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考试主要内容
大学新闻评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新闻评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传递信息B. 引导舆论C. 娱乐大众D. 宣传广告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A. 时效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逻辑性答案:C3. 新闻评论的结构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引言B. 正文C. 结论D. 图表答案:D4. 在撰写新闻评论时,以下哪项是必须避免的?A. 使用事实B. 表达观点C. 保持中立D. 使用修辞答案:C5.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应该是什么样的?A. 口语化B. 学术化C. 正式化D. 随意化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答案: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在于目的和内容。
新闻报道主要是客观地传递事实信息,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而新闻评论则是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评论往往包含作者的主观判断和建议,旨在引导公众思考和舆论方向。
2. 阐述撰写新闻评论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答案:撰写新闻评论时应注意以下关键点:- 明确论点:评论应有清晰的中心论点。
- 使用事实:论据应基于可靠的事实和数据。
- 逻辑清晰:论证过程应逻辑严密,避免逻辑谬误。
-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
- 尊重事实:即使在表达个人观点时,也应尊重事实,不歪曲或忽视与论点相悖的信息。
- 适当使用修辞:合理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答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包括信息过载、假新闻的传播、公众注意力分散以及观点极化等。
同时,新媒体也带来了机遇,如更广泛的传播渠道、更快的反馈机制、更多的互动可能性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等。
评论者需要适应这种环境,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利用数据分析来支持论点,以及通过多媒体手段增强评论的表现力。
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及答案学习材料

202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评论写作卷子00658本卷子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卷子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新闻评论写作的关键性程序是A.选题和立论 B.拟定标题C.论述和说理 D.结构选择2.调查研究是新闻评论选题和立论的前提。
在调查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中,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和要求是A.实事求是 B.正视矛盾,虚心听取不同意见C.搜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 D.感性和理性相结合3.与新闻报道的标题相比,新闻评论标题的表现手法是A.多采纳客观表达B.多采纳描写C.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D.作者态度蕴涵在事实的概括和表述之中4.某报曾就农村“高价电〞问题发表评论,对农民不点电灯点油灯的原因进行分析,评论的标题是《为何有电不用点油灯》,这个标题违背了标题制作中的A.意向鲜亮要求 B.题文一致要求C.言简意赅要求 D.生动引人要求5.不同媒介的评论标题在写作或制作要求上有很大不同,电视评论标题要求A.在简洁的根底上深刻、耐看B.浅显平易、语义明确C.带有某种思辨性和哲理性D.既有肯定形象感,又有肯定的韵味和深度6.在新闻评论中,最常用的论证和说理方法是A.例证法 B.引证法C.反证法 D.反证和反问结合法7.新闻评论的开头要A.按照记叙文要求写作 B.遵循“倒金字塔〞原则.C.将新闻事件的5W提出 D.开门见山,吸引受众注意8.新闻评论说服受众主要依靠A.精神的力量 B.逻辑的力量 C.道德的力量 D.感情的力量9.X的政论总是把人民群众比做武松、孙悟空,把帝国主义比做妖精、野兽、纸老虎,把反动派比做狗、粪坑、狗屎堆,这表现了A.运用形象来表达自己感情,寓感情于形象的手法B.巧用诗文典故的手法C.X的哲学思想D.借古讽今的手法10.强化新闻评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是A.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B.维护新闻的真实性c.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D.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思想11.辛亥革命前后出版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中,其社论在新闻性、思想水平和写作技巧方面居当时报界之首的是A.《时务报》 B.《申报》 C.《大公报》 D.《民立报》12.通常用于对重要时事进行评论的评论员文章形式是A.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B.本报评论员文章C.观察家评论 D.评论家评论13.在新闻评论的各类体裁中,依附性最强的一种体裁是A.编者按语 B.短评 C.时评 D.述评14.专栏小言论的本质特性是A.群言型 B.微型化 C.新闻性 D.形象化15.述评写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和要求是A.以述为主 B.评多于述 C.夹叙夹议 D.述多于评16.被称之为“遵命文学〞的是A.小说 B.戏剧 C.散文 D.杂文17.在播送谈话写作中,能否与听众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前提是A.用商量的态度 B.讲究铺垫、过渡C.制造和谐的谈话气氛 D.坚持面向听话人18.口头评论的根本标志是A.撰稿人以个人名义发表意见 B.播讲风格多样C.说理浅显、平易 D.言语表述接近13常口语19.最早出现的口播评论形式是A.配合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 B.以长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c.兼具串联功能的口播评论 D.口播导语20.在录像评论中,最早出现的形式是A.访谈式评论 B.电视述评 C.主持人评论 D.商量式评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考试重点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考试重点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一、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
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
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
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
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
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新闻性①现实的针对性。
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②强烈的时效性。
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③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④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①面向广大受众。
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四、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1、引导的作用。
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新闻评论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新闻评论【绪论+第一章】1新闻评论的新态势有哪些?(1)报纸:由评论专栏向言论版的扩张,中媒竞争逐渐进入“观点时代”,致使言论版竞争更火热,国内都市报(含晚报)都开设了时评版;(2)网络评论的兴起,有力拓展;(3)评论作者的“四位一体”格局:本报评论员的职业写作、写手的准职业化写作、有感而发的公民发言、专业话题的学者发言;(4)评论生态出现多样性:评论形式、规格、结构、比重呈多样化,时评化特点与日俱增;(5)未来新闻评论前景——网络评论情绪化、通俗化,报刊评论专业化趋向、电视评论正本清源。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哪些?(1)论题的新闻性a现有新闻再评论,评论以新闻为依托,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
b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迫切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的。
特性①强烈的时效性:新事件、新现象、新话题。
②直接的现实针对性:有的放矢、工作的薄弱环节,不良社会风气,错误思想言行,认识的盲区与误区,忽视的精神与行为,思想的疑虑与偏见等。
③评论对象的特定性: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事物,要求切合实际、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④对新闻事实的依托性:常以新闻由头挑开话题,以当前的事实为依据展开论述。
(2)论理的思想性包含三层意思:新闻评论贵在说理,说什么样的理,怎样说理。
①就实论虚:摆事实,讲道理。
②价值观念:从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的角度思考问题。
③政治色彩: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体现出一定的政治立场。
(3)论说的公众性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公益性。
评论主要面向广大受众,抓住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发言,关注公众问题构建公民社会。
公众性:①论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②评论的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真正成为受众利益的代表者,正群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③评论的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以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④评论的公众性还表现为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新闻学《新闻评论》课程考试大纲(重点内容)

《新闻评论》课程考试大纲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如下: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总分10分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2、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总分10分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3、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总分20分主要考察对学术概念的理解与掌握4、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总分20分主要考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5、写作题,本大题40分,主要考察对常见新闻评论形式写作要领的综合运用考核知识点范围如下:第1-3章了解与识记1、新闻评论的定义P182、报刊新闻评论常用字体;正楷字体P193、新闻评论的三个根本特征: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P314、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灵魂P415、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两种基本手段:新闻报道手段,评论手段P41理解与掌握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P22-232、舆论的定义P413、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P43-46第4-8章了解与识记1、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报刊言论的三个阶段: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评论的兴起(1874-1894);从政论向评论的演变(1894-1914);新闻评论进入了新的时期(1914-1949)2、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1984年,马克思写下《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一文P623、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党的立场,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同损害党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
P704、坚持新闻评论党性原则必须把握的三个方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5、宣传工作的三条基本原则: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P73:6、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除了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修养外,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新闻评论工作者既是媒体的代言人,又是编辑部的参谋员,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P89理解与掌握:党报评论应对新媒体冲击的主要方略:P80-86第9-12章了解与识记1、新闻评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P1072、论点有两种,总论点和分论点,它们之间的主要关系类型;主从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P1123、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P1184、选题与命题的区别:选题是确定评论什么问题,命题是拟定评论的题目P1225、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新闻评论是否有价值一个重要标志要看它的论题是不是触及现实,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不强。
2023年全国记者证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记者证考试大纲分为两个部分:新闻基础知识和新闻采编实务。
新闻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新闻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新闻法治、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等方面的理解。
具体内容包括:
1. 新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新闻定义、新闻属性、新闻特点等。
2. 新闻法治,包括新闻法基础、新闻自由与法律约束、新闻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等。
3. 新闻伦理,包括新闻职业伦理、新闻道德规范、新闻伦理案例分析等。
4. 新闻道德,包括新闻道德的概念、原则和规范、新闻道德案例分析等。
新闻采编实务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新闻采编基本流程、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新闻评论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
1. 新闻采编基本流程,包括新闻选题、新闻采集、新闻编辑、新闻发布等。
2. 新闻写作技能,包括新闻标题写作、新闻导语写作、新闻正文写作等。
3. 新闻摄影技能,包括新闻摄影构图、新闻摄影用光、新闻摄影作品评价等。
4. 新闻评论技能,包括新闻评论选题、新闻评论写作、新闻评论作品评价等。
考生需要结合考试大纲,全面复习相关知识点和实践技能,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考生还需要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考试信息和通知,以便及时了解考试要求和变化。
新闻作品评析考试重点

新闻作品评析考试重点新闻作品评析重点一、新闻作品评析的基本原则(一)新闻本位原则1、定义:新闻媒体从新闻的一般原则出发考虑问题,开展报道活动,而不是从其他新宿考虑来“做”新闻2、新闻真实的三种状态(1)真实地概述事况。
记者的概述与事件的概况一致,对事实整体的概貌作出真实的反映,叫做事况真实。
(2)真实地陈述情节。
记者借助具体的新闻形式,再现客观事实的过程及细节,达到确切模拟客观事实情节的图景,属于情节真实,又称真实的情境真实。
(3)真实地阐释事实。
在新闻中,记者对事实趋向的说明符合实际,称作阐释性真实。
3、新闻价值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4、真实性(1)第一性材料与第二性材料有本质区别。
轻信第二性材料易造成新闻失实。
(2)第一性材料有时也不准确,可能是假象。
⑵只对“典型”的宣传意义感兴趣,却不关照“典型”的内心情感需求。
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背离初衷,反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
⑷灾难性报道中疏于对受灾人的深切关怀。
⑸特殊人群也需要人文关怀。
⑹人文关怀忌煽情。
二、新闻作品评析的特点(一)新闻作品评析与新闻评论的区别:对象不同。
新闻评论是针对公开报道的新闻事件发表评论;新闻作品评析是针对新闻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文本(包括文字的、音像的以及多媒体的),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
内容不同。
新闻评论以解释和评价新闻事件、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为要义;新闻评析则以揭示作品中体现的新闻传播活动规律为要义,它不仅分析新闻在文本写作或制作中的得失,而且溯及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并且以此为基础解释新闻传播活动所包含的广泛的社会联系。
目标不同。
新闻评论是为了使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地看待新闻事件,并在此过程中宣传媒体自身的或其所属的特定政党政府的主张和引导社会舆论方向。
新闻评析是为新闻工作者更好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提供理论引导和经验总结,也可以使广大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工作的特点。
(二)分析消息来源新闻消息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考试要点小结主要内容:导论新闻评论的选题与立意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立论和驳论新闻评论的类型:报刊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一、导论1、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对重要的新闻和社会上出现的重要倾向性问题或热点话题,发议论、讲道理、谈看法的论证文。
2、新闻评论为什么重要?(1)新闻评论是构建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2)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的灵魂与旗帜(3)新闻评论的质量直接反映出办报办台的质量(4)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和组织舆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新闻评论与新闻的区别:新闻摆事实,评论讲道理。
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用试试来反映现实生活,回答“是什么”,至于这个新闻事实更深层的内涵,则留给受众去思考;新闻评论则是对新闻的概括和提高,直接对新闻事实发表意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以延伸,甚至从这点说开去,是以有形的意见去影响、引导人们的思想、生活和工作。
4、新闻评论有哪些特点?从选题上说,具有强烈的新闻性从内容立意上说,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从代表利益上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5、新闻评论有哪些功能?(1)代表舆论,表达民意(2)引导舆论,纠偏社会(3)发布政见,表明立场二、新闻评论的选题以立意1、新闻评论的选题(1)新闻评论的选题指什么?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新闻评论要评论的事实或所要论述的问题。
确定选题,是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一步。
因为新闻评论写作,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2)新闻评论的选题从哪里来?a.政策文件、党政部门工作的重点。
b.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社会问题中的难点问题或新闻事件。
c.受众提供、主动反映的情况。
d.媒体的报道策划。
e.发现一些重要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和大众热点话题,亟待加以引导的。
(3)新闻评论的选题常见类型有哪些?事件性选题。
这类选题就是选择要评论的新闻事实,以突发性新闻事件或记者近来采集的新闻事实为分析议论对象的选题,又称为“事评”。
新闻学考编四项目

新闻学考编四项目摘要:一、新闻学考试概述二、新闻学考试的四个项目三、备考建议正文: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扎实,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新闻学考试主要分为四个项目,分别是新闻采编、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和新媒体制作。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四个项目,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一、新闻学考试概述新闻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新闻学基本理论、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新闻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论知识,面试则主要测试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新闻学考试的四个项目1.新闻采编新闻采编是新闻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新闻采访和编辑能力。
在笔试部分,考生需要回答与新闻采编相关的理论知识问题;在面试部分,考生需要根据给定题目进行新闻采访和编辑的实际操作。
2.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主要测试考生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评论能力。
在笔试部分,考生需要根据给定新闻事件撰写评论文章;在面试部分,考生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论。
3.新闻摄影新闻摄影主要测试考生的摄影技术和新闻敏感度。
在笔试部分,考生需要回答与新闻摄影相关的理论知识问题;在面试部分,考生需要根据给定题目进行实地拍摄,并提交摄影作品。
4.新媒体制作新媒体制作主要测试考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笔试部分,考生需要回答与新媒体制作相关的理论知识问题;在面试部分,考生需要根据给定题目进行新媒体作品的实际操作。
三、备考建议1.扎实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多关注时事新闻,提高新闻敏感度和分析评论能力。
3.学习摄影技术和新媒体制作技巧,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4.参加模拟考试和面试,提高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总之,新闻学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较多,考生需要全面备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闻评论写作00658自考知识点整理

新闻评论写作00658自考知识点整理自考是指自学考试的简称,是指学生在不参加正规高等教育学习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并参加考试,获得相应学历证书的一种教育形式。
自考具有时间灵活、学习自由等特点,因此备受许多求学者的青睐。
在自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下面将对00658自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自考科目介绍00658自考属于管理学类,科目名称为《新闻评论写作》。
该科目主要涉及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写作技巧和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科目,考生能够提升自己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了解新闻评论的社会影响力和作用,以及新闻评论的专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二、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新闻评论是指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文化现象等进行评论和分析的一种写作形式。
新闻评论具有评论性、分析性、批判性和见解性等特点,旨在通过对事件的评价和观点的阐述,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三、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和方法1. 确定评论对象:选择具有社会关注度和争议性的新闻事件或话题作为评论对象,确保评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影响力。
2. 深入分析问题:对评论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包括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力求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
3. 表达观点立场:在评论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通过论证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简练。
4. 注意情感表达:新闻评论除了要理性分析问题,还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通过情感的渲染和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评论的主题。
5. 注意语言风格: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要求简练、生动、有力,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以便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四、新闻评论的专业要求和道德规范1. 事实准确性:新闻评论要求对事实准确把握,避免虚假和误导性的言论,确保评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 逻辑严谨性:新闻评论要求逻辑严密,论证过程清晰,避免出现自相矛盾和不合理的推理。
3. 不攻击个人:新闻评论要注重公正和客观,避免攻击个人、侮辱他人的言辞,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
新闻评论写作考试试题

新闻评论写作考试试题试题一:分析新闻报道的立场和观点现如今,新闻报道不仅限于事实的传递,也包含了新闻机构的立场和观点。
请你选择一条近期的新闻报道并分析其中的立场和观点。
要求•选择一条近期的新闻报道,确保其观点明确、争议性强。
•分析新闻报道中传递的立场和观点,并解释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使用具体的例子和论据支持你的分析。
•鼓励列举不同观点和立场的证据,以形成全面的分析。
提示•选择一个你对其立场和观点感兴趣的新闻报道。
•阅读多个来源的报道,以获取全面的信息和不同角度的观点。
•注意新闻报道采用的词语、句式和表达方式,以揭示其立场和观点。
•寻找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例子和事实来支持你的分析。
试题二:撰写一篇新闻评论请你撰写一篇关于近期新闻话题的评论文章,以评述你对该新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选择近期的热门新闻话题,确保其有争议性和社会影响。
•以客观、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你对该新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
•使用具体的事实和论据支持你的观点,注意逻辑合理性。
•结构清晰,段落有序,注意论述的连贯性。
提示•选择一个你对其有深入了解和见解的新闻话题。
•明确你的观点和看法,并寻找相关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阐述你的观点时,可以借鉴专家学者的意见和观点,但请避免抄袭。
•注意文章的结构,使用段落来组织你的论述,确保逻辑清晰。
试题三:分析新闻报道的缺陷和偏见新闻报道虽然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有时也可能存在缺陷和偏见。
请你选择一条近期的新闻报道,并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偏见。
要求•选择一条你认为可能存在缺陷和偏见的新闻报道。
•分析新闻报道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偏见,并解释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使用具体的例子和论据支持你的分析。
•鼓励列举曾经发生的类似案例,以加强你的分析。
提示•选择一个你对其有疑问和质疑的新闻报道。
•阅读多个来源的报道,以获取不同角度和观点。
•注意新闻报道中的表达方式、措辞和立场,以发现可能的缺陷和偏见。
•寻找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例子和事实来支持你的分析。
新闻系新闻评论考试重点

1、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发表的,具有一定思想倾向的言论的总称,它是新闻实践中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恶重大事件或重要事实以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评论,说理的一种新闻体裁。
2、论点:所谓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
3、论证: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评论文章的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
4、论据:所谓论据,就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论据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论点是从哪里来的,或是怎样被证明的。
5、选题: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新闻讨论的对象与范围。
6、立意: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立意提出的论点,先有立意才有论点。
7、事件性选题:以突发性新闻事件或具体、典型的新闻事实为评论对象的选题8、非事件性选题:以普遍存在并值得社会关注的社会现象、实际问题为评论对象的选题9、周期性选题:在事件性和非事件性选题之外,有一些特殊的选题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的,比如纪念日或其他周期性活动为题的评论。
它们都有着不同于一般事件性新闻那种偶发性、突发性的特征,而具有可预期性。
10、社论: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就当前国内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
11、短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
评论中的“轻骑兵”,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者按语之间。
常以配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它的篇幅更为扼要,使用更为灵活。
12、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
13、编者按的性质: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
新闻评论考试

1.新闻学:大致包括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和交叉(跨学科)新闻学。
2.新闻评论:是以传播观点为目的的新闻传播行为,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关于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应用新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一篇好的新闻评论,既反映作者认识问题、把握新闻的能力,也反映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有效表达观点的能力。
这样的能力,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也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3.新闻评论所满足的社会需求(价值):新闻评论表达作者特定的认识,对象是新闻事实,传播渠道为大众媒介。
新闻评论不仅是属于新闻的文体,更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新问题、新观点增多,人们可议论的内容在增多,新闻评论发展的驱动力增强,资源也日益丰富。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报纸言论版和互联网言论空间的发展,使新闻评论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局面。
4.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一个表达主观性信息新闻报道主要报道客观性信息。
语言表达的特点。
作品的内部关系:新闻报道的写作着眼于通过选择和组织材料,反映新闻事实的整体或者某一个局部、侧面。
新闻评论虽以客观事实作为认识的对象,但整个作品的核心却着眼于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围绕这个任务建立结构,思想材料和写作素材之间本身并不具有时空上的客观联系。
具体表现为事实的连贯与思维的连贯。
5.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观点传播:评论主体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包括作者针对新闻事实说了什么,或者是对新闻事实本身的判断,或者是新闻事实所引发的一些认识。
新闻评论首先以新闻信息作为评论对象,但也有人们当下都在思考着的问题。
新闻评论传播的对象是新闻媒体的受众,往往与评论对象相关的同一群人。
人们阅读新闻报道,自然会对报道中设计的事实的意义、价值、相关性、可能性、矛盾性、冲突性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产生期待。
新闻评论就是满足这种期待的。
评论者要时刻敏锐地关注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关注其中的认识价值。
新闻性议程:包含一定的新闻信息,新闻事实作为评论对象或论据出现。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新闻评论复习资料⼀、真题回放(2012年湖南⾼考)20.阅读下⾯的⽂字,完成题⽬。
伦敦当地时间18⽇17时,随着中国与⼟⽿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伦敦当地时间18⽇17时,随着中国与⼟⽿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落下帷幕。
在此次书展上,中国以迄今最⼤规模的主宾国活动隆重登场,向英国及来⾃世界各国的出版商、版权交易商展⽰了中国现当代⽂学及各类图书出版现状。
今年的中国展台上有近3000种英⽂图书展出。
书展推出的中国作品包括《钱钟书英⽂散⽂选》和苏童的《⼤红灯笼⾼⾼挂》等书的英⽂版,以及《红楼梦》、《聊斋志异》、《孙⼦兵法》、《论语》等中国古典名著英⽂版。
伦敦书展落下了帷幕,但书展对中英两国⽂化交流所产⽣的重⼤推动意义,将留下长远影响。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指出,长期以来,中英⽂学的交流有点失衡,不对等。
中国读者对英国⽂学的了解,远⽐英国读者对中国⽂学了解得多,英⽅对中国⽂学的了解仅限于古典⽂学,像《红楼梦》等。
中国⼀般读者,对英国的莎⼠⽐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直到当代作家作品,如深受年轻⼈喜爱的《哈利?波特》等都⾮常了解。
2013年度伦敦书展将于明年4⽉15⽇—17⽇举⾏,市场焦点主宾国是近年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其。
(选⾃《⼈民⽇报》2012年4⽉20⽇第4 版“要闻版”,有删节)(1)请为上述消息拟⼀个标题并阐述理由。
(6分)(2)根据上述消息,⾃选⾓度,写⼀段新闻短评。
(6分)20题评分执⾏细则⼀、关于标题拟定及其理由阐述6分1、标题拟定⽅⾯:2分(1)标题同时含有“伦敦书展”和“中国”两个因素,且语句通顺的,给2分。
(2)标题只含有“伦敦书展”因素,⽽缺少“中国”因素的,给1分;但只含有“中国”因素,⽽缺少“伦敦书展”因素的,不给分。
(3)标题语句不通,或者不知所云的,不给分。
(4)标题可采⽤主标题副标题相结合的形式,但语句尽量简短。
新闻评论考试题

A卷一、名词解释1、风也是一个人的立场、观点、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的反映。
2、批评性选题: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者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论题。
3、文风:文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面貌和社会风气在文章中的反映。
对作者来说,文新闻:指的是批评和揭露具有代表性而又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违法乱纪、玩忽职守、侵害公众利益、扰乱社会治安、道德败坏等歪风邪气为内容的各种事件。
4、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是新闻评论的“轻骑兵”。
二、简答1、新闻评论的选题有哪些根据?答: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式、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阔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三是重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2、新闻标题和评论标题有哪些区别?答:①标题的任务不同。
②拟题的手法不同。
③标题的结构不同。
④写作的要求不同。
3、说理论述原则和要求有哪些》?答:1、论据与论点统一2、虚与实统一3、破与立统一4 、严肃与生动统一4、社论有哪些类型?答: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二、评述邹韬奋的言论活动及其重要奉献?答:邹韬奋〔1895——1944〕,我国现代报刊史上杰出的报刊评论家,作为党的进步政治家,邹韬奋的报刊言论起来重要的作用。
邹韬奋先后主编过七个报刊,撰写过千余编报刊评论,尤以“小言论”和“答读者”最受读者欢送。
他的小言论善于抓住全国人民最关心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经过认真思考,用最生动、最经济的笔法给予分析说理,文笔畅快,一气呵成。
综观他的报刊评论,一贯注重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他认为报刊言论要做“人民的喉舌”,“言人之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由此他的言论在当时社会上,特别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新闻评论 期末考试知识点

1、通讯的分类与特点通讯:以叙述和描写相结合为主要的表现手法,较详尽报道事件的新闻题材.分类:A、按照写作形式分为:新闻特写、新闻侧记、新闻故事、新闻访谈(人物专访)B、按照内容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主题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特点: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2、形象性。
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3、评论性。
通讯一般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直接揭示事件的思想意义,并评说是非,议论色彩较浓,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流露出作者的爱憎感情.(或者:文学性、新闻性、议论性)2、新闻特写定义及其特点定义: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体裁。
特点:1。
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2. 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 透视全局.3、人物专访的写作方法注意专访的特点:针对性、代表性、适合性写作要求:(1)精心选择人物(2)准确把握时机(3)合理安排观察(4)注意谈话纪要(5)控制访谈方向4、事件通讯定义:指较详尽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体裁。
分类:大体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如实反映各种突发性事件具体情节和过程的报道;第二种是揭露性的,体现舆论监督的报道;第三种是客观全面的揭示事件真相和实质的报道。
特点:具有新闻性与具体性、典型性与重要性,完整性与形象性的特点。
采写注意:(1)典型性强,要精心选材(2)突发性强,要闻风而动(3)思想性强,要深入挖掘(4)具体性强,要破题细问(5)政策性强,要注意分寸(6)延续性强,要跟踪追击5、风貌通讯定义:风貌通讯是指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
它一般是反映新貌,抓住特色,点面结合,开阔读者视野,增长读者知识,给人以美感和现场感。
新闻评论完整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闻评论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5 简答25 论述30 写作30 考试时间:7月4日下午三点到五点第一章绪论一、新闻评论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各类评论文体或节目形式。
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感随笔、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题材。
二、新闻评论的传播系统广播:口播、谈话类、音响评论电视:口播、主持人、谈话类、电视述评网络:网站时评、个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网民自发言论评论的类别:媒体评论、编辑部评论、编辑记者评论新闻评论、精英评论、受众评论、个人评论三、新闻评论特点(一)强烈的新闻性:(1)时新性(时间新鲜、内容新鲜)(2)显著性(人物、事件、时间、空间显著)(3)重要性(影响人数多、范围广、时间长、程度深)(4)接近性(地域、利益、心里接近)(二)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1)针对具有政治或思想意义的问题发言(攻打南联盟大使馆)(2)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或思想问题发言(3)着重从思想、伦理、政治、规律的角度发言(三)广泛的群众性:(1)内容的广泛性和接近性(2)议论方式的易受性和语言表达的通俗性(3)吸引广大受众直接参与评论工作四、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传播内容不同:报道的传播内容已经或正在发生新闻评价的事实评论的传播内容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意见、观点传播目的不同:报道:满足受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评论: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传播方式不同:报道“用事实说话”,以客观叙述、描写或记录的方式再现事物的状态和来龙去脉,一律不直接发表议论评论“直抒胸臆”,以判断、评价、分析、议论等方式对客观事物的发表看法,但不排除对事实必要的叙述或记录传播要求不同:报道以“事实”为原则,报道以讲诸要素(5w1h)为基本条件评论以“公正性”为原则,引入事实不要求5w俱全,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讲求前瞻性分析与规律性认识示例:《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谁为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公民负责》第三节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一.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拉斯韦尔,赖特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向社会报告环境的变动协调和规范社会行为:以“宣传”聚合社会的各团体或个人对环境采取一致、有效传递社会遗产:通过教育提供娱乐认识功能:认识本质、了解因果、预测趋势、提高认识能力教育功能: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社会规范、提高道德水平、促进社会文明监督功能:监督权力机构、公权人士、利益团体、社会公正协调功能:调节舆论温度、平衡社会心态、协调社会行为、避免传播误区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第一节中国新闻历史的简要回顾一.中国新闻评论的源头——古代论说文时期二.中国新闻评论的出现于演变——报刊政论、时评时期三.中国新闻评论的成熟——报刊新闻评论时期四.中国新闻评论的扩展——新闻评论的多媒体发展时期一.论说文时期论说文称议论文、说理文等,是一种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意见的文体。
人大新闻评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一、论述题:(共15分)1、联系实际简述新闻报道为什么要配发评论。
(6分)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异同。
(9分)二、以所提供的新闻为由头或论据,写作一篇时评。
字数:600字左右。
(25分)上海去年抓获赌徒6万多人赌博犯罪呈现5大特点“公安部关闭的789个互联网赌博的网站中,有582个物理网址在上海。
”在昨天召开的全国集中打击赌博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市公安局副局长郑善和的一番话,点出上海打击赌博犯罪面临的严峻形势。
3次禁赌据郑善和介绍,2004年,本市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3次全市性的禁赌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赌博案件1988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4598人,缴获赌资3021万元。
今年初,本市又根据公安部的要求,率先开展了打击网络赌博的行动,截至今年1月6日,已侦破8起网络赌博案件,抓获涉案人员93名,缴获赌资246万元和用于赌博的电脑83台。
5大特点另据郑善和透露,近年来,本市的赌博案件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是参赌人员以中青年为主,一些巨额赌博案的参赌人员中,私营企业主占了六成;其次是地域化明显,不少赌博案件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来自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第三是赌博集团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赌博集团聘请专人记账、收账、望风、专车接送;第四是暴力化日渐突出,暴力护场、暴力索债现象越来越多,由赌博引发的绑架、敲诈、杀人等违法犯罪明显增多;第五是网上赌博迅速蔓延,由于网络赌博赌场、赌徒、赌资三分离,并利用无线加密技术逃避打击,因而隐蔽性强、成本低、蔓延速度特别快。
2005年1月12日《新民晚报》三、分析以下评论的特点,并写作一篇作品分析。
字数:800字左右。
(20分)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杨于泽东南亚遭受海啸重创,中国政府提供巨额援助,力度之大史无前例。
我国民间捐助也极踊跃,至今捐款和承诺捐款突破1.5亿元,也是史无前例。
语言文字运用题—新闻评论

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
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50字。 7月1日晚,著名程派青衣张火丁在演唱《江姐》最后一
幕中的“红梅赞”时,突然咳嗽了几声,有两句唱腔没有 完整唱下来。演出结束后,张火丁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哽咽着说:“我对不起大家!请求大家原谅!”随后,她 招呼准备离场的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唱完整的“红梅赞” 再唱一遍。当张火丁“补唱”完这段长达8分多钟的“红 梅赞”后,观众全部起身站立,鼓掌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 (《张火丁为失声而道歉》)
其次,既是对新闻进行点评,就应该抓住新闻材料的中心, 防止偏离材料中心。也就是说要做到观点鲜明,要以具体的事实 材料为依托,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不能脱离或偏离材料妄加评 论。观点的鲜明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合理科学。
注意以上两点,以下同学的答案就不难组织了:
参考答案:
答案一: “爱心大巴”遭怀 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 育,折射社会现状。
有的学生对传统中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说, 守孝时间三年,耽误的时间太多了;不吃 肉,缺营养,太迂了。
请你评卷
• 1、传统文化“孝敬父母”的观点值得肯 定,我们既要发挥这个优良传统,又要在新 时代里做一些“变通”,与其死后守孝三年, 不如在父母健在时对他们孝顺一点。 得分: 0分,没有用问句 2、守孝三年只是形式而已,不吃肉难道 只是做表面功夫?得分:1分,观点不清 3、难道说在为父母守孝期间,不做其他 的事,用尽父母的积蓄就是所谓的孝道吗? 得分:1分,理解不准确,钻“牛角尖 4、难道孝敬父母就一定要守孝三年吗? 得分:2分,欠充分,过于简单
出身农村,一直在地铁通道卖唱,因天使般的声音而走红 网络的“西单女孩”任月丽,出现在2011年春晚的舞台上。 她的成功点燃了奋斗在底层的草根人群的梦想。然而她刚 刚亮相春晚,就引来了中国歌坛实力派女高音歌唱家马梅 的炮轰:“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学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 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上不去,但一个在西单地铁卖唱的 女孩,只因为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名人上了春晚,这是一 种走捷径的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新闻评论概述
1 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丁法章在《新闻评论教程》中的定义)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和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发表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赵振宇在《现代新闻评论》中的定义)
2 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区别:反映内容方面:新闻评论反映意见性信息(主观),求异不求同,新闻报道反映事实性信息(客观),求同不求异。
写作目的方面:新闻评论宣传主张、观点,新闻报道传播事实信息。
表达方式方面:新闻评论议论为主,讲究判断、推理的逻辑性,新闻报道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
3.评论的特点:(一)论题的新闻性。
第一层含义,先有新闻再有评论,评论以新闻为依托,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
第二层含义,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迫切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的。
(二)论理的思想性。
包含三
层意思:新闻评论贵在说“理”、说什么样的“理” 、怎样说“理” 。
(三)论说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公益性。
首先,论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
其次,评论的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真正成为受众利益的代表者,正群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第三,评论的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以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第四,评论的公众性还表现为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选择题)
徐铸成《漫谈新闻和新闻评论》
⏹新闻这一行,如果也要从历史上找开山祖师爷,那么“司马迁和司马光应是我们的祖师爷,而王船山则是新闻评论家
杰出的代表。
⏹司马迁著《史记》,在每篇“本纪”、“世家”、“列传”的后面,写一段“太史公曰”,对此人此事作简要概括的评议,“这
也可说是为后代的史论、新闻评论开创了先例,树立了典范”。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紧要处写上一段“臣光曰”,发挥了史论——旧闻评论的传统。
⏹王船山写《谈通鉴论》,就《资治通鉴》所载的重要史事,逐条加以评论,篇篇都有新见解,内容精辟,文字简洁,
为史论增一异彩。
新闻评论源起:
⏹在我国,唐朝就出现了被称为《邸报》的报纸,但由于封建专制下没有言论自由,所以其算不上现代意义上的报纸,
更谈不上新闻评论的体裁。
⏹进入19世纪后,1815年出现了最早的以我国文字刊行的《马六甲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登载论说,可以看作我
国报刊言论的发端。
⏹新闻评论在报纸上地位的真正确立,是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民间报纸勃兴以后。
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评论时期(1874—1894)主要代表人物:
王韬(1828~1897):我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份政论型报纸。
他撰写的100多篇政论,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力主变法的政治观点。
办报立言。
早期时评及其特色:时评:以议论时事为主的评论,最初专指时事短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报刊时评开始出现。
1904年创刊的《时报》,专门设置《时评》专栏,所发评论注意与当天重大新闻相配合,篇幅短小,时效性强,一日数篇,分版设置。
时评成为《时报》的一大特点,是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
与政论相比,时评更注意新闻性,因此更接近于今天的新闻评论。
张季鸾(1888~1942),中国新闻家,政论家。
1926年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主笔)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
1941年9月6日病逝于重庆。
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先声夺人,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邹韬奋:邹韬奋从1926年接办《生活周刊》到1944年逝世。
《生活周刊》从第2卷第47期起,开辟了“小言论”专栏,每期一篇或几篇,大部分由邹韬奋亲自执笔。
邹韬奋小言论的特点是善于抓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说群众想说的话,往往从一件具体事出发,采取谈家常的方式,评它三五百字,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简单干脆,明白晓畅,既生动活泼又有战斗性,很适合群众阅
读,被广大读者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60年代前期的“杂文”专栏:
《燕山夜话》:《北京晚报》,邓拓执笔
《三家村札记》:《前线》,邓拓、吴晗、廖沫沙轮流执笔。
《长短录》:《人民日报》,主要作者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
第三章:新闻评论的选题与立意(客观题)
选题的含义: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
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选题的类型1、事件性选题(选事件、时效性)2、社会性选题(选问题、深刻性)3、常规性(周期性)选题(创新性)新闻评论的立意的含义:所谓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论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现象及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
自己的意见,确定评论的主要思想,它是评论的灵魂。
一篇评论文章的高低优劣,除了评论的选题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它评论的角度和深度。
这个角度和深度就是我们要讲述的立意。
新闻评论的立意的要求:1.立意务必正确。
评论表达的是一种意见、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方法,它传达给受
众的一定是一种正确的信息,否则就是误导受众。
立意的正确性表现在:国家政治形象等方面的大是大非问题;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要把握好。
2.立意力求全面。
所谓立意力求全面,讲的是在一篇评论文章的论述中,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讲清各方面的道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要将辩证统一的思想融入整篇文章之中。
3.立意追求深刻。
所谓深刻,就是要揭示事物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揭示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使读者能从评论中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
立意的深刻:有新闻敏感、认识有理论深度。
4.立意需要新颖。
求新、创新是新闻工作的普遍原则。
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它要求观念新、角度新、概念新和论述新。
只有立意新颖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吸引人,只有这样才可能说服人。
第七章:社论和评论员文章
社论的概念:社论(在广播、电视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立场的旗帜。
评论员文章的类型:1.本报评论员文章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3、观察家评论
第八章(上):短评
短评的含义: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它往往抓住新闻的某一侧面或工作、生活、思想上的某种倾向,简明扼要地进行分析评论。
短评的种类一是针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言论,独立成篇。
二是为新闻报道配发的短小评论。
配发式短评的运用较为经常。
短评的特点(1)篇幅短小(2)视角新颖
短评的写作要求:1.论题具体,主题集中。
2结构精炼,点到为止。
3就实论虚,叙事出理。
短小精悍:它一般配合新闻报道发表,对报道有一定的依附性。
短评怎样才能短小精悍:一、立论以报道为依托,在深化上下功夫二、论题具体些,角度小一些、新一些三、开门见山,不落俗套四、长话短说,评在实处
第八章(下):按语
编者按语的含义:编者按语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而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
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稿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编后语的特点:一是发表形式有所不同。
编后可以(也最好)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二是写作要求有所不同。
编后的写法
接近随感或短评,不仅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而且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三是功能的侧重点略有差异。
编后置于报道或文稿末尾,其引申、生发的作用较为普遍。
第十章:广播电视评论
电视评论:
电视评论是电视评论者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所发表的意见和态度。
被称做“形象化的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