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英汉语言对比(1)分析解析
英汉语法对比
![英汉语法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b984a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9.png)
(3)词法与句法之间的对应 英语传统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依据形态;
句法依据功能。由于形态是功能的表现形式, 因此,这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表现在词法和 句法可以对称,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较明显 的对应关系。徐通锵将这样的语法称为双轨制 语法结构。
英语语法强调避免语法错误,句子结构紧凑,关 系和层次分明。
语句分析顺序,英语是从结构到语义。而汉语是 从语义到结构。
➢ 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2)语法单位的清晰与模糊
英语传统语法把语言单位分为词与句子两 级,在此基础上,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 结构主义语法把语言单位分为语素、词、 短语、分句、句子五级。在英语中,由于 有形态帮助,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界限是 清晰的。汉语则不然。
事理上的因果律:先因后果、先假设后可能、 先条件后结果。汉语复句基本上都是先从后 主,即表示原因、条件、假设等一律在前, 表示结果等一律在后。当把原因、条件等看 做补充说明时,根据心理上的重轻律,可以 把它们放在主句之后。
And he knew how ashamed he would have been if she had known his mother and the kind of place in which he was born, and the kind of people among whom he was born.
有形式上保证,英语短语和从句作修饰语 可前可后;主谓倒装、宾语前置都不会被 误解;据连词判断主从;据时态可判断时 间先后。形态丰富的语言不很讲究词序。
句中的作用。
汉语的声调对词和短语的语序起重要作用。
第二讲:汉英语音系统对比
![第二讲:汉英语音系统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9364576525c52cc58bd6be23.png)
音节之尾
辅音连缀阅读问题
中国学生在遇到辅音连缀时,常常会按照自己 的发音习惯在辅音连缀中间加上一个原因。比 较常见的是加[ə]音。如please, clean and clear, washed, apples, school
音节差异 3
汉语均为开音节;英语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 节
She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 I 'don't like 'such kind of 'food since 'I was a little 'girl.
然而比较之下,句重音在汉语中的功能因限于声调的 巨大影响,远远不如其对于英语的重要性大。
她是我的一个好朋友。 从孩提时代我就不喜欢这种食物
为什么会
汉腔汉调说英语 洋腔洋调说汉语
让我们解开语音之谜
宏观上了解:英汉语音差异 微观上掌握:英语语音知识
汉英语音系统对比
1. 2. 3.
音位差异 音节差异 超音段音位特征的差异
汉语、英语音位(音素)对比
韵母:
6个单韵母:a o e i u v 8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ui ie ve 1一个特殊韵母:er 5个前鼻音韵母:an en in un vn 4个后鼻音韵母:ang eng ing ong bpmfdtnlgkhjqx zh ch sh r z c s y w
声调 vs. 语调
声调和语调的区别最大之处在于其载体单位不 同:
声调以音节或词作为其基本载体单位,而语调以短 语或小句作为其基本载体单位。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5514d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f.png)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语音、语法、语义还是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在语音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发音方式显然不同。
英语语音重音明显,音调跳跃大,说话方式较为生动,而汉语则是音调平稳,声调调值不强烈。
这使得在英语中,强调和重要的信息能够通过重音和语调来表达,而在汉语中往往需要通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排列来表达。
在语音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应该是音调的问题,以免造成语义的混淆和误解。
在语法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突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强调语句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重视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英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汉语则有许多较为复杂的句式,例如长句和嵌套句。
此外,英文使用较为丰富的时态和语态,以表达不同时态和语态下的意思,汉语则采用了六个基本的时态和一个语态,语法相对较简单。
境外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被“主谓宾”和“时间状语位置在前”等语法要点所迷惑,在写作中常常出现字句不通或串行翻译等问题。
在语义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所指对象和词汇含义也有差异。
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使得词汇的选择更为灵活,而汉语中则以单音多义较为突出,同一字或短语有多种词义,含义较为丰富。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两个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需要特别注意译文的意义和意义的区别。
在语用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应用和使用场合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注重言辞优美、主题鲜明和说理严密,而汉语则更注重文章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情感色彩。
英语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表达言简意赅的文字效果,而汉语则通过语言的细节表现情感。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正式与非正式、文学性与口语性等语用差异也需要特别注意到。
总之,中英两个语言存在各种差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尽可能避免在翻译、写作等方面产生误解和沟通障碍。
第二、三讲 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二、三讲 英汉语言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26ee74b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d.png)
第二讲英汉语言的对比教学要求:掌握:英汉语言宏观的差异熟悉: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的不同(形合与意合)了解:中西思维差异、英汉词汇对应与不对应的情况、英汉语言差异的主要根源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一、中西思维差异导致语言差异1. 中国文化精髓:天人合一,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在儒家、道家思想中的体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循回式思维方式。
语言中的体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回环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递进式)表达事物时按时间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大到小,由先到后的顺序。
思维模式:具体一般型表达,擅长具象思维2. 西方:人物分立,人能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I do not believe in fate that falls on us no matter what we do,but,I do believe in fate that will fall on us if wedo nothing (我不相信,无论我们做什么,命运都一样;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里根英语是理性语言,哲学思辨。
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说理后举例,先整体后细节,由因到果,由小到大。
思维模式:具体型思维,擅长抽象思维3. 思维差异导致语篇的主要差异:1). 英语语言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的概念。
而中国人则习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
英语语言偏重抽象思维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大量使用被动语态.2). 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是“直线型”,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即把要点先表达出来,然后再把各种修饰语和其它次要内容一一补充进来。
所以,句式结构多主句、从句相互交错。
3)而中国人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即不直接切入主题,先在主题外围“兜圈子”或“旁敲侧击”,最后再进入主题。
所以,汉语的表达方式被称为是“曲线型”或“螺旋型”。
2 英汉语言对比.
![2 英汉语言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20f5e880cc22bcd126ff0c2b.png)
Unit Two英汉语言的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语调,汉字却有四声的变化;英语主要通过词自身的形态变化(格、时、数等)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则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
从句子层面来看,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句式呈聚集型,汉语句式则呈流散型;英语偏用物称,汉语则偏用人称;英语多用被动句,汉语则多用主动句。
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可以不同层面展开,但就与翻译的相关度而言,这里主要介绍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异同。
一、英汉词汇对比1.词义的理解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词的意义就是如此。
以英语的bird为例,它本来的意思是“鸟”,后来,在口头语中又常用来指“人”、“姑娘”等。
近来,随着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可指飞机、火箭、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星等任何飞行器。
又如,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作“帆”解。
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sail一词仍然使用,不过,已经不仅仅是“帆”的意思了。
自潜艇出现以后,sail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含义。
逐渐的,它还被用来表示“变得飘飘然”的意思。
从“鸟”的本义转义为“飞行器”以及从“帆”的本义转义为“变得飘飘然”,这就是词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它们之间的对应情况是随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的。
对英汉词汇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英汉语言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这里主要是指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The United Nation 联合国结核病Tuberculosis马克思主义Marxism2)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e864db240c844769eaee93.png)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f34c3accbff121dd368371.png)
翻译技巧:英译汉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译成句尾封闭式;汉译英时, 要把汉语的句尾封闭译为句首封闭。
第二节 英汉语言的不同点
〔例1〕 I am very happy and grateful to receive your message of greetings. 〔译文〕接到你们的贺函,我十分愉快和感谢。 〔分析〕在表示原因的句子中,英语表态在前,叙事在后;汉语则往往相反, 叙事在前,表态在后。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 ,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第一节
英汉语言的共同点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 革命性的巨变,可能还改变了我们的死亡方式。你也许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因为 这一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你能感受到飞机、电视、电话甚至杀虫剂所带来的越来 越多的方便与舒适。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和吃到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科技变 革的结果。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分析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9a0b68763231126edb11b1.png)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刘宓庆:“西方各语种在SLT与TLT之间的 实现形式转换的可行性比汉外翻译大得 多。……即既实现意义对应,又实现形式对 应。这在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转换中是根 本办不到的。基本上,汉外互译必须放弃拘 守形式的努力而倾全力于意义。”1
例句
例2 山西省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有 悠久的历史。
1. Shan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It has a long history or Shang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and has a long history
连接词的使用与否不能保证译成的汉语就 是线性序列的,或者译成的英语就是空间 结构的。
重估英汉语言比喻对实践的价值
英语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一种“修饰”结构,也就是 “主从”结构;
汉语的线性序列,实际上是一种“并列”结构,亦即每个 子句都是“主谓”结构(含隐性主谓结构)。
汉译英: Step 1:找出句子的重心,用主谓形式将它表示出来,作
“波浪形”结构:汉语的句子关系往往是并列、并行的,因 此是以时序或逻辑顺序排列的。子句与子句之间的关系须 透过上下文才能决定,所以句子是意合的;而且连词的使 用也不像英语中普遍,结构也较为简练明快。汉语的句式 称之为“流水句”,整个句子像由一个一个独立的子句, 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因此,有人把汉语句子 结构比作“波浪形”结构,每个子句犹如波浪,前浪推后 浪,宛如“万顷碧波,层层推进”。
He also quotes from Edmond Cary: “Two languages can both be inflected and belong to the same family yet nevertheless differ considerably in the way they express ideas and convey meanings.” 1
英汉翻译技巧第二章 英汉语言比较
![英汉翻译技巧第二章 英汉语言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b6d71491eb91a37f1115c51.png)
表1
英汉词类对比
表1
英汉词类对比 英语 Noun Adjective Pronoun 实词 Verb Adverb 汉语 名词 形容词 代词 动词 副词
Numeral Preposition
Conjunction 虚词 Interjection Article
数词 量词 介词
连词 叹词 助词
英汉语言语音、词汇差异:
(Herbert A. Giles译)
2. 英汉词汇对比
众所周知,词素构成词汇,由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词汇是 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重视英汉词汇对比对翻译起着关键作用,许多翻译 初学者都是以词汇为翻译单位。著名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1981) 指出,“在翻译实践中,篇章是最终的考核质量的单位,句子是基本的操 作单位,而大部分的难题都集中在词汇单位。”英汉词汇差异主要在于英 语具有词形变化、汉语几乎无词形变化,英语有冠词、汉语没有冠词等。 现分述如下: 词形变化(Inflection):
译文 对两个男孩而言,问题倒不大。但晚上躺下时就害怕死去而仅仅
给女儿们留下银行账户。 分析 英语具有词形变化,也就是词尾曲折变化,句中“daughters”在英 语中根据语境显然表示“两个以上”,所以译成汉语为“女儿们”更 为准确。
英汉词类句法功能对比: 英语和汉语中的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句法功能有 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英语的实词在句中的成分受到较多的限制,而 汉语的实词相对灵活,参见表2。在英汉翻译中,词性不会受到太多的限 制,可以灵活选择词性,灵活进行有关词类转换,以满足汉语表达习惯的 需要。
试译 如果我们不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基本理念和潜在主题,那么,
我们就难以成功地、充实地在这个时代中生活和工作。 分析 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可以对英语中的词类进行转换和调整,如本句中 的“living, working, successful, fulfilled”等。
英汉语言对比(精编课件).ppt
![英汉语言对比(精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1ea6b4c1c708a1284a44d9.png)
B: Give me the same, please.(语法功能性名词替代) 译文: A:劳驾,我要一杯加糖的清咖啡。 B:请给我也来一杯。(词汇衔接中的重复)
(2)A:Do you think he was too serious? B: Yes, I think so.(替代一个完整的陈述分句)
精品课件
重分析
她们或许是我们的奶奶,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世人多用“慈 祥”去形容她们,但很少有人能品味皱纹背后那岁月与历史 浮过的幽香。她们无须再用铅华刻意雕饰,我却分明看见她 和她的老伴共同演出那首动人的歌—《牵手》。 眼泪是上苍对一切感情动物的馈赠,爱为心之声,泪因爱而凝, 留泪是女人爱的宣泄,情的倾诉,女人流泪时最美。 (“女人什么时候最美”《英语沙龙》1999/8,19)
together , they have no water to drink. • 分析: • 交替性同构只在第1、2句,第3句主要靠词汇重复和指称实现衔接。而they have no
water to drink一句虽仍与前两句同构,但其衔接作用已大大降低了。
精品课件
2. 词汇连接的差异
•词汇连接指的是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 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据此, 应明确把词汇语义的重复、组合搭配和种种关系统称为语义 的重复同现,并把各种指称关系(属于语义上的同一性的前 后照应和上下指等)归入词汇连接。在此基础上,下面就从 语义的重复同现(词汇语义的重复、组合搭配和相似、分类 等)和指称照应两方面来探讨英汉语篇词汇连接的差异。
语言的连贯与其语言特色往往是同一语言的两面。
英汉语言对比第二讲
![英汉语言对比第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753ae5df84254b35eefd3447.png)
第二章英汉词类对比一、词类分类的三个标准:a.词义标准凭借词义和客观现实的联系,判断某一词汇所表示的是事物、属性、行为或状态,由此来决定该词是名词、形容词、动词或是副词。
英汉无差异。
b.形态标准英语形态比较丰富(各类词缀、单复数、动词的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等等),汉语形态不丰富。
c.句法标准以某词在具体语境中所表示的语法功能为标准去判断词类。
总结:参照词义和形态标准,主要凭借句法标准来判断词类才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节英汉名词对比主要从分类、语法功能、构成方式及语法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
1.分类对比英语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划分,对英汉语学习和翻译具有特别意义。
A. 英语可数名词前可以直接用泛指限定词、数词来修饰和限定,如,an hour,another teacher,two books; 不可数名词不可以直接用泛指限定词、数词来修饰和限定。
若要表达不可数名词的量,则要借助单位词,如three pieces of paper, two kilos of meat.B. 汉语中没有单复数词形的变化,名词一般都能直接受数词或数量词组前置修饰。
如,一张纸,几点意见,两种生活,三天等等。
C.模糊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的表达。
英语:可数名词的复数;汉语:数量词组、副词、名词重叠形式等。
1)changes have happened to him since we were separated. 许多、一些、很大的变化2) 在毕业典礼上,一句句千叮万嘱的话语使这些不羁的学子也有些动容了。
Words\remarksD.英汉互译实践(增、减词)1)up the street they went, past stores, across a broad square, and then entered a huge building.2) there are canteens around the campus. (小饭馆)3)Adversaries(对手)are powerful without question.4)一条条新修的公路把这个小镇和外界连(connect…to)在一起。
英汉语言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差异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74441bf78a6529647d539a.png)
汉两种语肓词汇的差异。 ( 一 ) 动 态 与 静 态 在 英 语 句 子 中 ,多 用 静 态 描 述 ,但 是 汉 语 句 子 中大 多 是 动 态 描 述 。
英语句子中习惯用 静态 来表 达一些 能力 很强 的词 汇 ,如 :名词 、形容 词 、副词、介词等,一般是在谓语动词的引导下组织句子结构的。但是汉语 句子中,多用动态表达,即表现在多使用动词或动 词词组 , 所以,译者在英 译汉的翻译中如果碰到静态语势的,要翻译成汉语 中的动态语势。 例1 :Wa t e rw o r k s f o r w e i g h t l o s s . 译文 :饮水有利于减肥 。 分析 :在该例 中,英文句 子中只 出现 了一个 动词 “ w o r k ”,但是 翻 译成汉语就含有两个动词 “ 饮水” 和 “ 减 肥 ”,译 文 地 道 通顺 。
异 ,在 翻译 全过 程 中 ,译 者 应 全 面 予 以 考 虑 。这 些 差 异 与译 者 的 思 维 、 语 言表达紧密相关 ,影 响着翻译效果 。它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描述 角度 和表达形式 等方 面。通过 英汉语言 的对 比分 析 ,掌握两种语 言 的特 点 , 进 而 在 翻译 时辅 助译 者 工作 。 二、 英 汉词 汇 现 象 的 差 异 对 比 英汉语言在词法方 面的差异涉及面很广 ,并且其表现形式也 相当复 杂。首先 ,英语 词汇的构造纷繁多样 ,而汉语则不然 ;其次 ,汉语 用词 倾向于具体 ,常常以实的形式表 达虚 的概念 ,以具体的形象表达 抽象的 内容。这是由于英语词 义的 内涵较 为广泛 ,对应 词的用 法也 比较灵 活 , 词 多 义 的 现象 非 常 普 遍 ,英 语 表 达 往 往 含 有 比较 概 括 、笼 统 的 意 义 , 词汇的翻译根据具体语境要具体对待处理 。本节从 以下几方 面来分析英
英汉翻译第二讲讲义解析
![英汉翻译第二讲讲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f0851aaa00b52acec7ca19.png)
第二讲英汉词义对比与翻译中根据语境选词一、语境与意义的关系概述词是语言中能自由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是构成句子的最基本的单位,所以词的意义直接影响读者对句子甚至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虽然在翻译的过程中一般以句子为翻译单位,但如果不能把词的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势必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甚至对整个篇章的翻译。
由此可见词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在选词时,我们除了要注意词的基本含义(概念意义)外,也要明白翻译中的选词更多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语境可分为¡°微观语境(Microcontext)¡±和¡°宏观语境(Macrocontext)¡±,前者主要指词的搭配,包括词组、分句、句、句段、文本或篇章、体裁;后者指非语言因素,即社会、文化、历史因素。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涵义、词义广狭、感情色彩、文体色彩、文化色彩等不尽相同。
语境决定词的涵义、词义的广狭、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以及文化涵义等。
翻译时必须将语境纳入考虑之中,仔细斟酌,才能真正取得好的翻译效果。
⏹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尤其在学习英语单词的过程中总喜欢通过其汉语意思记忆单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怪圈”,即一个英语单词对应一个中文意思(一个汉语词),翻译的时候,往往就会将英语单词与汉语词一一对应起来,结果造成翻译中用词不当的现象。
或者,有时在翻译中遇到不知该如何在目的语中进行表达,只靠单纯地查阅英汉词典或汉英词典,结果发现,英语的汉译文不够通顺,搭配不当,汉语的英译文就让人感觉词不达意。
实际上,英语单词与汉语词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应根据词所在的语境决定词在上下文中的涵义、词义的广狭、词的感情色彩词、词的语体色彩、词的联想意义等,然后根据这些意义在目的与中选择恰当的对应词(eqiuvalent).⏹Leech(利奇)在《语义学》中列举了七种意义类型: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风格意义(stylistic meaning)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联想意义(reflected 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概念意义是意义的中心部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与概括,也就是说,概念意义就是词典里收录的释义,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内涵意义是词汇的喻义和引申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意义,不同的语境中,词的内涵意义不尽相同;风格意义指在不同的场合中词汇的运用会呈现不同的层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说话人、不同的交际手段和方式等都会影响到词汇的风格意义;情感意义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感情和态度,取决于词所描述的对象;联想意义是能引起听者或读者联想的意义,有些词可以引起愉快的联想,而有的词可以引起不愉快的联想,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中,词的联想意义有很大的区别。
Lecture 2英汉语言对比
![Lecture 2英汉语言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8ece3906bec0975f465e2b1.png)
(四)英语和中有些词所表达的意义,目前在汉语中 还找不到最后确定的对应词来表达。主要是一些新词, 包括专有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反映社会特殊风气及事 物的名词。如: teenager: 13至19岁的青少年 clock-watcher:老是看钟等下班的人 阴:yin (in Chinese thought) the soft, inactive, female principle or force in the world 阳:yang (in Chinese thought) the strong, active, male principle or force in the world 目不识丁: not know (one’s) ABC
10
四、词序方面
We are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 我们学习在教室里
英汉句子中的主要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动词、 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 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则有同有异, 变化较多。
11
(一)定语的位置
1 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 面,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也大体如此。有时英语中也 有后置的,但在汉语里一般都前置。 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的医院 sth. Important the banker’s little garden
21
(三)英语复合句结构转换成汉语其他句子结构 1.英语主从复合句结构转换成汉语联合复句结构 e.g. Hardly had I got aboard when the train started. 我刚上火车,车就开了。 2.英语并列复合句结构转换成汉语偏正复合句结构 e.g. It was a difficult task, but we accomplished it. 虽然任务艰巨,可是我们完成了。 Grasp all, loss all. 如果你样样都抓,就会一样也抓不到手。
【全文】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1)
![【全文】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1)](https://img.taocdn.com/s3/m/4fe037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0.png)
一、谱系 二、类型
三、文字系统Content
四、语音 五、词汇 六、语法 七、篇章 八、语用
整理ppt
一、谱系(Family)
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汉语
family
汉语是其中最富有代表 性的语言
印欧语系
Indo-European 英语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 的语言
family
整理ppt
五、词汇(vocabulary)
词缀
汉语:一缀一义 英语:一缀多义
一个汉语词缀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好几个对应的词缀: 长度→length 硬度→ hardness 密度→ density 浓度→ consistency 精度→precision 清晰度→ articulation 温度→ temperature
整理ppt
英文主词的特征: 4、话题主语: 通常出现在句首,多为句中的已知信息, 是整个句子描述的对象。 That stupid seatbelt, you can hardly unbuckle it in such frigid icy water.
整理ppt
中文主词的特征: 词性丰富,可分为:
五、词汇(vocabulary)
词类划分
汉语
实词 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动词、副词、量词
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结构助词“的”、“地”、 虚词 “得”,时态助词“着、了、过”,情态助词“吗”、
“呢”、“吧”、“啊”、“嘛”、“了”等)
英语
实词 名、动、形、副、代、数,英语没有量词
虚词 又称功能词或形式词 介词、连词、助动词(shall,will, have(has),do(did,does),be)、冠词等
英汉两种语言对比(英语、汉语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对比(英语、汉语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361906453610661ed9f439.png)
7
II. 英汉构词比较
The major ways of word-building in English are composition合成法, conversion转换法, and derivation 派 生法 (affixation). And in Chinese we have the same major ways.
6
• 2)汉语中少数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轻读和重读语义不同: (轻读被称为轻声) • 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声调,但不论哪一个声调的字若跟 在其他字的后面,失去了原来的声调而读成一处既轻又 短的调子,就叫轻声。 • • • • 大意 下场 照应 地道 的通道 n.主要意思(轻声); adj.疏忽 v.退场(轻声); n. 人的结局 v.配合(轻声);v.照料 adj. di dɑo (轻声),是好或真; n. di dào 地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
Derivation:
前缀 (Prefix) 超— 超人,超额,超支,超音速,超短波; 非— 非人,非常,非原则,非正式,非军事化, 无— 无视,无限,无线电,无名氏,无疑;
汉语中的“非”,“无”相当于英语中的前缀un-,in-, il- 和后缀-less: invalid, unconscious, unmatched, informal, illegal, endless,
17
• 5). The war i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story of this generation. • 这场战争已成为这一代人的最重大事件。 • 6). The official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 • 那个官员拒绝证实这个消息。 • 7). Some reporters who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session broke the story. • 有些那次会议没有到场的记者把内情揭露出来。
2013二专英汉翻译 - 2英汉语言对比 - 下(1)
![2013二专英汉翻译 - 2英汉语言对比 - 下(1)](https://img.taocdn.com/s3/m/0747ee402e3f5727a5e9627b.png)
2)用作虚义词,代替的主语是难以言明的现象或情形,如用以表示自然现 象、时间、空间以及用于惯用语之中:
理据: 英语语言中的思维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以认知
自然为视觉焦点,崇尚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最终 征服自然,主宰宇宙。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多用无生命的 名词作主语,主动和被动两个范畴始终泾渭分明。 汉语语言中的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 意识的动作,因而对思维的主体和客体不加区分,在语言 上表现为汉语常以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也就是说,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 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让作者与读者均有置身其 外的感觉,这在正式文体中很常见。 请看一则图书馆通告:
汉语的“有灵动词”一般只能与人称搭配,根据汉人的思维习惯,人 或社会团体才有这类有意识、有意志的行为,非人类的、无生命的事 物一般只能有一些无意识、无意志的状态、运动或变化。汉语“无灵 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通常用作一种修辞手段——拟人化:
北京目睹过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 Beijing has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al events. 星光很早以前就踏上了旅程。 The light from the stars started on its journey long
It has been noted with concern that the stock of books in the library has been declining alarmingly. Students are asked to remind themselves of the rules for the borrowing and return of books, and to bear in mind the needs of others students. Penalties for overdue books will in future be strictly enforced.
英汉两种语言对比(英语、汉语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对比(英语、汉语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361906453610661ed9f439.png)
英汉两种语言对比
1
I. 英汉语音特点及比较
•1 . 英 汉 两 种 语 言 里 都 有 单 音 节 词 ( monosyllabic [,mɔnəusi'læ bik] ),双音节词 (dissyllabic [,disi'læ bik] ) 和多音 节词(poly-syllabic): e.g. I我,study 学习,perseverance 锲而不舍;
23
3. 英汉语句比较
• I. Sentence structure (英语多被动,汉 语多主动 p.8) • 1.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1). Frequency: passive voice is often used in English, esp. in scientific article
22
• 2. It has long been maintained that it was only during his Harvard graduate years that Eliot developed his interest in primitive cultures. • 人们长期以来坚持认为,艾略特对原始 文化的兴趣是他在哈佛读研究生的岁月 里培养起来的。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
Derivation:
前缀 (Prefix) 超— 超人,超额,超支,超音速,超短波; 非— 非人,非常,非原则,非正式,非军事化, 无— 无视,无限,无线电,无名氏,无疑;
汉语中的“非”,“无”相当于英语中的前缀un-,in-, il- 和后缀-less: invalid, unconscious, unmatched, informal, illegal, endle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I sincerely hope that your congratulations will be matched by your collective endeavour to seek a just and practic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which has bedeviled the United Nations for so many years.
英汉翻译
第二讲 英汉语言对比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主讲教师:孙敏
1 返回章重点 退出
第 二 章 重 点
第二章 英汉语言对比
2. 1 英汉语言特征对比
2.1.1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2.1.2 英语重化零为整,汉语重化整为 零 2.1.3 英语爱用静态词,汉语多用动态 词 2.1.4 英语语序变换多,汉语结构较固 定 2.1.5 英语多用被动,汉语常用主动 2.2.1 英语词汇含义多
2. 4 英汉句意表达对比
2.4.1 2.4.2 2.4.3 2.4.4
英汉都有增补与省略 英汉都有词类转换 英汉都有巧妙重复 英汉都受上下文制约选择词义
3 返回章重点 退出
2. 1英汉语言特征对比
Comparis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Features
【译文】他还不至于病得不能上学。
12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注意词义的选择
4.She is at home in English.
【译文】他英语很棒。
5.He and he alone could control the situation.
【译文】他,只有他,才能控制局面。
6.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outside.
【译文】他是学外语的学生。
14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注意词义的选择
10.I came to the university this day 25 years ago.
【译文】二十五年前的今天,我来到这所大学。
11.We’ll be there this time next month.
【译文】下个月的这个时候,我们将到那儿。
12.I’m something of a carpenter.
【译文】我能作些木工活。
15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注意词义的选择
13.Xiao Gao is anything of a gentleman.
【译文】小高有点儿君子的风度。
14.He is nothing of a musician.
返回章重点 退出
3.文化概念替代法。原语中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 语在目的语中没有对等的词语,但可以用一个在目 的语读者中能产生相同效应的词语来替代。如向外 国人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说这是“中国 的罗密欧与朱丽叶”(Chinese Romeo and Juliet ),介绍“七月七夕”,可以说这是“中国的情人 节”(Chinese Valentine''s Day)。 4.直接使用外来词或外来词加注释。在处理 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项、现代概念和行话时可直接 用外来语或外来词加注释。现在我们汉语中也经常 直接使用外来词,如:CD,DVD,CT等
返回章重点 退出
5.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上义词。如汉语中的“酒”, 就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上义词,英语中的wine在多 数情况下是指“葡萄酒”,white wine是指“白葡萄酒 ”,red wine是指“红葡萄酒”,liquor或spirits可用来 指汉语中的“白酒”,beer是“啤酒”,Guinness是 “黑啤酒”,但在英语中就很难找到统称这些酒的词。 中国人讲“喝酒”,这个“酒”就是统称各种酒。 6.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下义词。如英语中上义词 jump 有许多下义词:leap,vault,spring,bounce, dive,clear,plunge,plummet,而在汉语中“跳”就 没有这么多对应的下义词。 7.方位和人际视角不同。如汉语的“借”在英语中就 有两个不同的词,向别人借是borrow,把东西借给别人 是lend。汉语则只用一个“借”字。
【译文】他心中的所谓文化,与人的精神心灵有关,不能用 物质的丰富,甚至艺术文明来衡量。他跟东方人交往很 久,也同情东方人;在东方人心目中,文化也是如此。
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1: 翻译句子,注意语序、语态特点
5.With Asia’s economic meltdown rattling the Beijing leadership, Zhu and his colleagues now have a powerful argument that China must get its own house in order to prevent meddling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r other outsiders. (China: Zhu is Taking a Broom to the Bureaucrats)
二、 英汉之间词汇不对等的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方面: 1.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 2.原语中的概念在目的语中未词化(lexicalized)的词。 3.原语中词义复杂的词。如在巴西语中arruacao这个词的 意思是:“清理咖啡树下的垃圾并把它堆在树行间,以便于 在收获时把落在树下的咖啡豆收起。”这样复杂的意思在许 多语言中是找不到对等词的。 4.原语和目的语有不同的词义区别。如汉语指人的性别用 “男性、女性”,指动物的性别用“雄性、雌性”。英语没 有这样的区别,都用male,female。
2. 2 英汉词汇表达对比
2.2.2 英语词汇搭配多 2.2.3 英语词汇在句中的位置多
--end 2
返回章重点 退出
2. 3 英汉句A. 英语简单句可转换成汉语复合句 B. 英语并列句、复合句可转换成汉语简单句 2.3.2 英汉句子顺序的调整 A.调整时间顺序 B.调整空间顺序 C.调整逻辑顺序
返回章重点 退出
8.表达意义不同。如汉语中“宣传”并没有不好的 意思,在英语中propaganda就有不好的表达意思。根 据《柯林斯伯明翰大学国际语料库》,propaganda是 “usually used showing disapproval”,即常用“贬 义”。 因此,表达意义的不同,也造成不对等。 9.词形不同。由于原语中特殊的构词形式在目的语 中找不到对应的形式,翻译时只好用解释的办法。如 英语中的后缀-ish——boyish,greenish在汉语里只能 译成“孩子气的”,“呈绿色的”。 10. 原语中使用外来词。原语中使用的外来词,在译入 目的语时会失去原来的内涵,因为大多只能意译。 如 英语中讲dine alfresco译成汉语是“在户外进餐”,跟 dine outdoors没什么区别, 这就失去原文使用意大利 外来语alfresco的特有内涵和异国情调。
【译文】我们诚恳地希望,你们在表示祝贺之后,能作出相应
的共同努力,以便寻求一个公正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 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联合国的问题。
7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1: 翻译句子,注意语序、语态特点(参考译文)
3.They often do not realize that bribery in various forms is on the increase in many countries and, in some, has been a way of life for centuries.
【译文】外面下着倾盆大雨。
13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注意词义的选择
7.It is not half bad for a beginner.
【译文】就新手而言,这是相当不错的了。
8. Don’t make light of their design.
【译文】别轻视他们的方案。
9.He is a foreign-language student.
返回章重点 退出
针对词层不对等的情况,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使用上义词。 2.使用中性或表现力较弱的词。如: Many of the species growing wild here are familiar to us as plants cultivated in European gardens — species like this exotic lily. 这里野生的许多种类我们很熟悉,是欧洲园林内种植 的种类——像这一奇异的百合花等种类。 英语里的exotic是用来形容从遥远的国度来的不同寻 常,非常有趣的东西,在汉语里没有对等词。 因此,译文难免要失去原文的表达意思。
【译文】亚洲经济出现的问题使北京领导层感到紧张,朱镕基 和其他领导人现在更有理由相信,为了防止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和其他的外部干涉,中国必须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小节结束
10 返回章重点 退出
2.2英汉词汇表达对比
Differentia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s
【译文】他全无音乐家的风范。
15.We sang the old year out and the New Year in.
【译文】我们以歌声辞旧迎新。
小节结束
16 返回章重点 退出
总结: 英汉词汇表达对比 一、英汉词汇层对等问题 1. 完全对等 2.部分对等 不对等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译文】他们通常没意识到在很多国家,行行色色的贿赂行为正 日益增多。在某些国家,这已成为人们几百年来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