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培训的讲义知识讲解共55页

合集下载

中医药基本知识复习课件.ppt

中医药基本知识复习课件.ppt

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
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
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
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
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
的末端(少商)。
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
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
大最肠新.课经件。
28
经络学说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 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 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 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 经为止,从而构成了周而 复始、如环无休的流注系 统。将气血周流全身,起 到濡养的作用
最新.课件
21
五行学说
中医药基本知识
肝/脾(木克土)--肝气条达,疏泄脾脏壅郁,利脾主运化功能 发挥
心/肺(火克金)--心的阳气克制肺气宣降太过,保证肺主气功 能正常
脾/肾(土克水)--脾主运化,运化精微使肾精充足以抑制肾火 亢烈
运化水液以制止肾水的泛滥;
保证肾主水的功能正常进行
肺/肝(金克木)--肺气肃降,抑制肝阳上亢,利于肝主疏泄功 能发挥 肾/心(水克火)--肾的阴精充最新足.课,件 使心阴充足以抑制心火亢烈22
证症状;金银花、菊花等治疗见效;说明金银花、菊花
药性是寒凉的
最新.课件
34
中医药基本知识
药性理论
四气
温热药-多数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 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 寒凉药-多数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
最新.课件
35
药性理论
五味
中医药基本知识
养髓进殖
作化生

用血长


育 最新.课件
5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中医培训完整ppt课件

中医培训完整ppt课件

推拿基础知识
推拿定义
推拿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 法,通过手法按摩人体特 定部位,促进气血流通、 舒缓肌肉疼痛。
推拿手法
常见的推拿手法包括按法 、揉法、捏法、拍法等, 每种手法都有其适用范围 和技巧。
推拿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应注 意避免过度用力、避免受 伤等事项。
针灸与推拿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
针灸和推拿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 疗,如头痛、失眠、颈椎病等。
灸、推拿等,旨在舒缓肌肉紧张,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缓解症状。
03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旨在舒缓肌肉紧张,减轻突出物对神经
根的压迫,缓解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妇科疾病的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中医 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包括中药汤 剂、针灸等,旨在调理气血,平
VS
详细描述
方剂是由多味中药按照一定的配伍原则组 成的,配伍原则包括君臣佐使等。君药是 方剂中的主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 疗作用;臣药是辅助君药治疗作用的中药 ;佐药是协助臣药治疗作用的中药;使药 是引导药物到达病所的中药。合理的配伍 可以增强方剂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
常用中药与方剂
要点一
舌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苔、舌质、舌 态等来判断病情。例如,舌苔黄 腻可能表示湿热内蕴,舌质淡白 可能表示气血不足。
脉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例如,脉细数可能表示阴虚火 旺,脉弦滑可能表示痰饮内停。
八纲辨证
阴阳辨证
表里辨证
根据病人的症状判断是属阴还是属阳,还 是阴阳两虚。例如,阳虚表现为畏寒肢冷 ,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

中医药知识培训讲义知识讲解共57页

中医药知识培训讲义知识讲解共57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பைடு நூலகம்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中医药知识培训讲义知识讲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中医药基础培训课件

中医药基础培训课件
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灸法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 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 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 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 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 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
适应症: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腰肌 劳损、腰腿疼痛、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 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 证(如感冒);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腹泻等;脾肾 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早泄、阳痿等;气虚下 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崩漏等 。
常见中成药5
十全大补丸 【药物成分】: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黄芪、肉桂。 【功效与作用】: 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穴位
针灸
推拿
贴敷
对于中暑、痹症、肌肉劳损等疾 病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添加副标题
谢谢
演讲人姓名 202X.00.00
贴敷疗法--冬病夏治
一.冬病夏治贴敷的适应人群 二. 养生保健和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调理;2.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的
临床疾病的保健和辅助调理;3.尤其是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疼痛性疾病患者;5.阳虚体质患者 三.冬病夏治贴敷时间 四.冬病夏治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 五.贴敷时间:成人:2-6小时;老年、小儿、体质偏弱者,贴敷时间可适当缩 短。贴敷期间如果出现皮肤过敏,难以忍受的瘙痒、疼痛感觉者应立即停止 贴敷。
○ 奇恒之腑 :组织结构似六腑,功能似五脏
三、中医脏象学说的特点:

中医培训完整ppt课件

中医培训完整ppt课件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气味等来 诊断病情。例如,声音嘶哑可 能表示肺燥,口臭可能表示胃 热。
问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 家族史等来获取病情信息。例 如,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 等。
切诊
通过切脉来诊断病情。脉象的 变化可以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 、脏腑的虚实等。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脏腑理论
脏腑定义
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包括心 、肝、脾、肺、肾等五脏和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
脏腑功能
各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心主 血脉、肺主气等。中医学认为,脏腑 功能的正常运转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 键。
02
中医诊断方法
四诊:望、闻、问、切
01
02
03
04
望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气色、 舌象、皮肤等来判断病情。例 如,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 足,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湿热内 蕴。
谢。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适 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运动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避 免在极端天气或不适宜的时间 进行运动。
持之以恒
坚持长期运动,不要半途而废 ,以保持身体健康。
注意安全
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 运动过度或受伤。
06
中医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
表里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表里、寒热、虚实都 是阴阳的具体表现。阳证表示实证、热证 ,阴证表示虚证、寒证。
表证表示病位在表,可能由外感风寒所致 ;里证表示病位在里,可能由内伤杂病所 致。
寒热
虚实
寒证表示怕冷喜暖,热证表示发热喜凉。

中医药科普讲义-全

中医药科普讲义-全
手的大拇指支撑在下颌骨凹陷处,双手食指 和中指并拢放在鼻子两侧,中指指尖挨鼻翼, 随后放下大拇指与中指,食指指尖所指之处 就是四白穴。
风池穴:在颈后枕骨下两条大筋外侧的凹
陷处。
头部督脉穴:在头部正中线前发际至后发
际的相关穴位。
眼保健操所涉及的穴位都是中医眼科临床的常用穴位,主要有太阳穴、四白穴、风池穴、 耳垂部的眼穴。上眼眶的常见穴位包括攒竹穴、鱼腰穴和丝竹空穴;位于头部的督脉穴 位包括神庭、前顶、百会、后顶等。眼保健操通过对眼穴周围及相关穴位的按摩可增强 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 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 药中的宝藏!
谢谢大家!
据统计,有65个国家的学生来我国 学习中医.中医药已在162个国家和 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全球有 40亿人使用中草药。据资料显示, 德国约有3.5万名医生从事中医行业。 澳大利亚约有5000家中医及针灸诊 所。美国10个成年人中有1人扎过 针灸……
屠呦呦
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 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 奖的华人科学家。
药 ⒈群居时代,原始人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某些植物可以治病;

的 起
⒉原始农耕时代,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认识了更多
源 的植物药和动物药。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太阳神炎帝。

他发现了稻、黍、稷、麦、豆等“五谷”, 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人们尊

称他为“神农”。

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

发现了治疗疾病的各种草药。他走遍山山水

中医药科普讲义医学课件

中医药科普讲义医学课件
采收时节
中药材的采集和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如晒干、晾干、烘干等,同时还要注意防止霉变和虫蛀。
制作方法
中药采收制作
性能特点
中药的性能特点包括辛、甘、酸、苦、咸等,如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和等。
功效应用
中药的功效应用主要根据其性能特点而定,如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等发散风寒作用,养血安神药酸枣仁、龙眼肉等具有养血安神作用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
05
中医预防与保健
总结词
中医情志养生强调通过调控情绪来保持健康、预防疾病。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情志即人的情感、情绪状态,如喜、怒、忧、思、悲、惊、恐等。这些情绪的波动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情志养生就是通过自我调节和合理的方法,以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情志养生
VS
中医饮食与运动养生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调节身体功能、增强体质。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饮食与运动是调节身体功能、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饮食方面,应根据个人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如温热食物有助于温阳散寒,寒凉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毒,滋润食物有助于养阴润燥等。运动方面,以轻缓、动静结合的运动为主,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
中医药科普讲义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CATALOGUE
目录
中医药基础知识中药基础知识中医诊断基础知识中医治疗基础知识中医预防与保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
01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起源于先秦,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不断发展完善。
中医药发展史
古代中医药发展
自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医药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

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23
中医药基本知识
脏象学说
主管生长发育 主管生殖 主管水液代谢 主管纳气 濡养温煦脏腑
《侣山堂类辩》:五脏之气,皆相贯通
五行理论: 生理关系:五行相生、相克 病理联系:相乘相侮、子母相及
发展:通过生理功能阐述五脏间联系,用病理上相互 影响反证其生理上关系
8/6/2024
构成人体的核心 完成人体主要功能 相互间密切联系
推动血液运行 (主血) 主管精神活动 (藏神 / 主神明)
主管消化吸收 (主运化) 统摄血液 (主统血)
疏通全身气机 --调节情志活动 --促进消化吸收 --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水液代谢 --通调月经
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主呼吸 辅心行血 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8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津液
津液—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也称”水液”.遍布于 周身,存在于经脉内外
人体某些分泌液,如涕、泪、唾等,及排泄液,如汗、 尿等,由津液所化生,也称津液
运化滋
输生润

废血和

物液营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脏象学说 经络学说 药性理论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
1
基本概念
中医药基本知识
经脏阴津血气精 络腑阳液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2
基本概念

中医药基本知识
广义:包括水谷之精(饮食物化生成)、五脏六 腑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组织器官)和肾精(禀 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藏于肾中)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课件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课件

逸过度等因素。
02
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包括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气血
津液失常等方面。
03
认识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
信息,结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确定疾病的病
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02
草药分类与功效解析
草药资源概述及分类方法
常用穴位定位及功能作用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 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功能作用 为疏风解表、通经活络、镇静安
神等。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 前嵴外1横指处。功能作用为健脾 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等。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 内侧缘后方。功能作用为健脾化湿 、调经止带、益肾安神等。
草药资源概述
介绍草药的起源、分布、采集与 加工方法,以及在中医学中的重 要地位。
分类方法
根据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等特点,将其分为解表药、清热 药、祛湿药、祛风药、补益药等 不同类别。
常见草药功效与主治范围
清热药
如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 解毒作用,主治热病高热、口 干舌燥等症。
祛风药
如防风、羌活等,具有祛风止 痛作用,主治风湿痹痛、关节 疼痛等症。
针灸推拿操作技巧示
01
02
03
针灸进针方法
包括指切进针法、夹持进 针法、舒张进针法等,演 示各种进针方法的操作步 骤和要点。
推拿手法
包括推法、拿法、按法、 摩法等,演示各种手法的 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针灸推拿配合
演示针灸与推拿相互配合 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 果。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共60张PPT)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共60张PPT)
6.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或制剂
培训专用
三、 炮制方法
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它制法等五大 类型。
纯净处理——去掉灰屑、杂质及非
药用部分。
修治 粉碎处理——粉碎药物及符合制剂
及其它炮制法之需。
切制处理——利于炮制、贮藏、
调剂及有效成份煎出。
培训专用
洗——除去杂质。
淋——使其清洁或软化。
培训专用
三、剂 量
【概念】 剂量,又称用量,主要是指一味药的干燥饮片在汤
剂中的成人一日量。 【计量的换算】
1两=30克
1钱=3克
培训专用
【确定依据】
1. 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2. 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3.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4. 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培训专用
四、用 法
【汤剂煎煮方法】 1. 普通煎煮方法
十大广药:广藿香、化橘红、阳春砂、巴戟天、 高良
姜、金钱白花蛇、广地龙、佛手、沉香、 广陈皮。
培训专用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 浙八味:白术、菊花、芍药、玄参、玄胡、浙贝、 温郁金、麦冬。
培训专用
二、中药的加工
目的:促使干燥,保障质量,便于包装运输
加工方法:
挑拣、清洗
切片 去壳
培训专用
第三节
中药的采制
培训专用
采集
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 行。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每种植 物药材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
培训专用
1. 根、根茎:通常在秋末至春初时采收。
2.树皮、根皮:通常在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 内浆液充足时采收。
培训专用
3.叶、全草:通常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花将开 放或盛开而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

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中如医有药基不本当知之识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脏象学说 经络学说 药性理论
养髓进殖
作化生

用血长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中如医有药基不本当知之识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基本概念

气—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春秋时期唯物主义 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物质;宇宙间一切 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周易·系辞》:精气 为物;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中如医有药基不本当知之识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阴阳学说
阐明生理活动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阐明病理变化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用于疾病诊断
望诊—色泽分阴阳: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 切诊—脉象分阴阳:浮、数、洪、滑属阳;沉、迟、细、涩属阴 闻诊—语声分阴阳:高亢洪亮属阳;低微无力属阴 问诊—喜恶寒热分阴阳:喜寒恶热属阳;喜热恶寒属阴
人体之气 = 真气
先天之气
后天之气
宗气 脏腑经络之气
营气
卫气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中如医有药基不本当知之识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基本概念

气防温营固推

化御煦养摄动

气不摄津,则多汗、多尿/小便失禁、流涎 气不摄精,则遗精、滑精等 气虚肛肠失固,则久泻/大便失禁、脱肛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中如医有药基不本当知之识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医药知识培训资料

中医药知识培训资料

04
中西医结合治疗技能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史
古代中医与西医的相互影响
中医和西医在数千年前就有所交流,如中世纪的丝绸之路上的医学传播。
近代中西医结合的萌芽
自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医和西医开始相互借鉴和融合。
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
02
中医诊断技能Leabharlann 四诊望诊通过观察患者体表形态、色泽、斑 疹等,评估病情。
闻诊
通过听取患者语言、呼吸、咳嗽等 声音,了解病情。
问诊
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家族史 等,收集病情信息。
切诊
通过触摸患者脉搏、皮肤等,了解 病情。
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根据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层次进行辨证,确 定病变深浅和传变规律。
05
中医药膳与食疗
中医药膳基本知识
中医药膳的定义
中医药膳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采用 特定的烹饪技术和加工方法, 将药物和食物结合,制成营养
丰富、味道适宜的膳食。
中医药膳的分类
根据药膳的原料和制作方法, 可以将药膳分为多种类型,如 粥类、汤类、茶类、酒类等。
中医药膳的作用
中医药膳具有保健、预防、治 疗等多方面的作用,可以调节 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改善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中药基本知识
01
02
03
中药分类
中药分为草药、矿物药、 动物药等,每种药物具有 独特的药性和功效。
中药功效
中药的功效主要包括祛邪 、扶正、调理脏腑、平衡 阴阳等作用。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义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义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 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 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 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 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 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4、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
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 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 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 适应能力差。
健康教育处方
精神养生:气虚质者不宜过思过悲。
饮食养生:可选用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食用,如小米、 糯米、粳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 鲢鱼、鲨鱼、刀鱼、黄鱼、比目鱼、菜花、胡萝卜、香 菇、豆腐、马铃薯,由于气虚质多有脾胃虚弱,因此不 宜过于油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
起居养生:易于感受外邪,应注意保暖,不要劳汗当风, 防止外邪侵袭。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 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健康教育处方
精神养生:气郁质者应主动寻求欢乐,多参加社 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
饮食养生: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节脾胃功能 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 豆豉、柑桔、萝卜、洋葱、苦瓜、丝瓜、菊花、 玫瑰花等。
起居养生:气郁质者要舒畅情志宽松衣着,适当 增加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以放松身心。
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 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 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 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