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
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53be2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7.png)
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护理质量是医疗机构评价护理工作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护理质量检查管理制度,旨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操作简便的护理质量检查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涉及的各类护理工作岗位和护理服务项目。
三、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和标准1.护理资质和素质: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资质和素质进行检查评估,包括学历、资格证书、岗位技能培训等。
2.护理操作规范:通过对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包括手卫生、穿戴规范、消毒操作等。
3.护理记录完整性:对护理记录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包括护理评估表、护理计划、护理执行记录、病情观察表等。
4.护理技术操作:对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包括静脉输液、留置导尿管护理、皮肤护理等。
5.病情观察和信息报告:对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
6.护理文化建设: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护理文化建设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护理技术培训、护理学术交流等。
7.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四、检查方式和频次1.定期检查: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的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各个护理工作岗位进行检查评估。
检查标准和要求由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制定并告知相关护理人员。
2.不定期抽查:医疗机构可以随机抽查护理工作岗位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提高护理人员的警觉性和工作积极性。
3.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机构定期组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五、检查结果处理和反馈1.差错纠正:对发现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出现。
2.成绩奖扣:对通过检查的护理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水平,对未通过检查的护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护理的四个核心制度
![护理的四个核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80ae3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4.png)
3.加强护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满足临床需求。
(二)护理资源使用与管理
1.制定护理资源使用规范,明确各类资源的申请、使用、回收流程。
2.建立护理资源使用监测机制,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防止浪费。
3.定期对护理资源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管理效率。
3.完善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机制,确保应急预案的时效性与实用性。
(二)护理应急管理的实施
1.建立护理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职责与工作流程。
2.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护理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3.加强对应急处理过程的监督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应急预案。
五、护理科研与管理制度
(一)护理服务
1.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关注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
2.尊重患者权益,维护患者隐私,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护理沟通
1.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机制,提高护患沟通效果。
2.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护理团队凝聚力。
3.定期召开护理工作座谈会,了解患者及家属意见,改进护理工作。
十一、护理风险管理及纠纷处理制度
(一)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
1.建立护理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
2.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预防措施,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
3.对已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追踪分析,总结经验,完善风险管理措施。
(二)护理纠纷处理
1.制定护理纠纷处理流程,确保在发生护理纠纷时能够迅速、公正、有效地进行处理。
3.定期组织护理科研交流活动,分享科研经验,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7c67a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8.png)
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一、前言
医疗护理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因此,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二、监督检查体系
1.制定护理业务操作规范,确保护士护师按照规范操作;
2.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对护理服务进行质量检查,并及时处理问题;
3.护理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设立护理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护理服务质量管理;
5.强化对医疗护理培训和持续教育,确保护理人员具备专业水平。
三、应急处理措施
1.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紧急病情处置流程;
2.有问题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
3.定期组织护理应急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工作纪律
1.制定护理业务操作纪律,明确护理人员工作标准;
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职业素养;
3.建立奖惩机制,激励优秀护理人员,惩罚违规行为。
五、总结
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各医疗机构应认真贯彻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5项护理核心制度
![5项护理核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d98570d43323968011c92ae.png)
第一章护理核心制度一护士注册、执业管理制度(一)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执行护士注册执业管理。
(二) 护理部严格审查护士资质,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独立从事护理工作。
(三) 严格遵守护士执业范围,严禁超范围执业。
(四) 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者,不能独立从事护理工作。
(五) 护士注册管理:1、护士首次注册每年一次: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成绩合格者。
2、护士再注册每五年一次:(1) 从事护理工作的注册护理人员。
(2) 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3) 年度考核及继续教育学分合格者。
(六) 护理部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排班表,有无非注册护士独立执业和书写护理记录。
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 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工作计划、实施措施和考核办法。
对全院护理质量行使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职责。
(二)每月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并体现在持续改进过程中。
(三)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质量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照质量标准对病区护理工作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对工作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检查有记录。
2、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控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督查与评价,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研究分析,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每月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检查结果,并与科室绩效挂钩。
(四)定期检查护理质量标准落实情况并有记录1、实施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标准,落实专科护理常规。
对危重、大手术和疑难患者进行重点管理,专科护理到位。
3、有危重患者管理规范和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实施护理操作安全、有效、记录完整规范,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4、护理单元备有急救车,急救器材、药品、物品齐备完好率100%。
医院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模板
![医院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adb2a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1.png)
—医院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模板
1、科室应有专项护理质量如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的应急预案,及预防措施。
护士长定期培训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
2、护士应加强责任心,严格按级别护理要求定期巡视病房,注意观察,使用导管的患者,各种导管是否妥善固定,是否处于功能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按时翻身。
3、经常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有关知识,指导患者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4、如发生导管脱落、跌倒、压疮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坏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并及时填写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5、科室要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3e41d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8.png)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①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一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
②科护理质量控制组(二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③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三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
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3)建立护理文书质量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4)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各系统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6)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90a83e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9.png)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1)在分管院长及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制定护理管理的有关制度、计划、操作规程等,对全院各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2)每月对全院各护理单元进行护理工作质量(安全)检查,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护理质量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对问题与缺陷的改进措施有追踪和成效评价,体现有持续改进过程。
(3)督促各级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落实专科及常见疾病护理质量标准。
每季度进行考评,有记录、有反馈。
(4)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有成因分析和讨论,查找事发原因和教训,针对需要控制的环节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措施。
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加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减少和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5)负责全院护士三基考核及业务技能的培训,定期举办业务讲座,定期检查护理人员掌握常见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以保证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
(6)组织开展疑难病例、高难度护理技术等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病例讨论。
(7)加强护理安全,严把重点护理环节(围手术期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输血及药物不良反应、特殊检查前后等)的管理,定期检查各护理单元分级护理执行情况、危重病人登记上报、质量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护理并发症控制情况、抢救药品、物品是否齐全完好、各科室对意外事件处置情况以及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8)定期检查“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落实情况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
(9)定期检查手术室护士对大手术病人的手术前后访视、术后病人规范交接以及正确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等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10)定期检查供应室下收下送、灭菌物品环节质量要求、操作流程、各岗位职责落实情况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
(11)定期检查其它特殊科室相关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工作。
(12)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就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护理质量检查年度总结(3篇)
![护理质量检查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0b9a6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f.png)
第1篇一、年度工作概述2023年度,护理部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全面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工作。
通过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成效1. 护理质控体系建设本年度,护理部进一步完善了护理质控体系,制定了《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和《护理质量考核办法》,明确了护理质量检查的内容、方法和标准。
通过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确保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2. 护理质量检查实施(1)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本年度共进行了4次季度护理质量检查,覆盖了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安全等方面。
检查结果显示,护理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2)专项护理质量检查:针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多项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如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检查、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检查等。
通过专项检查,有效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3. 护理质量改进与提升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护理部及时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效果。
通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4. 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本年度,未发生重大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护士对护理质量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改进措施: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培训,提高护士对护理质量检查的认识,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部分护理工作细节仍有待提高改进措施:细化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培训,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水平。
3. 护理质量检查覆盖面仍有待扩大改进措施:进一步拓宽护理质量检查范围,关注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质量全面达标。
四、展望2024年,护理部将继续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医院护理质量工作制度
![医院护理质量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4d7333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e.png)
医院护理质量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护理人员,及相关职能部门。
第三条本院护理质量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核心,遵循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本院护理质量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护理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护理质量工作。
二、护理质量组织管理第五条护理部设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护理质量工作计划、目标和工作措施,组织护理质量检查和评价,对护理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各临床科室设立护理质量小组,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对本科室护理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改进。
第七条护理部、科室护理质量组织定期召开护理质量会议,分析护理质量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三、护理质量控制第八条护理部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培训,并进行考核。
第九条护理部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十条护理部加强对护理设备、药品、器械的管理,保障护理设备、药品、器械的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护理部建立健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反馈,制定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护理部加强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管理,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满意度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第十三条护理部根据护理质量检查、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制定护理质量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护理部加强对护理质量改进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护理质量。
第十五条护理部定期对护理质量工作进行总结,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五、护理质量考核与奖惩第十六条护理部建立健全护理质量考核制度,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奖惩意见。
第十七条护理部对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护理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护理部对违反护理质量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护理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
护理部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部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15bc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5.png)
护理部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护理服务的质量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根据国家护理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管理要求,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二、组织结构护理部下设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护理部部长主持,副部长、主管护士等人员组成。
委员会负责制定护理质量管理策略和方针,监督护理服务的质量。
三、质量管理职责1. 护士长- 负责制定和落实护理服务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符合医疗机构的政策和制度;- 负责组织护理服务评估,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协调护理部门各项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2. 主管护士- 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参与护理服务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负责监督护理记录的完整和准确,及时报告患者状况变化。
3. 护理人员- 遵守护理规范和工作流程,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持续学习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积极参与护理服务评估和改进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四、质量管理流程1. 护理服务评估每年定期组织护理服务评估活动,通过抽查患者病历、护理记录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护理服务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质量管理计划根据护理服务评估结果,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确定改进目标和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确保改进工作的有效实施。
3. 质量管理检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质量管理检查,对质量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改进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4. 质量管理总结每年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五、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1. 护理部门全体护理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和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2.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质量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及时纠正和处理违反规定的行为。
3. 医疗机构领导要加强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最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最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5805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f.png)
最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护理工作,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三、责任部门医院护理部门为本制度的责任部门,具体负责护理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四、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1. 护理质量评估1.1 针对每位患者,护理人员要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1.2 护理部门要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要定期开展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时改进护理工作。
2. 护理规范化2.1 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护理规范,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2.2 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提高。
3. 护理记录管理3.1 护士要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确保护理记录真实可靠。
3.2 护士要按照规定要求,及时归档和整理护理记录,确保护理记录完整。
4. 护理安全管理4.1 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绝不擅自改变医嘱和护理方案。
4.2 护理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遇到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5. 护理质量监督5.1 护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督机制,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5.2 护理部门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和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五、附则1. 本制度由护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就是本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希望护士们能认真贯彻执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024年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c2c56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7.png)
2024年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为提高我院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今年将围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平安医院建设两个主题,开展今年的门诊护理服务工作。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
让老百姓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根据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二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审标准细则,依据护理部____年《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特制定门诊部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质控原则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____分)≥____%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____分)≥____%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____%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____分)≥____%6、急救物品完好率____%7、消毒隔离合格率____%8、健康教育覆盖率____%9、健康教育有效率≥____%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____%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____%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____分)____%13、手卫生依从性≧____%14、核心制度执行率____%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____%16、护理差错发生率17、导医导诊出勤率____%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
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
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篇)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09d50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7.png)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由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网络质量管理,科室质检小组每周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是医疗机构为提高护理质量和确保患者安全而建立的管理体系。
该制度包括一系列规章制度、政策和程序,旨在保证患者的护理质量高、安全稳定。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护理流程管理:确定患者护理的具体流程,包括入院护理、日常护理、特殊护理等环节,确保护理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2. 护理质量评估:建立患者护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审核、检查、考核等方式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和修订患者护理的质量标准,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护理技术要求、护理记录要求等,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和责任。
4. 护理培训和教育: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保证其符合护理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标准。
5. 护理安全管理: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事件报告和处理、医疗错误的预防等,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6. 护理质量监督和考核: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和绩效评价,对表现优秀和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进行奖惩和培训。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加强患者的安全保障。
护士质量管理制度
![护士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40da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4.png)
护士质量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确保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二、质量管理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2.科学合理3.全员参与4.持续改进三、质量管理体系1. 领导层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的总体规划和指导,设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 护理部门负责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建立护理质量档案,规范护理操作流程;3. 护士长负责护士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协助护理部门制定护理质量管理计划和监督执行;4. 护士质控人员进行护理质量监测和评估,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和培训;5. 临床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质量标准,进行临床操作和患者护理,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质量管理制度具体内容1. 护理操作规范护理操作按护理规范操作手册进行,规范操作流程,杜绝非标准化操作,确保护理质量。
2. 患者安全管理定期对重症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加强观察与护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3. 感染控制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洗手消毒等操作规程,做好医院感染病人的护理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4. 药品使用管理护士负责对合理使用药品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药品使用中的问题,确保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临床路径管理临床护理人员根据诊疗指南、护理计划、医嘱等进行临床工作,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五、质量管理工作流程1. 制定护理质量管理计划护理部门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和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质量管理计划,确定具体质量管理任务和目标。
2. 开展质量监测和评估护理质控人员按照护理质量管理计划进行质量监测和评估,对护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3. 反馈和改进护理部门根据质量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共同商讨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六、质量管理效果评价1. 进行定期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评价,通过护理质量评价表、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2. 根据评价结果,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和改进,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评价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9d3d52a76a20029bc642d4f.png)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一)病人“十大安全目标”评价(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3)严格防止手术病人、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4)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5)提高用药安全。
(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7)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8)防范与减少病人压疮发生。
(9)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励病人参与医疗安全。
(二)护理安全评价敏感指标(1)高危病人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达≥90%。
(2)住院病人非预期压疮发生率为“O”(难免压疮除外)。
(3)高危病人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达≥90%。
(4)护士对病人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处理流程知晓率达≥95%。
(5)护士对病人跌倒/坠床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的执行率达≥100%。
(6)护士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达100%。
(7)护士对高危病人非计划性管道滑脱的风险评估率达≥90%;(8)护士对病人管道滑脱报告制度、处置预案、处理流程的知晓率达≥95%,执行率达≥100%;(9)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5%,外科洗手依从性达 100%;(10)护理人员“七步法”洗手正确率达≥90%。
(11)高危药品贮存要求符合率达≥90%。
(12)病人身份识别正确率达100%。
(13)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达100%。
(三)护理安全管理评价1.制度管理评价(1)有健全的护理差错防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监督落实。
护理部设有《护理登记本》及《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记录投诉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及整改措施。
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上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全院无投诉无不良事件发生的科室给予表扬。
(2)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明确不良事件性质,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记录完整。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c8d3546b84ae45c3b358cc1.png)
第五节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护理质量与安全一般管理制度1.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质控员及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各项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标准的修订、质量与安全检查及督导工作。
2.护理质量与安全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管理模式。
3.护理部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专项督查组,负责制定全院年度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逐项落实。
4.成立院内护理安全保障组、护理品质监测组、重点科室管理组、护理业务促进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督导组和护理标准制定组等管理小组,静脉治疗、伤口护理、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疼痛评估、急危重症护理等专科组,协助全院各项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和督查,各小组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逐项落实,定期评估、反馈和评价。
5.护理部每月由专职质控员安排进行各项护理质量与安全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指导性意见。
6.夜间由护士长轮流查房,督查间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7.科护士长负责制定所分管区域年度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落实,针对存在的问题、安全隐患制定改进、防范措施。
8.各护理单元成立科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按计划落实科室护理质量及安全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改进。
9.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
每月进行一次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半年进行一次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结果总结,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每次反馈结果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二、护理质量安全目标目标一: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重点是ICU、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有识别标志(腕带与床头卡)。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75199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a.png)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并落实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二、执行护理质量与安全三级护理质控管理。
三级质控组织由护理部、科护士长及病区护士长组成,二级质控组织由科护士长和病区护士长组成,一级质控组织由病区护士长和护士(护师以上)组成。
三、护理质量工作模式是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追踪验证,达到循环上升,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
三级护理质量检查每季度一次,二级护理质量检查每月一次,一级护理质量检查每半月一次;护士长夜查房每周两次。
四、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每月汇总检查情况,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并在护士长会议进行反馈,主要结果公布在医院质控简报,以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五、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对住院和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调查中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用时解决或限期整改。
六、加强对全体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教育,强化以“患者第一”、“预防为主”、“事实和数据化”,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质量持续改进”为原则的护理质量管理。
七、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与护理单元、个人及护士长绩效挂钩,作为护士长聘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护理单元按照每月考核成绩计算奖金系数。
八、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
施并及时反馈,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工作会议二次。
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护理质量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0bec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6.png)
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标题: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是医疗机构保障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建立质量管理团队1.1 确定质量管理团队的组成和职责分工:包括护理部门质量管理人员、护士长、质量护士等。
1.2 制定质量管理团队的工作流程和目标:明确质量管理团队的工作职责、目标和考核指标。
1.3 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质量管理团队会议,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二、建立护理操作规范2.1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手册:明确各项护理操作的标准流程和操作要求,确保护理人员操作规范。
2.2 建立护理记录规范:规范护理记录的内容和形式,保证护理过程的真实记录和追踪。
2.3 进行护理操作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3.1 制定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建立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2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规范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及时处理不良事件,避免再次发生。
3.3 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建立质量评估和改进机制4.1 制定质量评估指标和考核标准:建立质量评估表,对护理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4.2 开展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和建议。
4.3 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反馈,制定质量改进计划,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5.1 建立护理信息化系统:建立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护理数据的电子化记录和管理。
5.2 提高信息共享和传递效率: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护理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钥匙管理制度
1.精神科钥匙采取指定专人管理,按规定发放。
2.领取钥匙必须从病区负责人处领取,个人负责管理。
钥匙只供本人使用,不
得转借他人。
3.钥匙应随时放置于衣袋内,不得遗留在锁孔内和室内。
4.钥匙勿让病人获取,更不应交给病人开门做事。
5.持有钥匙的工作人员如已调离本部门,应及时交还钥匙。
6.一旦发现钥匙丢失,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积极寻找并上报护士长、负责医
生。
7.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加配钥匙、改装门锁。
8.一旦发现门锁或钥匙出现故障,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修理,以免造成更大的
损失。
9.钥匙只限本病房工作人员使用。
健康教育制度
1.护士应对每位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护理过程中,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范围。
3.护士应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及家属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
确定教育目标,制定
教育计划,并不断评价有效性。
4.根据健康教育分类,分别给予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
5.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适当运用。
其中包括护患关系技巧、护患沟通技巧、
知识灌输技巧,行为训练技巧等。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1.发现压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员到病区核查。
3.填写皮肤压伤观察表。
(1)在“压伤来源”一栏中,病区内发生的要填清科室,院外发生要注明。
(2)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院或死亡;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伤危险评分表及分期,按要求填写。
4.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交回护理部。
6.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病区月质控成绩挂钩。
7.对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8难免压疮实行二级报告制度。
(1)申报条件:必须符合以下两条:1)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需要严格限制更换体位(脑疝、颅高压、昏迷、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2)Braden评分≤9分,除具备上两条外,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条或以上:血红蛋白<80g/l或血清白蛋白<30g/l;骨折(股骨颈、骨盆、腰椎、胸椎);极度消瘦;严重水肿;躁动不安;大小便失禁。
(2)申报程序:病区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质控员到病区核查,批准后登记在册。
(3)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护理部质控员每1-2周到病区对其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值班护士动态评估病人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纪大于65岁,无人照顾的年老体弱患者,<7岁小儿,曾有跌倒病史、意识障碍、视力模糊、虚弱头晕、肢体功能障碍、长期卧床、躁动等),并及时做好记录。
2.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注意保持病区地面干燥,洗手间及病人活动区域应有注意防滑的警示标志。
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要及时移开。
3.床单位设施、轮椅、平车的性能完好、安全。
锁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
4.做好健康教育,交待防跌倒/坠床注意事项并在护理记录单上体现,病床边挂标识牌,做好交接班。
5.值班护士发现患者不慎坠床、跌倒,立即赶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6.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测量BP、P、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7.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包括检查和治疗。
8.记录事件经过及病人情况。
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根据病人伤情及时与家属联系。
防范导管脱落质量管理制度
1.妥善固定各种导管,并对每一根导管做好标识。
2.使用导管期间,应经常巡视、班班交接,保持导管在位通畅。
3.翻身及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防止牵拉导管。
4.患者下床活动时,应预先妥善处理好导管。
5.向患者进行防导管脱落的知识宣教。
6患者各种导管发生脱落时,立即通知当班医生、护士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心理。
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处理工作,认真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
防范吞服异物质量管理制度
1.评估病人的病情,对有严重消极意念及有食异物史的病人,要加强看护,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
2.病区环境宜清洁、简化,若有杂物及时整理。
3.病区危险品严加保管,班班清点,做好交接班。
4.病人入院或外出返回病区做好安全检查,防止病人拾取各种危险品。
5.发现病人吞服异物后,要安慰病人,稳定其情绪,争取合作。
同时报告医师,采取急救措施。
6.吞服金属类物品首先要经过X线定位,便于以后复查追踪;吞服锐器者,要立即转外院急救处理;吞服体温表者让病人立即吞服蛋清或牛奶,食用大量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利于异物排出。
7.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有无腹泻、肠梗阻及内出血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8.严密观察异物排出情况,病人每次排便留在便盆内,仔细检查病人的大便有无异物排出,直至全部排出为止。
9.正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及交班。
防范噎食质量管理制度
1.病人开饭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并劝导病人细嚼慢咽,酌
情协助,防止噎食,力争对噎食者早发现、早急救。
2.对暴食和抢食病人,安排单独进餐,劝其放慢进食速度,适当控制其食量。
禁止病人将馒头等固体食物带回病室。
3.对年老或药物反应严重、吞咽动作迟缓的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
吃带骨、刺的食物。
必要时予以每口少量喂食,专人照顾。
4.发现噎食者,就地急救,分秒必争。
立即有效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
同时通知医生。
具体采取一抠二置的方法或海姆勒氏(Heimlic)手法。
(1)一抠:是用中指、食指从病人口腔中抠出或用食管钳取出食物。
(2)二置:是将病人倒置,用掌拍其后背,借助于震动,使食物松动,向喉部移动而掏之。
(3)Heimlic手法:双手环绕病人腰间,左手握拳并用拇指突起部顶住病人上腹部,右手握住左拳,向后上方用力冲击、挤压。
5. 配合医生进一步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护理。
6. 正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及交班。
防范烫伤质量管理制度
1.病人洗澡前应由工作人员调节好水温,洗澡时开关由工作人员管理,防止病人碰到热水管及水温调节阀。
2.加强开水炉管理,有防烫伤警示标识。
3.食堂供应的饭菜温度不可过高,夏季应将粥、汤等适当冷却后送到病房。
工作人员喂饭时确保饭菜温度适宜。
4.开饭时做好病人的组织管理工作,避免抢食、跌倒而烫伤。
5.使用热水袋时,确保热水袋完好无损,热水不超过热水袋的2/3,对昏迷、瘫痪等感觉障碍的病人,水温不超过60℃。
6.一旦发生烫伤事件,按烫伤应急预案执行。
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值班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
寒颤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
好以下工作:
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
知值班医师。
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
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输液器
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房、检验科联系,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药品由药房
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由检验科交相关部门检查。
4.出现输液反应及时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