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巧用“追问”构建科学智慧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追问”构建科学智慧课堂

[摘要]科学地处理好科学课中的“追问”是构建科学智慧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中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到实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达到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的具体体现。因为科学课中科学、合理的“追问”能使课堂生辉,科学探究活动更有效,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科学思维更卷入,对科学概念理解更深刻,。

[关键词] 巧用追问科学课智慧课堂

新课标下的课堂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将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些特征需要教师对课堂中随时出现的学情进行灵活、正确地辨析与判断,并根据课堂生成的学情对教学预案随机应变。因此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一个智慧的课堂。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智慧除了体现在对教学预案的随机应变外,还体现在教师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课堂艺术上。驾驭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恰当的指导、点拨与评价,但更需要教师在学生解除学习困惑、排除思维障碍、自主构建概念等情况下进行科学、恰当的追问。因为巧妙的追问引导能让指导策略更有效,逻辑推理更严密,思维参与更深入,概念构建更科学,对科学概念理解更深刻

一、围绕探究技能进行追问让探究策略更有成效

在动手操作类的探究活动中,需要老师围绕探究活动技能作适时、科学性追问,在追问中让学生明确活动关键,清晰动手技能。下面是我与另一位老师分别在教《我们的小缆车》这一课,安装我们的小缆车这一环节所收到的不同活动效果。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追问的:

师: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能够想到用很多种方法让小车动起来。这么多种方法我们是不能在一节课中都进行研究的,因为时间不允许。所以今天我们就选择一种方法,就是研究用绳子拉动小车。

师:要想研究小缆车,我们要先安装小缆车。老师要求大家把绳子系好后,不用手牵着小车,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小车运动起来?

生:在绳子下面挂上钩码。

师:那也就是说挂一个重物。老师用这个铁垫圈行不行?

生:行。

师:在安装的时候老师还有一个要求,我想使小车跑的又直,又远。我们要把绳子系在哪里好呢?

生:系在后面。

师:系在后面哪个位置?

生:洞哪里。

师:洞这里是哪个位置呢?

生:小缆车的中间位置。

师:绳子的长度该多长?

生:不要太长。

师:为什么呢?

生:太长的话小车会倒。

生:太长的话,当垫圈碰到地时小车也就没动力了。

师:嗯,碰到地也就没动力了。

生:如果太长,碰到地面,即使挂的再多,小车也动不起来。

师:那也就是说要与桌子的高度差一点儿,是吗?

生:是。

师:刚才我们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了如何正确安装小缆车的问题。现在你们想不想亲自安装小缆车?

生:想。

由于我在教学中围绕探究技能运用了一连串带有科学指导性的追问,使得学生对安装小缆车的操作技能及要求逐渐明确,所以使安装我们的小缆车的活动效率相当高。可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没有围绕探究活动技能作适时、科学性追问,而是提供材料后,马上用课件出示以下三个问题:1、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安装我们的小缆车;2、在绳子的拉动下,小车不能跑偏;3、小车运动时不能从前面冲下桌子。结果学生安装的小缆车有的用手拉,有的把绳子系错地方。于是教师不得不重新指导学生该怎样安装我们的小缆车。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追问,让思维参与更深入

在地球与宇宙领域内容的探究性学习中,往往由于这些内容比较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与已有认知基础距离比较远,所以很多教师在这方面内容教学时的设问、追问都较难引发学生思维的参与,因而使探究性活动效率低下,甚至使一堂课下来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越来越糊涂。但如果能找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点,进行有层次地追问,就能使学生的活动思维很深入地参与,并使探究活动取的较高的效率。下面是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在教《谁先迎来黎明》的一段教学片断:

章:早上到学校太阳是从哪边升起?

生:从教室门的左边升起。

章: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什么方向?

生:东面。

章:早上看太阳,是站在高的地方先看到太阳,还是站在低的地方先看到太阳?

生:站在高的地方先看到太阳。

接着章老师从引导学生在中国地图上从找学生所在的县的地方着手,使学生很容易的明白平面地图所的方向、高低,弄清楚了地图的方位后,章老师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很快地明白了地球仪上方位,并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与乌鲁木齐的位置。在进行了以上的教学铺垫后,章老师又设计了下列有层次的书面追问卡。

小组活动追问卡一

1、我们这里日出的时候,什么地方太阳正在西落?

2、我们这里日出的时候,什么地方太阳也在东升?

小组活动追问卡二

1、我们这里中午的时候,什么地方是早晨,太阳刚刚升起?

2、我们这里中午的时候,什么地方是傍晚,太阳正在下山?

3、我们这里中午的时候,什么地方正好是半夜里?

小组活动追问卡三

1、我们这里太阳升起来了,什么地方的太阳12小时后才升起来?

2、我们这里太阳升起来了,什么地方的太阳6小时后才升起来?

3、我们这里太阳升起来了,什么地方的太阳3小时后才升起来?

小组活动追问卡四

1、北京与乌鲁木齐比较,哪个地方先看到日出?

2、北京与乌鲁木齐两地的日出时间大约相差多少时间?

3、北京与巴黎的日出时间呢?

由于章老师的教学设计从引入到学生小组探究所提的问题与追问都是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使学生的思维被章老师的追问象吸铁石一样吸引住。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全身心地注入,最终使这堂课教学收到了令人满意的好效果。为什么章老师的活动指导效率会这么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因为章老师的提问、追问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针对学习困惑进行追问,让概念理解更有深度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教师“启”得及时,“引”得巧妙,学生才能“发”得深,“发”得远。小学生在科学探究时经常出现认知冲突现象,只有教师善于运用巧妙的追问,启在学生学习的困惑处,就能让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切感受。

如我在教《物质发生变化》这一课时有这样的教学情景: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对白糖加热的观察实验后,我提出以下问题:

师:把你们汤匙中的黑色物质,与原来白糖比较一下看看,现在汤匙里的物质与原来白糖有什么不一样?

生:形状,颜色,气味,状态不一样。

师:同学们用观察的方法知道了他们是不一样的物质,那你们能否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这个黑色的物质不是白糖。

生:把这个黑色物质放入水里,然后看看能否溶解。

师:这加热后黑色的白糖能否溶解在水里?如果想知道这个黑色物质是不是白糖,要比较什么特点?

生:比较溶解特点。

师:大家说,这种方法好不好?

生: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