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日起取消药品政府定价

合集下载

我国药品定价分析

我国药品定价分析
• 二次议价为何反而造成价格混乱 在顺价加价15%的政策下药厂高价竞标政府 又禁止医疗机构二次议价双方乐见其成药 价虚高不下
采购禁止二次议价
最高零售限价
含义: • 指的是相同成分相同规格相同剂型相同含
量相同包装标准相同厂家类型的药品最高 可以在药房或医院可以出售的价格
缺陷: • 一是药价只降不升多数廉价药短缺 • 二是最高零售价处理不好药品价格与质
一类是药品价格虚低型 在很多地方唯低价是取的招标政策下中标价
虚低其他药企无法与之进行价格竞争其产品主要 销售在基层市场消费对象为处于弱势群体的社会 底层百姓即使产品有质量隐患对患者造成伤害这 类消费者大多也基本无力无法申诉
相反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质量标准等相
关政策的规范企业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发展越发 艰难
批发价是指最后一级商业公司给医院的价格;实际零售价是指药品销售终 端销售给患者的最终零售价格对于医院而言发改委规定批发价和实际零售 价之间的加价率不能超过15%
按照定价权不同药品的定价可分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定价和市场调节定价其 中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定价时政府会给企业一个最高零售限价企业在此价格 基础上报出一个价格并通过投标竞标最终取得在某地区医院销售的资格而企 业报出的这个价格得到认可后即为中标价
迅速向基层蔓延造成对患者的过度用药、滥用 药导致看病费用难以有效降低过度浪费有限的 医保费用
企业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给医生、医疗机构、 招标采购部门等相关环节高额回扣
在医院销售的药品主要是这种价格虚高药
品根据调研在二三级医院销售额最大的前三十 种药品基本全部是这种药品而且前三十种药品 的销售额能够占到三甲医院总药品销售额的一 半以上县级医院这个比重甚至超过60%;
一、药品定价

江苏省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简析(淮安药联盟20170619) (1)

江苏省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简析(淮安药联盟20170619) (1)

(三)是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的需要
2010年7月,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委联合印发两个文件: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的通
知》(卫规财发〔 2010〕64号)
要求实行以政府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医疗机构 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
《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国纠办发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不在保护期内的专利药品,首次仿制专利的药品,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 药品注册分类第二类新药(监测期内)。
《2014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中《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序》排名在前100位企 业生产的药品及2014年度在江苏省医疗机构网上集中采购金额排名前100位生产企业的 药品。 其他通过GMP认证企业生产的药品。
• 国家定点生产药品按照国家规定方式采购。
谈判采购
• 纳入国家谈判采购的药品,执行国家谈判价格。
二、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主要政策 2 采取省市联动形式
省级负责通过分类采购方式确定省级入围产品和价格,市级负责组织本辖 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与入围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确定成交产品及其价格,省市共同 完成集中采购全过程。
议价采购
限价挂网采购
直接挂网采购
二、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主要政策 实行分类采购(3种补充方式)
备选采购 询价采购 备案采购
• 对未入围的特殊药品,根据临床需要,由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 后确定备先入围产品,供医疗卫生机构价格谈判。
• 根据以上方式均未采购到的药品,由省药采中心寻找替代产品重新
采购,或列入短缺药品目录进行定点储备供应。
省级负责前半段
• 通过分类采购,确定
入围产品及其价格
市级负责后半段

药品自主定价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药品自主定价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药品自主定价对药品价格的影响作者:张珉颜静禛王傲青熊峰李光磊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2015年5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决定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直接干预。

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我国将在未来通过衔接招标采购和医保控费等政策,并开始尝试通过建立医保支付标准来深入推进药品价格改革。

本文主要从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的药品价格制度体系研究及我国药品自主定价的展望等多方面展开。

关键词:药品价格参考价格体系定价改革取消政府定价一、我国药品定价改革的背景药品价格政府定价的模式弊端显现越来越明显。

由于政府的定价往往是根据前段时间的市场反应,其中包括药企的生产,零售商对销售状况的分析及消费者对药品价格的接受程度来开展定价,由于这种反馈的信息滞后性,往往会带来市场的不协调,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低价药品成为企业的发展的压制点,销售过程中药品价格的虚高等等现象。

对于医药生产企业来说,利润无疑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但是却出现很多企业为了中标,而出现于中标价格低于实际本身的生产成本,这样的生产销售无疑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又导致企业对利润高的药品投入加大,导致了生产与销售的不平衡,不能自然的调控供给需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主要是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面对居高不下的药价,很多的病患消费者们苦不堪言,使得有医不敢医的现象,对老百姓带来了一种不安全甚至是失落感。

生老病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有病就医,有病敢医,我们也要从药价来帮助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对于医院和零售药店来说,没有价格的差异,就缺少了竞争精神,这对企业是一种很不健康的表现。

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医院和零售药店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应有的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当由市场竞争形成,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自我协调市场的关系,从而达到生产、销售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平衡。

浙江医改最新消息:浙江医改5年政策回顾

浙江医改最新消息:浙江医改5年政策回顾

浙江医改5年政策回顾浙江医改5年,哪些政策在医改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前,浙江省卫⽣计⽣委副主任马伟杭总结道,公⽴医院药品零差率、分级诊疗、社区全科医师签约服务等⼗⼤举措在浙江医改⽣涯中扮演着重要⾓⾊。

⼀是以实⾏药品零差率为切⼊点的公⽴医院综合改⾰系列政策作为全国县级公⽴医院改⾰的领头⽺,2011年12⽉,浙江省启动以实⾏药品零差率为切⼊点的县级公⽴医院综合改⾰。

2012年9⽉,浙江省在绍兴市开启城市公⽴医院改⾰,仍旧以推⾏药品零差率为切⼊点。

2014年4⽉1⽇,浙江省城市公⽴医院改⾰实现全覆盖,开始推⾏省级公⽴医院改⾰。

全⾯实⾏药品零差率后,浙江公⽴医院受到哪些影响呢?⽇前,在健康界的调查中发现,实⾏药品零差率后,浙江综合性医院压⼒更加沉重,相对⽽⾔,专科医院显得较为从容。

部分综合医院在运营中尝试摆脱对药品的过度依赖,借助精益管理控制成本,提⾼效率。

实⾏药品零差率后,浙江省公⽴医院院长普遍认为⽬前的医疗服务价格仍然严重背离医务⼯作者的实际价值,集体呼吁医疗服务价格再调整。

⼆是"双下沉、两提升"系列政策为有效破解城乡医疗卫⽣资源分布不均顽疾,2013年1⽉,浙江省决定实施"双下沉、两提升"⼯程。

所谓双下沉,即引导医学院校毕业⽣到基层⼯作的"⼈才下沉"和推动省级医院与市县级医院合作的"资源下沉"。

两提升则指通过⼈才、资源双下沉实现浙江省基层医疗卫⽣机构服务能⼒得以提升,服务效率得以提升。

据浙江省2014年卫⽣计⽣委总结,2014年浙江省47家县级医院与省、市级三甲公⽴医院建⽴紧密型合作关系。

800余名年轻医⽣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驻到县、乡级医疗机构。

三是分级诊疗试点系列政策浙江省实⾏分级诊疗思路独树⼀帜,该省认为只有基层医疗卫⽣机构医疗资源优势得以提升,实⾏分级诊疗的步伐才能得以迈进。

2014年9⽉,相关媒体报道浙江省将试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图实现基层⾸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的。

高考时事政治:2015年5月5日(国内)

高考时事政治:2015年5月5日(国内)

高考时事政治:2015年5月5日(国内)高考时事政治:2015年5月5日(国内)一、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正确把握改革大局,从改革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二、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5月5日在京开幕。

习近平会见全体代表,并发表讲话。

他强调,我国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支力量。

希望中国红十字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增强责任意识,推进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开展人道救助,真心关爱群众,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四、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6日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欧盟建交40周年。

五、从6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同时,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将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六、“五一”小长假前,由中国银监会获准筹建的全国首批五家民营银行试点之一,同时也是天津首家民营银行——金城银行,正式在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开业运营。

今年前4个月天津自贸区三个片区新增市场主体超过2000户,由此能看出企业对自贸区的信心。

七、连续数日高位震荡的A股市场5月5日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当天上证综指以4479.85点小幅低开,略作整理后即开始单边下行格局,午后下跌幅度进一步扩大。

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9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卫生计生委(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局)、财政厅(局)、商务厅(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

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

二、此前有关药品价格管理政策规定,凡与本通知规定不符的一律废止,以本通知规定为准。

三、各地价格、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照《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附件: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5年5月4日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推进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减轻患者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直接干预。

坚持放管结合,强化价格、医保、招标采购等政策的衔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步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有效规范药品市场价格行为,促进药品市场价格保持合理水平。

药品价格改革政策出台的利弊

药品价格改革政策出台的利弊

药品价格改革政策出台的利弊导读:本次药品价格改革的重点在于杜绝政府的完全控制,发挥市场的作用,完善药物市场,将医保的作用最大化发挥,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将大量出现。

2015年5月5日,我国的药价改革政策正式出台。

经……本次药品价格改革的重点在于杜绝政府的完全控制,发挥市场的作用,完善药物市场,将医保的作用最大化发挥,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将大量出现。

2015年5月5日,我国的药价改革政策正式出台。

经上级同意,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取消政府定价,一些血制品药品企业将从中受益。

这次药品价格改革的主要对象有以下五类:一是医保内的药品,二是专利药品,三是血制品,四是精神类药物,五是本来就由市场调节价格的其他药品。

政府相关人士表明,我国今后将杜绝大部分药瓶的政府定价,并不是完全放手药品市场,其中监管部门依旧会发挥作用。

相关部门将采取监管部门相关措施,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并且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保证药品价格的相对稳定,杜绝过高过低的不合理价格。

在这项政策出台之前,我国的药品定价有很多问题,据了解,近年来,我国药价只降不升,低价药品大量短缺,二是价格与质量严重不符。

随着药品价格改革政策的出台,我国的药品价格将会更加合理,药品市场会更加有序。

但本次改革也存在争议,今年药品价格改革政策中有一项“建立节约采购成本收益归医院的机制”将删除。

专家对此感到惋惜,他们认为,这一机制是对药价改革是有利的,在这项机制下,有利于医院提高药品采购价的积极性。

但删除这项机制后,虽然药品价格将由市场决定,但不利于医院药物的采购。

在药品价格改革政策下,血制品将不用经过招标就可以直接进入医院销售,这有利于血制品市场的扩大,也有利于血制品价格的提高,为相关行业带来盈利。

此次药价改革关系到医院及相关医药行业的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药价改革的相关政策。

政府为何要取消药品价格管制

政府为何要取消药品价格管制

进, 除极少数 大宗 药物继续 执行三级价 段。2 0 1 5年 5月 , 国家发改委发 布《 关 等问题并无决定权 。 格管理外 , 绝大部分药品价格完全放开。 于 印 发 推进 药 品价 格 改 革 意见 的通 2 0世纪 9 0年 代后 期进 入 药价 管 知》 , 要求 自 2 0 1 5年 6月 1日起 , 取 消
药品成本应 以社会平均成本为依据 , 但 是 关 键 。 社会平均成本极难确认 , 政府 只是依靠 部分价格 倒挂 、 供需失衡 以及 被人
在发达 国家 的药品定价体系 中 , 药 为严 重压 低价格 的药品 , 在市场机制 下
企业 自行 申报 ,企业 为了获得 较高定 品价格管理 的范 围、 形式都 与医保 体制 将 出现价格 的 回归 , 也 就是所 谓 的“ 涨 价, 往往虚报成本 ; 三是药品的“ 优 质优 密切相关 。 虽然 国际上大多数 国家药品 价” 。绝大部分药品 由于 同质化现象严 价” 原则难 以体 现 , 此 前政府 指导零售 价格都 由政府进行定价 , 但 发达国家纷 重 , 且 存在 多家企业共 同生产 , 在价格 价是按照药品的名称 、 类别进行统一定 纷采用 的是药 品的价值定价法 , 价格制 放开以后 , 并不会出现价格 的上涨 。对 价 ,但 由于生产 企业原 材料采 购 的质 定 的依据来源于药物经济学报告 , 而非 于一些独 家药 品 , 尤其是具有较强市场 量、 生产技术 、 工艺和过 程控 制不同 , 导 传统 的成本加成法 。 致产 品的质量 、 疗效和副作用存在一定 议价 能力 的药 品 , 如果招标机构不能够 我 国尚未制定药物经济学指南 , 发 对此进行严格 控制 的话 , 将有可能 出现
E A z H A N ・ S H I D l A N

药品定价

药品定价

而招标价是否越低越好?
最低价中标规则以及一些地方的“二次议价”政策,使部分药企面临巨大 压力。一些企业为了打压竞争对手,盲目压低价格,有的报价竟然低于成 本价。 各地还普遍存在“二次议价”的情况,药品价格在中标价的基础上一降再 降,导致药企没有合理利润空间。有些药企中标后,要么亏本生产,要么
无货可供,还有的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降低成本,严重扰乱市场秩
政府定价:政府定价是指依照《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政府定价的主体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
部门。政府定价具有强制性。调整政府定价的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必须严格按定价权限
和定价程序,由价格主管部门或有定价权的业务部门依据《价格法》制定。凡实行政府定 价的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不经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 人都无权变动。否则,属于价格违法行为。 最高零售价:近年来,国家为了平稳药品价格,设立了药品最高零售价,指的是相同成分 ,相同规格,相同剂型,相同含量,相同包装标准,相同厂家类型的药品最高可以在药房 或医院可以出售的价格。任何零售商不得超过此价格出售,并在药品标签上注明该价格。 违反该规定会处以相应的处罚。
量更具保障性
节约采购成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后,不得不提及,当行业走近(走进)新格局后,所引发的必然是生态 链条上的连锁反应——假设“招标”采购方式成为行业共同选择,那么, 处于供应链条上游的企业将被倒逼改变终端策略,也许,“把鸡蛋放在一 个篮子里”会是明智的选择。对上游企业来讲,面对呼应趋势的行业变化 ,莫要进行无谓的阻止,相反要主动拥抱,提前因应变化设定全新的工商 合作模型,远比杞人忧天或是怨天尤人更有意义。
如何管理?

2022年职业考证-药师-执业西药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46期

2022年职业考证-药师-执业西药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46期

2022年职业考证-药师-执业西药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患者,男,43岁,诊断为骨性关节炎,给予塞来昔布胶囊200 mg bid。

关于塞来昔布的说法,错误的是()问题1选项A.塞来昔布可抑制血小板活性B.长期使用塞来昔布可增加心肌梗死风险C.塞来昔布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风险D.塞来昔布引起消化道溃疡的风险低E.重度肝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塞来昔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塞来昔布的用药注意事项。

塞来昔布增加心肌梗死风险;消化道溃疡风险较低;不抑制血小板活性;如联合服用华法林会增加INR(出血风险);中至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避免使用;可引起肾损害;磺胺类过敏者禁用。

故本题选A。

2.单选题下列符合化妆品管理要求的是()问题1选项A.特殊化妆品需经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后方可生产、进口和经营B.国产普通化妆品在上市销售后,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C.国家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化妆品原料实行分类管理D.已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在生产工艺、功效宣称等方面发生任何变化,注册人均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变更注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妆品管理。

特殊化妆品需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后方可生产、进口和经营,A选项说法错误。

国产普通化妆品在上市前,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不是上市销售后,B选项说法错误。

已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在生产工艺、功效宣称等方面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注册人均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变更注册,并不是任何变化均药变更注册,D选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单选题患儿,女,14岁。

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2天就诊,诊断为急性膀胱炎,患儿既往有癫痫病史,宜选用的治疗药物是()问题1选项A.呋喃妥因B.青霉素GC.阿奇霉素D.环丙沙星E.克林霉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可用于泌尿系统的抗菌药物有呋喃妥因和喹诺酮类(XX沙星)抗菌药物,而题目显示该患者才14岁,故禁止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我国药品定价分析

我国药品定价分析

揭秘药价虚高背后的利益链 20130329 现场快报_高清.mp4
三、药价改革
政策一览: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实行最高出厂价和最高零售价管理外,其他药品政府 定价均予以取消,这部分药品约为2700余种。同时,自199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出台的166个药品定调价文件被一举废止。
药价为何如此混乱?
1、药品加价率管制政策: 顺价加价15%政策 零差率政策
3、最高零售限价
2、禁止二次议价
药品加价率管制政策
顺价加价15%
是指医院的药品销售只能在购进价的基 础上加价15%
供货价 甲 乙 丙 10 20 30
15%加价收益 1.5 3 4.5
毛利空间 1 11 21
甲乙丙的生产成本都为9元
最高零售限价
含义: • 指的是相同成分,相同规格,相同剂型, 相同含量,相同包装标准,相同厂家类型 的药品最高可以在药房或医院可以出售的 价格 缺陷: • 一是药价只降不升,多数廉价药短缺 • 二是最高零售价处理不好药品价格与质 量的问题 • 三是定价政策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状 态,与药品集中招标价格重叠,定价方 法不够科学合理 • 四是单靠发改委有限的人力资源,很难 获悉药品的真正成本 • 五是政府定价容易导致寻租空间
•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的批 发价格、零售价格
• 医院制剂、《医保目录》所列 民族药和中药饮片
二、药价虚高虚低
一类是药品价格虚高型 主要销售在县级及县级以上的 公立医院 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制度后开始 迅速向基层蔓延,造成对患者的过度用药、滥 用药,导致看病费用难以有效降低,过度浪费 有限的医保费用。 企业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给医生、医疗机构、 招标采购部门等相关环节高额回扣。 在医院销售的药品主要是这种价格虚高药 品,根据调研,在二三级医院,销售额最大的 前三十种药品基本全部是这种药品,而且前三 十种药品的销售额能够占到三甲医院总药品销 售额的一半以上,县级医院这个比重甚至超过 60%; 一类是药品价格虚低型 在很多地方“唯低价是取”的招标政策下中 标价虚低,其他药企无法与之进行价格竞争,其 产品主要销售在基层市场,消费对象为处于弱势 群体的社会底层百姓,即使产品有质量隐患对患 者造成伤害,这类消费者大多也基本无力无法申 诉。 相反,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质量标准等 相关政策的规范企业,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发 展越发艰难。 政府的药价管制已经使得价格竞争机制完全 失灵,导致中国的医药工商行业无法实现优胜劣 汰,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的企业无法通过公 平竞争做大做强,而正如上述的两类企业却能够 依存于现行扭曲的市场环境生存下来。

军队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军队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军队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叶英姿; 张瑢; 张艳林【期刊名称】《《医院管理论坛》》【年(卷),期】2019(036)010【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药品; 零差价; 军队医院; 医疗制度【作者】叶英姿; 张瑢; 张艳林【作者单位】武警特勤疗养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7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亮点,其目的是使医院彻底摆脱“以药养医”的局面,从而缓解民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取消药品加成,实现药品零利润,改变了医院原有的收入结构和发展模式。

面对新医改政策的挑战和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军队医院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其中,拿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掌握医疗市场主动权,占据有利地位,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后面临的问题及影响1.实施药品零差价对医疗费用的控制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此次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大医改的力度,取消药品加成,实现药品零利润,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民众“看病贵”问题。

但实施初期,受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对医药费用的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药品费用虚高问题短时间内仍将存在。

药品费用降低能否真正惠及于民,还需要从理顺“厂家-供应商-医院”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消除医院与药商、医师与采购商之间的利益链,切断医院和药品供应商之间的直接利益交换,从源头上挤掉药品虚高“水分”。

因此,军队医院应尽快建立相应配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在遏制虚高药价上及时提出应对策略。

二是实施药品零差价后,医院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为了增加收入,就会把创收压力转移到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等项目上,易造成医疗费用特别是耗材费用的大幅提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作为军队医院一直以服务广大官兵及民众为宗旨,要在合理合规的情况下,探索拉动医疗收入增长的有效途径,反之易导致过度医疗行为出现,加重患者负担,损害军队医院的声誉。

2.实施药品零差价对医务人员的利益存在一定程度影响。

2015年5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5年5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5年5月1日时政国内部分1、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下午就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

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2、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

《意见》指出,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

3、5月1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正式启动。

当天,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扩大至泛珠区域。

标志着企业可自主选择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地点的便捷通关模式覆盖全国,实现“多关如一关”,惠及所有进出口企业。

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同上月持平。

5、4月30日,秦兵马俑二号坑第二次发掘正式启动。

根据秦始皇陵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与进展,为了进一步了解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埋藏内涵,在1994年开始的秦兵马俑二号坑第一阶段考古发掘的基础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启动了兵马俑二号坑第二次发掘,计划发掘面积200平方米。

6、4月30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推进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会上透露,今年抗战文物有关项目的资金安排预计达到3.9亿元。

截至目前,新增开放国保单位抗战文物点达到40余处。

国际部分1、日本央行4月30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现行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

个药涨价10倍的隐忧

个药涨价10倍的隐忧

个药涨价10倍的隐忧
木须虫
【期刊名称】《江淮法治》
【年(卷),期】2015(0)12
【摘要】近日有媒体报道称,6月1日国家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后,心脏病常见药品地高辛片价格上涨了10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地高辛片价格暴涨的原因是什么?与6月1日开始实施的药品价格改革有直接关联吗?其价格暴涨背后是否存在市场操纵价格的违法行为?(6月6日《北京晨报》)
【总页数】1页(P23)
【作者】木须虫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绿豆大蒜双双复涨价格大幅波动存隐忧
2.食用油涨价的深层隐忧
3.常见药涨价、抗癌药降价药品市场冰火两重天
4.药机市场繁荣背后的隐忧——对宁波药机博览会的冷思考
5.福建荔枝涨价背后存在隐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70万元一针的罕见病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谈起

从70万元一针的罕见病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谈起

从70万元一针的罕见病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谈起近日,受到关注的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我国于2019年4月28日通过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审批程序上市后一针的价格为70万元人民币,远高于此药在澳洲的41美元和日本的近乎免费。

对此,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回应却是本机构无定价权。

[1]经查询,该药的出口企业是Biogen公司。

虽目前该药的定价信息有待申请公开,不妨先就此探讨一下药品价格问题。

药品价格,包括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

早在2015年5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布废止药品价格文件的通知》中规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废止共计166个关于药品价格的文件,并于同日发布了另两个关于药品价格的通知:其一是《关于加强药品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通知》,强调在上述药品价格改革之下加强药品价格行为监管,并通知要组织开展专项检查、集中整治药品市场价格秩序,加大处罚力度等。

其中提到专项检查的中药品价格违法行为包括:(一)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二)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药品的行为;(四) 虚构原价、虚假标价、先提价再打折、误导性价格标示、隐瞒价格附加条件等价格欺诈行为;(五)集中采购入围药品擅自涨价或者变相涨价的行为;(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和改革试点公立医院不按规定执行药品零差率政策的行为;(七)公立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不按照规定执行药品加价率政策的行为;(八)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不按规定执行低价药价格管理政策,突破低价药日均费用标准的行为;(九)政府定价药品突破最高零售价格销售的行为;(十)不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与收费公示制度的行为。

[2]可以看出发改委对药品价格问题尤为重视,对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药品的行为”也列为加大执法力度、严肃处理的范畴。

并且在处罚上该通知提到:“对于哄抬特殊患者的特殊用药价格等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要依法从严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有效震慑违法经营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6月1日起取消药品政府定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日发布公告称,发改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担心:机制不健全导致药价上涨
药价究竟该由谁来决定?有人说计划好,有人说市场好,但无论计划还是市场,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网友“髦吉吉”认为,取消政府定价,很有可能出现漫天要价的现象。

而网友“风轻云淡湘满楼”担心,放手让市场去竞争会导致恶性竞争,到头来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网友“江干区摄影师”则是担心一些百姓常用的便宜药,会不会随着市场竞争逐渐消失。

“中国的市场从来都不是真正的买卖双方的市场,公权力不干预医药市场,必将使得私权力更加疯狂地干预医药市场。

”网友“非典型elite”似乎一下就点明了以上这些担忧的症结所在。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药品行业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网友们所担心的问题确实有可能出现。

“药品价格的根本问题是中间环节加价太多、回扣太多。

取消政府定价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如何把关中间环节,做好市场监管。

”网友“理想的味道”表示。

中经网友“和路雪”也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定价方式,监管体系一定不能少。

当初制定政府指导价格的出发点是在保障普通百姓看得起病和医药医疗体系取得合理利润之间取得平衡,现在要取消政府定价,如果监管体系随之崩溃,那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千奇不怪”则建议,“政府应严格控制和规范药品流通环节和从严药品经营资质,规范流通领域”。

发改委回应:绝大部分药价不会上涨
对于网友们的种种担心,国家发改委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绝大部分药价不会上涨。

这无疑是给存在种种担忧的网友吃了一颗定心丸。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进行药品价格改革的时机已成熟。

我国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并不是放弃政府对药价的监管。

有关部门将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综合监管措施,保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由于有招标采购机制的约束,医院销售的药品价格会保持基本稳定。

但不排除部分药品价格因成本、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会有所变动。

总体上看,由于有招标采购和医保控费机制的综合制约,加之对市场交易价格监测监管工作的强化,将正面引导市场价格秩序,因此绝大部分药品市场交易价格不会上涨。

业内:不会引发涨价大潮利好药企医院患者
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所长杨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对药企、
医院、患者应该都是好事,非但不太可能引发涨价大潮,还可能导致部分高价药让利,博市场青睐。

他以乙肝抗病毒药物为例,其中某一类别药,全国就有二十多家企业生产,成分几乎一模一样,价格却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一旦药价彻底放开,不少高价药反而失去了保护,很可能放低身段抢市场。

而医院采购、医生开药有了更大范围自主权,患者则可能花更低的价钱买到相似或同样的药物。

从药企来说,华润医药商业集团董事长陈济生表示,在取消政府定价之后,将会更加关注各项成本的控制,自我约束会加强。

市场化竞争形成实际交易价格,进而实现对药品的优胜劣汰,最终也会对百姓的用药安全产生积极的作用。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并不是放弃政府对药价的监管。

有关部门将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综合监管措施,保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将会健全药品价格监测体系,重点监测竞争不充分药品的价格行为,对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和垄断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文也认为,放开政府定价后,由于仍有招标采购机制的约束,药价不会发生大范围上涨的情况。

药品政府定价已运行20年改革时机已成熟
据了解,药品政府定价始于 1996年施行的《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此次通知,这意味着已运行20年之久的药品政府定价体制将终结。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药价改革不会引起药价大涨,并且利好药企、医院和患者。

1996年下半年,针对药物价格上涨过快、过猛,流通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国家计委颁布了《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2000年,价格主管部门对医保目录内药品和目录外特殊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最高零售限价)管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无疑,药品仍由政府定价体制已不太适合医药市场发展需要。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初始阶段,采取略低于市场价格制定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并逐步降低的办法,这对遏制药价不合理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方式也已经不适应形势变化:其一是不能及时反映和引导市场供求;其二是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功能重叠;其三是对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的拉低作用越来越弱。

取消最高零售限价管理,建立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势在必行,时机也已经成熟。

取消药品的政府定价还需配套措施推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加大药品和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改革:“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


其实,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酝酿已久,历经数论争论之后,直到去年8月,发改委才拿出了药品价格管理改革方案。

如今,根据《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要求,意味着从6月1日起,占据中国庞大药品市场23%份额的政府定价产品,将由市场决定。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消费者关注的是药品会不会因此涨价,医药业关注的是市场化药品定价方式到底会不会增进自身利益。

其实,以明眼人看来,这两个问题正是药品价格未市场化时,发改委所不得不兼顾的。

站在天平的两端,一样的为难。

如果不市场化,中国医药仍将始终处于平衡医药产业和患者利益的两难之中。

以笔者看来,以前政府在制定药品价格过程中既不是“买方”也不是“卖方”,定出来的价格自然也无法符合市场规律。

而放开药品定价,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可以改变原来政府在制定药品、医疗服务价格方面“永远定不准”的尴尬,促进药品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为一个消费者,关心的是药品价格放开后,药价是涨还是跌?消费者是否需要多为自己的健康埋单。

据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分析,把药价放开,改革的路只“走了一半”。

一方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制度不改变,地方政府、医院二次议价的本质仍然是行政定价,“药价虚高”、腐败等无法避免。

另一方面,药价放开了,医疗服务还是政府定价,多年不变的低廉挂号费,依然迫使医院不得不从药品上想办法增加收益,如此患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如此来看,药品价格放开,到底运行的如何,还真有待于时间去检验。

当然,任何改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政策从出台到成熟总会有一个日益完善的过程。

药品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生活类商品,取消政府定价,必须同时从根本上清除利益寻租的根源。

否则即使实行市场定价,也难以使药价真正回归正常。

希望政府在下一步改革中应当瞄准靶心,找准焦点,一个个破解难题,真正让百姓在改革中受益,这才是医药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