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二轮基础专项练11古代文化知识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考前三个月基础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二轮考前三个月基础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考前三个月基础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影响他国经济发展,导致“双输”局面。

②随着“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发射、贵州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的投入使用、“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升空,神秘的宇宙世界将会变得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③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④进入黄山,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极目远眺,翠竹林海,群山起伏,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会产生一种歧路亡羊....的感觉。

⑤党员干部要与群众心灵相通,需走近群众,从“握手”开始,步步为营....,消除心与心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隔阂,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

⑥尽管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仍在向前发展,但“一体化”势头明显受阻,东亚各种组织机制叠床架屋....却缺少主导和方向,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也毫无进展。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答案 D解析①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使用正确。

②泾渭分明:是非分明、界限分明。

不合语境。

③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也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

使用正确。

④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此处不合语境。

⑤步步为营: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不合语境。

⑥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使用正确。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②在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后,中国儿童文学界不少人弹冠..,认为曹文轩此次获奖,..相庆令公众对儿童文学有了深刻的思考。

③近日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的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018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大题 考点2 文化常识

2018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大题 考点2 文化常识

【注】 的年号。
①掷倒:古代杂技的一种,表演时倒行而舞。②垂拱:武则天主政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拜”一方面指举行仪式,授予官职。另一方面还指跪地行礼,接受封赐 或接受官职。文中“拜君愕大将军”中的“拜”指前者。 B. “驻跸”指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驻。“犯跸罚金”,就是冲撞了皇帝出行 车队应该处罚一定的金钱。 C. “公”是爵位的一个级别。公、侯、伯、子、男五等都是爵位的级别。 D. “擢”是提拔官员、升职的意思。除此之外, “迁”“拔”“调”都是表 示官职的提升。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3.带入检验,这是确保万无一失的重要一步 无论什么题目,只要是依据文本作答的,都必须带入原文检验。例如, “事母 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句中“菽水”解释 为“粗茶淡饭”意思通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对应学生用书第 16 页) [专 项 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76934038】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与君廓偕来,拜 君愕大 . 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 . 跸 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因此本题应选 B 项。 高考考查的大都是古代传记文里出现过的文化常识,要求考生平时做好文言 常识储备,通读全文,理解内容,结合句子,调动积累,仔细辨别。如“谥号”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前行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等)、 “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年号”(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等。做 题时要善于识破陷阱,能根据具体语境推敲出某词的确切文化意义。另外,考场 上要避难就易,灵活使用排除法。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考前三个月基础专项练习题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考前三个月基础专项练习题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考前三个月基础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②在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后,中国儿童文学界不少人弹冠相庆....,认为曹文轩此次获奖,令公众对儿童文学有了深刻的思考。

③近日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的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④在经历行业并购之后,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局面并没有好转。

关店潮已经来临,惨淡经营....中的加盟商与品牌商的关系格外紧张。

⑤大学新区的喷泉、花坛、亭台、雕塑等园林式景观设计,与整座城市的氛围水乳交融....,体现了城市管理者与建筑设计方高瞻远瞩的眼光。

⑥已公布的山东疫苗案涉案人员名单中无任何监管机构人员。

但是,如果没有监管机构人员“开绿灯”和“保驾护航”,这些问题疫苗如何能够登堂入室....地混迹市场?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⑤⑥答案 D解析①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此处形容“评论”正确。

②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不合语境。

③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

使用正确。

④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

使用正确。

⑤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不合语境,句子强调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协调,应为“浑然一体”。

⑥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此处属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相比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同地段的写字楼与住宅楼相比,价格和租售情况均不理想。

②对于“读书”这件事,历史上的论述可谓数不胜数,而观点却大相径庭。

年高考语文二轮考前基础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年高考语文二轮考前基础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考前基础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个超市占地面积很大,管理规范,货物排列得井井有条,让顾客一进门就了如指掌....,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②传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直将“信”“达”“雅”奉为圭臬....,重视有加,然而翻译实践中更为常见的却是译文对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或多或少的偏离。

③他兼善篆、隶、真、行、草等多种书体,而最为精妙者,当推行、草二体。

其行、草书,既传古意,又能独辟蹊径....。

故其下笔遒劲有力,气脉通灵。

④你对用户越了解,越容易掌握他们会出现在什么地方,以及有什么需求。

这样就不用你再找选题了,选题会锲而不舍....地跑到你的脑子里。

⑤笔者认为,无论是“任性”的上海女孩,还是“不平”的江西女孩,都是无可指责的,更不该口诛笔伐....。

⑥闽籍侨胞中有许多“四有人士”,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士。

尤其在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地位是说一不二....的。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答案 B解析①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不合语境。

②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使用正确。

③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

使用正确。

④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用错对象。

应改为“源源不断”。

⑤口诛笔伐: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使用正确。

⑥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也形容专横,独断独行。

用错对象。

应改为“举足轻重”。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自从使用女儿的开心网账号学会了玩偷菜游戏后,这位母亲兴趣大增,还无师自通....地注册了另一个账号,从早到晚多次登录。

②城市更新改造是非常必要的,其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但如果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朝令夕...改.,反复大拆大建,无疑是错误的。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解决方案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专题十古代文化常识.doc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解决方案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专题十古代文化常识.doc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解决方案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专题十古代文化常识1专题十古代文化常识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1.[2017·重庆一中模拟]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

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

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

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C.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

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D.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

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践极、践祚、荣登大宝等。

答案 C解析C项“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错,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的正妻的称呼”。

2.[2016·西安质检]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

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葛织物。

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D.“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布衣”指平民,非读书人,且平民穿麻、葛织物。

3.[2016·河南调研]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

庶,平民百姓,与“士”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

B.圣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类拔萃的人。

C.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答案 A解析庶孽,指庶子。

2018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精编专用)

2018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精编专用)

高中语文资料精目录第一章精编古代文化常识备考要点 (3)一、年龄称谓二、主要节日三、纪年法四、刑罚五、官职的授、升、降、免、调、代六、六部职能七、地理及行政区划八、汉代的察举与征辟九、明、清科举制十、学校称谓十一、风俗礼仪十二、其他第二章古代文化常识好题集萃 (8)第三章2017年高考国标1-3古诗文题及答案 (18)附录:文言文阅读解题法:倒读反推第五章高考语文攻略 (31)一、新考标新题型新对策二、作文(一)总纲 (25)(二)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及范文(三)思辨型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及范文(四)审题立意拓展训练(五)概念泛化: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六)关于“正能量”“美德”及其他………………第六章考场作文范文选评 (49)第七章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及范文 (58)第八章语用专题病句、成语 (64)……前言语文是高考各学科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在高考中所占分值高(150分,未来可能达到180分),而且,它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表达工具,深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

语文还是高考的第一个科目,它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后几科的发挥。

从2017年开始,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客观题分值达到创记录的58分(比2016年增加11分)。

这个变化的结果是:高考语文区分度明显提高(语文优生和差生得分差拉大)。

从全省统计来看,2016年我省语文平均99.6分,2017年不到92.5分。

语文越好的学校平均分降得越少,全省的高分段和往年一样在130到140分。

也就是说,2017年高考中我省语文高分段并没有比2016年明显下降,这说明语文尖子的高分优势明显放大!因此,说语文是如今高考全局的重中之重,绝不为过。

除了客观题58分明显拉开分差,作文得分也是语文成败的关键。

每年高考,都有大量考生作文偏题(得分很可能低于40),甚至离题(不及格)。

而近几年我省作文平均分在45~46分。

作者把自己二十多年专心研究所得的部分成果汇集精编而成这本资料,希望它对你的语文学习和考试有帮助。

【精选】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文化知识课件

【精选】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文化知识课件

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 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方法二 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知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 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 许多知识。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2)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能、 有见识的官员任命为所在州郡的“中正”官。州设大中 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 “品”就是等第,分为九等,主要依据士人的家世资历 和德才来评定。
(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 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 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 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 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一、研透高考真题,知道文化知识考哪些 古文化知识题是 2014 年大纲卷新出现的题型,2015 年全国卷开始采用,并沿用至今。随着 2017 年《考试大 纲》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古 文化的传承将会越来越受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涉猎面和 综合素养的题型将会越来越受到推崇。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2018高考语文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一起做一做这些古代文化常识题吧。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part1】81.(3分)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8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82、C(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8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

冠礼在宗庙L}I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83.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8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

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清单1必须掌握的10类古代文化常识 Word版含答案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清单1必须掌握的10类古代文化常识 Word版含答案

清单一必须掌握的10类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二、古代官职迁谪三、古代称谓四、古代科举九、音乐文娱十、传统节日及民俗1.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作“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赏析: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除夕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苹果、花生、瓜子、糖果及肴馔为主,并伴有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送年礼、逛花市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可结合王安石写作此诗时的社会背景赏析该诗。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全诗表现出一种欢快的基调,充分表现了王安石当时政治上的得意之情。

[配套K12]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轮基础专项练5 古代文化知识

[配套K12]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轮基础专项练5 古代文化知识

基础专项练5 古代文化知识1.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答案 C解析“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说法不准确,皇帝近侍的职位一般都不高,很多都是宦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很大。

2.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即《周易》,儒家经典,相传是周人所作,内容包括《易》《经》两部分。

B.校书郎,东汉征召学士校勘典籍,职位为郎中的,被称校书郎中,简称校书郎。

C.“县治”指县政府所在地,其中“县”是行政区划单位,“治”指地方政府所在地。

D.“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所戴的帽子,后代使用借代手法以此指高官、高位等。

答案 A解析“《易》《经》两部分”错误,应该是“《经》《传》两部分”。

3.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员,明清时指经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者,习称秀才。

B.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诸子、诗赋术数、方伎等皆立博士。

C.“卷轴”指裱好有轴可卷舒的书籍或字画等。

现在书籍都装订成册,卷轴专指字画。

D.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后泛指外族首领。

《塞下曲》有“单于夜遁逃”句。

答案 C解析“卷轴专指字画”错误。

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阁,明清两代的政务机关,设置多位大学士来共同行使宰相权,按照皇帝意旨批办各项事务等。

B.太仓,古代政府贮藏粮食的地方,一般指京师储粮的大仓;也是一种官职名称,职掌仓廪出纳工作。

C.书院,旧时在郡县设置的教学读书场所,唐明皇置丽正书院是我国书院设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

D.录囚,皇帝和各级官吏巡视监狱,审录在押犯情况,防止冤狱和淹狱,监督监狱管理的执行司法制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测试课件36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测试课件36张

B.“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具备;
“少牢”指祭祀用的羊,没有豕、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
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C.尺牍,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
形式,纸张发明之前用得较多,后成为书信的代称。
D.乡试,又称为秋试、秋闱。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每三
年举行一次。明代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
20.A解析: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2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 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讼牒,诉状,封建社会打官司的文书。讼,诉讼;牒,诉 状,也常指古代官府的往来文书。 C.“举”是“考中”的意思,宋代考试分为三级,解试(州 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法,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 再涂上墨,也叫“墨刑”、“刺字”等。
C.免胄: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 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 敬。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 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14.B解析:“通过殿试考取后进入会试”错,“会试”与“殿 试”互换。
19.B解析:立秋之后是处暑。
20.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 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这里代 指官服。 B.“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 尺,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C“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合称。《三坟》,即伏羲、 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 书。 D.“众请戮偏裨以塞责”中的“偏裨”指偏将,裨将,是将 佐的通称。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背读知识古代文化知识例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背读知识古代文化知识例

背读知识2古代文化知识150例——了解常识,传承文化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点评]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点评]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点评]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章 核心题点精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精练二 古代文化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章 核心题点精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精练二 古代文化

栏目 索引
精练先做 精练点拨 精练再做
精练先做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祖梦奇,户部侍郎。李昉 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遇事敢言,上嘉其无隐。赵普 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景德二年春 陛辞日,肩舆至东园门,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 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年六 中书令,谥曰文穆。
精练再做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垣崇祖,字敬远,下邳人也。初,崇祖遇太祖于淮 勇,善待之。崇祖谓皇甫肃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 一时。”遂密布城节。太祖践阼,谓崇祖曰:“我新有 运命,必当动其蚁众,能制此寇,非卿莫可。”徙为使 州诸军事、豫州刺史,世祖即位,征为散骑常侍、左卫 王有盛宠,世祖在东宫,崇祖不自附结。
12345
√A.嘉靖辛丑,即嘉靖年间辛丑月。“嘉靖”是明朝第十一
朱厚熜的年号;“辛丑”指辛丑月,是用干支来纪月。 B.郊庙:古代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此外,
庙的音乐也叫“郊庙”。 C.什七,即十分之七,古代分数的表示方法有多种,若
千、万时,分母与分子连写,如“借第令毋斩,而戍 D.兵部尚书,六部尚书之一,别称“大司马”,是统管全
√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的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
变化叫“星变”。
解析 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
12345
12345
A.太祖、世祖都是古代皇帝的庙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 “高祖”。
√B.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的最高军事长官
“太守”。 C.“卿”字在古代有多种用法,可以是对人的尊称;文中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

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免胄,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B.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辆车把人体撕裂致死,俗称“五马分尸”。

C.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历法。

它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

D.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答案 C解析“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错,应是“以对太阳的观测为主要依据”。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有春、秋两社日。

B.御史台,御史治事的地方,中央行政监察、司法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C.铎,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时令变化时使用,盛行于春秋至汉代。

D.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也是明、清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答案 C解析“古代宣布时令变化时使用”错误,应为“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

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雅乐,典雅纯正的音乐,是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及大臣宴游时用的音乐。

B.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称“重阳”。

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花、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C.黥,即墨刑,五刑之一。

指在犯人脸上刺字并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

D.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依长幼排行的顺序。

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答案 A解析“大臣宴游”错误,只有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时使用。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练:课本知识再回归_专题练习及解析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练:课本知识再回归_专题练习及解析

专题二课内常考文化常识30练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请选出不正确的选项,并说明原因。

1.(1)癸巳、戊戌都指年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2)微服,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3)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

2.(1)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就是“六经”。

(2)参知政事,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枢密院,官署名称,长官称枢密使,在宋代,枢密院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合称“二府”。

(4)致仕,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

《张衡传》中的“乞骸骨”也是这个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此处“六艺”指的是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3.(1)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2)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3)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4)“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

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封邑是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一个人,即该地的税赋归被封者。

天津市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题组合训练11语言基础 文学文化常识 默写 语言运用20171210217

天津市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题组合训练11语言基础 文学文化常识 默写 语言运用20171210217

小题组合训练11 语言基础+文学、文化常识+默写+语言运用(时间:20分钟)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信笺.(jiān)下颌.(hé)迢.远(tiáo)翘.首以待(qiào)B.商榷.(què)荫.庇(yìn)铁砧.(zhēn)逸兴遄.飞(chuán)C.攒.射(zǎn)刷.白(shuà)磐.石(pán)响彻云霄.(xiāo)D.嗟.叹(jiē)屏.息(pínɡ)冰雹.(báo)苦思暝.想(míng)2.依次填入下列各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尤其对盆栽兰花,我更是心怀痛惜。

它们在人的下,野性全无,变得羸弱,经不起风风雨雨,勉强开一些小小花朵,以示自己的存在。

(2)走出尘世,背着书包去旅行,融入自然,没有世俗牵绊,因此宽广空灵轻盈,所有的凡尘烦恼。

A.摆弄只是胸怀了无踪影B.摆布可是胸襟杳无踪影C.伺候而是怀抱无影无踪D.侍弄总是心怀毫无踪迹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双轨制”启动实施,不仅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实践,而且是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

B.在中央的部署里,将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制度约束将更加突出重点、切中时弊,避免大而无当、牛栏关猫。

C.为了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在南苏丹问题上的斡旋努力,加快推动南苏丹和平进程,中国倡议举办支持伊加特南苏丹和平进程专门磋商会议。

D.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格局和教育资源分配呈现出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建设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4.在唐朝诗人武元衡的《春分与诸公同宴呈三十四郎中》这首诗中含有一个“节气”,以下不属于...这个“节气”特点的选项是( )A.这个节气之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岸柳青青,莺飞草长。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B. 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C. 除,一般指免去旧职且不授予新职。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D. 擢,由选拔而提升。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B.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东汉班固著《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西晋陈寿著《三国志》,为二十四的前四史,皆为纪传体通史。

C. 《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它记载了西汉一朝230年的历史。

D.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

从此以后,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

3.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

B. 《左传》,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又名《春秋左氏》,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C. 《苏武牧羊》选自《汉书》,《汉书》是一部断代体史书,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共100篇。

D. “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时规定的自《史记》至《明史》的历代24部纪传体史书。

4.下面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项脊轩志》中的“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 《长亭送别》中“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的“鱼雁”,指书信。

高考语文总复习 验收达标练(十五)“古文化常识题”(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语文总复习 验收达标练(十五)“古文化常识题”(2021年最新整理)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十五)“古文化常识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十五)“古文化常识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十五)“古文化常识题”的全部内容。

(十五)“古文化常识题”验收达标练一、“古文化常识题”语段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郝处俊,安州安陆人。

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

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

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

上元初,帝观酺翔鸾阁,时赤县与太常音技分东西朋,帝诏雍王贤主东,周王显主西,因以角胜,处俊曰:“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诈之心生也。

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党使相夸,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

”帝遽止,叹曰:“处俊远识,非众臣所逮。

”开耀元年卒,年七十五。

帝哀叹其忠,举哀光顺门,祭以少牢..,赙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百官赴哭,官庀葬事。

(节选自《新唐书·郝处俊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文中用以指年龄。

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解析:选B 根据积累的文化常识可知:吏部掌管全国文官,兵部掌管全国武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专项练11 古代文化知识
1.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夺其志”是指父兄等强逼妇女改变守寡的志向,如李密《陈情表》里“舅夺母志”是舅父强逼母亲改变为父亲守寡的志向,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B.“先君”指已经死去的父亲,“先考”也是指死去的父亲,“如丧考妣”是指好像死了父亲一样伤心。

C.幼而丧父或父母双亡为“孤”,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子为“独”,失去丈夫为“寡”。

D.“夜分”,即夜半,是三更天时候。

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答案 B
解析“如丧考妣”是指好像死了父母一样伤心。

2.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科是古代选拔神童的制度,汉代已有,开始以荐举为主,后来增加了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神童称为童生。

B.“疏”,是古代臣下向帝王进谏的奏章的一种,用以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进行说明,也可以用来陈情,与对经书作注解的注疏不同。

C.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帝王在位期间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有一个帝王使用。

D.《春秋左氏传》是对《春秋》进行阐释的一部经典作品,在古代典籍中,隶属于四大部类中的经部。

这里的“传”指解释经义的文字。

答案 A
解析童生是文童的别称。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
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3.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常见的庙号有太祖、高宗、文帝、武帝等。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笞杖是我国古代使用得最广泛的刑罚,指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部、腿或背部的刑罚。

D.工部是古代中央六部(吏、兵、户、礼、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

答案 A
解析“文帝、武帝”是谥号,不是庙号。

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判”则表高位兼低职。

B.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如“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答案 A
解析“除”属于授予官职一类。

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笄礼,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的礼仪。

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为15岁。

B.敕,指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由西汉的戒书发展而来。

C.手诏,指帝王亲自宣读的诏令,为了以示郑重而由皇帝亲自颁发。

D.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修禊事也”中的“禊”就是此意。

答案 C
解析“手诏”指帝王亲手写的诏书。

6.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左氏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户部,官署名,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等事务,六部之一。

C.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

D.祭酒,职官名,开始是祭祀时的司仪,到汉朝设置六经祭酒,后置博士祭酒;晋朝改置国子祭酒。

答案 D
解析“开始是祭祀时的司仪”错误。

祭酒,职官名,汉朝置六经祭酒,后置博士祭酒。

晋初改置国子祭酒;隋唐以后则置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之主管官,至清末废。

7.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也指便服。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的情感。

B.豪民,地方上无官职,但有财势,不守法度、凌压百姓的人。

C.逐北,指追剿败北逃亡的军队;“北”指打了败仗往回逃。

D.解职,即“革职”,因为违反朝廷意愿而被免除相关的职务。

答案 D
解析“解职”的意思是辞职。

8.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

按照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居家守丧,服丧期满后才能复出做官。

B.“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很多官员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

答案 A
解析“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