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
影响能力的因素
4.3.5 能力与管理
业务 能力 人际 关系 能力
各层管理者基本能力分布示意图
管理 能力
上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1.各部门要有自己选才用人的能力标准 2.掌握能力界限,做好人岗匹配 3.各类组织要努力寻求各种职务的相关系列 4.管理者要注意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4.4
气质、性格、能力之间的关系 4.4.1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性格类型 实际型(R)
性格特征 特征:顺从、坦率、谦虚、自然、坚毅、实际、害羞,稳健、有恒心, 重视物质等。 行为表现:具有实用性质的职业或情境,如运动、机械、园艺、户外活 动等,不太适应社交性质场合。 以具体实用的能力解决工作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特征:分析、谨慎、批评、好奇、独立、聪明、内向、条理、谦虚、理 性、保守 行为表现:喜欢研究型的职业或情境,观察、学习,追根究底、分析、 解决问题 自觉好学、有自信,拥有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能力,但缺乏领导方面的才 能,重视科学、讲求证据 特征:复杂、想象、冲动、独立、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不 顺从、有创意、富于表情、不重实际 行为表现:以艺术方面的能力解决工作或其它问题,喜欢的职业或情境 富于创新、不拘泥。重视美感的特质 特征:社会型的人具有合作、友善、慷慨、助人、仁慈、负责、圆滑、 善社交、善解人意、说服他人,富洞察力等 行为表现:喜欢从事与人有关的工作,能够自觉的帮助别人、了解别人 、教导别人,但缺乏机械与科学的能力 特征:冒险、野心、独断、冲动、乐观、自信、追求享乐、精力充沛、 善于社交、获取注意等 行为表现:喜欢企业组织的职业或情境,企划、领导、管理,重视政治 与经纪方面的成就。 特征:顺从、谨慎、保守、自制、规律、坚毅、实际、稳重、有效率、 缺乏想象力 行为表现:喜欢从事事务性工作,与数字与资料为伍,接受上司指示行 事,擅长处理细节性事务。喜欢有规律的工作,有文书与数学能力 。重视商业与经济上的成就。
个性心理特征与管理
为理性型员工提供清晰的工作目标和具体的指导方针,有助于他们更 好地理解和完成任务。
鼓励创新和优化
理性型员工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管理者应鼓励他们不断创 新和优化工作流程。
培养情感智能
虽然理性型员工以逻辑思考为主,但管理者也应帮助他们培养情感智 能,以更好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和协作。
培养理性思考能力
虽然感性型员工以情感为主导,但管理者 也应帮助他们培养理性思考能力,以平衡 情感和逻辑之间的关系。
04
个性心理特征与激励机制 设计
需求层次理论与个性心理特征结合
识别个性需求层次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同个体 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重点,了解 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助于准确判断 其当前主导需求。
,提升领导力水平。
03
不同个性心理特征员工的 管理策略
内向型员工管理
提供安静的工作环境
鼓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为内向型员工创造一个安静、少干扰的工 作环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专注于工作。
给予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避 免过度干预,以增强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重视细节和深度
虽然内向型员工可能不太善于主动沟通, 但管理者应与他们建立定期、一对一的沟 通渠道,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
针对跨国公司多元文化环境的特 点,注重培养潜在领导者的跨文 化适应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背 景下员工个性心理特征的理解和 尊重、跨文化沟通技巧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定制化激励策略
针对不同员工的需求层次,制定个性 化的激励策略,如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增强工作自主性、满足社交需求等 。
动态调整激励措施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
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⒈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⒉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个性心理特征
三、巴甫洛夫高级神经类型学说
兴奋 活动发动或加强
基本 过程
抑制 活动停止或减弱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
特性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 接受强烈刺激或承受持久工作的能力 强度是否相等 相互转化的速度
高级神经类型说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 活动类型 兴奋型 活泼型 安静型 抑制型
对现实的
稳定态度 和 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 人格
核心
心理特征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气质 性格 动力特征 态度体系和习惯化行为方式 先天神经类型 后天条件反射系统 生物学性 社会性 早,不易变 晚,易变 无好坏 有好坏
内涵 类型 性质 形成 评价
联系
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发展; 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某职员生性爱猜疑、有些鸡肚心肠。同事受到嘉奖 或者被提拔,不是真诚地表示祝贺,而是觉得“(该 同事)能力不见得有我高,凭什么他得到好处?”于 是乎,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整日郁郁寡欢、怨天尤 人,不但和那个同事为敌(其实人家何时招惹你了 呢?,对“不关心自己的”领导心生怨恨;他见不得 其他同事在一起,比如:在一起讨论工作、在一起就 餐、业余时间在一起玩耍,他都会认为这些人总会在 他的背后说他的坏话、他会认为他们在搞小团体、 “X人帮”; 他总是埋怨老天不公平、没有伯乐—— 他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却总不能被别人理解和重用, 在他的工作生活圈子里面几乎没有朋友,他活得很 累·····
三、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发展水平的差异
50 45 40 35 百 30 分 数 25 20 15 10 5 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智力的常态分布图 智商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
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1.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2.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秉性”就是气质。
3.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集于一身。
当然,就气质的外在表现上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自身修养的增强,它也会发生某些改变。
好发脾气的人不发脾气了,急性子的人变稳重了。
但着仅仅是外部表现的改变,叫做气质的掩蔽现象。
其内部产生质的变化是很难的。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一、名词解释1、气质: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3、能力: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人格心理特征。
4、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又称为智力二、填空题1、(气质)是个性特征中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2、性格的结构(认知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态度特征)。
3、能力按倾向性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
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
4、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为(液体智力);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的智力为(晶体智力)。
5、能力按表现早晚来分为(人才早熟、中年成才、大器晚成);按能力水平分为(超常儿童、智力中等者、低能儿)。
6、小学儿童性格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是在(2 )到( 4)这一阶段;在小学(5 )年级的前后,儿童发展进入骤变期。
三、判断题1、能力在人格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
(错)2、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粘液质的人呆板冷漠,所以多血质比粘液质好。
(错)3、5 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最佳年龄)。
(对)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存在着个性差异。
(对)5、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对)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对7、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8、性格有好坏之分。
(对)9、一个10岁的儿童,经过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的测验,他完成了11岁儿童的全部测验项目,他的智商为105。
( 错)10、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内在根据,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遗传素质越高,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力越大。
(错 )11、王方5岁,李元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 ,两人比较起来年纪较小的聪明一些。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目录1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3气质4性格1个性心理特征编辑个性的特征具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形成一个人脾气暴躁、性格外向,其含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看到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表现,才产生这样的评价,所以,心理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在个性结构中并非孤立存在,它受到个性倾向性的制约。
例如,能力和性格是在动机、理想等推动作用下形成、稳定或者再变化,也需要依赖于动机和理想等动力机制才表现出来。
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使个体表现出时间上和情景中的中一贯性,体现个体行为。
2能力编辑能力是使人能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它与气质和性格的不同表现在:能力必须通过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当然活动中也会体现出性格和气质方面的差异,但完成该项活动所必须和必备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
例如,完成一幅绘画作品的活动需要具备色彩鉴别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不同能力的有机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能力并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知识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技能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
解一道数学题时,所用的定义和公式属于知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灵活性和严密性则属于能力。
学会骑自行车是一种技能,而掌握该技能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灵活性、身体平衡性则是一种能力。
通常能力有四种分类1.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指的是,对于既有行为模式模仿复制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与发散思维有关的能力,是新的思维组织产生的能力2.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
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晶体能力一生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趋缓。
气质与性格的含义
气质的含义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
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
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出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气质,似乎是人们熟知而又不易捉摸的概念,大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味。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用气质来评价对方,如“艳而不俗”、“仪态端庄”、“风韵犹存”等等,实际上这都是由于气质美所带来的风采。
一个人持久的、高贵的美莫过于.气质美。
气质美,属于一种内在美、精神美,是以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思想修养、道德品质为基础的,通过对待生活的态度、情感、行为等直观地表现出来。
人们观察、评价一个人的气质时,往往是“由表及里”,透过对方的眼光、神情、谈吐,才能观察到一个人的气质。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神情是感情的外露”、“谈吐是直抒胸臆的表达”。
在现实生活中,气质好的人,的确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比如外貌秀丽,举止端庄,性格温柔给人以恬静的静态气质美;身材魁梧、行动矫健,性格豪爽的人,给人以粗犷的动态气质美;外貌英俊,举止文雅,性格沉稳的人,给人以高洁优雅的气质美。
什么是内涵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
2.气质是关键。
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3.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
真诚是宝。
4.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语。
5.不要向朋友借钱。
6.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
7.与人打“的”时,请抢先坐在司机旁。
8.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法政学院09思政3班江银曼2009644317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能力和性格往往能决定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管理者在了解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之间及与管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气质,气质是表现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方面的动力特征。
气质往往只是一个人情感和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它不涉及情绪、活动的动机和内容。
例如:同样是工作绩效比较高的员工,有的人表现为精力充沛、热情洋溢,而有的人则表现为任劳任怨、踏实肯干。
同样是对组织管理有怨气的员工,有的人表现为大吵大闹,而有的人表现为忍气吞声。
气质具有天赋性和稳定性,人们常说“禀性难移”,就是指气质与能力、性格相比,更具有稳定性,不容易改变。
一般说来,气质先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后在人的职业生涯和社会活动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改造。
在这方面,要注意集体的作用,例如,某组织内一名员工自幼孤僻、胆怯、羞涩。
后经主管人员开导,并提供机会使之参加一系列活动和社会工作,委以重任,逐渐克服了孤僻、胆怯和羞涩。
人的气质有以下八方面的基本心理特征:感受性、兴奋性、反应性、反应速度、灵活性、可塑性、外向型和内倾型、可交际性。
类型又分为胆汁型、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在实际生活中,纯属于某一气质类型的人是极少数的,大多数人是接近于某种气质,又有其他气质的某些特征,表现为具有中间型或者混合型气质。
气质对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点,特别是对于管理者来说,加深对气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气质观念,对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气质可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不同的工作对气质类型有不同的要求。
若某一工作要求做出迅速灵活的反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的工作效率比粘液质、抑郁质的人的工作效率要高;反之,某一工作要求细致、持久,粘液质、抑郁质的人则更胜一筹。
此外,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行动,气质对于形成和改造人的某种情感与行动特点或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是个体内在的生物学特征,具有遗传性和生物学基础。
它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情绪反应、情绪稳定性和个体的适应性。
气质主要分为四个维度:沉稳性、外向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沉稳性指的是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情感反应的强度,沉稳性高的个体情感稳定,反应较为平静。
外向性指的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反应程度和社交能力,外向性高的个体喜欢社交、活动量大。
神经质指的是个体对潜在风险的反应程度和对负面情绪的敏感性,神经质高的个体情绪容易波动。
开放性指的是个体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对变化的积极态度,开放性高的个体喜欢尝试新事物,对变化持开放态度。
性格是个体在相对稳定性和一致性上的心理特征,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和个体经历等因素形成。
性格主要包括五个维度: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外向性指的是个体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和社交能力,外向性高的个体喜欢社交和活动。
宜人性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合作和对他人的关注程度,宜人性高的个体友善、有同情心。
尽责性指的是个体的自律性和责任感,尽责性高的个体有计划、有条理。
神经质指的是个体对潜在压力的反应程度和情绪稳定性,神经质高的个体对压力敏感,情绪容易波动。
开放性指的是个体对新事物和变化的接受程度,开放性高的个体喜欢尝试新事物。
个性心理特征对个体的行为和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一个外向性高的个体更容易适应社交环境,喜欢交朋友和参与活动。
一个开放性高的个体更愿意接受新观念和变化。
一个宜人性高的个体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和人际关系。
一个尽责性高的个体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一个沉稳性高的个体情绪稳定,更容易面对压力。
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
遗传因素对于气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性格则更容易受到环境和经历的影响。
个体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文化背景等都会对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总之,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稳定模式。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
本节学习指导
掌握:学会用气质测量工具诊断你的气质类型
重点:理解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拓展:讨论气质与职业的关系
二、气质
二个问题: 你平时如何理解气质这个词的? 请举例说明“脾气”、“秉性”、“性情”在行为上有什么表 现。 (一)何谓气质? 概念:气质是个体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在动力方面的特征。 如何理解? 1、气质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 动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 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 异。
4、性格的认知特征
性格的认知特征,是指人们在感知、记忆、 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 差异。
性格的类型
(一)机能类型说 理智型 情绪型 意志型
(二)内外倾向说 内向型 外向型
解释:
“这太不公平了!”
——强调障碍的外向攻击。
“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自我防御的外向攻击。
“我不答应!”
——需求为主的外向攻击。
“我的生活真不幸!”
——强调障碍的内向攻击。
“我没觉得我有难以容忍的缺点”
——自我防御的内向攻击。
解释:
“我有什么缺点希望你能原谅。”
苏格拉底的忠告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年轻时暴躁易怒,富 于挑衅,有一次有人对他说:“你这样的气 质很可能引你走上犯罪道路”。苏格拉地听 了此话,认真反省,并有效改变了自己的气 质。鉴于自己的经验,他向世人提出了流传 至今的忠告:“了解你自己”。
血 型 A B
气质 消极保守 积极进取
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人的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其中最明显、最主要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
个性心理尤其是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掌握个性特征理论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正确理解个性心理特征,以下各节将对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进行深入剖析。
第一节气质一、什么是气质气质源于拉丁语,愿意是混合、掺和的意思,后被用于描述人们的兴奋、激动、喜怒无常等心理特征。
气质一词应用的领域较多,在不同的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
心理学中的气质概念内涵较窄,它与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脾气”、“秉性”、“性情”等意义近似。
现代心理学把气质定义为: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理解此定义时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征气质的动力特点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的特征。
如一般把知觉速度、情绪和动作反映的快慢归结为速度方面的特点,把注意持续的时间长短、情绪起伏变化等则归结为稳定性方面的特点,而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归结为指向性方面的特点。
(二)气质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人的气质特点,几乎在初生后不久就能看到。
在儿童生命最初几星期内,对刺激的敏感度、对新事物的反应等就有明显的差异,如有的婴儿好哭、好动,有的婴儿安静、很少哭闹;就是同为哭叫,在声音大小、急缓和持续时间上也各有不同。
研究表明,年龄越小气质的表现越明显,气质的特征也越清楚。
由于气质较多地依赖于先天因素,因此,气质在个性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人们通常所说的“秉性难移”就是指气质的稳定性与难以改变。
有人对20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子在某些气质特征方面比异卵双生子表现出更大的相似性。
(三)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气质虽然具有先天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不起变化,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性格的掩盖下,气质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改造。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篇一:对自己的气质与性格分析对自己的气质与性格分析——体育教育1102班焦莹莹一、气质特征分析气质是人们常说的“脾气”、“性情”,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
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
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类: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根据测试,自己是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的人。
本人平时属于安静型,不善于和别人交谈,总是生存于自己的小天地,沉着安静、谨慎细心,但反应缓慢,善于忍耐;能够克制自己,注意力难以转移,工作具有稳定性,能够做事坚持不懈。
气质无所谓好坏,也无善恶之分。
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每一种职业领域都可以找出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能作出突出的贡献。
粘液质人能力不凡。
他们不仅能从事学术、教育、研究、技术、医师等内向型职业,而且可以活跃在政治、外交、商业、法律等外向型职业领域。
他们之中一些有独特才能的人,在漫画及其他艺术、服装设计、广告宣传、新闻报道领域中都能作出比较好的成绩。
作为中文系的我,希望能够在教育以及新闻或广告这几个职业中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二、性格特征分析从性格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四个方面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1、本人能够注重集体利益,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保证一心一意,一丝不苟,无论在社交中还是在学校学习中,始终做到与人友善;和同学有着良好的关系,友善待人;本人能够以真诚的一面与同学,老师,朋友交往;遇到有困难的人我会及时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本人能够及时地完成学习及工作上的任务,做到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尤其是对于学习上的细节能够认真掌握;但鉴于自己的性格趋于内向型,总是做事思想保守,不能够做到创新,这是一个极大的弊端。
第十二章个性心理特征
2、以心理活动的倾向分类 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荣格根据 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将 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三)以个体独立性程度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根据场的理论, 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顺从型)和场独立 型(独立型)。 (四)以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 德国的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根据人认为哪种 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 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 社会型。
六、性格的测量
第三节 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某种活动顺利完成所 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既包含实际能力(一个人现在“所能 为者”),也包含潜在能力(一个人将来“可 能为者”)。 (二)才能与天才 才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各种能力 完备的结合。才能常以活动的名称来命名。 天才: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各种能力 最完备的结合,是才能的高度发展。
(四)四种基本气质类型的典型表现 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表现(行为特征) () 对四种气质类型行为表现的一字概括 胆汁质—急 多血质—活 粘液质—稳 抑郁质 —细 四种气质类型遇到在相同情景中具有不 同的表现.附件 在现实生活中,单纯属于某一气质类型 的人并不多。除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 典型特征之外,大多数人都偏于中间型或混 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 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类型的一些特 点。
个性心理特征
第一节 气 质
第二节
性
格
第三节 能力
第一节 气 质
一、什么是气质
(一)定义: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 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包括心理过 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 理活动指向性。 (二)气质的一般特点: 1、先天性 2、稳定性
个性的心理特征
第四章
个别差异
第一节
(二)个性的特点
人的个性
1。独特性(差异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4。可塑性
4。思考型 重思考不重感情,喜欢分析问题;有时会训
斥员工,显出一副铁石心肠,按照外界情况和不受人的感情影 响的准则做出决策。为达一目标,会不顾健康状况,不顾财力 和家庭,也不顾他人认为至关重要的利益而一意孤行。 思考和感情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依赖认识过程,即以 概括性的正误判断,或以正规的推理系统为依据;后者则依赖 感情作用,按好与坏,愉快不愉快,喜爱不喜爱的个人看法来 评价事物。
第四章
个性差异
第二节
(1)强平衡,高灵活。
人的气质
2。多血质(活泼型)(性情活跃,动作灵敏)
(2)敏捷好动,易适应环境。
(3)善交际,不拘束。
(4)富有精力,工作能力强,能从事多样化、多变性的 工作。
(5)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 。
(6)兴趣广泛而多变,感情丰富而不专一。浮躁轻率, 好大喜功。
2。特点
(1)天生性 (2)稳定性
第四章
个性差异
第二节
人的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现代心理学依据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 活性,把高级神经系统划分为:不可抑制型、活泼型、安静型 和弱型。
1。胆汁质型(性情暴躁、动作迅猛)
(1)强兴奋,弱抑制,精力充沛,热情,易激动,反应迅 速,行动敏捷,暴躁有力。 (2)言行上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有一股强烈而迅速燃烧 的热情。 (3)决策果敢,坚忍不拔,但往往不考虑后果(鲁莽) 。 (4)性急,易被煽动。 (5)工作上常有明显的周期性。
个性心理特征与行为(个性气质性格)
同卵与异卵双生子外向性得分的相关系数
男性
女性
同卵双生 异卵双生 同卵双生 异卵双生
瑞典样本 .47 .20
.54 .21
芬兰样本 .46 .15
.48 .14
据Floderus-Myrhed et al.(1980)和Rose et al. (1988)。
同卵和异卵双生子在精神分裂症、抑郁和犯罪行为方 面的相似性
(二)个性理论
1、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个性是一个 整体,分3个相互作用的部分:
本我:最原始的部分,是遗传下来的本能。并且在最初的几年内单独存
在,由快乐原则支配,不受社会规范约束。
自我: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由本我发展而来,大概在两岁的时候发展起来
,由现实原则支配,是个性中的主要部分。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 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A、个性倾向: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B、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特点:组合性、稳定与可变性、一般性和独特性、生物制约 性和社会制约性
2、抑郁:此病患者在讲故事中表现出因病种不同(精神病性、严重的 神经症或神经质)而有差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观念性活动受 阻。所以大部分故事内容都是在询问中获得的。即使如此,回答询 问时通常也都是言辞简短或只有个别单词。
3、强迫症: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者在描述图片时很详细,详细得甚至 古怪。在将图画的某一部位或某一方面进行分割时非常刻板。强迫 观念者过于智力化,在意识中出现过多的可能解释、怀疑、卖弄学 问、往往限于叙述。
(1)反应的语句; (2)每张图片出现到开始第一个反应所需的时间; (3)各反应之间较长的停顿时间; (4)对每张图片反应总共所需的时间; (5)被试者的附带动作和其它重要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