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的主要内容.
2023税收学学什么课程
![2023税收学学什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08a9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5.png)
2023税收学学什么课程税收学学什么课程税收学是一门有关税收理论、政策、制度和管理的科学,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税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以及分析企业税务发展战略的能力的应用经济学科。
税收学专业主要课程有税收理论、中国税制、外国税制、税收筹划、税务代理实务、国际税收、税收管理、财税信息化、财务会计、公共财政学、中国财政史、国家预算、公共支出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国际经济学等课程。
税收学专业课程有:税收概论、税法Ⅰ、税法Ⅱ、税收管理、国际税收、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税收会计、财政学、西方财政学、政府预算管理、税务代理实务、财税管理信息化、财税信息系统实务、财政投融资、财政支出管理、地方财政学、电子政务、港澳台税制、公债经济学、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概论、政府采购学、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税史、中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课程。
税收学专业专业课程:国际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收经济学、中国税制、国际税收、西方税收制度、纳税检查、税务代理实务、电子税务、税收筹划等课程。
税收学专业介绍税收学专业培养具备税务及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胜任税务机关、企事业单位、税务中介机构等部门的实际工作及大中专学校和研究单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税收学专业学生学习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税收理论和实践知识,训练其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
税收学专业是什么类别的专业税收学专业属于经济学类。
税收学是经济学大类之下的一个专业,经济学之下财政学的一个细分专,税收学专业属于一个典型的考公专业。
有人认为税收学专业非常的冷门,其实并不是,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专业,每年填报的学生也是很多的,由于我国的各类私营企业比较多,所以税收学专业在其他单位也有用武之地。
第二章 税收基本理论 《税收学》PPT课件
![第二章 税收基本理论 《税收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7f184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5.png)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转嫁
三、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体制 (三)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 (四)国家财政收支状况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转嫁
(五)税收制度
○ 影响税收负担的税收制度因素主要有: ○ 1.税率 ○ 2.计税依据 ○ 3.加成和加倍征税 ○ 4.减税、免税和退税
○ 1.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课税基础相 对狭窄。
○ 2.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市场化、商品化、货币化 程度低,给对所得课税的征管带来了极大的困 难。
○ 3.发展中国家国民教育水平低下,会计和统计 制度不健全,税收管理能力落后,使得发展中 国家对于商品税具有较大的依赖性。
第一节 税制结构
(三)我国的税制结构
○ 当前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 1.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比重不尽合理,流转税比 重偏高。
○ 2.在流转类税收中,选择性流转税(消费税) 的比重过低。
第一节 税制结构
○ 3.在所得类税收中,个人所得税的比重过低。 ○ 4.社会保障未实行费改税,对社会保障收入筹
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 5.资源税税负过轻,环境税、物业税、遗产税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转嫁
四、税负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 (二)税负转嫁的形式
○ 1.前转(顺转) ○ 2.后转(逆转) ○ 3.消转(转化) ○ 4.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转嫁
五、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一)税种形式
○ 1.流转税 ○ 2.所得税 ○ 3.财产税
二、税收负担的分类
(一)按层次划分,税收负担分为宏观税负 和微观税负
2023年税收学专业介绍
![2023年税收学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e1b250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0.png)
2023年税收学专业介绍税收学是财政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国家税收制度的设计、收入分配、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税收管理以及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税收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一、税收学的理论基础税收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财政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
财政学是税收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学研究国家经济活动与国家财政的关系,研究财政收支平衡和调节等问题。
财政学对税收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学科,税收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税收学需要借助经济学的理论工具来分析和解决税收问题。
法学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税法则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学需要借助法学的理论工具来解决税收的法律问题。
管理学是研究组织和管理问题的学科,税收管理是税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学理论工具可以用于改善税收管理和提高税收效率。
二、税收学的主要内容1.税收制度的设计税收制度是指国家为实现税收目的而采取的政策、法规、程序和制度等的总体安排。
税收学研究税收制度的设计,主要包括税种、税率、税基、免税、减免税和征收程序等内容,旨在建立一个优良的税收制度,使国家税收达到最大化,同时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
2.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和执行的税收政策。
税收学研究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深入分析政策的利弊,以及税制改革和调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综合分析宏观经济环境、税收实际情况以及政策制定的特定目标,制定出科学的税收政策。
3.税收管理税收管理是指执法部门对纳税人纳税行为的监管和管理。
税收学研究税收管理,旨在提高税收管理水平,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准确率,促进税务部门形成行政效能。
4.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税收制度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税收学通过对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以求建立可持续的税收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达到经济和社会的最优效益。
税收学专业学什么
![税收学专业学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89f1c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e.png)
税收学专业学什么税收学专业是财经类专业的一种,主要研究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税收管理等相关内容。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税收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
1. 税收基础知识学习税收学专业的第一步是掌握税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学生需要了解税收的定义、目的以及与其他经济概念的关系。
此外,税收分类是税收学的重要内容,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2.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税收政策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包括税制设计的原则、税法规定的内容和税收征收的程序。
此外,还需要了解税收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税收制度来实现经济调节和社会公平。
3.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在税收领域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方针。
学生需要了解税收政策的制定过程、影响因素和实施效果。
税收政策的研究包括税率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
4. 税收管理税收管理是指国家对税务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过程。
学生需要学习税收管理的原则、方法和工具。
税收管理内容涉及税务组织架构、税收征管技术、税务风险管理等方面。
5. 国际税收国际税收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税收问题。
学生需要学习国际税收的基本原理和国际税收制度。
此外,还需要了解国际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税收协定。
6. 经济学与法学知识在学习税收学专业时,经济学和法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经济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税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影响,法学知识则是学生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
7. 实践能力培养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学生还需要培养实践能力。
包括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税务咨询等方面。
通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学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税收学专业需要掌握税收基础知识和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等相关内容。
同时,熟悉经济学和法学知识,并通过实践能力培养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这些都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税收学专业人才所必备的。
税收学1---税收概述课件
![税收学1---税收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164e7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9.png)
当税收参与社会产品各部分价值分配时,必然导致政府与产品 价值原拥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2.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1)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首先应从税收分配的“目的”着眼。 (2)税收分配关系特殊性的进一步理解在于税收分配的依据。 (3)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还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层面去理解,我 们知道,社会财富的分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 初次分配与再分 配。
2024/7/15
《税收学》
6
五、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
1、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
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 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在市场经济下,外部效应无法由市场机制来解决, 只能由政府采用非市场的方式予以校正。而税收就是 校正外部效应的重要工具。
2.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
市场经济中,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根据纳税人高低不同的收入水平分别征收数 额不等的税收,对低收入者不征税或少征税,对高收 入者多征税,缩小不同纳税人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差距, 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的手段,税收制度则使这 种手续法律化、制度化,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是正 确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分配关系的需要,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实现税收职能的需要。具体来说,税收制度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税收制度是税收分配的法律依据 2、税收制度是税务征收机关的工作规程 3.税收制度是税收作用实现的法律保证
2024/7/15
《税收学》
16
三、税制要素:
(一)纳税人: 1、定义: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
税收学(胡怡建编著)知识点
![税收学(胡怡建编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07b1cd89eb172ded63b73d.png)
第一章税收导论1、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税、赋税或捐税,它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的、无偿的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
2、税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规范性。
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以法律形式来确定政府作为征税人和社会成员作为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就是政府与具体纳税人而言,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不对等的。
规范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通过法律形式,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实施征税。
3、税收基本要素:税基、税率、纳税人。
4、税率形式:税率按形式特征可以分为累进税率、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第二章税收效率一、税收效率原则1、现代税收两大原则:效率原则(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原则(收入的公平分配)。
2、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帕累托最优:如果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的资源的重新配置已不可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另一些人的情况变坏。
4、实现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率)必须符合的条件:①生产最优②交换最优③生产和交换结合最优。
5、税收的效率原则: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分为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类。
市场配置是企业和个人为主体,通过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生产和消费,平衡供给和需求,引导资金流量和流向。
政府配置则以政府为主体通过税收、政府支出、公债、货币等经济手段和计划、行政、法律手段来引导、安排资源配置的实现。
6、税收对效率配置的效率取决于经济条件:在市场所决定的资源配置处于有效的情况下,税收将导致效率损失;在市场所决定的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的情况下,税收有可能改善效率。
二、税收对效率的影响1、税收导致效率损失a. 税收产生超额负担:税收的超额负担是指政府税收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税收收入,从而形成税外负担,引起效率损失,税收的超额负担可用消费者剩余净损失来说明。
税收知识要点精选全文
![税收知识要点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71c04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税收的基本知识§1-1认识税收一、什么是税收概念: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税收产生的条件:税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的出现。
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国家公共权为建立。
2.税收的发展税收雏形:夏(贡)、商(助)、周(彻)。
二、税收的含义税收的主体:国家手段(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目的:实现其职能1.资源配置2.所得分配职能3.稳定经济发展职能对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基本形式三、税收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依据国家政治权力。
2.无偿性:国家征税不需偿还,以强制性为条件。
3.固定性。
四、税收的一般原则财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适度原则§2.税制要素一、税制的概念:国家规定的税法收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包括税收体系,及各种征收管理制度。
)核心:税法税收制度基本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人:纳税义务人是纳税的主体,即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与纳税人既有联系又有相区别的: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负税人(销贷方)纳税人分类:居民纳税、非居民纳税(所得税法)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法中。
三、征税对象(不针对人针对行为)也叫课税对象,是征税的目的物。
既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也是税种命名的主要依据。
四、税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比例税率:(幅度、统一、差别)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全额、超额、超率、超倍)累进税率(一)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
最常用,应用最广的税率制度(二)累进税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5800的纳税额:1500×3%+(4500-1500)×10%+(5800-4500)×20%(三)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
税收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税收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817fc46856a561252d36fda.png)
税收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税收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税收学专业主干课程:
中国税制、国际税收、纳税检查、税务管理、税收筹划、税务代理、电子税务、纳税评估、税源管理及数据分析、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等。
税收学专业主要课程:
税收概论、税法Ⅰ、税法Ⅱ、税收管理、国际税收、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税收会计、财政学、西方财政学、政府预算管理、税务代理实务、财税管理信息化、财税信息系统实务、财政投融资、财政支出管理、地方财政学、电子政务、港澳台税制、公债经济学、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概论、政府采购学、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税史、中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
税收学专业专业课程:
国际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收经济学、中国税制、国际税收、西方税收制度、纳税检查、税务代理实务、电子税务、税收筹划等。
税收学专业专业可报考的资格证书:
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
《税收学》课程笔记
![《税收学》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ac8bc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f.png)
《税收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税收概论一、税收的起源与发展1. 税收的起源税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以及国家机器的形成。
以下是税收起源的三个关键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与剩余产品的出现: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能够生产出超过自身消费需求的产品,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税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财产的不平等分配,阶级分化使得社会出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税收成为统治阶级维护政权和满足公共需求的经济来源。
(3)国家的产生: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公共秩序,国家机器应运而生,税收成为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支柱。
2. 税收的发展税收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奴隶社会税收:在奴隶社会,税收主要以土地税和人头税为主,税收制度相对简单,征收方式直接。
(2)封建社会税收:封建社会的税收制度逐渐完善,出现了以土地为基础的田赋、以人口为基础的户赋以及针对商业活动的商税等。
(3)资本主义社会税收:资本主义社会税收制度进一步发展,所得税和增值税成为主体税种,税收的职能从单纯的财政收入扩展到经济调节和社会公平。
(4)社会主义社会税收:在社会主义社会,税收不仅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
二、税收的概念和性质1.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对纳税人的财产或所得进行强制性的、无偿的征收,以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经济活动。
2. 税收的性质税收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性质:(1)强制性: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不得拒绝或逃避,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征收。
(2)无偿性: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不直接与国家提供的具体商品或服务相交换,而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3)固定性:税收的征收标准和税率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而变化。
(4)共同性:税收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各界的利益,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经济活动。
税收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税收学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14f8e7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f.png)
税收学知识点总结高中税收是政府向个人、家庭和企业收取的一种强制性费用,用于满足政府的开支需求。
税收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强制性从财产所有者那里征收以满足政府公共支出需要的支付。
税收学是研究税收的一门学科,包括税收理论、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等方面。
税收学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各种各样的征税方式都已经存在,并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代,税收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是政府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税收学的基本理论1.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政府依法征收,用于公共支出的一种经济征税制度。
税收的基本概念包括强制性、普遍性、特定用途、公平公正和合法合理等。
强制性是指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强制纳税人缴纳税款。
普遍性是指税收适用于所有的纳税人。
特定用途是指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政府的支出需求。
公平公正是指税法要求征收税收必须公平公正,不得偏袒特定阶层或个人。
合法合理是指税法规定的税收应当合法合理。
2.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权力性、强制性、确定性、终止性、非必要成本性、收益性和公平性等基本特征。
强制性是指政府强制纳税人缴纳税款。
普遍性是指税收征收的对象是全体纳税人。
权利性是指政府是唯一的税收征收主体。
确定性是指税收的征收标准和征收对象是由法律规定。
终止性是指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确定其纳税义务。
非必要成本性是指纳税人没有取得直接的利益,只是通过纳税来给政府垫付开支。
收益性是指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公平性是指税收应该公平公正,不偏袒特定的阶层或个人。
3.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
税收的增加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支出和投资。
(2)税收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引导资源向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配置,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税收基础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
![税收基础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d44389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9.png)
税收基础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一、税收基础教学内容。
1. 税收的概念和本质。
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要给钱一样,国家为了维持运转,给大家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像修马路、建学校、派警察保护我们安全等,也得有收入来源,这个来源就是税收啦。
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可以把国家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管家,税收就是大家交给管家用来管理这个大家庭的钱。
技能要求:能够用简单的生活例子来解释税收的概念,让别人一听就懂。
比如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能说“你看,咱们走的这条平坦的马路,就是靠税收修起来的”。
2.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讲一讲税收是怎么来的。
从古代开始,比如在部落时期,可能大家就会拿出一部分收获物来共同用于部落的事务,这就有点税收的雏形了。
随着国家的产生,税收就越来越规范了。
像古代的田赋,农民种了地就得给国家交一部分粮食。
然后再说说现代税收和古代税收有啥不同,现代税收种类更多,更公平合理,征收方式也更科学。
技能要求:能简单地讲述税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并且可以对比古今税收的差异。
要是有人问“古代税收和现在一样吗?”得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像“古代税收主要是实物,现在大多是钱;而且古代税收种类少,主要针对土地和人口,现在可就丰富多了”。
3. 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税收的职能就像它的本领一样。
首先是财政职能,这是最基本的,就是为国家赚钱嘛。
然后是经济职能,税收可以调节经济。
比如说,对一些高污染的企业多征税,让它们成本变高,这样就会促使它们改进技术或者减少生产,对环保企业少征税或者有税收优惠,鼓励它们发展。
还有社会职能,通过税收来调节贫富差距,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税或者给予补贴。
技能要求:要能清楚地说出每个职能的含义和表现。
要是和别人讨论环保问题,就能提到“税收在环保方面就有调节作用,对污染企业征税多了,他们就不敢乱排污了”。
4. 税收的原则。
这里有公平原则,就是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来交税,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就像搭伙吃饭,吃得多的人就该多出点钱。
税收学专业介绍
![税收学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0287ea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6.png)
税收学专业介绍
税收学是一门研究税收制度及其实施过程的学科,它是经济学、法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
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税收制度的设计、税收管理的实施、税收行政的管理、税收纠纷的解决等。
税收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税收制度的设计,即研究税收制度的结构、税种、税率、税收征管等,以及税收制度的实施,即研究税收征管的程序、税收行政的管理、税收纠纷的解决等。
税收学还研究税收的经济效应,即研究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如税收对投资、消费、贸易、资本流动、经济增长等的影响。
税收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模拟分析法等。
理论分析法是以经济学、法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税收制度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以及税收的经济效应。
实证分析法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税收制度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以及税收的经济效应。
比较分析法是以比较研究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以及税收的经济效应。
模拟分析法是以模拟研究为基础,通过模拟研究,分析税收制度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以及税收的经济效应。
税收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制定税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为
政府实施税收管理提供参考,为政府解决税收纠纷提供依据,为政府改善税收环境提供建议,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税收学》课程教学大纲
![《税收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eae330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5.png)
《税收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税收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研究有关税收理论、政策、制度和管理的的学科。
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税收征收及计算过成中能具有独立的分析能力,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和执行经济政策、法规的政府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税收概述内容:了解税收职能的特征及作用,充分理解税收的基本职能,理解掌握税收原则。
重点;筹集资金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宏观控制职能。
税收效率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稳定原则。
难点:资源配置职能的理解。
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
第二章税收制度内容:了解税收定义的内涵、税收的特征,理解掌握税收的基本构成要素。
了解税收的各种分类形式、税制结构模式,理解影响税制结构的因素及税制结构目标模式的选择,了解我国在不同阶段的税制结构特点,并认识我国新旧税制体系的区别。
重点:税收内涵及特征、税基、税率、纳税人。
影响税制结构因素难点:税基的确定、税率的不同表现形式。
各因素是如何影响税制结构的。
第三章增值税内容:了解增值税的概念及理论优点,理解掌握增值税的纳税人规定、征税范围界定、税率的设计,掌握各种情况下的增值税的计算。
重点:征税范围界定、增值税计算。
难点:不同案例中的增值额的确定及税额计算。
第四章消费税内容:了解消费税的概念及特点,理解掌握消费税的纳税人规定、征税范围界定、税率的设计,掌握各种情况下的消费税的计算。
重点:消费税基本制度、消费税计算。
难点:消费税的计税依据的确定及税额计算。
第五章营业税内容:了解营业税的概念及其特点,掌握营业税基本制度、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和营业税的计算。
重点:营业税的基本制度、营业税的计算。
难点:营业税的计税依据的确定及税额计算。
第六章关税内容:了解关税及其征收目的,理解掌握贸易性进出口关税制度、非贸易性进出口关税制度,掌握在各种情况下的关税计算。
财政学税收学要学的课程
![财政学税收学要学的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ccdf8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8.png)
财政学税收学要学的课程1. 引言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活动的科学,而税收是财政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支出需求而强制性地向个人和企业征收的一种财力来源。
本文将介绍财政学中关于税收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则以及税收政策等内容。
2. 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指国家为了满足公共支出需求,通过法定程序向纳税人征收其合法所得或行为产生的一定比例的财产或金钱。
税收具有强制性和非等价交换性,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3. 税收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税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3.1 按征收主体划分•中央税:由中央政府征收并用于中央支出。
•地方税:由地方政府征收并用于地方支出。
3.2 按征收对象划分•个人所得税:针对个人经济收入征收的税种。
•企业所得税:针对企业经济收入征收的税种。
•增值税:针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税种。
3.3 按征收方式划分•直接税:直接从纳税人的财产、所得等方面征收。
•间接税:通过商品和服务的购买、销售环节征收。
4. 税收的原则为了确保税收制度公平、有效和可行,财政学界提出了一系列税收原则,包括:4.1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纳税人应根据其能力和贡献程度来确定纳税义务。
常见的公平原则有:•纵向公平:要求不同经济实体和个人根据其经济能力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
•横向公平:要求同样情况下的纳税人应享有同样待遇。
4.2 经济效率原则经济效率原则要求在实现一定财政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常见策略包括:•税基宽泛化:扩大纳税基数,减少税收偏离理论税基的程度。
•税率适度:避免过高的税率对经济活动产生过多的扭曲影响。
4.3 简单易行原则简单易行原则要求税收制度应简单明了,便于纳税人理解和遵守,同时减少征收和管理成本。
4.4 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要求税收制度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以保障纳税人和政府的长期经济计划。
5.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根据财政目标和经济状况制定的关于征收、使用和管理税收的方针、措施和方法。
税收学专业学什么有哪些课程
![税收学专业学什么有哪些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e94fb2c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1.png)
税收学专业学什么有哪些课程
主要研究经济学、税收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税收的制度、分类、法律、政策等,进⾏纳税管理、税务规划、税务检查等。
税收学课程
《中国税制》、《外国税制》、《税收筹划》、《税务代理实务》、《国际税收》、《税收管理》、《财税信息化》、《财务会计》、《公共财政学》、《国家预算》
部分⾼校按以下专业⽅向培养:税务师、国际税收、注册税务师。
税收学专业就业⽅向
本专业毕业⽣主要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等税务咨询代理机构及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银⾏、⼯商企事业单位从事税务、财务相关⼯作。
从事的主要职业有:薄记员、会计和审计员,出纳员,税收监察者、征收⼈和税收代理⼈,在法院、市政以及政府⾏政机关⼯作的办事员,报税代理⼈等。
从事⾏业:毕业后主要在房地产、⾦融、新能源等⾏业⼯作
从事岗位:毕业后主要从事财务经理、会计、财务总监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