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数学作业这么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来数学作业这么有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作业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一定要“以人为本”,设计一些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作业。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谈一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到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各种形式的作业。
1.作业难度分层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作业:
a类作业:“模仿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是课堂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学生通过复习回顾教材有关内容而找到答案,因而是较简单的层次。
b类作业:“理解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
c类作业;“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能进行“深加工”,有很好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这三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在自愿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向高层目标发展。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尝试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级:(1)5.4×72+5.4×28(2)(1.25+2.5)×4
**级:(1)5.4×99+5.4(2)7.5×10.1
***级:(1)7.4×5.6+7.4×5.4-7.4(2)8.4×7.2+0.84×28
2、评价分层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分类后的作业更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就是对a、b、c三类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a类判分适当放松,对c类判分适当从严。然后设计每个学生作业学分制,能自主完成比自己原有的更高层次的作业,可以“加分”予以鼓励。对不同的学生还要注重发挥
好作业评语的激励、引导、交流等功能,使每个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获得一种自我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
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增强自信心!
二、激发学习兴趣,设计“趣味”作业。
作业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局限于书面作业,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项制作。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恰当地对教材知识进行延伸、演变、补充,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状态
1.游戏类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活动的效率就高。但长期以来,由于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没有多加思考,只是照本宣科。使很多的学生丧失了作业的兴趣、学习数学的灵气和创造的激情,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作业设计中,必须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如教学《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上、下、前、后、左、右的“听反话”游戏,《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让他们用手摸袋子里的东西,说出是什么形状的,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
2.实践性作业
数学课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实践性
作业就为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
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了条件。通过实践性作业,能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问题。
例如:学习测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后,布置回家测量门、窗、床等物体的长度,并做好记录,学习找规律后,为教室里的黑板布置美丽的花边;认识人民币后,与家长一同购物,懂得付钱、找钱……这些作业,涉及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3.探究性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如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一道探索题:(1)测量一本新华字典长、宽、高,并算出它的表面积。(2)现有4本字典,你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方法最省包装纸?又如:王大伯打算用30米长的篱笆靠着一面墙围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地来养鸡,请问王大伯怎样围能使鸡的活动范围最大?
再如学习了正、反比例应用题,可以让学生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感悟类比的数学思想,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再推导并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等,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
本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进而逐步实现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