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大师携手拨动学生心灵之弦论文
拨动生命琴弦,走进学生心灵论文
拨动生命的琴弦,走进学生的心灵“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
”近期的一次教育经历,让我对陶行知老先生的这句话,有了真真切切的感悟。
开学一周了,星期一的下午第二节课是学校例行的班队课,根据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的有关要求,我结合我班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在班队课上,我让孩子们自己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体会,说说身边有哪些不安全的现象。
有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小鑫下午放学回家喜欢横穿马路,故意不走斑马线。
”还没等我说话,小鑫就站起来了:“怎么,不可以吗?我横穿马路是我自己的事,关你什么事?多管闲事!”小鑫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愤懑地说着,好象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我心想:这个古灵精怪的小鑫呀,又在和大家唱反调了!虽然你很聪明,平时也喜欢标新立异,总希望自己能与众不同,但今天这个事情是事关原则性的问题,我一定不能姑息。
于是,我严肃地对他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同学是关心你,提醒你注意安全,你难道不知道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吗?”他噘着嘴,不服气地嘟哝:“珍惜、珍惜,一天就知道珍惜。
死有什么好怕的?”听到一个七岁的孩子竟然说这样的话,我禁不住反问他:“你不怕死吗?”他接过去说:“我不怕,就只有你们女的怕死!老师,你早晚还不是要死,结果都一样。
”这下他可把矛头指向我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想法。
我环顾一下四周,30多双小眼睛都诧异地看着我,显然,他们也被小鑫的回答震住了,正等着我的反映呢。
我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绪,清了清嗓子说道:“孩子们,你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父母那么爱你们,为了你们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你们可不能把生命当作儿戏啊,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幸福地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为自己、也为了父母。
”“我可没有这样的感受!”小鑫又“嗖”地站起来了,“爸爸妈妈整天只知道让我学习,我的表现稍微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打我,凶得不得了,我一点儿也没有觉得生活的美好!现在生命是我自己的,我死了就没有人管我了,我就解脱了!”听他说这话,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轻视生命呢?于是,我决定用老师的威严来压倒他这种不良的思想倾向,“老师有责任对你进行安全教育,横穿马路太危险,是不对的,以后不能这样做,更不能随便说什么死了就解脱的话!我们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可倔强的他似乎没有接受我灌输的观点,脸上写满了不服气,眼睛里溢满泪花……课后回到办公室,我的脑海里还回响着刚才孩子的一番话语,不由得反思起自己的教育行为来。
拨动心灵深处的那根弦作文
拨动心灵深处的那根弦作文《拨动心灵深处的那根弦》生活的路上,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刻,让人的心灵深处被拨动,思绪攒动,感触满怀。
那些时刻,或许是生命中的关键时刻,或许是那些衷心关怀的人,或许是一瞬间的感动。
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值得回味和珍藏的瞬间,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最美好的回忆。
一、时间小时候总是想要长大,总想要参透人生的奥秘,究竟将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当我们真正长大后,发现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力量竟是时间。
时间是渐变的,不会因为人的期望而有所改变,它既有生命的刑罚,也有治愈人心的功效。
它让故事变得更加感人,它让美好的东西留存在心中时间更久,它也让不愉快的事情变得模糊不清。
但是时间,却无法倒流,我们只能不断向前,即便不愿意也要逐渐适应它,否则就会被它慢慢淘汰。
二、父母家庭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父母又是家庭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18岁以前,我们往往看不到他们的辛苦,因为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还很肤浅,我们从不觉得父母的工作有多么艰苦辛苦,更不会知道他们曾经为了我们牺牲了多少。
但是当我们长大,真正了解到父母的心血时,我们就能懂得更珍惜他们。
我们要在配合与理解中,像父母一样地成长。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时,我们才真正明白爱的意义,我们也更能切身体验到担当与给予的力量。
三、自立成年之后,我们便会迎来通往自由与天真的道路。
这个过程是充满挑战的,需要我们迎接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
越是面临困难,我们就越应该坚持,它们也越是让我们变得成熟和自信。
我们也慢慢了解到我们也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无人能够替我们走完这段路,我们必须自己去尝试,去摸索,在失败中成长。
只有通过自己的汗水与泪水,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成长与自立,感受到生命中真正的奇迹。
四、友谊友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可以持续很久时间,也可以瞬间发生,让我们从孤单感中抵离而繁荣。
当我们的心灵受到疲惫和痛苦重重时,友情就是人生旅途中最强的支撑和坚挺。
无论在任何时候,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总能找到一个赞同和鼓励我们的人。
拨动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那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那根独特的琴弦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
对于一个孩子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使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感到满意而能干。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优势,都是潜力无限的。
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我深深的爱着我班的每一位学生。
但有几个学习困难学生也着实让我颇费脑筋。
他们个性十足、有这样那样“毛病”。
而且英语基础薄弱,困难重重。
面对这些学习“掉队”、学有“障碍”的学生,要开发他们的学习优势我付出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精力。
比如:(1)张光强和潘景颖同学。
这两个同学在班上表现很活跃,但过于自信而浮躁,好玩且好动。
他俩想进步,有一定的进取心,但自制力又很差,所以破罐子破摔。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基于于他俩“好奇心强”的特点,尽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引领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作为教师,我义无反顾地时刻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回答基本正确,我就予以表扬鼓励,并时刻注意与家庭努力配合,经常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交流,加强教育,让他俩感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
但针对他俩自信浮躁的特点,我有时故意适当的给他俩以提示或刁难,甚至吹毛求疵,让其更加谦逊。
经过努力这段时间以来他俩的成绩及表现让我感到了欣慰。
接下来我又针对他俩口才好,人际关系智能出色的特点,让他俩当了班委,分别担任了体育委员、卫生委员,而且经常给他机会上台讲一些英语小故事故事之类的,这样就减少了他们在学习方面的自卑心理。
现在我终于看到这两颗原本蒙尘的星星开始出尘闪耀了……(2)另与此相反,另一位学习困难学生张玉佩同学表现得很沉默,自卑,不善表达,言辞笨拙。
语言智能是其弱项。
当然这与他的成长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卧病,家境贫穷,靠爷爷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
让爱拨动情弦,奏出精彩课堂论文
让爱拨动情弦,奏出精彩课堂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
实践证明,学生往往喜欢哪一位教师,也就特别喜欢她所教的这一门学科,相应该门学科学的就比较好。
反之,一旦学生对老师有了叛逆心理,不亲近、不信任、甚至躲避你,那就意味着你说的话、传的道、授的业、解的惑等只好“付诸东流”,或作“过耳秋风”罢了。
可作为师者来讲,教书育人是天职;因材施教,不放弃一个学生是他永恒的信念。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学生。
”爱是无声的语言,行动的指南;爱是心灵的碰撞,是灵魂的交流。
做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这更是是现代教育对施教者们的呼吁,也是“新课改”对施教者的强烈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呢?作为一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我,下面就结合自己近年来教育教学实践,针对如何通过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上课要有幽默感和启发性。
“我们不喜欢老师讲课太刻板,什么主题思想,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等,这些类似于法律条文的东西,并让我们去死记硬背;还有讲起课来老是一个调子,一个模式,一种表情,这让我们听着有如嚼蜡的感觉。
随着她那不紧不慢的“弹奏”,一只只瞌睡虫随之而来,直袭眉梢,真是难耐至极啊。
相反,那些幽默、风趣,精神饱满的老师一上场,还未开口,教室里便四壁生辉,激情高涨,真可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整堂课上,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这是多么惬意的景致啊!记得您曾经给我们上的一节作文讲评课,时隔三年之久了,可我们仍记忆犹新呢——那天,您一走进教室,二话没说,就拿起一本作文本读了起来,读的上气不接下气还不止,又从站着读到累弯了腰、胀红了脸。
搞得同学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里嘀咕着,“这老师今天到底是怎么啦?读起来不知道停顿的呢?”读完后,您一连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显得很吃力的样子。
等缓过气来,看着我们莫名其妙的模样,便说道:“某某同学的这篇作文读起来可真够累人的啊!”不知道你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拨动心灵琴弦,孕育灵动课堂
深邃之 意 , 进一 步体会作者 的思想情感 。如在教 学《 信》 一 课 时, 我抓住 “ 姹 紫嫣 红 ” 一 词. 让学生想象 “ 姹紫嫣红 ” 的 花 应 该 是 什 么 样 子 的 ? 能 不 能 说 出几 个 和 “ 姹 紫嫣红” 意思 相 近 的 词 语呢?有的学生说“ 五颜 六 色 ” , 有的学生说“ 五彩缤纷” . 还 有 的学 生说 “ 色彩斑斓 ” ……接着我 告诉 孩子们 。 “ 姹” 指美 女 , “ 嫣” 指 高挑的美女 , 作者不用 其他词语 , 而用 “ 姹 紫嫣红 ” , 说 的是花不但颜色美 . 姿态也美 , 写 出“ 姹 紫嫣红” 的 花 儿 多 么 期 待 有 人 来 欣 赏 。可 以让 学 生 带 着 花 儿 的期 盼美 美地 读 读 这 一 小节。 这 样 抓 住 文 本 的动 情 点 , 既 读 出情 感 、 读 出意 境 , 又 在 读 中 使 学 生 受 到 强 烈 的感 染
完善人格 。 关键词 : 语 文 阅读 教 学
一
三、 品 味字 词 。 感 悟 情 感 抓住情感 , 只是 一 个 整 体 把 握 、 初步感觉 的过程 。 要 学 生 仔细品味作者的感情 , 还 要选 好 动 情 点 , 引 导学 生 通 过 对 语 言 文 字 的品 味 深 切 体 会 情 感 。课 文 表 达 的 自然 、 社会 、 艺 术 之 美 都 蕴 含 在 具 体 的 语 言 文 字 之 中 ,对 于 那 些 表 情 达 意 比 较 深 刻 的词句 , 教师要 引导学生认真 揣摩品 味 , 悟 出美妙之 处 、 悟 出
情感
教 学 策 略
创设情境 。 铺 垫 情 感 创 设 情 境 ,拨 动 心 弦 ,人 的情 感 是 在 一 定 的情 境 中产 生 的 。上 课 伊 始 ,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比较 分 散 , 如 果 我 们 有 意 识 地 创 设一种情境 . 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一致 的氛围 , 悄 悄 地 拨 动 学 生 的琴 弦 . 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 的“ 角色” 中. 自主参 与 学 习活 动 。 有 些课 文虽然感 情真挚 。 但 由 于 课 文 叙 述 年 代 与 学 生 生 活 年代 相 去甚 远 , 如 我在 教学 《 回 自己的祖 国去》 这 篇 课 文 时, 孩子没 有这种经历 , 缺乏类 似的感性 经验 , 这 给教 学 带 来 了一 定 的 困 难 。 为 了 解 决 这 一 难 题 . 课 堂 上 我 先 让 学 生 交 流 搜集 到的有关资 料 , 了解 数 学 家 华 罗 庚 先 生 。 然 后 一 方 面 满 怀 深 情 地 向 学 生 介 绍 新 中 国成 立 意 味 着 什 么 ? 意 味 着 一 百 多 年来饱 受屈辱 、 灾 难 深 重 的 中 国人 民 终 于 可 以 在 世 界 面 前 扬 眉 吐气 了 , 流 浪 海 外 的赤 子 们 终 于 可 以 报 效 祖 国 了 , 这 翻 天 覆 地 的 变 化 强 烈 震 撼 着 身 在 美 国 的 华 罗 庚 .他 斩 钉 截 铁 地 要“ 回 自己的祖 国去” , 以此丰 富学生 的感性 认识 。 另 一 方 面 则 利 用 现 代 教 育 媒 体 创 设 与 课 文 内 容 相 应 的 情 境 。播 放 当 时 的实 况 录 像 . 用 生动形象 的 画面 、 强烈 的音乐 , 通过 视 觉 、 听 觉 激 发 学 生 的情 感 , 让学 生 “ 触” 境生“ 情” , 营造 “ 未成曲 调先有 情 ” 的 情 感 氛 围 和基 调 。一 时 间 . 学 生 对 华 罗 庚 的 情 思 自然 在 脑 海 中 弥 漫 升 腾 , 自然 满 怀 激 情 地 完 成 了 一 次 心
用真诚爱拨动心弦论文
用真诚与爱拨动心弦一、案例背景我们学校虽是一个小学校,但学生的构成却很复杂,融合了四所学校的学生。
开始时,是由国棉三厂子弟小学的学生并入我校,而老师是不随学生来的。
欢迎新学生来我校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天班主任老师把学生送到新班级后,他们最后的任务也就完成,分别的伤感让学生与老师泣不成声。
因为我的小学也有类似经历,所以其中的凄凉滋味感同身受。
时间总是匆匆而过,转眼间已过了一个月。
分到我班的学生中有一位叫张正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总是表现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特别不服管教,与他一起来的学生特别听他的,总与原班学生格格不入,充满敌意,起到的坏作用可想而知。
我想,要让全班学生和平共处,除了做好原班学生的工作外,重点还应从他入手,只有转变了他的思想,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通过了解,我知道了他的年龄比同龄孩子大三岁,由于父母离异,跟着妈妈到南方,呆了两年多时间又回到他爸爸这里。
离异的家庭、父母的相互推诿,再加上合校、年龄大等原因,才造就了他现在的样子。
二、教育措施(一)说服家长与教师形成教育合力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敏感与不安全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他的家庭。
因此,我与其家庭加强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先做好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尽量不要粗暴的对待孩子,尽量多给孩子些耐心,粗暴管教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增加他的逆反心理,影响他的健康成长。
我还设法联系到张正的母亲,说服她有时间多回来看看孩子,多与孩子通通话,因为母爱的力量谁也替代不了,不要让家庭关系毁了孩子。
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二)情真意切的交谈化解心头阴霾“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虽然教育他的过程比较困难,但我还是抓住了一次机会。
拨动心灵之弦 开启智慧之门论文
拨动心灵之弦开启智慧之门常言道:“兴趣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教学工作也是如此,英语教学更不例外。
社会发展到今天,信息排山倒海,形势千变万化,面对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大部分学生难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那么,如何使教学工作吸引学生的眼球,教育教学的手段就显得格外重要。
只有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精心导课,激发兴趣任何课程,能否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坚持上完一节课,是成功的关键。
如果长期的开场白方式让学生有了定向的认识,这门课就显得索然无味。
因此,导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
1.谈话热身。
在课前,可以谈论突变的天气,询问学生的感觉,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建议学生及时加衣服或减衣服。
节日前可以谈论过节的打算及愿望,还可以询问学生的周末经历、学习情况、朋友及家庭等。
这样,既练习了听力和口语,又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2.故事前奏。
目前的英语教材编排,基本有一个比较完整又相互联系的情节。
可以询问所学的故事情节,再设疑下来会怎样,也可以讲一个与本课有关的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效果非常好。
3.创设情境。
可以让学生想象某种情况,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对策,再学习课文,进行对照,让学生有所收获;也可以让学生表演对话,例如看病、餐饮、购物等这些日常生活的片段,让学生学有所用,亲身体会到英语的必要性。
二、目标明确,主次分明导课结束后,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提出需要了解什么、记住什么、掌握什么知识或技能,这样可以让学生心中有数,抓住重点去听课。
三、牵引思维,提高效率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
驾驭课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牵引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达到完美的结合。
1.练习方式多样化。
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方法之一,要避免单一、枯燥,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交替进行,例如集体回答与个别回答相结合、老师讲解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
拨动我心灵深处的弦范文精选_初三作文范文
拨动我心灵深处的弦范文精选_初三作文范文人的心灵是如此的脆弱,一点微妙的变化就能触动内心最深沉的弦。
而这些弦,是岁月和人生奏起的乐章。
在我初三的学习生活中,曾经有几次经历,使我心灵深处弦被拨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在去年的一次期中考试中,我得了一张不合格的成绩单。
对于我这个平时成绩一直不错的学生来说,这个成绩单仿佛是个晴天霹雳,让我无法接受。
那一刻,我感到心灵深处的弦被猛烈地拉扯,产生了巨大的疼痛。
我努力控制自己的眼泪,却忍不住在教室后排深深地低下了头。
班主任发现了我的异常,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不要灰心,这只是暂时的失利,只要你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
”那时,我听到了师父慈祥的声音,感到了他对我的关怀和鼓励。
我这才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决定努力地补回这次失落的成绩。
另一个让我心灵深处弦被拨动的经历则发生在几个月后。
那时,我已经开始努力地学习了,成绩也在慢慢提高。
而一次班里的集体活动中,我意外地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赏。
当我听到同学们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合唱团的指挥老师对我赞赏有加,我感到心灵深处的弦被细致地抚摸着,弹出了动人的旋律。
那一刻,我明白了努力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是为了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体会到,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在我初三的学习生活中,还有一个难忘的经历,更深入地感动了我的心灵。
那时,我在一次班里的音乐比赛中被选为了独唱的候选人。
我对于这次比赛抱有很大的期望,经过反复排练,我深信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绩。
比赛当天,我却因为突发的感冒而嗓子发音出了问题,完全无法发音。
我感到心灵深处的弦被撕扯而断裂,痛苦不堪。
当我站在舞台上无法发声时,我甚至想要放弃。
当我看到观众席上的父母和同学们依然在用坚定的目光注视着我时,我决定不再退缩,努力去唱。
就这样,我用尽全力,在嘶哑的嗓子里唱出了自己的全部情感。
演出结束后,我惊喜地发现竟然获得了第一名。
拨动心灵之弦 奏响沟通之乐
拨动心灵之弦奏响沟通之乐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更为频繁,也更为重要。
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助于改善教育教学生活、增进师生关系。
适当的沟通不仅是一种管理,更是一门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艺术。
笔者认为与学生的沟通必须从“心”开始,要找到与学生心灵共同的“和音”。
为此,笔者就自身的教育经验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沟通;和音;心灵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能善于拨动“心灵”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要做好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
一、以进为退解心结开学初第一周周记里,大部分学生都向我道出了心里话。
其中有一位学生写道:老师,因为我刚与你接触,我还无法信任你,所以,我不能把心里话告诉你。
我不知你能否当我的“加密日记本”。
一看名字,我想起来了,在该生的档案中,我曾发现她与其父母的姓完全不同,我正想去了解一下她的身世。
该如何打开她的心结呢?——以进为退。
于是,我不急着追问她的身世,而是在她周记里批道:我会等着你信任我的那一天!想不到,周记发下去的第二天,她递给我一张小字条:老师,你与众不同,值得我信任。
晚自修后,我想和你聊聊。
从此,我成了她的“加密日记本”。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秘密,如果我们使用恰当的方法去了解,就不会伤害到学生敏感脆弱的心灵,而且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二、情理并重叙真情蔡同学,初中时曾是个“问题学生”。
到了高中,行为有了许多转变。
可有一天,在课堂上,我发现他情绪低落,没有专心听讲。
于是下课后便找他了解原因。
原来,他的父母在前几年离异了,他恨父亲,同情远在他乡的母亲,想念漂泊在外的妹妹。
昨天,接到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妈妈的难处使他心情糟糕极了,他多想马上能回到妈妈身旁,能有能力帮助她、照顾她。
所以,回家后,他又和父亲起了冲突。
了解了事情的根由后,我对他说,妈妈现在最大的期望是什么?如果想照顾好妈妈,得自己有能力才行,父母的离异一定有他们的原因。
致敬大师,放飞青春(发言稿的写作)
致敬大师,放飞青春(发言稿的写作)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近日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岁高龄的袁隆平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认真清晰,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
除了英语流利,袁隆平俄语也不差,还会拉小提琴、跳踢踏舞……网友们纷纷点赞道:原来你是这样的袁隆平。
在致辞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为了更多地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勤于练习英语。
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袁隆平,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空闲时练习小提琴,他不光是一名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与振华中学团委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致敬大师,放飞青春”的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考生首先要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一是袁隆平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用英语致辞,获得网友点赞;一是袁隆平不满足于已有成就,不断学习,不知疲倦,苦练英语。
综合分析材料,我们可以感知到袁隆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勤奋好学的精神与他对生活的热爱,彰显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怀。
其次,考生的文章要突出“致敬大师,放飞青春”的主题,在褒扬大师风范的同时,不忘对实现个人梦想的表达,且要注意二者的有机融合,如果只写了其中一点,则视为不切合题意。
再来说说关发言稿的写作。
发言稿是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写好发言稿是演讲的重要准备工作。
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和演讲稿相似,但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
润物细无声 拨动心灵深处琴弦论文
润物细无声拨动心灵深处的琴弦摘要:近几年的品德课堂好不热闹。
为了鼓励学生,老师们煞费苦心,把能吸引学生眼球的金灿灿的“奖杯”、“王冠”,以及各式各样的贴画一股脑地搬进课堂。
表面上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真的“活跃”起来,可是学生的思维已经中断了,转移了,他们在意的是老师送的礼物什么样?是否比别人漂亮?……尽管小脸也洋溢着兴奋,但是这看似热闹的课堂却总是显得有些轻浮。
在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品德教师更应充分挖掘品德本身的德育资源,选取恰当的时间,适宜的机会,巧借材料,融德育于其中,纳思想在其里,如春风化雨,于悄无声息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效果,于无声处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
关键词:德育资源;打开心扉;拨动心弦;潜移默化;隐性效果;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86-0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感叹诗人杜甫诗句的绝妙的同时,我不禁想到了全国著名教师李吉林老师的亲切教诲:“是教师,也是诗人。
老师也在用心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
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由此,我思考起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多么渴望品德教师在课堂中,也能用默默温情打开学生的心扉,滋润学生的心田……来,我们一同走进品德课堂!【案例1】课上,冯老师请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美丽的校园是怎样的。
学生们争着高举小手,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爱表现的学生则欠起身子,瞪大眼睛,向老师传递信息。
冯老师微笑着,默不作声,突然,她的目光锁定在后排的一位小女孩身上。
她正心不在焉地望着铅笔盒出神,但此刻她已经注意到冯老师向她投来的期待与鼓励的目光。
她的脸微微红了,怯生生地举起手,头却低了下去。
“看样子,你还没准备好,很不自信!”细心的冯老师觉察到了。
几秒钟的沉默后,传来了老师温柔亲切的话语:“xxx,我想请你说,不过不是现在,想请你来给我们压轴,好吗?”那个学生咬着唇使劲地点点头,腰杆挺直了,一脸严肃,好像接受了“军令状”一般。
拨动心灵的琴弦,弹奏爱的乐章——记一堂特殊的班会课
吧 ” 。 “ 我 们 小 组 来 吧 ” 的要 求 声 ,此 起 彼 伏 ,高 亮 同 学 到
上 网 、逃课 等违 纪行 为缕缕 不 断 ,失望 之余 我并 没有 放弃 信 高亮 同学说 : “ 我们 相信 你 ,还是 留在 我们 自己的这个 小组
面对 全班 同学 的 热情 和信任 ,脸 上露 出难 为情 的笑 容 ,感动 很清 晰 ,我感 觉 这时 的班级 形成 了一 股凝 聚 力 ,并 充满 着爱 这时 ,负责班级考核 的班委提议 ,把高亮同学扣分记录单 撕掉 ,让他忘 记过去从新开 始 ,同学们都激烈地 发表生叫高亮 , 1从七年级 入学 以来 , 9
心 ,而 是 寻 找 另 外一 种 途 径 去 感 化 他 ,那 就 是 — — 友 善 。
在 班 会 课 上 ,我 宣 布 今 天 班 会 课 的 主 题 是 : “ 恩 批 评 , 感
善 良的小 女孩子 ,也许 后悔 自己先前 的决定 吧 ,她抹着眼泪对
的态度 ,你们 是真正帮助 同学 改正缺点吗?如果是 ,那 么当高
有 没 有 驾 驭 这 个 群 体 的 能 力 和 艺 术 。 赏 识 和 信 任 是 使 学 生 走 向 亮 同学行为 出现偏 差时 ,班里有没 有同学找他谈谈心 ,交 流一
成 功的动力 ,所 以班 主任应该尊重学 生的权利 ,把 学生真正 当 下想 法 ,让 他 成 为 一 个 让 同学 喜 欢 的 人 呢 ? 当老 师批 评 高亮 的
作 班 级 的 主 人 ,创 设 条 件 让 学 生 充 分 发 表 意 见 和看 法 ,从 而 形 时候 ,你们有谁 替他难受过 ?同学 们都 低下 了头 ,反思 自己 , 成 师生 一 致 的行 动 目标 。 班 主 任 在 处 理 班 级 事 务 中 力求 做 到 公 有 些 同学 被 我 说 得 都 不 敢 正 视 我 了 。
语文,因激情而美丽[论文]
语文,因激情而美丽摘要:情感是一种持久的学习动机。
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甚至一个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都会对诱发学生的内心起着导向和催化的作用。
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与之产生共鸣。
在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受到思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升华。
关键词:激情共鸣精彩唐朝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受,思的启迪,必须做到情真辞增,真挚感人,富有情感性。
良好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可以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缺乏情感时,很难使人的认识深入。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融洽关系,培养情感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
”这话不假。
实践证明,学生喜爱一位老师,往往会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程,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空前高涨。
同时,教师对学生真挚的情感,能使学生在心中建立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
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情绪。
课堂教学时,老师恰如其分地运用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情感信息去撞击学生的心灵。
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使有形无声的体态语言在教学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释放,教师的一个会心微笑,一个鼓励、相信的眼神,教师的这些细小的行为都能增加师生之间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想学”。
可见,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
二、巧设语言,激起情感巧设语言能使学生产生无穷的遐想,心灵的启迪。
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
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升华。
因此,在教每一课前,我总是反复研究教材,努力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意,自己有了这样的具体真切的感受,设计教学语言时就能“真情流露”,而流露真情的教学语言无疑是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的金钥匙。
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是,在简介历史背景后,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语言的:“离别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那一天,天刚蒙蒙亮,而志愿军驻扎的营地外早已站满了成千上万的朝鲜人民,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用那么深厚情谊,那么难舍的目光望着即将远离他们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不知是谁,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顿时,人们哭声四起,志愿军的队伍就在这样的泪雨中前进着……同学们,让我们也加入这支难舍难分的队伍吧,去感受去体会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用爱拨动心弦论文
用爱拨动心弦【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05-01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上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用浓浓的爱拨动他们的心弦,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幸福绽放。
1以爱心抚慰心灵一个常怀“母爱”之心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是啊,播撒进心田的关爱,学生又怎能忘记呢?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
在班集体中,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后进生能够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班主任如果不关心他们,只关注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就会强化一部分学生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会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增大了。
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讲课上;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我尽量与他们交流,解开他们的思想困惑,尽量化解孩子的心理障碍;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我们常说:“兄弟姐妹间,衣袖手足情”如果把这种感情融入到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去,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开展班主任工作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
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宽容大度都是出于一个共同的教育目的,二者不矛盾。
用师爱和智慧拨动学生的的心灵之弦
用师爱和智慧拨动学生的的心灵之弦身为一名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和雕塑人青年时期灵魂的班主任,我始终铭记着冰心先生的那句名言;“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有泪可落,不觉得悲凉。
”在教育教学中,把握爱的尺度,讲求爱的技巧,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秉乘一种理念:“只要是真情,它必然打动真心。
”所以“走情感路线”始终是我近十年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
爱心固然重要,但仅仅有爱心却远远不够,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教育智慧和高水平的专业技巧,因此,我在紧张的教育教学之余,广泛涉猎各种教育资料,利用网络资源,广纳博采,开拓视野,丰实自己的教育人生。
k12教育论坛和教育在线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既有着名家大师的谆谆教诲,也有着一线教师的锦囊妙计,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大家都各抒己见,互通有无,我结合自己的班级情况,给自己的教育教学注入一泓清源活水,触碰一个个智慧与技巧的火花,这是我近几年班主任工作获益最大的部分。
这种学习的心态,“智慧与技巧并用”的工作思路与”爱与责任”的理念让我找到了打开学生的心门的钥匙,用情感与智慧之弓拨动了学生的心灵之弦,虽然没有谱就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却也在浅吟低唱着委婉动人的小夜曲。
众所周知,我们学校的学生均是来自农村,我在女儿一岁零两个月时接手一个班,这个新组建的班级,男生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课间、自习课我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让多少学生敌视的眼神变得溢满信任会集了原来级部几乎所有的“精英”。
他们中很多来自同一个班级,对我的抵触情绪很强,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习惯差,班风浮躁,对原来的班级非常留恋。
而此时的我,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面对的挑战都要艰巨:孩子幼小多病,爱人远在外地工作,新接手的班级百废待兴,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使我的心情极度沉重。
周围同事这样惋惜:“这个班怎么会这么分?”此时,我的心中酸溜溜的,更有一种愤愤不平。
打开学生心扉,走进学生心灵论文
打开学生心扉,走进学生心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走进学生的心灵为教师的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大大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频率,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
师生合作互动推动个别化教学。
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各种状况,与学生沟通的几率提高,这就有利于教师发现并且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后,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样才能启开学生的心扉,成为学生心灵的真正朋友,作到真正的师生沟通,塑造学生的灵魂呢?我想这是许多老师一直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而我在此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作法。
一、用激情去感化学生的心灵只有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的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教学气氛。
教学激情是一枚火种,而教师首先得燃烧自己。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师是育人的人,他必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充实、伸展与升华。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文的表层,而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作品或显现或蕴含的思想高境中,引导学生在先哲先贤那一篇篇充满睿智的文章和一部部感人肺腑的作品中去感悟社会与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精神的觉醒,灵魂的提升。
而“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总是能‘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以文中内在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文中生命力,又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教师就是要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于漪老师说“教师在教一堂课时首先以坚定的自信、充足的知识储备、周密的课堂设计、全神贯注的工作热情为前提,对所授课程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并由此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语言、表情乃至动作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他们逐步引入作品所规定的情境”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饱满激情认真备课。
拨动学生数学情弦 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拨动学生数学情弦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俯下身子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话,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基础、认知能力,拨动学生的数学情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思辨能力和思想素质,引领学生快乐成长,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放大数学教学效用,提升数学教学成效。
标签:小学数学;拨动情弦;改进教法;优化过程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前沿媒介上学习新型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在潜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成长进步、终身发展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创优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满足发展需求,遵循发展规律,拨动学生的数学情弦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掌握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意见、建议,整合梳理学生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建议,并在教学中加以利用,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亲师信道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学情境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只要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已经付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教师的眼里都是好学生。
这样,在班级中就会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能消除学生之间的不良情绪,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梳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和接受能力。
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内容时,为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空间与图形,我让学生辨认室内的讲台、光荣榜等所在的位置,学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催生他们学习的动力。
拨动心灵感动之弦 团队合作出炉精品——作品《为一个永远的约定》采写感言
初稿完成后 ,部主任和总编辑又进 行了多次修改 ,从标题到文 内,字斟句 酌, 正是这一次次修改 , 对稿件起到 了画 龙点 睛的作用 , 正是 这一次次修改 , 才使 得我们见报 的稿件可称为“ 品” 精 之作 。 稿件安排复印之 日,总编辑 亲 自上
告, 3月 2 5日, 承德温泉物流有 限公司总
经 理 亲 自驾 车带 老人 前 往保 定 。
学 同班 同学 1 5年一直 默默资 助两位老
人 ,5年 ,5张汇款单雷打不动 。听完朋 1 1 友 简单 的叙述 ,我有一股迫 不及待 的采 访 欲望 。当时 已经是 晚上 6点多 , 我到 承德县进行 了第一次采访 。在这次采访 的过程 中 , 我们 了解到老人想去保 定“ 认
时翠平说 :如果我大爷来 , “ 我就通知附近
营运筹帷幄 的总编辑及部主任 ,任何一 个环节 出了问题 ,都有可能导致稿件出
现无可弥补 的过失 。 2 1 年 3月 2 01 0日,朋友告诉我 , 承 德县下板城镇乌龙矶村村民李 维贺先后 失去两个儿子 , J子去世 1 , - L 5年 他的大
期间 , 我感觉胸 中波澜起伏 , 让我无法停 下笔来 , 午饭 没有吃 , 一直 坐在 电脑前 , 顾不得给 6岁的儿 子做饭 ,只能让他用
牛 肉干儿当饭 吃。我一 次次 回忆 当时 的 场景 , 一次次落泪 , 这是我 以往写作 的过
程 中 从 没 遇 到过 的情 况 。
这是 一个可 遇不可求 的好线索 , 于是 我
第二天见报的稿件 出现瑕疵 。总编辑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大师携手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
”
关键词:培养;兴趣;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4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课外阅读如果不遮上一层“为了学习、为了成绩”的面纱,就难以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家长和学校面前。
即使一部分支持学生阅读名著的语文教师,也是出于“有了一定的阅读量,语文成绩才能上去”和“名著阅读能提供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成绩本身也是很多学生的困扰,而当阅读与之挂钩时,就不再是一种享受了,阅读带来的兴趣也随之消失殆尽了。
面对如此种种,我们难以“四两拨千斤”,只能转变观念,身体力行,谋求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坚持经典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改变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效微薄之力。
既然兴趣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占重要地位,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建设环境营造氛围、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校及班级的环境建设,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力争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不仅在校园里办起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而且每一个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各班因地
制宜制借阅制度,完善班级图书管理。
每到阅读课时,还可以集体到学校的图书馆借阅图书,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仅很高,阅读效果也特别好。
二、随文推荐引导点拨
叶老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讲,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讲,是养成一种习惯”。
读书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的过程。
假如不了解所读之书的内容,读者与作者就无法进行思想沟通;再有价值的内容,也不会让读者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和习惯,兴趣是基础,习惯是升华。
有了良好的习惯,也就有了很好的人生。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性都很强烈,吸收知识的能力很强,这是由生理、心理成长而自然形成的阅读兴趣。
然而在阅读时,各类学生表现出分化性和选择性,有的面对”书海”无从下手,不知读什么好,有的干脆挑自己喜爱的文章读,凭兴趣出发。
个人由阅读兴趣不同而形成的分化性和选择性造成了学生各自阅读内容的单一性和盲目性。
而有些应该阅读的经典文学名著学生又不喜欢看。
由于学生存在内心渴求和外部压力的两重性,造成了阅读的混乱和片面。
在众多的阅读材料中,如何让学生选取内涵丰富,学养深厚的长篇文学名著来阅读,教师的引导与点拨,犹为重要。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
识。
它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而且语文活动课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特别强调直接体验,特别注意潜能发挥,特别注重个性养成,这就能使学生能体会实践的愉快,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
”因此,为了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
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定期举行各种读书活动,例如我们在各班级成立了班级图书角,并举行了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剪报比赛,读书笔记展,演讲比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大多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我们可把一些单调的枯燥的知识传授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在集知识和娱乐性的活动中接受知识,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发兴趣,形成能力。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之后,所剩“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
”
初中生的思维往往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阅读只流于表象的理解,思维达到语言层就浅尝辄止,不能深入到意蕴层,领会文章的重点。
阅读中多只能领会浅表层的明示信息,而发掘不出深层次的隐含信
息。
思维的浅露性造成了阅读的浮浅性现象。
因此,教师应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循文明象,循文悟道。
四积累笔记养成习惯
建立学生阅读记录卡,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篇目、阅读的过程、阅读的收获进行记录,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对阅读记录卡检查评比,从而完成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综合评价,并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一方面以评促读、以评检读;另一方面为学生建立完整系列的名著阅读成长记录袋,描述学生、评价学生、展示学生,让学生把名著阅读留住。
督促学生写读书笔记,每周四篇,老师定期检查。
长期坚持下来,我们的学生们在读书的同时记笔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对他们来说都会是一笔财富。
五、家校配合促进发展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读书的空间,我们把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健康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习的提高。
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这里知行协调,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生在阅读课中自主抉择,突出兴趣,能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学生的审美需要及各种兴趣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表现和交流,它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这对于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家庭与学校配合,促进阅读兴趣的发展。
语文是生活、思想、交流的工具。
人的思维、交流活动是不能间断的,是离不开语言的。
这就使得语文这个工具,实际上演化成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强调的是“长期性”,因此语文讲速成、讲应付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因此,语文只能正视这一现实。
当前无论语文教改如何新,求效益,打好基础的慢功、细功不能丢。
事实证明,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养成了,也就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提高,习惯与能力是一致的。
因为,兴趣是基础,习惯是升华。
有了良好的习惯,也就有了很好的人生。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同大师携手,阅读名著,共同拨动孩子们的心灵之弦吧!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叶圣陶《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