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偶理论的性质及证明

性质1(对称性) 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是原问题

证明 设原问题为

max z ..0CX

AX b s t X =≤⎧⎨≥⎩ (1)

对偶问题为

min ..0w Yb

YA C s t X =≥⎧⎨≥⎩ (2)

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为

max ..0CU

AU b s t U ϕ=≤⎧⎨≥⎩ (3)

比较式(1)和式(3), 显然二者是等价的, 命题得证.

性质2(弱对偶性) 设原问题为式(1),对偶问题为式(2),X 是原问题的任意一个可

行解,Y 是对偶问题的任意一个可行解,那么总有

CX Yb ≤ (4)

证明 根据式(1), 由于AX b ≤, 又由于0Y ≥, 从而必有

YAX Yb ≤ (5)

根据式(2), 由于YA c ≥, 又由于0X ≥, 从而必有

YAX CX ≥ (6)

结合式(5)和式(6), 立即可得CX Yb ≤,命题得证.

性质3(最优性) 设*X 原问题式(1)的可行解,*Y 是对偶问题式(2)的可行解,当是

**CX Y b =时,*X 是原问题式(1)的最优解,*Y 是对偶问题式(2)的最优解. 证明 设X 是式(1)的最优解, 那么有

*CX CX ≥ (7)

由于**CX Y b =,那么

*CX Y b ≥ (8)

根据弱对偶性质, 又有

*CX Y b ≤ (9)

从而*CX CX =, 也就是*X 是原问题式(1)的最优解。

同理,也可证明*Y 是对偶问题式(2)的最优解。

性质4(无界性) 设原问题为无界解,则对偶问题无解。

证明 用反证法证明。

设原问题为式(1),对偶问题为式(2)。 假定对偶问题有解,那么存在一个可行解为Y 。这时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值为Yb T =。 由于原问题为无界解,那么一定存在一个可行解X 满足CX T >,因此CX Yb >。 而根据弱对偶性,又有CX Yb ≤,发生矛盾。从而对偶问题没有可行解。

性质5(强对偶性、对偶性定理) 若原问题有最优解,那么对偶问题也有最优解,且最优目标函数值相等。(复习矩阵算法)

证明 设B 为原问题式(1)的最优基,那么当基(1)实地访谈。选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发展规模、不同历史、不同风

格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部门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进一步收集信息 并完善研究思路。

(2)协同学方法。运用协同学方法对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系统的演进进行仿

真研究,通过对系统演化的轨迹及过程进行分析,从产业生命周期的四阶段提出装 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系统根据生命周期发展过程的不同策略。

(3)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规范的问卷调查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建立起合乎研

究要求的数据库,再通过对获得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等统计分析方法, 以验证提出的概念模型与假设是否成立。为B 时的检验数为1B C C B A --,其中B C 为由基变量的价值系数组成的价值向量。

既然B 为原问题式(1)的最优基,那么有10B C C B A --≤。

令1B Y C B -=,那么有0C YA YA C -≤⇒≥,从而1B Y C B -=是对偶问题式(2)的可行解。 这样一来,1B Y C B -=是对偶问题的可行解,1B X B b -=是原问题的最优基可行解。

由于1B B N N B CX C X C X C B b -=+=,而1B Y b C B b -=,从而有CX Yb =。根据性质3,命

题得证。

性质6(对偶松弛定理、松弛性) 若ˆˆ, X

Y 分别是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可行解,那么ˆ0s YX =和ˆ0s

Y X =,当且仅当ˆˆ, X Y 为最优解。 证明 设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标准型是

原问题 对偶问题

max z ..0CX

AX b s t X =≤⎧⎨≥⎩ min ..0w Yb YA C s t X =≥⎧⎨≥⎩

将原问题目标函数中的系数向量C 用s C YA Y =-代替后,得到

()s s Z CX YA Y X YAX Y X ==-=- (10)

将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中系数列向量,用s b AX X =+代替后,得到

()s s Yb Y AX X YAX YX ω==+=+ (11)

若ˆ0s YX =,ˆ0s

Y X =,则ˆˆˆˆCX YAX Yb ==,由最优性可知ˆˆ, X Y 分别是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又若ˆˆ, X

Y 分别是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可行解,再根据最优性,则有ˆˆCX Yb = 由式(10)和(11),必有ˆ0s YX =,ˆ0s Y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