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部位正常菌群分布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生物拮抗作用
将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喂给小鼠,如果要使小鼠 发病死亡,需要10万个细菌;如果先给小鼠口服链 霉素,把小鼠肠道中的正常菌群都杀死,则只要10 个活菌就可置试验鼠于死地.两者菌量竟相差1万 倍,表明正常菌群有拮抗病原菌作用.这种现象在人 类中也可以见到,例如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 肠球菌等正常菌,可以抵抗引起痢疾和伤寒的志贺 菌和伤寒沙门菌等病原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生 物拮抗.
1克干粪含菌总数在4千亿个左右,约占粪重 的40%,其中99%以上是厌氧菌.肠道菌群受饮 食、年龄等因素影响很大.多食蛋白质的人,大 肠埃希氏菌生长旺盛;以吃淀粉为主的人,乳 杆菌较多.哺乳期婴儿的肠道菌群主要是双歧 杆菌,占总菌数的90%左右;随着成长,双歧杆 菌下降,类杆菌、乳杆菌、梭菌等逐渐 口腔细 菌增多.
阴道内菌群随内分泌变化而波动.阴道分泌 物中常含有无害的微球菌.初生女婴阴道的酸 碱度在5左右,主要为乳杆菌;出生后1个月至 青春期,酸碱度升至7左右,主要菌群转为表皮 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青春期 后,阴道酸碱度又下降,乳杆菌等重占优势,直至 绝经期为止.
正常菌群对宿主的有益作用
当正常菌群与人体处于生态平衡时,菌群 在它们寄居的人体部位获取营养进行生长 繁殖,而宿主也能从这些寄生在他们身上的 细菌中得到多种好处.
抗衰老作用
现在一般认为,衰老是由于体内积累了过 多的有毒的化学物质——自由基.双歧杆菌、 乳杆菌、肠球菌等肠道正常菌群产生的超 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催化宿主体内自由 基的歧化反应,消除自由基毒性,保护细胞免 受活性氧的损伤,因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 用.
其它作用
肠道正常菌群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原 因是这些正常菌群能产生多种酶,降解肠道 内致癌物或可以转变成致癌物的物质成为 无害物质;它们还可以激发免疫功能,调动 处于待命状态的巨噬细胞等人体卫士围歼 病原菌.
人体正常菌群表 (1)

念珠菌属
鼻和鼻咽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链球菌属、莫拉菌属、奈瑟菌属、嗜血杆菌属
普雷沃菌属、厌氧球菌、梭菌属
结膜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少量)、奈瑟菌属(少量)、类白喉杆菌、嗜血杆菌属(少量)
念珠菌属(少量)
参考文献
1.Mathon CR,LehmanDC, Manuselis G .Textbook of Diagnostic Microbiology.5thed.2014.
2.Tille PM . Bailey&Scott’s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13thed .2013.
3.BrooksGF, Carroll KC, Butel JS,et al.Jawetz, Melnick, & Adelberg's Medical Microbiology. 26thed.2012.
4.Murray PR, Rosenthal KS, Pfaller MA.Medical microbiology. 7th ed .2012.
人体各部位常见正常菌群表
解剖部位
微生物需氧菌Biblioteka 厌氧菌真菌皮肤
微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量)、草绿色链球菌、气球菌属、类白喉杆菌、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莫拉菌属
梭菌属、丙酸杆菌属(痤疮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拟杆菌属
念珠菌属、马拉色霉菌属
口腔和口咽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口腔球菌、非致病性奈瑟菌、卡他莫拉菌、类白喉杆菌、艾肯菌属、嗜血杆菌属、肠杆菌科、假单菌属、不动杆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弯曲杆菌属、分枝杆菌属、支原体属、密螺旋体属、
名词解释正常菌群

名词解释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是指寄生于人体,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导致机体致病。
1.正常菌群是在人体皮肤、黏膜以及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寄居,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丛,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2.正常菌群与人的健康和疾病间有密切关系,它们发挥着重要功能,如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协助机体的消化、吸收等功能。
通常正常菌群对于人体无害,但在某些条件下如菌群失调、异位寄生等,正常菌群中的某些微生物是可以致病的。
人体的正常菌群

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
外耳道: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真菌,曲霉菌、青霉菌
中耳和鼻窦
通常无菌
外耳道
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真菌,曲霉菌、青霉菌
气管、支气管和肺
通常无菌
胃
各种厌氧菌;G+细菌,微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G-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弯曲菌、螺杆菌;真菌,念珠菌;寄生虫,人类酵母(原虫)
前列腺(老年人):各种厌氧菌、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肠球菌等
口腔与咽喉
G+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种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微球菌、各种棒状杆菌;G-细菌,各种嗜血杆菌、奈瑟菌、肠杆菌科细菌与各种非发酵菌(量少氏菌、螺旋体、支原体、非致病性阿米巴、脑膜炎奈瑟菌等
鼻腔
G+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种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微球菌、各种棒状杆菌;G-细菌,各种嗜血杆菌、奈瑟菌、肠杆菌科细菌与各种非发酵菌(量少)、卡他莫拉菌;各种厌氧菌;呼吸道病毒;真菌(念珠菌、青霉菌、曲霉菌)
小肠与大肠
各种厌氧菌;G-细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弯曲菌、嗜血杆菌;G+细菌,肠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真菌,念珠菌;寄生虫,人类酵母、各种阿米巴、鞭毛虫、滴虫
胆道
总胆管,各种厌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肠球菌
尿道前1/3
G+细菌,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微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加德纳尔菌;G-细菌,嗜血杆菌、非致病性奈瑟菌、支原体/脲原体、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各种厌氧菌;腺病毒;真菌:念珠菌
女性生殖道
外阴:以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肠杆菌、链球菌和肠球菌为主
阴道、宫颈:以乳杆菌为主的各种厌氧菌;G+细菌,肠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加德纳尔菌;G-细菌(少),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支原体/脲原体;真菌,念珠菌;寄生虫,滴虫
简述正常菌群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简述正常菌群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正常菌群是指人体内常驻的、无病原性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共同生存,构成了人体微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人体内的正常菌群主要定居于肠道、皮肤、口腔、阴道等部位。
正常菌群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
1.保护宿主:正常菌群可以占据人体内环境,阻止病原菌或其他细菌群落的入侵,从而保护宿主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2.促进营养吸收: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可以分解、发酵食物残渣,产生有益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和K,帮助人体吸收营养。
3.参与消化过程:正常菌群可以分解纤维素、蛋白质等难以消化的物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保持肠道良好的运动功能。
4.调节免疫系统:正常菌群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和调节,增强机体抵御外界病原菌的能力。
总的来说,正常菌群是人体内重要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健康有着广泛而且重要的影响。
人体中的正常菌群

影响正常菌群组成的因素
饮食结构
年龄 环境(卫生条件) 药物(抗菌药物) 疾病(消化道疾病) 气侯 生活习惯 精神状态
饮食结构的影响
饮食结构是决定肠道菌群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 多食蛋白质的人,大肠埃希氏菌生长旺盛;以 吃淀粉为主的人,乳杆菌较多。 吃什么饭,养什么菌。
等,特别是维生素K,几乎全部来源于肠道菌
群的合成。新生儿在三天以后微生物在肠道中
才繁殖起来体内维生素K含量很少,所以容易
发生出血现象。为了使初生婴儿度过危险期,
医生往往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
4、促进代谢
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促进 消化吸收。
5、抗衰老
科学家通过对30位长寿老人的取样分析 发现,这些老人体内的厌氧菌群所占的 比例特别大,尤其是厌氧菌群中的双歧 杆菌远远高于一般人体内双歧杆菌的含 量。有人将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作为健 康长寿的标志之一。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鼻咽腔
人 体 内 正 常 菌 群 的 分 布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2、口腔
口腔是一个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生境:(1)温度稳定; (2)水分充足;(3)口腔内高低不平的表面为微生物 提供多样的微生境;(4)营养丰富。
龋齿与微生物(变异链球菌)有关
龋齿为一种牙质的进 行性崩溃,开始于牙 齿表面釉质脱矿质, 然后向内部扩展。这 是由于细菌分解糖类 产酸的缘故。
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 闵 嵘
一、人体正常菌群
(一)正常菌群
与外界接触和相通的腔道 ---体表、口腔、 鼻咽、眼结膜、肠道、泌尿生殖道等
1. 概念:
寄居在正常人体开放性部位的微生物群,正 常时对人体有益无害,并与宿主保持动态平衡的 生态体系
2. 分布:
凡与外界 接触和相通 的部位均有 其寄居,尤 以肠道、口 腔、阴道和 皮肤量最 多,称为四 大“菌库”。
(2)食管—研究较少,不能确定短暂定植或 微生态 。常见有嗜盐菌如葡萄球菌。
(3)胃-胃酸pH 1.8~2.5,细菌通常极少(<103CFU/ml)。 由于胃内酸度高、含大量消化酶, 不适合 细菌生长, 胃内菌量很少, <1000个, 主要是需 氧抗酸的革兰阳性菌, 如链球菌、葡萄球菌、 乳酸杆菌和念珠菌, 另外还有幽门螺杆菌;
(1)皮肤的正常菌群来源
羊膜破水后、生产中产道菌群 生产后皮肤接触外环境
(2)皮肤的正常菌群种类
[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头状葡萄球菌 瓦氏葡萄球菌 溶血性葡萄球菌 耳葡萄球菌 中间葡萄球菌 模仿葡萄球菌
[2]滕黄微球菌:多见于妇女、儿童; [3]不动杆菌属:25%皮肤带有该菌,多见于 脚趾间、腋窝、腹股沟、肘前窝; [4]其它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变形杆菌、绿脓 杆菌、克雷伯氏菌、肠杆菌,较少见。 [5]丙酸杆菌:性成熟后1-3年数量逐渐增加
②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物 质转化及合成 如: 氮的利用
糖代谢
维生素的合成
③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作为抗原: 肠道菌群会刺激人体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 并且不断“训练”它,让它增加“分辨敌我”的 能力。正常菌群释放的内毒素等物质可刺激机体 免疫系统保持活跃状态,是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 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机体免疫器官发育 ——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产生免疫效应物质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磴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细菌在人体地分布(一)正常菌群地含义人自出生后,外界地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
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地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地微生物群,包含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人体正常菌群

人体正常菌群1.皮肤:葡萄球菌属、JK群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厌氧G+2.口腔:溶链、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乳酸杆菌、类白喉、厌氧G+3.鼻咽腔:葡萄球菌属、溶链、肺炎链球菌、流感、大肠、念珠菌属、腺病毒4.眼结膜:表葡、Jk棒状杆菌、丙酸杆菌5.阴道:乳酸杆菌、JK棒状杆菌、大肠杆菌、拟杆菌、奈瑟菌属、肠球菌、厌氧球菌6.肠道:大肠、产气、变形、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消化球菌、产气荚膜菌、白色念珠菌、艾柯病毒、腺病毒7.前尿道:表葡、Jk棒状杆菌、非致病性抗酸杆菌、肠球菌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又称为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是指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
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
致病条件为:①定居部位改变某些细菌离开正常寄居部位,进入其他部位,脱离原来的制约因素而生长繁殖,进而感染致病。
②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常菌群进入组织或血液扩散。
③菌群失调。
例如:大肠杆菌是肠道的重要正常菌群,侵入到血液,引起败血症;其侵入尿路有可能引起尿路感染。
肠道的正常菌群由于某种原因移居至尿路,可引起泌尿系感染,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约占60%~8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等。
另外,肠道正常菌群肠球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其定植部位改变时,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等。
临床上常见的菌群失调症有:①耐药性葡萄球菌繁殖成优势菌而发生腹泻,偶尔发生致死性葡萄球菌脓毒血症;②变形杆菌和假单胞菌生长旺盛并侵入组织发生肾炎或膀胱炎;③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肠道、肛门或阴道感染,也可发展成全身感染;④艰难梭菌在结肠内大量繁殖,并产生一种肠毒素及细菌毒素,导致假膜性肠炎。
所以,当拿到一张微生物报告单时,要结合病史和患者症状、体征判断是感染部位的正常菌群还是所致感染的病原菌。
正常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的关系

正常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的关系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许多微生物,人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连的腔道,如口腔、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所谓正常微生物菌群是指在人体生理正常状态下,寄居在人的体表和体腔中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大致可分为二群:1、定居菌群:由相当固定的微生物型所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或只见于特定年龄。
如果菌群有了改变,能立即自行恢复原状。
2、暂居菌群:由非致病性的或潜在致病性的微生物所组成,居留在皮肤或粘膜上几小时至几周,它们来自周围环境,不引起疾病,也不能长期定居。
只要定居菌群保持正常,暂居菌群一般并不重要;但若定居菌群失常,则暂居的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即能增殖,并引起疾病。
一、正常微生物菌群在人体的分布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内和血液中是不含微生物的。
寄居人体各部分的微生物分布如下:1、皮肤的正常菌群:因皮肤是外露的,最易受暂居微生物菌群污染。
菌群由于受皮肤分泌物、衣物等因素影响,因而在不同的解剖学部位上的细菌种类不同,因此皮肤总是存在着恒定菌群。
常见的有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有时还有非致病性的抗酸杆菌,真菌等。
肮脏的皮肤和腋窝,会阴部数量较多。
人的皮肤表面(即角质层的上部)并不适合微生物生长,因为它受到周期烘干燥。
大多数皮肤微生物是直接或间接同汗腺有关的。
毛囊给微生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境,皮肤腺体的分泌物富含营养物质、如尿素、氨基酸、盐类、乳酸和脂类等。
人体分泌物的pH值在4—6间。
腋下臭气(狐臭)的出现是由于细菌作用于顶浆分泌腺的分泌液引起的,用无菌方法收集起来的顶浆分泌液是无臭的,但如以皮肤上分离的一些细菌接种,臭气即可出现。
2、口腔和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口腔中有弱碱性唾液,食物残渣及适宜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有利场所。
常见的微生物有:白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类白喉杆菌,奈氏菌属,乳酸杆菌,梭形杆菌,拟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等。
人体正常菌群及常见细菌的分类

人体正常菌群及常见细菌的分类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部位主要微生物皮肤不动杆菌产芽胞杆菌念珠菌棒状杆菌分枝杆菌消化球菌消全身化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足部链球菌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发癣菌放线菌丙酸蛛网菌拟杆菌双歧杆菌卡他布兰汉氏菌痰弯曲菌口腔念珠菌棒状杆菌真杆菌梭杆菌嗜血杆菌乳杆菌微球菌口腔微毛菌支原体奈瑟氏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链杆菌韦荣氏球菌密螺旋体不动杆菌拟杆菌痰弯曲菌嗜血杆菌莫拉氏菌奈瑟氏菌葡萄鼻咽腔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韦荣氏球菌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放线菌拟杆菌弯曲菌念珠菌梭杆菌棒状杆菌支原体嗜血咽喉杆菌奈瑟氏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齿垢密螺旋体韦荣氏球菌眼结膜不动杆菌棒状杆菌埃及嗜血杆菌流感杆菌莫拉氏菌奈瑟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外耳道念珠菌棒状杆菌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假单胞菌外生殖器拟杆菌念珠菌梭菌棒状杆菌梭杆菌分枝杆菌支原体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前尿道不动杆菌拟杆菌棒状杆菌分枝杆菌支原体奈瑟氏菌链球菌不动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念珠菌芽胞梭菌棒状杆菌大肠杆阴道菌乳杆菌莫拉氏菌支原体奈瑟氏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无色杆菌发酵氨基酸球菌产碱杆菌芽胞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卡他球菌念珠菌梭菌棒状杆菌肠细菌属大肠杆菌梭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真杆菌乳杆菌支原体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韦荣氏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G-杆菌〕肠杆菌科弧菌科非发酵菌群罕见发酵型其它一、肠杆菌科:1、埃希菌属〔埃希氏-志贺氏菌属〕:大肠埃希菌弗格森氏埃希菌赫尔曼埃希菌伤口埃希菌蟑螂埃希菌2、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3、爱德华氏菌属:迟钝爱德华氏菌保科爱德华氏菌鲶鱼爱德华氏菌4、沙门氏菌属: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5、枸橼酸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无丙二酸盐枸橼酸杆菌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生物Ⅰ群6、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中间肠杆菌坂崎肠杆菌聚团肠杆菌日勾肠杆菌河生肠杆菌溶解肠杆菌超压肠杆菌泰洛肠杆菌阿氏肠杆菌何氏肠杆菌致癌肠杆菌7、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结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解乌氨酸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土生克雷伯菌8、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9、普罗威登斯菌属:产碱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海氏普罗威登斯菌拉氏普罗威登斯菌10、摩根菌属:摩氏摩根菌摩氏摩根菌生物Ⅰ群11、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液化沙雷菌深红沙雷菌普城沙雷菌芳香沙雷菌无花果沙雷菌居泉沙雷菌嗜昆虫沙雷菌12、耶尔森菌属: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弗氏耶氏菌中间型耶氏菌克氏耶氏菌假结膜耶氏菌鼠疫耶氏菌拉氏耶氏菌毛氏耶氏菌白氏耶氏菌罗氏耶氏菌奥氏耶氏菌13、其它:哈夫尼亚菌属西地西菌属爱文氏菌属勒克氏菌属勒米诺氏菌属兰恩氏菌属塔特姆氏菌属致病杆菌属克卢瓦氏菌属克泽氏菌属二、弧菌科:1、弧菌属:霍乱弧菌麦氏弧菌拟态弧菌溶藻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2、气单胞菌属: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3、邻单胞菌:类志贺单胞菌霍氏弧菌豚鼠气单胞菌海鱼弧菌河弧菌脆弱气单胞菌弗氏弧菌杀鲑气单胞菌创伤弧菌4、发光杆菌属:对人无致病性三、非发酵菌群:指不发酵糖类、专性需氧、不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假单胞菌属:Ⅰ群: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曼多辛假假单胞菌Ⅱ群:洋葱假单胞菌鼻疽假单胞菌假鼻疽假单胞菌皮氏假单胞菌Ⅲ群:食酸假单胞菌睾丸酮假单胞菌Ⅳ群:微小假单胞菌泡囊假单胞菌Ⅴ群:嗜麦芽假单胞菌未定:嗜中温假单胞菌少动假单胞菌腐败假单胞菌Ve群假单胞菌2、不动杆菌属: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洛菲氏不动杆菌约翰逊氏不动杆菌3、产碱杆菌属:粪产碱杆菌脱硝产碱杆菌芳香产碱杆菌4、无色杆菌属: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无色杆菌 Vd 群5、黄杆菌及相关菌: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黄杆菌Ⅱ b 群短小黄杆菌芳香黄杆菌多食黄杆菌类黄杆菌6、莫拉菌属及相关菌:腔隙莫拉菌非液化莫拉菌奥斯陆莫拉菌苯丙酮酸莫拉菌亚特兰大莫拉菌尿道莫拉菌7、金氏杆菌属:金氏金氏杆菌脱硝金氏杆菌产吲哚金氏杆菌8、未命名的非发酵菌:IVe -群IVc -2 群EF-4b 群EO-2 群9、侵蚀艾肯氏菌:10、土壤杆菌属:四、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1、嗜血杆菌属: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埃及嗜血杆菌杜克嗜血杆菌胸膜肺炎嗜血杆菌溶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嗜沫嗜血杆菌副嗜沫嗜血杆菌副嗜沫溶血嗜血杆菌2、鲍特氏菌属: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支气管败血杆菌3.布鲁氏菌属:4、弯曲菌属:胎儿弯曲菌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痰液弯曲菌粪弯曲菌简洁弯曲菌幽门弯曲菌同性恋弯曲菌耐氧弯曲菌芬奈尔弯曲菌猪弯曲菌5、军团菌属:6、阴道加德纳尔氏菌7、链杆菌属8、士拉热弗朗西氏菌五、罕见发酵型革兰氏阴性杆菌放线杆菌属碳酸噬胞菌属心杆菌属紫色色杆菌巴斯德氏菌属EF-4 群和 HB- 5 群革兰氏阳性杆菌〔G+杆菌〕棒状杆菌李斯特菌属红斑丹毒丝菌炭疽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假结核棒状杆菌枯燥棒状杆菌化脓棒状杆菌溶血棒状杆菌其它产单核李斯特菌其它厌氧菌G+厌氧球菌G-厌氧球菌G-厌氧杆菌G+无芽胞厌氧杆菌梭菌属消化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拟杆菌属双岐杆菌属艰难梭菌消化链球菌属氨基酸球菌属梭杆菌属真杆菌属肉毒梭菌瘤胃球菌属巨大球菌属纤毛菌属丙酸杆菌属破伤风梭菌八叠球菌属放线菌属其它粪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G+球菌〕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凝固酶藤黄微球菌莱拉微球菌+-易变微球菌玫瑰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动微球菌中间葡萄球菌克氏微球菌西宫微球菌西氏葡萄球菌不动微球菌产色葡萄球菌盐生微球菌模仿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阿米塔葡萄球菌马葡萄球菌柯氏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华纳氏葡萄球菌解酪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球菌肠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屎肠球菌无乳链球菌鸟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坚韧肠球菌恶臭肠球菌鸡肠球菌黄色肠球菌孟德肠球菌肠肠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G-球菌〕奈瑟菌属布兰汉菌属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其它。
正常菌群的分布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演示课件

正常菌群能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正常菌群作为一 种抗原刺激,还可使宿主产生免疫反应,从而限制它们本身 的危害性,同时也可阻止与它们有共同抗原的其他细菌对机 体的侵害。
(四)抑癌作用
肠内菌群有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其机制是转化某些致 癌物质成非致癌性以及激活巨嗜细胞等免疫功能。
条件致病菌 一、条件致病菌
2. 占位性保护作用 大多数正常菌群的细菌 与黏膜上皮细胞紧密接触, 形成一层生物膜。
3. 争夺营养 正常菌群由于 数量大,在营养的争夺中处于优势。
4. 抗生素与细菌素的作用 制志贺氏菌的生长。
如大肠杆菌产生的大肠菌素可抑
(二)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影响人体物质代谢、营养转化与合成。维生素 K。
(三)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 破,形成生态失调而导致疾病。这样,原来在正常情况下不 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
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变 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洋葱假单胞菌,沙雷 氏菌属 。
二、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1. 寄居部位的改变(异位寄生) 正常菌群寄居部 位的改变可引起疾病。 2. 免疫功能低下 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 胞毒性药物、激素、同位素和施行手术等可造成全方位 免疫功能降低。从而使正常菌群在寄居原位穿透机体防 御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流引起感染。 3. 菌群失调 是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 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细菌在人体地分布(一)正常菌群地含义人自出生后,外界地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
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地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地微生物群,包含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人体正常菌群及常见细菌的分类

~人体正常菌群及常见细菌的分类革兰氏阴性杆菌(G-杆菌)肠杆菌科弧菌科非发酵菌群罕见发酵型其它;一、肠杆菌科:1、埃希菌属(埃希氏-志贺氏菌属):大肠埃希菌弗格森氏埃希菌赫尔曼埃希菌伤口埃希菌蟑螂埃希菌2、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3、爱德华氏菌属:迟钝爱德华氏菌保科爱德华氏菌鲶鱼爱德华氏菌:4、沙门氏菌属: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5、枸橼酸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无丙二酸盐枸橼酸杆菌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生物Ⅰ群6、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中间肠杆菌坂崎肠杆菌聚团肠杆菌日勾肠杆菌河生肠杆菌溶解肠杆菌超压肠杆菌泰洛肠杆菌阿氏肠杆菌何氏肠杆菌致癌肠杆菌7、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结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解乌氨酸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土生克雷伯菌8、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9、普罗威登斯菌属:产碱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海氏普罗威登斯菌拉氏普罗威登斯菌10、摩根菌属:$摩氏摩根菌摩氏摩根菌生物Ⅰ群11、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液化沙雷菌深红沙雷菌普城沙雷菌芳香沙雷菌无花果沙雷菌居泉沙雷菌嗜昆虫沙雷菌12、耶尔森菌属: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弗氏耶氏菌中间型耶氏菌克氏耶氏菌假结膜耶氏菌鼠疫耶氏菌拉氏耶氏菌毛氏耶氏菌白氏耶氏菌罗氏耶氏菌奥氏耶氏菌13、其它:-哈夫尼亚菌属西地西菌属爱文氏菌属勒克氏菌属勒米诺氏菌属兰恩氏菌属塔特姆氏菌属致病杆菌属克卢瓦氏菌属克泽氏菌属二、弧菌科:$1、弧菌属:霍乱弧菌麦氏弧菌拟态弧菌霍氏弧菌海鱼弧菌河弧菌弗氏弧菌创伤弧菌溶藻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2、气单胞菌属: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脆弱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3、邻单胞菌:类志贺单胞菌4、发光杆菌属:对人无致病性)三、非发酵菌群:指不发酵糖类、专性需氧、不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假单胞菌属:Ⅰ群: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曼多辛假假单胞菌Ⅱ群:洋葱假单胞菌鼻疽假单胞菌假鼻疽假单胞菌皮氏假单胞菌Ⅲ群:食酸假单胞菌睾丸酮假单胞菌Ⅳ群:微小假单胞菌泡囊假单胞菌#Ⅴ群:嗜麦芽假单胞菌未定:嗜中温假单胞菌少动假单胞菌腐败假单胞菌Ve群假单胞菌2、不动杆菌属: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洛菲氏不动杆菌约翰逊氏不动杆菌3、产碱杆菌属:粪产碱杆菌脱硝产碱杆菌芳香产碱杆菌4、无色杆菌属:"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无色杆菌Vd群5、黄杆菌及相关菌: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黄杆菌Ⅱb群短小黄杆菌芳香黄杆菌多食黄杆菌类黄杆菌6、莫拉菌属及相关菌:腔隙莫拉菌非液化莫拉菌奥斯陆莫拉菌苯丙酮酸莫拉菌亚特兰大莫拉菌尿道莫拉菌7、金氏杆菌属:金氏金氏杆菌脱硝金氏杆菌产吲哚金氏杆菌[8、未命名的非发酵菌:IVe-群IVc-2群EF-4b群EO-2群9、侵蚀艾肯氏菌:10、土壤杆菌属:¥四、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1、嗜血杆菌属: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埃及嗜血杆菌杜克嗜血杆菌胸膜肺炎嗜血杆菌溶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嗜沫嗜血杆菌副嗜沫嗜血杆菌副嗜沫溶血嗜血杆菌2、鲍特氏菌属: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支气管败血杆菌3.布鲁氏菌属:|4、弯曲菌属:胎儿弯曲菌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痰液弯曲菌粪弯曲菌简洁弯曲菌幽门弯曲菌同性恋弯曲菌耐氧弯曲菌芬奈尔弯曲菌猪弯曲菌5、军团菌属:6、阴道加德纳尔氏菌7、链杆菌属8、士拉热弗朗西氏菌~五、罕见发酵型革兰氏阴性杆菌放线杆菌属碳酸噬胞菌属心杆菌属紫色色杆菌巴斯德氏菌属EF-4群和HB-5群革兰氏阳性杆菌(G+杆菌)棒状杆菌李斯特菌属红斑丹毒丝菌炭疽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白喉棒状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溃疡棒状杆菌其它假结核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化脓棒状杆菌溶血棒状杆菌其它厌氧菌、G+厌氧球菌G-厌氧球菌G-厌氧杆菌G+无芽胞厌氧杆菌梭菌属消化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拟杆菌属双岐杆菌属艰难梭菌消化链球菌属氨基酸球菌属梭杆菌属真杆菌属肉毒梭菌瘤胃球菌属巨大球菌属纤毛菌属丙酸杆菌属破伤风梭菌八叠球菌属放线菌属其它粪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G+球菌)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肠球菌属凝固酶藤黄微球菌粪肠球菌莱拉微球菌屎肠球菌+-易变微球菌鸟肠球菌"玫瑰微球菌坚韧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动微球菌恶臭肠球菌中间葡萄球菌克氏微球菌鸡肠球菌西宫微球菌黄色肠球菌西氏葡萄球菌不动微球菌孟德肠球菌产色葡萄球菌盐生微球菌肠肠球菌模仿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阿米塔葡萄球菌马葡萄球菌柯氏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华纳氏葡萄球菌解酪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G-球菌)奈瑟菌属布兰汉菌属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其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葡萄(5~15)
#消化链球菌(30~75)
<大肠杆菌(20~30)
<其他G-菌(5~20)
支原体(15~20)
*表皮葡萄球菌(35~80)
*类白喉杆菌(15~30)
#真杆菌(5~10)
<不动杆菌(15~25)
>拟杆菌(60~80)
衣原体(6~10)
外生殖器和前尿道
*非典型分枝杆菌
*螺菌属
#消化球菌(较常见)
#放线菌
<变形杆菌(5~55)
>拟杆菌(100)
*肠球菌(100)
*金葡菌(30~50)
*白色念球菌(15~30)
#真杆菌属(30~70)
#产气荚膜梭菌(25~35)
<大肠杆菌(100)
<绿脓杆菌(3~11)
#其他梭菌(50~68)
*链球菌(非化脓性)
*类白喉杆菌
皮肤菌群
#消化链球菌
>拟杆菌
*肠球菌
<不动杆菌
支原体
*分枝杆菌
<其他G-杆菌
?注:*代表G-#代表厌氧G-
<代表G->代表厌氧G-
??? M代表青春期前及绝经后阴道主要正常菌群
()内为健康成人带菌率
*链球菌(25~99)
*表皮葡萄球菌(30~70)
*类白喉杆菌
#消化链球菌(100)
<伴放线杆菌
<卡他布兰汉菌(10~97)
<克雷伯杆菌(18)
<其他G-杆菌(0~3)
>梭杆菌(15~90)
*化脓链球菌(5~10)
*金黄色葡萄球菌(35~50)
#乳酸杆菌(50~70)
#消化球菌(100)
<脑膜炎球菌(0~20)
*酵母菌(非念珠菌)
#消化链球菌(常见)
>梭杆菌(25~70)
<克雷伯杆菌(40~90)
<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碱杆菌(40~90)
肝、胆、腹膜腔
无菌
膀胱、输尿管、肾、子宫、输卵管、前列腺
无菌
阴道和子宫颈
*乳酸杆菌(70~80)
*肠球菌(30~80)
*念球菌(3~50)
<奈瑟菌(非淋球菌)
<嗜血杆菌(10~40)
>梭杆菌(10~20)
人体各部位正常菌群分布
皮肤
*表皮葡萄球菌(85~100)
*酵母菌(念珠菌占1%~15%)
#痤疮丙酸杆菌(45~100)
<-杆菌(不动杆菌属占25%)
*金黄色葡萄球菌(5~25)
*非典型分枝杆菌
#消化球菌
土壤细菌
*类白喉杆菌(55)
#痤疮棒状杆菌(5~80)
#产气荚膜梭菌(2~60)
皮肤真菌
口腔和咽部
<流感嗜血杆菌(40~80)
<不动杆菌(5~30)
>韦荣球菌(100)
*肺炎链球菌(0~50)
*肠球菌(5~20)
*念球菌(6~50)
#放线菌(常见)
<非致病奈瑟菌(0~20)
<副流感嗜血杆菌(20~50)
<大肠艾希菌(0~5)
>拟杆菌(常见)
鼻腔
*肺炎链球菌(0~17)
卡他布兰汉菌(12~60)
*草绿色链球菌(30~70)
皮肤菌群
中耳和鼻窦
通常无菌
外耳
皮肤菌群
*肺炎链球菌
<绿脓杆菌
眼结膜
皮肤菌群
<非致病奈瑟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布兰汉菌
<结膜炎摩拉菌
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通常无菌
食管和胃
通常为口咽部和食物趺中残存细菌
小肠
*乳酸杆菌
*肠球菌
<拟杆菌
大肠(专性厌氧菌占90%~95%)
*乳酸杆菌(20~60)
*表皮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