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解释和数字处理渗透层划分及孔隙度渗透率计算共24页文档
测井解释
(一)什么是储层?在自然界中,把具有一定储集空间并能使储存在其中的流体在一定压差下流动的岩石称为储集岩。
由储集岩所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或储层)储层的两个基本特性:孔隙性;渗透性(二)储层分类1.按岩类: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特殊岩类储层(岩浆岩、变质岩、砾岩、泥质岩等)2.按储集空间类型:孔隙型、裂缝型、孔隙裂缝型、缝洞型、孔洞型、孔洞缝复合型。
3.按渗透性:高渗储层K≥500×10-3μm2;中渗储层500≥K≥50×10-3μm2;低渗储层50≥K≥10×10-3μm2;特低渗储层K<10×10-3μm2(三)什么储层是非常规储层(特殊储层)?不同于常规均质孔隙型砂岩储层1.岩性非常规——碳酸盐岩、岩浆岩、变质岩、泥质岩等2.储集空间类型非常规——非纯孔隙——有孔隙、裂缝、溶洞——非均质3.电性特征非常规——特别是低阻油气藏(四)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核心:孔隙空间结构,即孔隙、溶洞、裂缝的发育特征及组合状况(五)非常规(碳酸岩)储层测井评价基本任务:(1)找储层:储层在哪里、什么类型、是否有效(2)找油气层:储层含什么性质的流体(3)评价油气层的好坏:储层的储集物性条件如何(4)储层多井对比与横向预测:什么地方还有好的储层(六)碳酸盐岩由那些矿物、岩石组成?各自的主要物理性质?碳酸盐岩岩石成份:主要成分(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岩盐)构成岩石骨架;粘土成分;其它成分(有机质;黄铁矿;铝土矿;碳酸磷灰石);方解石:白色、灰色;灰岩中的主要矿物;分布广,主要分布在浅海与湖泊;易溶蚀,形成溶洞;变质,大理石白云石:颜色:灰白色;分布:咸度高的海、湖;形成:次生,石灰岩受含镁溶液交代而成;白云岩中的主要矿物。
硬石膏:咸湖、海蒸发形成,42ºC以上接近地表。
减压、水化→石膏岩盐:在石膏、硬石膏之后形成硬石膏、盐岩都不是碳酸盐岩、而是蒸发岩,但经常出现在碳酸盐岩地层剖面中。
测井资料处理及其相关解释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测井资料处理及其相关解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7.1 测井资料综台解释 comprehensive log interpretation对用多种测井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地质解释。
7.2 测井数据处理 log data processing用人工或计算机处理测井数据。
7.3 测井地层评价 formation evaluation主要应用测井资料评价地层的岩性、物件和所含流体性质的过程。
分棵眼井地层评价和套管井地层评价。
7.4 岩石物性 rock properties主要指储层岩石储集流体和流体渗流能力的物理性质。
测井解释中的岩石物性指孔隙度和渗透率。
7.5 储集层基本参数 reservoir fundamental parameter反映储集层性质的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或含水饱和度)和储集层有效厚度。
7.6 总孔隙度 total porosity单位体积岩石中所有孔隙体积之和,包括孤立孔隙与被粘土束缚水所占据的孔隙体积。
7.7 非连通孔隙度 non-connected porosity孤立孔隙度 isolated porosity单位岩石体积内与孔隙网络不连通的孔隙体积。
非连通孔隙可能在火成岩或碳酸盐岩中明显发育,如溶洞、铸模和粒内孔隙。
7.8 有效孔隙度 effective porosity单位体积岩石中对流体渗流有贡献的连通孔隙体积。
它不包括孤立孔隙(与其他孔隙之间不连通)以及粘土矿物或其他颗粒吸附水所占据的孔隙体积。
岩心孔隙度测量—般是在干燥状态下进行的,岩心烘干过程基本使粘土束缚水丧失。
测井数字处理与解释
CAL
12
深度 (m)
400
AC
150 0
直方图 RL
6 0
岩心照片 RILM
10 50
SP
100 6
Borehole
12
3280 3285 3290 3295 3300 3305
微电极曲线的负差异
干层
3315
泥饼
负 差 异正
侵入深
冲洗带
过渡带
原状地层
差
侵 入 浅
异
微电极测量示意图 渗透性砂岩处一般泥饼厚度为0.3-3cm,冲洗带深度超过10cm,泥饼电阻率约为泥浆电阻 率的1-3倍,冲洗带电阻率约为泥饼电阻率的5倍以上。 微梯度探测深度4cm左右,微电位探测深度10cm左右 由于没有泥饼,极板直接贴在井壁上,微梯度探测范围较微电位浅,井壁岩石的高电阻 对微梯度影响要更大一些,这也造成了微梯度电阻率大于微电位电阻率,反映在曲线上 就是负差异。
测井解释基础
识别油、气、水层主要依据
– a、依据四性关系原理,综合利用本井的测井曲线对 储层油、气、水变化进行分析。在岩性、物性一致的 情况下,电阻率越高,储层含油饱和度越高,含油性 越好,油层电阻率一般是岩性、物性相近临近水层的 35倍。岩性越细,地层电阻率越低;反之,则越高。 在岩性、含油性一致情况下,物性越好,电阻率越低。 – b、地层对比。根据地层对比结果,划分油田的油、 气、水层界面深度,从而判定本井的油、气、水层界 面。 – c、录井、井壁取芯等第一性资料,分析储层的含油 性情况。
350 400 450 AC
500 550
测井解释综合分析
• 测井曲线是测井仪器对地层体积内矿物的综合响应, 一般均具有明显的多解性。有时尽管某种仪器原理 较先进,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任何一种仪器对地 层的反映都有相同性,但每一种仪器根据其测量原 理对地层响应又具有独到的特征。根据这一原理, 结合研究地层的地质特征,将多种测井方法综合分 析,将会得到对地层较合理的解释。主要包括: • 1、常规资料间的结合 • 2、将常规测井资料与5700资料结合; • 3、5700新技术资料间的结合; • 4、裸眼井资料与套管井油层监测资料结合。
•
三、完井测井系列的确定
完井井别的划分: 1、按目的划分 探 完 井 井 别 井 资料探井 油气探井 评价探井 滚动探井 初期开发井 开发井 调整开发井
开发评价井
完井井别的划分
2、按地质特征划分 物性划分 低孔、低渗地层
中高孔、渗地层
砂泥岩 剖面井 电阻率特征划分 开发程度划分 低电阻率油层
完 井 井 别
X
:可以是电阻率测井以外的任何测井参数
Archie公式
Archie根据实验得出的含水纯岩石和含油气纯 岩石的电阻率测井解释的关系式统称为Archie 公式,其一般形式归结如下 :
测井解释报告最终版
测井解释报告一.计算原理1)计算泥质含量V sℎ:地层的泥质含量V sℎ是一个重要的地质参数,泥质含量V sℎ不仅反映地层的岩性,而且地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储集层参数,均与泥质含量V sℎ有密切关系。
且由于自然伽马对于泥质含量比较敏感,故可由自然伽马来计算泥质含量V sℎ,公式如下:V sℎ=2GCUR∙∆GR−1 2GCUR−1式中GCUR—希尔奇指数,它与地层地质时代有关,可根据取心分析资料与自然伽井测井值进行统计确定,对北美第三系地层取3.7,在本报告中取2。
∆GR—自然伽马相对值,也称泥质含量指数。
∆GR=GR−GR min GR max−GR min在报告中,GR即是实际测量值;GRmin代表大套纯砂岩层,根据实际测井曲线可判断值为70;GRmax代表大套纯泥岩,根据实际测井曲线可判断值为140,由此即可求出全段泥质含量。
2)计算孔隙度∅:分析可知,在分层之后,针对含泥质砂岩水层情况下可由密度来计算∅,公式如下:ρb=(1−SH−∅)ρma+SHρSH+∅ρf化简如下: ∅=ρma−ρbρma−ρf−SHρma−ρSHρma−ρf式中,骨架密度ρma取 2.65g/cm3,孔隙流体密度ρf取1 g/cm3,孔隙泥质密度ρSH取2.32 g/cm3,而泥质含量V sℎ为之前所求,体积密度ρb为测量值,代入即可求孔隙度∅,其中某些异常值可以改变取值以满足要求。
3)计算含水饱和度S w和冲洗带中残余油气饱和度S hr:通常含水饱和度又是划分油、水层的主要标志,是以电阻率测井为基础的阿尔奇(Archie)公式来计算S w,公式如下:F=R oR w=a∅mI=R tR o=R tFR w=bS w n由以上两式,可推出阿尔奇公式:S w=√abR w ∅m R tn式中,参数a,b都和岩性有关,可取为1,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均取为2;地层水电阻率R w取为0.01Ω/m,孔隙度∅之前所求,而地层真电阻率值则采用深侧向LLD数值,即可求出含水饱和度S w。
测井常规处理解释技术
测井处理解释模型
根据大庆深层探井的岩心薄片分析资料,泉头 组与登娄库组沉积岩岩石骨架矿物成分相对稳定、 百分含量相对稳定,因此确定其处理解释模型为 矿物模型,骨架为石英、长石、岩块,流体为天 然气和水。
营城组、火石岭组火成岩和基底浅变质岩选取 岩石模型,流体为天然气和水。
气水层解释图版
中子密度孔隙度差值
数字处理孔隙度
火山岩和变质岩岩性识别图版
RT(OHMM)
100000 10000 1000 100 10
千枚岩、泥板岩
花岗岩
安山岩 玄武岩
GR RT 芳深701 芳深10
酸性喷发岩 流纹岩
凝灰岩
1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GR-RT岩性识别图版
GR(API)
火山岩和变质岩岩性识别图版
ELAN程序简介
ELAN处理解释参数符号说明 (以砂泥岩剖面为例)
RHOB—体积密度 NPHI—补偿中子 DT—声波时差 RXO—微球聚焦 RT—深侧向 GR—自然伽玛 UOIL—原状地层油 XOIL—冲洗带油 UGAS—原状地层气 XGAS—冲洗带气 UWAT—原状地层水 XWAT—冲洗带水 SAND—砂岩 SHAL—泥岩
CLASS程序处理成果图
DJC测井解释技术
低电阻率方法处理成果图
CLASS处理解释方法
CLASS程序是粘土分析及泥质砂岩评价程序,能够比较准 确地确定有效孔隙度、总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油气水的有 效渗透率等储层参数。 主要应用于西部扶、杨油层和东部中 浅层地层。
CLASS处理解释方法
CLASS程序的输入曲线
GR—自然伽玛 CNL—补偿中子 DEN—岩性密度 SP—自然电位 AC—声波时差 RT—深侧向电阻率 RS—浅侧向电阻率 RXO—微球型聚焦电阻率 CAL—井径
测井综合解释及数据处理ppt课件
而且其读数
很稳定,SP
曲线平直,
常称之为泥
岩基线,曲
线向左偏移
表明是渗透
性地层。
最新课件
11
SP 2.地质应用
(1)识别储层 在碎屑岩剖面中,储层SP显示负异常。
(2)分层并确定地层厚度 SP曲线的拐点相当于渗透层与非渗透
层的界面,利用半幅点法划分地层界面、确 定地层厚度。
最新课件
12
(3)进行地层对比和沉积环境分析 在相当大的区域内,某些特殊地层的
时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和
岩石光电吸收截面指数
(Pe),Pe参数用于指示
岩石中矿物的含量。
岩性密度测井的应用
包括区分岩性、确定粘土
含量、计算地层的孔隙度、
确定含气层和识别裂缝。
最新课件
23
四、中子测井(NEUTRON LOG)
1.探测对象
中子测井是测量井中的热中子分布。输出视孔隙度
φN。 常见的中子测井仅有两种:
式中:PSP——解释层的SP幅度(mv) SSP——纯水层的静自然电位(mv)
最新课件
14
油 层
(5)判断油水
层的依据之一
岩性一致的
储层由于所含流
体的性质不同,
SP反应不同。
油 层 的 SP 幅 度
<水层的SP幅度
水
层
最新课件
15
(6)确定地层水电阻率Rw 利用SP幅度及温度 、泥浆滤液电阻率
Rmfe,估算地层等效电阻率Rwe。
Sh1——GR相对值,也称泥质含量指数。
S1h GR GR min GR maxGR min
其中,GR、GRmax、GRmin分别表示目的层、纯泥岩层
测井解释课件
含水饱和度SW
称为残余油气。
束缚水饱和度Swb
饱和度
被薄吸膜附水在、含岩 无油石 效气颗 孔饱粒 隙和表及度面狭S的窄h 孔隙喉道中的毛细管滞留
可动油气饱和度Shm 残余油气饱和度Shr
水,在自然条件下油是气不所能充填的孔隙体积占
自由流动的,称之为整束个缚孔水隙体积的百分比。 17
有如下基本常识:
数据块子程序(1个)
测井解释程序
调用用户子程序(若干)
主程序
调用系统服务子程序(若干)
44
系统服务子程序:
• 也称测井公用程序,功能是测井数据的读入、输 出和解释参数的输入。常用的有:
• RDFLNM:读参数文件中的数据文件名; • IN:读数据文件的标题块和数据; • OUT:输出标题和数据到数据文件中; • CONST:读用户参数文件的内容,并将其中的参
37
本章内容
测井数据处理系统 测井资料预处理
38
第一节 测井数据处理系统
数 据
输
入
卫星传送
各种磁带 格式转换
测井曲线 数字化
表格数据录入
资料预处理 单井处理与解释 多井处理与解释
数据库
服务程序:交 会图、直方图、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库
解释成果的显示与输出、 成果归档、图形显示、硬 件拷贝、绘图仪输出
三孔隙度测井 声波时差测井 补偿中子测井
13
二、渗透率
1、渗透率定义
渗透性:在有压力差的条件下,岩层允许流体流过
其孔隙孔道的性质。
渗透率:反映岩石渗透性大小的参数。 单位:标准单位10-3μm2 ,习惯用毫达西(mD)
=0.987 10-3μm2 。
性质:决定油气藏能否形成和油气层产能大小的
测井
绪论•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孔、渗、饱、有效厚度)、相关参数的定义孔隙度φ:岩石内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1)总孔隙度:总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φt)(2)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φe)(3)次生孔隙度:次生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φ2)。
渗透率k:描述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参数,单位:μm2 (或达西D ),常用10-3 μm2 (毫达西mD)(1)绝对渗透率:只有一种流体时测得。
测井上一般指绝对渗透率;(2)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存在多种流体时对其中一种所测,一般用ko、kg、kw表示;(3)相对渗透率:有效/绝对,用kro、krg、krw表示。
饱和度S:储层中某相流体体积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含水饱和度Sw,含油气饱和度Sh(So、Sg)(1)原状地层:Sh=1-Sw (Sh=So+Sg)(2)冲洗带: Shr=1-Sxo (残余油气Shr、含水Sxo)(3)可动油气: Shm=Sxo-Sw , Shm=Sh-Shr(4)束缚水Swirr: Sw=Swm+Swirr有效厚度he:(1)岩层厚度:岩层上、下界面间的距离。
界面常以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的变化为显示特征;(2)有效厚度: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价值油气的储层实际厚度。
常由确认的油气层总厚度扣除无生产价值的夹层厚度后得到。
孔隙度、饱和度和有效厚度等还可用来计算地质储量;孔隙度、渗透率合称储层物性;孔隙度与饱和度的乘积表示某相流体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比,如φSw表示岩石中水的相对体积。
•储集层分类(主要两大类)、特点(岩性、物性、电性等)1. 储集层:(储层、渗透层)具有储存油气水的空间,同时这些空间又互相连通(流体可在其中运移)的岩层。
两大特点:孔隙性、渗透性。
2. 储集层分类及特点碎屑岩储集层:(40%储量,也称孔隙性储集层)(1)岩石类型:砂岩为主,砾岩、粉砂岩、泥质砂岩等;(2)围岩:一般为泥岩,性质稳定,常做为参考值;(3)特点:粒间孔隙为主,孔隙度较大(10~30%),分布均匀,各种物性和泥浆侵入等基本为各向同性;测井评价效果较好、技术较成熟。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简化版)
第一节 测井数据处理系统
数 据 输 入
表格数据录入
卫星传送
各种磁带 格式转换
测井曲线 数字化
资料预处理 单井处理与解释 多井处理与解释
数据库
服务程序:交 会图、直方图、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库 解释成果的显示与输出、 成果归档、图形显示、硬 件拷贝、绘图仪输出
测井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包含:
计算机系统 磁带 数据处理软件(测井分析程序)
五、交会图技术
定义: 交会图是用于表示地层的测井参数或其他参数之 间关系的图形。 常用的交会图有: 交会图图版、频率交会图、Z值图和直方图等。 作用: 检查测井曲线质量、进行曲线校正、鉴别矿物成 分、确定地层岩性组合、分析孔隙流体性质、选 择解释模型和解释参数、计算地层的地质参数、 检验解释成果及评价地层。
参数文件:
存放数据文件名、解释深度及解释参数。形式为:
解 释 井 段 1 解 释 井 段 2
文件名 起始深度1,终止深度1 参数名11=参数值11,参数名12=参数值12,…… ……
参数名1n=参数值1n
…… 起始深度n,终止深度n 参数名n1=参数值n1,参数名n2=参数值n2,…… …… 参数名nn=参数值nn
四、测井曲线的环境校正
为什么要做环境校正?
井眼环境如井径、泥浆密度及矿化度、泥饼、井壁 粗糙程度、水泥环等对测井曲线产生影响; 地层环境如泥浆侵入、地层温度及压力、地层岩性 及流体、围岩等对测井曲线产生影响; 其他环境如仪器外壳、仪器与井壁之间的间隙等对 测井曲线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都将对测井解释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首先在在C2曲线上找出与C1曲线采样深度dx对应的 深度dy,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
水层:低阻,高侵剖面
深感
2.与孔隙度测井组合,计算地层
应
水电阻率
3.确定地层真电阻率,计算含
水饱和度
中感
4.油田地质应用
应
油层对比和油层非均质性研究
D、声波测井
资料应用
1.确定地层岩性和计算孔隙度 2.识别气层和裂缝
声波时差:△t水<△t油<△t气 气层特点:① 周波跳跃
② 声波时差增大 3.合成地震记录 4.检测压力异常和断层
(U/K:估计泥岩生油能力,愈高愈好); 6、地层对比; 7、划分水淹层; 8、判断地层界面。
H、井径测井
资料应用: 1、计算固井水泥量; 2、测井解释环境影 响校正:
井径
3、提供钻井工程所 需数据;
4、辅助判断储集层。
I、其它测井技术
地层倾角
地层压力测试 FMT SFT RFT MDT
井温+泥浆电阻率(TEMP+RM) 井斜+方位(DAZ、DEV) 井径(CAL)
❖ 5、烃源岩评价
❖ 传统的烃源岩评价采用钻井岩心、井壁取心、录 井岩屑在实验室进行测量获得有机碳的含量。这种方 法受岩样数量的限制,给出的结果在纵向上往往是不 连续的,不能反映生油岩层的全貌,同时存在着实验 分析周期长、价格昂贵以及在一盆地内只能对少数井 的岩样进行分析。利用连续的密度、声波、电阻率、 自然伽马能谱等测井数据评价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 对盆地资源的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6、产能预测
❖ 综合利用测井资料,特别是地层压力测试、核磁 共振测井资料,建立束缚水、相对渗透率、可动水等 参数模型,可进行储层产能预测。
❖ 7、地震资料层速度标定
❖ 利用声波测井纵、横波速度测量结果,对地震资 料进行约束处理,更准确确定地震层速度,制作合成 地震记录,标定地层,追踪储层。
《测井解释与数字处理》渗透层划分及孔隙度、渗透率计算
黑103井岩芯归位图
下沥青砂岩段 孔隙度—密度测井解释模型
30 下沥青砂岩段
20
10
下沥青砂岩段 孔隙度—声波测井解释模型
20
15
10
下沥青砂岩段
5
孔隙度,% 孔隙度,%
0
0
1.85 2.1 2.35 2.6 2.85
40
70
100
密度,g/cm3
声波时差,us/ft
孔隙度解释模型
泉四段 φ=-26.886DEN+76.584 φ=0.2185AC-38.375 φ=0.8853CNL+1.3996 青一段 φ=-40.656DEN+111.33 φ=0.2528AC-45.213 φ=1.1087CNL-0.3939 青二段 φ=-47.877DEN+128.89 φ=0.2189AC-37.486 φ=1.0382CNL-0.182 青三段 φ=0.4225Δt-85.781
4、地区经验公式——岩心刻度测井
①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和标准化处理; ②岩心分析资料的深度归位、分辨率匹配(滤波或插值)、
重新采样; ③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④建立储层参数(y)与测井资料(x)的统计模型; ⑤统计模型的可靠性检验。
例: 1.73 0.662b Vsh 100.0206GR0.03291 K 102.3038 2.1763/ GR0.8528 log( Sw) a0 a1 log( Rw) a2 log() a3 log( Rt )
井 储 层 参 数 处 理 成 果 图
§3.4 含油性评价
一、阿尔奇公式——测井油气识别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二、油气层定性识别:电阻率比较法(实例,YT1、
测井解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测井解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一篇测井解释基础与测井方法测井广泛应用于石油地质和油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
利用测井资料,我们不仅可以划分井孔地层剖面,确定岩层厚度和埋藏深度,确定储层并识别油气水层,进行区域地层对比,而且还可以探测和研究地层主要矿物成分、孔隙度、渗透率、油气饱和度、裂缝、断层、构造特征和沉积环境与砂体的分布等,对于评价地层的储集能力、检测油气藏的开采情况,细致地分析研究油层地质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测井技术及其解释处理方法的飞速发展,测井资料的应用日益深化,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第一节测井解释的基本任务测井资料解释,就是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和评价目标选择几种测井方法采集所需的测井资料,依据已有的测井解释方法,结合地质、钻井、录井、开发等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用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层和有用矿藏的评价及其勘探开发中的其它地质、工程问题。
测井解释的基本任务主要有:1.进行产层性质评价。
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孔径分布、粒径大小及分选性、裂缝分布、润湿性等的分析。
2.进行产液性质评价。
包括孔隙流体性质和成分(油、气、水)的确定,可动流体(油、气、水)饱和度、不可动流体(束缚水、残余油)饱和度的计算。
3.进行油藏性质评价。
包括研究构造、断层、沉积相,地层对比,分析油藏和油气水分布规律,计算油气储量、产能和采收率;指导井位部署、制订开发方案和增产措施。
4.进行钻采工程应用。
在钻井工程中,测量井眼的井斜、方位和井径等几何形状,估算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和岩石的破裂压力梯度,指导钻井液密度的合理配制,确定套管下深和水泥上返高度,计算固井水泥用量和检查固井质量等;在采油工程中,进行油气井射孔,生产剖面和吸水剖面测量,识别水淹层位和水淹级别,确定出水层位和串槽层位,检查射孔质量、酸化和压裂效果等。
第二节岩性确定方法储层的岩性评价是指确定储层岩石所属的岩石类别,计算岩石主要矿物成分的含量和泥质含量,进一步确定泥质在岩石中分布的形式和粘土矿物的成分。
(完整版)(精品)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测井监督培训200801)
测井监督培训课程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蔡文渊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华北事业部2008年1月内容⏹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测井资料数据处理基本方法⏹砂泥岩地层测井解释方法⏹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测井解释方法⏹测井资料地质应用⏹测井资料工程应用⏹生产测井解释方法简介第一部分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测井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
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电、磁、声学、放射性及核物理等地球物理响应特性,测量物理参数的方法。
⏹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地质学的问题。
第一部分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测井方法众多。
电、声、放射性是三种基本方法。
特殊方法(如电缆地层测试、地层倾角测井、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其他形式如随钻测井。
⏹各种测井方法基本上是间接地、有条件地反映岩层地质特性的某一侧面(岩石物理性质)。
第一部分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就是按照地质任务选择多种测井方法组成综合测井系列,根据测井解释原理和方法,结合地质、钻井、开发等资料,进行测井资料数据处理,作出综合性的地质解释,解决地层和储层划分、油气层和有用矿藏的识别与评价、以及勘探开发中的其他地质问题。
一、测井解释的主要任务✓地层评价✓地质解释及应用✓工程检测及应用✓产吸剖面解释裸眼井(地层评价)测井系列套管井(地层评价)测井系列生产测井及工程测井系列1、地层评价裸眼井、套管井地层评价:➢岩性识别与评价——泥质、矿物成分及含量,岩性剖面➢储层划分及参数计算——孔、渗、饱及厚度等➢油气层(其他矿藏)识别与评价常规地层评价(单井)主要任务——划分单井地质剖面——储集层评价1)储层划分2)岩性评价3)物性评价4)含油性评价5)油气层及产能评价2、地质解释及应用➢综合录井剖面成图、岩心归位、地层对比➢构造解释与沉积相分析➢油藏描述➢储量参数计算3、工程检测及应用➢井斜、方位、井径等井眼几何形态➢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岩石力学参数——地应力剖面➢固井质量评价➢套管工程检测➢射孔质量、酸化和压裂效果检查4、产吸剖面解释➢产液剖面解释➢吸水剖面解释➢确定出水、串槽层位二、测井解释模型测井信息地质信息测井记录的各种岩石物理参数:电阻率、声波时差、体积密度、自然电位…解释成果:岩性(矿物成分含量)、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二、测井解释模型测井信息与地质信息的对应关系广义上:测井信息与地质信息客观关系的形象化描述,如岩电关系等。
裂缝各向异性油藏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方法
; 同时有如下关系 : ( 3)
[ 16 ]
k i = kf i + k b , i = Ⅰ, Ⅱ, Ⅲ. 采用随机裂缝模型 关系 : φ f = 0 . 029 6 kf / b .
2
, 则裂缝孔隙度 φ f 与方
向平均裂缝渗透率 kf 、 平均裂缝宽度 b 之间有如下
( 4)
3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计算
2 基础数据处理
根据岩心分析 、 测井解释及薄片分析等资料统 计得到裂缝宽度分布及裂缝平均宽度。 裂缝密度 L fd 指的是沿垂直于裂缝方向单位长 度内裂缝的条数 。 以单井单层段为目标 ,将裂缝测井 的解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 1 , 由此计算该 井段上的裂缝密度 。
表 1 裂缝测井解释结果
作者简介 : 张吉昌 (1969 - ) ,男 ( 汉族) ,辽宁沈阳人 ,高级工程师 ,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从事油藏地质与开发研究工作 。
第 30 卷 第 5 期 张吉昌 ,等 : 裂缝各向异性油藏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方法
・6 3 ・
分裂缝与基质的贡献 , 难以提供油藏的微观结构特 征 。文献 [ 13215 ] 提出了裂缝性油藏静动态综合建 模的思路 ,但大都局限于定性或经验方法 ,且没有考 虑裂缝渗透率的各向异性特点 。笔者将静动态研究 相融合 ,尝试建立完善而实用的裂缝性油藏孔隙度 和渗透率的定量计算方法 。
…
152 155 160
油藏总各向异性渗透率张量 K 由裂缝渗透率 张量 Kf 和基质渗透率 k b 组成 。 记 I 为二阶单位张 量 , 则有 K = Kf + k b I .
( 2)
考虑井筒方向与裂缝间夹角的影响 , 确定裂缝 密度的公式为
m
测井解释
23,微电极测井,主要包括微梯度,微电位两条曲线,在曲线图上一般重叠绘制,根据该曲线的异常幅度及差值,可辅助划分渗透层岩性.
24通电阻率测井包括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和微电极系测井.
25然电位测井测量的是井孔中岩石的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的曲线.
对于气层,中子伽马曲线偏向时差曲线之右----“正差异”.
对于油,水层,时差曲线与中子伽玛曲线重合在一起,或出现小的“负差异”时差曲线在右,中子伽马曲线在左.判断图中阴影部分所对应的井段为A,气层
36钻井过程中,由于泥浆柱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泥浆的滤液向渗透层的孔隙中渗透,在渗透层靠近井壁的部分形成泥浆滤液的侵入带,并在井壁上形成泥饼.侵入带内泥浆滤液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靠近井壁的部分,泥浆滤液把孔隙中原有的液体几乎全部赶跑,占据了整个孔隙空间,这部分叫泥浆冲洗带.
37通常把渗透层的侵入特性归纳为两种典型的侵入剖面:高侵剖面高阻侵入和低侵剖面低阻侵入.1用淡水泥浆钻井的水层一般具有典型的高侵剖面.2一般油气层具有典型的低侵剖面.
12.底部梯度电极系测量的视电阻率曲线,在高阻层的底部界面出现A,极大值
13.普通电阻率测井中,当电极距相等时,梯度电极系的探测半径比电位电极系B,小
14.感应测井是以电磁感应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交变电磁场的特性,反映地层岩石A的一种测井方法.A,电导率
差,则折射波入射波的能量越A,反射波的能量就越A,小,大
49在油气的勘探开发中,一般井孔剖面主要有两种类型:砂泥岩地层,碳酸盐岩地层.
50碎屑岩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碎屑,矿物碎屑,胶结物如泥质,灰质,硅质和铁质及孔隙空间组成.
测井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2、统计法 根据岩层电阻率与岩心观察(或试油资料) 根据岩层电阻率与岩心观察(或试油资料) 的统计,确定油层最小电阻率。 的统计,确定油层最小电阻率。
二、标准水层对比法
在解释层段用测井曲线找出渗透层, 在解释层段用测井曲线找出渗透层,并将 岩性均匀、物性好、 岩性均匀、物性好、深探测电阻率最低的渗 透层作为标准水层,然后, 透层作为标准水层,然后,将解释层的电阻 率与标准水层相比较,凡电阻率大于3 率与标准水层相比较,凡电阻率大于3—4倍 标准水层电阻率者可判断为油气层
K = f (φ , S wi )
饱和度(saturation) 三、饱和度
1、利用阿尔奇(Archie)公式求取饱和度 利用阿尔奇(Archie)公式求取饱和度 (Archie)
F =
a
φ
m
Ro = Rw
Rt b = I = n Sw Ro S
w
=
n
a ⋅b ⋅ R m R tφ
w
四、储层厚度
二、利用微电极曲线划层
微电极测井曲线反映泥饼的性质; 微电极测井曲线反映泥饼的性质;通常在 泥饼的性质 渗透层有泥饼存在 有泥饼存在。 渗透层有泥饼存在。 砂泥岩剖面中的渗透层 微电极视电阻率 渗透层, 砂泥岩剖面中的渗透层,微电极视电阻率 Ra一般小于 一般小于20Rm;且微电位与微梯度有正的 一般小于 ; 微电位与微梯度有 幅度差。 幅度差。 好渗透层, 好渗透层,Ra<=10Rm,较大的正幅度差; ,较大的正幅度差; 较差的渗透层, 较差的渗透层,Ra=(10-20)Rm,较小的正 ( ) , 幅度差;非渗透层, , 幅度差;非渗透层,Ra>20Rm,曲线呈尖锐 的锯齿状幅度差的大小、正负不确定。 的锯齿状幅度差的大小、正负不确定。
孔隙度及渗透率测量方法
2
4.1储层的概念——研究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意义
4.1.1储层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并非所有的岩石均能储存油、气。在石油地质学中, 把能够储存油气并能使油气在一定压差条件下流动的岩石称为储层。
根据上述定义可知,储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孔隙性和渗透性。
二者作为储层的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如页岩就很难作为储层。
三种类型:
1)超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大于0.5mm或裂缝宽度大于0.25mm者。在此类 孔隙中,流体可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也可以出现较高的流速,甚至出现 涡流。岩石中的大裂缝、溶洞及未胶结的或胶结疏松的砂岩的孔隙大多属于 此类。
2)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之间,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之间者。在此类孔隙中,无论是在液体质点之间,还是液体和孔隙 壁之间均处于分子引力作用之下,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流体不能自由流动 。只有在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的情况下,液体才能在其中流动。微裂缝和一 般砂岩的孔隙多属此类。
物性 孔隙性
渗透性
油气注入
含油性
孔
孔
隙
隙
类
结
型
构
岩性
岩
结
矿
构
组
、
合
构
造
2020/6/30
绝
相
对
对
渗
渗
透
透
率
率
储层
含油气储层 (饱和度)
油气产出
储层要素及概念延伸
产层
4
4.1.2研究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意义
1)作为孔隙结构参数之一的孔隙度,表征了储层容纳油气的能力(体
积),是含油气饱和度估算、容积法等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