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来最后一响的报时声,这是为什么? 4. 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 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 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 l )实验器材: ( 2 )实验步骤: ( 3 )实验分析与结论:
例题 3: 关于 “声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度最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振动的幅度无关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
例题 4: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
四、堂上练

1 、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而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 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 ,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
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 号。
2、声音的传播
A. 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 、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
优劣)
B. 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
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
15 ℃空气中声音速度为 340m/s。
v 固>v 液>v 气。
3.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A. 声源在振动发声 .B. 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 C.听觉
器官完好 . 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 着重讲清楚鼓膜 (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
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 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重点、难点 :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其中尤 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如果不到 0.1 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⒋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
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⒌噪声减弱的途径有பைடு நூலகம்在声源处减弱 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_,在耳朵处减
弱_。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单元复习目的
(一)知识和技能: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 传播的条件、 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
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
三、复习过程: 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
振动发声。 C、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过程
学完本章要常识性的了解到音调、 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使人悦耳动听, 使人愉快的声音就是乐音。 声音的三个特性: A、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 (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②人的听觉范围: 20Hz~20000Hz ③超声波:高于 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 ④次声波:低于 20Hz 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 次声波。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 幅决定。
声音的感知过程
现 声音的特性

音调:决定因素 响度:决定因素 音色:决定因素
来源和危害
噪音
定义
防治
声音的利用
声传递信息
声传递能量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复习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
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 用。
三、复习内容 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
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 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
声音的产生
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规律
传播形式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声是靠琴弦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人的耳朵的。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 是由物体
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
产生的。
3. 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嘟……”共有六响,从
第一声到最后一声,前后间隔 10 秒钟,最后一响声调比较高。有一天,他听过手
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例题分析
例题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 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例题 2:如图甲所示, 敲响的音叉接触水
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 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
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
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
二、 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