额非常有限,在激烈的竞争中,高强度的课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例如,在上海,15岁的学生每周要花14小时做家庭作业,而在美国只要6个小时。

近视在知识精英中很常见,教育水平、测试成绩和智商更高的人都更有可能需要眼镜,这符合一般的刻板印象。

许多证据都表明,上学时间越长,越可能近视。

这也意味着,接受教育越多,伏案工作的时间也就越长,从而导致近视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但是深入研究近视的案例,这个结论似乎不太站得住脚。

有证据表明,是否近视取决于户外活动的时间,而不是伏案工作的时间。

2007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研究,这是最早支持“户外时长理论”的研究之一。

通过调查分析514名小学生和家长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一旦考虑户外活动时长和父母的近视情况,阅读时长的影响就不重要了。

增加户外活动所有的视觉都是从光开始的,瞳孔扩张和收缩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显然,户外活动对眼睛的健康有所帮助。

近视学界公认,经常在户外活动能提高孩子接收光线的强度,这会促进视网膜产生和释放多巴胺,抵消让眼球变长的信号。

虽然关于光如何影响眼睛生长仍有很多未解之谜,但在面对近视率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临床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测试用光预防近视的方法了。

临床试验发现,每三天额外获得40分钟强制户外时间的儿童眼睛更健康,比一般儿童患上近视的可能性低了23%阳光可以保护儿童的眼睛,防止出现近视。

把孩子带到户外去,就是“最便宜,最简单的选择”。

(节选自《环球科学》2017.3,有删改)链接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宁利教授发现,对尚未近视的孩子来说,充分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而对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说,户外活动的缓解效果不明显。

“这就是一个阀门,一旦打开了,近视就像洪水猛兽一样来了。

”预防近视,一定要从小开始,在幼儿园阶段就要保证孩子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

虽然,目前更加细致的研究还在进行中,但专家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如果要使户外活动发挥作用,每天至少要在室外活动2个小时。

另外,一些研究还认为,跟一口气在户外待2小时相比,间断性的户外活动,效果可能更好。

台湾的研究就采用了这个方法:20分钟课间,一天4个课间,80分钟。

一些动物实验也证实了,短时间户外活动,反复刺激带来的保护效果,可能比持续的户外活动更好。

(摘自《户外运动能治近视吗?》)链接二: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到,在中国只有5%勺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

该书指出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生活被“去自然化”的事实及可怕后果,并以多项研究成果和多人的亲身体验告诉人们,人与自然的联系会对其心理、生理和精神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实际上,5%这个数字对于孩子们乃至整个中国的未来,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家长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统计表(调查总人数:166人)调查显示,家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家长是否让孩子走进自然。

(摘自《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链接三: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给了孩子更多留在室内的“理由”。

2012年,厦门学生张欣窈研究的课题《“自然缺失症”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课题研究调查中问到:“有一项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你到哪里完成这项作业?” 对此,88%勺同学回答“上网找”。

眼下,孩子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看似变得“聪明”,但这只是一些“成品知识”。

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遭到了极大削弱。

缺乏在自然中的学习、探索和体验,不仅可能带来孩子的智力、体质上的缺陷,还可能让孩子变得孤独、焦躁,对自然缺乏尊重。

(摘自《“自然缺失症”正蔓延》)6•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最新研究预测,高度近视的全球发病率将快速上升,到2050年会有9.38亿人失去视力。

B. 试验发现,额外获得40分钟强制户外时间的儿童比一般儿童患上近视的可能性低了23%C. 研究和实验表明,孩子每天至少要活动2个小时,间断性的活动对视力的保护效果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