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课稿
立体构成讲稿
第一章概论1、教学目标了解构成教学的起源以及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对于现代设计的重要影响,明确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及作用,打破惯用的平面视觉观察立体形态和空间的不良习惯,树立立体空间设计意识。
2、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对立体构成与设计的关系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在思想上树立良好的空间设计意识。
2、教学内容①构成教学的起源a、德国包豪斯学院创办“立体构成”这门课程起源于1919年,是德国包豪斯学院在创办后确立的。
其教学核心旨在把学生从传统的美学意识中解放出来,代之用非具象形态和抽象性的思维。
b、现代艺术流派形成及其特点20世纪初,在印象派画家原始主义神秘感召之下,抽象派先驱们纷纷大胆的阐述个人艺术观点,形成了一股现代意识潮流,促成了最初的现代艺术流派形成,它们分别是:原始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结构主义、达达主义和风格主义。
原始艺术——单纯简洁的形象符号,弹性拓朴同胚异象,神秘感,野趣。
立体主义——来自于方块风格几何学模式,追求体积、量感,抽象的空间,拼凑形式。
未来主义——赞美机械世界,而且在革命和战争中看到社会的理性,探索机械化、现代工业技术以及速度的运动美。
构成主义——从立体主义拼帖转化成三度的点线面抽象构成,追求机械美学。
达达主义——达达的精神是对极端受限制的文化的反抗和呐喊,对司空见惯的物体异常并置排列,重新组织形态。
其两项重要的革新:一是使用现成品;二是活动雕塑。
风格主义——强调几何形抽象和简化,以数学式结构直线、横线与斜线去追求纯粹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c、现代艺术思潮对当今艺术设计的影响现代艺术崭新的设计理念在挑战传统艺术观念,挑战艺术家自我意识,挑战艺术自身的状态和批评的标准以及受众对于艺术的心理期待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它的出现将视知觉理论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人类求新变异反叛天性得到了释放,同时还打造了一支卓越的抽象艺术大师队伍,从而促使艺术设计发生根本蜕变,有了突破性进展和质的飞跃。
《立体构成》教案资料
《立体构成》教案资料教案:立体构成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以立体构成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投影仪、计算机;2.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3.教学工具,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引出立体构成的概念。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解释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形状、体量、空间关系等;2.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平面到立体的转化、比例的处理等;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三、实例分析(20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立体构成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讨论其中的构成要素和技巧;2.根据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引导他们总结立体构成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四、练习与实践(3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立体构成的练习,如通过给定平面图形,让学生设计相应的立体模型;2.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立体构成的方法和技巧,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立体构成作品。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和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讨论;2.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表达,同时指导他们进一步完善作品。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进行总结;2.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拓展立体构成的知识与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全面介绍了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要素、方法和技巧。
通过展示具体作品和组织学生练习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整堂课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版《立体构成》全套课件ppt完整版
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立体构 成被用来创造独特的建
筑形态和空间结构。
雕塑艺术
雕塑家运用立体构成原 理,创作出具有视觉冲 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
品。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师通过立体构 成,设计出符合人体工 程学且具有美感的工业
产品。
其他领域
除了上述领域,立体构 成还被应用于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包装设计等
或概念。
接近联想
根据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 近关系进行联想,发现它们之
间的联系和规律。
对比联想
根据事物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进 行联想,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和对比。
因果联想
根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 联想,推断它们之间的逻辑联
系和发展趋势。
06 立体构成的实际应用案 例
建筑与景观设计案例
悉尼歌剧院
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设计的标志性建筑,其独特的帆形屋顶结构展 示了立体构成的魅力。
对比与调和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在立体构成中,对比与调和法则的运用可以创造 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增强作品的 艺术感染力。
节奏与韵律
01
节奏
指立体构成中元素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形成有秩序的律动感。
02
韵律
在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的渐变、交错、起伏等变化,形成优美流畅
的视觉效果。
03
节奏与韵律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立体构成》全套课 件ppt完整版
目录
CONTENTS
• 立体构成概述 •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 • 立体构成的形态表现 • 立体构成的构成法则 • 立体构成的创意思维方法 • 立体构成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立体构成概述
定义与特点
立体构成教案详案(精选)
木材
质地坚硬,纹理自然,易于加 工。适用于制作结构稳定的立 体作品,如小雕塑、模型等。
塑料
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良 好的可塑性。可用于制作复杂 的立体形态,如模型、装置艺 术等。
金属
质地坚硬,光泽度好,具有现 代感。适用于制作精细、小巧 的立体作品,如首饰、小雕塑
等。
材料选择原则与方法
根据作品主题和风格选择材料
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 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教学。
时间分配
每周4课时,共16周,总计64课时。 其中,前8周进行理论讲授和实践训 练,后8周进行作品制作、展示与评 析。
02
立体构成基本概念与原理
立体构成定义及特点
立体构成定义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 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 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
根据作品的加工需求,选择易于加工的材 料,以降低制作难度和成本。
表现技巧指导与实践
色彩运用
合理运用色彩对比、调和等手法,增强作 品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注意色彩与作品
主题的协调性。
形态塑造
通过切割、折叠、弯曲等手段,将 材料塑造出所需的立体形态。注意
保持形态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A
B
C
D
空间感营造
利用透视原理、光影效果等手段,营造出 作品的空间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质感表现
通过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表现出 不同的质感效果,如光滑、粗糙、柔软等 ,增加作品的层次感。
05
立体形态空间组合与变化规
律
空间组合方式探讨
线性空间组合
通过线性元素(如线条、杆件) 的排列、交错、叠加等方式,形 成空间感。这种组合方式简洁明
2024年度立体构成第一讲(什么是立构)PPT课件
成手法,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装置艺术作品。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28
立体构成的定义
立体构成是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立体构成的特点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 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9
空间与光影
2024/3/24
空间
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是指物体所占据的三维空间。通过运用透视、错视等原理,可 以创造出具有深度和层次感的立体空间效果。
光影
光影是立体构成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通过光线的照射和影子的投射,可以强 调物体的形态、质感和色彩,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同时,光影的变化也可 以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增强立体构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纸张
质轻、薄、易于折叠和剪裁, 是立体构成中最常用的材料之 一。
20
加工工艺与技术
切割
通过刀具或激光等工具将材料切割成 所需形状,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加 工工艺。
铆接
通过铆钉等连接件将两个或多个部件 连接在一起,适用于金属等硬质材料 的连接。
01
02
折叠
利用纸张等材料的柔韧性,通过折叠 形成立体形态,常用于纸艺、折纸等 领域。
2024/3/24
25
装置艺术中的应用
1
空间装置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创造出具有独特空间感的 装置艺术作品,如悬挂装置、地面装置等。
2 3
材料运用
装置艺术家常常运用各种材料,如金属、木材、 塑料等,通过立体构成的方式表现出独特的艺术 效果。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1 立体构成的定义1.2 立体构成的分类1.3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1.4 立体构成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技能2.1 观察与感知2.2 手工制作技巧2.3 模型制作与展示2.4 空间想象与创新第三章:几何立体构成3.1 立方体及其变形3.2 圆柱体及其变形3.3 球体及其变形3.4 几何立体的组合与分解第四章:有机立体构成4.1 生物形态的观察与分析4.2 有机形态的提炼与创意4.3 有机立体模型的制作与展示4.4 有机立体构成的应用实例第五章:抽象立体构成5.1 抽象立体构成的概念与特点5.2 抽象立体构成的创作方法5.3 抽象立体模型的制作与展示5.4 抽象立体构成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第六章: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工艺6.1 立体构成常用材料的特点与运用6.2 立体构成基本工艺介绍6.3 材料的创新应用与环保意识6.4 工艺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第七章:立体构成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7.1 立体构成与雕塑艺术7.2 立体构成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7.3 立体构成与空间设计的关系7.4 案例分析:著名艺术家与立体构成的关联第八章:立体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8.1 立体构成与产品设计的关系8.2 立体构成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应用8.3 立体构成在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8.4 实践项目:设计一个innovative 的立体产品第九章: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9.1 立体构成与建筑设计的关系9.2 立体构成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9.3 立体构成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9.4 案例分析:著名建筑与立体构成的关联第十章:立体构成的创意与实践10.1 立体构成的创新思维训练10.2 立体构成实践项目:策划与实施10.3 立体构成作品的评价与反思10.4 立体构成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探索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立体构成,掌握基本元素的应用以及运用原则与方法进行创作。
《立体构成》课程教案
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Chapter立体构成课程概述课程内容课程定义课程涵盖从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形式美法则、材料与工艺到立体形态的创新设计等内容。
课程意义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01能力目标02情感目标03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课程时间02立体构成基本原理Chapter体体是由面围合而成的三维形态,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在立体构成中,体是最终的表现形式,可以表达空间、质感和光影效果。
点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可以表示位置、聚集或分散。
在立体构成中,点可以形成线、面或体的起点或终点,也可以通过聚集创建纹理和深度。
线线由点移动形成,具有方向、长度和宽度。
在立体构成中,线可以界定形状、表达动态或静态的感觉,以及创建复杂的结构和纹理。
面面由线围合而成,具有二维的特性,如长度和宽度。
在立体构成中,面可以表达形状、质感和光影效果,是构建三维形态的基础。
点、线、面、体基本元素空间感与立体感表现空间感立体感色彩与材质运用色彩运用色彩在立体构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和饱和度等特性来表达情感、强调主题或创造特定的氛围。
例如,运用暖色调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而运用冷色调则可以表达出冷静、理性的感觉。
材质运用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质来增强立体构成的表现力。
例如,金属材质可以表达出坚硬、光滑的感觉,而木质材质则可以表达出自然、质朴的感觉。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材质的表面处理方式和组合方式来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03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Chapter对称与均衡原则对称01均衡02对称与均衡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03节奏与韵律原则节奏韵律节奏与韵律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对比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要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各自的特性。
如大小对比、形状对比、色彩对比等。
要点一要点二调和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或不同要素放在一起进行协调,使之和谐统一。
如色彩的调和、肌理的调和等。
立体构成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通过对空间、形态、材料等要素的探索和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立体构成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过程,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从立体构成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立体构成实践教学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立体构成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空间、形态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今后的艺术设计中更好地运用空间思维。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立体构成实践教学通过让学生接触各种形态、材料和色彩,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美学原理,将各种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3.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立体构成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手工技艺,如剪纸、雕刻、编织等,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立体构成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独特的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立体构成实践教学的内容1. 空间构成空间构成是立体构成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空间形态:研究点、线、面、体等基本形态在空间中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
(2)空间布局:探讨空间中的元素如何布局,以达到和谐、平衡的效果。
(3)空间层次:分析空间中不同层次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层次变化来丰富空间效果。
2. 形态构成形态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形态分类:研究几何形态、有机形态、抽象形态等不同类型的形态特点。
(2)形态转换:探讨形态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转换手法创造出新的形态。
(3)形态组合:研究不同形态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组合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1 立体构成的定义1.2 立体构成的分类1.3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1.4 立体构成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2.1 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2.2 立体构成中的空间与体积2.3 立体构成的组合与分解2.4 立体构成的表现手法第三章:立体构成的设计与创作3.1 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步骤3.2 立体构成创作的方法与技巧3.3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3.4 立体构成创作的评价与反思第四章: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工具4.1 立体构成的常用材料4.2 立体构成的工具与设备4.3 材料的选用与搭配4.4 材料与工具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第五章:立体构成的欣赏与评价5.1 立体构成的审美标准5.2 立体构成的欣赏方法5.3 立体构成作品的评价与分析5.4 立体构成作品的展示与交流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6.1 工业设计中的应用6.2 建筑设计中的应用6.3 艺术创作中的应用6.4 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中的应用第七章:立体构成的案例分析7.1 工业设计案例分析7.2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7.3 艺术创作案例分析7.4 日常生活用品设计案例分析第八章:立体构成的创新与实践8.1 立体构成创新的途径与方法8.2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实践探索8.3 立体构成创新实践的评价与反思8.4 立体构成创新实践的成果与应用第九章:立体构成的教学与评估9.1 立体构成教学的目标与内容9.2 立体构成教学的方法与策略9.3 立体构成教学的评估与反馈9.4 立体构成教学的改进与优化第十章:立体构成的未来发展10.1 立体构成在设计领域的趋势与发展10.2 立体构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0.3 立体构成教育的改革与挑战10.4 立体构成对设计思维的影响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立体构成教案》课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解立体构成的定义、分类、基本元素和原则与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2024版立体构成说课ppt课件
立体构成还涉及到雕塑和装置作品与周围空间的关系,如何与观众 产生互动和交流。
材料语言
艺术家运用不同的材料语言进行立体构成,如木材、石材、金属等, 以传达特定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2024/1/25
18
05
创意实践与案例分析
2024/1/25
19
创意实践方法探讨
头脑风暴法
通过自由联想和集体讨 论,激发创新思维和想 象力。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课程评价 体系,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
果和综合能力。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27
立体构成说课ppt课 件
2024/1/25
1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立体构成基本原理 • 立体构成的表现手法 • 立体构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创意实践与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1/25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2024/1/25
3
立体构成课程概述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
2024/1/25
4教学目标与要求来自010203
知识目标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了解立体形态和 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
2024/1/25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立体构成的基本 方法进行创作,具备一定 的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 象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立体构成的兴 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 美能力和创造力。
8
色彩、肌理与空间感
色彩
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 个基本属性。色彩对比强 烈程度直接影响空间感的 表现。
2024/1/25
大学生立体构成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授课对象:大学生课时安排:共16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立体构成的表现手法3. 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工具4. 立体构成作品欣赏5. 立体构成实践项目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时)1. 介绍立体构成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立体构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解(6课时)1.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讲解立体构成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
- 分析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如点、线、面、体等。
2. 立体构成的表现手法- 讲解立体构成的表现手法,如分割、组合、变形、夸张等。
- 分析各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工具- 介绍立体构成中常用的材料,如木材、塑料、金属、纸张等。
- 介绍立体构成中常用的工具,如锯、刨、钻、钳等。
4. 立体构成作品欣赏- 展示国内外优秀的立体构成作品,分析其设计理念、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
-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立体构成作品。
三、实践项目(9课时)1. 立体构成实践项目一:基础造型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原理,运用点、线、面、体等元素进行基础造型练习。
-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作品。
2. 立体构成实践项目二:创意设计- 学生根据所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如设计一个日常用品、装饰品等。
-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作品。
3. 立体构成实践项目三:团队协作- 学生分组进行立体构成设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作品。
四、总结与评价(1课时)1. 对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
2. 对学生的立体构成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立体构成领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立体构成说课稿
立体构成说课稿便于大家的了解,此图为立体构成的构成形态,如图中所示,立体构成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解剖,重新组合,继而进行抽象化的形态构造。
一、课程设置立体构成课程是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其内容主要是制作立体的创意作品并了解其操作技巧,为学生将来从事建筑装饰造型创意等工作领域打下基础。
立体构成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
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
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
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是一门兼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制作能力、艺术创意以及艺术审美能力。
本课程是我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基础设计课程三大构成中的一部分,是学好其他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三大构成包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本课程的前期课程是中外建筑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中外建筑史是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的一些构造和形态风格的学科,平面构成是让学生在二维的空间中进行图形分割的学科,色彩构成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色彩知识。
后期课程是计算机制图软件AotoCAD、3DMAX,和家具设计,同期课程是设计素描色彩、透视学、装饰材料,由此可见。
本课程在训练学生从二维空间转向三位空间的造型设计方面起到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利用抽象的材料和模拟空间构造,创造纯粹的形态造型,从而引导学生从形态要素的立场出发,熟练掌握三维形体的造型规律。
教学目标:(PPT)+目标主要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培养自己创作思维的同时感受造型形态上的不同变化,锻炼学生在今后设计中能够具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色彩的构成思维能力,工艺手工制作能力,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能力,造型综合运用能力,对点线面体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篇一:立体构成教案】立体构成教师:杜晓坤第一课概述【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立体造型课程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的立体意识,为后几课学习打下一定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讲解、作品观摩和分析【教学内容】:立体构成的认知一、基本概念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
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此前学习的平面构成是二维空间的构成,而立体构成是三维空间的构成,三维造型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外形。
由于视点与角度的增加,也大幅度的扩展了三维造型的表现领域。
三维造型具备一定的力学结构。
例如建筑立体造型的形态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种类型二、自然形态的立体造型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各种形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现象,我们把这些靠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形成的形态称为自然形态,自然形态可以说是一切形态的根源。
刚刚我们有提到立体造型由于视点与角度的增加,造型的表现领域也有了很大的扩展,所以,同一对象由于观察角度和距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形态。
比方说,当我们面对群山和大海时,会感觉心旷神怡、心胸开阔;近看则可以看到某种单个形态的面貌,甚至它的肌理,都会给你一定的美感;而剖视某些自然形态,更会发现很多奇妙有趣的造型。
自然形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偶然形,例如天上的云、奇形怪状的石头。
一类是规律形,其形态虽然变化丰富,但是可以预测。
剖视鹦鹉螺,贝壳的螺旋轮廓线,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形成的对数螺旋线。
线叶茅膏菜卷曲的叶子、美洲变色蜥蜴的尾巴都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的螺旋。
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形态,从中学习造型的原理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自然的巧妙带给人们很多启示。
例如:飞利浦公司借鉴鸟的躯体造型设计的摄像头、根据海星造型设计的壁灯、根据被切开的蜗牛壳的造型设计的旋转楼梯。
大自然利用各种现象,在有意识无意识当中提供给人类无限的经验,自然的形态令人向往。
立体构成课程说课稿download
立体构成课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内容:本教材共十一章节,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讲解。
第一、二章是概述和基本专业术语的了解,第三到六章节主要讲造型的基本元素,对造型元素概念、基本形态的认识和了解,第七章讲的是材质的应用,八章讲的是形式美法则,第九章主要从人的感受出发,讲的是立体形态所带来的感觉和人的主观感受到的视觉情感,第十、十一章节主要讲的是立体形态在各设计领域的运用及作品赏析。
(2)地位和作用:立体构成是设计基础课程,和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成为设计的三大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它的学习是建立在对色彩和造型能能力的基本感知基础之上,即必须有色彩和素描基础。
在设计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1)知识方面:在上学期已开设了素描和色彩以及设计概论,有了最基本的色彩认识和造型能力,和相关设计基本知识的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立体构成的基本条件。
(2)情感方面:从绘画基础过度到设计心里会或多或少有些不适应,所以在教学中药做到前期慢,后期稍快。
让学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和时间。
3、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立体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以及对空间形态的美的感知能力。
在制作方面要能体现工艺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平面到半立体,再到立体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逐步建立空间思维,同时将形式美法则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对立体形态的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法分析在教学上通常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方面,通常都是由案例的分析、探讨引入,这样可以让枯燥的理论生动形象化;在实践中,进行分组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将不同的教学设想在各组分别实践,最后进行统一讲解和点评。
这样可以让所有的设计可能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开启学生的设计思维。
三、学法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做到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
学会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学主要是方法,怎么样用更快更好的方法出最好的效果,比如知识点的类比和对照学习。
九年级美术上册《立体构成》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立体构成原理。
2.分析一个你喜欢的立体艺术作品,阐述其立体构成技巧。
3.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如何运用立体构成原理创作一件具有创意的作品?
4.培养学生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布置、生活用品设计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立体构成的魅力,提高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共识。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在此过程中,我会对学生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强调立体构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此外,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立体构成的知识。
此外,我还将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立体艺术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针对立体构成的知识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什么是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如何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进行创作?”等。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立体构成的内涵和技巧。
安徽美术《立体构成》教材教案
安徽美术《立体构成》教材-教案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原则。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立体构成的定义和意义。
2.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体。
3.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则: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层次与序列。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立体物体,感知立体构成的存在。
2.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原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构立体物体。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立体物体进行分析和解构,写成小论文。
2. 评估学生的论文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分析深度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立体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切割、拼接、弯曲、缠绕等。
2. 介绍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刀具、胶水、电线、纸张等。
3. 示范立体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2. 示范立体创作的步骤和技巧,并进行演示。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立体创作的技巧。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和材料,进行一个小型的立体创作作品。
2. 评估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技巧运用准确性、创意性和完成度等方面。
第三章:立体构成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立体构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学会将立体构成原理应用于实际设计和创作中。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雕塑艺术和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 学会将立体构成原理应用于实际设计和创作中的方法和步骤。
3. 介绍一些成功的立体构成应用案例。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立体构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立体构成》教案 第1课 认识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教案课时分配表2我们设计、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
⏹【学生】聆听、思考问题导入(5 min)⏹【教师】展示“纸质立体世界”图片,并提出问题:请你选择一幅作品,说说作品中独特的美感?⏹【学生】观看、思考、举手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宫灯、包装盒、立体书、纸雕等作品……其实,这些精妙绝伦的设计背后都有立体构成的实际应用。
⏹【学生】聆听、记录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授新知(18 min)⏹【教师】讲解新知:立体构成起源一、立体构成与包豪斯◉【教师】组织学生扫码播放“你听说过包豪斯吗?”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包豪斯生平和艺术理念立体构成源于包豪斯开设的一门设计基础课,是在包豪斯学院创办后确立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视觉训练和造型规律的学习来激发学生对设计的潜在才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立体造型能力。
1919年4月,德国魏玛市成立了一所名为“包豪斯(Bauhaus)”的学校。
格罗皮乌斯是首任校长,也是包豪斯的奠基者,他受构成主义和风格派影响,在教学方法和设计风格上做了重大改革。
同时,在康定斯基、李斯茨基、里特维尔德、保罗·克利、约翰·伊顿等艺术家的努力下,包豪斯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种代表未来的新美学思想。
包豪斯通过理论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培育学生的综合通过理论讲解、举例、播放视频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和作用,了解立体构成的发展历史,开阔学生的眼界3能力与设计素质;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还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教育口号,主张“一切作品都要尽量简化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并开创了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理论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出大批兼修艺术与技术的现代设计师。
包豪斯的设计注重满足实用要求,注重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性能,并且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为现代设计艺术教育奠定了基础,包豪斯虽然仅仅存在了14年,但它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历史作用和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立体构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立体构成的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立体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通过各种组合方式,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立体形态。
2.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包括对比与统一、对称与非对称、平衡与对比等。
3. 立体构成的创作方法:包括切割、堆叠、穿插、变形等。
4. 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设计、产品设计、雕塑艺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和创作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创作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立体构成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立体作品,培养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立体构成的图片、案例、教学视频等。
2. 材料: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
3. 工具:剪刀、胶水、画笔等。
教案示例: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 导入:展示一组立体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立体构成。
2. 讲解:介绍立体构成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立体作品,引导学生理解立体构成的原理。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体会立体构成的乐趣。
第二节: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1. 讲解:介绍对比与统一、对称与非对称、平衡与对比等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立体作品,引导学生运用原理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具有对比与统一、对称与非对称、平衡与对比效果的立体作品。
第三节:立体构成的创作方法1. 讲解:介绍切割、堆叠、穿插、变形等创作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立体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创作方法的应用。
3. 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运用创作方法创作的立体作品。
第四节: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1. 讲解:介绍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雕塑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立体构成课稿
《立体构成》课稿长江职业学院童拥军一、立体构成概述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分析立体构成的各元素、构成法则,使学生观察立体、把握立体、创造立体的方法,最终启发创新意识。
立体的空间构成过程可以提高对空间深度的领悟能力、立体意识,对生存空间形成全方位的思考模式,这不仅有易于艺术全方位的创作与欣赏,也有利于现代的思维方式,有简单的平面思维转化为复杂的立体思维,由规范的几何性造型转化为自由的有机形,由直线性思维转化为非直线性思维。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是实体与虚体间的存在关系,对个体形态研究的目的在于整体形态的应用之中。
1、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建立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基础上的对空间设计思维进行训练方式,不是简单的纸手工、纸模型的加工,不是比谁搭的木棱高而不倒,保护是一种技艺的学习。
他是一种高级的学习活动,是有老师参与指导的高级游戏,这种游戏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
①、立体构成定义立体构成是在把握立体形态的基础之上,对立体空间形态进行科学解剖,研究如何将立体形态按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新形态,是用单纯的形态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学科,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立体构成的学习中包含有形体,掌握形成体态途径的,用次形体组合成超级形体,分割空间以及应用。
②、立体构成与包豪斯构成主义,是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下的产物。
1913年俄国年塔林提出的“绘画浮雕”——抽象几何结构。
1919年现代设计师格罗庇乌斯在德国魏玛成立了包豪斯造型艺术学院。
“包豪斯”是德语“Bauen”建筑和名词“Haus”房子的意思,把两个次的发音合在一起则读做“包豪斯”。
包豪斯对艺术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约翰·伊顿提出“从学中干”,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
莫霍里·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构成》课稿长江职业学院童拥军一、立体构成概述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分析立体构成的各元素、构成法则,使学生观察立体、把握立体、创造立体的方法,最终启发创新意识。
立体的空间构成过程可以提高对空间深度的领悟能力、立体意识,对生存空间形成全方位的思考模式,这不仅有易于艺术全方位的创作与欣赏,也有利于现代的思维方式,有简单的平面思维转化为复杂的立体思维,由规范的几何性造型转化为自由的有机形,由直线性思维转化为非直线性思维。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是实体与虚体间的存在关系,对个体形态研究的目的在于整体形态的应用之中。
1、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建立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基础上的对空间设计思维进行训练方式,不是简单的纸手工、纸模型的加工,不是比谁搭的木棱高而不倒,保护是一种技艺的学习。
他是一种高级的学习活动,是有老师参与指导的高级游戏,这种游戏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
①、立体构成定义立体构成是在把握立体形态的基础之上,对立体空间形态进行科学解剖,研究如何将立体形态按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新形态,是用单纯的形态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学科,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立体构成的学习中包含有形体,掌握形成体态途径的,用次形体组合成超级形体,分割空间以及应用。
②、立体构成与包豪斯构成主义,是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下的产物。
1913年俄国年塔林提出的“绘画浮雕”——抽象几何结构。
1919年现代设计师格罗庇乌斯在德国魏玛成立了包豪斯造型艺术学院。
“包豪斯”是德语“Bauen”建筑和名词“Haus”房子的意思,把两个次的发音合在一起则读做“包豪斯”。
包豪斯对艺术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约翰·伊顿提出“从学中干”,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
莫霍里·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同时还借鉴现代动感雕塑并结合光效内容,创立了增加运动与时间概念的四度空间。
日本设计研究界整理与实践运用,逐渐分化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门科类,把它作为所有设计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
③、立体构成中的维度A、分形维度零维——只有位置的空间“点”;一维——只有长度的空间“线”;二维——有长宽无厚度的“平面形”;三维——有长宽厚的空间“立体形”。
只差一点点而没有完全围合的平面或立体,这种半立体称二.五维,传统称它为浮雕。
B、二.五维空间与浮雕半立体,二.五维,浮雕,也叫二.五次元。
都是指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具有立体感的形象,突起于平面但不脱离平面,只能从正、侧两个角度观赏,浮雕有高浮雕、中浮雕、低浮雕之分。
透雕,形象虽突起于平面,但仍没有完全脱离平面,虽能接触到三维空间,感受到三维空间的空气流动,但无法直接用视觉观察三维空间的变化。
B、三维空间与圆雕立体,三维,圆雕,指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也叫三次元。
形象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完全脱离平面,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每一个角度都是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又称立体造像,即把实体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面都展示出来。
软雕塑,指用纤维通过编结织缝等方法制作的立体造型。
C、多维多维度空间,可以是各种纬度空间的组合,也可以是四维、五维、六维空间的立体形态,也称多次元。
喷泉、瀑布、空气和云雾流动的运动空间,称四维空间,时间称五维空间。
④、立体构成的要素A、形态与空间a.形态形态是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形式,在立体构成中,把占有三维实体空间的叫“形态”。
形态是事物的外形与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它同时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内容。
自然形态:有长度、高度、宽度的物体与空间,天然存在的形态;人工形态: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总结、归纳、创新得到的形态。
在三维构成设计中,其形态造型的其本要素是体积、空间、结构、材料、色彩。
b.空间立体构成存在于空间中,尤其客观存在的“体”以及所存在的环境,即“空间”。
生理空间:体现生理需求的空间。
如橱具与炉灶之间的空间,不能超出人伸展手臂的范围。
心理空间:心理要求是通过环境品质、空间造型的感觉得到的。
心理空间内容主要有三大方面构成。
一是心理空间场,活动空间的狭小,人们回感到压抑,活动过大,有感到空荡;二是视觉移动空间,影响视觉移动空间的因素有多种,如动势、动态的移动方向,色彩的深浅明暗空间;三是思维或想象,通过联想、想象能是有限的形体扩展成无限的空间。
物理空间:物体所占有空间,物体的凹与凸、物体运动的空间。
如高墙房屋。
虚拟空间:利用对空间认识的习惯性思维,制造虚拟空间,形成理念思维空间。
如在墙上画门窗及风景。
光的空间:空间因光而生,室外空间因光而变换,室内空间因光而扩展。
B、三元形体方体、角体、球体C、立体三形态实体、虚体、透明体实体:指存在本身的形态,具有可辨别性、可触摸性,能感知的形态。
如石块、木材。
虚体:实体以外的那些剩余空间,一个围合的空间所产生的空间感。
如建筑内部、盒子的内部。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托、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无法分开的关系。
不论实体它们都能形成体的形态。
D、立体造型三要素形态、体量、肌理形态表明了立体的造型特点;体量表明了造型的大小与多少的量化数据;肌理表明造型的质地特征。
有了这三个基本的要素,才能有机会深入组织构成空间,才能形成实体、虚体,才能体现不同光线变化,成为立体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造型要素和组织要素。
E、立体构成的三关系(形式要素)位置、方向、重心这三个关系的不同比例,就构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2、教学目的与学习方法立体构成的教学主要是以抽象几何形象作纯粹形态的创造训练: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立体造型的基本元素,按照构成的规律和法则去组合出不同的立体造型,探讨更多的组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材料和空间的运用上开展广泛的探讨和研究。
立体构成作为基础设计课程是以立体形态创造为训练主线,一个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构思能力,通过理性的演绎推算而掌握形态造型规律;再一个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体验各种立体形态造型给人的感觉,得到经验积累,即达到艺术设计的知觉。
①、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三维立体形态、空间机能、审美观念与创造能力的综合设计基础素质,以及对形态材料敏锐的造型知觉。
在此基础上,对形态物象形式发展进一步认知,体会并表现视觉形式的丰富性,提高对形式的表现能力,获得相应的方法与对效果的把握,并发展为综合的创造能力。
②、教学重点如何理解和运用三维立体形态的体积、空间、结构、材料、色彩等要素。
具体就是一点状、线状、面状与体块的造型形式来创作。
③、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影响,从全新的角度去探求对三维造型与材料的开发运用的可能性。
④、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以三维空间造型练习为主要训练手段,利用材料的纯粹形态进行组合构造,通过对三维空间的探索,培养对三维造型的感受能力、直观力和独创能力,充分体现抽象思维、抽象表达几审美情感。
结构、材质与色彩是立体构成的决定三要素。
结构是三维造型的基本框架,对形态构成有主导作用。
材质是形态构成的视觉、触觉的主要因素,即肌理效果。
色彩在引导人们对形态造型的视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维立体构成设计作为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形态造型的形式规律法则,同时游客仪为设计者积累大量的立体形象资料。
立体构成的学习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三维观,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事物与所存在空间的关系,认识其构成法则及形式美法则,创造欣赏价值高的美的艺术。
3、立体构成的作用①、思维的训练A、平面思维:立体构成练习需要在平面设计布置时,就想象出变化成立体以后的效果,是平面设计得到改进提升,更加全面完善。
B、立体思维:立体首先打破了平面的单一性,在横向思维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纵向思维。
学会用立体的思维来选择观察角度,就能促进作品的完整性。
C、线性思维:立体构成在除了考虑平面构图的完整外,也要考虑形态的主次、透视的合理、色彩的布置、对称与和谐,重复和渐变等关系。
这些思考都是富有逻辑推理性的线性思维。
D、发散思维:立体构成的多角度观察与创造,就有利于这种发散思维的培养,促进跳跃性思维。
面对同一问题,力求多种思考路径,这种思维模式有利于开发创作灵感。
②、空间感的训练A、空间形态的转换能力:立体构成即是由基本形体、次基本形体、超基本形体组成新的立体单位造型。
B、空间感的经验积累:立体构成中单体制作和组合,使我们感受了单位立体的形成过程和由一个形体转变成另为一个形体的过程。
大量的亲手制作刺激了头脑对空间的记忆,获得了空间意识的积累,有利于我们形成敏锐的空间感或空间想象能力,深化空间感悟力。
③、材料的应用A、熟悉材料:要熟悉掌握各种材料特性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每个艺术作品的制作实践,来熟悉材料,获得材料经验,促进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B、材料的美感:材料的应用不仅要以考虑物理特性为基础,而且还要在材料美感上有所体悟。
立体构成中所面临的多种材料,提供了最好的美感实践机会。
C、扩展材料:开放的设计思维,能使人积极主动的扩展材料选择范围。
④、模拟展示A、模型:最突出的模型就是仿生与建筑,仿生是对事物的模拟,对自然生态的人工模拟。
B、培养动手能力:立体构成不是理论性学习、欣赏性学习,它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学习。
立体构成的大部分实践内容都是样品模型的制作,在模型制作中可以直接了解所学专业的工艺特点,培养动手能力,为特种工艺的改进提供技能基础。
二、立体形态的产生1、立体的形成①、实体和虚体A、实体:占据空间的具体实体形态。
实心实体:指整个实体都是物质的填充,填充物可是同类或异类。
如铅球、元宵。
虚心实体:指围合体,虽然内部是虚空的,但外表体积仍能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
如建筑、乒乓球。
可变实体:指体积可以改变,或大或小,具有伸缩性质的实体。
如流水、伞。
B、虚体:被实体占据以外的虚体空间。
固定虚体:指被实体分割后所形成的固定虚体空间。
如房间。
预留虚体:指为满足实体运动而必须预留的虚体空间。
如旋转门要留有圆柱式的虚体空间。
间隔虚体:指实体与虚体间隔成体,实体与虚体混合共存的空间。
如框架围合、鸟笼。
可变虚体:指剩余虚体在实际的具体运动作用中,可以不断地改变虚体空间。
如拉花。
②、实体和虚体的形成途径切割法:利用工具或材料,按均等、自由、偶然、形状等要求分开、隔离成实体或虚体。
围合法:通过材料的半围合、间隔围合、封闭围合等方式,可以形成间隔实体、虚心实体。
粘合法:用粘合、焊接等方法连接两个实体的面。
缝合法:通过中介线材连接两个实体面。
双搭法:通过中介材料将两个以上的实体固定在一起,并在实体间形成虚体。
插接法:通过体面上的剪口互相插和固定体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