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合集下载

《爱莲说》复习指导_教案教学设计

《爱莲说》复习指导_教案教学设计

《爱莲说》复习指导一、文章内容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文学常识三、语音甚蕃()淤()泥濯()清涟()而不妖亵玩()四、通假字五、古今异义词六、词类活用七、一词多义八、重点词语解释1、可爱者甚蕃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益:副词,更。

3、亭亭净植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

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宜:应当8、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仅九、特殊句式1、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十、朗读节奏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十一、理解性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详细分析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详细分析

爱莲说周敦颐文言词汇积累卡课文在线水陆草木之[结构助词,的]花,可爱者甚[副词,很]蕃[fān,多]。

【文章从泛论入手,用这一句统领全篇,引出下文人们】晋陶渊明独[副词,只]爱菊。

自李唐[唐代皇帝都姓李,故称唐朝为“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我]独爱莲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出淤[水中污泥]泥而[连词,表转折,却]不染[沾染,污染],濯[洗涤]清涟[微波]而不妖[妖治,艳丽],中通外直,不蔓[蔓延]不枝[生出枝节],香远益[更加]清[清香],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树立],可远观而[连词,表转折,却]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语气词,哪]。

予谓[认为]菊,花之[结构助词,的]隐逸者也[表肯定语气];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有道德的人]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人(事物)”]也。

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菊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爱,陶后鲜[xiǎn很少]有闻;莲之爱,同[如同,像]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副词,应当]乎众矣[语气词,表肯定]。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原文详解: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文章从泛论入手,用这一句统领全篇,引出下面分说人们对各种花的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这一句先举出菊花,从正面衬托下面要写的莲花;并举出陶渊明来衬托自己。

爱莲说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爱莲说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爱莲说》一、通假字:无二、一词多义:陶后鲜.有闻(形容词,读xiǎn,少)香远.益清(动词,远播)1.鲜2.远芳草鲜.美(形容词,读xiān,鲜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3.之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舒缓语气,不译)三、词义活用:1.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出枝蔓)2.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长出枝节)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四、古今异义:1.亭亭净植.(古:立;今义:种植)五、重点解词:详见书本笔记‎六、重点句子及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翻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翻译: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都)非常喜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它在(池塘的)清水里洗过,而不显得妖媚‎。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它的茎)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飘得越远‎(就)越觉得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从远处观‎赏但是不能够‎贴近去玩弄(它)啊。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七、内容理解: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描写莲的形象‎和品格,说明爱莲的缘‎由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总提,为下文说到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张本,接下来用“予独爱莲”引入正题,连用七个句子‎,势如泼墨,一气贯下,着力描写莲的‎种种可贵品质‎,突出莲的可爱‎。

这种描写,将莲人格化了‎,是将它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爱莲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题带答案

《爱莲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题带答案

《爱莲说》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多。

2、【独】只。

3、【李唐】指唐朝。

4、【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5、【染】沾染(污秽)。

6、【濯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濯,洗。

涟,水波。

妖,过分艳丽。

7、【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8、【香远益清】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

益,更加。

9、【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10、【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1、【焉】语气词。

12、【隐逸】隐居避世。

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13、【噫】叹词,表示感慨。

14、【鲜】少。

15、【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6、【宜乎众矣】人应当很多了。

宜,应当。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不蔓.不枝: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生长枝蔓。

②香远.益清: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③无丝竹之乱.耳: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④无案牍之劳.形: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词类活用,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⑥亭亭净植.:古今异义,古义:立。

今义:栽种。

2、一词多义:鲜①陶后鲜有闻:形容词,读xiǎn,少。

②芳草鲜美:形容词,读xiān,鲜艳。

远①香远益清:动词,远播。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之①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②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①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

②濯清涟而不妖:表转折。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

3、判断文言句式: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省略句,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三、重点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爱莲说复习要点

爱莲说复习要点

《爱莲说》复习要点二、文学常识三、语音甚蕃(fán )淤(yū )泥濯(zhuó )清涟(lián)而不妖亵(xiè )玩 -四、通假字五、古今异义词六、词类活用蔓:名词做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做动词,长枝节。

七、一词多义八、重点词语解释1、可爱者甚蕃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益:副词,更(更加)。

3、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

妖:妖媚(美丽而不端庄)。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宜:应当8、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仅九、特殊句式1、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十、朗读节奏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十一、理解性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

(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梳理考点清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梳理考点清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爱莲说》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原文参考译文段层精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 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y 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 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只喜爱莲——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第一段:作者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自己的心意。

接下来通过描写莲的种种可贵之处,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最后高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格。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第二段: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了对比和品评,揭示了莲的喻义,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度: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文学常识】1.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他享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黄庭坚语)的盛誉。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周敦颐集》等。

2.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本文“借花喻人”,是一篇借物咏志、讥讽世俗的散文,选自《周敦颐集》。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演示版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演示版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 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予:我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泥:河沟 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而:表转折,却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
谓:认为 人
隐逸者:隐居的人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 花中的君子。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噫:叹词,相当于 “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鲜:少 闻:听到 同:像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 喜爱,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古今异义词 1.(亭亭净植)植:
2.(宜乎众矣)宜: 合适,应当。
古:立 今:种植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
一词多义 之: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等闲视之,置之度外)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或舒缓语气,无实意 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焉:语气词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 花之富贵者也。
2.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感慨世人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 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3.文中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 了莲花的什么品质?
写出了莲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之”合义 清: (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香

爱莲说

爱莲说

爱莲说一、重点词语1、说:“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2、可:值得。

3、者:花。

4、蕃:通“繁”多5、独:只,唯独。

6、自:自从。

7、予(yú):我。

8、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9、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10、染:沾染。

11濯(zhuó):洗涤。

12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13、妖:妖艳。

14、焉:声词,相当于“啊”。

15、李唐:指唐朝。

16、通:空。

17、植:挺立。

18、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19、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0、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21、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22、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23、可:只能。

24、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25、玩:玩弄。

26、谓:认为。

27、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28、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29、者:……的人或物。

30、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呀”啊"。

31、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语气助词,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32、鲜(xiǎn):少。

33、闻:听说。

34、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35、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

二、古今异义1、(亭亭净植)植:古义:立今义:种植2、(宜乎众矣)宜:古义:当。

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三、一词多义1、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2、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四、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2、香远益清(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五、经典句子1、写莲的品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整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整理《爱莲说》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爱莲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

《爱莲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

《爱莲说》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

2、【独】。

3、【李唐】。

4、【淤泥】。

5、【染】。

6、【濯清涟而不妖】。

濯,。

涟,。

妖,。

7、【不蔓不枝】。

蔓、枝,。

8、【香远益清】。

益,。

9、【亭亭净植】。

亭亭,。

植,。

10、【亵玩】。

亵,。

11、【焉】。

12、【隐逸】。

13、【噫】。

14、【鲜】。

15、【同予者何人】?16、【宜乎众矣】。

宜,。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不蔓.不枝:②香远.益清:③无丝竹之乱.耳:④无案牍之劳.形: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亭亭净植.:2、一词多义:鲜①陶后鲜有闻:②芳草鲜美:远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①出淤泥而不染:②濯清涟而不妖: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判断文言句式: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三、重点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翻译:2、晋陶渊明独爱菊。

翻译: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翻译: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四、课内简答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两个“独”字,有什么作用?4、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5、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7、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问题?参考答案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多。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语文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只有牢固掌握语文知识点,才能学好这门课.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一阅读探究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指陶渊明。

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庄重、高雅(清高)。

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部分 专项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3篇 《爱莲说》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部分   专项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3篇 《爱莲说》

(6)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第三人称代词,指曹刿
第3篇 爱莲说
1 细梳理·虚词通关
题组4 (1)执策而临之(《马说》)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3)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4)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6)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专项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
目录(河北·中考 )
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知识
拓展
知识
第3篇 爱莲说
原文呈现+参考译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3篇 爱莲说
实词释义
5.中通外直
6.不蔓不枝
7.香远益清 8.亭亭净植
通: 直: 蔓: 枝: 益: 亭亭: 植:
第3篇 爱莲说
实词释义
5.中通外直
6.不蔓不枝
7.香远益清 8.亭亭净植
通: 贯通 直: 笔直 蔓: 名词用作动词,指横生藤蔓 枝: 名词用作动词,指旁生枝茎 益: 更加 亭亭: 耸立的样子 植: 竖立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处处志之(《桃花源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
作用,无实义
第3篇 爱莲说
1 细梳理·虚词通关
题组6 (1)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4)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5)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6)求之地中(《河中石兽》)

9.短文两篇之爱莲说

9.短文两篇之爱莲说

一、短文两篇(一)爱莲说◆原文精析◆基础训练1、文学常识积累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少时喜爱读书,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后研究《易经》,在亲友之助下,谋了些小官,不久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设堂讲学。

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学术地位也不显赫,在他死后,弟子程颢、程颐成名,他的才识才被认可,经过后来朱熹的推崇,学术地位最终确定,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祖。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2、课文词语积累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一词多义归纳(1)之: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助词,的)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助词,的)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助词,的)4、词类活用归纳①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②不蔓不枝。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③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④香远益清。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5、古今异义归纳植古义(树立)例:亭亭净植今义(栽种;指植物)鲜古义(少)例:陶后鲜有闻:今义(新鲜,鲜嫩)3、内容理解(1)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集锦》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集锦》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第8篇短文两篇陋室铭唐·刘禹锡知识梳理1. 古今异义惟吾德馨.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芳香2.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①有仙则名.原意为:名字,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苔痕上.阶绿原意为:方位名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其他重点实词(1)有龙则灵.灵: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斯:____________(3)惟.吾德馨惟:____________(4)草色入.帘青入:____________(5)谈笑有鸿儒..鸿儒:__________鸿:____________(6)往来无白丁..白丁:__________(7)可以调素琴...调:____________素琴:__________(8)无丝竹..之乱.耳丝:____________竹:____________乱:____________(9)无案牍..案牍:__________..之劳形劳:____________形:____________4. 文言虚词2(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_______(2)之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5. 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课下注释)(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课下注释)(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倒装句)6. 文意理解3◎内容理解类(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018海南)(2)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2017云南省卷)◎词句赏析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写作技巧类(4)作者在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4(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拓展探究类(6)《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统编课后习题)(7)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金题演练内容相关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1~5题。

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

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

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一、文学常识1.选自《周元公集》。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

宋代理学创始人。

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2.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还可以发表议论(重在议论)的文体。

二、原文水陆草木之(1)花,可爱者甚(2)蕃()。

晋陶渊明独(3)爱菊。

自(4)李唐来,世人甚(5)爱牡丹。

予(6)独爱莲之出淤泥(7)而不染(8),濯(9)清涟(10)而不妖(11),中通外直,不蔓(12)不枝(13),香远益(14)清(15),亭亭(16)净(17)植(18),可远观而不可亵(19)玩(20)焉(21)。

予谓(22)菊,花之隐逸(23)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24)!菊之爱,陶后鲜(25)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26)乎众(27)矣(28)!三、注释(1) 之:的。

(2) 甚:很。

(3) 蕃:多。

(4) 独:仅,只。

(5) 自:自从,从。

(6) 甚:更,特别。

(7) 予:我。

(8)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9) 染:沾染。

(10) 濯:洗涤。

(11)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12) 妖:美丽而不庄重。

(13) 蔓:生出枝蔓。

(14) 枝:生出枝节。

(15) 益:更加。

(16) 清:清芬。

(17) 亭亭:挺立的样子。

(18) 净:洁净。

(19) 植:竖立。

(20) 亵:亲近而不庄重。

(21) 亵玩:玩弄。

(22) 焉:相当于“呢”。

(23) 谓:认为。

(24)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25) 噫:相当于“唉”。

(26) 鲜:少。

(27) 宜:当然。

(28) 众:多。

(29) 矣:相当于“了”。

四、译文水中、陆上的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唐朝开始,世上的人很喜欢牡丹。

我只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一、填空题1.《爱莲说》选自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理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周元公集》。

2.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二、词语归类(一)重点词语释义1.甚蕃.(很多)2.陶渊明独.爱菊(只,惟独)3.出淤泥而.不染. (连词,表示转折) (沾染)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清水) (美丽而不庄重)5.不蔓.不枝.(长蔓延) (生枝节)6.香远益.清(更加)7.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9.余谓..菊 (我)(认为)10.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11.陶后鲜.有闻 (少)12.宜.乎众.矣 (应当)(多)(二)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长藤蔓。

2.不蔓不枝.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节。

(三)古今异义1.亭亭净植.植:古义:树立;今义:种植2.宜.乎众矣宜:古义:当。

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

(四)虚词用法。

之1.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菊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4.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四、原句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的古今异义说如此古今异义

爱莲说的古今异义说如此古今异义

爱莲说的古今异义-说如此古今异义马说一古今异义一古今异义是:古义: 这样的. 例: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古义:怎么.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古义:同样。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例:一食或尽粟一石今义:或者。

然后: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古义:通“饲”喂养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今义:吃。

策:古义:马鞭今义:策划,策略二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辱:辱没。

例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

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策:名词,马鞭子。

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鞭策,驱使。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3、数量词用作动词:千里:行千里。

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尽:使……尽,竭尽。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三文言句式1、马之千里者2、尽粟一石3、策之不以其道4、执策而临之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安求其能千里也?7、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8、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人的手里。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译文:“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9 食之不能尽其材转折复句的紧缩形式。

紧缩句体现了急迫的语言心理。

译文:喂养又不足以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0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也。

这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不知马”三字,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

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陋室铭、爱莲说》重点知识总汇

《陋室铭、爱莲说》重点知识总汇

陋室铭刘禹锡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3.在课文中找出本文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二、重点词语(一)词语解释:名:出名,有名。

灵:神异。

斯: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惟:只德馨:品德高尚。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上:长上。

入:映入。

青:青色。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形:形体、躯体。

乱:使……乱,扰乱。

案牍:官府文书。

劳形:使……劳神伤身。

(二)一词多义1.之无丝竹之乱耳(助词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2.往来往来无白丁(交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3.名有仙则名(出名,有名)名之者谁(命名)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名字)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有名的,著名的)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三)词类活用: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上苔痕上阶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乱,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四)古今异义:1.谈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2.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样子,形状3.孔子云古义:说今义:云彩三、特殊句式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

“何陋”是前置的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8上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

8上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

通假字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如:“便要还家”爱莲说可爱者甚蕃(蕃通繁,繁盛众多.)核舟记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衡——“横”,横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拣”挑选)约八分有奇(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大道之行〔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三峡①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湖心亭看雪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船))一词多义桃花源记出:(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分享。

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1)便舍(shě)船:丢下。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标记或者是标记的符号。

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名词)之:(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说法为代之误入的渔人。

为:(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把······当作。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读wèi,介词,对、向。

遂:(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爱莲说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爱莲说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爱莲说》一、通假字:无二、一词多义:陶后鲜.有闻(形容词,读xiǎn,少)香远.益清(动词,远播)1.鲜2.远芳草鲜.美(形容词,读xiān,鲜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3.之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舒缓语气,不译)三、词义活用:1.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出枝蔓)2.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长出枝节)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四、古今异义:1.亭亭净植.(古:立;今义:种植)五、重点解词:详见书本笔记六、重点句子及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翻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翻译: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都)非常喜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它在(池塘的)清水里洗过,而不显得妖媚。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它的茎)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飘得越远(就)越觉得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从远处观赏但是不能够贴近去玩弄(它)啊。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七、内容理解: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描写莲的形象和品格,说明爱莲的缘由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总提,为下文说到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张本,接下来用“予独爱莲”引入正题,连用七个句子,势如泼墨,一气贯下,着力描写莲的种种可贵品质,突出莲的可爱。

这种描写,将莲人格化了,是将它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作者写莲花,也是写自己,拿他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抒写作者自己人生抱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它在(池塘的)清水里洗过,而不显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它的茎)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飘得越远(就)越觉得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可以从远处观赏但是不能够贴近去玩弄(它)啊。
第二部分(2):点明莲的比喻意义,慨叹有德行的人极少,讥讽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
这个部分紧紧承接上文,正面点明题旨,肯定莲花的的高尚品格。行文上仍然以菊花和牡丹作为陪衬,从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说到“莲,花之君子者也”,点明莲花的比喻意义。文章最后以深沉的慨叹作结。这个结尾,与开篇的文字互相照应,依旧以“菊之爱”和“牡丹之爱”来陪衬“莲之爱”,慨叹真正的隐逸之士极少,品德高尚的君子罕见,而贪慕富贵的俗人却特别多。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暗含嘲讽,表现了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内容理解: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描写莲的形象和品格,说明爱莲的缘由
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总提,为下文说到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张本,接下来用“予独爱莲”引入正题,连用七个句子,势如泼墨,一气贯下,着力描写莲的种种可贵品质,突出莲的可爱。这种描写,将莲人格化了,是将它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写莲花,也是写自己,拿他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抒写作者自己人生抱负。这一段文字,极力刻画莲花的形象,也正是着意刻画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在这个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古今:详见书本笔记
重点句子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翻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翻译: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都)非常喜爱牡丹。
《爱莲说》
通假字:无
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形容词,读xiǎn,少)香远益清(动词,远播)
1.鲜2.远
芳草鲜美(形容词,读xiān,鲜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3.之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舒缓语气,不译)
词义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出枝蔓)
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长出枝节)
写法分析:
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本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手法多样。
作者娴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花儿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
对比的手法,此文也运用得很好。作者在文中要赞颂的是莲,但他不是作孤立静止的描写,而是在对比描写中显示它的高超不凡。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一花之君子者也。”把莲花的高洁从牡丹的反衬中突现了出来。而对壮丹的追慕者甚多,爱莲者甚少,则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良风尚之盛。菊花和莲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就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