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职务犯罪的种类和预防
如何预防非公有制企业职务犯罪
如何预防⾮公有制企业职务犯罪开展⾮公有制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作,教育是基础,宣传是⼿段,预防是⽬的。
那么如何预防⾮公有制企业职务犯罪?企业单位职务犯罪类型?如果您想了解以上内容可以认真阅读以下店铺⼩编悉⼼为您准备的以下相关阅读材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预防⾮公有制企业职务犯罪1、建⽴严密的制度对于保护⼲部、保护⼈才是⾮常重要的。
健全制度。
靠制度管理,⽽不仅仅靠⼈管理,严密、健全的制度能使⼯作⼈员按章办事,防⽌⼯作疏漏;2、是加强管理,制度需要执⾏,需要⼈来执⾏;3、是强化教育,营造公平竞争的企业⽂化氛围。
对个⼈,⼀定要遵守规则,不可有贪欲之⼼。
⼆、企业单位职务犯罪类型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中国家⼯作⼈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类:贪污贿赂犯罪(第⼋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章中⽤了⼗五个条⽂,规定了⼗⼆个罪名(394—396)包括:1、贪污罪2、挪⽤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贿罪6、对单位⾏贿罪7、介绍贿赂罪8、单位⾏贿罪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0、隐瞒境外存款罪11、私分国有资产罪12、私分罚没财物罪。
(⼆)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了⼆⼗三条规定了34个罪名。
包括:1、滥⽤职权2、玩忽职守3、枉法追诉裁判罪4、私放在押⼈员罪5、国家⼯作⼈员签订、履⾏合同被骗罪等。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职务犯罪会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运⽤法律武器捍卫住属于我们的合法权益。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对您帮助不⼤或者您想了解更多详情,欢迎咨询店铺在线律师,为您带来更专业的答案和全⽅位的法律指导。
职务犯罪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职务犯罪分析及其预防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受中国几年的封建思想的束缚以及社会发展滋生出来的一些弊端的影响。
职务犯罪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易发阶段。
虽然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得政策与措施,但取得的成绩依然不容乐观。
职务犯罪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我们应该从包括法律的、政治的、行政的等各个方面来遏制职务犯罪问题。
本文对职务犯罪进行论述的同时,也针对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提出了一些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在经济建设中,职务犯罪的预防已经迫在眉睫。
那么,究竟什么是职务犯罪呢?我国学者的看法各有不同,但大体和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相符合。
所谓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滥用职权,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职务犯罪的种类很多,依现行刑法规定,大体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二、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真正预防职务犯罪,法律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刑法》中关于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规定基本上相同,大体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具备这两要件是构成职务犯罪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1、职务犯罪的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
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客体虽然职务犯罪的主体要件基本相同,但具体到客体要件就截然不同了。
职务犯罪并非法定的一类独立犯罪,没有其同类客体,各种职务犯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3 、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大多数职务犯罪由故意构成,只有少数职务犯罪由过失构成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浅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职务犯罪
浅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职务犯罪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是指除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私人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组织形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存在一些职务犯罪现象。
本文将就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职务犯罪进行浅谈。
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职务犯罪的概念职务犯罪指的是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地位和便利,实施犯罪的行为。
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职务犯罪是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负责人或者其他责任人员,在担任职务期间,利用权力、地位和职务上的便利,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还严重危害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职务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投资少、快速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往往是靠少量的资金迅速发展起来的,而其领导人员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经验和管理能力,在经营过程中会涉足一些违法犯罪的活动。
2. 犯罪目的和手段多样。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往往面临着如融资、拓展市场、腾挪资产等诸多挑战和问题,而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人员往往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收受贿赂、挪用公款、制造虚假账目等手段谋取私利。
3. 难以监督和管理。
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业务范围广泛,民间语言又有“土皇帝”的称谓,虽然国家对其进行了管理和监督,但实际上有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极易出现职务犯罪的行为。
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职务犯罪的种类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职务犯罪所涉及的犯罪行为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挪用公款罪。
领导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企业资金挪用到个人账户或者其他用途上。
2. 贪污罪。
领导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贿赂,谋取个人私利。
3. 侵占罪。
领导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用或者侵占企业财物。
4. 重大责任事故罪。
领导人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履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职责,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5. 违法经营罪。
试论如何加强非公经济组织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试论如何加强非公经济组织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摘要】职务犯罪是与公共权力相生相伴的一种腐败现象。
非公经济组织工作人员虽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不能单独构成贪污、贿赂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但由于他们常常是贿赂犯罪中的行贿者或介绍贿赂者,甚至是帮助洗钱者,而且也有利用本单位内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资产、挪用资金、接受贿赂等行为发生,因此可以构成广义上的职务犯罪。
【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一、非公经济组织职务犯罪的原因及危害关于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从不同侧面存在着不同的学说。
经济根源说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劣根性,如追求物质利益、行为的商品化等,与某些职务犯罪尤其是贪利性职务犯罪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经济原因的存在,为职务犯罪提供了动力与便利;体制根源说认为,体制中的弊端导致了权力滥用或不正当行使权力,如权力过分集中却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思想根源说认为,特权思想及拜金主义,对一些担任公共职务的人员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在合法收入不能满足私欲的情况下,便利用职权进行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
以上学说,深刻揭示了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源。
非公经济组织职务犯罪的产生,同样存在以上三方面的原因,而且从危害性程度大小上来看,还存在的一定的递进关系。
一是经济原因,如非公经济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为了推销商品、取得工程及获得交易机会,利用市场经济中的种种弊端,腐蚀相关公职人员;二是思想原因,如部分公职人员认为自己手握权力,为企业做事收受他们的报酬理所当然,部分人甚至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对需要办事的企业给眼色、设关卡,要求他们非法给予财物;三是制度原因,部分单位或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权力运行不规范,权力监督不到位,导致贪污受贿频发,甚至存在同一岗位上相关人员前赴后继,走向犯罪的现象。
非公经济组织职务犯罪腐蚀国家机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恶化地方投资环境,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运行,破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检察机关具有服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对于控制和预防非公经济组织职务犯罪责无旁贷。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详解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详解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为了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提高预防职务犯罪的能力,许多企业纷纷举办相关讲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的重要内容。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与类型职务犯罪,简单来说,就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谋取私利,损害公司利益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职务犯罪类型包括:1、贪污罪这是指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受贿罪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挪用公款罪将公款挪作私用,用于个人消费、投资或者其他非法活动。
4、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5、滥用职权罪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超越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致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职务犯罪不仅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1、经济损失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会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项目开展,甚至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2、人才流失职务犯罪会破坏企业内部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优秀员工的流失,影响企业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
3、信任危机一旦发生职务犯罪,会使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影响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合作机会。
4、法律风险企业可能因为员工的职务犯罪行为而面临法律诉讼和监管处罚,增加企业的法律成本和经营风险。
三、职务犯罪的成因1、个人贪欲部分员工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他们不惜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谋取非法利益。
2、法律意识淡薄许多员工对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定和后果缺乏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
3、企业管理漏洞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非公有制领域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非公有制领域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田湘波;何亚霓
【期刊名称】《廉政文化研究》
【年(卷),期】2013(004)002
【摘要】非公有制领域职务犯罪是指在非公有制部门中承担一定职务的人员,利用其职务,严重危害部门利益,刑法规定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非公有制领域职务犯罪大体可以分为贪利型职务犯罪、背信竞业型职务犯罪和渎职型职务犯罪三种类型.分析非公有制领域职务犯罪的形成原因必须从社会、非公有制部门及个人三个角度来进行,是动机、机会和条件相结合的产物.预防非公有制领域职务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增强非公有制部门信誉,净化市场环境促进良性竞争,抑制官员腐败与打击贿赂行为.预防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职工思想教育,重视部门文化建设;加快部门制度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相关法制和监督体系建设.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田湘波;何亚霓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4.393
【相关文献】
1.教育领域职务犯罪的规律、特点及预防措施——关于本溪市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J], 孙美娜
2.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职务犯罪的防治——以重商崇企为视角 [J], 尹露
3.让工程建设领域更"清净"——本市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侧记 [J], 施坚轩;廉敬武
4.检企联手出实招预防犯罪见成效——湖北省预防国有企业领域职务犯罪工作回眸[J], 李凯;曹永新
5.预防强化新农合领域职务犯罪预防 [J], 刘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公有制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与预防-司法制度论文-法学论文
非公有制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与预防-司法制度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2005 年至今,A 县检察院共受理非公有制企业人员职务犯罪案件56 件70 人,其中2005 年至2009 年五年时间内受理11 件11 人,占同期受理案件总数的0.6%,占总人数的0.3%,2010 年至2013 年,数量逐渐增多,共受理45 件59 人,占同期受理案件总数的4.5%,占总人数3%。
一、非公有制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概念职务犯罪是指利用工作上或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
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主要涉及的罪名类型有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贪污贿赂罪中比较常见的有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渎职罪中比较常见的有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国家工作人员之外的人员利用工作上或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统称为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具体到企业,是指企业工作人员利用在企业的工作便利或者职务便利实施的各种侵犯企业权益的犯罪,比较常见的有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资金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
二、非公有制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一是数额较大的传统职务犯罪案件居多。
从案件性质来看,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传统职务犯罪案件居多,是企业工作人员最常见的犯罪形式,数量最多、数额最大、损失也最严重。
据统计,近四年受理的59 人中,其中有32 人是职务侵占罪,占54% ; 13 人是挪用资金罪,占22% ,9 人是企业人员受贿犯罪,占15% 。
另外,该类犯罪数额较大,最多的达750 万元,最少的也在5 万元以上,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非公企业职务犯罪预防ppt
公安部经侦局原副局长相怀珠受贿200余万元,一审被判处 有期徒刑12年,没收个人财产100万元。北京市高级法院经审 理查明,2006年至2008年间,相怀珠利用职务便利,在负责 查处北京鹏润房地产公司、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有关案件过程中 ,先后收受两公司主管人员和黄光裕单独或指使他人给予的款 、物共计人民币100余万元;
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 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 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 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 ,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①6万元以上,应予立案,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 ②100万元以上,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 收财产。
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 性;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三)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 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二、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六、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张清为安徽省长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原材料部 业务员。张清分工负责公司原料合同的审核结算工作,因一名供货商产 品不合格而屡次被长江公司扣款,张清找到本公司品质部制样员周力, 要求对供货商的产品照顾一点,并许诺给其好处费。 此后不到五个月时 间里,通过样品作假手段,张清伙同周力共同为供货商牟取暴利,收取 好处费17.5万元。 安徽省当涂县人民法院以触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张清有期 徒刑六年,并处没收财产8万元。
101个职务犯罪罪名解读
101个职务犯罪罪名解读摘要:一、前言二、职务犯罪的定义和特点三、101 个职务犯罪罪名的分类四、各类职务犯罪罪名的解读1.贪污贿赂类2.滥用职权类3.侵犯公民权利类4.泄露国家秘密类5.其他职务犯罪类五、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六、结语正文:一、前言在我国,职务犯罪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本文对101 个职务犯罪罪名进行解读,以期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
二、职务犯罪的定义和特点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从而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有:犯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犯罪行为发生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犯罪手段多样,犯罪动机复杂;犯罪结果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101 个职务犯罪罪名的分类根据犯罪行为和犯罪对象的不同,101 个职务犯罪罪名可分为以下五类:四、各类职务犯罪罪名的解读1.贪污贿赂类贪污贿赂类犯罪主要包括贪污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等。
这些罪名的主要特点是以权谋私,损害国家利益。
2.滥用职权类滥用职权类犯罪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等。
这些罪名的主要特点是滥用职权,损害公共利益。
3.侵犯公民权利类侵犯公民权利类犯罪主要包括报复陷害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滥用强制措施罪等。
这些罪名的主要特点是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平正义。
4.泄露国家秘密类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主要包括泄露国家秘密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
这些罪名的主要特点是泄露国家秘密,损害国家安全。
5.其他职务犯罪类其他职务犯罪类犯罪包括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单位受贿罪等。
这些罪名的主要特点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国家利益。
五、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预防职务犯罪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等。
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及预防
主讲人:
大家好: 据领导工作安排,今天利用这个机会
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企业工作人员的职务 犯罪及预防问题。随着国家改革开放逐步深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情况下,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细胞,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也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但是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发展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企业 中出现的职务犯罪问题,预防企业职务犯罪,也成为了公司 一项新的工作任务。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同大 家一起交流、探讨企业中常见的职务犯罪行为。
17
【案例】
仓库保管员监守自盗1.598吨棉纱运出厂 严某是某色织有限公司仓库保管员,颜某则负责用电动三轮车为
该公司运送货物。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间,二人经合谋,利用 严某为公司保管棉纱的职务之便,由严某用蛇皮口袋将棉纱装好 放在仓库门前,颜某则利用运送货物的机会将棉纱一并运送出厂, 再进行销赃。两人共合谋作案几十起,盗窃各类规格棉纱1.598吨, 价值人民币17578.00元。2008年1月24日两人故伎重演时被公司 保卫人员当场抓获。 2008年2月25日,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对这起仓库保管员勾结 外部人员侵占公司财产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 严某、颜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
18
【案例】 被告人丁某职务侵占案。
被告人丁某,原系北京市联运公司海淀分公司临时工。 2001年3月,被告人丁某在北京市联运公司海淀分公司做临时工, 因工作表现较好,被公司定为上站业务员,该公司分配其从事发送托 运货物业务,负责代班交票,与车站交接货物。2001年9月21 日,丁某从单位领出货物后,持公司事先做好的货票与同事王某、林 某某一同去北京站办理托运。在北京站丁某与林某某先将所托运的货 物搬入行李车间,然后丁某一个人去办理托运手续。在北京站行李车 间,丁某对工作人员谎称有4件货单位让其取回不再托运了,擅自扣 留了发往山东省东营的笔记本电脑1台和发往吉林的台式电脑1台及 部分电脑配件,总计价值人民币21520元,并将这4件货存在行 李车间。9月23日丁某持上述4件货物的货票将货物从北京站取出, 随后将其中20个软驱藏匿在北京市香山附近其女友的住处,其余物 品寄往广州市李某某处。当日,丁某找来三个纸箱,充填上泡沫和砖 头,再次到北京站用原货票发往吉林,并乘北京站工作人员不备将站 内一箱待发运货物的标签扯下,贴上发往东营的标签,回单位将货物 交接证交给本单位,证明货物已发出。公安机关接到货物丢失的报案 后,将丁某查获,起获台式电脑1台及部分电脑配件,已由公安机关 发还失主,并起获人民币2000元。被告人丁某犯职务侵占罪,判 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非公有制领域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济的发展 , 非公有制领域 的职务犯罪也越来越猖獗 。 我们该怎样定义非公有制领域的职务犯罪? 非公 有制 领域 的职 务犯 罪又 有哪些 具体 表现 , 引起 这种 现象 的原 因又有 哪些 ?预 防非公 有制 领域 职务犯 罪 对社会经济管理有哪些意义?希望本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为我国非公有制领域职务犯罪预防找到 部分 解 决方法 。
业型职务犯 罪和 渎职 型职务犯 罪三种 类型 。分析非公有制领域 职务犯 罪的形成原 因必须从社会 、 非公有制 部 门及 个人 三个角度来进行 , 是动机 、 机会和条件相 结合的产物 。预 防非公有制领域职务 犯罪具有重要的 现 实意义 , 能够增 强非公有制部 门信誉 , 净化 市场环境促进 良性竞争 , 抑 制官员腐败 与打击贿赂行 为。预 防 策略主要 包括 以下 三个方面 : 加 强职 工思想教育 , 重视 部 门文化 建设 ; 加快部 门制度建设 , 规 范市场秩序 ;
非 公有 制 领 域 职 务犯 罪 及其 预 防
田 湘波 。 何 亚霓
( 湖南大学 法学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8 2 )
摘
要: 非公有制领 域职务犯 罪是 指在 非公有制 部 门中承担一 定职务的人 员 , 利 用其职务 , 严 重危 害部 门
利益, 刑 法规 定应 该受到刑罚处罚 的行 为。非公 有制领域职务犯罪 大体 可以分 为贪利 型职 务犯罪 、 背信竞
非公有制领域职务犯罪及其预 防r
“ 关 于 国家或 集体 的事 务 ” ; “ 职务 ” 是指“ 工作 按 职 位规 定 应担 任 的事 情 ” 。后 者 包括 前者 , 二者 合起 来 就是 “ 公职” 。进 而指 出 , 按 照 目前 刑法 的规 定 , 职务 犯罪 不仅 包 括 国家工 作人 员 的职务 犯 罪 , 而且也 包 括部 分非 国家工 作人 员 的职务 犯罪 , 如商业 贿赂 罪 。 所以 , 我 们应 当区分 “ 职 务犯 罪 ” 和“ 国家工 作人 员 职务 犯罪 ” , 二 者 是包 容与 被包 容 的关 系 。 所 谓 职务 犯罪 , 是 指承 担一 定 职务 的人 利用 职务 之便 进行 非
职务犯罪常见罪名与预防要点
4. 贪污罪的处罚
①贪污0.5-1万元以下的,犯罪后有悔改表现、 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 处罚。 ②贪污0.5-5万元的,处1-7年有期徒刑。情 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③贪污5-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情 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④ 贪污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陈某的妻子韩某所在公司破产一直无业在家 通过业务关系认识了驻区某公司负责人 向该公司负责人提出为其妻找份工作 韩某以“挂名领薪”的方法收受 该公司给付的工资等共计9.23万余元
返回
职务犯罪的常见罪名和预防要点
低买高卖 房屋汽车等商品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明显 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 屋、汽车等物品的;以明显高于 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 汽车等物品的。
• 7.介绍贿赂罪 • 8.单位行贿罪 • 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10.隐瞒境外存款罪 • 11.私分国有资产罪 • 12.私分罚没财物罪
返回
职务犯罪的常见罪名和预防要点
2.
渎职犯罪
• 刑法第九章规定了36个罪名,其中常见的主要有: • 1.滥用职权罪 • 2.玩忽职守罪 • 3.环境监管失职罪 • 4.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 5.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 ……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
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 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职务犯罪的常见罪名和预防要点
2.受贿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职谋利 离职收钱
赌博收受
权钱交易
“借用” 房 屋汽车
前进
家人情妇 “挂名”领薪
预防职务犯罪措施与对策
强化官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官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增强其对职务犯罪的认识和防 范意识。
企业领域的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01
通过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等,
规范企业行为。
加强公司治理
02
明确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防止内
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
建立健全制度
制定完善的职务犯罪 预防制度,明确各级 责任和具体措施。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 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
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工 作考核机制,确保各 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加强教育培训
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和职业 道德培训,提高廉洁意识。
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传教育活 动,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职务 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教育领域的预防措施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防止学术不端行为。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加强校园管理
建立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内各项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案例一:某市职务犯罪预防的经验
• 背景介绍:某市近年来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成效 显著。
加强教育培训:对师生进行学术规范和道德教育 ,提高学术素养。
案例四:某高校预防学术不端的措施
严格审查制度
建立论文审查、考试监考等制度,防止作弊和抄袭行为。
激励机制
鼓励师生参与学术道德宣传和实践活动,树立榜样作用。
3. 实践效果
有效减少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誉和整体形象 。
民营企业职务犯罪类型、危害及防范
民营企业职务犯罪类型、危害及防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迅猛发展,民营企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其中民营企业中频繁出现的职务犯罪问题较为突出。
如何预防民营企业职务犯罪,时下已成为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项新课题。
一、职务犯罪的定义职务犯罪是指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员实施的与其职务相关联的犯罪。
职务犯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务犯罪包括一切与职务有关的犯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组织章程等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总称。
狭义的职务犯罪,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①以下我们仅讨论广义的职务犯罪中民营企业中涉及的职务犯罪部分。
二、民营企业中职务犯罪的类型民营企业中的职务犯罪,从法律角度讲应该叫做非国有或非集体所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其犯罪主体也属于一类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包括领导人员、职员和工人。
民营企业中常见的职务犯罪中有以下五类: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盗窃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一)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②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数额巨大的,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营企业职务侵占罪一直位居经济犯罪的榜首,且不断涌现新的特征,案发率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③的行为。
本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职务犯罪的特征及预防
职务犯罪的特征及预防职务犯罪的特征及预防摘要:职务犯罪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突出的问题,所以对其预防,越来越成为政府执政治国的重要内容以及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论述了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内外因对职务犯罪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公职人员特别是公务员人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理过程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心理特征也有共性可寻,有规律可循。
关键词:职务犯罪公职犯罪职务犯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组织章程等从事公职的人员,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q,或者由于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依照刑法规定理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总称。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可以说是最严重的贪腐腐朽形式。
职务犯罪严重侵害国家机关的管理职能,影响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工作秩序,破坏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败坏政府的威信,损害公众利益,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职务犯罪,已成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极大地损害着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发展,腐蚀着政治清明。
采取有效的战略和对策来控制和预防职务犯罪,越来越成为明智的政府执政治国的重要内容和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就是通常所说的公职人员,尤其是公务员行列,特别是政府工作人员。
他们掌握着国家或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及大众所赋予的权力,由于这种权力很容易使权力拥有者心理上无视法律,凌驾于社会法律之上以权谋s心理的产生,从而导致职务犯罪。
从总体上看,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有:(1)该罪由国家工作人员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职的人员构成。
(2)绝大多数职务犯罪由故意构成,也有个别(少数)的职务犯罪由过失构成,还有的职务犯罪既可由故意又可由过失构成。
(3)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从事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滥用职q实施的犯罪、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或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而造成对国家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务活动管理职能的侵犯。
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讲座
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讲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职务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它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职务犯罪,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今天我们举办了这场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讲座。
一、企业职务犯罪的定义和类型企业职务犯罪是指企业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常见的企业职务犯罪类型包括:1、贪污罪贪污罪是指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例如,企业财务人员虚报账目、挪用公款等。
2、受贿罪受贿罪是指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比如,采购人员收受供应商的贿赂,在采购过程中给予不正当的优惠。
3、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指企业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4、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比如,销售人员私自截留货款,仓库管理人员盗窃库存商品等。
5、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是指企业管理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企业职务犯罪的危害企业职务犯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损失职务犯罪会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包括资金、物资、设备等。
例如,贪污、挪用公款等行为会直接减少企业的可用资金,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2、声誉损害一旦企业发生职务犯罪事件,其声誉将受到严重损害。
消费者、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可能会对企业失去信任,从而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合作关系破裂和融资困难等问题。
3、内部管理混乱职务犯罪会破坏企业内部的管理秩序和规章制度,导致员工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
职务犯罪的风险识别与预防
职务犯罪的风险识别与预防随着职业发展的不断加强,职务犯罪频频发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
职务犯罪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地位,以达到非法目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职务犯罪中,很多都是高层管理人员利用职位之便,进行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职务犯罪实际上是一种利用职务便利违法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往往属于利其职权之便,伤害了单位和公众的正当利益。
如何进行职务犯罪防范,就成了现代企业和组织管理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风险评估与识别首先,企业和组织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和识别工作。
通常来说,职务犯罪一般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一系列行为。
企业和组织在调查这些职务犯罪行为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与职务犯罪相关的种类、惯常手段和影响的程度,以准确识别与预测风险。
在风险评估和识别的过程中,企业和组织需要将职务犯罪与其他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人员因素、制度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以分析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制度建设与完善其次,企业和组织需要做好制度建设和完善工作,以防止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在职务犯罪中,往往是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利用制度漏洞进行犯罪。
因此,企业和组织需要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和落实,确保制度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加强对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审核和审计工作,设立科学完善的职务权限制、审批制度和监察机制,建立风险分析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职务犯罪行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考核与激励机制再者,企业和组织需要做好考核和激励机制工作,以促进管理人员遵守诚信原则,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企业和组织可以根据工作情况和职务需求,制定多重考核和激励机制,注重对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的培养和加强。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升其诚信自律意识,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加强对职业伦理规范的引导和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以规范企业和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营。
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详解
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详解职务犯罪是指担任职务的个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权力、地位或职务便利,违法犯罪的行为。
在国有企业中,职务犯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在非国有企业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本文将以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为主题,探讨其特点、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一、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1.1 权力集中与信息不对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职务犯罪更容易发生。
一方面,非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裁量权,他们往往可以垄断资源、决策权及权力,这使得非国有企业中的职务犯罪有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非国有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信息流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这为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1.2 制度缺失与监管不力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
非国有企业的法规制度相对不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薄弱,监管力度不够,这使得职务犯罪行为更容易犯规。
此外,由于非国有企业主要由私人经营,监督机制相对松散,而非国有企业又分散在个体、家庭等单位中,监管难度加大,导致职务犯罪的查处困难。
二、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影响2.1 经济损失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行为通常会导致企业经济损失。
职务犯罪者往往通过操纵财务信息、挪用资金、虚增业绩等方式,为自己谋取私利,而企业则遭受巨额经济损失。
这些损失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还会给企业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员工权益受损职务犯罪行为往往不仅仅影响到企业内部,也会对企业员工的权益造成伤害。
职务犯罪者可能通过操纵职务、虐待职工、逃避劳动法规等方式,给员工带来不公平待遇,甚至损害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破坏了良好的企业氛围,对员工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三、应对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策略3.1 完善法规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非国有企业应加强法规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权责清单,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企业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与预防对策2012-02-05 08:02:3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公企业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与预防对策我今天讲的题目叫非公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与预防对策。
应该说XX集团在职务犯罪预防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堪称非公企业的典范。
所以主题内容也分成两大块,一块是非公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也就是法律规定;另一大块是预防对策。
之所以将这两块,目的之一是,因为从我们办理的案件以及普通民众的认识角度看,一般认为受贿等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国有事业单位的事情,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的企业怎么会有职务犯罪呢,所以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只有认识到了,才不会因不知法而犯法。
目的之二,惩罚犯罪不是目的,刑罚的目的最终是为了预防犯罪,罚是为了不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讲预防对策是为了保护我们的企业健康发展,也是保护我们的企业的干部不出问题。
一、非公企业职务犯罪的表现及法律规定(一)非公企业职务犯罪的形式主要表现形式:(1)职务侵占罪;(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3)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4)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5)挪用资金罪。
(二)罪名的构成要件及其数额标准1、职务侵占罪。
根据刑法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这里有三点需要了解:1)是主体是非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否则就是贪污罪;2)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也就是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单位财务的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例如销售人员利用收取货款的职务便利才财物占有,或者财务人员采用涂改账目等手段才经手财物占有,或者采用低进高出,少报账将货款占为己有等。
类似的例子很多,这也是非公企业人员职务犯罪最常见的形式。
如果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是利用工作的方便条件取得财物就是盗窃罪,比如服务员乘工作的方面条件能接近收银台,乘收银员不再把营业款拿走,就是盗窃。
3)构成本罪需要达到1万元以上,起点1万元;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法定刑5年以上。
2、挪用资金罪。
根据刑法第272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非国有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包括三种情况:1)数额较大(3万元)、超过三个月未还的;2)或者虽没有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3万元)、进行营利活动;3)15000元进行非法活动。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30万元处3-10年。
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在于,挪用资金罪是非公企业、单位人员;挪用公款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人员也包括国有公司、国有事业单位。
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侵占是占为己有不打算还,而挪用是还准备还的,挪用是侵犯资金的使用权,侵占是侵犯所有权。
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5000元为起点。
也就是他人有求于公司人员的职务行为,以职务行为或允诺职务行为作为条件,收取对方(包括客户单位)的财物或者向客户单位索取财物的行为。
也就是要具有职务的关联性,形成权钱交易。
为他人谋取利益只要是允诺就行,不需要实际上谋取了利益。
3、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单位或个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10年以下。
个人行贿1万元以上构罪;单位行为20万元以上构罪。
这与受贿罪不同的是,必须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为,才构成,如果是为了正当利益,则不构成犯罪,比如要工程款,建设方迟迟不给,包工头为了尽快拿到工程款给了1万元,行贿人不构成犯罪,但是受贿人构成犯罪。
如果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是受贿罪。
3.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这是刑法修正案七增加的,主要是一些大型企业、跨国企业、外企可能会与国际公共组织官员或外国公职人员发生经济问题。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行为。
量刑以及构成的标准参照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处理。
上面主要介绍的是非公企业有关的职务犯罪,当然非公企业除了上述职务犯罪外,还可能涉及到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妨害亲算罪等等。
二、非公企业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分析(一)行业潜规则。
“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明规则”而言的。
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俗成的,但是却又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
换言之,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商业贿赂在我国开始泛滥,几乎存在于市场的各个角落,甚至成了很多领域的“潜规则”。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已成“潜规则”以及普通民众对于腐败现象的非正常的容忍乃至默认心理。
据《中国青年报》2009年调查:近94%的人认为在中国做生意,给好处费、请客送礼是普遍现象,在有些行业成为潜规则。
很多民众对这些行为都恨之入骨、义正严词,可是当自己的子女上学时又忍不住给老师、校长请客送礼;看病总想找个熟人,做手术就给点红包。
又在为自己子女上学就业而想方设法行贿;为求得心理安慰费尽心机给医生塞红包。
主要集中在医药供应、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
我举两个小例子大家都可能都经历过,装修:我一个同事装修来,带着包工头到金盛装饰城买材料,但我一转身,600元的电灯、开关就被卖材料的老板抽出元偷偷50元塞给了包工头。
原因就在于他要贿赂这个包工头,为他的生意铺路。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商业贿赂。
还有计算专修费,比如贴瓷砖按平方米计算,贴瓷砖的人主动提出来你给50元钱,他少量多少给你省200元。
代价给公司联系70元,直接找这个司机接私活50元。
这虽然不构成犯罪,但是性质上也是贿赂。
从2006年-2007年我国进行的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专项斗争,其出发点正是在于商业人们在反对腐败的同时,尽管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专项斗争取得了一些值得称道的成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特别是官员对腐败的宽容和默认心态。
(二)整体性社会风气和大环境文化传统(人情社会)。
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是确切的,也是形象的,这对法治建设是个障碍。
很多原则,制度,规范在人情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中国人的规则意识不强,比如过马路,德国人深夜小路口等红灯,中国看,这个傻子。
有人说“人脉关系决定着企业的生存,请客送礼左右着竞争者的命运”。
很多外国人到中国做生意就很痛苦,不送礼做不成生意,送礼了又胆战心惊。
(三)市场经济的不成熟。
我们目前的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很多事情并没有按照市场规则还运作,而是依赖于送礼。
是没有统一完善的市场诚信体系,具有行贿等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方面没有受到有效的限制。
任何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首先面临着的是如何平衡商业伦理与市场的竞争力的选择,在这种选择中,企业往往被逼向“囚徒困境”:如果远离商业贿赂,企业就可能失去市场;如果同流合污,就会背叛商业伦理。
目前我国检察机关搞的行贿档案查询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制度性漏洞诱发。
前面是大的方面分析原因,从小的方面来说,公司企业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疏漏,也是重要原因。
通过办理一系列案件,我们发现每一个职务侵占案件的背后,都有管理上的制度性漏洞,行为人都是利用这些漏洞而得手。
(五)个人原因。
有的是贪小便宜,有的是侥幸心理,有的不懂法,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
缺乏规则意识。
从众心理。
总是拿潜规则作为自己的挡箭牌,“别人都是在这么做,如果我不做的话,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种心理是要不得的。
三、非公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体制问题,传统问题,短期内无法改变,但是小的方面,我们能做到的地方做好了,从自己做起,才能改变整体。
不要小视点滴行为多法治的推进作用。
(一)从单位的角度来说对以一个单位来讲,建立严密的制度对于保护干部、保护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健全制度。
靠制度管理,而不是仅仅靠人管理,严密、健全的制度能使工作人员按章办事,防止工作疏漏;二是加强管理,制度需要执行,需要人来执行;三是强化教育,营造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氛围。
我们今天这个活动就是一种教育方式。
(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一是小心使得万年传。
前面已经讲到,现代社会的大环境,大背景,迫使个人小心谨慎。
无论是工作上一定要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讲原则。
谁都有个亲戚、朋友,遇事都会打个招呼,找找路子。
但是,有一条,违反原则的事,坚决不能干!你可以掂量一下,得罪一个朋友与丢掉饭碗甚至坐牢,哪个更重要。
二是不可有贪欲之心。
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贪官,在悔过书中写原因时都说:自己放松了马列主义的学习,没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啦,甚至说是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啦,这全是废话,全是套话。
实在地说,就是贪欲膨胀。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就真的那么难吗?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安分守己”!不该你得的,你不要;不该你拿的,你别拿;做好自己的事,不要有非分之想。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