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外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外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外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安全管理国内现状

安全管理国内现状 1、国内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1.1在国家宏观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1)法律法规问题。健全的信息安法律法规体系是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我国已建立了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三个层面的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组织与个人的信息安全行为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是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缺陷,一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法律法规之间有内容重复交叉,同一行为有多个行政处罚主体,有的规章与行政法规相互抵触,处罚幅度不??一致;二是法律法规建设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这主要涉及网络规划与建设、网络管理与经营、网络安全、数据的法律保护、电子资金划转的法律认证、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计算机证据的法律效力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 (2)管理问题。管理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意识。组织建设是指有关信息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信息安全的管理包括安全规划、风险管理、应急计划、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系统的评估、安全认证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只靠一个机构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在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之问,要有明确的分工,以避免“政出多门”和“政策拉车”现象的发生。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即进行制度建设,以保证信息安全。如对人的管理,需要解决多人负责、责仔到人的问题,任期有限的问题,职责分离的问题,最小权限的问题

等。有了组织机构和相应的制度,还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群防群治,即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这需要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对信息安伞问题的高度重视。 (3)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目前构成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硬件、软件等产品几乎完全是建立在外国的核心信息技术之上的。关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如“十五”期问,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攻关的重要项目就有“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和“金融信息化”两个有关信息安全的研究项目;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电信产品软件商不能在软件上预留“后门”,外国供货商不能远程登录中国电信商的操作系统,高级管系统要用国内可靠机构开发的软件产品。 1.2我国在微观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1)缺乏信息安全意识与明确的信息安全方针。大多数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对信息资产所面临威胁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或者仅局限于IT方面的安全,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信息安拿方针来指导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这表现为缺乏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法律法规和防范安全风险的教育与培训,现有的安全规章组织未必能严格实施等。 (2)重视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目前组织普遍采用现代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构建信息系统,以提高组织效碍暑与竞争能力,但相应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开发等岗位不清,职责

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相对比较落后。银行风险意识淡薄,特别是不断增长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当前银行要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信用风险管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信用风险总体规模巨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当中。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货款一直是比较严重的。截至2007年底,我国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高达为6.7%,不良贷款额为12009.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8.0%,总额为11149.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情况好些,不良贷款总额为860.3亿元,比率为2.1%;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11.5亿元,不良贷款率3.0%;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0.6亿元,不良贷款率4.0%;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发布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额32.2亿元,不良贷款率0.5%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息披露的不足

国外的应急管理现状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水平 1、美国的应急运行机制与应急管理中的法律规范 美国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联邦政府、州和地方三级反应机制。美国最高应急管理机构是国土安全局,原负责应急事务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于2003年并入国土安全部,是其最大的部门之一。 各州及大型城市的应急管理机构中都设有应急运行调度中心,为应急工作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常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的办公、通讯设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进入紧急状态,各有关方面代表迅速集中到应急运行调度中心,进入各自工作状态。调度中心根据需要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协调,联合办公,确保应急工作反应迅速、高效运转。 美国联邦政府应急管理是以《减灾和紧急救助法》授权,按照《联邦紧急响应计划》部署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联邦紧急响应计划》是由参加计划的27个政府部门机构共同签署,各部门责任和任务在应急计划中得到明确界定。当计划启动时,各有关部门即可直接按各自的职能分工采取协调行动,形成了协调联动机制。“”后又出台了《使用军事力量授权法》、《航空运输安全法》、《国土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2、日本的灾害情报通讯网络体系与公民的自救意识及志愿行动 一般而言,灾害情报的收集和对灾情变化的及时把握,对制定救灾对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方位的灾害情报覆盖方面,日本政府建立了气象防灾情报、地区气象观测情报、河流流域情报、道路灾害情报等各种情报系统,在顺利地传达情报方面,日本政府建立起连接国家机关的中央防灾无线网,连接全国消防机关的消防防灾无线网络以及连接各地方政府防灾机关的都道府县、市街村防灾行政无线网络等,覆盖全国的防灾专用通信网络。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除了政府的高效危机管理能力之外,民众也具备良好的灾害自救能力,各社会团体也体现出了高度的志愿者精神。在凤凰网的日本震灾专题报道“日本何以处‘震’不惊”一文中,我们通过若干张图片清晰地看到,日本民众在此次大震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冷静、谦让、理性和忍耐等等精神难能可贵。日本国民在自然特性和文化特征中培养出的坚强和隐忍精神,实现了日本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总能应对有理、有序、有情、有力。

如何推行知识管理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第一代知识管理和第二代知识管理的区别; ●学会建立知识管理组织架构; ●掌握建立知识库的方法; ●懂得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理解知识管理。 如何推行知识管理 一、第一代知识管理和第二代知识管理的区别 1.第一代知识管理 中国第一代知识管理的时间为1998年到2008年,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买文档、系统;二是存文档。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把写文档等同于知识管理,那么知识管理永远做不好。但阅读文档不同,其可收藏有价值的文档,达到知识共享,并在共享中判断知识是否有价值。 2.第二代知识管理 与第一代知识管理不同,第二代知识管理主要是从需求、过程、客户场景以及中国现状的角度出发。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管理职能特性强于行业特征。在同一企业中,不同职能部门的知识管理不同,但不同公司的相同职能部门的知识管理却又有类似性,这是知识管理的特性。 二、建立知识管理组织架构 知识管理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存量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希望知识管理能通过重用和复用提升效率和能力,因此,在进行企业的知识管理时,首先要清楚企业的资本,了解企业的知识存量,只有这样才能够重用和复用。 一般来说,存量分两类:一是显性的存量,包括显性的文档、视频、音频、PPT、图纸;二是隐性的存量,人是隐性知识的载体,只有人能够创造与利用知识。 2.知识增量

仅靠既有的老知识,企业不可能生存,企业需要持续产生新知识,进行知识增量。而在作完一项工作时往往就会产生新知识,得到许多经验和体会。 具体而言,企业在进行知识增量时,需要了解四个方面: 第一,谁应该产生知识,即明确负责人; 第二,何时产生新知识,即明确知识产生的时间; 第三,为什么要产生新知识,即了解知识产生的动力问题; 第四,产生什么内容的新知识,即模板控制产出。 总之,知识管理需要共享,只有知识共享才能使知识传递。此外,世界信息和知识互联网产生后,知识量增加,因此,在产出知识时,还需要考虑知识的使用者及其使用角度。 3.知识利用 利用知识也很重要。员工的知识大部分来源于利用他人的模板,企业要想真正让员工成长,需要以其使用知识的方式为基础,分清哪些知识可以借助培训获得,哪些不可以。 概括来说,知识的利用需要考虑三个方面: 谁会使用这些知识,如何获取 这些都需要放入模板,需要对知识进行推送共享、搜索及绑定。 使用者是否可以理解知识内容并使用之 获取知识,了解知识的使用对象后,还应考虑该使用者是否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的内容,并加以有效使用。比如,合格的结构工程师需要用到模板、图纸参考、国家标准等进行处理。 如何基于场景促进知识利用 如何基于场景促进知识的利用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 知识管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在进行知识管理时,一定要有目标。不同的职能,目标也不一样,因此,企业要让员工了解知识管理,以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知识管理进行下去。总之,在进行知识管理时,完整的管理系统包括有效管理、IT系统、制度体系以及运营推广。 目前我国的知识管理90%以上都是由老板提出,同时其均认为员工的成长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完成任务的能力欠缺,而员工有很多本已做过的工作、经验无法复制、复用,也造成了公司知识管理的损失。 三、建立知识库的五个步骤

小微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小微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根据国家工商总局2014年《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数据,全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76.57%。因此,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平台,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但是,小微企业面临一系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小、散、乱、差”,即企业规模小,行业分布散,竞争秩序乱,管理水平差。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雨花实际,我们作了些思考和探索。 一、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区共有生产经营单位9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企业140家,其余的小微企业约7000多家,主要从事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废旧回收等行业,大部分企业存在安全生产条件差,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主体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在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方面,有的企业负责人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企业负责人重效益轻安全,重产量轻安全,在安全投入方面能省就省,侥幸心理严重。有的企业没有配备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即使配备了,或身兼数职,或是无职无权,或是能力不足。有的企业违规用工,不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安全技能、风险意识不足,蛮干、瞎干、糊干,三违现象严重。 (二)企业本质安全基础差。有的小微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或使用淘汰落后陈旧设备,或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生产工艺,严重

危害从业人员生产健康安全。有的租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厂房,安全防护距离不足。有的私自改建、扩建、搭建,破坏了厂房原有的安全设施和布局。有的私自改装、改造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增大了安全事故风险。有的为了逃避办理安全许可成本,违规使用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提高了事故发生可能性。 (三)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弱。以西善桥街道为例,全街道生产型企业3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其余均为小微企业和小作坊。目前,街道安监办共有工作人员5名,每个社区1名兼职安全员,存在点多、面广、任务重的问题。同时,街道安监办工作人员不仅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还承担环保、特种设备等管理职责,实际从事安全管理时间有限。此外,有的街道安全员属于半路出家,之前没有从事过具体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监管经验和能力不足,不知道“怎么管、管什么”。 (四)安全生产政策落实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法规政策层面。国家法律、规章、标准要求高,针对规模以上企业的内容多,涉及小微企业比较少,小微企业“够不着、做不到”。二是在日常监管层面。各级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把工作精力投入在监管大型企业,管理重大危险源,整治重大隐患,防范重大事故,认为小微企业不会发生大事故,不会存在大隐患,不会存在危险装置,致使部分小微企业游离于监管之外。 二、国内外小微企业安全管理的经验做法 西方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从培训、咨询和安全投入等方面进行支持。例如,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建立安全与健康项目,为全美各州小微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联邦安全与健康项目由非营利性组织承担,对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

毕马威公司知识管理调查报告对比

毕马威公司知识管理调查报告对比 毕马威公司知识管理调查报告对比如下文 目前,国外的知识管理已经逐步发展成熟。与知识管理相关的服务、软件产品以及成功的应用已经十分常见。但在我国,知识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刚开始接触知识管理这个概念,更别提中国知识管理现状的调查了。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国际的知识管理动态提供了一扇窗口。 毕马威咨询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知识管理咨询公司。该公司从1998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知识管理调查,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两次调查。这两次调查采用了许多相同的指标,对比这两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首先,这两次调查关于“知识”和“知

识管理”的定义是相同的。调查所指的知识是:“企业中关于客户、产品、流程和竞争对手的,存在于人脑中或能够以电子方式存储的知识”。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系统的、有组织的利用知识,以提高业绩的活动。” 这两次调查的样本不完全相同,1998年的样本是100家年营业额超过2亿英镑的英国公司,200年调查的样本是423家年营业额超过2亿英镑的世界范围内选取的公司,包括了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公司。调查的样本基本上能够代表世界知识管理的现状。 调查结果对比 1.关于知识管理现状的调查。1998年有43%的公司有知识管理的措施,57%的被调查公司没有知识管理的措施或根本没有听说过知识管理。到2000年,只有15%的公司没有知识管理的措施或根本没有听说过知识管理。

2.关于实施知识管理费用各部门负担比例的调查。两次调查结果基本相同,1998年有30%的企业认为知识管理的费用应当有企业的各个部门共同负担;2000年有27%的企业同意这个观点。同时,多数企业认为IT部门应当负担企业知识管理的大部分费用,在1998年的调查中,有17%的企业持这种观点,到2000年,持这种观点的企业增加到22%。 这说明大多数企业已经理解知识管理不仅仅是一个IT的解决方案,知识管理的成功实施应当是在IT部门的支持下,要求企业的全体部门共同努力。 3.关于希望实施知识管理能够取得的回报的调查。在1998的调查中,企业最希望通过知识管理得到的前三种回报分别是:更快的决策能力、对重要事务更快的反应速度、增加利润。在200年的调查中,前三种为:更快的决策能力、更

最新整理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docx

最新整理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摘要 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针对建筑行业特点及安全管理现状,如何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控制好各种危险因素,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善作业环境、科学的管理是我们实现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对上述四个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安全法律法规,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行业特点、安全现状、危险因素、控制、管理 Abstract The features of construction determines it as a high-risk indust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site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in terms of its features and current safety management situation. Finding the exact risk fastors and bring them under control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accidents. The control of risky human behavior and unsafe status of material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orking envrionm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re the four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in ensuring safety in producti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can be fulfilled by prac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bove four factors and enforcing related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so as to create a safe enviro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workers. Keywords: industry features safety status quo risky factors control management 建筑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在我国职业伤害事故中,建筑业事故伤害发生率仅次于矿山业位居第二,因此,建筑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也成为经济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来,伴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改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事故发生率仍然较高。随着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建筑专业要求不断提高,新型工程技术不断涌现,再加上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更高要求。因此,在建筑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要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途径,推动我国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对于建筑安全这一领域,目前在国际上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主要是一些欧美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除此之外还有日本、中国的香港等。 国际上对安全管理历来都非常重视,欧美发达国家都从立法上制定了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对违规者处以重罚。

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经验借鉴

2 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经验借鉴 2.1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经验总结 2.1.1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科学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和经营管理的最核心的制度保障。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十分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集中化,其中德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一定时期内做得最好,在内部建立了独立、垂直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模式,如下图所示。 德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委员独立于风险管理委员会之外,直接听命于董事会,独立负责信用风险监控制度、信用风险转移及分散策略等的制定和管理。风险管理委员则负责操作性风险、利率风险等的管理工作。在下一个层级设置证券交易部、信贷部、基金管理部、国际业务部等职能部门,以保证商业银行资金安全和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由此看出,集中化的管理模式比较于非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管控银行信用风险,因此被广泛采用。

2.1.2科学的授信业务授权机制 西方银行业普遍采用个人负责制的风险管理审批模式,分权管理的趋势日益增强。不同专业级别的人员具有不同的审批权限,专业级别与行政级别相互独立,审批权限的设置和管理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这一审批程序和授权机制保证了活跃的国际性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高效运作和内部的相互制约。 以德意志银行为例,德意志银行的10位高级审批人员分布于纽约、伦敦和香港三地,这些人员有三个主要特点:1不需要管理职员;2做出重大决定;3负责资产组合和授信政策分析、回顾。任何一笔授信业务(20亿欧元以下)有两名审批人员双签即获通过。这10名高级审批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转授权,但所有的转授权也都要实行个人负责制。在确定授权和转授权时,都要综合考虑业务品种、个人经验、知识结构、业绩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从总体来看,推行个人负责制利大于弊,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充分利用专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可以明确责任,避免出现共同审批无人负责的情况。 2.1.3科学的二维风险评级体系 虽然活跃的国际性商业银行采用的风险评级体系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采用的都是科学的二维评级系统。这些国际性大型商业银行不但进行客户评级,而且进行债项评级,商业银行对于每个客户的风险级别的认定都是基于这两项评级的综合结果。对债项特征进行单独评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存在着诸如抵押、优先贷款等需要对特定贷款的偿还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的情况下,应选择贷款本身作为评级的对象,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度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 以法国兴业银行为例,法国兴业银行评级尺度的基准为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其公式为: 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损失 同时,对违约事件、时间段、损失计算方法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评级参

我国应急管理现状研究与分析_过多的概念_过少的统一

我国应急管理现状研究与分析(III ) ——过多的概念,过少的统一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hina (III) ——Too Much Concept, Too Little Uni ? cation 陈 蓉* 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8 陈 安*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190;河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所 开封 470004Chen Rong Hohai Universit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Water Resource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Nanjing 210098 Chen An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0004 ■摘要:2003年“非典”之后,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俨然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其中,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念的理解就众说纷纭,没有统一。本文中,分别就风险、安全、危机等应急管理相关概念进行了整理,旨在为应急管理的概念建立一个理论体系。文章最后还对传统应急管理与现代应急管理进行了对比,将现代应急管理与传统应急管理区分开来。 关键词:概念 风险 安全 危机 应急管理 联系人:陈蓉,河海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水资源管理、应急管理等;陈安,本刊副主编,博士,中 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同时兼任河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三峡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应急管理,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等。 *在我们对一件事物展开研究时,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对此事物概念的界定。概念界定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尤其是要给出一般性地概念,更加困难重重。不同的专家学者,由于其知识结构、专业背景以及个人学术风格的不同,都会导致他们从各自擅长的角度去思考,给出完全不同的理解。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界定上,也存在这个问题。目前来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一片 混乱。而我们要想对应急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那么理清概念就成为了首要任务。 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 1、风险 在应急管理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其实还存在很多其他类似的概念,比如风险、安全、危机等等。其中,最为广义的就

我国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315779962.html, 我国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作者:孙巧寅 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9期 【摘要】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在这之后我国的银行信用卡业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银行业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之间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人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使用信用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当然刺激了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以及规模的扩大,但同时商业银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本文基于此种观点,对我国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此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 引言 自从1985年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发展至今,信用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拓展自身业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信用卡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种发展背景之下,商业银行针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纷纷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开展信用卡营销服务,信用卡业务产生的利润也随之逐年上升。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巨大的利润促使下,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也同时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由此,银行信用卡的不良发卡比率呈现上升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商业银行信用卡的风险不断提高,为信用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此种背景下,如何在保证行业发展不受影响的同时,控制信用卡风险在合理范围内,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成为了商业银行获得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此种观点,对我国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提高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提高对于风险的预警能力;促进部门之间团结合作,加强沟通,以期为此提供借鉴。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种类 商业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种类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操作风险三大类。 (一)信用卡的信用风险 在此种风险种类下,商业银行信用卡涉及的两大主体成为了其主要来源,即银行卡使用人以及银行。首先,在信用卡行业内部,银行在收到信用卡办理申请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申请人的收入信息以及经济水平进行核查,并且对其还款能力做出一定的预估,在必要的情况

当前信用风险管控形势的分析与思考讲解学习

当前信用风险管控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陈育林 今年以来,银行业信用风险呈加快暴露趋势,对守住风险底线、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提出了重大挑战。为科学应对严峻的信用风险形势,笔者在对当前信用风险暴露表征、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找准各方定位、推进风险化解、危中寻机乃至化危为机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当前信用风险暴露的主要特点 (一)风险表现的全面性。银行业信用风险在行业、地区和客户分布上持续扩散。一是行业内整体反弹。从相关数据来看,全国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普遍呈加快暴露趋势,其中大型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劣变趋势更为明显。二是地域上普遍反弹。从去年二季度开始,银行业信用风险从珠三角、长三角到黄三角,由南向北呈阶梯式蔓延;今年开始,信用风险又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扩散;而且风险开始出现在银行、信托、融资性担保机构甚至民间融资之间相互交叉感染的苗头。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压力较大区域和民间金融比较活跃的区域,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三是客户集中反弹。不仅大中型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加快,而且小微、农户贷款不良也开始普升。以山东为例,截至2014年6月末,山东大客户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26%,小微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4%,农户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1.61%。 (二)风险发生的集群式。联保贷款,作为经济上行期解决企业

融资担保难题的创新方式,却随着互联互保的非理性扩张和经济面的调整,“意外地”使单体客户风险被放大并蔓延及整个担保圈(链),引发担保圈(链)企业的“火烧连营”。调查显示,担保圈(链)一般沿产业链或行业在区域客户集群内构建,经营规模、整体实力、贷款金额等接近的企业之间更易形成互保,并通过关联企业、上下游客户、关系人等形成层层担保圈,涉及银行众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多米诺骨牌效应”已成为当前企业集群风险暴露的形象描述,甚至一家中小客户的突发风险即可诱发区域性群体风险事件。 (三)风险暴露的复杂化。当前银行信贷“大户情结”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扎堆追逐本地优质客户,部分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甚至普遍跨区域授信,导致信贷资源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团集中。而这些企业多为当地支柱企业,政府、银行、企业与职工各方利益错综交织、互相博弈,关系经济金融社会秩序稳定。风险发生后,地方政府往往在“保银行”还是“保企业”中摇摆,涉及央企情况则更加复杂,由于央企在地方地位的相对超然性、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相对重要性,其地方子公司发生授信风险时,需理顺的关系更复杂多元、处置难度也更大。 信用风险加快暴露的原因分析 (一)“去产能化”中的金融阵痛。产能过剩是眼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5大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国务院专门印发化解指导意见,要求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但银行在化解过剩产能中对相关行业的信贷政策普

(完整版)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 导读: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字:突发公共事件美国的应急机制振灾机构专业救援队伍特点和趋势 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应急机制,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国际社会都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对中国有许多重要启示:建立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重要基础;快速救援的机制建设,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促使全社会高度关注、共同参与,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根本保证。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联合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安全减灾和应对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继续推进“国际减灾战略”行动,以减轻自然、人为和技术灾害。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美国的应急机制 美国的应急管理以渗入生活所有领域中的新经济和新技术、遍布全球的恐怖主义威胁和特大灾害为三大主题。因此,美国的应急机制的内容,也以这三大主题为主。 (一)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振灾机构 美国在1979年3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三里岛事件以后,美国政府针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管理灾难的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总署设署长办公室、总顾问办公室、国家紧急准备办公室、国家安全协调办公室、公民使团办公室、平等权利办公室和监察长办公室。署长办公室下设七个机构,即:应急准备与复原局(联邦协调官员处),内设应急处、复原处、行政处;联邦保险与减灾局,内设灾害地点测定处、工程科技处、减灾计划与传送处、规划财务和产业关系处、风险信息传送处、索赔、谅解与保险运营处;联邦消防管理局,内设国家消防研究院、国家消防规划处、国家消防数据中心、支持服务处、培训处和城市搜索救援队;外部事务局,内设国会与政府间事务处、公共事务处和国际事务处;信息技术服务局,内设信息与资源管理处、企业经营处和

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政治理论范文.doc

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政治理论- [提要]政府应急管理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解决危机事件的关键所在,也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本文从政府应急管理在体系、技术与社会团体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对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社会团体力量;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6日 一、政府应急管理概念界定 (一)概念界定。从灾害深重的20世纪跨入21世纪,应

对公共危机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在重大的突发事件面前,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降低损失,包括公民、政府及其他社会团体。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在应对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中义不容辞,也是最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支力量。 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应急管理是一个由不同阶段和各种应对措施组成的管理过程,是政府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形态,更是在现在突发性事件下对政府能力的极大考验。 (二)意义分析。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相伴随的体制改革引发的矛盾必不可少,如何处理好各种矛盾,以及可能面对的突发性事件,是对政府能力的严峻考验。从国际上来看,恐怖袭击、资源的争夺、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在国内、国际的双重背景下,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内来看,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不仅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比较研究:基于美国同业管理的借鉴

内容提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商业银行又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面临的风险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追寻这些风险的来源以及寻找防范这些风险的方法和手段,求得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损害,就成为了商业银行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而信用风险又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因此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就成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全面有效的管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存在着较大的信用风险问题和隐患,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和健康发展。并且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严重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体系遭受了沉重打击,借鉴并吸取美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的经验及教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继而在结合美国同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和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何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力图通过对比分析找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期望我们商业银行能够在不断变幻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目 录 导 论 (1) 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2.文献综述 (2) 3.本文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6) 4.文章的创新和不足 (7) 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8) 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8) 1.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 (8) 1.1.2信用风险的分类 (9) 1.1.3信用风险的特点 (10) 1.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2) 1.2.1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组成要素和功能 (12) 1.2.2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其模型简介 (13)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7) 2.1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7) 2.1.1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取得的进展 (17) 2.1.2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突出问题 (19) 2.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22) 2.2.1产权制度不合理 (22) 2.2.2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23) 2.2.3外部监管体制不完善 (24)

我国煤矿应急管理的现状研究与发展趋势

我国煤矿应急管理的现状研究与发展趋势 煤矿事故的发生,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研究煤矿应急管理是治理我国煤矿事故、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煤矿应急管理的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学者对煤矿应急管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结合煤矿应急管理的应用现状,指出了今后我国煤矿应急管理研究的发展重点,从而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以促进我国煤矿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日实现由高危行业向本质安全行业的转变。 标签:煤矿;应急管理;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行业。随着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应急管理意识的强化,我国煤炭行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安全生产状况有了较大改观,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2年的4.960%降至2013年的0.293%,下降94.1%。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依然不高,事故发生率仍居高位,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等国家的30~50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与之相匹配的煤矿应急管理理论研究仍待完善。加强煤矿应急管理,是我国煤矿企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任务之一;因此,汇总分析我国煤矿应急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未来我国煤矿应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我国煤矿应急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煤矿应急管理实践工作顺利地开展,早日实现煤炭行业由高危行业向本质安全行业的转变,提供借鉴和参考。 1煤矿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煤矿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目的是在煤矿事故中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以及其他影响降至最低。近年来,我国煤矿应急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多,并呈逐年递增态势,主要围绕煤矿应急管理体系构成、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和煤矿应急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展开研究。 1.1煤矿应急管理体系构成研究: 目前,我国煤矿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主要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针对现行煤矿应急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呈现的不足之处,我国学者开始了研究煤矿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以及改进当前的煤矿应急管理体系。 肖兴志等人在描述当前我国煤矿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煤矿事故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煤矿事故应急管理理念拓展、组织体系调整以及法律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邱永强从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概念出发,总结了煤矿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具体由指挥调度系统、处理实施系统、资源保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辅助系统5个要素构成。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席煜宸提出了我国煤矿应急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系(分院)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2013年6月制

摘要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但是市场经济还不完备,具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所特有的不稳定性。全新的经营环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银行风险管理。而在银行风险中,信用风险一直处于首当其冲的地位,经研究发现,信用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中处于尤其重要的地位,是我们需要首先关注的风险。与国际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方式阶段,对信用风险的度量才刚刚起步,因此有必要研究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学习其先进的风险管理思想,挺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以此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稳步发展。 基于以上情况,本论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风险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态势,以提出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目前存在问题的优化方案,从而找到能使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最优化对策。本文包括6个部分,选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概述;对国际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对论文的结论及未来展望。 关键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研究,对策 2

ABSTRACT China's market economy system has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has been broken, but the market economy is not complete, with a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peculiar instability.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pursuit of profit maximization business objectives to commercial banks brought an unavoidable serious problem - banks' risk management. In the bank's risk, the credit risk has been in the position of the brunt, the study found that credit risk i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ris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osition, is that we need to focus first on risk.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industry, China's banking sector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s still stuck in the traditional way stage, a measure of credit risk has just started,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nd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methods, learning its advanced risk management thinking, pricey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management level, so as to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above, the paper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were analyzed, compared to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banks' risk management situation,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fo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risk management current problems optimization program, which allows commercial banks to find the optimal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This article includes six parts, topics research background meaning and purpose;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 a basic overview; international advance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nalysis;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 and future prospects.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esent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