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学案
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当堂检测
巩固提高
当堂检测,检查学生学习效 果。
质疑释疑
深化领悟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7 )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原子 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化认识 新知的环境 氢 碳 氧 钠 氯 质子数 1 6 8 11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温故而知新
知识准备
学海起航
展示点评
取长补短
指导组内或组间学生点评, 控制课堂节奏,点拨学生, 点评遗漏问题。
1.回忆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 1、组间交流以上问题。 的实质是什么吗? 2 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3 水通电分解中不变的微粒是什么? 4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发挥自学潜能 你会有新发现 。 2、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 原子不显电性?
C. 原子核
3.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 ) 2、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 将学过的各种粒子进行综 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新 知的认识 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5)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8)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6)不显电性的是 (9)在同一原子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A.核外电子的质量 C.中子的质量 4、伴你学 B.原子核内质子和核外电子的质量 D.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
蓬莱市初中化学新授课导学案设计活页
时间:2011 年 月 日 星期: 备课组长签字: 教 师 活 动 及 意 图 课题名称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原子的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 系。 2.了解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原子的构成 设计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
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原子是由居原子中心带电荷的和核外带电荷的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构成的。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
3.在含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离核近的电子能量
,离核远的电子能量,因此,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按在分层运动。
二、学习探究
1、看一看根据以下图表数据,你获得什么信息?
2、想一想
观察课本图3-11氧原子结构示意图,说说每部分个表示什么意思?
圆圈表示
+8表示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3、画一画
阅读课本54页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相关内容试着画出核电荷数分别是1至18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谈一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案
教案
时间年月日总课时
课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
原子的构成
难点
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法
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活动元教学
(图片展示)这是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的图片。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一个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为什么原子弹有那么大的威力呢?
(讲述)1897年,在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以后,人们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构成。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互动
复习提问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知识巩固
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动画演示)水分子的分解动画(回顾讨论)。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过渡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相对原子质量 = 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教
学
反
思
年月日
1.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几种?
2.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自主探究
(学生发言)原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我的手上有无数个原子;原子核更小,在原子里,原子核外的空间很大;电子绕核做高速认真阅读表格中有关几种原子的构成,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质子数等于核电子数; 注意氢原子内无中子。
课题1原子的构成学案
学案【我思我学】议一议:①假如把1杯水分成1/2杯、1/4杯、1/4杯……这样不断地分下去,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水分到最后便得构成水的最小微粒。
这样微粒能叫水分子吗?②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的、不能再分的小球。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2、想一想: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②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有什么区别?③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什么?【同步导学】一、评价要点: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能分辨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对于离子,只要求知道NaCl、CaCl2、CaCO3是由离子构成的;对于原子,只要求知道金属单质、金刚石、二氧化硅、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描述物质的构成。
2、了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不同。
3、了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发生的改变过程,进而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等基本原理。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是实际存在的,也是非常微小的。
5、了解: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过程。
知道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科学家及其著名实验。
6、理解:原子内部的构成(只考到原子核和电子的层次,不涉及质子和中子)及带电情况、质量分布情况。
二、方法指引:1、你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吗?2、你知道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吗?在原子结构中,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每一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它们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②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如何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不同,性质不同;分子有大小、有质量;分子间有空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一切分子间都存在作用力;分子有它的内在结构,分子虽小,但人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或物理手段去移动分子,嫁接分子。
2.3原子的构成 第一课时 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原子结构发展史,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形成化学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同时培养严禁的科学态度。
3、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意义。
课前巩固:1、以水为例说出一条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各举一个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例子?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自主学习:一、原子结构发现历程1、道尔顿的原子模型,汤姆森发现原子中有更小的粒子,是_______其原子模型图为。
现象结论①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α粒子被弹了回来1、(1)原子是由和构成的。
(2)在原子中质量最小的微粒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2、查课本p38,完成下图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氢 1 0 1 碳 6 6碳7碳8氧8 8钠11 11铁26 26 30发现规律:(1)核电荷数=(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氢原子中子;(4)不同类的原子的不同;(5)质子数不一定等于。
练习:1、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2、原子的质量主要决定与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3、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B.58C.82D.140三、核外电子的运动1·、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①圆圈表示、圆圈内的数字表示②弧线表示,氮原子有个电子层;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氮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④第一层上电子的能量比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第三节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
2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二、原子中的电子1、原子结构示意图课后反思由于化学微观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本节课尝试用生动幽默的描述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效果较好+8 2 6教 学 过 程:[回忆导入]同学们在物理上已经知道了原子的结构,请你说出原子的结构[设置目的]学生已有相关的原子结构知识,但对原子内部微粒所带的电性还不是很了解,着重讲解这部分。
[问题]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学生]因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化学史]原子结构发现史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
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引导](1)如果原子是像道尔顿所说的实心球,大部分α粒子可能穿过吗? (2)α粒子带正电,偏转说明了什么问题? (3)如果原子核质量很小,α粒子能被弹回来吗?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一个质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结论](1)原子内部存在很大的空间(2)原子内又带正电的物质(3)原子核质量很大,体积却很小[设置目的]化学史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讨论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解]二、原子中的电子(以讲解为主)1、原子结构示意图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含义2、排布规则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第N层最多排2N2个电子3、核外电子排布特点与元素分类性质的关系元素类别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性质结论金属元素<4e 易失电子性质活泼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它的化学性质,是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非金属元素≥4e 易得电子稀有气体=8e 不易得失电子稳定结论: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原子,具备相似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1课时)学案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1)【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认识原子的构成; 知道原子中几种粒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分析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对散射实验的分析,培养质疑、反思精神。
【重点】:原子的结构【难点】:原子的结构【教具】:多媒体【教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按照我校的“三环五步”生本导学案课堂模式进行:一.导入课题分子已经很小了,构成分子的原子岂不更小?这么小的微粒是否可分?是否还有复杂的结构呢?二.展示目标1. 能阐述原子、原子核的构成。
2. 能说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三.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按“自学—展示—点拨—练习—小结”五个步骤进行。
一.探究卢瑟福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1.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36页最后一自然段探究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2.【交流共享】(1)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a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有一小部分a粒子发生了偏转?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什么极少数的a粒子被反弹回来?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1.【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37页第二自然段一一了解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原子核(带电)原子( 一中子((1个电子带箔?(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电荷)2.【在线测试1】(1).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a粒子(带正电荷的氦核)轰击- 张极薄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a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
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C.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金原子核带正电荷(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B.D.C3.观察右图,思考下列问题:(1) .质子、电子各显什么电性?中子呢?(2) .质子数、电子数有什么关系?(3) .原子是否显电性?为什么?4. 【活动天地2-3】教材38页5. 【在线测试2】(3)、某些花岗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
3.2 原子的构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由。
3.初步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观点,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要点:原子的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观点的形成。
一、课前导学部分:【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10.16 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课前知识累积】 1. 分子与原子的实质差别是什么?2.原子能否是在任何状况下都是不行切割的实心小球呢?假如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呢?知识点一:原子的组成【阅读】课本第53 页原子的组成一段文字,察看图3-8,3-91.同桌相互描绘一下原子的构造。
( 提示:可从地点、电性、所占体积等不一样角度描绘。
)2.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想象一下,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阅读】教材第56 页的有关内容,表3-2概括1. 观点:以为标准,其余原子的跟它对比较所获得的比,作为这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Ar)。
2.表达式Ar= ————————————二、以学定教部分(由教师依据班级状况、学生状况达成)三、展现激学与拓展提高部分【剖析思虑】剖析教材第53 页表 3—1 思虑并回答以下问题:1.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所占体积怎样 ?2. 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能否带电 ?为何 ?3.能否全部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 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色 ?原子种原子质量类(㎏)氢 1.670×10-275. 不一样种类原子的内部构造有何不一样 ?氧 2.657×【实践运用】 1. 联合表 1 领会为何采纳10-26相对原子质量。
表 1碳 1.993×2. 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质质量与10-26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铁9.288×3. 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右表中随意两种10-26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 1 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1 课时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明白构成原子的这些粒子是如何构成原子的,以及在原子中微粒之间存在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了解假说与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图片图表的分析讨论,增强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和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3)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培养科学素养【教学重点】(1)原子的内部结构【教学难点】(1)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分子很小,它的直径只有千万分之一毫米。
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岂不更小?这么小的原子还能不能再分呢?在历史上,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原子是最微小的粒子了,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那么离开了化学变化,原子还能再分吗?二、新课学习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过近代科学原子论,他认为原子不可分。
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原子实心球模型。
1897 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等人认真分析了高压放电管的阴极射线,发现它是由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形成的粒子流,这种粒子就是电子。
汤姆森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不论阴极材料是什么,都会发射出电子。
这让他意识到,电子是所有物质的原子中共有的粒子!既然原子中存在更小的粒子,那么原子就是可分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导学案:3.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课题: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知识积累】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呢?【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二、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第53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3-8,3-9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教师讲解】: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带1个单位 )1.原子 (不带电)———(带1个单位 )2. 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数 = 数【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53页表3—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所占体积如何?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阅读】教材第56页的相关内容,表3-2。
表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右表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交流讨论】 表2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课堂小结】1.概念:以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原子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形成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微观世界的奇妙和无限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原子内粒子关系:教师通过模型和多媒体,讲解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
师:在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相互吸引,维持原子的稳定。而中子则起到调节质子之间斥力的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1: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何表示?
问题2பைடு நூலகம்原子内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学生在能力方面: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但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4.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化学学科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担心难以掌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及时给予解答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练习题包括: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绘制、原子的组成及粒子关系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个别指导。
3.课堂交流: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指出易错点,强调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直观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像力,增加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原子结构及粒子间关系的学习,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了解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张青莲教授事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展开联想,并将想象的结果相互交流。
一、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如果把一
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放在一起你们有
什么感想呢?
板书设计
原子的结构
第一课时 原子的构成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正电) 原子核(中心)
中子(不带电)
原子 不现电性
电子(带负电)
二、核外电子排布
1、排布规律:分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构成》教案(1)(人教版九年级上)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
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1.将教材中P68—P69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2.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3.投影片:附表1、附表2。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讨论归纳(投影)教材P68表4—1、4—2。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分组讨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教案 (1)
课题2 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2.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2.体验“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建立模型——解释模型”过程,初步应用由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教学重难点原子的构成;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可以再分吗?一、知道原子的结构【投影展示】展示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创建和修正的历程。
学生回答:可以再分,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从学生物理中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学生不会觉得困难太大。
循着历史的足迹,探寻原子结构模型的变迁,认识科学的发展史探索新知:认识原子的结构【讲述】经过许多科学家不断的实验探索,人们终于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原子的构成。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53内容,并根据图3-9所示和表3-1所示内容,你能从中获取关于原子构成的哪些信息?【总结】原子的构成及粒子的带电情况。
同时介绍核电荷数的概念。
展示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问题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字,寻找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问题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学生倾听、体会。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展示观察分析回答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并非所有原子核内够有中子4、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第三节原子的构成课型新授第1 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响的发生过程。
3.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有关分子的性质、化合反响与分解反响的知识,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知识认识原子的有效方式,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响可以从宏观上观察物质的生成,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
重点原子的构成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关键点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教学媒体多媒体素材、挂图、元素周期表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照法板书设计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造二、原子中的电子〔排布规律〕⑴金属原子⑵非金属原子⑶稀有气体原子书写分类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二、原子中的电子〔排布规律〕⑴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⑵电子尽可能在离原子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⑶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⑷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离原子核最近的为第一层,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
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了解排布规律记忆1~18号〔即H~Ar〕元素的顺序、名称和符号分析P41氧原子的构造示意图练习画出以下原子的构造示意图H、C、N、F、S、Cl、Na、Mg、Al、K、He、Ne、Ar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书写分类阳离子阴离子⑴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不稳定,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⑵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不稳定,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2、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2、体验“发现问题——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过程,初步应用由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依据现象分析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原子的构成教学过程【课前练习】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
3、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入新课】原子的体积很小。
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展示图片】【设疑】原子究竟能否再分?(猜想)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是什么?【展示】原子发展的历程早在公元前5—4世纪,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爵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皆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小物质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叫做原子,各原子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差异.1803年,英国化学及物理学家道尔顿认为同一元素的原子,性质和位置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不同.1897年,美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认为原子的模型为枣糕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1909年至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合作者通过α离子的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带正电,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学习重难点】重点:原子的组成
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但原子 。
由此可得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二、自主学习指导:知识点一:原子的结构
1、英国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他意识到,________是所有物质的原子共有的粒子。
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提出了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________在________外一个“很大”的空间里运动。
2、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的体积________,既是这样原子核仍是可以再分的。
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因此原子核带________,其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________。
不同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________,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3、原子(不显电性)
思考: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分类
有的物质是由____微粒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微粒构成的。
注意分子、原子在图示上的区别。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
氢气
氧气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____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
______(______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
(3)由于原子和分子一样,都是微观粒子,所以,他们的性质也是相似的,如原子的质量__________,总在不停的____________,原子之间___________。
知识点三:原子中的电子
1、在原子中电子是一种,的一种小粒子。
在多电子原子核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的离核较近,的离核较远。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
2、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个;第二层不超过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用可以方便的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说出右图中各部分的意义:这是_____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小圆圈和和圆圈内的数字表示;
(2)弧线表示;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4、(1)电子对原子的_______有很大的影响。
有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如多数的________;有的原子容易______电子,如许多_________;也有的原子,既不易_______,也不易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的原子。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5、(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__________后变成带_________的__________,得到电子后变成带________的__________。
例如:钠原子(Na)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_________的_________;氯原子(Cl)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_________的_________。
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新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
他就是我们餐桌上的调味品________的主要成分。
还有许多像氯化钠这样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因此,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这样我们就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三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四:离子
①定义:。
②离子分类
离子:带________电荷离子,如Na+、Mg2+
离子
离子:带________电荷的离子,如Cl-、O2-
③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表示
④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
如:
Na+ 、Cl- 。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原子的结构
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自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他们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现象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象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比较不同 (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三、自我反思
学完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当堂检测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B.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带电 2.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层数
C.核内质子数
D.核内中子数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 )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不能再分
4、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氦-3原子核内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A. B. C. D.
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B .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D .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6、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
A 原子
B 分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7、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 .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C .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8、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下列粒子:①分子 ②原子 ③电子 ④原子核 ⑤质子 ⑥中子(填序号)
带正电的是______,带负电的是_______,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_______,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质量最小的是____,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
10、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序号填空:
A B C D
(1)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2)表示阳离子的是;
(3)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4)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