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版内隐联想测验

合集下载

内隐联想测验概述-精品文档

内隐联想测验概述-精品文档

内隐联想测验概述1. 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提出科学方法的发展推动了理论的进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发展。

内隐联想测验是Greenwald 等于1998年提出的。

在社会认知研究中,一般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于刺激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所以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的时候往往会带有掩饰,从而会出现掩饰效应;第二,由于被试的内省能力有限,从而造成被试不能够对自己真实的态度进行反应。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投射测验法、传记分析法、情境测验法以及反应时法等。

但是投射测验法、传记分析法、情境测验法却难以进行量化分析,因此难以开展科学的研究。

反应时方法则可以进行量化,从而日益受到特别的关注。

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内隐联想测验本身也引发了许多的研究。

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通过测量目标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联系强度从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是反应时范式在社会认知中应用的结果[1]。

我们认为如果刺激所暗示的社会意义与被试的内隐的社会态度或需要相一致,则被试的反应则会易化,从而被试的反应时间将会比较短;如果刺激的暗示意义与被试的内隐的社会态度与需要不相一致,则被试需要更多的心理能量和时间来处理这种不一致,从而做出所要求的反应。

由于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这种情况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

Greenwald等在既有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把实验设计的思想运用于测量之中,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 内隐联想测验(IAT)的原理内隐联想测验以概念网络模型为基础,认为在人的知识网络中存在着一个社会认知的网络结构,用不同的节点表示各种事物、概念或评价。

内隐联想测验(IAT)及其在性别刻板印象研究中的应用

内隐联想测验(IAT)及其在性别刻板印象研究中的应用

内隐联想测验(IAT)及其在性别刻板印象研究中的应用蔡华俭;周颖;史青海
【期刊名称】《社会心理研究》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根据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设计内隐联想测验对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进行测量并设计相应的态度量表进行外显的态度测量,采用2(男\
女)*2(文科\理科)的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发现:(1)性别——学科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科的学生之中,并且刻板印象是一个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

(2)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学科差异非常显著,但性别差异不显著,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

(3)对于与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对应的外显态度,学科与性别差异均不显著,二者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4)性别——学科刻板印象与其相对应的外显态度间相关不显著,二者存在着分离。

【总页数】6页(P6-11)
【作者】蔡华俭;周颖;史青海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68
【相关文献】
1.多因素特质内隐联想测验(MFT-IAT)在多维度自我概念内隐测量中的应用 [J], 陈进;梁宁建;杨福义;杨文圣
2.内隐联想测验法在留守儿童电视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J], 耿柳娜;周文君
3.IAT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J], 吕文海
4.中国消费者对本国/日本品牌的外显和内隐态度——内隐联想测验在来源国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J], 杨扬子黄韫慧施俊琦
5.内隐联想测验(IAT)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 [J], 董妍;俞国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隐联想测验1

内隐联想测验1

1.2.2内隐态度概述1.2.2.1态度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等对象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

态度作为个体的一种内在结构,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的看法是: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比较稳定且相对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7]。

其中:认知成分是态度所指向的对象,该对象可以是具体事物或事件,也可以是抽象概念;情感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好恶的心理倾向,同时也是对该对象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意向成分则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这种观点被称作态度的三元论[8]。

Allport(1935)在其《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一书中提出态度的“很明显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个体对环境的总结,从而作为反应的倾向和准备状态。

1.2.2.2内隐态度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 A.G.和Banaji M.R.(1995)首次提出内隐态度的概念,认为内隐态度指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或其影响是个体在意识水平上无从知觉的,但它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对象的情感取向、认识水平和行为[9]。

杨治良等(1996,1997)运用内隐记忆中的任务分离逻辑,对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关系进行先驱性的探讨。

结果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并不一致,实验开创性地证明内隐态度可以测量,而且证明态度的无意识或内隐成份[8]。

1.2.2.3内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Wilson等人(2000)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认为:当新的态度形成时,旧的态度并未消失,而是被压抑到内隐层次里,二者以意识为分界线。

内隐态度是自动激活的稳定评价,占用极少的认知资源和注意力;外显态度是经常变化的、对情景敏感的构思,两者共存于记忆中[10]。

如果资源和动机充足,外显态度会影响个体的精细的、周密思虑过的行为反应,但如果条件不允许(时间压力)或动机不足,内隐态度则更具影响性,它会无意识地系统地影响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behavior)即个体难以主动控制的行为或个体以为不反映态度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难以消除[10]。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报告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报告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报告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内隐联想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内隐联想测验探究被试对文字和图片的反应时间和正确性。

在本次实验中,选择了“食物”这一主题,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是文字组,另一组是图片组,分别进行测验。

实验过程所有被试均在同一房间内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1. 先进行简单的训练,向被试展示一组显示数字的屏幕,在屏幕的上部或下部会出现一个方块,被试需要通过按键来选择是数字“0”还是“1”。

该训练过程为了让被试适应实验,将他们引入状态,并使他们了解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反应。

2. 测量内隐联想,向被试展示两个屏幕,每个屏幕显示一个特定的食物。

在第二个屏幕的上部或下部,会出现一个方块,在这个方块上显示上面屏幕的其中一个食物画面,被试需要判断方块上显示的食物是否与屏幕下方的另一个食物有内隐联想。

如果有,则按下“1”键,否则按下“0”键。

该测量过程共进行了100次。

3. 测试内隐联想的存在性。

相比于步骤二,这一步会增加一些干扰因素,比如随机改变上下屏幕的顺序、增加同义词和相似词等。

这些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被试的答案,测试其内隐联想的存在性。

该测试过程同样进行了100次。

实验结果在步骤二中,文字组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760 ms,标准差为 104 ms,图片组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570 ms,标准差为 75 ms。

在步骤三中,文字组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790 ms,标准差为 100 ms,图片组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600 ms,标准差为 70 ms。

从结果来看,图片组被试较文字组被试有更快的反应时间。

在步骤二中,文字组被试的正确率为 82.9%,其中最高的正确率是 92%,最低的正确率为 68%。

图片组被试的正确率为 94.5%,其中最高的正确率是 100%,最低的正确率为84%。

在步骤三中,文字组被试的正确率为 81.5%,其中最高的正确率是 92%,最低的正确率为 64%。

图片组被试的正确率为 95.1%,其中最高的正确率是 100%,最低的正确率为 85%。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斯蒂芬·J·安德森和乔治·弗雷德里克·费尔通过人格理论提出的一种新型心理学研究方法。

它主要依靠被试者所选择的两个或更多的词汇表达,从而检查他们潜意识的具体内容。

内隐联想测验是在外显联想测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用自由联想的方式来替代内省法,这就避免了因受试者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影响,使得内隐联想的结果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

一般来说,人的联想力在正常状态下应为100%。

如果低于50%,则表明该人的联想能力出现问题;反之,如果高于90%,则说明联想力水平属正常状态。

但由于每个人的个性、教育程度等各不相同,故实际的联想力往往会出现差异。

本测验主要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从表面上看,内隐联想测验与外显联想测验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别。

内隐联想测验包括了一些外显联想测验无法测量到的词汇,它不仅可以检测到一般外显联想测验所难以检测到的词汇,也可以考察那些深藏在人们意识底层的内隐的心理活动。

例如,对于抽象的词语的联想时,我们可以采用内隐联想法,而不需要有关的词汇表。

目前国内外所用的联想词汇中,一些偏差较大,甚至是毫无关联的联想词汇。

这样的词汇在外显联想测验中是无法得到的,只有借助于内隐联想才可以加以揭示。

再如,在观察某人想到“如果”或“假设”的场合时,可以借助于内隐联想的方法加以揭示。

在外显联想测验中,经常运用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作为联想的线索,但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由于“内隐联想”,不需要借助于一些刺激物,因此,可以较好地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联想。

例如,对过去经历的一件事情的回忆。

在外显联想测验中,通常需要寻找到一个较恰当的连接点,才能将联想引向某一具体的、细致的感知,但这些并非人们主观上希望达到的,很难做到。

而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由于意识的放松,使人的想像活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人们对已有的经历的内隐认知。

内隐联想测验-性别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性别刻板印象

软件直接得出D值。 根据D值大小可以判 断被试内隐态度。
结果解释
• 被试:本科大学生30名,其中男15名,女15名 • 工具:安装了“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软件 的智能手机 • 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由Harvard University开发,详情可浏览Project Implicit的 网页: • https:///implicit/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招募的被试较少,因此不能代表总体 水平。
• 不可避免的环境干扰
谢谢
实验结果
性别内隐联系测试 0.8 0.6 反 0.4 应 0.2 时 0 差 -0.2 值 -0.4 -0.6 -0.8 性别
反应时差值
男 2 男 4 男 6 男 8 男 10 男 12 男 14
女 1 女 3 女 5 女 7 女 9 女 11 女 13 女 15
反应时差≥0的被试有21人 反应时差≤0的被试有9人 结论: 将女性和家庭、男性与事业联系在 一起的刻板印象出现在大多数被试上。
讨论
• 工具
我们的实验使用安装了“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软件 的智能手机,可能反应时间测量不够精准。另此软件是英 语版本,对母语非英语的被试来说,反应时更长。
• 疲劳效应
• 样本过小
由于不相容组在第三、四步进行,相容组在第六、七组进 行,所以有被试的不相容组分数较高。
STEP 3 不相容性别-事业联合辨别 操作任务: 家庭(family)——left 男(male)——left 事业(career)——right 女(female)——right 样例:
STEP 4 此部分与上一部 分内容一致。

内隐联想测验1

内隐联想测验1

1.2.2内隐态度概述1.2.2.1态度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等对象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

态度作为个体的一种内在结构,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的看法是: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比较稳定且相对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7]。

其中:认知成分是态度所指向的对象,该对象可以是具体事物或事件,也可以是抽象概念;情感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好恶的心理倾向,同时也是对该对象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意向成分则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这种观点被称作态度的三元论[8]。

Allport(1935)在其《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一书中提出态度的“很明显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个体对环境的总结,从而作为反应的倾向和准备状态。

1.2.2.2内隐态度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 A.G.和Banaji M.R.(1995)首次提出内隐态度的概念,认为内隐态度指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或其影响是个体在意识水平上无从知觉的,但它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对象的情感取向、认识水平和行为[9]。

杨治良等(1996,1997)运用内隐记忆中的任务分离逻辑,对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关系进行先驱性的探讨。

结果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并不一致,实验开创性地证明内隐态度可以测量,而且证明态度的无意识或内隐成份[8]。

1.2.2.3内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Wilson等人(2000)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认为:当新的态度形成时,旧的态度并未消失,而是被压抑到内隐层次里,二者以意识为分界线。

内隐态度是自动激活的稳定评价,占用极少的认知资源和注意力;外显态度是经常变化的、对情景敏感的构思,两者共存于记忆中[10]。

如果资源和动机充足,外显态度会影响个体的精细的、周密思虑过的行为反应,但如果条件不允许(时间压力)或动机不足,内隐态度则更具影响性,它会无意识地系统地影响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behavior)即个体难以主动控制的行为或个体以为不反映态度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难以消除[10]。

心理学实验100个经典

心理学实验100个经典

心理学实验100个经典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其发展离不开众多经典实验的推动。

这些实验不仅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情感、动机和社会行为等方面,还为心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100 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米尔格伦实验(Milgram Experiment):这是一个关于服从权威的实验。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对另一个人实施电击,尽管他们知道电击可能会造成伤害,但在实验者的权威指示下,许多人仍然选择了服从。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倾向。

罗森塔尔实验(Rosenthal Experiment):也被称为“教师期望效应”实验。

实验者告诉教师某些学生具有较高的天赋,而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挑选的。

结果发现,那些被教师认为有天赋的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这表明教师的期望能够对学生的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阿希从众实验(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要判断线段的长度。

当周围的人都给出错误的答案时,很多参与者会放弃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选择从众。

它展示了群体压力对个体判断的强大影响力。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研究者将参与者随机分配为囚犯和狱警的角色,在模拟的监狱环境中观察他们的行为。

结果发现,环境和角色的设定使得参与者的行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正常的人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了极端的行为。

延迟满足实验(Delay of Gratification Experiment):给儿童提供一个选择,是立即获得一个小奖励,还是等待一段时间后获得一个更大的奖励。

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儿童在未来的生活中往往表现出更好的自控力和成就。

三山实验(Three Mountains Experiment):让儿童从不同角度观察三座山的模型,然后让他们描述站在其他位置的人所看到的景象。

内隐联想测验-性别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性别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别刻板印象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实验介绍
•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 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 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 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 法。 • 该实验以反应时为指标,能够有效防止意识的干 扰作用,有效测量出内隐的社会认知(如刻板印 象)。 • 其具体内容是: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测量两 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 密程度。
STEP 6 相容性别-事业联合辨别 操作任务: 男(male)——left 事业(career)——left 女(female)——right 家庭(family)——right
STEP 7 此部分与上一部 分内容一致。
基本原理
• 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 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时,此时的辨别归类 在快速条件下更多的为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 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
概念词
• 男性 • 女性
属性词
• 事业 • 家庭
实验具体内容
STEP 1 辨别性别目标词 操作任务: 男(male)——left 女(female)——right 样例:
概念词
属性词
STEP 2 辨别“事业—家庭”目标词 操作任务: 家庭(family)——left 事业(career)——right 样例:
讨论
• 工具
我们的实验使用安装了“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软件 的智能手机,可能反应时间测量不够精准。另此软件是英 语版本,对母语非英语的被试来说,反应时更长。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一、本文概述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一种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量方法,主要用于评估个体对特定对象或概念的内隐态度。

自其诞生以来,IAT因其独特的非自我报告特性,即能够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揭示其真实态度,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任何一种测量方法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信度、效度检验,才能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内隐联想测验的信度、效度及其背后的原理,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进行简要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要点。

随后,文章将重点探讨内隐联想测验的信度问题,包括其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分析影响信度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测验的稳定性。

在效度方面,文章将关注内隐联想测验的构念效度、预测效度等,通过对比研究验证其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将深入挖掘内隐联想测验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探讨其与传统显性测验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其在揭示个体内隐态度方面的独特优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的分析框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期望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进一步推动内隐联想测验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二、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一种用于测量个体内隐态度或内隐偏见的心理学实验方法。

它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联结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结构是由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结形成的,这些联结强度决定了个体对特定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测量个体对两个概念(如自我和积极评价词汇)之间的联结强度,来推断其内隐态度或偏见。

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要完成一系列快速的分类任务,这些任务要求他们将特定的刺激(如词汇、图片等)归类到不同的类别中。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

当然,内隐联想测验也有自身的缺点,在广泛应用到实践中之前还需要进行改进。首先,内隐联想测验只能测量个体对两个相反概念的相对态度评价,例如黑人和白人、外向和内向、成功和失败。其次,内隐联想测验在测量时需要尽量避免外在因素对被测者注意力的干扰,对施测环境有比较高的要求。另外,IAT还未被广泛应用于组织测量之中,对它的预测效度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仔细考察。
但是如前所述,内隐联想测验操作简单,测量和计分程序标准化,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最为重要的是它避免了印象管理的干扰,拥有传统心理测量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尽管它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随着组织管理者对内隐测量方法重视程度的提高,必然会加速测量技术的改进,届时内隐联想测验一定可以在企业人事测量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全新的内隐测量技术――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大脑中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组织起来的、彼此联系的神经节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个节点联结的紧密程度来考察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内隐态度、内隐人格等心理结构都建立在这种概念间的联结之上。
内隐联想测验的测量原理很简单:人们用相同的反应键对头脑中联系紧密的两个概念进行判断的反应时,要小于用相同的反应键去判断联系不紧密的两个概念的反应时。具体的实验任务要求被试用两个反应键对代表两对概念的词汇进行归类,例如花朵和昆虫这一对概念以及积极和消极这一对概念。每个概念都由若干个词表示,计算机屏幕中央会随机呈现这些词,要求被试者根据要求,通过按键将代表不同概念的词准确归入每个概念的类别中,程序自动记录被试者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如果花朵和积极两个概念的联系比花朵和消极的联系更紧密、而昆虫和消极的联系比昆虫和积极的联系更紧密的话,相容归类任务(即花朵词和积极词使用相同的反应键,昆虫词和消极词使用相同的反应键)就要比不相容归类任务(即花朵词和消极词使用相同反应键,而昆虫词和积极词使用相同的反应键)更容易完成,反应时也较快。最后程序给出的IAT分数就是不相容组的反应时与相容组的反应时之差,反映了不同概念在个体头脑中联结的相对紧密程度。如果花朵与积极联结的更紧密,而昆虫与消极的联结更紧密,就说明被试者对花朵的态度评价比对昆虫的态度评价要高。依据这个原理,在IAT程序中使用不同的概念词,就可以将IAT应用在对态度、自尊和人格等不同心理结构的测量上。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是一种常见的实证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侦测主语的小观念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想。

该范式的研究内容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概念、观点和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社会心理学领域提供重要的研究内容。

因此,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出关键的心理机制。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当时的研究者经常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心理机制。

在这些研究中,实验者可以通过显示一些隐藏信号来检测受试者是否能够察觉其他潜在引起行为变化的因素。

具体而言,受试者被要求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确定隐藏的暗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研究指出,人们在没有明确接触到新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对潜在的情绪状态获得思考。

测试内隐联想的实验过程为了测试内隐联想的实验过程,实验者要先将受试者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内隐联想试验组,另一组作为控制组。

控制组将接受一系列的定性测试,其目的是模拟实验组的实验中的假设。

实验者需要仔细构建实验以及控制组的管理条件,以确保实验组和控制组受到一致的测试环境。

实验组将接受一系列与情绪有关的隐藏信号,以检测受试者是否能够识别出暗示的情绪。

应当将这些隐藏信号装在一些客观完全相关的词语里,以及类似实验情境里出现的图像等资料中,同时有意保持词语和图像的客观性,以不影响受试者的识别行为。

此外,实验者也可以将此范式应用于更复杂的情绪测试,比如以类比或抽象的方式表达,并将其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将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应用于现实世界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的重要性,并开始将其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心理研究。

比如可以利用内隐联想的实验过程来研究社会偏见和歧视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社会角色的联想等。

另外,内隐联想测验也可以用来评估受试者的情绪状态,以及受试者对一些负面情境的反应。

可以预期,这项研究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以了解更多人类心理活动。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联想测验(IAT)

消极的
3 24 练习
积极的
消极的+女性
4 72 测验
积极的
消极的+女性
• SC-IAT的信度 • 在SC-IAT中,Karpinski通过三个不同的态度对象研究(对碳酸 饮料的偏好、自尊水平、对种族的态度),测得SC-IAT的内部一 致性是合理的,信度系数的范围是从0.55到0.85,平均信度系数 为0.69。 • 这些信度系数和在这些研究中使用的IAT的内部一致性是相似的, IAT的信度系数的范围是从0.58到0.82,平均信度系数为0.73。 这与在以前的研究中从IAT观测到的内部一致性也是相似的。 • 另外,Karpinski还通过对女性态度的研究,测查了SC-IAT在伪 造或自我陈述关注时的易感性。发现当被试试图在SC-IAT上自我 呈现一种态度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会产生高错误率。一旦具有 大错误率的被试从样本中除去,将只存在小的,不显著的自我陈 述结果(d = 0.24)。这些结果和早先的对IAT的研究相一致,表 明在SC-IAT上也可能存在小的伪造或自我陈述的结果。总的来说, 这些发现为SC-IAT作为一种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提 供了强大的证据。
以对女性的态度为例,来说明SC-IAT的设计程序
反应 组块 1 2 刺激数 24 72 功能 练习 测验 按左键的词 积极的+女性 积极的+女性 按右键的词 消极的 消极的
3
4
24
72
练习
测验
积极的
积极的
消极的+女性
消极的+女性
• 女性SC-IAT由两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由24个练习测验和紧接着的72个试 验测(24个测验为一块,共3块)验组成。 • 在第一个阶段(女性+积极的词),将女性的词语和积极的词分类在左键上, 消极的词被分类在右键上。为了预防形成反应偏差,女性的词语,积极的词 和消极的词不以相等的频率呈现,而是以7:7:10 的比率呈现,以至于有 58%的正确反应在左键上,42%的正确反应在右键上。 • 在第二个阶段(女性+消极的词),积极的词被分类在左键上,女性的词语 和消极的词被分类在右键上。女性的词语,积极的词和消极的词以7:10:7 的比率呈现,以至于有42%的正确反应在左键上,58%的正确反应在右键上。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联想测验(IAT)

• SC-IAT由两个阶段组成: 练习阶段:24个练习 测验阶段:72个测验(24个测验为一块,共3块)
• 反应窗 SC-IAT实验中,靶子词在被试做出反应之前一直呈现在 屏幕上,或者呈现1500ms。如果被试在1500ms之内不能做 出反应,一个“请更快回答”的提醒将出现500ms。 这个1500ms的反应窗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有助于减少 被试在任务中从事控制性加工的可能性。
• 靶子词在被试做出反应之前一直呈现在屏幕上,或者呈现 1500ms。如果被试在1500ms 之内不能做出反应,一个“请 更快回答”的提醒将出现500ms。 • 这个1500ms的反应窗产生了一种紧迫感,可以减少被试在任 务中从事控制性加工的可能性。
IAT和SC-IAT的程序比较
IAT( 测量女性和男性 ) 组 刺 块 激 数 1 2 30 30 功能 反应 SC-IAT( 只测女性 ) 组 刺 功能 块 激 数 反应
• 只使用了各48 次实验,而没有采用Karpinski 的各72 次实验。 其理由是:在我国大学生的实验教学当中发现,在电脑上操作的 实验虽然很方便,但很容易产生单调乏味感。尤其是类似IAT 的实 验,屏幕只会呈现单调的词汇或图片,如果实验次数增多,学生 就会因乏味而胡乱操作,影响实验信效度。
• 为防止反应偏差,相容任务中,代表“群体”的词 、“开心”的词和“不开心”的词按照1:1:2 的频率 出现,使得左右按键的比率各50%;不相容任务中 ,代表“开心”的词、“群体”的词和“不开心” 的词按照2:1:1 的频率出现,使得左右按键的比率各 50%。 • 被试在归类任务中会给予及时反馈。判断正确会在 屏幕中央出现绿色的“√”,持续200ms,如果判断 错误会在屏幕中央出现红色的“×”,持续200ms。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内隐联想测验综述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

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

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

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

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内隐联想测验综述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

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

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

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

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

内隐联想测验法在留守儿童电视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内隐联想测验法在留守儿童电视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耿柳娜[1];周文君[2]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融合应用实验室,;[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出版物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4-14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0期
主题词: 内隐联想测验法;留守儿童;电视虚拟;现实生活
摘要:本研究分别通过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法调查了留守儿童有关电视认知的问题——对电视虚拟和现实生活的外显与内隐区分程度,并考察了留守儿童电视认知水平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外显区分能力较弱,而内隐区分能力较强,外显和内隐区分能力相分离;性别对留守儿童的内隐和外显区分能力均无显著影响;年级对留守儿童的外显区分能力无显著影响,而对其内隐区分能力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根据所得结果对留守儿童的电视认知教育工作给出了建议,并对内隐联想测验法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进行了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
使用儿童版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儿童内隐社会认知(例如内隐自尊、内隐性别态度、内隐肥胖歧视等)的发展。

理论意义:
研究证实,成年人的态度中包含许多偏见和刻板印象,涉及的方面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偏见、内群体偏好等等。

对各种社会群体的态度在何时发展起来、发展上的变化模式是怎样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发展过程是否有所不同?近年来,不少国外学者着重探讨内隐层面对社会群体的态度的发展。

其中研究最多是关于种族的内隐态度,研究者发现6岁的儿童已经开始表现出与成人类似的内隐的种族内群体偏好,并且外显和内隐种族态度的发展存在分离现象(例如Baron & Banaji, 2006; Dunham, Baron, & Banaji, 2007; Dunham, Baron, & Banaji, 2008)。

关于性别,5-12岁的儿童表现出强烈的内群体偏好,即对自己所属性别的积极态度,在外显和内隐测量上均如此(Banaji, Baron, Dunham, & Olson, 2007)。

但是,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性别态度与儿童有所不同,其中的发展过程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拟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儿童内隐态度(包括指向自己、性别等)的发展进行研究。

儿童版IAT需要进行的修改:
IAT使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和记录被试反应,测量目标概念或类别(例如白人和黑人、男和女、胖人和瘦人、自己和他人)与属性(例如好与坏)之间的关联强度。

成人版IAT通常采用视觉呈现目标词和属性词,并要求被试使用键盘上的按键做出反应。

儿童版IAT可用于5岁以上的儿童,但是需要进行许多修改(Baron & Banaji, 2006):
[1]使用图片来代表目标概念,例如白人和黑人的图片来代表种族、男孩和女孩的图片
来代表性别;
[2]采用听觉呈现的方法来代表属性,通过耳机播放“好”词和“坏”词(例如善良、
讨厌、快乐、难过等);
[3]提供大的反应键,而不是用键盘反应,以适应儿童未完善的精细运动机能;
[4]实验者坐在儿童旁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需要的时候给儿童解释任务要求。

训练学生:
[1]IAT测验在儿童中使用要进行修改,必须考虑到儿童的计算机技能、阅读能力以及
注意力有限,需要学习将成人版实验范式修改为适合儿童的模式,刺激中所用的目标刺激和属性刺激均要考虑到儿童的能力。

[2]收集并评估IAT测试中所需图片和听觉呈现的属性词,这些材料都要适用于儿童。

[3]使用E-Prime软件编写程序,实现刺激呈现(图片呈现和声音呈现)、接收按键反应
以及记录正确率和反应时。

[4]用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语言,口头给各年龄儿童提供指导语,并在实验进行过程中
在旁边提供帮助。

[5]使用SPSS软件对儿童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数据进行分析。

[6]对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发展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Banaji, M.R., Baron, A., Dunham, Y., & Olson, K. (2007).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group
social cognition: Early emergence, implicit nature, and sensitivity to group status. In M.
Killen and S. Levy (Eds.) Intergroup. Relationships: An integrative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pp. 87-10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Baron, A. S., & Banaji, M. R. (2006). 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attitudes: Evidence of
race evaluations from ages 6 and 10 and adulthood.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53-58. [3]Dunham, Y., Baron, A. S., & Banaji, M. R. (2008). 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intergroup cogni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12, 248-253.
[4]Dunham, Y., Baron, A. S., & Banaji, M.R. (2007) Children and social groups: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implicit consistency in Hispanic Americans. Self and Identity, 6, 238-2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