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作者:梁闽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从定性的角度给予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经济功能进行了阐述,之后结合新疆自治区对乌鲁木齐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构建了一个反映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现实情况的指标体系,用以对乌鲁木齐市的综合实力做出量化评价。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乌鲁木齐的综合实力今后需要提升的方面重点应放在国际竞争能力、交通通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的建设,以此来增强城市的综合性功能。

【关键词】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因子分析乌鲁木齐

一、中心城市的内涵

从经济区域的角度考察中心城市的内涵,中心城市是区域中综合经济实力雄厚、市场范围广,能够发挥生产、服务、金融和流通等聚集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基于以上功能和作用,中心城市必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中心城市还具有以下显著特征:较强的区位优势、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区域科教文化的中心、区域政治与管理中心。单纯地从经济功能角度看,中心城市在区域内具有吸收聚合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基于集聚功能产生的向周边城市输出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的扩散功能、在思想观念、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能够不断创新的创新功能、最后是寓服务于交通物流、信息通讯、金融等生产服务部门的服务功能。

二、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定位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自治区的首府,地处天山中段北麓,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对国际开放的桥头堡,是新疆的经济、交通和商贸中心。现辖7区1县,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2011年底,乌鲁木齐市的总人口为249.35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1.3%,城市化水平为73.8%,位居全疆首位。乌鲁木齐的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方式、商品市场和国际化趋势发展态势良好(见表1),其引领全疆经济发展的核心功能明显,是全疆经济的重要节点和枢纽。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市已成功举办了19届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2011年度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乌市的国际声望。“十二五”时期,中央提出从国家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新疆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物流大通道。乌鲁木齐市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为面向中亚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今后,乌鲁木齐还将成为中国面向中西亚的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对外贸易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国际化水平也将得以提升。总结乌鲁木齐市“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其对乌鲁木齐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西部的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三、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一)中心城市的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心城市综合指标是度量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系统全面、稳定可比、典型独立是综合指标体系设计时重点考虑的三个原则。本文采用杨卫东、李虹(2011){1}构建的中心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反映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七个方面,构成中心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七个一级指标。城市化水平指标反映了城市的空间规模、综合经济能力反映城市经济富裕程度和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创新能力反映城市科技投入、国际竞争能力反映城市国际投资水平、交通通达能力反映城市交通运输设施、邮电、客货运和通信设施状况、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资源环境状态。本节依据上述内容结合乌鲁木齐市“十二五”规划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以及数据来源的可获取性,选取综合经济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六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构成评价区域中心城市的指标体系,对全国30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进行综合实力评价,这30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各自的区域内较为显著,是各自区域城市体系和核心,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

(二)中心城市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为解决具有相关性指标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方法对16个原始指标进行必要的降维,用少数综合指标来研究影响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经济因素。由表3可知,KMO值为0.686,根据Kaiser给出的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表4显示从原始变量共提取出四个公共因子,这四个公共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0.057%,可以认为这四个主成分较好地代表了16个综合指标的信息。

表5是经过最大方差法将成分矩阵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各因子的载荷系数已明显地向0和1两极分化,便于对指标因子载荷系数的选取,本文选取系数绝对值大于0.6的指标为公共因子的载荷指标。从上表可知,第一个主成分(F1)上系数绝对值较大的指标有GDP、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旅游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邮电业务总量、实际利用外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主要反映城市经济富裕程度、城市国际投资水平、城市国际旅游状况、城市邮电状况以及城市信息资源状况。第二个主成分(F2)在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指标上的载荷较大,反映城市经济结构情况。第三个主成分(F3)在出口总额比重和人均GDP指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第四个主成分(F4)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有较大载荷,反映城市的资源环境状态。

利用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计算每个因子得分(F1、F2、F3、F4)和综合得分Z

(ZX1~ZX16为各城市指标变量的标准化值,43.404%、17.732%、10.831%、8.099%为四个主成分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公式分别为:

F1=0.134×ZX1+0.007×ZX2+0.135×ZX3-

0.008×ZX4+0.145×ZX5+0.127×ZX6+0.141×ZX7+0.131×ZX8-0.006×ZX9+0.010×ZX10-

0.007×ZX11+0.138×ZX12+0.088×ZX13+0.120×ZX14+0.018×ZX15-0.053×ZX16

… …

F4=0.058×ZX1+0.118×ZX2-0.003×ZX3-0.131×ZX4-0.083×ZX5+0.106×ZX6-

0.125×ZX7+0.027×ZX8-0.112×ZX9+0.042×ZX10-0.247×ZX11-0.083×ZX12-0.155×ZX13-

0.074×ZX14-0.441×ZX15+0.703×ZX16

Z=43.404%×F1+17.732%×F2+10.831%×F3+8.099%×F4

表7为全国30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以及排名情况,乌鲁木齐市的综合得分排名是第23位,综合实力排名比较落后。其在第一个主成分F1上的得分值排列倒数第二位,表明乌鲁木齐市在城市经济富裕程度、邮电设施、城市国际投资和旅游、信息资源指标上劣势明显,与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存在明显的差距。第二个主成分F2的得分情况,乌鲁木齐市的得分是排在上海市之后,表明城市的经济结构具备一定的优势。乌鲁木齐市在第三个主成分F3和第四个主成分F4的得分上仅次于南京市,表明乌鲁木齐市综合经济能力中人均GDP和出口占比以及城市资源环境状况具备一定优势。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结合自治区对乌鲁木齐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构建了一个反映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现实情况的指标体系,用以对乌鲁木齐市的综合实力做出量化评价。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乌鲁木齐的综合实力今后需要提升的方面重点应放在国际竞争能力、交通通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的建设,以此来增强城市的综合性功能。为此,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长足发展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便于信息的沟通,对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已是有目共睹。因此为了增强乌鲁木齐市的综合功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长足的发展,而且乌鲁木齐“大城市,小郊区”的城市格局将会不可避免地受困于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像轨道交通常常存在规模经济,乌鲁木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聚集效应和中心地位的增强,可以利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契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降低居民的出行成本。同时还应着力提高交通利用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降低公共交通成本,从而缓解交通拥堵为聚集经济的实现提供便利条件。与此同时,城市—区域间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