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写景
远近高低各不同!手把手教你多角度描写景物
远近高低各不同!手把手教你多角度描写景物描写景物是一项写作基本功。
要想把景物写好,除了要抓住景物特征,恰当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对景物展开生动描摹外,更应注重从不同角度着笔,立体呈现景物各个方面的特征,让景物更加鲜活生动,惹人喜爱。
那么,如何多角度写景呢?一是俯仰生姿。
就是从不同观察角度写景,或俯视,或仰视,或近观,或远望,把所观景物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其在变化中摇曳生姿,引人注目。
我们来看一个作文片段:不一会儿,缆车便把我们带到了黄山半山腰。
低头俯看,悬崖峭壁犹如利剑,寒气逼人;抬头仰望,山顶缭绕着悠悠的白色云雾,恍若仙境……我们终于登上了莲花峰。
一棵百年青松屹立在眼前,令人赞叹不已。
极目四望,峰峦起伏,淡淡云雾中,一个个峰顶,就如一座座海岛。
这段描写,有俯看,有仰望,有近观,有远望,将登山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所见到的景物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令读者心随文走,仿佛也登了一回黄山。
二是有声有色。
就是在写景过程中,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入笔,把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味道、软硬冷热等特征生动地描摹出来,使景物更丰满,让读者更喜爱。
如果在描写景物的形、色、声等特点时能再抓住其变化,动态地进行展现,那就更美了。
请看一个作文片段:近了,更近了,它的声音回响在我耳畔,是那样真实,那样猛烈;近了,更近了,我看见了它的顶端,那是一股洪流,倾泻而下。
经过与岩石的猛烈撞击,水流变得更为强劲,激荡出白色的泡沫,显得汹涌澎湃,蕴含着一股激情;近了,更近了,我分明感受到了空气中的潮湿,凉凉的,直入心底。
这段描写,有瀑布巨大的声响,有水流飞泻而下的壮观,有泡沫的白,有水汽的凉……作者借助于不同的器官,将参观瀑布的独特感受表现出来,写得特别精彩。
三是动静搭配。
即在写景过程中,既注重描写静态的景物,更有意去写动态的景物,甚至化静为动,让笔下景物充满生机。
我们来看一个作文片段:从水泥大道的尽头拐弯向北,那里有我们学校最美的“景观带”。
多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
多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技法简析】多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是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
写景的角度有:景物的形状、声音、色彩、味道等;远眺、近看,俯瞰、仰视,正面、侧面,静态、动态,整体、局部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
在柳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记》中,作者就运用了多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描摹的景物各具特色,特点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绘声之悦耳如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作者以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来比喻听到的潭水声,写出了水声的清脆悦耳,清亮诱人。
二、绘色之迷人如青树的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一句中的青与翠都有绿意,交错使用,既避免了重复,更表现了树木的青葱翠绿、枝条的参差不齐,它们随风摆动,让人想象到那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石潭的四周。
寥寥数语,写出了色彩的迷人。
三、绘形之各异如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句中全石即整块石头,坻为水中的高地,屿是水中的小岛,嵁是不平的岩石,从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小石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但石的形状又各不相同:或整或零,或高或低,或平或仄,多姿多态。
四、绘影之巧妙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这两句话描绘了一幅极美的画面。
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像在空中。
太阳光照射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
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和鱼影,但透过鱼的影子,却能让我们对那清澈透亮的潭水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鱼影与潭水相映成辉。
作者巧妙地借鱼影再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而潭水之清也使得鱼影越发鲜活。
五、绘景之含情如似与游者相乐。
句中人、鱼并写,情味无穷,真切地描绘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
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快心情。
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作者在后文描绘了一种悄怆之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多角度描写景物
1、多角度描写景物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
例如我们可以仿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景的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材料,更可以用童话等形式来表现主题。
我们知道观察离不开思考,只有用心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学会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角度地写景状物,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我爱家乡的——》、《我的家乡》题意,不但要将××的特点写出来,还要注意在描写××特点的词时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为了写的更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例如: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
然而,雪松并没有被寒霜冰雪所征服、所吓倒。
它依然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选自《我爱家乡的雪松》3、适当地运用合理的想象,引用民间传说或谚语等也可以达到写具体的效果。
三、赏析【优秀习作】《我爱家乡的小河》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
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妈妈笑着说:“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从此,“土河”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
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
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
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
河堤上绿树成阴,河滩上瓜果满园。
放了学,我们有时还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
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了。
多角度多感官立体写景的句子
多角度多感官立体写景的句子嘿,你知道吗?当我们去感受一处美景时,那可真是一场奇妙的体
验啊!比如说,站在那片广袤的草原上,哇,那满眼的翠绿,就像一
块巨大的柔软毛毯一直铺展到天边。
你听听,微风轻轻拂过,不就像是大自然在你耳边温柔地呢喃吗?“沙沙”作响的声音,难道不像它在给你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你再深深
吸一口气,那清新的草香直往你鼻子里钻,这感觉多美妙呀!这不就
是多角度多感官立体写景嘛!
再看看那片湛蓝的天空,就像一块无比纯净的蓝宝石。
阳光洒下来,暖呵呵的,照得人心里都亮堂堂的。
偶尔飘过几朵白云,慢悠悠的,
像棉花糖一样,真想伸手去抓一把呀!
还有那旁边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儿在里面
欢快地游来游去。
伸手去触碰那溪水,哇,凉凉的,好舒服呀!听着
溪水流动的声音,“哗哗”的,仿佛是它在欢快地歌唱。
你想想看,这样的景色,是不是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
界中?从视觉上看到的美丽色彩,到听觉上听到的各种声音,再到嗅
觉上闻到的迷人气息,还有触觉上感受到的不同质感,这一切融合在
一起,才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生动的美景图呀!这就是多角度多感官
立体写景的魅力所在,它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
美妙。
我觉得呀,我们应该多去留意身边这些美好的景色,用我们的各种感官去尽情感受,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世界的多姿多彩呀!。
多角度描写景物_1
多角度描写景物---------------------------------------多角度描写景物一、什么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指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
包括两种形式:全篇景物描写和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
三月的江南,淫雨霏霏。
绵绵的细雨,一连几天,不停地飘洒着,像个调皮的小顽童不闻母亲的呼唤,任性地自由自在地玩耍——《美好一瞬间》乡下的早晨,空气有些潮,牵牛花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有些酒香般的醇。
——《欢乐一家亲》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春之怀古》二、学会景物描写用眼观察:主要为了接收事物的形体、色彩、光线、动静。
(1)辨形(2)辨色(3)辨光用鼻“观察”:把鼻子闻到的各种味道辨别出来。
用耳“观察”:主要写听觉“接收”的声音。
用舌“观察”:从中得到味觉。
用身“观察”:这是写触觉。
粗糙、细腻、光滑、坎坷、冷、暖、干湿,这些得用自己的身体(包括手、脚)接触以后才能得到。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片满是的。
——《春》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社戏》三、景物描写的方法:1、抓住特征重点描写景物本身特征时令特征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
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
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
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是从一个角度去写,那景色就像个平面画,没啥立体感。
咱们得学会多角度写景,这样写出来的景才够鲜活呢。
一、高低结合的角度。
你看啊,写一座山的时候,从高的角度写,就像是你站在山顶上,看到的是连绵的山脉,云在脚下飘,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你可以写远处的山峰像波浪一样起伏,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
然后再从低的角度写,比如说在山脚下,抬头看山,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壁,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像给山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大衣。
这一高一低,景色就立体起来了。
二、远近结合的角度。
就像画一幅画,有远景有近景才好看。
比如说写一片湖。
远看那湖啊,就像一面镜子,平静得很,周围的青山倒映在湖水里,就像一幅水墨画。
再走近些呢,能看到湖面上有微微的涟漪,是风吹过的痕迹。
走到湖边,还能看到水里的小鱼在游动,水草在轻轻摇曳。
这远和近的景色一搭配,湖就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三、动静结合的角度。
这可是让景色活起来的好办法。
还说那片湖,湖水是静的,但是湖面上的小船是动的。
小船划开湖水,留下一道道水纹。
或者写树林,树木是静的,但是树林里的鸟儿是动的。
鸟儿在树枝间跳跃、歌唱,让整个树林都充满了生机。
要是只写静的,景色就显得太沉闷;要是只写动的,又会觉得乱糟糟的。
动静一结合,就像给景色注入了灵魂。
四、内外结合的角度。
要是写一个古建筑,这个角度就很有用。
从外面看,古建筑的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墙壁,那是一种庄严的美。
走进古建筑里面呢,看到精美的木雕,雕花的窗户透进来的光线,还有那带着历史气息的陈设,又有一种神秘的美。
内外不同的景色,能让读者更全面地感受到这个古建筑的魅力。
五、感官结合的角度。
这个可有趣啦。
写景的时候,不光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鼻子闻、手触摸呢。
比如写海边,眼睛看到的是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浪花。
耳朵听到的是海浪拍打着沙滩的声音,像在演奏一首交响曲。
鼻子闻到的是海风带来的咸咸的味道。
要是你光脚走在沙滩上,还能感受到沙子的细腻和温暖。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篇优秀模板_写景作文_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篇优秀模板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琳琅满目的人文风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关于多角度去描写景物的相关,欢迎大家参阅!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篇一:美丽的家乡在美丽的西江河畔,中心广场位于我们县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运动、娱乐的休闲场所。
走进广场的正前方,首先映入眼幕的是一排排棕榈树和大榕树。
踏进广场引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池底铺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池里有相互交错的水管,喷水管喷水时,喷出的水是左右对射的,我们走过去,就像穿过拱形的水帘,水珠落在水池里,发出有节奏的“沙沙沙”的声音,清脆动听极了。
水池两边还有花坛和绿茵茵的草地呢!穿过水池再往前走,就到了广场最开阔的地方——中间有大圆盘似的喷泉区,那些喷水管和彩灯都是埋在地下的,地面上只能看见一圈圈圆形排列的小孔。
白天人们在这里跳舞、打太极……每当夜幕降临,喷泉区的小孔喷水时,那水柱射上空中,相互交错着,此起彼落,在彩灯的确映照下,晶莹透亮,五颜六色,像节日的礼花,洒落人间,又像一幅大彩帘,美丽极壮观极了!围绕广场这喷泉区,有两排弧形牌坊,高大宏伟,像广场的守护神,牌坊后面有一个椭圆形的湖,湖中央有一条小桥,把湖分成两半,湖周围有很多茂密的树木,树木下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石凳石桌,环境幽静,是人们打牌,下棋的休闲区。
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这里的草地、树木、喷泉,湖水,是多么惹人喜爱!我爱我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更爱创造了这美丽的中心广场的家乡人民!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篇二:美丽的白云我喜欢天上的太阳、月亮、天上的一切一切,可我更喜欢天上美丽的白云。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门前玩耍时,无意中一抬头,看到了天上的白云,我想:这云真美啊!厚而白,很有层次,我为什么不坐下来观赏美丽的云景哪?于是,我便从家里拿出了一个小凳子。
坐下来继续观赏云。
不一会儿,云儿变成了一只小羊,可奇怪的是这只羊没有羊角,我想:可能天空对它们来说是一片海,而羊儿再洗角时被水冲掉了,然后……还没等我想完,云儿又变成了一只猴子,可是这只猴子却不时候蹦乱跳的,而是老老实实的。
写景 手法
写景手法
写景手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景方法:
1. 多角度描摹: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景物的各个方面。
2. 细节描写:通过对景物中的细节进行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增强景物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3. 比喻和拟人: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景物人格化或者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4. 变换视角:通过变换视角来描写景物,使景物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增强读者的感官体验。
5. 情景交融: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景物描写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6. 引用前人诗句:适当引用前人有关景物的诗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和诗意。
7. 衬托和对比:通过衬托和对比的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或者强调某种情感。
在写景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同时要注意情景交融,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炼字多角度写景
答案:(化静为动)形象写出芦芽旺盛旳 生命力,富有力度和动感。
。
3、小城洁净旳雪山之水是能够洗涤灵魂旳赏 析“洗涤”旳精妙之处
答案: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充分体现 丽江纯净旳美给人们心灵带来旳净化作用。
4、赏析“滤”旳精妙之处
答案:化虚为实,“滤”将风吹过竹林把竹 林旳绿意和凉爽带给人旳传神体验突显出 来(1分);表面写“风”,实则写“竹” (1分),体现作者对竹旳深爱(1分)
2、感官角度:视、听、嗅相结合
3、妙用修辞:比喻(博喻)、通感、拟人
(举例,分析,形象写出什么景,营造“静 谧、淡雅、朦胧”旳意境,与作者此时幻 想超脱现实旳淡淡哀愁和难得片刻偷闲旳 淡淡喜悦相吻合)
当代文中旳炼字
1、赏析“梳暗”旳妙处:相思树梳暗了远远 旳天色
答案:形象写出相思树叶片细长整齐旳特 点,也用“暗”写出相思树叶片排列极其 密集,生长繁茂旳特征。
基本题型
多角度写景
1、时间、空间、视角(远近、俯仰、高下) 2、感官:视、听、嗅、触、味 3、白描(简笔)、细描 4、多用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
感、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等
《荷塘月色》第四段 ——多角度写景
1、空间角度:远、近、上、下(叶子、花、 水)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赏析“分、挂”旳体现效果
答案: “分”化静为动,写出野竹在青霭中 时隐时现旳动态美。 “挂”化动为静,写 出遥望泉水飞流垂直落下旳形态。
“泻”:倾泻之意,与流水相应,唤起人们 对流水旳想象,化静为动,巧妙写出月色 映照在花上呈现出旳流动轻柔旳情态。
“浮”:化静为动,形象写出月色与雾气交 错弥漫四溢形成旳朦胧轻柔旳动态美。
写景多角度诗句
写景多角度诗句1.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柳宗元《渔翁》2.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孟浩然《来闍黎新亭作》3.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欧阳修《田家》4.青钱贴水萍无数。
临晓西湖春涨雨。
——张先《木兰花·青钱贴水萍无数》5.泥新轻燕面前飞,风慢落花衣上住。
——张先《木兰花·青钱贴水萍无数》6.西湖杨柳风流绝。
满楼青春看赠别。
——张先《木兰花·西湖杨柳风流绝》7.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李白《登庐山五老峰》8.苍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
——毛熙震《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9.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10.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11.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王禹偁《村行》12.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王禹偁《点绛唇·感兴》13.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14.幽径草花聊适趣,閒窗笔砚不留尘。
——仇远《集虚书院》15.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16.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朱放《剡山夜月》17.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李白《题东溪公幽居》18.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
——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19.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刘攽《新晴》20.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21.两岸荔枝红。
万家烟雨中。
——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22.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七》23.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七》24.沈思亦自好,写景欠龙眠。
多角度描写景物(有范文)
期待你的精彩片段......
课堂总结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 还是在宁静的乡村,以及 美丽的校园,只要对我们 的自然心怀浓浓的向往, 依恋之情,充分调动我们 的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 方法,那么我们每个人心 里的那一幅属于自己的自 然美景就会呈现在你我的 面前。
秋天的田野 • 美丽的秋姑娘提着一篮子香 味弥漫的魔法花瓣飞向那美丽 的田野,只见她左手一挥,右 手一撒,顿时奇迹出现了,一 幅迷人的秋景映入人们的眼帘 。
动用多种感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充分调动我们心灵的扫描器—— 眼、耳、口、鼻、肤等感官来体会眼前的景物, 并赋予景物于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鲁迅先生的《社戏》中这样一段描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 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 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 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 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 弥散在舍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 善于调动多种感官来写,有嗅觉、视觉、听觉、 触觉,使人身临其境。
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桃花源记》中多处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 描写来描写景物。 • 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属于正面描 写,“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的侧面描写。 • 正面侧面结合更突出桃源里环境优美,民 风淳朴。
比如:《答谢中书书》 中的“高峰入云,清 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生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先是仰 视,再是俯视,接着 在平视,写景秩序井 然,文章多了一丝灵 动,少了呆板之感。
初中语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教案
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的描写景物。
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适时的融入景物描写,但是学生们只会对景物作简单的状态介绍,这只能算得上简单的景物叙述,他们不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也不会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更不会综合运用一些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起来,让文章的语言美丽多姿。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议一议
比较两句描写孰优孰劣
二、方法指导
(一)观察篇
怎样描景状物,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细致观察景物,才能写好景物,那么你知道怎么观察吗?
1.定点观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移步换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动用多种感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二)描写篇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即便是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为了避免其单调,就应该结合各种手法,对景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描写。
4.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结合
三、小结
四、课堂练习
按照所学的写景方法,评点同桌的写景片段,写出优点和不足,修改成段。
作品展示:小组展示,选出佳作,全班展示。
五、作业布置
请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写景作文。
多角度写景的作用
多角度写景的作用
1. 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多角度的描写,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真实的感受。
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理解描述的景物,获得全面的触觉和感官体验,从而更加深入地沉浸在作品的世界中。
2. 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多角度的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内容,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同时,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景物,也能够展示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风格,以此来打造独特的艺术形象,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3. 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多角度的描写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代入感。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氛围和背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作品的可读性。
4. 丰富作品的表现手法:多角度的描写可以使得作品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当同一个景物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时,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使作品更加立体、鲜活。
同时,多角度的描写也能够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式,巧妙地表达出文字之外的意义和内涵。
写景的作文运用多角度100字
写景的作文运用多角度100字
1、夏天,查干湖的景色秀丽,湖光山色,湖水更清了,更绿了。
湖里的荷花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只开了两三瓣,还有的含苞欲放,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很多蜻蜓敢来,立在荷花上,好一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的精美画面。
金色的马蹄莲和粉色的荷花把湖面打扮得更加绚丽。
2、走进月亮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既美观又坚固的桥。
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月亮桥”,因为桥的形状像一弯新月,所以叫月亮桥。
桥的两边和桥柱上还镶着很多小彩灯,一到晚上,那些小彩灯就会发出彩色的光芒,远远望去,仿佛一弯新月倒映在水中。
听说每当月圆的时候,站在桥上许个愿望,说不定还会实现哦!
3、春天,这里的湖水碧绿,岸边的柳树抽出了新的纸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柔轻的枝条随风摆动,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风中梳理着自己的长发。
看看眼前的美景,我不禁想出了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诗句。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东瞧瞧,西望望,像个刚出生的小娃娃。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写作导引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以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可以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的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仔细阅读贾平凹的《风雨》,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
有近景、远景,还有?? 有俯视、仰视,还有??以下从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第一,定点观察。
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作细致描写。
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这样,观景的点各有变化,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不相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第二,移步换景。
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例如《社戏》写“我”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
写返程时所见景物,有清晰之景,有虚幻之景,有远景,有近景??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各不相同,各呈异彩,细读之后会生出无穷的美感。
第三,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
甚至可从现实之景延伸到想象之景。
例如《春》中的这段描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一段写到了哪些感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可以细细品味。
诗词鉴赏中写景的角度
★诗词鉴赏中写景的角度:①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俯仰等的变化及其结合。
②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绘形、绘声、绘色。
③其他角度: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明暗对比等。
★诗词鉴赏中常见的写景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反复、设问、反问……2、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映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意象叠加(意象组合)、白描、工笔、细节……3、多角度写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多种感官结合(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等)……★诗歌鉴赏中“写景特色”题答题结构:常见的写景手法(术语)+结合诗句解说+融情入景+表达的情感★答题注意:①分条作答②总+分★常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工笔、对比、衬托、烘托、渲染、象征、用典、想象、联想、起兴、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以景作结、顺叙、倒叙插叙等。
③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④结构技巧:承上启下(过渡)、呼应(照应)、伏笔、铺垫等。
★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场所。
2、渲染气氛、增强故事真实性、为下文作铺垫。
3、交代人物身份、衬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4、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5、暗示社会环境、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等。
6、深化作品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诗词鉴赏中写景的角度:①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俯仰等的变化及其结合。
②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绘形、绘声、绘色。
③其他角度: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明暗对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角度描写景物
一、教学目标:
1、由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感受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描写。
2、提升观察能力,掌握描写方法。
3、写作训练
二、教学重点:
提升能力,学会观察和描写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图片游戏导入
1、请你在三秒内判断图片中的四块积木相同吗
2、请你观察下图中这是同一个人吗
3、请你比较下图中的气球大小
4、这四朵玫瑰相同的吗
5、请你观察下图的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游戏总结:你的发现
【明确】
角度不同,效果有别
由此可见,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以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可以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的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以下从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第一,定点观察。
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
然后作细致描写。
例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这样,观景的点各有变化,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不相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第二,移步换景。
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例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抓住渔人一路上走来看见的不同的景物,将我们一同带进了这个神秘仙境:世外桃源。
激发的读者的兴趣,避免了平铺直叙。
《社戏》写“我”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
写返程时所见景物,有清晰之景,有虚幻之景,有远景,有近景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各不相同,各呈异彩,细读之后会生出无穷的美感。
第三,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
甚至可从现实之景延伸到想象之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例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中这样一段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舍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善于调动多种感官来写,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使人身临其境。
第四、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记承天诗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突出月光明亮,环境静谧,写的是静态美;“水中藻、荇交横”突出月色清丽淡雅,写的是动态美。
动静结合,写出了月色的不同的特点。
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
儿、杏儿、梨儿。
作者运用想象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副色彩艳丽,层次多样的春花图。
(二)实战演练
【评议】
1、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哟,一望无际的前方是一片片的狗尾巴草!
2、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笔直的公路,黄黄的草,矮矮的山丘,窄窄的路.......
品一品议一议
有一条路它通向未知的远方,路的两旁有金灿灿的麦田。
从路旁向远方眺望,只能望见一座座连绵起伏不绝的高山,哦,远处好像还有几处人家。
我站在路旁抬头仰望天空,他是那么的一望无际,朵朵棉花糖似得白云浮在天空。
突然一阵微风轻抚过麦田,麦苗轻摇,好似与他嬉戏......
期待你的精彩片段......
(三)课堂总结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以及美丽的校园,只要对我们的自然心怀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方法,那么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那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美景就会呈现在你我的面前。
(四)写作训练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
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先确定所写之景,是秋天的全景,还是某一处局部景物;再从不同的角度,细致观察景物的不同侧面,立体地感受景物之美。
2.观察之后想一想:对景物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可以
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3.写完之后想一想: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描写角度是否可以更加多样感受是否可以更加丰富一些再作一些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