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的家乡蒙城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月份,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对我的家乡——蒙城进行了一次调查,同时也在网上搜到了很多资料。其中包括蒙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一些主要方面。
调查目的:深入了解蒙城的发展状况,掌握现在,把脉未来;为自己回到家乡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调查时间:2013.04.03--2013.04.26
调查对象:蒙城县周边村庄、文化馆、城关镇区。
调查方法:实地观察法、资料法、询问法。
调查内容:调查主要分为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
【一】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之风盛行。
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朝天宝年间即公元742年更名为蒙城县。蒙城县也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著有《庄子》一书。《庄子》在哲学、文学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及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庄周梦蝶”更是为后世所传诵。蒙城教育事业发达。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83所。其中蒙城一中为省示范高中,各类学科竞赛、中高考成绩,高居全市第一。职业教育兴旺,其中庄周高级职业中学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4800人左右。蒙城科研和技术开发硕果累累,单2004年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被授予专利4项。其中脱毒红芋高产技术推广项目荣获国家农业部一等奖。蒙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县乡广播电视机构27个。蒙城体育事业稳步发展,体育运动竞赛成绩优异。多次在全国、省级大赛中获得好名次。蒙城科技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地位。此外,蒙城也是文明省内外的楹联之乡。蒙城文化馆,对于当地的文化发展,尤其是楹联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蒙城烈士馆也是传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就有着怎样的文明;有着高素质的百姓,就有高效率的政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蒙城,正跨越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时空,以大改革、大开放的高昂姿态,迎接海内外客商在蒙城这块热土上,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二】近年来,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我的家乡蒙城,一个我最热爱的地方。对于蒙城的变化,我可以说是很有体味。如今的我也已经二十多岁了,真的是亲眼目睹了蒙城的一步步的发展。简单说,小时候的路是土路;稍大些的时候,路变成了柏油的,其实也仅仅是主干道了;再后来,也就有了不少的水泥路;如今乡镇之间构成了公路网,城南新区更是建成了“三纵七横”的大路。如今的蒙城真的是发展迅速。“十一五”认期间,我县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6
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4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60多家,带动了农民生产的经营、加工及销售能力。与此同时,我县逐步落实其他各项惠农政策:通过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民阳光工程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管理的能力;通过粮食产业工程、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土地综合治理、现代农业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畜禽养殖、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进一步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我县不仅在农业上发展迅速,工业上的发展也毫不落后。如今的蒙城,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由去年的121家增加到163家,总数位居市第一;市“125”行动计划承担企业由去年的10家增加到13家;新增中小企业786家,总数达到2114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8﹪。许疃煤矿、金源化工、华威和兆鑫汽车产销两旺,东升食品、雨润宏健、全森木业、恒瑞面粉生机勃勃,大普服饰、船舶制造异军突起。特别是全国汽车制造业十强之一的江汽集团成功重组中能安驰,标志着蒙城汽车制造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江淮安驰为龙头的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我县第一支柱产业和核心经济增长点。
总而言之,近年来蒙城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多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一招三化”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8亿元,增长12.9%;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43.7%;财政收入11.5亿元,增长40%;工业增加值45.66亿元,增长22.7%;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60.1亿元,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6159元,增长18.2%;实际利用外资9645万美元,增长65%。
(1)农业
现代管理进入农业领域,以“企业+农户”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生机盎然。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28.6万吨,黄牛存栏3万头,生猪出栏量 72万头,无公害蔬菜产量达 47万吨。蒙城县农产品量大质优,产品主销江浙沪市场。
(2)工业
蒙城县委、县政府以“工业蒙城”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园区为载体,创新为动力,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4家,年产值超过72亿元。未来五年,蒙城将重点打造汽车、煤炭煤电、轻纺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的突破。
(3)服务业
拥有全国唯一一家设在县区的国家级汽车批发市场“安徽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市场与全国72家汽车生产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于2001年的“牛群中国商贸城”,占地近4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标准商铺2000多个,临街商业用房1000多套,集商住、餐饮、展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仓储、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是皖西北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其中,一家五星级宾馆玖龙国际,两家四星级宾馆鸿业国际大酒店和漆园大酒店。
(4)林业
蒙城是“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安徽省“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目前,蒙城县林业用地面积61.1万亩,有林面积53.8万亩,林木总量75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203.25万立方米,年采伐量20万立方米。与蒙城相邻的5个县(50公里以内)即涡阳、利辛、凤台、怀远、濉溪活立木蓄积量共计750万立方米。其中杨树速生丰产林占林总面积81%,树龄结构合理,近熟林和成熟林计占45%,主要分布在村庄、道路、沟渠河坝两侧和农田林网。目前全县有86家木材交易市场,9家胶合板厂。总投资1.3亿元的以生产中高密度板材为主的全森木业已开工建设,依托林业资源发展木材加工业潜力巨大,也是蒙城着力推进的三大重点支柱产业之一。
(5)畜牧业
蒙城是全国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基地县,是全国优质商品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是安徽省畜牧业十强县,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享有全国秸秆养牛第一大县美誉。全县年饲养黄牛35万头、生猪130万头、山羊40万只、家禽1300万只,肉、蛋总产10万吨。全县已有600户规模养殖场、16个规模养殖小区,畜牧业已成为蒙城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006年蒙城县政府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奖励基金,用于对规模养殖业的扶持和奖励。蒙城县委县政府依托政策扶持、市场培育,坚持发展民营畜牧企业,扶持、鼓励个人从事规模化饲养。目前,蒙城已形成雨润集团(宏健食品)、东升食品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产业链。以畜牧业为依托的食品加工业也是蒙城县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县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决战时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为主题,着力建设“工业蒙城、宜居蒙城、人文蒙城”,奋力在全省争先进位、在皖北率先崛起。在全面提升传统商贸业的同时,发展新型商贸业,抓好大型连锁经营,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扩大连锁经营和配送服务范围。新增农家店、连锁超市200个。大力推进“三下乡、两换新”等工程,扩大政策覆盖面,服务农村消费,繁荣农村市场。加快皖北汽配城、建材家居城、二手车交易市场建设,规划建设农资、农机、鲜活农副产品市场。强化食品、药品等消费品质量安全管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物价管理,保持市场价格整体稳定。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行为,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充分挖掘蒙城历史文化资源,打响“庄子故里”旅游品牌。启动九鼎灵山寺佛教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加快许疃、板桥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大漆园古城旅游区整治,启动国家“AAA”级景区申报工作。加强与省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合作,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旅游企业。积极融入皖北旅游经济圈,大力推介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我县“十二五”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地区总产值240亿元,年均增长13﹪;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年均增长30﹪;财政收入20亿元,年均增长20﹪。
【三】落实政府政策,共建和谐蒙城。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努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