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
离合词的特点和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
![离合词的特点和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efa4f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2.png)
04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案例 分析
案例一: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 动宾式离合词指的是由动词和宾语两个部分组成的离合词。这类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 具有特殊的语法和语义特点。以下是动宾式离合词合词的构成
• 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吃饭”、“开车”、“看 电影”等。
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 离合词的语用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
03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策略
强化离合词的语法教学
明确离合词的语法特点
离合词具有可离可合的特性,在语法上表现 为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使 用。
讲解语法规则
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离合词的语法规则,包括用法、 搭配、语序等方面的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 达方式。
对比教学
对比普通话中的离合词和其他语言中的类似结构,帮 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用法。
情景教学
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 用离合词。
离合词学习的难点与问题
01
语法复杂
离合词的语法结构往往比较复杂 ,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时容易出错 。
02
03
搭配限制多
语用差异
离合词与其他词语的搭配限制较 多,学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掌握 。
对比与其他词类的区别
通过对比其他词类,如动词、形容词等,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合词的独特性。
重视离合词的语义辨析
分析语义特点
离合词的语义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其含义,特别是与普通动词的区别。
01
讲解语义内涵
讲解离合词所表达的含义,包括动作、 状态、时间等方面的内涵,帮助学生理 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根据组成成分和特点,离合词可以分为多 种类型,如动宾型、偏正型、并列型等。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ff8d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3.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一、引言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宾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动宾离合词的用法对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动宾离合词的用法进行浅析,以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语言知识。
二、动宾离合词的基本概念动宾离合词是动词和宾语拆分开来的词语。
在动宾离合结构中,动词和宾语之间插入一个副词或者介词,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形成了"V+O+(副词/介词)+V” 的结构。
例如"打电话"、"写字"、"画画"等。
动宾离合词在汉语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结构,而且在表达方式上有一些独特之处。
学习者需要注意其中的一些特殊用法,以便灵活运用。
1. 动宾离合词的构成动宾离合词一般由动词和宾语组成。
例如:"打电话"由动词"打"和宾语"电话"组成。
"写字"由动词"写"和宾语"字"组成。
它们之间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副词或者介词连在一起构成固定短语。
动宾离合词在句子中起着谓语的作用,同时还包含了宾语的信息。
例如:"我打电话"中,“我”为主语,"打电话"为谓语并包含了宾语"电话"。
这种共存的关系使得句子更加简洁、生动。
动宾离合词有一些特殊用法。
一些动宾离合词可以作为及物动词或及物动词的宾语。
"打电话"可以说"我打了一个电话"、也可以说"我打电话"。
"做饭"可以说"我做了一顿饭"、也可以说"我做饭"。
这种特殊用法使得汉语更富有表现力,也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
四、动宾离合词的学习策略学习者需要掌握常见的动宾离合词,例如"打电话"、"写字"、"做饭"等。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https://img.taocdn.com/s3/m/74c628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3.png)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是一个重要而又常被忽视的语法现象。
本文从离合词的定义、分类、语境运用、句子作用以及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离合词在汉语中扮演着连接词组、修饰名词、构建句子语法结构等多重角色。
加强离合词教学对于提升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
通过系统的离合词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汉语习得的速度和深度,提高他们在语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更加重视离合词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重要语法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离合词、定义、分类、语境、句子、教学方法、技巧、加强、语言水平、汉语习得、促进作用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增强,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学习汉语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重点之一。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学习汉语,以增加自身竞争力和拓展国际视野。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有助于推动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和重要的选择。
1.2 离合词在汉语中的作用离合词作为汉语语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在汉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离合词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句子更加灵活多变。
通过使用离合词,可以改变动词的状态、程度和方向,使得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情色彩。
离合词在汉语中常常起到衔接句子成分、丰富句子结构、增加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的作用。
离合词的运用也能够让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语法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还可以提升他们对汉语语言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c5a2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e.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研究。
在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介绍了离合词的概述、教学方法、在汉语教学中的角色,分析了离合词教学的难点,并提出了针对离合词教学的策略。
在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的启示,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离合词在汉语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促进离合词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离合词、教学方法、角色、难点、策略、启示、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离合词作为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在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使用频率较高,掌握离合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离合词的教学研究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有必要深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问题,探讨离合词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离合词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离合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离合词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以及离合词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和指导,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通过对离合词教学的探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更加喜爱和熟练运用汉语。
最终目的在于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汉语学习者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离合词是汉语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离合词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https://img.taocdn.com/s3/m/2f0aac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5.png)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展开讨论。
在先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及离合词的定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谈到了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练习建议以及对学习者语言水平提升的作用。
最后在总结了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离合词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离合词、重要性、教学方法、常见错误、解决方法、练习建议、语言水平提高、启示、研究方向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汉语非母语环境下进行的汉语教学活动。
与母语教学相比,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些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者通常具有不同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学习方式可能有很大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者通常没有周围环境的支持,他们可能只能在课堂上接触到汉语,而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引导他们主动进行语言实践。
1.2 离合词的定义离合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由两个字组成,由一个形容词或动词和一个副词或介词构成,具有特定的语法功能。
离合词在句子中通常用来表示主谓之间的关系或修饰名词,起到连接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是学习者需要重点掌握的语法知识之一,因为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使用方式常常与学习者母语中的语法规则不同,容易引起混淆和错误。
离合词的定义不仅包括了其构成要素,还包括了其独特的语法功能和在句子中的作用。
学习者在掌握离合词的定义后,需要进一步学习离合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搭配,以便正确运用离合词,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习者理解离合词的定义和在句子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の离合词
![对外汉语教学の离合词](https://img.taocdn.com/s3/m/44e285866529647d272852f0.png)
有的可以把这个离合词所涉 及的对象插入离合词中间
Eg:请客——请他的客 而 不是:请客她 出丑——出我的丑 而不是: 出丑我 吃亏——吃他的亏 而不 是吃亏他。
离合词与动量成分组合时,动 量成分插在离合词中间。
• Eg:结婚——结过三次婚 而非结婚过三 次。 • 洗澡——洗过两次澡 而非洗澡了两次。 • 打架——打了几次架 而非打架了几次。 • 一些离合词的重叠形式:AAB式 • Eg:游游泳,见见面,洗洗澡,跳跳舞
练习
• 你昨天说过以后,我对她注意了一下。 • 他考虑再三,终于投了那家工厂的资。
• 为了让我学医,妈妈昨天又动了我一次 员。
我今天在首尔见面了一个朋友。 我已经毕业大学了。 他想帮忙我。 她生气我了。 为什么错?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错在哪里?
• 原则:离合词后面不可带宾语,如果离 合词所表示的行为涉及一个对象,则往 往用:介词+对象+离合词。 • eg:毕业——从大学毕业 而不用:毕业 大学 • 见面——跟朋友见面 而非:见面朋友 • 结婚——跟女朋友结婚 而不用:结婚女 朋友
问题出现了!词能不能分解呢? 电影?哥哥?理发、洗澡、睡 觉、散步又是什么呢?词?短 语?
离合词
离合词是词与短语之间存在的中间状态。合
的时候看成词分的时候看成短语。 闭幕——闭了幕 参军——参过军 办公——办了三小时的公 帮忙——帮他的忙 毕业——毕了业 特点:动宾式组合。
那么如何使用离合词呢?(留 学生学习的难点。) 首先进行偏误分析:
课文
Soraya:杰克,我昨天我给你打电话了,想问一下关 于毕业考试的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接。 Jack:哦,真是不好意思,昨天我家开了一个party, 也许太吵了我没有听到。 Soraya:没关系,一定很有意思吧!为什么要开 party呢? Jack:因为快要毕业了,怕以后没有机会见面了,所 以就和一些好朋友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大家一起 热闹了一下。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2a13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a.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语法现象,也是很多学习者的困难点之一。
本文将从动宾离合词的概念、用法和例子等方面对其进行浅析,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语法现象。
一、动宾离合词的概念动宾离合词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有一个介词的情况,这个介词在动词前面,例如“看见”、“听到”等。
动宾离合词的特点在于,介词与动词之间不能分割,也就是说不能把介词和动词分开放在句子的两侧。
动宾离合词在句子中充当动词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结果或方向等。
1. 表示视听动作动宾离合词在句子中常用来表示视听动作,例如:“看见”、“听到”、“闻到”等。
例如:“我看见了这个美丽的风景。
”“他听到了那首动人的音乐。
”这些动词和宾语之间都有一个介词,表示观察或者感知的动作。
2. 表示发现动宾离合词也可以用来表示发现或者注意到某个事物,例如:“发现”、“察觉到”等。
例如:“我发现了一个新的餐馆。
”“她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
”这些动宾离合词表达了主语对某个事物的觉察或者发现。
动宾离合词还可以用来表示言语动作,例如:“说出”、“报告给”等。
例如:“他说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她报告给了老板这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这些动宾离合词表示了主语进行了某种言语动作。
1. 看见例句:我看见了她在公园里散步。
2. 听到例句: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震惊。
例句:我发现了这个错误,赶紧通知了老师。
4. 报告给例句:她报告给了公司的负责人这个方案的详细情况。
5. 一直走例句:他一直走到了大海边。
四、总结动宾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训练,逐步掌握其用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例的引入和情景的模拟,让学习者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宾离合词的用法。
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来提高对动宾离合词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的交流中。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的用法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师生们需要共同努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逐步提高对动宾离合词用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语言表达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985d756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4.png)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离合词”,就是指兼有离散义和聚合义的词。
离合词分类复杂,类型多样,有些是既可以做离合词又可以做单纯词使用的混合类型,如:“撒哈拉沙漠”“绿色”“蝴蝶”等。
而有些离合词只能做离合词使用,如“看电视”“散步”等。
1离合词的界定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一般都不会出现两个或者更多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结构完全相同的离合词连用的现象,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没有这种现象,在目前已经出版的200余册对外汉语教材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离合词,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离合词,仅限于汉语拼音对应词、有词性标注和词性提示、有相关句法内容的离合词。
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类型大致可以归为四种: 1)同形同义离合词(如:“阿富汗”“阿呆”); 2)异形同义离合词(如:“绿色”“月光”); 3)异形异义离合词(如:“鬼子”“椰子”); 4)同义同形离合词(如:“海啸”“奶油蛋糕”)。
2离合词的发展简况2.1从古代到近现代2.1.1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时期2.2从五十年代至今2.3从本世纪初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国力日益增强,新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了使对外汉语教学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离合词》这部书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一批批实用性很强的新型离合词开始涌现出来,这些新型离合词,也为丰富和发展汉语语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型离合词是《离合词》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对外汉语教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5种新型离合词,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其中,“影响”、“频道”、“温度”三个词来自朱永生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其他4个词来自刘珣和石定栩的《现代汉语词典》,而且这几个词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比较早出现的。
“温度”一词来自王彦威的《现代汉语双音词词典》,该词主要特点是前面必须跟上“度”这个量词。
由于离合词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意义,决定了它有着广泛的使用空间,因此,本文选取《2011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为参考资料,希望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发展概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c0cc4f20722192e4536f6f4.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
离合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汉语学习者在进行离合词的学习时往往困难重重,然而汉语教学界目前尚未提出科学、系统的离合词教学法。
针对这一点,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离合词的教学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善方法。
标签:离合词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
离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据赵金铭先生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2500多条[1],而且还在增加。
有相当数量的离合词是高频词,而且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就必须进行教学的,再加之其自身的特殊性,使离合词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离合词的教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以使汉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離合词。
一、教材编写目前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在“离合词”教学方面做得较好的却寥寥无几。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编写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离合词在生词表中应有所标注据调查,目前大多数汉语教材对离合词不标注词性,只以拼音分写的形式加以提示,这种做法常常使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应当在生词表中对离合词有所标注,可采用《现代汉语词典》里标注离合词的方法,将离合词标注为“/”,或者在离合词后面直接加“离合词”字样,如“懂/事”“狠心(离合词)”等。
另外,高书贵、任雪梅认为应同时兼顾离合词的“相对固定”和“可分离”两种特性,除整体标注外,对组成成分中的自由语素应单独标注。
“将单纯动词‘游’‘唱’等做主要词条处理,而动宾结构离合词附着其后,也便有了在生词表中存在的理由。
”[2]相信这一方法也会行之有效。
(二)离合词扩展式及其搭配要着重安排截至目前,笔者所看到的教材中,大部分在离合词的扩展形式方面做得较少,即便是有所体现,也比较凌乱,没有规律性可言,只有陈灼老师主编的《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一书在“词语搭配与扩展”一项内容中,收入了离合词搭配与扩展的变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c636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5.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在国际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离合词作为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的掌握对于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研究展开讨论。
一、离合词的基本概念离合词是汉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是由两个意义上独立的词构成的合成词。
其中,第一个词表示主要情况,第二个词表示次要状态,两个词在语义上互相独立,但在语法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离合词的构成方法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动离合和形离合。
其中动离合则是由动词和离合词构成,形离合则是由形容词和离合词构成。
比如,“分手”、“待会儿”、“难过”等等都是离合词。
二、离合词教学的难点分析离合词作为汉语的一个重要语法现象,其正确使用对于外国学生汉语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义理解的难度。
由于离合词的构成形式比较特殊,其语义比较抽象,因此对于外国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2、语法运用的难度。
离合词的语法运用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和技巧。
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这个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3、听力和口语的难度。
受制于外国学生自身语言背景和语音习惯等因素,对离合词的听力和口语运用存在一定的难度。
针对以上难点,外语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快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离合词。
三、离合词教学的方法针对离合词教学的难点,外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离合词的含义和用法。
比如,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真实运用。
2、理论结合实践。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训练,使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逐渐熟练掌握离合词的用法。
在训练中,教师可以设置多种练习,例如语音训练、语义理解、语法运用和听写练习等等,以加强学生对离合词的掌握程度。
3、配合教具使用。
针对离合词教学的特点,可配合多种教学用品,在讲解离合词的基本知识时,加以使用,使学生更易理解离合词的组成、用法等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f77c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d.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首先介绍了离合词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对现有的离合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的策略。
最后讨论了离合词教学的实施方法,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的启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离合词,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和语言水平。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价值、定义、特点、重要性、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实施方法、启示、未来研究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离合词作为汉语独特的语法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离合词的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离合词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教学效果不够显著等问题。
通过对内外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离合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离合词的定义、特点和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等方面,对于离合词的教学策略、方法和实施方面的探讨相对薄弱。
有必要开展关于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的深入研究,以期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探讨离合词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离合词的定义、特点和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离合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该研究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促进离合词教学的有效实施,并为今后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对离合词教学的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1.3 意义和价值离合词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词类,具有独特的语法功能和表达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6964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c.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动宾离合词是指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介词构成的词组,动词和介词之间有时可以有一个宾语,有时可以没有宾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的用法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交际中,使用动宾离合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下面我们对动宾离合词的用法进行浅析。
一、动宾离合词的基本结构动宾离合词的基本结构是“动词+介词”,有时在介词之后可以加上一个宾语。
例如:开门、关电视、拿书等。
1. 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动宾离合词可以表示一种具体的动作、行为或状态。
例如:吃饭、跳舞、睡觉等。
这种用法常用于描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和行为。
2. 表示注意事项或警示语动宾离合词还可以用来表示注意事项或警示语。
例如:请关门、请保持安静等。
在交际中,使用动宾离合词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出希望对方采取的具体行动。
3. 表示感受或情绪动宾离合词还可以用来表示感受或情绪。
例如:高兴、喜欢、担心等。
这种用法常用于交流中表达个人的感受或情绪。
4. 表示时间或地点有些动宾离合词可以表示时间或地点。
例如:上午、下午、前天等。
这种用法常用于交际中询问或告知时间或地点。
5. 表示目的或目标有些动宾离合词可以表示目的或目标。
例如:为了、以便、为什么等。
这种用法常用于句子的状语或从句中,表示行动的目的或目标。
6. 表示结果或效果三、动宾离合词的注意事项1. 动宾离合词的词义多样,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和使用。
2. 动宾离合词的语序可以被改变,但一般动词和介词之间是不能分开的。
3. 有些动宾离合词需要接宾语,有些可以省略宾语。
4. 动宾离合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位,如加前缀或后缀等。
四、动宾离合词的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演示动宾离合词的用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将动宾离合词和其他相关词汇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其用法和区别。
3. 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动宾离合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动宾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https://img.taocdn.com/s3/m/d0d077f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c.png)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一、引言我们将诸如“见面”“问好”“起床”“鼓掌”“结婚”等一类词,叫作“离合词”。
顾名思义,“离合词”就是既可以分开用,又可以合起来用的词。
这个概念的含义中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它所属的范畴,是词,而非短语。
二是它的用法,可以分开用也可以合起来用,是特殊的词。
汉语语法学界关于离合词性质和用法的讨论文章很多,但是一直未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也无法确立统一的标准。
这也给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很多教材对离合词或者采取回避策略,或者只作简单的解释和说明,导致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误,这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本文将从留学生的偏误入手,深入分析离合词的语法特点,并试图归纳出它的语用规则,希望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教材对离合词的处理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二、离合词的偏误举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常常出现一些偏误。
例如:(1)*早晨起床了就去操场锻炼身体。
(起床)(2)*他们鼓掌着欢迎我们。
(鼓掌)(3)*我去医院看病过了。
(看病)(4)*他结婚过了。
(结婚)(5)*我们听了工厂领导同志的报告,为他们取得的成绩鼓掌了三次。
(鼓掌)(6)*我和师傅握手了两次。
(握手)(7)*昨天晚上我们谈天了半个小时。
(谈天)(8)*昨天我见面我的朋友了。
(见面)(9)*请代我问好你的父母亲。
(问好)(10)*她已经毕业大学了。
(毕业)(11)*我们握手了握手。
(握手)(12)*他对我点点了头就走了。
(点头)(13)*我们到操场散步散步好吗?(散步)三、离合词的语法特点根据离合词的定义,离合词的语法特点包括两个方面:离合词是词,不是词组;离合词是特殊的词。
(一)“离合词”是词,而不是词组黄伯荣、廖序东(2002)认为,“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而“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也叫词组;《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3)也认为,“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单位叫作“词组”。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225be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d.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动宾离合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语法现象,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它的存在是中文语言表达能力的一大特点。
动宾离合词是指在汉语中,动词和宾语之间通过一个成语或词组进行了连接,宾语一般是一个名词,而这个名词与动词之间的成语或者词组便是动宾离合词。
因为这种语法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灵活运用动宾离合结构可以增强词汇量,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并方便学生理解和使用汉语。
1.动宾离合词概述动宾离合词的结构很简单,即由一个动词和一个宾语组成。
但是与普通动宾短语不同的是,动宾离合词还包括一个成语或者词组,在语法上它们彼此独立,但在意义上却具有紧密的联系。
例如,“杀鸡焉用牛刀”“画龙点睛”“不知所措”等,其中“杀鸡、画龙、不知”是不及物动词,宾语是“鸡、龙、所措”,如用动宾短语表达则是“用牛刀杀鸡”、“点睛画龙”、“措不知所措”,但这样表达却不具有动宾离合词的紧凑形式及其特别美妙的语感。
根据结构及意义不同,动宾离合词可以分为四类。
(1)动词+名词结构离合词例如:“募化肝才”、“出奇制胜”等,这类离合词的意义很容易理解,也很常用,但不易记忆。
例如:“拔山盖世”、“才高八斗”等,这类离合词比第一类更大更长,构词法更为规则明显,这使得其易于记忆,也因此更受欢迎。
例如:“金蝉脱壳”、“青出于蓝”等,这类离合词与第二类相似,但是构词法更为灵活,抽象,意义也更富韵律。
(4)动词+大写字母缩写例如:“X光扫描”、“CIA摧毁”等,这类离合词非常具有专业性,但在日常用语中并不常见,仅在科技,政治等相关领域时才会出现,多数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
动宾离合词在语法上构词法单一,形式固定,但在语言应用方面却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灵活运用动宾离合词可以大大增强汉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在口语及写作能力上。
首先,动宾离合词可以使汉语更加简洁明了,并使表达更具有美感。
例如:“守株待兔,“对牛弹琴”,这样的离合词在表达上的简便就不言自明,同时也更容易记忆,因为拆开了成语会变得更拗口、生疏。
对外汉语离合词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离合词偏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40ee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8.png)
对外汉语离合词偏误分析
1.汉语离合词的错误使用:对外汉语学习者常常将离合词的构词规律
与汉语相混淆,使用不当。
例如,将离合动词的“离”和“得”用法混淆,导致句子表达错误。
2.词序错误:离合词需要根据语序进行正确的连接,但对外汉语学习
者常常将离合词的顺序颠倒,或者将离合词连接符号放在错误的位置,导
致句子语义模糊或者无法理解。
3.句法错误:对外汉语学习者在使用离合词的时候,经常存在句法错误。
例如,错误地使用离合词连接两个主语,导致句子不符合汉语的语法
规则。
4.情态词的误用:在使用离合词的时候,有些对外汉语学习者会将情
态词与离合词混淆。
例如,将表示可能性的情态词“会”误用为离合词的“会”,导致句子表达错误。
5.词义误用:对外汉语学习者在使用离合词的时候,常常会将离合词
的词义与汉语中的词义混淆。
例如,将离合词的“了”误用为表示过去时
的助词“了”,导致句子表达错误。
针对这些偏误,对外汉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听多说、多练
多查的方式加以纠正,提高离合词的正确使用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
针对离合词进行专项训练,加强对离合词的掌握。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_浅析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_浅析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6df9a0f7f1922791788e89e.png)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_浅析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特殊的语法现象,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既具有词的语义上的单一性、融合性,又具有短语的语法上的可拆合性。
它在使用时可“离”可“合”,把词法和句法交织在一起。
并且其表现形态复杂多样,因此在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就成了难点。
据赵淑华先生的统计,《汉语水平考试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992)中共有离合词248个。
1995年出版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中明确地把离合词单列为一类。
这些都说明了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离合词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动宾式(如“担心”)和动补式(如“推翻”)两种类型,其中动宾式数量较多。
郭锐曾做过统计“离合词占动词总数的20%”,其中“动宾式占离合动词总数的85%,动补式占离合动词总数的15%”。
正是由于动宾式离合词所占比例比较大,因而它们常常是研究的重点。
本文也以动宾式离合词为研究对象,讨论在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中教师应该讲些什么内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离合词的特点动宾式离合词主要体现的是动词性的语法特征,但是又与一般的动词不同,它们还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教师需要讲授的重点。
(1)离合词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可以插入助词,可以插入补语,还可以插入定语。
如:“发着言”“安下了心”“革他的命”。
(2)大多数动宾式离合词后面不可以带宾语,只有一小部分表示心理活动的离合词后面可以带宾语,如“担心身体”。
(3)一些离合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很丢脸”。
(4)离合词带时量补语、程度补语时要重复前一个语素。
如:“她跳舞跳得很好。
”(5)离合词的重叠形式与一般的动宾式动词不同,不是ABAB式,而是AAB式、A一AB式、A了AB。
如:“散散步”“握了握手”“聊一聊天”。
(6)离合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不需要加结构助词,也没有什么条件限制。
如“报警装置”“存心捣乱”。
(7)绝大多数离合词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黏着语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0dcfffc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3.png)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汉语中离合词的概念对于研究语言的学者们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它在各种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可为本研究的分析提供良好的教材材料。
本文以《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为题,将结合离合词的结构、意义和用法等特点,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进行研究和评述。
1.合词结构特点离合词是由不同的汉字合起来构成,也称为双字词或词组。
根据汉字形成离合词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由“字+字”构成的,如“想+定”;二是由“谐音组合”构成的,如“回+忆”;三是由其他词语构成的,如“火+箭”。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离合词,它们由一个汉字加上一个外来词组成,如“马+拉”。
2.合词的意义及用法离合词的意义远大于它们原来的汉字,它们通常表示一个概念、一种状态或一种行为。
例如,“想+定”一词表示一种用心思考的行为,“回+忆”表示一种不断回忆过去的状态。
离合词的用法与一般的汉字相似,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等,普遍用于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也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以拓展文字的表达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对外汉语教材中包含丰富的离合词,它们涉及各种领域,能有效地帮助外国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拓展外国学习者的语言语境。
在国家级的《汉语国际教育精品教材》(HSK)第一册中,共有就有52个离合词,分别涉及日常生活、教育、社会等领域。
离合词的用法表达也众多,可以作动词、形容词、名词等任何句法成分。
4.析、建议及结论从教材选词的角度来看,《汉语国际教育精品教材》(HSK)第一册中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运用得当,所选词语能够有效地帮助外国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拓展外国学习者的语言语境。
但在《汉语国际教育精品教材》(HSK)第一册中,仍有些离合词选择不够精确、组合不够恰当、表达不够明确,对学习者的影响有一定程度。
建议:教学时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做出调整,选择更加恰当的离合词,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学时也可以抓住机会,详细解释离合词的意义,引导学习者深入理解离合词;另外,为了拓展学习者的语言技能,也可以将一些离合词纳入到文学作品的写作中,以拓展文字的表达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fff2e2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7e.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指通常两个或以上的字,其意义和词义完全独立,但凭借其形式的结合在一起表达另一个新的意义。
它们常被认为是两
个或更多字的联合体,但它们对汉语的使用者来说,它们是一个整体。
中国学生习惯于使用离合词,因此在教授汉语时,离合词教育也非常
重要。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适当的练习和课程,让学生
更好地理解离合词的拼写、发音、含义以及结构。
将把离合词当作独
立的每个单元来学习。
然后,教师应理解离合词的意义,以及它们如
何结合在一起形成另一个词的概念,并且让学生尝试利用这些离合词
来表达新的意义。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游戏或其他鼓励性活动来教授离合词,以及它
们在汉语中的用法。
例如,教师可以举行“猜一猜”活动,要求学生结
合不同的离合词来表达某种新意义,这些离合词中可能包括表示属性、动作、动词或名词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这些离合词来表达
以及写出相关的话语或短文。
通过不断记忆、练习和变换形式的来源,学生将有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离合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合词教学意义: 数量多,出现频率高 易出现偏误
教学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问题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现象,掌握 离合词的使用规则,了解离合词使用的主要偏误现 象。 教学重点:离合词的组成结构、使用规则。
教学过程: 1、导入。由外国学生离合词偏误的一个典型例子, 引出这一问题。为什么这句话中可以用A而不能用B? 引出动词大类中的离合词这一类别。 2、举例归纳。引导学生举出更多的这一类词,分析 其结构特点。然后进一步发现离合词与一般动词的 用法区别所在,并列出清晰明了的表格进行归纳, 帮助学生掌握离合词的使用规则。
同样是动词,“帮忙”和“帮助”的区别在哪里? 类似这样的区别用法,大家还能想到其他词语吗?
例子:结婚 鼓掌 见面 你结婚他。 她结了婚了。 我们鼓掌着欢迎他们。 我真想见面他。
离合词问题
“帮助”这类动词是一般的动词,不管在什么情 况下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用的,“帮”和“助” 结合得很紧密,我们不能将其分开。如“我帮了 助他”就是错误的。 这一类动词很多,如研究/表演/讨论/修改/商量/打 扫等。 而“帮忙”这类动词的用法比较特别,由一个动 词性成分和它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组成。“帮” 和“忙”可以合起来用,也可以分开用。这类动 词就被称为“离合词”。例如:结婚、吃饭、唱 歌、请假、跳舞、住院、出国等等。
3、阐述了解离合词的必要性。因为其数量大、容易 出现偏误等原因,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了解, 以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纠正偏误。 4、离合词的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如何 对待离合词?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问题
外国学生的问题: 为什么可以说“我要帮助他”, 而不可以说“我要帮忙他”? 例: 我要帮忙他。 我要帮助他。/我要帮他。 我要帮他的忙。
ABAB
商量商量;介绍介绍
AAB
见见面;散散步;聊 聊天
总结: (1)离合词中间可插入很多成分,比如动态助词 “了、着、过”和动量补语(……次)、时间段 词语等。 如:请了三天假。/我和他见过面。 (2)离合词的重叠形式和一般动词是不同的,离合 词只重叠前面的动词性成分。 如:散散步、洗洗澡、聊聊天、唱唱歌、跳跳舞等。 (3)离合词一般不带宾语,涉及到的另一对象要通 过介词或助词引入。 如: 我下午和他见面。 他帮了我的忙。
如何区别离合词与一般动词?
一般动词 能否带宾语 可以
表演节目;打扫房间
离合词 不可以
结婚他→跟他结婚 道歉他→向他道歉
加“了、着、过、 AB… 起来”等 讨论过;修理了自行
车;交谈起来
A…B
结过
AB…
研究了一个月;修改 过一次
A…B
上完课;抽过几次烟; 住了几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