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分析

李刚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他将俄罗斯民族音乐与浪漫主义风格相结合,将独特个人音乐感受和高难度演奏技巧相融合,并运用创新的写作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本文将从音乐整体风格,音乐精神,音乐创作结构以及演奏技法四个方面研究分析。

【期刊名称】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卷),期】2018(000)005

【总页数】1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风格;创作特点;演奏技法

拉赫玛尼诺夫于1873年4月1日出生于俄国诺沃格勒省的一个贵族家庭,家境十分富裕,为幼年的拉赫玛尼诺夫创造了优越的音乐环境,4岁和母亲学习钢琴,9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2岁转入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和多位教授学习钢琴,对位法,和声学。22岁开始创作《第一交响曲》,1897年(24岁)公演遭到巨大失败,陷入抑郁与痛苦中。1900年(27岁)通过精神学家催眠治疗,得到好转,不久开始《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1901年,由亚历山大指挥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在莫斯科首演成功,使拉赫玛尼诺夫重获信心,创作进入黄金期。相继创作《第二交响曲》、《死之岛》、《第三钢琴协奏曲》等。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俄罗斯音乐家,思想及性情深受祖国自然美景,风土,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俄罗斯民族乐派于19世纪迅速崛起,格林卡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俄罗斯民族歌剧,交响乐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代表作《伊万,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其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