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病案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疑难杂症是指临床上病因不明,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
中医中药在治疗疑
难杂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下面介绍三个成功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的实验案
例。
实验案例一:
患者小李,男性,40岁,主诉多年来出现疲乏乏力、食欲减退、容易感到寒冷等症状。
就诊过程中,经过详细的询问和观察,中医医生初步判断该患者属于中气虚弱的疾病。
遂
采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每日服用一剂。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体力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以上三个实验案例都是通过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获得成功。
补中益气汤是一
种中药方剂,具有补益脾胃、提高机体能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相信脾
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运行畅通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通过补中益气汤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使气血运行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疑难杂症的目的。
补中益气汤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等药材。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补益药材,具
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力的作用。
白术具有健脾益胃、止泻止汗的功效。
茯苓是一种
常用的清热利湿药材,可以调节人体气血的平衡。
这些药材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补益脾胃、调节气血的作用。
补中益气汤是一种中医中药治疗疑难杂症的有效方剂。
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提高机体
能量和免疫力,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达到治疗疑难杂症的目的。
每个人的体质
和病情各异,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进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补中益气汤治疑难杂症(医案)
补中益气汤治疑难杂症(医案)补中益气汤是升阳益气,调补脾胃的红人,太有名了。
以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八味大将。
主治因脾胃气虚所致的表热自汗,心烦口渴,头痛恶寒,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脉虚弱或洪大等症。
笔者运用此方,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今列举所治如下。
1、顽固性呃逆黄某,女,53岁,住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
患呃逆3年多,只有睡着后呃声才止。
3年多来在广州历求中、西医及针灸、理疗均难收效。
1989年2月,余应聘广州海军医院门诊时来求治。
见患者身体消痩,行动无力,上到二楼诊病就气喘吁吁,呃声连连,不能遏止。
余诊其脉沉细四至,寸不应指。
证为中气下陷,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故呃声连连以求自救。
投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15克,升麻10克,生黄芪100克,红参12克(切片),炒白术20克,当归15克,陈皮12克,炒内金15克(打末),焦山楂15克,大红枣10个,生姜10克(打碎)。
7剂,水煎服。
患者服完7剂后,呃止过半,体力、精神、饮食亦较诊前好得多。
共服上方30余剂,呃止体健。
1991年11月,与患者相遇,见其红光满面,身体健康。
呃逆之因,多系胃气上逆所致,有寒呃、热呃、痰呃、瘀呃、气呃、虚呃6种。
该患者呃逆3年有作,气血大伤,饮食乏味,久则属虚。
证为脾胃虚寒,气虚下陷,故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而愈。
2、月经过多月经过多症,中医称为崩漏,一般分为血热、气虚、阴虚和瘀血等类型。
反复崩漏日久不愈必然导致气虚血亏、阴阳两伤。
不论其兼证挟热、挟瘀,抑或阴虚、气虚,只要历时较久、多方治疗难以收效者,在治疗上均应以补气升提为要,次及其他,诸如补气清热、补气强阴、补气化瘀,多能应手奏效。
李某,女,45岁,干部。
两年多来,经血量多,夹杂紫黑色瘀块,10日后服止血药方渐止,屡经中西医治疗收效甚少,有时虽暂时止一个月而下个月又复如故,有时半个月或20日就来一次,每次来均需10日之久。
1979年8月17日求治。
补中益气汤应用医案
补中益气汤应用医案收到一位老师的留言,她说,她可能生大病了,已经严重影响到她的工作了。
她说,她是英语老师,她每次上课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很小,总感觉气提不上来,没力气说话,坐在后排的学生纷纷反应听不见。
她已经把声音提高到最大了,可是后排的学生还是听不见,再这样下去她没脸呆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了。
文小叔说,光一个说话声音小不足以判断得了什么病,于是文小叔把私人微信号留给了她。
她很快就加了文小叔。
她继续补充,说她特别瘦,差不多皮包骨的感觉,每天饭量很少,但奇怪的是没吃多少肚子还胀,总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胀。
听她这么一说,文小叔脑海渐渐清晰起来,安慰这位英语老师说,放心吧,你没得什么大病,就是身子虚了一点,最主要的是气虚。
把气补一补,说话声音就上来了。
于是文小叔给她开了补中益气汤,她喝了一周,然后来反馈,说小叔你太厉害了,我喝了一周的药,说话的声音完全上来了,后排的学生再也没有站起来说听不到我的声音了。
真的是太感激你了。
文小叔说,小叔一点不厉害哦,这个方子不是小叔的,是金元四大名医之首的李东垣的,如果你真要感谢就感谢中医,感谢李东垣吧。
是的,今天文小叔要隆重介绍金元名医李东垣的方子:补中益气汤。
这个方子已经流芳百世近千年,堪称补气第一方。
每每看到好的方子,文小叔总是想迫不及待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人。
先来简单说说李东垣这个人。
李东垣是富二代,通常富二代会成为纨绔子弟,但李东垣没有,反而选择了从医这条艰难的道路,真是很难得。
李东垣对医学最大的贡献是他写的一本医学著作《脾胃论》。
把脾胃单独拿出来写一本书,李东垣是第一人。
把脾胃的重要性写得如此深刻他也是第一人,他的脾胃为中心的思想影响了好多人李东垣对脾胃所有的看法可以归结于八个字: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文小叔想,李东垣真正读懂了黄帝内经,真正读懂了张仲景。
黄帝内经把脾胃放在了一个很高的层面,黄帝内经是这样看待脾胃的:人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亡;出入废,则气机幻灭;九窍不利,皆属脾胃。
彭景星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四则
彭景星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四则补中益气汤(以下称本方)由黄芪、人参、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白术、甘草等药组成,为李东垣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名方。
彭老运用本方加减,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之病证,每获奇效。
兹举其治验数则于次,以就正同道。
1补中摄血疗崩漏例:王××,女,37岁,工人。
1991年9月2日诊。
患者一向月经正常,从今年5月起,经量逐渐增多,且迁延难净,当时疑宫环作祟,取出宫环后不见改善。
每次经至,必用止血敏、宫血宁等药,尚需10余日始净。
经B超探查无器质性病变。
末次月经8月12日,至今尚量多色淡未净,兼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短气乏力小腹空坠,喜按舌淡白,脉沉弱无力。
诊属脾虚气陷,冲任不固之崩漏。
治宜补中益气,固摄冲任,用本方加减。
炙黄芪20g,党参20g,煅龙、牡(先煎)各20g,白术10g,当归身(酒洗)10g,炙甘草10g,茜草炭10g,升麻3g,柴胡3,陈皮5g,海螵蛸15g,阿胶珠15g,藕节20g,荷梗15g。
水煎内服,每日1剂。
服上方2剂,血止证减,尚觉头昏,腰酸疼,遂于方中去阿胶,茜草生用,加续断、寄生各10g,续服5剂,诸证皆愈。
于9月15日经至,量正常,3日净。
以后月经按时来潮,亦无其他不适。
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患者因脾虚气陷,化源不足,累及冲任,见清阳不升,摄血无权诸证。
故以补中益气汤合乌贼骨丸意,益气升阳,调冲任以摄血。
当归本为养血要药,但辛温且兼“窜动”之性,与血证稍形戈戟。
今以酒洗,使减其辛温窜动之性,而增强守补之力。
全方标本兼顾,故服之即效。
2补中温肺止遗尿例:代××,男,9岁,学生。
1983年10月20日诊。
患儿素体虚弱,一月前因尿频尿急,某医指为下焦湿热,予八正散加味治疗,不仅无效,竟致尿液淋沥不摄,家长惊惧辍学来诊。
见其发育欠佳,面白肢凉,阴茎包皮不长,小便滴沥而出,白天因尿湿频换内裤,夜间床上需用尿布。
补中益气汤的神奇案例
补中益气汤的神奇案例
补中益气汤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用于调理脾胃、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气血不足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补中益气汤的神奇案例:
1. 一位老年患者饱受腰腿疼痛之苦,经过中医的检查,发现其体内气血不足,于是医生开了补中益气汤让其服用。
仅仅服用了一个月,老人身体的腰腿疼痛明显缓解,同时整个人的状态也变得更加舒适。
2. 一名年轻女性由于疲劳过度导致经期不调,同时在口腔内发现有溃疡。
中医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气血不足,身体需要补益。
于是医生开了补中益气汤让其服用,同时调整了其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
不仅仅经期恢复正常,口腔溃疡也消失了。
3. 一名中年男性平时工作繁忙,习惯熬夜。
渐渐地他感觉到身体开始出现疲倦、易怒、失眠等症状。
中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法检查其体质后,开了补中益气汤给他服用。
他服用汤剂三个月后,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疲倦感、易怒情绪得以改善,睡眠也变得更加充实。
综上,补中益气汤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可以治疗多种气血不足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但是在使用时必须要根据个人体质来进行调整。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补中益气汤是中医古方之一,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血瘀等疾病。
下面是三个成功的案例。
案例1:中年男性患有痛经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近期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有气虚的情况。
然而,他还出现了痛经的症状,这是不寻常的。
患者表示,他从几年前起便出现了这种症状,疼痛感强烈,经常会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经过中医师了解病情,发现患者存在气虚的情况,肝胆气滞,经络不畅。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师给予患者补中益气汤治疗。
患者每日服用汤剂三次,同时进行针灸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开始感觉到痛经的症状逐渐缓解。
他的身体也变得更加有力气,心情变得愉悦。
案例2:女性患有乳腺增生一位女性在做乳腺检查时发现乳腺部位有一个较大的结节。
经过检查,发现此病内部组织密集,质地硬。
医生告知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患者不愿意做手术。
后来,患者寻求中医的帮助,医生观察到患者肢体疲软,食欲不佳,精神疲惫。
很明显,患者是气虚血瘀的情况。
针对这种症状,中医师给予患者补中益气汤治疗,让她每日喝汤。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去医院复检时发现结节大小有所减小,此时患者也感到身体状态有所好转。
医生表示,如果患者能够继续坚持每日喝药,恢复身体健康的可能性非常大。
案例3:年迈患者患有糖尿病一位老年人检测出自己患有糖尿病,并且情况严重。
医生给予他药物治疗的同时,他也寻求了中医师的帮助。
中医师发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不太好,体力逐渐下降,精神疲惫,口渴多食,体重下降,这都是周围的症状。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患者表现出更好的状态和更高的精力水平。
尽管血糖水平还有待改善,但医生表示,患者的身体细胞质量和能量显然有所改善。
他也鼓励患者继续进行中医治疗并坚持锻炼身体,以加快康复。
补中益气汤验案举隅__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所创,方由黄芪、人参、当归、甘草、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脾胃论》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余于临床之中每遇诸虚劳不足之症,多喜用之,每获良效。兹将多年所得之验案撷取数则,介绍如下。
1 小儿遗尿
高某某, 14岁,2010年2月20日由其母携其来诊。患者自幼遗尿,于两年前寄宿于当地中学后,其症益重,几近每夜遗溺,恐其同学耻笑,乃于每晨先起叠床,不敢示人。其母隔日为其送干净被褥一次,不胜烦劳。先后诊于各大医院,查无所获,自述亦曾服中药百余剂(具体不详),未见寸功。视其形体肥胖,自述80余公斤,精神纳食俱佳,余无不适。验其舌略淡胖,苔薄黄微腻,脉滑略细。诊为脾虚气陷,升提失司。乃疏方:绵黄芪40g,潞党参10g、炒白术10g、云茯苓10g、法半夏10g、广陈皮10g、绿升麻3g、细柴胡3g、生甘草6g、台乌药10g、淮山药15g,益智仁10g。嘱其不论效于不效,服满14剂。半年后其母因他病来诊,诉其服药3剂后即效,7剂后已无遗尿,因记余语,再予服7剂,半年来无遗尿一次。
按:此例小儿遗尿案,其虚证并不明显,然小儿之气未充,加之患儿家境殷实(其父乃当地餐饮业之富豪),膏粱之品摄入过多,又乏形体劳累之苦,其中气之虚可知矣。《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曰:“中气不足,溲便之为变。”气虚之论既定,处方则无所虑,乃合补中益气、二陈、缩泉三方,无所奇耳。
2 外感发热
李某某,33岁,2008年12月15日初诊。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个月以来,身重乏力,头痛,流涕,体温37.5~38.5℃之间,恶风,时有自汗,自述平时体质较差,纳食一般,大便微溏。曾诊于当地医院,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点滴数日,体温旋降旋升。查其舌淡红,苔薄白而润,脉两寸浮而细数,关脉略沉。诊为气虚外感之发热。疏方:绵黄芪30g,潞党参12g,炒白术10g,云茯苓10g,广陈皮10g,细柴胡10g,生甘草6g,川桂枝12g,生杭芍12g,青防风10g,生姜5片,大枣5枚,7剂。二诊时发热已退,补中益气汤加减再服14剂,纳食转佳,诸症若失。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补中益气汤是一种中医经典方剂,用于治疗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气滞气痛等症状。
以下是三则临床实验案例,展示了补中益气汤在治疗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案例一: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兔耳炎
患兔:一只4岁的雄性兔。
自养兔时发现耳朵有分泌物,经兽医诊断为兔耳炎,但治疗多方无效。
治疗方法:每日口服补中益气汤,每次15g,连服7天。
治疗结果:治疗前,兔耳分泌物明显,兔耳底部发红,出现撕咬的症状。
治疗后,兔耳皮肤恢复正常,无分泌物,撕咬症状消失。
随访3个月无复发。
患者:一位56岁的男性患者,肝癌术后消瘦不堪,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食欲明显改善,乏力症状消失,能够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体重增加3公斤,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患者:一位29岁的女性患者,肠易激综合征已有5年,腹痛腹泻、便秘交替发作,影响日常生活。
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明显改善,便秘情况得到缓解。
随访6个月无复发。
?补中益气汤治疗皮肤病案2则
补中益气汤治疗皮肤病案2则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
功效调补脾胃,升阳益气。
笔者临床中用治某些皮肤病,获效显著。
阿夫他口炎贾某,男,37岁。
2009年4月21日初诊。
上下唇内侧发生5处约绿豆粒大圆形浅溃疡,表面凹陷,上覆浅灰色薄膜,边缘淡红,疼痛进食尤甚,张口时流清稀涎液,反复发作半年余。
其间曾用清热泻火中药,数种维生素类西药内服外用治疗未愈。
患者述其近几个月来肢体倦怠乏力,口淡乏味,纳食不香。
察其唇色萎黄不泽,舌质淡,苔白,脉弱。
诊断:阿夫他口炎(口疮)。
辨证为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唇失濡养而发溃疡。
治则:补中益气,健脾敛疮。
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山药12克,陈皮5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白及12克。
10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溃疡面明显由凹变浅,开始缩小,纳食增加,肢体感觉有力。
上方略事加减,继进7剂,溃疡面愈合。
荨麻疹周某,男,66岁。
2009年11月16日初诊。
全身瘙痒,搔抓后起大小不一条状丘疹团块,色呈淡红,时起时消,反复发8月余。
其间经用葡萄糖、钙剂、激素注射,服氯雷他定、特非那丁、赛庚定等,只能暂时止痒,过后仍如前状。
患者述其血压偏低,时常头晕,肢体倦怠乏力,动辄汗出,纳差,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诊为慢性荨麻疹,辨证为中气虚弱,肌表不固,复受风邪。
治则:补中益气,疏风止痒。
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15克,升麻6克,陈皮3克,防风6克,白蒺藜9克,僵蚕6克。
7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丘疹团块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痒感大减,体倦乏力,头晕汗出症状明显见轻。
方中去僵蚕,黄芪减为20克,白蒺藜减为6克,续服7剂后诸症痊愈。
3个月后随访未发。
按:两个病例虽症状不同,但病机都属中气不足之证,故在补益中气的基础上,随证加疏风止痒或收敛疮口之品,收到了良好疗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也提醒我们在临证时要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用中医的思维来指导中药的选用,才会有良好的疗效。
刘渡舟时方医案集锦——补中益气汤
刘渡舟时方医案集锦——补中益气汤病案一:内伤发热平××,男,37岁。
素体虚弱,肝胃不和。
十月中旬某日,突然发生吐血,咳嗽。
伴见午后发热,饮食衰减,周身倦怠无力,二便尚调,其脉虚数,舌质淡,苔薄白。
初用“加味救肺汤”,服二剂后咯血虽止,转增腹痛,泄泻,烦悸,脘闷,不欲食,午后发热达39℃,脉仍虚数。
辨为虚劳腹痛,用小建中汤建中气,缓里急,服药后腹痛果愈。
但仍发热不退,周身无力,头晕少气,不思饮食,腹泻不止,脉象同前。
此“阴火上乘土位”,清浊失调之变,乃用东垣补中益气汤,另加生甘草6克以泻心包之热。
服一剂即觉轻减,略事加减,三剂后体温正常,腹泻止,食欲逐渐增加。
改用归脾汤进退而愈。
病案二:内伤发热李××,女,35岁。
得病已数月,心烦口干,气弱食衰,周身发热如同火灼,必须将后背贴靠家中方石筑砌之墙方觉凉爽。
月经每来必多,下肢浮肿,动作乏力。
大便时有溏泻,小便微黄,脉大而无力,舌质淡苔薄白。
曾服滋阴凉血之方,非但无效,反增胸闷而纳呆不食。
当从内伤脾胃,清阳下陷,阴火乘于心胸辨治。
黄芪9克人参6克生、炙甘草各6克当归6克陈皮3克柴胡3克升麻3克葛根3克生姜3克大枣3枚服三剂。
心烦,口干等已去,燥热有所改善。
上方加知母,黄柏各3克,连服六剂而热退。
改服参苓白术散巩固。
病案三:习惯性流产酒××,女,32岁。
每次怀孕至三个月左右,即自行流产,已连续发生三次。
现又怀孕已三月,胎漏见红,腹内下坠,腰酸,白带极多,食少体倦。
舌淡苔白,脉滑无力。
脾虚湿盛,清阳不升。
中气不足则胎元不固;湿渗于下则带下淋沥:治疗必须补脾升清,去湿固本,胎气方能安和。
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术30克当归9克炙甘草9克柴胡3克升麻3克杜仲9克续断9克陈皮3克服三剂,带下已止,腹坠腰酸明显减轻,但漏红未止。
转用胶艾四物汤加炙甘草10克,服三剂后,血止胎安。
病案四:腹泻脱肛即××,男,56岁。
名老中医用补中益气汤医案
名老中医用补中益气汤医案名老中医用补中益气汤医案补中益气汤是中医常用的一方补虚汤剂,主要由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多种草药组成。
在中医治疗中,补中益气汤常常被用来治疗气虚血弱、疲乏力竭等症状,对于肝、脾、肾三脏阳虚、气短乏力、腰脚软弱等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下面是一位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补中益气汤的医案分享。
患者刘某,女性,56岁,主要症状有乏力、心慌、气短、胸闷、头昏、四肢无力、纳食减少等。
经检查发现患者脾肾气虚、阳虚,望脉相结合诊断为脾肾阳虚型心悸。
鉴于患者的症状,名老中医考虑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处方如下:人参30克,黄芪40克,白术20克,甘草10克。
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和肝、脾、肾三脏阳虚症状选用草药,人参为补益心脾之药,能使脾胃运化,提升体力;黄芪为补益中气之药,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肝脏功能、消除疲劳等作用;白术为补脾健胃之宝,能清热润肺、开胃健脾、利湿渗透;甘草为调和中药之王,其苦甘两性的属性能平衡药性,改善气血不足等问题。
煎服后,患者服用了一周以上,慢慢地出现改善,原先的乏力、心慌、气短、胸闷、头昏、四肢无力等症状有所缓解。
此时,经过一个周期的用药基本上已经对患者的病情有明显的改善。
在这个治疗过程中,名老中医在药物的配方、剂量等方面均十分的精准。
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补中益气汤方,在剂量上的掌握十分准确,使得药物发挥的疗效最大化。
以上就是名老中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肾阳虚型心悸的医案分享。
在中医治疗中,方剂的精准应用、剂量的科学掌握以及严格的诊断思路,对于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医案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医案补中益气汤治疗持续低烧医案就诊日期:2020年5月29日患者赵某男 21岁主诉:持续低热伴头痛乏力一周。
现病史:每天中午开始间断性低热,头痛,脖子僵硬,乏力懒言,口干舌燥,两小腿酸困,大便偏溏。
患者自诉吃饭差,一天到晚睡不够,不想动,有时候不自觉的想深呼吸,头两边隐痛,口干,喝水也不解渴,时常有烘热燥热的感觉,汗也发不出来。
苔薄白,脉弱无力。
患者自己服用过感冒颗粒,小柴胡颗粒。
效果都不明显,遂来就诊。
一诊辩证:脖子僵硬为受寒所导致。
时常有烘热燥热的感觉提示患者体内有热。
太阳经受寒,热结在表,热多寒少。
治法:解表清里。
方药:桂二越婢一汤。
桂枝麻黄5克白芍10克石膏15克生姜6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葛根10克三付,冲服,日一次。
三天后患者说效果并不明显,仍有发热,头痛和脖子好转。
二诊刻下证:头痛有所好转,脖子稍好转但仍僵硬,低热不见好转,乏力懒言,口干,时常身燥热,苔白,脉弱。
辩证:脖僵硬表示体表有寒。
头痛,燥热,恶热提示体内有热。
属于风热感冒症状。
治法:辛凉解表,清散里热。
方药:小柴胡合桑菊饮。
柴胡15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炒神曲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15克薄荷6克川芎6克白薇10克芦根15克生甘草6克三付水煎服,日一付,分温2次服。
患者自诉喝完第一付药后,胃非常不舒服,腹泻,更加没有力气,仍低烧。
让其停止服药。
三诊刻下证:患者自诉整个人更虚了,两腿酸沉困,发热不见好转,腹泻,纳差,口干,苔白,脉微。
辩证:乏力,腿酸沉困,低热,便溏,纳差,脉微。
提示患者为气虚所致的发热。
治法:补中益气退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
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6枚三付水煎服,日一付,分温2次服。
三天后患者来复诊,自觉病已好。
按原方再拿三付。
并嘱咐患者坚持服用一段补中益气丸。
按语:患者乏力懒言,腿酸困,纳少,便溏,苔白,脉微,皆属补中益气汤证。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医案4则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医案4则展开全文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炙甘草共八味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气虚发热、气虚下陷诸证,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然此方的功用并不限于此,历代医家运用此方加减辨证治疗疑难杂症,亦每获奇效,如方刚强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暑热证、功能性子宫出血、骨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1];杨勤龙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嘴角糜烂、局部发凉、尿浊,每获佳效[2];丁能生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泌尿系结石、老年便秘、乳汁自出、失眠,疗效显著[3]。
陶双友教授效仿前贤之法,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内外儿科杂症,疗效卓著,兹举医案4则如下。
综上所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新时期房地产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促进自身长期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企业要从预算编制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和考核措施保障预算的有效执行,实现企业资源的高度整合、科学配置以及高效利用,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1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吴某,女,53岁,2017年3月4日初诊。
患者于3月前因外力致右肩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组织酸痛、活动障碍,于当地市级医院门诊就诊,行MRI检查,诊断为右肩关节脱位,先后予手法复位、绷带固定及推拿手法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随后出现右肩关节反复脱位,表现为提重物、穿衣、后伸、甚则稍发力则出现肩关节脱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苦不堪言。
本病手术治疗费用高、对机体正常组织损伤大、复发率高[4~6],故患者要求服中药治疗。
诊见:形体肥胖,右肩关节动则脱位,右上肢乏力感,全身困倦乏力感,口干,腰膝酸软,怕风怕冷,纳呆,大便偏烂,小便不多,平素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象虚弱。
证属脾气虚弱,不能运化,致气血生化不足,肌肉、筋脉失濡养、软弱无力,不能固摄关节,而致右肩关节反复脱位。
治以益气健脾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五指毛桃各50 g,柴胡、升麻、当归、益智仁各10 g,炒白术、乌药、沙苑子各15 g,山药30 g,陈皮6 g。
临证治验|应用补中益气汤验案举隅
临证治验|应用补中益气汤验案举隅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后世医家对其推崇至极。
王金亮老师常以此方治疗妇人疾病。
笔者随师多年,受教颇多,临床常以此方取效。
兹举数例加以说明:1.产后气短付某,女,25岁,2014年9月6日会诊,剖腹产后3天,动则气短,自觉平卧则无不适,站起身则胸中憋闷,短气,欲咳嗽,干咳无痰,咳嗽则腹部切口疼痛,面色白,汗多,纳少,精神差,舌淡苔白,脉滑无力,考虑术后宗气不足,大气下陷,肺气宣降失常,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
药用如下: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升麻5克,柴胡5克,瓜蒌10克,香附6克,当归12克,川芎6克,桔梗6克,炒杏仁9克,知母6克,甘草3克,2剂,水煎400ml,分2次早晚分服,日1剂。
9月8日查房,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要求继续服药治疗,给予原方3剂继服。
2015年因咳嗽就诊,诉服药后症状消失。
按:《内外伤辨惑论》云“脾胃一虚,肺气先绝”。
患者病起于剖宫产术后,正气大虚,加之素体较弱,中气不足,升清无力,脾土不生肺金,宣降失常,故短气,咳嗽,气虚卫表不固则汗出,运化无力则纳少,本方乃补中益气汤与张锡纯升陷汤合方,加瓜蒌、香附,炒杏仁,针对产后多虚多瘀,肺失宣降,宗气不足,补气升提,宣肺止咳,则气升咳止。
2.妇人腹痛张某,女,32岁,2015年12月3日初诊,自诉下腹隐痛,劳累加重,带下黄,量多,腰酸,病起于剖宫产2次后,自觉体质下降,不耐劳累,面色无华,精神疲惫,形体偏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考虑久病正气不足,湿邪下注,阻滞气机,给予补中益气汤扶正驱邪,加减化裁,黄芪15克,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当归9克,陈皮5克,升麻5克,柴胡5克,木香5克,香附5克,枳壳6克,乌药6克,车前子12克,泽泻9克,甘草3克,3剂,水煎400ml,分2次早晚分服,日1剂。
2015年12月10日复诊,自觉药后症状明显减轻,精神好转,腹痛不明显,带下减少,给予原方去乌药、枳壳、木香,加炒薏仁12克,炒芡实15,祛湿止带。
补中益气汤加补肾气案例
补中益气汤加补肾气案例补中益气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气不足引起的气虚症状。
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补肾气的药材,可以进一步增强补益气血的效果,对于肾气不足引起的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下面将列举一些补中益气汤加补肾气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临床应用。
案例一:男性阳痿早泄患者陈某,35岁,主诉阳痿早泄已有一年,精神疲乏,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小便频繁。
经中医辨证,属于肾阳不足、气血两亏。
方剂采用补中益气汤加补肾气,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制附片、鹿茸、肉苁蓉等药材。
服用两周后,患者阳痿早泄症状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恢复良好。
案例二:女性月经不调患者李某,28岁,经期不调已有半年,经量少,色暗,腹痛,腰酸,面色无华。
经中医辨证,属于气血两虚、肾阳不足。
方剂采用补中益气汤加补肾气,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制附片、鹿茸、肉苁蓉、当归等药材。
服用一个月后,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经量增加,腹痛腰酸症状明显减轻。
案例三:男性腰膝酸软患者王某,50岁,腰膝酸软已有一年,精神疲乏,面色无华,小便频繁。
经中医辨证,属于肾阳不足、气血两亏。
方剂采用补中益气汤加补肾气,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制附片、鹿茸、肉苁蓉、杜仲等药材。
服用三个月后,患者腰膝酸软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案例四:女性盗汗失眠患者张某,42岁,近期出现盗汗、失眠症状,精神疲乏,面色苍白,腰膝酸软。
经中医辨证,属于肾阴不足、气血两亏。
方剂采用补中益气汤加补肾气,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制附片、鹿茸、肉苁蓉、天麻等药材。
服用一个月后,患者盗汗、失眠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案例五:男性阳气不足患者刘某,45岁,近期感到乏力无力,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腰膝酸软,性欲减退。
经中医辨证,属于肾阳不足、气血两亏。
方剂采用补中益气汤加补肾气,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制附片、鹿茸、肉苁蓉、枸杞子等药材。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补中益气汤是中医药中的一种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乏力无力等症状。
在临床上,补中益气汤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下面就来介绍三个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的验案。
验案一:腰膝酸软、乏力无力患者周先生,男,45岁。
主诉腰膝酸软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口干舌燥,大便干燥。
经过详细的中医诊断和辨证,确诊为脾胃虚弱导致的气血不足。
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医医师决定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处方:黄芪15克,炮吴茱萸10克,陈皮6克,干姜6克,甘草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炒薤白10克,大枣10枚。
上药煎汤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腰膝酸软、乏力无力等症状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有所提升,食欲明显增加,口干舌燥症状得到缓解,大便也正常了。
总体疗效良好,患者对中医药治疗获得了很大的认可和满意。
验案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患者按照医师的处方进行治疗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改善,腹胀腹泻也有所缓解,精神状态得到改善,体重开始回升。
通过连续的治疗,李女士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对中医药的疗效也表示肯定和认可。
验案三: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王先生,男,30岁。
患者长期面临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身体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经过中医辨证,王先生的症状归因于脾胃气虚,中医医师决定采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
经过连续数个疗程的治疗,王先生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疲劳乏力的症状得到缓解,精神状态逐渐恢复,注意力也有所提升。
王先生对于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他表示将继续坚持中医药的治疗,希望可以彻底摆脱疲劳综合征的困扰。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疑难杂症一:慢性咽炎
患者男,45岁,患慢性咽炎三年,症状为咽部不适,干燥疼痛,伴有咳嗽,痰中带血丝,经常感到喉咙堵塞,咽不下去食物。
曾就诊于多家医院,使用了西药、中药和中西结
合治疗,疗效不佳。
辨证:患者平素外感风寒易感,脾胃虚弱,气虚血燥。
治疗方案: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方药为黄芪、炙甘草、大枣、生姜、陈皮、半夏、人参、白术、茯苓、桂枝、干姜、杏仁等。
疗程:连续服用30天。
治疗结果:患者服药后感觉咽部不适明显减轻,疼痛感减轻,咳嗽和咳痰明显减少,
痰中带血情况也明显改善。
经过30天的治疗,患者咽部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痰中带血情况明显减轻,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疑难杂症二:功能性消化不良
辨证:患者脾胃气虚,导致脾胃失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男,38岁,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为乏力、无力、精神萎靡等。
曾就诊于多家医院,使用了西药、中药和中西结合治疗,疗效不佳。
治疗结果:患者服药后感觉乏力、无力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精力充沛。
经过30天的治疗,患者乏力、无力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精力充沛。
补中益气汤在治疗慢性咽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疲劳综合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健康和舒适的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调配,确保疗效最大化。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1. 治疗乳糜泻
患者女性,年龄34岁,主诉腹泻、腹痛等症状已经多年,并且在许多医院治疗无效。
患者瘦弱,乏力,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泪涟涟,便秘,舌淡苔白,脉弱。
诊断为乳糜泻,需要治疗。
治疗方案: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人参30g,黄芪30g,白术30g,炙甘草10g,半夏10g,生姜5g,大枣2枚,
枸杞子、山楂各15g。
治疗效果:患者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5剂,腹泻、腹痛症状均有好转,乏力、面色
苍白、精神萎靡等不适明显减轻。
舌淡苔白,脉象在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
2. 治疗慢性胃炎
患者女性,年龄46岁,主诉慢性胃炎已经十年,经常胃部疼痛,胸口堵得慌,自觉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不思饮食。
患者体质较虚弱,常常感到疲惫无力,舌淡苔白,脉
沉弱。
诊断为慢性胃炎,并且需要治疗。
3. 治疗失眠
患者男性,年龄62岁,主诉失眠已经长达3个月,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因此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疲劳,眼袋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
诊断为失眠,
需要治疗。
以上三个案例说明,补中益气汤对于一些体质虚弱、失眠、乳糜泻等疾病都有一定的
治疗效果。
当然,治疗前应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加减方
处理。
补中益气汤的适用范围和案例
补中益气汤的适用范围和案例先带大家看看两篇案例;案例一:梁女士,36岁,近一个礼拜以来,出现发热,属于低热那种,去药店买了小柴胡冲剂合退烧药,都没效果,后来转为看中医,还是低热,劳累后发作,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身倦乏力,心悸不宁,晚上不好睡觉,老是容易醒来,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薄白,脉细弱无力。
首先带大家来看看这个病,脉细无力,属于虚证,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自汗,属于气虚之证,再来看看病,开头就讲到长期低热,那么病属于中医内科内伤发热中的气虚发热,治法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即可。
给与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2g,白术、当归各10g,陈皮、炙甘草各6g,升麻、柴胡各10g,牡蛎30g,糯稻根30g,白芍10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天两次,每次200ml。
吃完药材后,没有发热现象,但还有点无力感觉,特别是劳累后,建议她以后可以去药店买点补气血的中成药就可以,比如人参归脾丸,平时泡黄芪30g,当归10g,每天当泡茶喝,用当归补血汤补气血。
案例二:江先生,男,27岁,近一个月以来,吃饭不香,饥不欲食,肚子胀胀的,脘腹满闷痞满,时轻时重,喜喝温水,喜欢按着肚子,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首先带大家来看看这个病,脉细无力,属于虚证,倦怠无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属于气虚证,便溏定位在脾,脘腹满闷痞满定位在胃,综合定位脾胃,病属于胃痞中的脾胃虚弱。
治法宜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给与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2g,白术、当归各10g,陈皮、炙甘草各6g,升麻、柴胡各10g,枳壳10g,木香10g,厚朴10g,砂仁10g,神曲10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天两次,每次200ml。
先吃了7剂,后面再抓了7付巩固一下,后面没有继续吃。
那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讲补中益气汤的事情!首先它的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那么,补中益气汤的出处来源、方解速记方歌口诀、主治功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案例:补中益气汤
案例:补中益气汤
展开全文
患者:李某,女,40岁,正定人。
2012年6月22日初诊。
每到夏季脚掌发热如火烤感数年,时欲凉水冰敷。
冬季手脚凉。
寐不安,入睡难。
心情抑郁,时右协胀痛。
贫血十余年,血红蛋白90g/L左右,服西药“速力菲”及中药阿胶等无效。
经带及二便尚可。
脉弦缓减,舌可,右侧有瘀斑。
证属:脾虚阴火横逆。
法宜:培土以制阴火。
方宗:补中益气汤加味。
7剂,水煎服,日一剂。
进程:患者服完上药后,脚掌热已减大半,自己按原方服药二十余剂。
后经电话随访,脚掌热已除,令人惊奇的是十余年之贫血亦逐渐正常。
评述:此属“平脉辨证”体系经典医案——
按评:此案之脚掌热为气虚发热,既东垣所称谓“阴火”“贼火”者。
李士懋教授在《火郁发之》一书,“火热的分类”一节中论述道:“当脾湿下流于肾时,则闭塞气机,肾中相火不能升降出入,失却其伴君游行于全身,辅君行事的功能,相火郁而成火热,东垣把这种火称为阴火。
”其治疗大法亦当培土,使土厚而阴火自伏。
阴火横逆、气虚发热的表现可多种多样,可以是体温高甚至高热数月不解;也可以是身体某一部位的发热或火热的表现。
如本案之脚掌发热数年而欲用冰敷者,也可是五官之一的热、痒、溃疡、疼痛等,变证多端。
诊断其太阴虚火的关键在脉,正如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一书,“暑伤胃气论”中所云:“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为辨耳。
”李士懋教授于此平脉辨证,临证见脉沉取无力,其脉位可浮可沉,伴见气虚之症时既诊为阴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赵宁华孙新云2006-5-21 14:32:13 《河北中医》2000 年3 月第28卷第3 期关键词:补中药益气汤【关键词】补中药益气汤;治疗应用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所创名方,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
后世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下陷,功效卓著。
兹举验案4则如下。
1 重症肌无力蔡某,女,38岁,农民。
1998-03-08初诊。
人工流产后又患感冒,身体虚弱,汗多无力,觉双眼睑下垂沉重不能抬举3个月余,先后到多家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
给予激素和抗胆碱脂酶药物治疗,效果不显。
刻诊:四肢无力,抬头力弱,倦怠自汗,少气懒言,头昏眩晕,腰膝酸软,双眼睑下垂,早轻暮重,视物成双,语声低哑,发音不清,口燥咽干,二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属中气不足,肝肾亏损。
治宜补中益气,滋补肝肾。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36 g,白术15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2 g,鸡血藤18 g,山药18 g,阿胶(烊化)10 g,麦门冬12 g,何首乌15 g。
水煎服,日1剂。
15剂后自觉体力大增,头昏目眩减轻,声音有力,视物正常,惟眼睑略有下垂,开合不便。
原方加熟地黄、鹿角胶、紫河车(另冲)继服20剂,眼睑下垂完全恢复,视力正常,随访5年未复发。
按:重症肌无力属中医学痿证范畴。
患者做人工流产后又感冒,发汗过多,致气血津液亏乏,津虚不能溉,血虚不能营养,肌肉筋脉失养,出现眼睑下垂、肢体痿弱不用等一派中气不足、肝肾亏损之证。
病位在脾、肝、肾,因脾主肌肉四肢,眼睑属脾,肾主骨,肝主筋,故治疗以补中益气汤补中以健中土。
加阿胶、鸡血藤、菟丝子、枸杞子、山药、熟地黄滋补肝肾,加鹿角胶、紫河车血肉有情之品可增强补肝肾填精之功。
2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刘某,男,32岁。
1996-04-16初诊。
头晕乏力,四肢酸软3个月余,患者身体消瘦,又因饮酒过量,感受寒邪,逐渐发展至头项软弱,畏寒,足不能久立,行走须人扶持,手臂无力,不能握物。
某医院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治疗4个月余,疗效不佳。
刻诊:面色苍白,体质瘦弱,心悸多汗,四肢不温,头项尚能抬举,步履缓慢,蹲起困难。
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脾肾亏损。
予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35 g,白术15 g,红参(另煎)8 g,当归15 g,升麻6 g,大枣3枚,炙甘草6 g,巴戟天12 g,鹿角胶(烊化)10 g,鸡血藤24 g,炮附子6 g,补骨脂15 g,肉苁蓉15 g。
水煎服,日1剂。
10剂后足温,头可抬举,两手能持物,仍步履艰难,腰膝无力。
守方继服15剂,诸症好转,略感口干。
原方减附子,同时服虎潜丸,50余剂后精神体力恢复正常,可下地劳动,随访4年未复发。
按:本例主要是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濡养四肢肌肉;肾阳虚,温煦失职,又感寒邪,肾精亏损,不能荣筋养骨,而致足软不能久立,肌肉萎缩。
中医辨证:脾肾阳虚,气血虚弱。
予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升陷,使脾胃功能正常,精生血旺,肌肉丰满。
配熟地黄、鸡血藤、巴戟天、续断、补骨脂、鹿角胶、肉苁蓉、附子温补肾阳,强筋健骨,恢复期配服虎潜丸可增强补肾助阳、强筋壮骨之力。
3 人工流产后恶露不绝王某,女,30岁,农民。
2001-04-28初诊。
正产2胎,1年前曾做人工流产术,患者3月中旬又做人工流产术,术后20余日恶露不尽,兼有带下,头昏乏力,小腹不适,少腹憋胀,会阴下坠吊痛,腰酸,表情痛苦,面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10日前曾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
中医辨证为中气不足,冲任损伤。
治宜益气健脾,调补冲任。
予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24 g,升麻6 g,白术12 g,红参(另煎)6 g,炙甘草9 g,阿胶(烊化)10 g,棕榈炭15 g,海螵蛸15 g,三七(另冲)3 g,橘核12 g,荔枝核12 g,大枣3枚。
水煎服,日1剂。
2001-05-01二诊:服药后,恶露停止,会阴下坠吊痛减轻,精神好转,腰仍酸痛,气短乏力,舌红苔白,脉细有力。
治宗前法,以益气健脾,固冲任为要。
处方:黄芪24 g,桑寄生13 g,杜仲炭12 g,橘核12 g,黄柏10 g,蒲公英20 g。
三诊:恶露绝,白带止,腰酸减轻,面色红润,精神振奋,仍感乏力,时有心悸,舌红苔白,脉细数。
治宜益气健脾补肾,以巩固疗效。
以红参易党参,减黄柏、蒲公英,加熟地黄、砂仁继服。
1个月后复查已痊愈。
按:患者行2次人工流产,身体虚弱,胞宫损伤,冲任二脉受损,导致会阴吊痛。
冲主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系于肾,故治宜益气健脾、调补冲任。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益气健脾升陷。
杜仲、桑寄生、山药补肾,其补肾即调补冲任;橘核、荔枝核温宫;阿胶、艾叶、棕榈炭、海螵蛸摄血;三七少量另冲,既能止血,又可化瘀。
三诊恶露绝,遂减阿胶、艾叶、棕榈炭、三七、海螵蛸,加巴戟天、枸杞子、菟丝子加强补肾之力,同时加黄柏、蒲公英清热止带。
三诊诸症将瘥,仍以益气健脾补肾调治以收全功。
4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难以转阴王某,男,56岁。
1998-04-10初诊。
6个月前感冒,自服感冒药后好转,继续劳动。
近20多日来颜面水肿,下肢轻度水肿。
查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3~5个,红细胞计数(++);血压20.0/13.3 kPa(150/100 mm Hg);血胆固醇10.2 mmol/L。
诊断:肾病综合征。
刻诊:头昏乏力,腰酸痛,下肢沉困,纳呆,面色白光白无华,大便偏溏,脉缓无力,舌淡苔白。
证属脾不足,肾气不固。
治宜益气健脾,补肾固精。
予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36 g,党参15 g,白术12 g,柴胡6 g,升麻6 g,山药15 g,茯苓15 g,芡实15 g,益智仁15 g,当归12 g,陈皮6 g,砂仁6 g,玉米须30 g,桑螵蛸15 g,金樱子18 g,甘草6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1998-04-24二诊:面色转红,头昏乏力,腰酸痛均减轻,纳可,大便正常。
查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0~2。
守方继服24剂。
三诊:精神旺盛,头昏腰酸均恢复正常。
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
为巩固疗效,上药加工成散剂,装空心胶囊服,每次6粒,每日3次。
稍有感冒症状加白僵蚕、蝉蜕、牛蒡子,随时服。
尿蛋白连续复查数次均为阴性,随访7年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脾虚运化失司,清阳不升,水谷精微下陷,肾虚封藏失职,肾不藏精则精微外泄,致使尿蛋白长期不消,治宜健脾升陷,予补中益气汤辅以山药、芡实、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玉米须补肾固精(玉米须有强肾利尿功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长期难以转阴,应从根本着手,坚持服药,方有治愈的一、治子宫脱垂:吴绍芬等报道,用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方,配合应用环形子宫托及热盐水坐浴,治疗子宫脱垂, 6剂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停药,间隔10个月再服2个疗程,除治愈和无效者停药外,好转者再服2~4个疗程,治疗期间避免重体力劳动。
治疗一年后三次随诊,结果在218例患者中,治愈172例,好转45例,无效1例。
二、治崩漏:朴永日以补中益气汤治疗崩漏26例,其中崩中者8例,服药3~10剂后痊愈;漏下者18例,服药3~20剂痊愈14例,有效3例,无效1例。
吴敏慧亦报道,用大剂量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虚崩漏,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2~4周,以症状消失、减轻、恢复正常评价疗效,其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 0%。
三、治前置胎盘:胡翠芳报道,以本方加地榆炭、熟地炭、菟丝子等治疗前置胎盘30例,经15~19天治疗, 21例由前置胎盘转为正常, 5例由边缘性前置胎盘转为低置胎盘, 3例由部分性转为边缘性的置胎盘, 1例因出血手术终止妊娠, 29例随诊均为顺产。
四、治产后尿潴溜:陈芝高报道,以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妊娠期和产后尿潴溜16例,结果服药1~2剂尿通者9例,服3~5剂尿通者7例。
五、治产科术后小便失禁:李智芬报道,以本方加益智仁、五味子、覆盆子、桑螵蛸治疗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的小便失禁57例,结果治愈45例,好转12例。
病案举隅黄某,女,25岁。
主诉:产后1个月来连续发热,西药治疗无效。
刻诊:面色觥白,神疲懒言,发热日重夜轻,手足心热,饮食无味,脉大而无力。
治宜甘温益气、清热祛瘀。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服7剂后诸症告退。
后以八珍汤调理获愈。
1.脾胃虚弱证用本方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连服2~4周。
2.胃下垂用本方加味: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6克,当归3克,橘皮6克,柴胡6克,升麻6克,白术9克,积壳9克,茯苓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3.慢性结肠炎用本方加味:黄芪30克,炙甘草15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橘皮15克,柴胡15克,升麻10克,白术15克,积壳15克,蒲黄、五灵脂、地榆、白头翁各15克,黄连10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
连服1个月后改服本方丸剂,每次1丸,每日2次,再用1个月。
4.胃黏膜脱卖症用本方丸剂,每次1丸,每日2次,同时加用庆大霉素4万单位,每日3次,口服,连用2~3周。
5.慢性肝炎用本方加味:黄芪15~30克,党参10~15克,当归10~15克,橘皮10克,柴胡6克,升麻4~10克,白术10~15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互剂。
在临床治愈后再隔日1剂或改用本方丸剂,每次6克,每日2次,以巩固疗效。
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用本方:生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当归10克,橘皮10克,柴胡6克,升麻3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3克。
温水浸泡l~2小时,文火煎煮30分钟,取什,再煎第二煎,合并两次煎液,约得400毫升,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有促进转阴的疗效。
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用本方丸剂或颗粒剂,每次3克,每日2~3次,口服,连用3个月~1年。
有提高呼吸道对感染的抵抗力。
8白细胞减少用本方加减:黄芪30克,党参30克(或红参6克),当归10克,橘皮5克,升麻3克,白术10克,黄精12克,紫河车12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
9.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本方丸剂或颗粒剂,每次3~6克,每日2~3次,口服。
有提高血小板的作用。
10.男子不育、精子减少或活力低下用本方加减:黄芪15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橘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连用1~2个月。
或用本方丸剂或颗粒剂,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连用3个月。
11.妇女脾虚带下用本方加减:蜜黄芪、淮山药、乌贼骨、党参各30克,茯苓25克,当归、橘皮各12克,土炒白术20克,蜜升麻、蜜柴胡、炙甘草各10克。
每日l剂,水煎,分早晚服。
58岁的张先生近年来总觉得胃部不舒服,吃东西也没什么胃口。
每次吃完饭后又会觉得胃部很胀,还会打呃,整个人慢慢地消瘦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