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吗?是不是生命系统?
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应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而单靠一个分子或原子并不能完成生命活动。
细胞 是生 命活 动的 基本 单位
细胞学说
建立过程 内容 意义
细胞是基本 的生命系统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层次
小结
单细胞 多细胞 病毒
3
(三)细胞学说的意义
(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 统一性;(并未涉及原核生物、病毒等,也未能揭示生物或者细胞的多样性) (2)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存在亲缘关 系——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 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并为后来的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4)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耐格里-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 果-未成理论;
德-魏尔肖-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
胞
科学家们是如何得到这些结论?
归纳法: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P5
完全归纳法:例: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并发现它们都 有细胞核,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不完全归纳法:例: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 有细胞核。施莱登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从器官到组织 2.认识细胞 3.形成理论
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01
02
维萨里-尸体解剖-器官水平; 比夏-器官解剖-组织水平
英.罗伯特.胡克-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 荷兰-列文.虎克-精子-活细胞; 马尔比基-微细结构
03
04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活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在20世纪初由细胞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而得以发展的。
活细胞学说认为,生命系统本质上都是由活着的细胞组成的,并且有着细胞增殖,分化和运动的特性。
其建立过程如下:一、古典细胞学的创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建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细胞学逐渐被认可。
细胞学者们对生物体及其组织细胞进行研究,由此创立了放大显微术,这项技术使研究者能够观察到单个细胞及其机构特性。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发现细胞干细胞特性,如分裂,繁殖,分化等。
二、French主义美国生物学家Lous French将活细胞学认为是生物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多种动物细胞的研究发现,French认为“细胞复制是基础的和重要的部分”,并且他认为,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分化特性上的不同,这种思想也被称为“French主义”。
三、细胞增殖和分化20世纪50年代,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家们发现了细胞和基因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本质,并发现DNA的循环复制及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基本机制。
此外,根据French主义,研究者们也发现了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机制。
20世纪60年代,基因组学的发展以及正式成立的细胞技术学习中心,把活细胞学从古代细胞学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这也标志着活细胞学说的诞生。
有了这种基础,细胞生物学家们进一步建立并发展了活细胞学说,把细胞生物学发展出一系列相关领域,如发育生物学,细胞衰老学,细胞免疫学,病毒学等。
活细胞学说的建立,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结构,而且有助于深入探讨和研究生物的运作机制,以及生物进化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1.2知识点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3.细胞学说的主要意义 细胞学说的建立,将芸芸众生、千姿百态的生物界用细胞 统一起来,表明各种不同生物间的共性,所以被恩格斯列为 19 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退 出
知识点3:细胞学说 的建立过程
要点归纳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现
比利时的维萨里 人体在组织和器官水 1543年
法国的比夏 平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虎克
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植物的木栓细 胞,并命名
18世纪
德国的施莱 登、施旺
细胞是构成动植 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
细胞通过分裂产 德国的魏尔肖
生细胞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 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邓功拉内蒙古师大附中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学案答案.ppt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 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意义:
细胞学说的建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 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它是 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考点二 细胞的结构、功能及联系(Ⅱ)
真核
原核
细胞壁 成 分
细胞膜
结构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真菌:几丁质
肽聚糖
细胞质 细胞核
功能 特性
支持和保护 1:全透性 2:一定伸缩性
1:细胞壁
特别提醒:联系选修一
• 纤维素酶:
• 刚果红:
• 果胶: 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
• 果胶酶:
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 脂酶等
• 青霉素(抗 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会导
中心体
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线粒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考点三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组成:__细__胞__器__膜、细胞膜和____核__膜__。 2.特点 :生物组膜成的成__分__和_结__构__很相似,在结__构___和__功__能_上紧
生素):
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
考点二 细胞的结构、功能及联系(Ⅱ)
真核
原核
细胞壁
成分
脂质(磷脂、胆固醇)、蛋白质、糖类
磷脂分子P66:( 甘油、脂肪酸、磷酸等)
细胞膜 结 构
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质
功能
细胞核
特性
【课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 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
基础
生物的生长发育
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分化
遗传与变异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 和变化
___细__胞______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___细__胞_____。
思考: 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们又是如何一级一级构成 个体的呢?
观察了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但可能存在例外。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
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从器官到组织
3.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 —形成理论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
裂。
(√)
(2)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3)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 (×)
(4)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
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
2.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C )
A.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 生物界的统一性 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②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冷箭竹等所有生
物是什么层次生命系统?
群落 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
③这些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更
大的整体是什么层次的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统一整体
判断下列属于何层次
张店一中学校内所有的冬青 种群
细胞学说的流程

细胞学说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细胞学说的流程一、理论奠基阶段。
在细胞学说的发展历程中,早期的科学家们为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全部高中生物学史

高中生物学史必修一:(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1、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罗伯特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3、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4、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5、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索历程1、1895年,欧文顿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
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并让两种细胞融合,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三)酶的发现史1、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3.、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细胞学说建立者:施莱登,施旺3、细胞学说要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4、细胞学说的意义(1)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2) 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
(3)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人了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人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4) 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二、归纳法1、概念: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2、分类:完全归纳法:如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不完全归纳法:如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三、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2)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细胞代谢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细胞:②组织:由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③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④系统(植物没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系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⑤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⑥种群: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⑦群落: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注: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课本1-2-4 细胞学说

〔注意〕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并不是施莱登、施旺发现的,而是魏肖尔发现的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天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注意〕A细胞学说描述的要点是“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而不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未指出所有生物,仅是指细
胞是结构单位,未指出细胞的结构是否一样,同时仅处于细胞水平.”。
高二生物课件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分解

胡克和他的显微镜
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切片, 发现软木片是由许多小室组成的, 并将小室命名为cell(细胞)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自制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 观察到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
建立过程3.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1838年,施莱登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1804年施莱登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医生家庭里。年轻时他是一名律师。1833年, 施莱登开始研究自然科学,1835年他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受老师指点开始了 对植物细胞学的研究。
当一次偶然的机会施莱登和施旺一起用餐时,这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向施旺 指出,细胞核在植物细胞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他灵感大发, 等到用餐结束后,施旺立刻着手证明动物细胞中细胞核的存在。
细胞生长大的原因:
1.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 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 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 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 增加的,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 就会过重。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 各种功能的基础”
1839年,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所有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施旺:“现在我们已经推倒了分隔动植物的巨大障碍。”
建立过程4. 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1858年,德国医生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
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不同的细胞,大小的差别很大(微米um)
最小——细菌类的支原体的细胞,直径为100nm 最大——鸵鸟蛋的卵黄
人体的淋巴细胞, 仅6 μm ;血小板 仅4 μm 人体内最大的是成熟的 卵细胞0.1mm
1.1.1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施旺特别强调了动物细 胞核的重要性,并详细 描述了细胞质的结构和 功能。他认为细胞核是 细胞的“大脑”,控制 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要点三
理论提出
基于对动物细胞的深入 观察和研究,施旺提出 了动物细胞也是构成动 物体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这一观点与施莱登的 植物细胞理论相呼应, 共同构成了细胞学说的 核心。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课时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学习目标
1、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运用生物学观点认识生物的统一性
提出问题?
细胞学说是如何建立 的呢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建立背景简介
科学发展需求
19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关注生物 体的基本结构和单位,细胞学说的 建立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显微镜的构造与原理
展示虎克使用的显微镜图片,并详细讲解其构 造及工作原理,帮助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细胞发 现中的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改进与发展
阐述虎克对显微镜的改进和贡献,以及显微镜 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生物学研究的深远影响。
虎克如何发现并命名细胞
细胞发现的背景
介绍虎克在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兴趣,以及他为 何会关注到细胞这一微观结构。
魏尔肖的修正使得细胞学说更加完整和科学,为后来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 理论基础。他的这一贡献也使他被誉为“病理学之父”。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巩固提高
下列细胞学说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 先前存在的细胞”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4)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结合施 莱登的观点,二人建立了细胞学说。5)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细 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建立过程:阅读P10-11
领悟
(1)科学需要共同努力 (2)科学需要技术的支持。 (3)科学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需要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
1发现器官-2发现组织-3虎克发现细胞4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5魏尔肖补充 细胞分裂
二:细胞学说内容(建立者:施莱登 施旺)
1.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 老细胞中产生(发展: 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三、意义: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掌握细胞学说内容
1、建立过程:阅读P10-11 (1)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揭示了人 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的比夏认为器 官由组织组成。
不相信 显微镜
1、建立过程:阅读P10-11 (2)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
观察了植物木栓组织,并命名为细胞
2、细胞学说内容 建立者: 施莱登
施旺
意 义 : 揭示细胞统一性和 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 主要内容:
•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动植物都由 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
所构成. •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 的单位,既有它
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 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 3.新细胞可以从 老细胞 中产生.
• 例: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
主要内容( )
改:一切动植物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初二生物课堂试题及答案

初二生物课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包括:A. 显微镜的发明B. 细胞的发现C. 细胞学说的建立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叶绿体答案:D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A. 染色体数量加倍B. 染色体数量不变C. 染色体数量减半D. 染色体数量不变,但形态变化答案:C4.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A. 有无细胞壁B. 有无液泡C. 有无叶绿体D. 有无线粒体答案:A5.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B6.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的六大器官?A. 根B. 茎C. 叶D. 种子答案:D8.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A. 二氧化碳和水B. 氧气和水C. 二氧化碳和氧气D. 二氧化碳和葡萄糖答案:A9. 人体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A10. 人体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载体是: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类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施莱登、施旺1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的进出。
答案:控制物质进出13.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答案:遗传物质14.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__组成。
答案:纤维素15.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________、水和________,在叶绿体中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答案:二氧化碳、光能16. 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__,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19
20
世
世
纪
纪
中
初
期
期
的
的
显
显
微
微
镜
镜
带自动照相机 的光学显微镜
装有场发射枪的 扫描电子显微镜 超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
(二)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并举手回答。
1.细胞学说揭示了 (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的雨水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
蛛等。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
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 棚
4.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调节器时, 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
B.┫
C.┳
D.┻
3.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pd”,实际图 象是( )
A.pd B.dp C.qb D.bq
4.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 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 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A.①②③④ C.①②
B.①②③ D.③④
(一)请同学们结合课时作业1、2、3的答案,先自己 改正并分析错题出错原因,不能自己解决的小组讨论 或请教老师。
课时作业1
一、选择题部分
1-5 BBDDA 6-10 BCADD 11-15 BCBAB 16-18 DDC
二、非选择题部分
1、(1)结构基础
(2)1.感受器 2.传入神经 3.神经中枢
❖ 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年代科学家
过程与贡献
不足
1543年 维萨里 比利时 比夏(法国)
解剖人的尸体(器官水平) 未深入到细胞水平 把人的组织分成21种
1665年 罗伯特 虎克 (英国)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 观察的是死细胞 发现并命名“细胞” (细胞水平)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调节器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8.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
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 更小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
6.显微镜下看到一草履虫在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那么它实际的运 动方向是( )
A.逆时针
B.在左侧时是逆时针,在右侧时是顺时针
C.顺时针
D.无法确定
视野中看 到的物像
视野中看 到的物像
实际物体
2.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字形应是( )
4.关于细胞学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创立后不需要再进行修正补充 B.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的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 来
5.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 尔文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其中细胞学说 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②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③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④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2.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施莱登和施旺 C.袁隆平 D.列文虎克
3.以下内容中,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 D.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 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2.洋葱的鳞片叶表皮及人的血液均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4.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 木,其上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蛇、青蛙 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
17.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 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二)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资料分析,完成下列人物 和对应事件的连线。
1.维萨里
A.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2.比 夏
B.提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一致性
3.虎 克
C.断言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 ❖ 1665年,英国的罗伯特.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 ❖ 荷兰的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 1838年,施莱登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 1839年,施旺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 究》。
有以核膜为界限 的细胞核 较大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一种
不
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多种其他细 胞器
细胞核 无染色体,有环状 有染色体(DNA和蛋白同源自DNA分子,称为拟核 质构成)
点
生物 类群
一藻二菌三体
动物、植物、真菌
统一性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 体,都含有DNA(遗传物质)
非细胞结构: 病毒 HIV 、 SARS、流感病毒、 噬菌体等。
1858年 魏尔肖(德)
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 的细胞
未与动物界联系
未搞清 细胞来源的过程
未上升到理论水平
未考虑非细胞结构 生命(病毒)的繁 殖
思考: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 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 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 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 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iii 1—5 DBBAA
iv 1、D
2、低倍 视野中所视物多,容易寻找观察物
V 1—3 BAB
课时作业3
一、选择题部分
1-5 DABCA
6-10 DCCBD
11-15 DDCDA
二、非选择题部分
1、(1)原核生物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成
形的细胞核)
(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3)拟核 鞭毛
5.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 整个视野范围内看到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 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些细 胞中的( )
A、1个 B、4个 C、16个 D、32个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 化成反比。
具体有两种情况: 1.一行细胞数量变化 反比 放大倍数
2.圆形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 反比 放 大倍数的平方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这一学说主要揭示了什 么内容?
2.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
3.关于“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施莱登 和施旺、魏尔肖均有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 个正确?
1.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施莱登
施旺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 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1674年 列文虎克(荷兰)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细菌、 未用细胞描述 红细胞、精子等活细胞
1838年 施莱登(德国)
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 位
1839年 施旺 (德国)
整个植物和动物都是细胞的 集合体——施莱登、施旺创 立细胞学说
19世纪40年代 耐格里(德) 发现细胞的产生 ——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2、见绿色通道P7 难点3
(一)请同学们结合课时作业1、2、3的答案,先自己 改正并分析错题出错原因,不能自己解决的小组讨论 或请教老师。
要求:小组讨论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课时作业1: 2、14、17 非选择题2 中(5)市场上卖的一只西瓜(器官) 课时作业2: I (显微镜的使用) 4、8
ii (倒立的物像) 3、6 iii(放大倍数) 1、4、5
生
蓝藻
物
原核细胞: 细菌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细胞结构:
立克次氏体
真核细胞:
所有动物 除蓝藻外的植物 真菌:如蘑菇、 酵母菌、青霉菌
绿色通道第6页
二 理性分析 建立学说
(一)请同学们阅读P10“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相关内容,并看资料分析,思考并完成下列 问题,将重点内容做上标记。先独立思考, 之后同桌交换意见,积极发言。【注意资料 分析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及相关事件。】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一. 回顾旧知 做好准备
(一)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完成下列表格, 回忆不起来请翻阅课本或同桌相互交流,自由发言。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本质区别
不 大小
同 点
细胞质
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