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合集下载

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沧浪区吴门桥街道党工委紧密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围绕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抓好街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流动党员基本现状目前,吴门桥街道有党工委个、党委个、党总支部个、党支部个(其中非公企业党支部个),共有党员名,流动党员有名,其中跨省流动的人,不掌握去向的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党员人数呈上升趋势。

吴门桥街道流动党员有三个特点:一是构成相对复杂,有企业下岗职工、有复退军人,也有大中专毕业生、退休人员等。

二是除退休党员外,其它流动党员思想大多比较活跃,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有创业精神。

三是流动时间、方向不确定,流动党员什么时候外出,到哪里,外出时间多长,什么时候回来难以确定。

二、流动党员管理主要做法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吴门桥街道在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是:1、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在巩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公有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将党建工作向非公组织渗透,力求全覆盖。

据统计, 吴门桥街道目前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约家,符合单独组建党支部条件的家,目前已建非公党支部的个(单独建支个,联合建支个)。

街道在抓好已建非公党支部工作的同时,加大了对符合单独建支条件的企业的工作力度,力求尽快建立党支部。

对不符合单独建支条件的,将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到所在社区党总支,纳入社区党员的统一管理,努力使每个党员都找到组织,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

2、抓好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措施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

流动党员管理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流动党员管理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流动党员管理调研报告对策建议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夯实工作基础,坚持动态管理。

流动党员普遍存在党费难收缴、去向难把握、管理难实施、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现象,成为流动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而流动党员“无家可归”是最根本的难题。

坚持抓基础性工作,注重动态排查,流动党员能不能管好,关键是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自下而上实行流动党员月排查、月上报制度,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基层党组织要采取进门店、进楼宇等多种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拉网式排摸,全面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原因、流动时间、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

注重建立管理台账。

对流动党员的职业、学历、就业状况、居住地、联系方式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建立信息档案,健全了管理台账,切实做到党员流出一个,掌握一个,流入一个,管理一个。

(二)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贯彻落实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进行安排部署。

注重加强对流动党员建立信息档案、参加教育活动等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指导基层党组织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结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际,初步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强化咨询服务,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热情宣教服务。

加大流动党组织阵地设施建设力度,各党支部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健全了支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了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就业创业技能。

二是主动帮扶维权。

在流动党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配合党组织与流动党员所在地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在劳动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工伤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切实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三是真情关爱解忧。

为使流动党员能安心在外就业创业,我们在生产、生活、子女教育方面给予他们更多关心。

如及时为外出流动党员办理各种业务,“七一”、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家属等活动,使流动党员和他们的家人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时强调,“要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明确要求,是固本强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任务。

X市现有人口X万人,党员X万余名,其中流动党员X余名。

随着外出务工呈现出蓬勃涌现的趋势,努力做好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党建工作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一、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流动党员去向很难掌握。

部分党员外出前不向所在党支部报告,不辞而别,有的一走一年半载,不主动转移组织关系,也不主动与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或当地党组织进行联系。

加之外出党员务工经商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工作单位,有的居无定所,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更无从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

(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措施尚不到位。

有的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上有畏难情绪,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对管好管活缺乏必要的对策措施,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有的流动党员正处在考察期,外出前后既不汇报又不联系,或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至于党组织对其外出期间表现难以把握,培养考察难以落实,转正手续难以办理。

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对现实中多样化的管理方式缺乏研究,不制定切实可行的流动党员管理措施,对许多“三不”流动党员只在年底党员评议中批评教育而已,管理力度不到位,党组织尚缺乏吸引力。

(三)流动党员党组织活动不好开展。

由于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流动时间较长,即使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多数党员不主动与从业地党组织联系,没有及时参加从业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

加之从业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难以摸清底子或管理不够严格,导致流动党员极少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

(四)流动党员作用发挥不够。

一方面流动党员缺乏发挥自身作用的主动性。

一些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重经济收入轻思想改造,再加上组织的教育管理不能及时跟进,致使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起不到党员应有的带头作用。

流动党员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4篇

流动党员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4篇

流动党员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4篇篇一: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作为一名流动党员,我深感自己肩负着党的使命和责任。

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

我经常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了解国际国内的形势,时刻保持对党的信任和忠诚。

在思想上,我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

我经常阅读党的文献和重要讲话,深入思考和学习其中的理论深意。

我通过参加党组织组织的学习活动、参加党委组织的理论研讨会等方式,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

我坚守党的纪律,牢记党的宗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我时刻警醒自己,尽力做到清正廉洁、忠诚敬业,在工作生活中做到心中有党、行动有节。

同时,我也积极帮助身边的同志,关心身边的群众,传播党的正确理论,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能代表党和人民。

篇二:流动党员的学习状况作为一名流动党员,我时刻牢记党的教育要求,努力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和成长。

我经常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我密切关注所在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工具,始终保持自己在工作中的竞争力。

我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关注党的理论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平台和社群,与其他党员同志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我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通过阅读书籍、听取讲座、参加讨论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同时,我也注重实践学习,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我积极参与实践项目,亲自实施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还通过参加党组织组织的实践活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生,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

篇三:流动党员的工作状况作为一名流动党员,我在工作中始终秉持党的工作原则和方针政策。

我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党的要求履行工作纪律,努力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汇报之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之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之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LT的双向联系。

“温馨之家”网络社区的建立拉近了支部与党员之间的联系,为支部和党员打开了了解信息、交流信息、宣传信息的新视窗。

4、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确保忘忧不忘本我辖区内的流动党员主要以无业人员为主,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社区主动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尽量减少其在再就业和创业过程中的麻烦和忧愁。

免费提供劳务咨询并且为其联主动联系各中培训机构,从而自觉做到忘忧不忘本。

截止目前为止,我社区已帮助两名流动党员在成功就业,一名在粮机医院工作,另一名自己经营“亮博士”擦鞋店。

二、主要成效1、大力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我社区党支部积极协助流入党员管理,把流动党员纳入党员志愿者的同时,还使其主动参与流入地的平安社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去,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一方面建立了优秀党员与后进党员结对抓帮扶、老党员与新党员“一帮一”抓带动、流动党员“手拉手”抓共进等帮带机制,充分发挥辖区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针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多、困难群众多的实际,通过社区党建联谊会、“结队连心”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开展帮贫扶困活动,以解决那些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

近年来,流动党员通过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慈善超市、社区小课堂等场所参加志愿服务不下40次,帮扶资金达8万多元,受助人数达300多人次。

通过社区文化艺术节参加文艺汇演不下5次。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广大流动党员的积极性,也让流动党员感受到了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有效实施承诺点评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开展了公开承诺和双向评议活动,明确努力方向和争优事项,同时在社区公开栏公布,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开展党员集中会议点评工作,召开组织生活会,邀请街道纪工委书记对社区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社区党支部也对流动党员进行点评,通过完善承诺点评机制,树立起党员先锋模范形象得同时,也激励广大党员更加积极的为民服务。

青东社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青东社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青东社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思考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和服务,是当前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我社区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定期报告制度。

流动党员在外出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向所在地党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工作以及参加流入地党组织活动等情况。

调整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二、定期联系制度。

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经常与外出流动党员所在组织生活党支部联系,与其互通情况,掌握信息,将支部有关工作情况和要求转告外出流动党员。

三、是定期走访制度。

对流入党员,及时了解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四、建立流动党员补课制度。

对未能参加党组织重大活动的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指定专人通过电话、网络、QQ等多种方式负责对其进行补课。

存在的问题1.行踪难掌握。

少数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和返回时不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有的流动党员担心影响打工挣钱,不愿公开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成为“隐形党员”。

有的流动党员不愿受约束,外出不领流动党员活动证,即使领了活动证,也不主动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造成流出地、流入地“两不管”现象2.教育难坚持。

由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缺位,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一些流动党员到外地后,用人单位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够重视或没有党组织,致使部分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无法落实。

一些流动党员不主动亮身份,不与所在地党组织联系,使流入地党组织无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一些流动党员工作不固定,工作和居住地经常变换,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均无法对其进行经常性思想教育,党组织生活也无法进行。

3、作用难发挥。

部分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对原党组织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不愿发挥党员作用。

部分流动党员迫于生存压力,一心打工挣钱,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不想发挥党员作用。

一些流动党员对自己放松要求,长时间脱离组织,放任自流,甚至做出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

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思考

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思考

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思考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思考辖区就业岗位较少,流动党员的数量呈增多趋势。

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

一、流动党员存在问题背景一是辖区属于老旧小区,许多下岗职工、离退休党员,社区党员老龄化严重,整体素质不高,社区党组织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社区党员成员参与意识淡薄,缺乏理解支持,没有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社区党建工作的氛围。

二是管理不够严。

辖区的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待业人员中的学生党员等存在着游离分散状况和管理上的“盲点”。

二、流动党员存在问题一是去向难掌握。

一些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甚至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

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二是活动难开展。

一方面,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另一方面,外出党员不能参加所去地方党组织生活,主要原因是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够关心。

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是管理难落实。

在流动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有的外出预备党员则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有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只能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难以管理。

四是作用难发挥。

相当部分流动党员存在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关心不够、支持不够,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以及带动作用弱化。

三、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建议一是专人联系管理。

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流动党员到达外出地后,必须及时地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联系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

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包括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向他们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及作出的决议和对他们的要求;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和征求他们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对家乡建设的计策等内容。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最近,笔者对××县流动党员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基本情况截止====年=月,全县共有流动党员===人,占全县党员总数====人的=.==%。

流出党员===人,流入党员===人,其中:农村党员===人,占农村党员数的=.==%,占流出党员的==.==%。

流出党员中,连续外出=个月以上的有===人,=个月以下的==人;流入党员===人,=个月以上的==人,=个月以下的==人。

流动党员主要分布在农村,也有少部分是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倒闭企业中的党员,其中未落实单位的军转干部、复员退伍军人的党员==人,未落实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人,停产半停产、关闭、破产企业中的党员==人。

从现状看,流动党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流动党员年轻且文化高。

在===名流动党员中,==周岁以下的===名,占流动党员数的==.=%,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名,占流动党员数的==.=%。

从年龄和文化上看,流动党员具备了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且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特点。

二是外出范围广且地点不固定。

外出党员的流向以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

流出省外的===名,流出至省内的===名,分别占外出总数的==.=%、==%。

由于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原因,流动党员随时有可能更换单位和地点,流动性相当大。

党员在工作单位之间的流动相当频繁,大部分流动党员很难在一个单位较长时间工作。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当前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

当前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

---------------------------------------------------------------最新资料推荐------------------------------------------------------ 当前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当前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党员队伍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党员管理教育也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行改革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外出务工经商党员、人才流动中的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和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

这些党员有的自谋职业,有的应聘到私营企业、合资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工作,成为流动党员。

这给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因此,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现状、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广泛,流动的范围和涉足的领域不断扩大,情况也越来越复杂。

以我市为例,1999 年全市外出流动党员达 979 人,从外出党员流向行业分布来看,向城镇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流动的80 人,乡镇企业 123 人,私营企业 38 人,个体工商户 120 人,其他行业或不掌握流向的 618 人。

2019 年全市外出流动党员达 908 人,从流向上来看,城镇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的 77 人,乡镇企业 108 人,私营企业 44 人,个体工商户 130 人,其他行业或不掌握流向的 549人。

1 / 7从两年统计数字来看,党员流动的范围较广,不知去向的所占比例较大,情况比较复杂,这就给党员管理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近年来,我市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从有利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有利于党员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需要,积极研究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就整体而言,在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地方、单位的问题,而是带有共性的问题。

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关于锡尼镇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专题调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外出外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分散性、随意性的流动党员队伍,这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

我镇流动党员数已达217人,针对当前我镇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就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调查,想了一些对策,与领导和同志们共同学习、探讨。

1、当前流动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一是底数难摸清。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找党员难。

部分党员外出时不在所在党组织申请登记,党组织无法联系。

部分党员到达新地点后不主动找当地党组织。

二是党员找组织难。

部分流动党员本身是“挂空”党员,原所在党组织因企业关停破、转制等原因名存实亡,新工作单位没有建立党组织或党组织也不愿接收。

“两难”造成“两不找”或“两不管”,成为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盲区”。

二是管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

“两不找”和“两不管”的流动党员既不便回所在党组织过组织生活,又不能或不愿参加外出地党组织活动,常年甚至多年没过组织生活。

二是不能按规定接转党组织关系。

一方面,流动党员工作不稳定,不愿转移党组织关系;另一方面,有部分党员嫌接转党组织关系程序复杂,费时费力。

三是不能按时收缴党费。

一小部分流动党员一年缴纳一次党费,不愿缴纳党费或不按要求缴纳党费的流动党员占大部分比例。

四是预备党员不能按期转正。

处于预备考察期的流动党员,远离组织,其预备期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

三是教育不适应。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滞后。

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二是教育内容单一。

不能贴近思想实际,解决深层观念的思想问题。

三是教育方式呆板。

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使党员教育在人员、时间上都难以落实。

四是作用难发挥。

一是大部分流动党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与思考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实行了改制,企业的职工回归到社区,大量的“组织人”转化为“社会人”,企业人员交由街道和社区管理。

同时,大批下岗和失业职工、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使得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增多,管理难度增大。

其中,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和手段面临着由过去的“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现状(一)社区流动党员队伍的特点从2004年襄樊市国有企业实行改制以来,大部分破产改制企业社会工作移交给社区管理。

目前,纳入社区管理的流动党员对象主要是:没有党组织的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破产改制企业的失业党员,与原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进城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及其他流动党员。

其构成特点:一是居住分散,分布广泛。

以***办事处为例,现有579名党员,原有自管党员230名,移交过来349名。

这些流动党员分布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有的居住在子女、亲戚家中,有的居住在外地,有的长期在外地工作,也有的因拆迁(户口在该街道辖区)人户分离,成为空挂党员,等等。

客观上造成了党内难以组织的状况。

二是组成复杂,层面不同。

社区流动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境界各不相同,年龄上从20多岁到70多岁,年龄悬殊;文化程度有大学、中专、小学,层次相差大;职业各行各业,经历各不相同;思想境界有高有低,素质较高的尚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履行党员义务,素质较低的满腹怨言,不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

人员组成的复杂性,造成思想观念的差异,党员间共同语言缺乏,交流少,形成组织生活内容的单调、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生活的开展。

三是流动性大,难以掌握。

有的离退休党员长期与子女一起居住,不在本地居住,有的党员长期在外地打工,有的党员因城市建设拆迁等问题,成了空挂党员。

街道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小结

街道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小结

街道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小结街道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小结为切实做好社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我街道根据流动党员特点,结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采取有效的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较好地发挥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社区流动党员组织网络。

去年以来,按照“党员流动不流失”的要求,对全街道社区流动党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册,充分掌握每一名流动党员情况,把每一名流动党员都纳入管理,将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各社区党总支实行跟踪报告制度,每月收集一次、每季度上报一次流动党员信息,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对流动党员管理,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从方便其生活、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开展学习、座谈会、墙报、电教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让流动党员认清形式,转变观念,树立“社会人”的观念,增强社区意识,尽量保证每一个党员都不掉队。

发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并将参与情况进行反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

让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并针对不同层面党员的特点,开展独具特色的活动,丰富流动党员的文化生活,使党员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

四是为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社区党组织切实关心流动党员的生活和工作,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

不断深化党内帮扶工作,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每个困难党员心中。

鼓励他们参加社区服务工作,或是自谋职业,并为他们提供服务、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再就业和克服困难,使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觉服从党组织的管理。

五是以社区服务为载体发挥党员作用。

在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通过党员积分卡、“党员志愿者服务”、“我为社区出把力”等服务平台,通过发挥广大流动党员在服务群众、服务社区以及公益事业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党组织活力。

对流动党员管理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对流动党员管理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对流动党员管理的一些探索与思考对流动党员管理的一些探索与思考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离土进城,引发了颇具时代特征的“打工经济”。

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员自然站在这支劳务输出大军的前列。

但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困难,想转组织关系无处接,想参加组织生活无处去,想找组织谈心无人听。

如何使党员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热点。

大源镇作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经不断适应、完善,已形成造纸和金属门窗两大支柱产业。

随着本土经济的趋向饱和,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将创业的触角伸向外地。

在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调查数据表明,大源镇共有外出党员103人,数量多、分布广,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跨出国门,远赴坦桑尼亚。

大源镇党委充分认识到这支队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及时建立健全外出党员管理机构,创造性地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通过管理机制规范化、教育形式多样化、组织活动务实化、沟通渠道网络化、服务意识人性化等有效手段,确保流动党员“创业不脱党”、“离乡不离党”。

一、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党员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以及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的“领头雁”效应,越来越多的农村党员离开土地,外出淘金。

二是流动分布面比较分散。

三是流动党员构成相对复杂。

包括农民、下岗工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社会人群。

四是流动时间不确定。

什么时候外出,外出多长时间难以确定,大体上按季节流动,有的长年在外经商。

五是流动党员以青壮年为主。

他们思维活跃、文化程度高,是最具战斗力和创造力的队伍,但由于心态复杂,在外易受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又是最不稳定,最容易出问题的群体。

压滤机滤布一直以来,我们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存在着用人单位不管,原单位党组织管而不实的现象,造成管理工作中的五大难:(一)、组织关系转移难。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思考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

改革开放,使进城打工、外出务工经商、人才流动、失业并轨等党员成为流动党员,这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为此,按照县委要求,我们就当前我县流动党队伍现状与趋势,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金塔县按照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主要内容来抓,通过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健全管理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狠抓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按照省、市委关于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牵头抓总和组织协调作用,制定下发了《金塔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文件,与各基层党委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

县人事、劳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工商、公安、税务等办证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严把流动党员“出入关”;全县各级党组织层层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和信息库,并根据人员变动实施动态管理。

至目前,县、乡、村(社区)全部建立起互动共享的流动党员基本情况信息网络,较好地掌握了全县322名流动党员的流向、联系方式、从事职业等基本情况。

同时,建立了以县委组织部为龙头,以22个基层党委和4个社区流动党员服务站为基础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网络,开通了23部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明确了受理人,切实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党员流动日趋增多,今后若干年内,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流动党员队伍将会迅速扩大。

掌握党员流动的内在规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使他们在流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流动党员的基本状况以及管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流动党员队伍的现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和地区间的流动,人才流动中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据有关资料调查分析,全国流动党员总数约占党员总数的=%左右。

从我厂的情况看,全厂有流动党员==名,其中在职职工==名,退休职工==名,约占全厂党员总数的=.=%,如果把部分轮岗党员也作为流动党员统计在内,我厂流动党员的数量占党员总数的=%左右。

流动党员长期脱离工作单位,在流动过程中,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受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党员作用较难显现和发挥出来,一些人党员意识日渐淡忘,组织观念淡薄,不及时交纳党费,不接转组织关系,不愿意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放任自流,更有甚者违法乱纪,受到查处。

党员流动的基本特点分析党员流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年龄轻,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或一技之长的流动党员日益增多;二是党员流向相对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及大城市附近。

党员流动以个人外出为主,比较分散,工作之初不易稳定;三是党员流动时间较长,社会活动空间大;四是流动党员成分比较复杂,但主体仍然是经济效益较差企业中的工人党员。

流动党员队伍的现状和特点,增加了管理教育的范围和难度,从而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我们在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取得的一定成绩,但与整个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相比,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一些值得引起重视和注意的问题。

一是认识上的不适应。

对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没有看到党员流动在新形势下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没有真正把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纳入工作视野,提到议事日程。

对街道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街道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街道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对街道社区流淌党员治理的调查与摸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劳动力流淌的日趋频繁,流淌党员的数量增多,如何加强街道社区对流淌党员的治理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笔者通过对街道社区流淌党员调查,形成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差不多现状通过对街道25个社区进行调查,目前现有流淌党员156名。

其中流出党员149名,流入党员7名。

从调查了解的情形看,近年来流淌党员出现出三个新的特点:一是数量增多。

社区流出党员中以大学毕业生党员和下岗职工的党员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党员具有一技之长。

总的来看,流淌党员的数量和隐形党员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是范畴更广。

外出党员的流淌范畴已从市内流淌为主转向省内和全国范畴内流淌。

要紧集中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都市。

从业的单位要紧以私营企业为主,从业的行业则以工业、建筑业、商业及饮食等服务业为主。

三是流淌性大。

部分流淌党员尽管具有时刻、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但大多数流淌党员因工作环境、待遇等缘故,不断“跳槽”,形成新的不确定、难把握的流淌去向。

四是治理更难。

大多数流淌党员在外人一辈子地不熟,不愿亮明身份,有的流入单位没有建立党组织、流淌党员找组织嫌苦恼;社区党组织在流淌党员治理上怕苦恼,造成治理“双难”的现状。

二、存在问题要紧存在“四难”问题:一是去向把握难。

一些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加之外出党员的流淌性存在着专门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

因此,党组织专门难随时把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二是活动开展难。

流出党员远离所在社区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组织的活动。

在当地又不愿亮明身份,多数外出党员不能参加所去地党组织生活。

由此,造成流淌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是治理落实难。

在流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把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有的外出预备党员则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有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只能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所在社区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难以治理。

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

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

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现状与特点近年来,虽然我们认真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工作,通过电话、信函、网络等方式加强与流动党员联系,掌握其基本情况,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党员怀揣着组织关系却并不与党组织联系,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造成很多“口袋”党员、“隐性党员”存在。

从我街道情况看,大量人员在外务工经商,同时也有大批外来人员涌进。

目前,街道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将近2.8万,而登记在册的外出流动党员只有33名,流入流动党员只有30名,从比例上看明显不对称。

从当前情况看,流动党员队伍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流动党员素质趋高。

一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更注重单位的发展前景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大量大学生到我街道各企业就业。

二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就业难、致富难、发展难,造成大批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且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到我街道就业。

三是我街道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增多,这些人年纪轻、文化程度高,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

2、流动党员流向多样化。

流动党员行业除分布在第二产业外,还从事运输、饮食、经商等行业。

3、流动党员成份复杂化。

流动党员来自不同社会群体,有农村党员、国企改革下岗党员、大学生毕业党员、自主创业党员、退休党员等。

二、存在问题(一)流动党员身份难确认。

部分流动党员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联系,不开党员证明信、不转移组织关系,造成流动党员身份难摸清。

一些流动党员在表明党员身份方面存在消极、被动态度,致使原籍党组织不知其“所踪”,居住地党组织不知其“所在”。

(二)流动党员管理难落实。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流动党员出行前不向党组织报告行踪;有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在外寻找工作,或把组织关系揣在口袋,或把组织关系挂在原户籍地党组织,以致长期脱离党组织。

(三)流动党员教育难适应。

一是教育要求的单一性与党员需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的活动,以活跃流动党员生活和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缺乏正常的活动经费。

.freekan.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党的观念比较淡薄,部分流动党员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

调查表明,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表明自己的身份,主要是党的观念淡薄,不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把自己等同于一个普通公民。

如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党员称号只是个政治荣誉,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是靠本事挣钱致富,公开与不公开身份无所谓;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公开了党员身份,在经营活动中容易束缚手脚,致使有的流动党员为了个人利益,规避党组织的监督、约束,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

2.商业经营的不稳定性,部分流动党员不想转移组织关系。

流动党员作为一个经营者,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赚钱。

由于市场行情、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很多流动党员没有较为固定的经营点和居住点,这是他们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因。

还有部分流动党员在原单位有党内职务,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同时,如果原单位换届选举,仍想回去参与工作。

也有一些下岗职工党员,在单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如果因转移党的组织关系证明自己有经济收入,担心会取消生活补助,减少生活来源,因而不想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更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

3.转移关系手续复杂,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转移组织关系。

首先,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党员的组织关系要随行政关系转移,如果不转行政关系,只转党的组织关系,所转单位一般不愿接收。

没有接收单位的信函,组织部门一般也不予办理。

其次,按目前规定,转移党的组织关系,从外地转入的,要由县以上组织部门负责开出组织介绍信;对于城区之间转移的,要由市委组织部门开出组织介绍信。

压滤机滤布在转出和转入党的组织关系过程中要由党员本人直接办理,不能集体或委托办理。

比如,一位农民党员在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专业批发市场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他如果要把党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市场流动党支部,将要经过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委--转入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流动党支部的复杂过程,使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成为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

再者,如果流动党员一旦变换了经营地区或单位,还要再走一遍复杂的转移党组织关系的程序,使很多流动党员宁愿把组织关系留在流出地,也不愿办理关系转移。

4.街道办事处经济实力薄弱,很难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做得规范有效。

目前,除极少数街道办事处不承担上缴税收指标、不负责工作人员的工资外,绝大多数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突出任务是开拓税源,完成上缴指标,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

因此,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尽管目前各街道党工委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起来了,但是要想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搞得更好一些,活动开展得更经常一些,在经费保证、精力投入、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种新情况。

滤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流动党员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流动范围会越来越大,不仅在国内流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间的经营活动也不再是一种假设。

因此,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将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为了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根据现实的情况和条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

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不仅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如何发挥作用,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形式、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形成以社区为主要载体、上下齐抓共管的体系和格局。

地方党委及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证,街道党工委要拿出重要力量切实抓好落实。

只有这样,才能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

2.认真总结宣传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有经验做法。

要通过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和会议推广等办法,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及流动党员的思想认识,加大搞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力度。

在目前情况下,各街道党工委要与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密切配合,摸清辖区内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尽快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开展起来。

建议市、区、街道可在适当时机召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提出工作要求,出台有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现全面覆盖并逐步走向规范化。

3.简化流动党员身份认定和组织关系转移的手续。

在上级没有改进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的条件下,可根据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由市委统一印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作为党员在本市和到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身份证明,促使他们积极参加所在地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

对外地流入党员身份的认定,不强求正式转移组织关系,只要由流动党员所在党组织出具证明信,直接交到街道党工委,即可确定其党员身份,参加流动党支部的各项活动。

如果流动党员本人同意,应尽量转移组织关系,作为社区的一名正式党员参加组织活动。

对没有开证明信的流动党员,街道党工委要严格把关,不宜参加流动党支部的各项活动。

4.明确职权,加强管理。

要明确街道党工委对流动党员管理的政治责任,赋予其对社区内流动党员管理的权力。

从各级收缴的党费中适当拿出部分资金,按街道党工委所管流动党员的数量拨付下发,为流动党员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市区街居各级党组织要围绕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开展各种能吸纳流动党员参加的活动,把流动党员紧紧凝聚在各级党组织周围,使流动党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附送:社区消防安全建设的思考社区消防安全建设的思考社区消防安全建设的思考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必将进一步得到高度的树立和强化,安全文化本身也必将呈现着时代的特色产生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理论研讨会上讲话时指出: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社会化是消防工作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

大力加强社区消防工作,是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就如何加强社区消防工作做了一下探讨。

一、社区消防工作的概念国外对社区的定义指相对的居民聚集区,有社会团体参与,不包括企事业单位,他们的社区管理活动是以自助形式出现的,政府一般不干涉,只有块,没有条。

而我市的社区,泛指大到一个居委会,小到一个单位,管理上大致以地域和行政相结合,既有条,又有块,是条块结合的社区管理结构。

所谓社区消防工作就是立足社区现有组织机构,压滤机滤布厂家建立社区消防管理网络,发挥管理服务功能,实行社区消防自治,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化消防管理格局。

二、社区消防工作现状及原因针对近年来全市居民火灾逐年增多的现状,笔者对城区几个社区消防工作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社区居民消防意识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员不断涌入城市,城市租货业主不断增多,这些人普遍缺乏消防安全意识、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的能力,从而一不小心酿成火灾。

城镇居民用火,用电不慎,加上未能熟悉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也常常促使小火酿成灾害。

(二)社区消防管理组织不全。

社区消防工作无主管机构,无人员负责,无办公环境,成为了消防工作的盲区。

不少的社区防火工作仍然由辖区消防部门具体负责宣传、监督、培训工作,由于受人员、装备、财力等因素制约,消防部门难以一一对其进行日常的防火检查和消防设施的维护等,从而导致消防工作在社区很难落实到位。

(三)社区消防基础设施缺乏。

由于受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大多数社区连一具灭火器都未配置,少数社区即使配置了,也是量少质差,甚至失效过期;有的社区在楼层较高处安装了室内消火栓,但水带、水枪没有配备到位,有的甚至连栓口都没有。

硬件设施的缺乏和保管不当,一旦发生火灾,就难以进行有效的初期扑救。

(四)社区消防宣传力度不够。

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由于得不到高度重视,加上受资金制约,仍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还是由消防部门具体负责,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参与,消防宣传面窄、点浅,导致群众认知程度低,火灾隐患增多。

如社区内乱倒液化气瓶,占用消防通道,圈占室外消火栓等现象时有发生。

(五)社区消防法治建设空白。

现行的关于社区消防工作的规章、制度仍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因地制宜地转化为法规,因此社区消防管理实施的仍是内部管理、行政管理手段,而不具备依法管理的条件。

然而在法制高度文明的今天,对社区中违章违规问题的处理,仅仅采取警告、处分等无关痛痒的处罚收效甚微。

三、社区消防工作出路针对上述社区消防工作现状,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完善社区消防建设,从而加快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一)完善社区消防管理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首先,在各街道办事处建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由社区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担任,负责社区的消防管理工作,定期展开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参加的消防管理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任务,负责社区的消防管理,进行社区消防基础建设和消防宣传教育,指导消防组织开展消防服务活动,解决一般的消防安全问题等。

其次,基层派出所要对辖区每一社区确定一至二民分管民警,负责对社区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和处罚。

最后,消防处、大队要建立管片制度,确定人员负责片区各社区消防工作,从宏观上的监督、指导,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培训、个别指导和联合检查等多种方式,对社区工作人员和基层派出所民警进行消防业务的传、帮、带。

这样,街道办事处与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三位一体,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实现了工作与责任的有机统一。

(二)建立社区消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服务职能。

针对社区特点,需成立以下三类社区消防服务组织:一是社区消防服务队,由居委会成员和居民小组长组成,主要职责是对社区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除尘滤布对社区居民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消防服务;二是社区防火巡查队,由社区内的离退休人员和热心消防工作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每半年挨家挨户对居民家庭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和安全提示,平时定期进行防火巡查,发现大的火灾隐患及时上报处理;三是社区义务消防队,主要由社区保安、物业管理人员组成,每天24小时值班巡逻,一旦发现初起火灾立即进行前期处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