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的姓氏堂号
90多个各姓氏家族的“堂号”,十分有趣,一起看看!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
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著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
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
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等等。
堂号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牢记祖先的郡望,二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
堂号包括郡望总堂号和自立堂号,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有时候,堂号还会写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地方,或者是生活器具上的,如:斗、口袋、钱袋、灯笼等,用来标明姓氏及族别。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堂号,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1、赵氏的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
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
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2、钱氏 照石堂根据河南《固始钱氏宗谱》的记载:“钱氏宗祠”的堂号是“照石堂”。
来源于祖先钱镠,幼时在家乡浙江临安石镜乡和几个小伙伴到石镜山玩耍,在一块光滑如镜的巨石石壁上显现钱镠头上有一顶皇冠;在一块很陡的石壁上,钱镠稳稳地坐在石壁上好似坐龙椅,“坐石山指挥群儿,分别列队,群儿奉命肃然”。
其它小伙伴面对石壁照不出什么,光滑石壁也坐不上去。
后来钱镠祖果然被封为吴越国国王。
3、孙氏映雪堂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
他想夜以继日地读书,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
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
百家姓姓氏堂号对照_百家姓
百家姓姓氏堂号对照姓氏:堂号与注解01.陈氏堂号:颖川、汝南、下邳、广陵、河南〔郡号〕、德星、德聚、绳武等。
有因音误而姓田。
02.林氏堂号:西河、南安﹝郡号﹞、问礼、忠孝、永泽、林本、善庆、崇本。
03.黄氏堂号:江夏、烁阳、安定、房陵、汉东、上谷、谯郡﹝郡号﹞、紫云、种德、燕山。
04.张氏堂号: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郡号﹞、百忍、金鉴。
张良本姓姬,因避秦改姓张。
元朝时,上杭简德润入聱南靖张进兴寡媳,后代虽仍姓简,但代代供奉张公夫妇,在大寮乡的一房改姓张简,故误以为张廖简同宗。
05.李氏堂号:陇西﹝郡号﹞、燕楼,有一说谓﹕族人本姓理因避难以李子果腹幸免于难,仍更姓为李。
唐朝有安姓因不耻安禄山而改姓李,也有因赐姓而姓李。
明朝时,也有人不耻李自成而复姓理。
武则天时,有王子谋反被改姓虺。
06.王氏堂号: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郡号﹞、三槐。
唐节度使王潮之后人王念七、念八居诏安,念八辞世将王先益交游忠信抚养,王之子孙是为才游(中间的方改为才),堂号为﹝原平堂---太原十广平﹞,但文革后又改为姓王。
07.吴氏堂号:延凌、勃侮、仆阳﹝郡号﹞、让德、种德o08.刘氏堂号: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河南﹝郡号﹞、黎照、德馨。
刘氏冬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对于刘﹝地在今河北唐县﹞,子孙刘累能扰龙﹝养兽专家﹞,在周封为杜伯,又称唐杜氏(刘唐杜)。
杜伯之子湿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邑于范(即今山东范县),其它子孙居随地,故又为范氏、随氏。
汉朝刘邦曾赐姓刘,如匈奴王金日殚。
宋时,唐尚书刘文静之后,刘恒因父遇祸,自幼就养于侯、林二家,后改姓侯氏,是为南安侯林乡开基祖,此派刘、侯同宗。
嘉义市中正路七三0号有b刘唐杜范金侯留钱姓宗亲会(金、钱氏堂号为彭城)09.蔡氏堂号:济阳﹝郡号)。
姓氏简称
姓氏简称姓氏堂号对照--------------------------------------------------------------------------------姓氏:堂号与注解01.陈氏堂号:颖川、汝南、下邳、广陵、河南〔郡号〕、德星、德聚、绳武等。
有因音误而姓田。
02.林氏堂号:西河、南安﹝郡号﹞、问礼、忠孝、永泽、林本、善庆、崇本。
03.黄氏堂号:江夏、烁阳、安定、房陵、汉东、上谷、谯郡﹝郡号﹞、紫云、种德、燕山。
04.张氏堂号: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郡号﹞、百忍、金鉴。
张良本姓姬,因避秦改姓张。
元朝时,上杭简德润入聱南靖张进兴寡媳,后代虽仍姓简,但代代供奉张公夫妇,在大寮乡的一房改姓张简,故误以为张廖简同宗。
05.李氏堂号:陇西﹝郡号﹞、燕楼,有一说谓﹕族人本姓理因避难以李子果腹幸免于难,仍更姓为李。
唐朝有安姓因不耻安禄山而改姓李,也有因赐姓而姓李。
明朝时,也有人不耻李自成而复姓理。
武则天时,有王子谋反被改姓虺。
06.王氏堂号: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郡号﹞、三槐。
唐节度使王潮之后人王念七、念八居诏安,念八辞世将王先益交游忠信抚养,王之子孙是为才游(中间的方改为才),堂号为﹝原平堂---太原十广平﹞,但文革后又改为姓王。
07.吴氏堂号:延凌、勃侮、仆阳﹝郡号﹞、让德、种德o08.刘氏堂号: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河南﹝郡号﹞、黎照、德馨。
刘氏冬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对于刘﹝地在今河北唐县﹞,子孙刘累能扰龙﹝养兽专家﹞,在周封为杜伯,又称唐杜氏(刘唐杜)。
杜伯之子湿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邑于范(即今山东范县),其它子孙居随地,故又为范氏、随氏。
汉朝刘邦曾赐姓刘,如匈奴王金日殚。
百家姓部分姓氏堂号及出典之十四周
百家姓部分姓氏堂号及出典之十四周第一、堂号大全汝南堂、庐江堂、浔阳堂、临川堂、陈留堂、泰山堂、沛郡堂、河南堂、武功堂、淮南堂、河间堂、临汝堂、华阴堂、河东堂、清河堂、江陵堂、长安堂、昭州堂、绍兴堂、绍廉堂、教稼堂、肇岐堂、柳营堂、细柳堂、爱莲堂、植莲堂、景莲堂、景濂堂、思濂堂、濂溪堂、濂源堂、笃祜堂、笃本堂、笃志堂、笃至堂、笃庆堂、笃厚堂、笃兴堂、笃亲堂、萃亲堂、亲亲堂、亲仁堂、亲睦堂、亦政堂、忠信堂、忠孝堂、达孝堂、思孝堂、孝思堂、思源堂、思永堂、思敬堂、思让堂、思成堂、诵芬堂、从善堂、益善堂、元善堂、性善堂、宝善堂、世善堂、世德堂、至德堂、新德堂、寿德堂、全德堂、顺德堂、源德堂、养德堂、廉德堂、峻德堂、齿德堂、厚德堂、怀德堂、纯德堂、树德堂、种德堂、让德堂、怡德堂、成德堂、存德堂、秉德堂、崇德堂、德星堂、德馨堂、德让堂、本仁堂、亲仁堂、兴仁堂、永仁堂、永思堂、永贵堂、永和堂、永安堂、均安堂、安和堂、毓和堂、贵和堂、雍睦堂、敦睦堂、敦厚堂、敦伦堂、敦叙堂、敦本堂、瑞本堂、务本堂、报本堂、推本堂、大本堂、立本堂、根本堂、崇本堂、崇礼堂、福礼堂、澄礼堂、秉礼堂、世济堂、世恩堂、承恩堂、承敬堂、承志堂、继志堂、继述堂、本仁堂、本一堂、一本堂、二贤堂、双贤堂、双乐堂、双合堂、三让堂、三旌堂、五有堂、五元堂、六顺堂、忠厚堂、仁厚堂、仁道堂、仁义堂、尚义堂、集义堂、和义堂、敬义堂、敬思堂、敬爱堂、敬宗堂、兴宗堂、惇叙堂、惇彝堂、叙彝堂、叙伦堂、伦叙堂、垂裕堂、光裕堂、光祖堂、光霁堂、霁光堂、肇岐堂、肇庆堂、余(馀)庆堂、衍庆堂、拱福堂、介福堂、兆安堂、兆云(雲)堂、履成堂、听彝堂、集贤堂、宝贤堂、宝贻堂、燕贻堂、燕翼堂、清白堂、清汝堂、棣华堂、棣鄂堂、保极堂、太极堂、云(雲)锦堂、维新堂、维则堂、玉润堂、森淼堂、志学堂、宁寿堂、聚气堂、味经堂、斐然堂、汇吉堂、诜羽堂、羽斯堂、斯文堂、北文堂、萃文堂、会文堂、丛文堂、焕文堂、郁文堂、文保堂、文连堂、文美堂、畴锡堂、锡类堂、明经堂、鹤在堂、用里堂、都乡堂、乐耕堂、礼耕堂、礼源堂、泉源堂、源流堂、渊源堂、源远堂、追远堂、凝远堂、青秀堂、邑秀堂、祥集堂、同爱堂、睦族堂、竹桂堂、月岩堂、平园堂、平恕堂、著存堂、存著堂、存宋堂、有宋堂、有秩堂、善述堂、延兴堂、重兴堂、重厚堂、绳武堂、少溪堂、诒谋堂、豫顺堂、子金堂、芳泽堂、尊让堂、遵训堂、种杏堂、骏惠堂、春晖堂、果育堂、自心堂、心素堂、禄野堂、佑启堂、大赉堂、汲古堂、齐明堂、昭穆堂、信敬堂、余(馀)积堂、享祀堂、留春享堂、留春坞享祠等。
各堂号的代表姓氏
各堂号的代表姓氏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
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著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
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
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等等。
堂号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牢记祖先的郡望,二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
堂号包括郡望总堂号和自立堂号。
其中最早的堂号是玉树堂。
出自《晋书·谢安传》。
“堂号”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
例如:孟姓“三迁堂”、'平陆'等。
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
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
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
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
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丘姓“扶风堂”、“吴兴堂”、“河南堂”、“齐郡堂”等。
其中“河南堂”出自丘和、丘行恭父子官居极品,富可敌国,其后裔中有几十位大官,是为河南郡当时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以郡望为堂号。
“河南堂”就成了丘和公后裔祠堂的总堂号。
赵姓“半部堂”等。
其中“半部堂”出自北宋王朝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安天下”的典故。
周姓“爱莲堂”等。
其中“爱莲堂”出自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
他在《爱莲说》中,曾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卞姓“忠贞堂”。
其来源于卞氏第三世祖卞壸为国牺牲的光辉历史。
后来,晋明帝追封卞壸为忠贞公,旌表其居为“忠孝之门”,敕卞氏堂名为“忠贞堂”。
卞壸后裔自称“忠贞堂卞氏”,表示对先祖报国忠心念念不忘。
谢姓“东山堂”、“宝树堂”等。
其中“东山堂”出自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的典故。
谢安,字安石,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淡泊名利,隐居会稽东山。
在国家危难的关头辞别东山,出任宰相。
指挥淝水之战大获全胜,继又北伐,收复青、兖、徐、豫等州;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
“江夏堂”、“南阳堂”你知道你家族的堂号吗?
“江夏堂”、“南阳堂”你知道你家族的堂号吗?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堪为天下一绝。
我们的祖先在中原地区,祖上多为官宦人家,十分注重门第,对家族的渊源和荣誉颇为珍重,各个姓氏家族都有一个基本固定的对联,表示自己家庭的来源和家族荣誉或者家族的文化传承。
客家姓氏堂号黄姓:颖川世德,江夏家声。
- 堂号:江夏堂廖姓:三洲世德,万石家声。
- 堂号:世彩堂刘姓:彭城世德,禄阁家声。
- 堂号:彭城堂彭姓:商贤世德,宋史家声。
- 堂号:信述堂潘姓:荥阳世德,晋代家声。
- 堂号:荥阳堂杨姓:四知世德,三相家声。
- 堂号:四知堂邹姓:范阳世德,东鲁家声。
- 堂号:范阳堂吴姓:廷陵世德,渤海家声。
- 堂号:至德堂练姓:岐山世德,淦水家声。
- 堂号:河内堂谢姓:东山世德,南国家声。
- 堂号:宝树堂高姓:供候世德,渤海家声。
- 堂号:供候堂唐姓:放勋世德,叔虞家声。
- 堂号:晋阳堂李姓:龙门世德,柱史家声。
- 堂号:陇西堂郭姓:汾阳世德,刺史家声。
- 堂号:汾阳堂钟姓:金陵世德,越国荣封。
- 堂号:颍川堂薛姓:三风世德,王俊家声。
- 堂号:三风堂丘姓:鸿胪世德,驱密家声。
- 堂号:河南堂游姓:尚书世第,鸿胪名商。
- 堂号:广平堂朱姓:鹅湖世德,鹿洞家声。
- 堂号:沛国堂王姓:三槐世德,两晋家声。
- 堂号:三槐堂陈姓:柳溪世德,循铎家声。
- 堂号:颍川堂赖姓:颍川门第,上策家声。
- 堂号:颍川堂张姓:两铭世德,百忍家声。
- 堂号:清河堂袁姓:仁风世德,瑞雪家声。
- 堂号:瑞雪堂伍姓:武陵著绩,安定流徽。
- 堂号:武陵堂魏姓:鹤山世德,麟阁家声。
- 堂号:鉅鹿堂温姓:六龙世德,三彦家声。
- 堂号:太原堂余姓:风采门第,谏议家声。
- 堂号:绍采堂邱姓:琼山世德,渭水家声。
- 堂号:河南堂童姓:聾州世德,雁门家声。
- 堂号:雁门堂肖姓:兰陵世德,师俭家声。
- 堂号:芳远堂龚姓:武陵世德,渤海家声。
- 堂号:渤海堂凌姓:双旌世德,六印家声。
中国特有的姓氏堂号
中国特有的姓氏堂号姓氏堂号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8日一、堂号及应用什么是堂号?据《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中解释:“堂号:厅堂的名称,旧时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号;三槐堂是他家的堂号”。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李氏分陇西、赵郡二支,陇西有西房,赵郡有六房。
因此,某一同姓就有一个堂号或多堂号之分,如:河南省密县超化乡五里河村李氏,为“陇西堂”,清光绪年间,兄弟五人分居,按“仁、义、礼、智、信”,即“崇仁堂”、“崇义堂”……,沿用至今。
“三槐堂”即王氏的堂号,据《宋史》王旦传记载:宋朝宰相王旦之父在庭院中亲手种植槐树三棵,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
时称三槐王氏。
海峡两岸施琅后人在树德堂联谊堂号多用在族谱封面、祖庙横额、店铺字号、书斋及别墅堂名;也有在生活器具上,如:斗、口袋、钱袋、箭袋上书某某堂记,用以区别姓氏。
繁衍在黄淮、长江流域的汉族人,不管身处何方,都不会忘记世代相沿袭的堂号。
更值得研究的是匈奴族的呼延氏、回纥族的爱氏、蠕蠕族的茹氏等少数民族,在迁居黄淮流域之后,都以繁衍地为其堂号。
>>进入论坛,聊聊吧二、姓氏与堂号据《百家姓辞典》记载:中国人的姓氏多达6363个,其中:单姓3730个、复姓2498个,三个字的有127个,四个字的有6个,五个字的有2个。
若按每姓一堂计算,全国至少也有六千多个堂号,这对研究中国文化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1、堂号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
中国宗法制社会,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这一社会心理在堂号中也有所反映。
前面所说的河南省密县五里河李氏就是由于家庭分支,形成了同姓不同堂号;而在我国南方闽粤一带的洪、江、翁、方、袭、汪六个姓氏,共用一个堂号——“六桂堂”。
“六桂堂”大约出现于北宋初年,它是我国一个十分著名的堂号,据历史文献记载,南方的这六个家庭,虽然其姓氏不同,但实际上却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而追本溯源,统统都是翁家的后裔。
牢记祖先,彰显祖宗功德,433个姓氏堂号大全
牢记祖先,彰显祖宗功德,433个姓氏堂号大全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多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堂号,堂号的本意是悬挂在厅堂之上的牌匾,每逢节日便用来彰显身份和富贵。
久而久之,很多百姓在谈论某一名门望族的时候通常以堂号代替,比如三让堂吴家、八桂堂瞿家等等,这些堂号一可以牢记祖先的郡望,二可以彰显祖宗功德,所以就流传下来。
最初的堂号大多以地名为主,主要用于记住自己祖先源地,这就是总堂号,比如李氏陇西堂、张氏清河堂等。
后来,随着姓氏的分支增加,堂号开始逐渐演变为总堂号和自立堂号,自立堂号就是自己祖宗属于历史文化名人,然后为了将祖宗事迹记录下来形成的有故事内涵的堂号,比如孟氏“三迁堂”出自孟母三迁,赵氏“半部堂”来源于北宋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卞姓的“忠贞堂”,来源于卞氏第三世祖卞壸为国牺牲,晋明帝追封卞壸为忠贞公,旌表其居为“忠孝之门”,敕卞氏堂名为“忠贞堂”等等。
堂号的几种类型除了上面讲的地名形成的堂号之外,堂号还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这一堂号主要是追寻先祖的嘉宗懿行,比如弘农杨氏“四知堂”、“清白堂”,来自于杨震拒收贿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范氏“麦舟堂”则说范仲淹遣子纯仁,至姑苏运麦,舟至丹阳,遇石曼卿无资葬亲,纯仁即以麦船相赠。
纯仁回家后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许。
故后世以此为典,以“麦舟堂”为堂号。
2、以祖宗的丰功伟绩命名的堂号这一类堂号主要是描述先祖的功绩,纪念先祖而设立。
比如:如东汉名将马援,战功卓著,名闻遐迩,后因功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
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
唐代宗时郭子仪,因平安史之乱,屡立战功,出将入相二十余年,是维系李唐王朝的功勋大臣,被封为“汾阳王”。
其后世子孙繁衍遍布各地,多以“汾阳堂”为堂号。
3、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在封建宗法社会,各个家族常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堂号,以劝戒训勉后代子孙。
比如:唐代张公芝九世同居,唐高宗路过其家,问何以能九世同居,安然相处。
姓氏中的郡、望、堂释义
郡与望是家乘谱牒中经常看到和用到的专用术语,郡是指的"郡望",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
我国姓氏中郡望、堂号最多的是张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
王氏是郡望第二多的姓氏,如“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等都是王姓的郡望,其中“三槐、开闽”又是堂号。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如清河张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吴兴姚氏等。
堂是指的“堂号”,有的称“堂”,有的称“弟”,如杨氏的“清白堂”、“弘农弟”,王氏的“琅琊堂、京兆堂”,黄氏的“江夏堂”等等。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
堂号包括郡王总堂号和自立堂号。
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和自己同姓氏的历史名人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尊崇、自豪之情。
郡望郡望即地望、郡姓。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
由于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聚集、变迁之地非止一处,于是一姓常常不止一个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个郡望为主,以区别主从及尊卑。
这种以地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
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而已。
2、堂号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姓氏——堂号汇集
0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0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0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0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59、余杭堂:隗。隋郡名,唐复为杭州,今浙江杭县。
60、汾阳堂:郭。汉地名,唐并入阳曲,在山西省,唐将郭子仪受封于此,因而名传。
61、琅瑜堂:符、云、诸葛。秦郡名,地辖旧山东兖、音、沂、莱四府,后汉为国,在临沂县境。
62、广平堂:游、贺、谈。汉郡名,后改为国,今河北鸡泽县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今河南阳县。
04、东鲁堂:孔。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05、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78、济南堂:伏、宁。汉初置郡名,即今山东历城县境。
79、平昌堂:红、孟、管、离。三国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东安丘县地。
80、濮阳堂:爰。汉县名,后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阳县及山东濮县一带。
37、清河堂:房、傅、张。汉时郡名,地当河北清河、故城、枣强、南宫诸县及山东清平、恩县、冠县、高唐、临清、武城一带。
38、东平堂:花。汉国名,即山东省东平县。
39、博陵堂:邵。晋国名,后改郡,今河北省安平县境。
40、山阳堂:岳。汉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县,曹丕篡汉,废献帝为山阳公。
中国大小家族均有堂号,看看你家什么堂号!
中国大小家族均有堂号,看看你家什么堂号!摘要:堂号和姓氏、家谱共同构成宗法制度,古代常挂在灯笼或者屋子门楣上。
堂号由皇家庙号转化来,明后普及。
一起看看你家堂号如何得来:中华堂号一览一以先祖祖籍为堂号。
唐姓叫“晋阳堂”。
晋阳指山西太原市。
唐高祖李渊被隋封为唐国公,封地晋阳。
“晋阳堂”指从晋阳迁去的唐姓后裔。
另外,洪姓堂号为“鄱阳堂”。
元末,朱元璋起义,人民迁到鄱阳湖仍不忘祖籍,堂号定为“鄱阳堂”。
李姓堂号叫“陇西堂”,“陇西”就是现在甘肃临洮。
李姓以“陇西”为堂号寓意祖籍不能忘。
中华堂号一览二以先祖的名言为堂号。
杨姓“四知堂”名满天下。
东汉杨震为官清廉,一天县令王密贿赂杨震,杨震怒斥:“汝不解我?”王密尴尬说:“半夜三更无人知,就收下吧。
”杨震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为无人知?”杨姓后裔为官清廉,遂以“四知”为堂号。
宋宰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为官,赵姓后裔把“半部堂”作为堂号。
三中华堂号一览以先祖的名著为堂号。
周姓堂号“爱莲堂”来自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四中华堂号一览以先祖传说为堂号。
张姓堂号“百忍堂”。
唐朝山东郓城人张公艺活到100来岁,经验就是“忍”,至今《张公艺百忍全书》仍广为流传。
也有人说玉皇大帝为百世修来的神仙,其掌管天下的根本方法就是一个字——忍。
刘姓堂号“藜照堂”。
据说青藜可做拐杖并可照明,刘邦后裔刘向秉烛夜读,忽然一老者持青藜叩门而入为其照明。
刘向感激并问道尊姓大名,原来是太乙星精,并赠与奇书,后刘向成为天子股肱。
五中华堂号一览以先人孝行为堂号。
韩姓“泣杖堂”、闵姓“孝悌堂”、茹姓“终养堂”等,均与孝顺有关。
“泣杖堂”最为有名,话说韩伯愈犯错误遭母亲杖责,痛哭流涕。
母亲问他:“我过去狠狠打你从来不哭,今天为何哭得如此厉害?”韩伯愈说:“从前您老打我我很痛,说明您健康有力;如今您打我却未觉得疼痛,我知道母亲养儿不易已经衰老,所以我很伤心。
100个姓氏堂号
31程—一安定堂。衡阳主簿,河洛渊源。
32曹—一济阴堂。人称诱虎,自庆接鸾。
33袁—一陈郡堂。扬风仁政,卧雪清操。
34邓—一南阳堂。云台首列,谏院知名。
35许—一许昌堂。万卷毕览,五经无双。
75康—一京兆堂。明经登第,驰射受封。
76毛—一西河堂。捧檄而往,脱颖而来。
77邱—一河南堂。文雅希范,像立昭陵。
78秦—一天水堂。圣徒乐善,蜀吏辩才。
79江—一江陵堂。刻炬成诗,梦笔生花。
80史—一京兆堂。直躬如矢,忠谏伏蒲。
81顾—一会稽堂。姿推三绝,扇藉一挥。
22宋—一京兆堂。广平守法,皇嗣延师。
23郑—一荥阳堂。古之遗爱,号为司农。
24谢—一洛邑堂。东山系望于苍生,西堂自夸夫奇梦。
25韩—一颍川堂。名高三杰,文冠八家。
26唐—一晋阳堂。帝尧启绪,唐叔振封。
27冯—一颍川堂。父号万石,子通四经。
28于—一邗城堂。当代清官,救时宰相。
87段—一武威堂。平姜锡士,梦凤呈祥。
88雷—一冯翊堂。帝妃后裔,石室奇缘。
89钱—一彭城堂。泽承周府,名并钱郎。
90汤—一中山堂。文庙从祀,孝感动天。
91尹—一天水堂。中兴良辅,东海名臣。
92黎—一京兆堂。修沙阳志,开孝义门。
93易—一济阳堂。通经处士,释褐状元。
47魏—一钜鹿堂。书屏志画,图像表功。
48薛—一河东堂。三凤媲美,五隽齐名。
49叶—一南阳堂。书成海录,赋就云官。
50阎—一天水堂。抚士得死力,谏役慰民心。
51余—一新安堂。灵鼋负阁,钓鱼列屯。
52潘—一河南堂。功推武惠,绩著司空。
姓氏堂号汇集
姓氏——堂号汇集“堂号”也叫“郡号”,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立“堂号”而为信。
01、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
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
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
今河南阳县。
04、东鲁堂:孔。
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05、雁门堂:文、田、童、农。
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0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
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0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
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0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
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0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
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
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范。
汉时国名,今安徽省盱贻县境。
12、南阳堂:白、束、呼、姬、许、隆、叶、翟、韩、乐、邓。
秦时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
13、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
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14、渤海堂:甘、封、高、欧阳。
汉郡名,地领河北省河间、沧县、安次各地,南至山东吴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蓝。
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颍州府。
16、武陵堂:冉、华、龙、龚、顾。
汉时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地。
17、上党堂:樊、包、尚、连、鲍。
秦时郡名,在山西东南部,今长子县境。
18、陈留堂:伊、阮、虞、谢。
汉时郡名,晋为国,今河南陈留县,后移至开封。
古代堂号的意义及代表的姓氏
古代堂号的意义及代表的姓氏堂号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开放改革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大陆宗祠被恢复,族谱被续修,因此,堂号再一次被人们抬了出来。
不过,今天的堂号,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
特别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堂号都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
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
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
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
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陆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西河堂”、蠕蠕族的苕氏“河内堂”等少数民族,内迁后接受了汉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堂号的。
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
同一姓氏的发祥祖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号。
如李姓郡(望)号有: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江夏、范阳、汉中、代北、鸡田、柳城等30余个;王氏有:太原、琅琊、京兆、元城、汲郡等地38个;张姓有清河、范阳、太原、京兆、南阳、中山、安定、河内等40余个。
百家姓部分姓氏堂号及出典之十二张
百家姓部分姓氏堂号及出典之十二张第一、堂号大全清河堂、太原堂、吴郡堂、河东堂、始兴堂、冯(pínɡ)翊堂、沛国堂(沛郡堂)、南阳堂、安定堂、京兆堂、敦煌堂、中山堂、魏郡堂、武威堂、范阳堂、犍为堂、汲郡堂、河内堂、高平堂、上谷堂、平原堂、蜀郡堂、襄阳堂、梁国堂(梁郡堂)、洛阳堂、安庆堂、金陵堂、曲江堂、昭川堂、青湖堂、青阳堂、留侯堂、百忍堂、大忍堂、怡忍堂、义忍堂、循忍堂、书忍堂、继忍堂、绍忍堂、绍鉴堂、宝鉴堂、书鉴堂、金鉴堂、鉴湖堂、笃行堂、笃亲堂、亲亲堂、亲宗堂、亲睦堂、雍睦堂、昭睦堂、敦睦堂、敦和堂、敦仁堂、敦义堂、敦厚堂、敦九堂、敦善堂、敦伦堂、明伦堂、彝伦堂、叙伦堂、叙慎堂、敏慎堂、克慎堂、新慎堂、爱敬堂、仁敬堂、资敬堂、观敬堂、敬谊堂、敬惜堂、敬爱堂、敬宗堂、敬睦堂、敬达祠、敬翠堂、敬身堂、敬思堂、永思堂、孝思堂、慎思堂、慎微堂、慎德堂、普德堂、谱德堂、承德堂、峻德堂、文德堂、顺德堂、清德堂、明德堂、绍德堂、弘德堂、尚德堂、和德堂、裕德堂、馀德堂、仁德堂、通德堂、宣德堂、世德堂、念德堂、盛德堂、树德堂、种德堂、植德堂、兴德堂、恒德堂、贻德堂、馨德堂、怀德堂、辅德堂、崇德堂、崇礼堂、崇祀堂、诒(贻)谋堂、诒(贻)穀堂、燕诒(贻)堂、燕翼堂、西铭堂、守铭堂、世铭堂、二铭堂、两铭堂、一本堂、双桂堂、三桂堂、三阜堂、三箧堂、三凤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益堂、四其堂、四益堂、五知堂、六顺堂、六箴堂、九思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百世堂、万石(dàn)堂、万青堂、选青堂、贻忠堂、贞忠堂、忠恕堂、忠文堂、忠孝堂、椎孝堂、思孝堂、思成堂、思存堂、思敬堂、思益堂、思则堂、思本堂、敦(惇)本堂、大本堂、笃本堂、知本堂、施本堂、报本堂、植本堂、植根堂、建本堂、务本堂、同本堂、立本堂、树本堂、端本堂、崇本堂、培本堂、培元堂、瑞元堂、本立堂、集成堂、德成堂、德徵堂、德厚堂、德远堂、崇远堂、追远堂、怀远堂、明远堂、凝远堂、思远堂、源远堂、世远堂、世恩堂、世泰堂、世美堂、济美堂、惇叙堂、履厚堂、积厚堂、积庆堂、积庆祠、同庆堂、崇庆堂、瑞庆堂、衍庆堂、馀庆堂、庆馀堂、庆馀祠、留馀堂、承宗堂、怡宗堂、儒宗堂、宗岳(嶽)堂、源流堂、长源堂、序源堂、禄宜堂、得宜堂、孝友堂、孝文堂、孝思堂、奉先堂、光裕堂、垂裕堂、裕裔堂、南轩堂、昼锦堂、萃敬堂、萃焕堂、萃雅堂、萃英堂、冠英堂、听彝堂、叙彝堂、诚心堂、存心堂、存耕堂、存善堂、存仁斋、存恕堂、存著堂、著存堂、著易堂、表易堂、居易堂、皇序堂、莲池堂、福人堂、福文堂、焕文堂、说敦堂、博古堂、复古堂、古香堂、成龙堂、紫文堂、如见堂、毓秀堂、鸡峰堂、麟徵堂、玉海堂、荣锦祠、荣瑞堂、瑞元堂、培元堂、於斯堂、鸣珂堂、道生堂、道义堂、义芬堂、中和堂、人和堂、太和堂、中和堂、协和堂、惠和堂、清和堂、和气堂、锡五堂、东聚堂、永聚堂、永庆堂、永锡堂、永思堂、永恩堂、承恩堂、持纪堂、聿修堂、草圣堂、棣萼堂、乐育堂、善堂、众善堂、述善堂、宝善堂、师俭堂、书质堂、睦族堂、安雅堂、文华堂、文献堂、文星堂、文星祠、聚星堂、横渠堂、绍渠堂、寿康堂、嘉顺堂、嘉言堂、嘉会堂、都会堂、珍异堂、袖珠堂、珠宝堂、守经堂、尊经堂、尊礼堂、梓礼堂、尚义堂、怀义堂、明义堂、名教堂、清间堂、青钱堂、青河堂、授书堂、乡贤堂、希贤堂、爱贤堂、爱日堂、芝泉堂、味芹堂、开业堂、缵承堂、铁耕堂、张鼎堂、志安堂、志业堂、志合堂、志文堂、高望堂、凌云堂、亦政堂、亦梅堂、益兰祠、正始堂、策枚堂、柱国堂、祀先堂、张在公祠、曾三思堂、五眼井张祠等堂号。
姓氏堂号一览表根据堂号寻找祖先,看看你是哪个堂号的
姓氏堂号一览表根据堂号寻找祖先,看看你是哪个堂号的导读:“堂号”是家族门户的统称,在中华姓氏中也占据着很高的地位。
堂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训诫后人将祖业发扬光大;彰显家族宗亲特点;弘扬祖先丰功伟绩。
因为中国人的堂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实际意义,所以每当人们谈论到和自己同堂号、同堂号名人祖先时,总是流露出一些自豪的情感。
那怎么才能通过堂号找到祖先呢?毫无疑问,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的多民族群体。
姓氏文化历经万年发展,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堂号。
堂号的历史悠久,在古代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每个家族中,都会给家族祠堂定一个堂号,目的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记住自己出自哪里,并且一说到堂号,就能想起本族的来源,还能铭记祖先的恩德。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堂号名称的意义,以及历史典故来寻找祖先。
堂号毕竟是要延传百年,甚至千年的,所以说给堂号起名字是一门学问,堂号命名的方式很多,最常见堂号命名方式有四种:地域名、祖上功绩、传统伦理、祥瑞吉兆。
比如山东琅琊,这里曾是琅琊王氏、琅琊诸葛氏的发祥地,所以诸葛氏后人就用琅琊为本族人的堂号。
再比如说王氏,曾起源于山西太原,后来王氏遍布全国各地,王氏后人就将“太原郡”定为本族人的堂号名。
接下来我们看看各个姓氏的堂号由来。
李姓李姓目前是中国第一大姓,也是全世界第一大姓,李姓后人遍布全球各地,后人为了纪念李姓家族的丰功伟绩,创建了第一个堂号:陇西堂。
地址大概在现在的甘肃省东乡陇西一带,李姓先祖就曾在陇西群将李姓发扬光大,所以李姓的先祖就在陇西堂。
王姓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王姓的起源有三种说法:周文王十五子后裔;东庸灵王太子姬晋后裔;魏国信陵君后裔。
王姓始祖最先是在北方发展,起源于山西太原一带,先祖周文王后裔世居山西杞县,后来为了躲避战乱,王氏后人迁移到了南方浙江和江苏一带,宋朝年间还有一次王氏后人大规模迁徙,大部分人从福建迁徙到了广州一带。
王姓后人为纪念先祖迁移不易,就将堂号定为“三槐堂”、“槐阴堂”、“太原王”、“琅琊王”等。
中国一百个大姓的堂号堂联
中国一百个大姓的堂号堂联中国一百个大姓的堂号堂联依据当今中国100个人口最多的姓氏排列顺序,特编写了下列这一简表,以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因篇幅所限,所列各姓堂号均以郡望堂号为准,一姓一个;若该姓有多个郡望堂者,只取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堂联也是如此,一姓只辑一幅;为篇幅所限,只择短制,未选长联。
001、李—陇西堂。
经传道德,名重谪仙。
002、王—太原堂。
王明学术,逸少风流。
003、张—太原堂。
烟波徒钓,横渠理学。
004、刘—彭城堂。
阮稽作友,丰沛发祥。
005、陈—颍川堂。
三君翊汉光乔梓,二阮扶唐驾竹林。
006、杨—关西堂。
四知足畏,三喜同时。
007、赵—天水堂。
风高琴鹤,图绘麒麟。
008、黄—江夏堂。
汪洋叔度,孝友庭坚。
009、周—汝南堂。
军推细柳,品合爱莲。
010、吴—呈郡堂。
人中骐骥,天上麒麟。
012、孙—太原堂。
兵家祖,循史宗。
013、胡—淮阳堂。
寿齐九老,名列四真。
014、朱—吴郡堂。
鹅湖世泽,鹿洞家声。
015、高—渤海堂。
女中尧舜,学本程朱。
016、林—齐邹堂。
励志禁烟,御夷留恨;血书求救,为夫解围。
017、何—东海堂。
家传三桂,学贯六经。
018、郭—汾阳堂。
织女赐词,汾阳寿考;郡主好礼,真定芳徽。
019、马—扶风堂。
云台列像,铜柱标功。
020、罗—豫章堂。
诗耽郑女,曲感赵王。
021、梁—安定堂。
眉齐鸿案,老踞龙头。
022、宋—京兆堂。
广平守法,皇嗣延师。
023、郑—荥阳堂。
古之遗爱,号为司农。
024、谢—洛邑堂。
东山系望于苍生,西堂自夸夫奇梦。
025、韩—颍川堂。
名高三杰,文冠八家。
026、唐—晋阳堂。
帝尧启绪,唐叔振封027、冯—颍川堂。
父号万石,子通四经。
028、于—邗城堂。
当代清官,救时宰相。
029、董—陇西堂。
千秋良史,一代儒宗。
030、萧—兰陵堂。
收图兴汉,辅政匡君。
031、程—安定堂。
衡阳主簿,河洛渊源。
032、曹—济阴堂。
人称诱虎,自庆接鸾。
033、袁—陈郡堂。
扬风仁政,卧雪清操。
中国多姓氏堂号、祠联集锦
中国多姓氏堂号、祠联集锦我国居民姓氏,源远流长,据《姓氏考略》记载:在4600年前,只有14姓。
以后随着政治变故,地域变动,民族融合等原因,姓氏不断增多,由上古的几十姓发展到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已超过8000个。
由于时间关系,现只收集部分姓氏堂号、堂门联情况布列如下(供参考):黎氏:堂号“经术堂”,。
丘(邱)堂号“河南堂”,堂门联为:“河南源远,渭北流长”。
又“河南世泽,渭水家声”。
叶氏:堂号“南阳堂”。
堂门联:“南阳望族,东粤名家”。
古氏:堂号“新安堂”、“国宝堂”。
堂门联:“勇冠青齐,名扬东汉”,“乡贤世泽,国宝家声”。
邓氏:堂号“南阳堂”,堂门联:“南阳世泽,东汉家声”。
田氏:堂号“雁门堂”,堂门联:“荆树世泽,雁门家声”。
廖氏:堂号“世采堂”,堂门联:“三洲世泽,世石家声”。
庄氏:堂号“天水堂”、“锦秀堂”,堂门联:“学著南华,节高东汉”。
彭氏:堂号“陇西堂”、“信述堂”,堂门联:“延年世泽,信述家声”,“庐陵世泽,吉水家声”。
江氏:堂号“济阳堂”,堂门联:“文武世第,名宦家声”。
李氏:堂号“陇西堂”、“至德堂”,堂门联:“陇西世泽,至德家声”。
许氏:堂号“高阳堂”,堂门联:“高阳世泽,洛水家声”。
朱氏:堂号“沛国堂”。
堂门联:“考亭衍庆,沛国流芳”。
余氏:堂号“绍彩堂”。
堂门联:“名高之谏,望重回贤”。
吴氏:堂号“至德堂”,堂门联:“延陵世泽,至德家声”。
杨氏:堂号“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堂门联:“四知门第,清白传家”、“四知世泽,三相家声”。
陈氏:堂号“颖川堂”、“德星堂”,堂门联:“义门衍庆,德理徵祥”,“大邱世泽,敬仲家声”。
张氏:堂号“清河堂”,堂门联:“青钱世泽,金匮家声”。
范氏:堂号“高平堂”,堂门联:“高平世泽,文正家声”。
林氏:堂号“西河堂”,堂门联:“九龙世泽,十德家声”。
钟氏:堂号“颖川堂”,堂门联:“颖川世泽,大傅家声”。
邹氏:堂号“范阳堂”,堂门联:“昭仁骏德,护国洪猷”。
百家姓部分姓氏堂号及出典之二孙
百家姓部分姓氏堂号及出典之二孙第一、堂号大全太原堂、乐安堂、东莞堂、富春堂、安庆堂、江东堂、资阳堂、映雪堂、桐梧堂、耆松堂、寿松堂、燕翼堂、燕诒堂、白鹤堂、鹤衍堂、楼兰堂、桂兰堂、光裕堂、垂裕堂、裕後堂、裕彦堂、嘉会堂、积善堂、天锡堂、永锡堂、永德堂、永萃堂、永庆堂、永思堂、奉思堂、思成堂、思本堂、务本堂、报本堂、敦本堂、敦睦堂、敦丘堂、敦伦堂、敦行堂、敦(惇)叙堂、敦彝堂、彝叙堂、伦叙堂、一本堂、三元堂、三益堂、五松祠、九如堂、万石堂、守正堂、慎追堂、追远堂、怀远堂、静远堂、瑞远堂、兵法堂、绳武堂、步武堂、平治堂、崇伦堂、崇礼堂、崇德堂、世德堂、恒德堂、慎德堂、种德堂、厚德堂、顺德堂、诒德堂、诒穀堂、留余(馀)堂、余(馀)庆堂、衍庆堂、可继堂、化育堂、奉恩堂、惟诚堂、忠烈堂、忠贞堂、孙谦堂、乐兴堂、环兴堂、兴盛堂、孝荫堂、孝友堂、友于堂、晋耿堂、逸安堂、农新堂、振声堂、文献堂、文甡堂、畲镜堂、仁恕堂、本仁堂、爱敬堂、承先堂、顺和堂、既翕堂、延春堂、徐善堂等堂号。
第二、部分堂号出典如下相传春秋楚国令尹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孙姓因此以“平治”为家族堂号。
其实孙叔敖的子孙并不姓孙氏,孙姓以“平治”堂号并不恰当。
春秋军事家孙武子,著《孙子兵法》,他的子孙以“兵法”为家族堂号。
孙武子之子孙明以父功封富春侯,食采富春(今浙江富阳),子孙世居东安郡富春,以“富春”、“东安”为家族堂号。
裔孙孙锺,东汉末隐居富春江畔,以种瓜为业,乐善好施。
有三位年轻人路过,乞瓜于锺,锺慷慨赠之。
三人临行时谓:“我司命也,感君不知,何以相报?此山下善,可作冢。
”又复言:“欲连世封侯而数代天子耶?”锺跪曰:“数代天子,故当所乐。
”便为定墓,曰:“君可山下百步后顾见我去处,便是坟所也。
”孙锺下山百步,找寻墓冢,见三人悉化成白鹤。
后其孙孙策,占据江东六郡建立政权,后裔以“白鹤”、“鹤衍”、“江东”为家族堂号。
西晋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灯油,冬天在院中映雪读书,他的后裔以“映雪”为家族堂号。
中国百家姓堂号及各堂的代表姓氏
中国百家姓堂号及各堂的代表姓氏一.堂号综述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
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
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
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
例如:王,胡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
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二.各堂的代表姓氏“ 堂号”也叫“郡号”,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立“堂号”而为信。
“堂号”究竟有多少,已难确知,依据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邀请专家研究整理,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点如下:01、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
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
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
今河南阳县。
04、东鲁堂:孔。
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05、雁门堂:文、田、童、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有的姓氏堂号姓氏堂号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8日一、堂号及应用什么是堂号?据《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中解释:“堂号:厅堂的名称,旧时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号;三槐堂是他家的堂号”。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李氏分陇西、赵郡二支,陇西有西房,赵郡有六房。
因此,某一同姓就有一个堂号或多堂号之分,如:河南省密县超化乡五里河村李氏,为“陇西堂”,清光绪年间,兄弟五人分居,按“仁、义、礼、智、信”,即“崇仁堂”、“崇义堂”……,沿用至今。
“三槐堂”即王氏的堂号,据《宋史》王旦传记载:宋朝宰相王旦之父在庭院中亲手种植槐树三棵,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
时称三槐王氏。
海峡两岸施琅后人在树德堂联谊堂号多用在族谱封面、祖庙横额、店铺字号、书斋及别墅堂名;也有在生活器具上,如:斗、口袋、钱袋、箭袋上书某某堂记,用以区别姓氏。
繁衍在黄淮、长江流域的汉族人,不管身处何方,都不会忘记世代相沿袭的堂号。
更值得研究的是匈奴族的呼延氏、回纥族的爱氏、蠕蠕族的茹氏等少数民族,在迁居黄淮流域之后,都以繁衍地为其堂号。
>>进入论坛,聊聊吧二、姓氏与堂号据《百家姓辞典》记载:中国人的姓氏多达6363个,其中:单姓3730个、复姓2498个,三个字的有127个,四个字的有6个,五个字的有2个。
若按每姓一堂计算,全国至少也有六千多个堂号,这对研究中国文化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1、堂号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
中国宗法制社会,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这一社会心理在堂号中也有所反映。
前面所说的河南省密县五里河李氏就是由于家庭分支,形成了同姓不同堂号;而在我国南方闽粤一带的洪、江、翁、方、袭、汪六个姓氏,共用一个堂号——“六桂堂”。
“六桂堂”大约出现于北宋初年,它是我国一个十分著名的堂号,据历史文献记载,南方的这六个家庭,虽然其姓氏不同,但实际上却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而追本溯源,统统都是翁家的后裔。
2、堂号反映了强烈的区域观念。
区域观念的突出表现就是以地名堂。
如:海氏,系承海春,望出薛郡。
春秋时代始见于卫国的海氏,当秦汉统一天下之后,族人却集中于薛郡,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西南部及江苏省北部地区,后以薛郡为繁衍为中心,逐步向其他地区播迁。
因此,两千多年以来,海姓人士,都不会忘记他们世代相传的堂名是“薛郡堂”,在共同的堂名之下,敦宗睦族,守望相助。
再如:诸葛氏,系承葛伯,望出琅琊。
这个古老家族的发祥地诸城,位于现在山东省境内潍河上游的东岸,属秦、汉之际琅琊郡的范围内。
因此,后世遍布全国各地的诸葛氏,绝大多数都世代沿用着“琅琊”的堂名。
大家所熟悉的诸葛亮,也每每自称:“琅琊诸葛孔明”。
另外还有岳氏的“山阳堂”、墨氏的“梁国堂”、徐氏的“豫章堂”、鲜于氏的“渔阳堂”、仲孙氏的“高阳堂”、欧阳氏的“渤海堂”、上官氏的“天水堂”、荆氏的“广陵堂”、蒯氏的“襄阳堂”、融氏的“南康堂”、易氏的“济阳堂”、古氏的“新安堂”、柴氏的“平阳堂”以及呼延氏的“太原堂”、爱氏的“西河堂”、茹氏的“河内堂”等,都是以地名堂。
3、堂号反映了强烈的宗族荣誉感。
中国历代有识之士,为本氏族繁荣昌盛,世代廉洁奉公,不计名利,乐善好施,给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如:杨氏“四知堂”,闻名天下,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道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无知、神知、我知、子知,何为无知!”密愧而出。
杨氏后代子孙,以“四知堂”来怀念拒绝腐蚀、不受贿赂的先祖杨震。
如:冯氏“大树堂”,东汉名将冯异,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定天下,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处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
再如:范氏“麦舟堂”,宋朝范仲淹,遣子纯仁,至姑苏运麦,船至丹阳,遇石延年(曼卿),曼卿语及无资改葬亲人,纯仁即以麦船赙之,至家,向父述遇曼卿穷况事,父曰:“何不以麦舟与之?”纯仁曰:“已付之矣”。
后常以麦舟作助营丧事之典。
还有胡氏的“安定堂”、许氏的“居廉堂”、徐氏的“八龙堂”、钱氏的“树锦堂”、魏氏的“十思堂”、陈氏的“归来堂”等,都是族人以祖先的嘉言懿行来定堂名,要求后世子孙永远继承发扬先祖的美德。
4、堂号反映了强烈的道德观。
在宗法社会,以宣扬安分守己,服从封建礼教为中心的伦理道德和人品道德。
诸如:张氏的“百忍堂”、任氏的“五知堂”、秦氏的“谦德堂”、刘氏的“重德堂”、“五福堂”、楚氏的“秉德堂”、邵氏的“安乐堂”、乐氏的“厚德堂”、周氏的“忠信堂”、于氏的“福聚堂”、蔡氏的“克慎堂”等,都能体现宗法社会的道德观念。
如:张氏的“百忍堂”,唐朝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麟德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家,问,何以能此?公艺请纸笔,但于纸上书百余“忍”字。
再如:任氏的“五知堂”,宋朝任布以“五知”为堂,即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
5、堂号反映了对祖先的崇拜。
对祖先的顶礼膜拜,是中国宗法社会表现出来的又一显著的社会心态,意在“光宗耀祖”、“扬名显亲”。
在堂号中,多是以官职为堂或别墅为堂来体现。
如:屈氏的“三闾堂”,战国楚人屈原曾任三闾太夫;马氏的“伏波堂”,后汉光武时,马援为伏波将军;郭氏的“汾阳堂”,唐朝上元中,郭子仪进封为汾阳王;白氏的“香山堂”,唐朝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号为香山居士;裴氏的“绿野堂”,唐朝宰相裴度,以宦官擅权,时事已不可为,乃自请罢相,以洛阳午桥创别墅,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
总之,堂号是中国宗法社会特有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多与修谱、建祠堂同时进行,它在我国历史很久,流传甚广,是我国历史典籍和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它既反映宗法社会的社会心态,又体现了中国伦理型文化和政治型文化。
堂号本身也有助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发愤向上,维护和巩固宗族、家庭基层组织的稳定,历代封建王朝,曾利用宗族而长期存在。
当前,对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怀念故土,寻根追祖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民间姓氏堂号堂联的文化透视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作者王泉根一、引言: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研究课题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
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活的流体,是沟通人与人、上代与下代、群体与群体、社区与社区等共存关系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
每一代人都需要从上一代人那里承接社会文化的遗产,并把它传继给下一代人,使文化成为一个不间断的连续存在。
每一个社会、民族或群体都通过不断继承既成文化传统,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出新文化。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存在样式的家族文化,曾在漫长的岁月里影响了中国每一个家族的成员,它记录着家族的发源、生息、荣衰、升沉与变迁,成为一种群体的共通文化心理积淀与行为规范,深深地印记在各自的家族史上。
由于各姓氏家族的特征不同,反映在该姓氏家族文化中的内容也各有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族的发展,每一个姓氏所拥有的本姓氏家族文化内容,总是越来越丰富、厚重,于是便形成各具特色的姓氏家族文化。
广义的家族文化包括家谱、家祠、堂号、堂联、字辈谱、家训、家教、家法、家范、义门、家族民间文学等。
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家族文化则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民间文化五光十色的生动内涵,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遗产,沟通着人与人、上代与下代之间的共存关系。
按理说来,家族文化(及其与之关系十分密切的姓名文化)应是中国民间文化考察、研究的重要对象与内容。
这不仅因为家族文化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曾经广泛地影响过民间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而且家族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事实上已经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作为仍影响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仍以某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着我们的生活。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家族文化(及其与之关系十分密切的姓名文化)长期未能进入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领域,未能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
不少研究课题,反而要由外国学人率先涉足,或经“出口转内销”以后,才被我们“发现”。
民间家族文化无疑是中国民间文化丛林中的一株大树,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学涵量。
本文试图从这棵文化之树上,折取几片有关堂号、堂联方面的枝叶,详加考察,以期引起学界对民间家族文化研究的关注与兴趣。
二、姓氏堂号的历史透视(一)堂与堂号所谓“堂”,系指高敞明亮的屋子,或谓住宅的正屋。
古代居室,前为堂,后为室。
《论语·先进》:“由(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由于堂屋是住宅中较为宽敞、考究的屋子,故成了家族活动的重要场所。
逢年过节,可用作祭祀列祖列宗的祭堂;遇有红白喜事(婚事丧事),则作为举行婚礼的礼堂,或吊孝的灵堂;有客从远方来,就是宴请宾客的客堂;请老秀才给子弟讲学,又成了讲堂;同时更是聚族而居,围炉夜话,商议家族“大政方略”的会堂。
我国古代祭祀祖宗之处还有专门的场所,这就是由春秋宗庙发展而成的祠堂。
查“祠堂”之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其时多建于墓所。
宋、明以后,民间联宗立祠之风日盛,遂使宗祠遍天下。
中国人向有好名的习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堂屋与祠堂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给其取上一个雅训的名号了。
这名号,就是堂号。
姓氏堂号是民间家族文化中的一种用以慎终追远、团结血亲、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宗亲色彩与精神凝聚力量。
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专有的堂号,如李姓的“陇西堂”,王姓的“太原堂”,朱姓的“紫阳堂”,郑姓的“荥阳堂”,姜姓的“东齐堂”,孙姓的“兵法堂”等。
堂号主要用于该姓氏家族的公众物事与建筑物,如家族厅堂、家谱名称(例如《三槐堂王氏族谱》、《紫阳堂朱氏宗谱》)、家庙(祠堂)匾额、家族学校校名,以及红白喜事、春秋祭祖时用的灯笼、祭幛等(如鲁迅绍兴故居高挂的灯笼上有“汝南堂周”);作为家族个体,则将堂号用于生活器具,如斗、箭袋、钱袋等,上书“某某堂记”,用以区别姓氏,标明族称。
由最初的家族堂屋、祠堂的名号扩大为用于家族一切公众物事、建筑物及家族个体的生活器具,这是姓氏堂号作用的历史发展与自然延伸,也是中国人重名心理的反映。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家族符号标志的姓氏堂号与古代帝王将相殿堂的堂名(如林冲误入高俅办公的“白虎堂”)、文人雅士用作书斋的堂名(如陆游的双清堂、丰子恺的缘缘堂、张大千的大风堂)及商界用作店堂药房的堂名(如仁德堂、瑞发堂)是各各不同的。
前者系同姓同宗家族共同使用的符号标志,具有约定俗成的专有性、传承性与宗亲色彩,而后三者则是个人意愿的体现,其作用与室名、斋名、店名无异。
(二)堂名的类型考堂号之由来,约有两端:一是以该姓氏发祥地郡名为堂号,亦即以郡号(郡望之名)为堂号。
如李姓的“陇西堂”、陈姓的“颖川堂”、赵姓的“天水堂”即是,此可称为郡望总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