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淵明研究

1、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死諡靖節,與劉遺民、周續之合稱潯陽三隱,最早的作品集子是梁蕭統所編《陶淵明集》;最早的刊本是北宋時期宋庠生的十卷本,現存皆南宋以後的刊本;元初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十卷本,此本為陶集首部集注本,收入四部叢刊;清陶樹《靖節先生集》十卷本,資料最為詳盡,收入四部備要。

2、田園詩:陶詩130首,最令人稱道的是他對田園生活的描寫,用優美的詩歌描繪了與歸田生活相關的各個方面;描寫田園自然的優美風光和閒適自得的愉悅心情,是陶淵明田園詩的一個主要內容,如《歸園田居》;歌詠農業勞動和農村淳樸的人際關係,如《勸農》五首表達對耕種勞作的重視態度,陶淵明從田園耕鑿的憂勤中討出田園生活之樂趣,在躬耕自資的生活中,人際交往是淳樸的;反映生活日益貧困;詩中也有嗟老歎乏、感慨志向無成的內容;反映心中憂慮得到自我排遣得到內心的平衡,《形影神》三章最能夠反映他由矛盾到醒悟、解脫的心路歷程。

3、詠史詩:陶淵明還有一些屬於詠史類的詩歌,表達對社會人生的認識寄託懷抱,如《詠三良、詠荊軻、詠二疏》以及《詠貧士七首、讀山海經十三首》中的一部分;所詠的對象,有俠義的刺客(荊軻)、有戰天鬥地的神話英雄(誇父、精衛),有出仕登朝卻被殉葬的良人(子車氏三良)等等,人物類型既多,情調也不盡相同,有的疏淡,有的悲惋,有的豪放,有的高曠;最引人注目的是有豪放風格的《詠荊軻》(朱熹說其詩露出本相)。

4、辭賦:陶淵明辭賦作品共有三篇:《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閑情賦》,皆為抒情之作,內容各有側重,寫作上也呈現出不同的格調。

《歸去來兮辭》細緻地描述了他對人生認識轉變過程以及回歸田園的喜悅之情,首段寫悟而歸田,抒情與議論結合,寫出他對自己前半生人生反思與覺醒;中段寫回歸田園的喜悅之情,夙願得償回到久違的田園,充滿著閒適安逸的生活情趣,寫景與抒情融為一體,以閒適自得的美好生活來表達對世俗社會的反感;末段寫他對人生的感悟,投身於自然的懷抱,在天地萬物自然而然的運化中真正領悟人生的真諦(辭別官場宣言書,表達他對世俗社會的鄙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真諦的探索,寫法上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自然優美,情韻悠長)。(歐陽修評說:晉無文章,唯《歸去來》一篇而已)《感士不遇賦》抒發對正直之士遭遇不幸的悲哀和感慨,藉以表達他對仕途功名的認識和隱居避世的志願,此賦是有感於董仲舒和司馬遷以士不遇為題的賦篇而作,整篇作品感慨深沉,表達了強烈的憤世嫉俗之情。

《閑情賦》抒寫對美人的相思愛慕之情,此賦是陶淵明作品中引起爭議最大的一篇,不同平實淳樸的一般風貌,它感情熱烈,描寫細膩,辭采農麗,筆墨酣暢,表達出豐富的想像力和精巧的藝術構思。

5、散文:陶淵明散文有9篇,《五柳先生傳》是一篇自傳性質的作

品,其人姓名裏居不詳,因宅邊有五柳樹便自以為號,分寫諸事以展現其個性風貌:一寫性情(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二寫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三寫飲酒(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四寫生活(安貧樂道)、五寫著文自娛(常著文章自娛頗示自志),全文以平實、簡潔的語言,生動、詼諧的筆調勾勒出一個忘懷名利、淡泊自持的人物形象。(蕭統《陶淵明傳》所言: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桃花源記》集中表現了陶淵明的社會理想,用傳奇筆法,以優美、乾淨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用理想中的美好社會來表達對黑暗、污濁的現實社會的否定和批判。以形象化的手法勾勒了一幅理想社會的藍圖,真實與虛幻相結合,平淡與深遠相統一,樸實中顯深意,自然中有奇趣,形成了強大的藝術魅力,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

6、陶淵明詩歌的藝術貢獻:陶淵明的詩歌尤其是田園詩,從深度和廣度上反映出豐富真實而意趣高遠的田園隱居生活,既描繪出優美靜穆的景,又敘述辛勤勞苦的事,既流露出閒適自得之情,又蘊含著對社會、人生的理性思考。陶詩就是以這種形象優美、內容充實、情韻深厚、意趣高遠的藝術風格為我國古典詩歌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1)在詩歌題材上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陶淵明最先把田園風光和農村生活引入詩歌創作,在他的筆下田園既是重要的審美對象,也是人生理想的寄託,他用熱情讚美的態度來描繪田園風光,他把農事勞動及其切身感受真實地表現在詩歌中,在切切實實的勞動生活中獲得真切充實的人生。他以審美的眼光來看待田園生活的種種樂趣,以滿

懷哲意的心靈來體驗田園生活的自然境界,在平凡充實的農村生活中體悟引導寧靜安樂、閒適自得的放曠人生,從而忘懷得失、淡泊自持,獲得了精神上的超脫自由。陶淵明以這種優美動人的詩歌創作深深影響著後世文人,使歌詠田園生活成為我國古典詩歌中一個引人注目的題材類別。

(2)平淡自然的詩風,在詩歌領域創立了新的美學風格:從總體上說陶淵明的詩一般不寫驚心動魄的重大事件,少有跌宕起伏的感情波動,沒有華麗炫目的文采,沒有奇僻巧致的造語,而是寫得極為樸素本色,讀之使人心平累消。這種風格的形成,一方面在於其詩所描寫的對象,都是些農村常見不奇之景、田園的日常生活以及處在這種生活環境中的恬淡閒適心情;另一方面在運用的表現方式,沒有過多的誇飾渲染,不事雕琢,質樸自然。

陶詩的平淡自然並非枯槁乏味,而是具有真淳豐厚的意韻,因為他的詩是感情的真實抒寫,是他率真個性的自然流露,從他所描寫的平淡景象中透露出的是高尚的人格和曠遠的情韻。

7、陶學研究史:魏晉南北朝時,他的創作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梁蕭統是第一個發現陶淵明文學價值的人,他因愛嗜其文不能釋手而搜編《陶淵明集》;王績是唐代最早學習陶詩寫作田園詩的,被稱作是繼承了陶詩這一嫡系真傳的;宋代才對陶淵明及其創作展開全面的研究,出現了大量和陶擬陶的作品,從理論上揭示陶詩的藝術風格,為陶淵明編寫年譜,出現各種陶集版本(蘇軾自稱我即淵明、淵明即我

也;陶詩的最早注本如湯漢《陶靖節先生詩注》)。

王國維《人間詞話》以陶詩為例提出境界說,認為陶淵明的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屬於無我之境;運用近代觀念和方法第一個全面深刻論述陶淵明的是梁啟超(所著《陶淵明》包括三篇文章:陶淵明文藝及其品格、年譜、考證,既探討文藝品格又考證生平事蹟);朱光潛著文說陶淵明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魯迅《題未定草》提出相反觀點)。

(朱自清《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可定論者四:名字、裏居、作品入宋不書年號、生平仕曆,世系年歲存有疑問;龔斌《陶淵明集校箋》集注本資料最為豐富;許逸民《陶淵明年譜》收有宋代以來9種年譜)8、陶學研究的焦點問題:(1)生平裏居:一名字、二故里(最早的蕭統《陶淵明傳》中言其為尋陽柴桑人)、三年齡;

(2)思想:朱自清《陶詩的深度》說陶詩裏主要思想實在還在道家,梁啟超《陶淵明》認為陶是儒家出身,丁永忠《陶詩佛音辨》為國內外研究陶詩與魏晉佛教關係的第一部學術專著;陶淵明的社會政治思想,主要圍繞忠晉與否以及桃花源理想社會兩方面展開;胡治洪《陶淵明美學思想的形態、成因及其地位》指出陶淵明美學觀有以下形態:清淡、真淳、曠放。

(3)創作風格:朱光潛的論述最具權威性,說陶淵明是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養成一首完美的詩,寫下來的是人格的煥發,認為陶詩的特點在平淡枯質,又在奇美腴綺;孫靜將陶詩風格概括為真、淳、樸;李華認為陶詩的特色有真、大、遠、深四方面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