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柱体积(V)=[外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外墙厚+内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内墙厚]×内外墙平均厚×构柱总高,当内外墙厚度相等时更为准确。

2、钢筋工程量:主筋: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kg箍筋:柱断面周长*(柱高/@)*比重(kg/m)*柱根数=kg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n为层数),因为主筋在±0.00和层楼板处搭接,并在搭接区段箍筋加密为φ6@100.另,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为60mm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例:构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与长墙咬槎为60.解:构造柱模板面积=(0.24+0.06*2)*3*2构造柱砼体积=(0.24*0.24+0.03*0.24*2)*3其他计算方法如是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如是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如是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构造柱模板及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模板及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模板及混凝土工程量计算马牙槎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马牙槎的计算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5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500mm的槎口,然后是500mm的砖,然后又是5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

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

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5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

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

构造柱计算规则

构造柱计算规则

构造柱模板及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转)马牙槎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马牙槎的计算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5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500mm的槎口,然后是500mm的砖,然后又是5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

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

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5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

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

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3/2,即立方米。

构造柱计算详细解【优质文档首发】

构造柱计算详细解【优质文档首发】

构造柱计算详细解【优质文档首发】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 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V = (B+b)*A*H + KV--构造柱砼体积B--构造柱宽度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A---构造柱长度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柱体积(V)=[外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外墙厚+内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内墙厚]×内外墙平均厚×构柱总高,当内外墙厚度相等时更为准确。

2、钢筋工程量:主筋: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kg箍筋:柱断面周长*(柱高/@)*比重(kg/m)*柱根数=kg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n为层数),因为主筋在±0.00和层楼板处搭接,并在搭接区段箍筋加密为φ6@100.另,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为60mm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例:构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与长墙咬槎为60.解:构造柱模板面积=(0.24+0.06*2)*3*2构造柱砼体积=(0.24*0.24+0.03*0.24*2)*3其他计算方法如是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如是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如是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构造柱量计算图解公式

构造柱量计算图解公式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如图(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 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V = (B+b)*A*H + KV--构造柱砼体积B--构造柱宽度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A---构造柱长度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 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造柱计算公式

构造柱计算公式

D 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 K 指墙体宽度; H 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S=(K ×3+D ×2) ×H当构造柱位于L 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 ×2+D × 4) ×H当构造柱位于T 形墙体相交处时, S=(K ×1+D × 6) ×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 ×8 ×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 L 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 T 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V =(B+b)*A*H + KV-- 构造柱砼体积B-- 构造柱宽度b--- 马牙搓宽度 ( 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A--- 构造柱长度H--- 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K--- 构造柱基础工程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 * 断面面积 * 柱根数 =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 0.000 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 0.000 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造柱模板面积

构造柱模板面积

构造柱模板面积一、前言构造柱模板面积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柱子截面的面积大小。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正确计算和控制柱模板面积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柱子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构造柱模板面积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方法。

二、什么是构造柱模板面积构造柱模板面积指的是柱子截面所占据的平面区域大小。

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平方米或平方厘米作为单位来表示柱模板面积。

在土木工程中,构造柱模板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柱子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如何计算构造柱模板面积1. 矩形截面当我们遇到矩形截面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其构造柱模板面积:A = b * h其中,A表示矩形截面的构造柱模板面积;b表示矩形截面的底边长;h表示矩形截面的高度。

2. 圆形截面当我们遇到圆形截面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其构造柱模板面积:A = π * r^2其中,A表示圆形截面的构造柱模板面积;π表示圆周率,约等于3.14;r表示圆形截面的半径。

3. 方形截面当我们遇到方形截面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其构造柱模板面积:A = a^2其中,A表示方形截面的构造柱模板面积;a表示方形截面的边长。

4. 其他复杂截面对于其他复杂的截面,我们通常需要使用数值方法或者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进行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来求解复杂截面的构造柱模板面积。

四、如何控制构造柱模板面积正确控制构造柱模板面积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来确保构造柱模板面积符合设计要求: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2.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配件。

3.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总结构造柱模板面积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直接影响到柱子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正确计算和控制柱模板面积是非常关键的。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V = (B+b)*A*H + KV--构造柱砼体积B--构造柱宽度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A---构造柱长度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造柱模板面积计算规则

构造柱模板面积计算规则

构造柱模板面积计算规则柱模板面积计算规则的构造是建立在对柱子基本形态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基础上的。

柱子是指在横截面上呈圆形或方形的立体结构。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积来进行计算。

柱模板面积计算规则的基本概念:1.模板面积:指柱模板外层表面积,用于计算模板的使用量和人工成本。

2.模板总面积:指柱模板内外层的表面积总和,用于计算模板支撑能力和模板自重。

3.模板单位面积承载力:指柱模板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荷载,用于计算模板的支撑能力和可用次数。

柱模板面积计算规则的具体步骤:1.计算柱子的基本体积:圆柱的基本体积计算公式为:V=πr²h,其中r为圆柱底面半径,h 为圆柱高度。

方柱的基本体积计算公式为:V=a²h,其中a为方柱底面边长,h为方柱高度。

2.计算模板面积:以圆柱模板为例,计算模板面积需采用以下公式:模板总面积=2πr(h+2t)(其中t为模板厚度)。

模板面积=2πr(h+2t-4l)(其中l为模板两侧搭接的长度)。

3.计算模板单位面积承载力:模板单位面积承载力=模板自重/模板总面积。

模板自重=模板长度某模板宽度某模板厚度某混凝土密度。

4.根据模板单位面积承载力和承重要求计算模板的支撑能力和可用次数。

柱模板面积计算规则的注意事项:1.在计算模板面积时,应注意模板的两侧需要留有一定的搭接长度,以提高模板的可用次数和承载能力。

2.不同混凝土密度和不同厚度的模板会影响模板自重和单位面积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模板的选用和加固,以确保模板的安全可靠性。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具体详细)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具体详细)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方法(具体详细)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V = (B+b)*A*H + KV--构造柱砼体积B--构造柱宽度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A---构造柱长度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 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柱体积(V)=[外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外墙厚+内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内墙厚]×内外墙平均厚×构柱总高,当内外墙厚度相等时更为准确。

2、钢筋工程量:主筋: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kg箍筋:柱断面周长*(柱高/@)*比重(kg/m)*柱根数=kg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n为层数),因为主筋在±0.00和层楼板处搭接,并在搭接区段箍筋加密为φ6@100.另,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为60mm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例:构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与长墙咬槎为60.解:构造柱模板面积=(0.24+0.06*2)*3*2构造柱砼体积=(0.24*0.24+0.03*0.24*2)*3其他计算方法如是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如是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如是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作者:————————————————————————————————日期: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如图
(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 S=(K×3+D×2)×H
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
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
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
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
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
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
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
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
V = (B+b)*A*H + K
V--构造柱砼体积
B--构造柱宽度
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
A---构造柱长度
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
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
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
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
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
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柱体积(V)=[外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外墙厚+内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内墙厚]×内外墙平均厚×构柱总高,当内外墙厚度相等时更为准确。

2、钢筋工程量:
主筋: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 kg
箍筋:柱断面周长*(柱高/@)*比重(kg/m)*柱根数= kg
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n 为层数),因为主筋在±0.00和层楼板处搭接,并在搭接区段箍筋加密为φ6@100.
另,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为60mm
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
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
例:构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与长墙咬槎为60.
解:构造柱模板面积=(0.24+0.06*2)*3*2
构造柱砼体积=(0.24*0.24+0.03*0.24*2)*3
其他计算方法
如是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
如是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
如是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
这个是经常用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